登陆注册
21658500000043

第43章 社会系统理论(4)

本书的论述到目前为止,所希望达成的就是论辩整全性、先于知觉,并且沟通建构的经验,可以如何取代知识论中的知觉隐喻,而成为知识论的另类隐喻。重建分析的知识论基础即是运用这种另类的隐喻。现在我们所要检视的是,社会结构的分析所需要的是何种原则的知识论。

首先,让我们回顾批判知识论如何适用于重建分析(运用于阶段二与阶段三)。重建分析强调局内人的观点及意义场。我们的研究从阶段一到阶段三,一路走来很顺利地重建,并阐明了三种范畴的宣称(包括客观知觉、规范与价值的信念,以及主观状态的再现,这些都是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里惯常使用的)。在这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意义场与有效性的宣称。我们会注意到其中隐晦不清之处、文化形态的变化与其转移,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相互矛盾的宣称。研究结果发现的并非单一的实在,而是研究对象颇为一致参照的有关实在的宣称场(fieldofrealityclaims)。然而,在大多数的研究当中,可能会发现这种宣称场有其数量上的限制,而且这些为数有限的可能性宣称所呈现的特质也有一定的范围,不可能找到无限多的可能实在。这是根据我自己的研究经验而来的宣称;假如你不相信的话,那么就试着在田野工作中检验吧!大体而言,人们和冲突相安无事,而且有时候也确实生活在矛盾的实在概念当中。不过在文化进展的过程中,仍有朝向协调一致的趋势。也许理由就如同Giddens相信的,他认为人们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有着存有学(或本体论)上的意义(Giddens1979)。

所以重建分析为了避免“镜像认识论”,尽可能地以局内人的观点来提出研究问题。批判民俗志的研究所采用的诠释学式的推论,需要尽可能地采取局内人的立场,如此的推论重新建构他人对实在与存有学的宣称。不少批评传统知识论镜像隐喻的学者,他们的批判论点常常就是主张全然局外人的观点根本是不可能成立的。硬要采取局外人的观点,结果就会造成扭曲,而且往往适得其反,不自觉地以研究者本身的文化架构来阐述研究对象的他者文化。

因此,“内在”与“外在”是种种批判传统知识论的重要论题。重建分析寻求重建局内人的观点,但是在内在与外在两者之间当然还存在着辩证的空间,绝不会有全然内在的观点,也绝不会有全然外在的观点。研究对象本身就常常对事件做出局外人或第三人称立场的宣称,这在沟通上是必要的。当我们理解研究对象如何分别局外人的立场(多元进路),以及局内人的立场(独有进路,与共享的规范/评价领域)时,我们自己就也“内在于”该文化当中了。

所以,从第三人称立场转移为全然浸润其中的局内人立场,乃是理解他人所不可或缺的前提。理解并非是占据某个观看的立场,而更像是从各个不同立场来了解文化意义的变动。理解是互为主体性的,而非主观或客观的。

除此之外,沟通行动总是包含某些普世的宣称。所谓普世宣称就是不管是谁,生在哪里,都会同意或遵行的宣称。人们在其意义视域中宣称自己的世界观,而且各自宣称其世界观是有效的,事实上并不存在普世皆同的世界观。因此论者对于游离观点研究者的批判乃是正当的,因为当这些研究者企图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找寻普世宣称的时候,其实是诉诸于将自己文化的建构视为具有普世有效性的真理。批判研究者主张,以局内人的立场进入他人的文化之中,也就是借此寻找这些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和采用自己文化的普世宣称。就这一点而言,建构论者与相对论者很少批判研究对象所涵藏的民族中心倾向,但是却又全力批判其他学派方法论违犯了民族中心倾向的缺失。

所以,重点是:研究者分析的触角应该超越所研究团体之文化视域,而方法就是在研究分析当中纳入研究对象所持有的主观见识与日常用语,使他们的普世宣称与你自己的普世宣称相互抗衡,并且让两者进行对话。邀请研究对象参与你专业化的分析,以局外人的立场来建立普世化的宣称并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同时还必须努力看清楚这些普世宣称可能带来的蕴义。也就是说,要想获得他人对于自己研究的实际贡献,就必须致力于赢得广大的认同。

系统分析目的在于解释跨越不同团体的文化形构,因此光是靠特定团体之内的重建分析必然是不够充分的。就知识论来说,系统分析乃是将多元进路的普世宣称摆到前景的位置。这种普世宣称采取的是“全然局外人”的观点,但就我们的知识论而言,全然局外人并非真是游离的观察者。我们所谓的全然局外人,乃是任何匿名的个人都可以采取的立场,这是一种向多元进路开放的宣称,而开放的对象则尽可能愈接近普遍大众愈好。

因此,根据批判知识论,所谓局外人的立场仍是具有局内人的性质,所以依然有出错的可能(参阅第一章)。不过其目的还是在特定历史之中,找寻人类文化内部的极限事例,以期满足各种标准,从而使得任何生活在今日的人类,在不受压迫且同意所使用词汇的前提下,大家都会赞同以此立场所做的宣称。

系统分析应该尽可能保持开放性,以期在研究分析中尽量容纳各种不同文化的意涵与观点。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学专门术语极为有限的流通(系统分析所使用的专门术语的流通就相当局限),因此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从参与者的经验与生活情境来着手,阶段三以前的研究主要就是着重在这方面的理解。从知识论以及研究伦理的角度来看,研究对象的理解与同意必须摆在研究的优先位置上。因为我们试图去了解与诠释的就是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的生活似乎也会因研究者的分析而受到最大的影响。在下一章中,我将提出指导方针,以助于研究者在进行阶段四与阶段五的资料分析时,能够优先考量研究对象的生命经验与特殊用语。本章最后一节将澄清一些系统分析的概念。

行动的条件与社会系统

阶段一到阶段三强调的是社会整合,而阶段四与阶段五则强调系统整合,以及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之间的关系。

社会整合指的是在一个场地中,通过面对面互动而来的行动协调(coordination)(Giddens1979:74)。

系统整合指的是时空分隔的不同社会场地之间的行动协调(Giddens1979:74)。

在研究系统整合时,我们感到有兴趣的是,跨越时空的不同场地所发生的惯常行动如何产生协调,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跨时空的协调。社会的构成就是建立在这类协调(亦即系统整合)之上。“基础/上层结构模型”、“文化复制模型”、“符应原理”以及“文化回路模型”等理论都致力于解释系统整合。

系统整合涉及许多不同的因素,但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注意每个地点的行动条件而辨认出来。这些行动条件大致上可分为三类:

文化主题的分配

经济的关系

政治的关系

行动的文化条件

行动的文化条件就是资助或限制行动者行动意志的条件。所谓“意志”(volition)就好像是“自由意志”(freewill),指的是“促使身体采取动作的一种意志的作用”(Flew1979:370)。自由意志的概念非常微妙且容易引起争议。然而,就我们的理论而言,行动者有能力在行动期间监控及改变自己的行动。行动者也有能力通过彻底思考可能的行动与后果,以选择如何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在行动前明确思考,不过我们的确在先于概念的察觉层次(PreconcePtuallevelsofawareness)上,监控自己的一连串行动,并不断加以调适。这就是我们所定义的“意志”,意志关系到我们如何根据价值、规范与欲求的自我认同等来监控行动。

意志本身依赖着文化结构而存在,因为监控行动的动机需要于内心采取立场。不过,行动者可以在采取立场时有所创新,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文化主题,也可以选择其他另类的文化主题。文化并不是完全决定行动,每个人所做的每个有意义的行动,通常都是重新建构既有的文化的结构,而且重建的同时还带有某种程度的创新。

文化是社会行动基本且必要的资源,但是文化同时也是一种限制,因为行动者只能在其文化所容许的范围内创新。不同的文化主题在社会上有着不同的分配情形,这就成为一种对行动的限制。文化主题的分配是不平等的,社会上某些行动者根本无从运用某些的文化主题,因此这些行动者就不可能表现出参照该文化主题的行动。

除此之外,在文化群体的活动当中,某些文化主题被复制的频率也会影响社会行动的限制或资源。行动者的行动比较倾向于参照广为运用的文化主题,而比较不会参照不常被复制的文化主题。

同类推荐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本书的特点在于理论繁简得当,案例分析客观,作为教材可以给教师以充分发挥、创造的空间;作为自学用书,既能保证公共关系体系的完整性,又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经济类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教材,也是希望或正在从事公关职业的人员自学参考书。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教师文明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教师文明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阐述以下几方面内容:教师文明概述、教师思想文明、教师行为文明、承传统文明礼仪以及一些文明典故。
热门推荐
  • 在幻想世界的那些故事

    在幻想世界的那些故事

    如果天空总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王乐并不奢望爱戴,也并不自称正义,即便这个世界并非黑暗,但是为了生存他愿化身最为狡猾残忍的猎手,用同类的鲜血磨历那冷酷的生存之法。
  • 陆先生,请到碗里来

    陆先生,请到碗里来

    文艺版: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人给你一种安心的感觉,他会告诉你,不用怕,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就算是错的他也会陪着你,只愿你回头就能看见他,如果你遇上了这么一个人,那么不用想了,就是他了沙雕版:谁规定的女主就只能是小白花,只能善良,人见人爱,就不能恶毒了,我偏不,这里有一个坏坏的女主,喜欢的进,不喜欢可以绕路走!!!
  • 凤幻

    凤幻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黑暗,正如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光明。没有人是完全善良的,但也没有人是完全邪恶的,大家只是在追求自己以为的正义而已。我们追求权力,追求权势,有人想要改变这一切,但最终只是走上了一开始就设定好的宿命。五千年前是这样,五千年后也是这样,我们只是重演着历史。
  • 宅女也疯狂

    宅女也疯狂

    男;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飘扬零落女;我愿执子之手,白头偕老而非死生契阔真爱往往以悲剧结束,她想逆转,可是随着命运之论的转动,一切已成定局
  • 都市之主宰奶爸

    都市之主宰奶爸

    “粑粑,他自称仙帝却抢我的棉花糖!”“那杀了他!”“粑粑,他贵为魔主,却派小魔来吓我!”“那踏平魔域!”“粑粑,妖帝手下的小妖都好可爱哟!”“那都收了给你当灵宠。”“粑粑,我想有个弟弟。”“那……今天晚上我和你麻麻再造一个!”主宰从祖界归来,誓要将女儿宠破天际!
  • 饮食改变体质

    饮食改变体质

    本书从七大方面教读者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把手边的食物变成治病的药物,把苦口的良药变成嘴边的美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道最强天帝

    万道最强天帝

    “纵然劫难临身,我仍无敌世间,主宰杀伐,灭仙登顶”杀伐仙君-林梧桐晋升仙王之际,遭遇十大仙王伏击,十灭其七。结果被突然出现的次元裂缝瞬间吞噬,在下界一个少年的体内苏醒。亿万年来,无数的天才都止步于仙王境。藏在迷雾中的黑影是谁?操纵仙界亿万年的黑手又是谁?以众生为棋局,仙人都是棋子,只有成为握棋的人,才能主宰自身命运。
  • 人生提醒:生活篇

    人生提醒:生活篇

    生活就是让我们在饱受打击之后仍满怀期待和热情过活陌生的下一秒,谁也无法预料得到,只有目标去实现,虽然经常令我们感到沮丧与无奈但我们必须去面对。生活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它不是随风漂移的雨影,也不是一触即破的泡沫。
  • 我就是宝藏男孩

    我就是宝藏男孩

    异世界的乡村少年王小小继承了地球上优秀的文艺作品。作为地球灿烂文化结晶的传播者,他就是真正的宝藏男孩!小说?那是我赚钱的主要来源。歌曲?想要吗?想要你就说啊,只要价钱合适。电影?我虽然不懂,但我知道很多好电影啊,需要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