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67300000029

第29章 时刻不停地学习(2)

学习,是每天的任务。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一松懈,别人很快就会超过你,而你要“撵”,不仅很辛苦,而且因为人家也在不断进步,以至于你想赶超也几乎不可能。

既然是学习,就有课本,就有课堂,也有老师,老师还会布置作业,一定阶段后,还要参加考试。在学校里学习是这样,自主学习也是这样,只不过具体内容完全需要自己合理安排。

究竟学什么呢?自主学习,就是自己给自己安排“课程”和“课本”。这里的“课本”并不是指现成的书籍,而是完全结合自身实际来设计学习计划。一方面要把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和目标作为选择“课程”的依据,从而确定“专业课程”。如果将来想做企业老板,就要把经营管理和财务作为主要课程;如果将来想成为专业技术主管,不仅要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要把锻炼自己做人的品质,以及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当作学习的目标,因为,这是“公共课”,而且是最关键的。

自主学习的课堂在哪里?“课堂”就是社会,具体而言就是自己所处的环境。而所接触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同事、下级还是领导,都是自己的老师。

经常“充电”,多学些知识,可以充实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品味,时间一长,优势自然会体现出来。

用读书调节空虚心理

空虚心理,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处于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如同行尸走肉。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某些人无所适从时,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极易出现这种病态心理。精神空虚者往往萎靡不振,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碍于社会发展,更有害于自身的发展。

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神支柱的消失。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人不断进取,但是社会常常并不按照人们心目中想象的轨迹发展,理想的社会模式常常为一些捉摸不定的、难以想象的现实所取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往往取代了单一的、固定的价值体系。在这种情形下,原来的精神支柱可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

二是个人价值的抹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赖于群体意识和社会价值,但是群体意识和社会价值又是构建在个人价值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如果社会不考虑个人价值的存在,或者过多地抹杀个人存在的价值,人就会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青少年若受到过于严厉的管教,成年人的成就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都会导致空虚心理的产生。

三是社会交往的畸变。现实生活中,人们都需要交流沟通与友谊,但交往应是平等的。地位相等、志趣相投者才会有真正的友谊。有些人的经济地位一跃而起,地位的变化使得一些故友之间出现了鸿沟,原先无话不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新的社交圈正在形成。

“有钱的人常常是孤独的。”经济地位高的人,商品意识往往特别强,并极易将这种意识渗透到与别人的交往中去,因而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种种非功利性的比较平等真诚的友谊。他们常常怀疑别人与他们交往的动机不纯,是为了钱而来交朋友。此外,有些人在外界常常是一副强者的形象,他们不愿让外人看到自己也有难处,因而羞于向人诉苦,只能把烦恼埋在心里,这就会加重所故有的孤独、空虚心理。

从个人角度来讲,空虚心理的起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自我贬低、缺乏自信。社会上的流浪儿、闲杂人员多半属此类。这些人由于在社会上失去地位,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便感到生活的空虚。

二是错误的认知。他们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个人利益,不尽社会义务。一旦个人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万念俱灰”。这种情形在青少年与一些成人中间较为普遍。

三是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在努力创造与积攒财富,但是财富与带来的快乐并非成正比。当财富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一些人对金钱则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新鲜感、快乐感和满足感,甚至会对之产生麻木乃至厌倦。

空虚心理的表现,首先就是失去志向,即缺乏做出决定或根据自己做出的决定去行动的能力。这种病态行为的根源在于精神空虚、情绪紧张、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易受暗示及环境的摆布,并有酗酒、嗜烟、聚赌等不良行为。

其次是否定一切。儿童向青年期转化,便带来了青年人对过去对外界关心的逐渐减弱,而将注意力逐渐转向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时向内部世界的转移是由青年内在性本能萌动所致。青年在这个时期一下子落入了暴力性的不安之中,因而有所谓青年的反抗、蛮横、怠慢、见异思迁、冷漠等心理表现。他们不但否定了外部世界,也否定了自己,被称为“孤独的、骚动的青春一族”,行为上自然是“虚无主义”。

再次是富贵病。多见于社会的“款爷”和“富豪”。由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较为显赫,往往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为解决这些烦恼,他们就在享乐中寻找刺激,在刺激中寻找欢乐,而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空虚行为。

还有就是“混日子”。这是很常见的病态行为。所谓“混”就是随大溜,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对社会不负责任,而自己则坐享其成,这种不思进取的心理自然也是空虚的。

空虚心理的自我调节,主要在于个人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这就需要通过读书学习才能实现。

通过读书学习,能够掌握知识,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正视社会存在。社会的跨地域性、跨时空性,决定了它存在着许多亚文化。主体文化与亚文化构成了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复杂化。这就要看主流、看社会发展的方向,绝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社会的消极面,而不求上进、萎靡不振。应该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接受并正视现实社会。

通过读书学习,可以接触大量的成功人士的成功事迹,在你的心中树立榜样,激发起你面对社会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多读名人传记,以自勉自强;磨炼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运、行为的能力。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琴棋书画,陶冶自己的情操,运用音乐来调节自身的情绪和行为。对较严重的精神空虚症可以采用音乐式的自我心理疗法。

不偷清闲,不贪逸趣

宋朝初年大名人钱惟演,生长于富贵之家,后来又做了大官,却没有什么嗜好。他曾经对下属说:“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读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读书手不释卷,当然是好习惯,值得学习。古往今来,这样的书迷书痴,为数不少。

这个故事特别之处,在于钱惟演以不同的书籍配合他生活的不同片段,读经史正襟危坐,因为要端正心怀,说不定还要做札记呢。这也透露了经史非消遣之书这一事实。相对来说,小说便是消遣书了,所以便可以用闲适的姿态——例如躺卧着——来翻阅。“小辞”不知是否指诗词的“词”,反正是篇幅短小的读物,因为如厕时间不长,读不完大部着作。这则故事启示了我们一项充分利用时间读书学习的方法:利用零散的时间要因地制宜。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都常常感到时间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干许多重要的事。而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实际上正是如此。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每天临睡前挤出15分钟看书,假如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1个月是126,000字,1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512,000字。而书籍的篇幅从60,000字到100,000字不等,平均起来大约75,000字。每天读15分钟,1年就可以读20本书,这个数目是可观的,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人均年阅读量。然而这却并不难实现。

正好鲁迅先生所说:凡在事业上有年成就的人,都有一个成功的诀窍:变“闲暇”为“不闲”,也就是不偷清闲,不贪逸趣。

老来发愤也无须叹晚

晋平公有一天对臣子师旷说:“我的年纪大了,已经70岁了,虽然很想求些学问,读些书,但是,总觉得太晚了!”

师旷说:“‘太晚’吗?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平公说:“我和你说正经话。怎么你竟和我开起玩笑来了!”

师旷说:“我做臣子,哪里敢和您开玩笑。说实在的,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好学,他的前途就像早晨的太阳,辉煌而灿烂;壮年时候好学,像正午的太阳,还有半天的好时光;到了老年,就像蜡烛的火焰而已。蜡烛的火焰,虽然不见得怎样明亮,但是有了它,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些吧!”

如果说,作为2000多年前的师旷就认识了老年人学习的重要性的话,那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老年人学习就更重要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和实施人口控制,在人类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据国外未来学家预测,未来社会将是一个老年化的社会。例如,美国在20世纪初,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但到了70年代后期,人的平均寿命增到70岁以上。日本人的年龄也从战后平均寿命的60岁增到70多岁。将来,人的寿命还可能延长至100多岁。所以,国际上兴起了老年人才设计。所谓老年人才设计,就是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出发,结合他们的经验与专长,根据社会的需要来重新加以训练或培养,以有利于社会。例如在美国,55岁以上仍在受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共有170万人,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位72岁老年妇女获得学位,当上了一位律师助理,还有一位93岁的老年人正在学习法语,准备进入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在日本兵库县加古川市,于1969年设立了一个名叫“印南野学园”的日本第一家老人大学。这家大学规定的入学年龄是60岁以上。平均年龄是74岁,最年长者是84岁。

人生的事业开始得有早有晚。事业开始得早,青少年时代就起步,早早地学业有成,这固然可喜;但是,在中老年时才开始起步,也同样珍贵。

学习语言,在37岁的年龄可能是比较晚了,尤其是异邦人士学习艰难的古汉语。但是,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却证明,这并不算晚。李约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生物化学领域有重要成就。在他37岁那年,3个中国研究生跟他学习生物化学时告诉他,中国古代有巨大的科学成就,舍此则一切科学史都将是不完整的。李约瑟沉思良久,开始了人生新的长征。学写汉字,学说汉语,一字一字地啃古汉语。终于,他成为一个中国通。他54岁那年,出版了中国科技史第一卷,到他90岁时已出了15卷。如果没有37岁的那个不早的开始,他就不可能在这个领域独领风骚。老来失偶的李约瑟于1989年与在共同研究中国科技史中结下了深厚情谊的鲁桂珍在教堂里结婚,这一年他90岁。他说:“两个80开外的老人站在一起,或许看上去有点滑稽。但是我的座右铭是‘就是迟了,也比不做强。’”

身患绝症,来日无多,似乎一切都已经晚了。延续生命、与疾病抗争,已经是比较积极的心态了。但是,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却是在得悉身患癌症之后开始的。1900年在他53岁的那年,医生发现他患了喉头癌,只能活1年半。时间不多了,他没有时间担忧,他开始动笔写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一年有半》,完成后又紧接着写另一部着作《续一年有半》。这两部着作也是日本明治维新年代最有影响的着作之一。书成之日,他长吁了一口气,对朋友们说:“1年半,诸君说是短促,余则曰极为悠长。若须说短,10年亦短,50年亦短,百年亦短。”如果没有1年半前的勇敢的开始,就不会有这种光辉的结束。

然而,不少人总是对自己说,现在晚了,这辈子只能算了。他们总是不肯开始。许多本来能够实现的理想,都是在“算了算了”的自我叹息中烟消云散。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人的生活在40岁才开始。”是否学有成就,年龄不是决定因素,而是要取决于事业心和志气。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进取,才能书写辉煌的人生。如果你真的开始了,即使晚了,再晚的开始也比“算了”强。迟开的小花也能结果,而且常常结出更加珍贵的果实。

千万不要学点本领就满足

韩国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创始人金宇中曾写道:每次到欧洲去,总有这么一个感触:法国北面的那些国家,大部分在经济上很宽裕,而其南面的那些国家则相反。这些国家之间为何有这样明显的差异呢?我无法做出科学的论证,却揣摩南欧的人们喜欢午睡会不会是一大原因。

南欧有的国家有这样的习惯:每到下午一点钟或两点钟不论是城市的人们还是农村的农民都要睡个午觉。我初次出差于南欧,便不欣赏这种风习,对之十分难以理解。把下午这样宝贵的时间化为南柯一梦,我总为之惋惜不已。

那么,他们为何这样生活呢?依我看来,很可能是适当主义在南欧人身上作祟。这种超脱业已渗透他们的身心。当然,超脱出世有其可以肯定的一面,而听天由命的这一面则显然不足为训。超脱也该有个限度,倘若超脱到午睡成习,我看这就得好好地考虑一下了。

窃以为南欧人的这种超脱,既非闲得发慌也非一种浪漫。一言以蔽之,是适当主义的体现。也就是说,其生活态度是工作与玩乐都适可而止。实际上南欧人在经济上已远远落后于勤劳刻苦的北欧人。适当主义所造成的恶果,昭然若揭。

奋发进取的人是不会蹉跎岁月的。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行动上,决无适当主义的踪影。

同类推荐
  • 快乐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快乐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把锁,锁住一切贪欲与私念,这样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才会光明磊落,一旦随意打开它,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锁住?放下心中的锁,你就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 女生必读的榜样传奇

    女生必读的榜样传奇

    本书介绍了6位杰出女性的成长经历,她们分别是:海伦·凯勒,居里夫人,邓肯,南丁格尔,宋庆龄,撒切尔夫人。
  • 听礼仪专家讲故事

    听礼仪专家讲故事

    礼仪举止,在人们眼中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品格优劣的标准。礼仪举止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外在体现,不了解你的人往往会通过你表现的礼貌举止来评判你的人格。虽然说礼仪举止并不完全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善良与否,可是现实中大家只能看到你的举止,无法透视到你的内心。即使这是十分不公平的一件事情,你也必须学会接受,并且把培养自己良好的礼仪举止当作你重要的一课来学习。本书将给你具体场合的具体礼仪指导,不仅可以作为你检视自身修养举止的标尺,也可以作为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让你在不知所措的社交场合中找到一盏明灯。
  • 带着快乐去工作

    带着快乐去工作

    作为中国职业界健康系列读本之一,《带着快乐去工作》一书以“快乐产生激情,快乐营造健康和智慧,快乐营造迈向成就的职业活力”为主题,讲述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幸福生活观。全书结合古今中外的快乐工作或生活方式,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郁闷、压力、缺乏原动力等问题,提出了快乐工作就是成功人生的哲理。
  • 女人赚钱靠什么

    女人赚钱靠什么

    独立是现代女性的重要标志,女性不仅要在人格上独立,还要从经济上获得真正的独立。女性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因为事业是基石,是资本,是女性与社会联系并保持自信、自尊的一个重要纽带。女人赚钱离不开经验,更离不开知识。因为经验往往是从失败中得来的,而知识却是成功的起点。聪明的女人,如若能运用智慧的头脑辨明真伪,捕得商机,那它的“附属品”——财富,也就“鱼贯而入”你的”私囊”了。
热门推荐
  • 锦木花开华笙落

    锦木花开华笙落

    一朝穿越,她成了丞相府二小姐。初到异世好吧,我认了,可是为什么一醒来就被五花大绑的?联系家人要赎金?大哥,你在搞笑是吗,我才刚过来,都不知道爹娘是谁你让我怎么跟我家人联系啊!被救了,本以为可以吃吃喝喝当大小姐,没想到还得远途跋涉地去上学,这也就算了,天天对着个冰块脸老师是我欠了谁的吗?王爷有什么了不起的,有婚约又怎么了,早晚我都搞黄它!现在我惹不起躲得起可以吧.....三年后……金凌国新皇:璃王,麻烦你看好你王妃行不,别老带着我家皇后妃子打麻将……南宫引流:小锦儿,我的后椅虚位以待哦,快点来……凤庭玉:小锦儿,天下一半商铺都是我家的,可是就缺个女主人,要不要试试……宇文璃:爱妃哪里去?快别关心别人家闲事了,本王带你去吃好吃的……
  • 缠绣衾之罂

    缠绣衾之罂

    有着特殊能力身边无数珍奇异兽的占卜师现代人间的奇特法术
  • 孤僻的她又软又甜

    孤僻的她又软又甜

    短篇小说轻松治愈,有点甜,小虐怡情,对吧
  • 抽奖吗

    抽奖吗

    抽奖吗?我知道我超欧。(﹡?o?﹡)。她每抽一次系统都会抽搐一下子,太心疼了。系统委屈的说:“我的稀有道具,呜呜呜~”
  • 无法传递你的真心

    无法传递你的真心

    首次挑战长篇小说,请大家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
  • 黑日之潮

    黑日之潮

    更新大概一星期更一次。偏黑暗类作品,不喜勿喷。嗯!讲的是一个叫莫格思的魔王之路。
  • 婚从天降:总裁夫人要爬墙

    婚从天降:总裁夫人要爬墙

    七年前,她是被未婚夫为了利益抛弃的公主,为了生存走投无路的她不得不进入演艺圈。她以为江离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当她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骗局的时候,她崩溃了。一场事故她带着肚子里的孩子跑路,再也不愿意回到这个伤心的地方。七年后,再相见已物是人非“做我的女人,我让你在娱乐圈平步青云。”江离看着面前浑身湿透,狼狈不堪的女孩说。“抱歉,本姑娘卖笑不卖身。”“卖笑我也买。”“抱歉本姑娘不想卖给你。”容颜笑的很是甜美。
  • 麻雀不是鸟

    麻雀不是鸟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作品集,收录有:《麻雀还是鸟》、《三分春色》、《荷塘》、《大声朗读》、《水妖》、《回避》等。
  • 火狮玫瑰

    火狮玫瑰

    [花雨授权]都是误会惹的祸!他莫名其妙地惹到一头随时准备喷火的火狮,一不小心就要受到拳脚攻击。缠上火狮就得付出代价,可是,爱就是爱上了,又有什么办法!玫瑰、礼物加香吻终于融化了火狮的心,抱得美人归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