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25500000001

第1章 莱蒙托夫的生平、思想与创作(1)

家庭悲剧

一八一四年深秋时节,凯旋归来的俄国军队打着被硝烟熏黑的军旗,开进大火烧过了的莫斯科。古城废墟上的简易住宅无不张灯结彩,欢迎远征归来的胜利者。居民们站在瓦砾堆上、残垣断壁上,欢呼雀跃。

这个时候,在这种气氛下,伟大的俄国诗人米哈伊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降生了。那是一八一四年,俄历十月十五日。他出生在莫斯科红门附近的一个不幸的家庭里。小米沙出生后不久,就被外祖母和他的双亲,带回平扎省塔尔罕内村。那里是他外祖母阿尔谢尼耶娃的领地。诗人在这座庄园里度过了整个童年。他的艺术创作是从这里开始的,他死后也安葬在这里了。塔尔罕内在诗人的整个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个家庭的悲剧,早在他充满遐想的童年,就已隐隐显露出来。诗人常常回首他所眷恋的塔尔罕内,追忆逝去了的童年时光。他曾在自己的诗篇中吟咏抒怀。

塔尔罕内的每个角落都留在诗人童年的记忆里。庄园富庶,楼房宽敞,宅第漂亮,那里有家用教堂。塔尔罕内村漂亮的宅第对面,有炊烟弥漫的黑色农舍排成两行,当中是座肃穆的白色教堂,与教堂毗邻的是墓室。诗人那金属棺椁便放置在墓室的地下。从宅第往村里去,可以看到一个叫“堑壕”的小山丘。一些由泥土筑成的工事的残迹还隐约可见。这就是诗人幼年作打仗游戏的场所。他常常约农奴的孩子来做这种游戏,直到兴尽。村里的农户,都是阿尔谢尼耶娃的农奴。他们之中,有好多人刚从国外远征归来,在库图佐夫麾下,打败过拿破仑,可回乡之后却仍然逃不脱农奴的命运。

塔尔罕内的生活,使米沙很早就看到了地主虐待农奴的悲惨情景。米沙熟悉他们的劳动和境遇。他从小就和农奴的孩子在一起游戏。他的奶娘就是一个农奴。他对待农奴一向和善友好。可他外祖母却对农奴极其严厉,据说在莱蒙托夫年纪还很小很小的时候,“要是外祖母叱骂农奴,他便责备外祖母;要是她吩咐惩罚谁,他简直暴跳如雷了”。他把奶娘舒宾尼娜称做“妈妈”,每次回塔尔罕内都上奶娘家去,并带去些礼物。奶娘一家被免除了劳役。他从不体罚农奴,还常对贫困人家进行施舍:或接济他们粮食,或赠给他们衣物。他长大以后,把他由母亲那儿继承下来的农奴,全部释放了。诗人去高加索之前,曾向外祖母提出要求,如果他客死异乡,就给农民以自由。村里农户都说:“庄稼人喜欢他,可官府看不上。”

诗人的童年异常不幸。他还不满三岁就失去了母亲。他的母亲叫玛丽娅·米哈伊洛芙娜。他已记不清母亲的音容笑貌了。他只知母亲在世时非常喜欢唱歌和弹钢琴。也爱好诗歌,偶尔也提笔写诗。在他母亲留下的一本纪念册里,就记着她生前友好互相赠答的许多缠绵悱恻的诗句。他非常珍惜这本纪念册,在里面不断地记叙自己的一些思想,也画了些颇有特色的画儿。

诗人的母亲死后,他父亲尤利·彼得罗维奇由于遭到岳母的怨恨,不久就离开塔尔罕内,回到图拉省他自己原来的小庄园克罗沃托夫卡。从此不再跟自己的儿子米沙生活在一起了,只是偶尔来看一看他。在一八一七年诗人年仅三岁时,阿尔谢尼耶娃就立下遗嘱。这份遗嘱证明了诗人的父亲与外祖母的关系紧张到了何种程度。阿尔谢尼耶娃在遗嘱中声明,在她死后,属于她的一切财产“均归我外孙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所有,条件是:我在世时,在我的外孙未成年之前,他须由我教育和抚养,其父,即我的女婿,不得干预。”

“如果其父将其索回,并欲以此置我于极端痛苦的境地,则全部所嘱遗产,在我死后将不归我外孙所有,而归我娘家斯托雷平家族所有。”

诗人的父亲远远不如阿尔谢尼耶娃富有,他不想使自己的儿子失去这份可观的遗产,因此莱蒙托夫不是由父亲,而是由外祖母抚养大的。外祖母不惜用高价为这惟一的外孙请家庭教师。莱蒙托夫受到了当时最良好的教育。

在塔尔罕内,米沙过早地看清了人们的不幸。不幸也在他的家庭中投下了阴影。莱蒙托夫记事以后,已经注意到外祖母与父亲屡屡发生争吵,而纠纷又演成了家庭悲剧。这对早熟而敏感的莱蒙托夫是有很深的影响的。

当初,外祖母曾经强烈地反对过自己所钟爱的独生女儿跟尤利·彼得罗维奇·莱蒙托夫结婚。她不相信这个退职上尉对玛丽娅的爱情是真诚的。她怀疑上尉求婚是为了陪嫁。她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亲事。然而玛丽娅·米哈伊洛夫娜情有独钟,她的热情已达到不顾一切阻挠的程度。阿尔谢尼耶娃最后还是顺从了女儿的心愿。于是他们结了婚。尤利·彼得罗维奇是个既无财产,又无地位的退伍军人。他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祖先是爱尔兰人。论门第,他是配不上这位富家小姐的。不过论年龄相貌,两个人都年轻漂亮,倒是招人喜欢的一对儿。阿尔谢尼耶娃为了女儿过得幸福,特把自己的领地交给尤利·彼得罗维奇经管。

一八一四年秋天,玛丽娅快生孩子的时候,阿尔谢尼耶娃带着女儿女婿一起搬到了莫斯科的住宅。玛丽娅生下了米沙。几个星期之后,他们全家又返回塔尔罕内。可是,在玛丽娅生育期间,尤利·彼得罗维奇的不忠露了马脚,出了丑。接着,责备和眼泪便给家庭生活增加了无边的忧伤和痛苦。上尉本来是有罪过的,可他居然怀疑妻子不贞,甚至大动肝火,无端地动手打过玛丽娅。妻子有苦难言,一天天憔悴下去,在难以忍受的痛苦中又度过了两年。阿尔谢尼耶娃尽了一切努力给女儿治病,盼她早日康复。可是女儿再也不想活下去了。她日渐衰弱,元气大伤,在孩子不满三岁时,就悄然离开了人间。

女儿的葬礼一结束,阿尔谢尼耶娃就要求尤利·彼得罗维奇离开塔尔罕内。

阿尔谢尼耶娃把外孙看做是命根子。她宠爱他,关怀他,还特地允许将村内的小孩一群群领来同米沙玩耍,免得他觉得孤单。米沙从小身体羸弱,外祖母曾多次带他到高加索五岳城矿泉去疗养,使他快些康复。那时候去高加索还不通火车,需要乘坐马车颠簸,往返的路程要费时两个多月。

光阴荏苒,童年过去了,莱蒙托夫离开塔尔罕内,随外祖母迁到莫斯科。他在那里读了中学和莫斯科大学。

莱蒙托夫上大学以后,他父亲从图拉省专程赶到莫斯科,想把自己的儿子带在身边。尤利·彼得罗维奇每次来领儿子,阿尔谢尼耶娃都情不自禁地全身战栗,很怕孩子从此离去。如今按照双方约定的期限,外孙已经有了选择的能力,何去何从须由他自己定夺。外祖母出于不得已,便把家庭悲剧一五一十地向米沙讲述了。外祖母这番话,使莱蒙托夫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动。怎样选择呢?最后,还是让父亲孤苦伶仃地离去了。

尤利·彼得罗维奇乘兴而来,依依辞去,一年以后,便死在孤独之中。

母亲不幸的生活,父亲的孤独,父子不得团聚的痛苦,时时刻刻萦绕在莱蒙托夫的脑际。生活的孤独,命运的不幸,家庭的悲剧不断地牵动着他的思绪。他在后来的许多著作中,都反映了这些往事和他的感受。比如《人与情》和《奇怪的人》这两个剧本便是莱蒙托夫的家庭悲剧的真实的艺术再现。作者不惜笔墨引用了阿尔谢尼耶娃遗嘱的内容,还保留了当时女管家的真实姓名。他在《祝愿》中用点拨的手法追述了家事和自己的经历,在孤独和不幸中透露了心灵深处的隐痛和创伤,他写道:

我是一个受苦受难的少年,

父亲直到临终从未有过平静,

母亲含恨离开人间,

剩下我只身一人,

好比人间盛宴上的多余来宾,

有如断根枯树上的嫩枝一根;

徒有绿色,汁液已干,

死神的后代——注定了死的命运!

他认定自己是苦命人的儿子。生活的现实和思想上的追求不能统一,使他陷入悲伤和忧愁。令人窒息的生活和家庭悲剧,使他无法摆脱孤独和不幸,于是他预感到:不但要继续受苦受难,还“注定了死的命运”!

少年岁月

如果说诗人的童年与塔尔罕内紧紧联系在一起,那么,他的青少年时期则与莫斯科密不可分。他在这里度过了学生时代,成为一个诗人。

阿尔谢尼耶娃为了使外孙求学方便,将寓所安置在小莫尔恰诺夫卡,那是一所带阁楼的黄房子,两侧的邻居都是些五层楼房。

同来的家庭教师约翰·卡倍,原是个受伤被俘的亚尔萨斯人,曾在拿破仑的禁卫军中当过军官。他喜欢讲战争故事,还常哼马赛曲。他给了莱蒙托夫很好的影响。

约翰·卡倍到莫断科不久便患肺结核死去了。外籍教师还有荷兰老人冉德罗,英国人汶德逊,莱蒙托夫就是跟他学习用英文直接阅读拜伦和莎士比亚作品的。

少年时代的莱蒙托夫很勤奋好学。他天资聪明,所学课程,门门都能心领神会。

莫斯科的一切,都使莱蒙托夫感到心情激动,兴奋不已;他对故乡的受与对古老的俄罗斯都城的爱交织在一起,从而唤起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激发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自豪感。他在自传体诗歌《萨什卡》(1839)中,曾经表达过他对莫斯科的爱。

一八二八年秋天莱蒙托夫考进莫斯科大学附属寄宿中学。寄宿中学与莫斯科大学关系密切。在这里任教的也是那些教授、那些先进的教师;学生中的自由思想颇为流行。

十二月党人卡霍夫斯基,和十二月起义的其 他许多参加者,都曾经在贵族寄宿中学学习过,这使学生们引为光荣,永矢不忘。他们瞒着当局,暗地抄录普希金、雷列耶夫和其他十二月党诗人的禁诗。他们像全国当时许多同庚青年人一样,希望把十二月党人的事业继承下去。

莱蒙托夫这一时期的学习情绪与日俱增,思想也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阶段。

当时的学监是巴甫洛夫。他信奉谢林学说,在学生中曾极力宣传谢林的哲学观点。那时,许多学校都出版手抄本杂志。贵族寄宿学校出版了《曙光》杂志,莱蒙托夫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他的诗作《印第安娜》和他翻译的席勒的作品。此外,寄宿中学还出版了《蜂房》和《灯塔》两种杂志,莱蒙托夫也参加了其中的工作。

莱蒙托夫非常喜爱普希金的诗。由于诗歌的吸引,他自己也开始写起诗来。有一次,他在文学老师拉伊奇创办的文学社的集会上朗诵了自己试作的诗篇。拉伊奇听了很高兴,对他大加鼓励。不久,莱蒙托夫便占据了文学社的首要地位,成为全校知名的诗人了。

拉伊奇在学生中积极倡导练习翻译伟大诗人们的诗篇。莱蒙托夫选择了席勒,他利用课堂以外的一切闲暇时间,孜孜不倦地献身于这项启人心智的工作。这一段时光,他大量地阅读了普希金、莎士比亚、拜伦、歌德、席勒、司各特、托马斯·摩尔、雨果等人的作品。这种阅读丰富了他的诗歌写作经验;他如饥似渴地吸取了俄国诗歌和欧洲诗歌的精萃。

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竟然读了那么多,写了那么多,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

在寄宿学校的两年求学期间,他是个优秀生。他同时写了六十多篇短诗和几篇长诗。长诗《恶魔》也是在这里开始写的,原稿上标有一八三○年初写于寄宿学校。

莱蒙托夫写诗的尝试,却有着模仿普希金和拜伦的痕迹。比如《高加索的俘虏》和《海盗》的原稿,还依稀可见作者是个不够成熟、也不很老练的诗人。两首诗,不仅在标题,而且在行文中都不乏模仿的痕迹。这位年轻的诗人,就这样逐渐地成长起来了。

莱蒙托夫在学习普希金和拜伦的同时,又摆脱了他们的模式,从创作一开始就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并自成一家。为此,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过:“莱蒙托夫某些不十分成熟的诗篇,就外部形式而论,是仿效普希金的创作,但这只是外部形式上的模仿,而不是思想上的模仿,因为其中的思想完全是莱蒙托夫的,是匠心独运的,它已超出了普希金思想的范围。”

莱蒙托夫的诗作,一开始就浓郁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的主题和自由的主题。他自称是“自由之友”,不断地呼唤着自由:

爱情、虚荣与青春的毒鸩,

我将要把你们永远遗忘,

我将要重新自由地飞去,

求取那永恒无上的荣光!

他为祖国的“沉闷”和不自由而烦恼,并在一个没有封面的不大的本子中写道:

祖国的空气似乎很沉闷,

心情又沉重,又无聊……

他在另一篇小诗中却尽情地欢呼为祖国争自由的人们:

高傲的人们,你们又奋起,起来去争取祖国的独立,

那些专制君主傲慢的后裔,

他们又在你们面前倒下,

血的自由旗帜又重新升起……

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的年代,俄罗斯在反动的苛政下奄奄待毙。人们为“奴役和锁链”而呻吟。诗人在《土耳其人的哀怨》中,借土耳其人之口述说了俄罗斯的悲惨和不幸。他在“附记”中点明:“饶恕我这任性的暗示吧;让虚伪把真实掩盖起来。”他的“暗示”和“掩盖”则是在自问自答:

你知道暑热的阳光下这个野蛮地方吗?

…………

在那里人们的生活一开始就是痛苦的,

在那里人们呻吟在那奴役和锁链之下,

在那里紧跟着欢乐飞来意外的灾祸!……

朋友!这地方……就是我的祖国!

自由,祖国,人民促使莱蒙托夫不断地深思,时时刻刻感到激动。寄宿学校的许多学生,由于秘密阅读十二月党人雷列耶夫的崇尚自由的诗篇,他们也在梦想着共和主义的自由,憎恨专制主义的统治。

沙皇的鹰犬,宪兵司令卞肯道尔夫看到自由思想的广泛传播,曾向尼古拉一世上一道奏折,惊呼在青年人和莫斯科大学附属寄宿学校的学生中,“有许多人浸透了自由主义思想,渴望革命,相信在俄国也可以实行宪政。”尼古拉一世看到奏折后,非常重视,决定要亲自过问。

一八三○年春天,沙皇颁布了将寄宿学校改为普通中学的命令。

同年夏天,外祖母锁起门,带着莱蒙托夫来到莫斯科近郊的领地谢列德尼科沃,避暑消夏。这领地是外祖母的兄弟德米特里·阿列克塞耶维奇·斯托雷平家的。此后一连两个夏天,莱蒙托夫都是在这里度假消暑的。

斯托雷平本人这时已不在人世,他死于一八二六年。这里的田产是由他的孀妻叶卡捷琳娜·阿波拉希耶芙娜·斯托雷平娜经营。

谢列德尼科沃也跟塔尔罕内一样,有个藏书很多的图书室。在宽敞的通风良好的房间里,高高的书架上摆满了一册册皮面书。这是斯托雷平的书藏。莱蒙托夫在这里孜孜不倦地阅读了雷列耶夫的诗,从一些小抄本上背会了普希金的被禁止但却很流行的诗,为了这些诗,普希金曾无端地遭受过迫害与流放。读书之余,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喜欢独自一人在池塘边上或者花园里徘徊,到村中墓地去散步,或坐在自己房间的窗下沉思。他抚今追昔,浮想联翩。同时代人讴歌自由的诗篇,以及他们的英勇行为,时时鼓舞他永远向上,激励他不断追求。于是他写了自己的诗《预言》:

那一年将来到,俄罗斯的凶年,

那时候沙皇们的王冠将坠地;

百姓将要忘记对往昔的敬仰,

……

那时恶臭的死尸引起的瘟疫灾害,

将要在满目凄凉的村中到处徘徊,

同类推荐
  • 陈应松文集:中国瓷器

    陈应松文集:中国瓷器

    陈应松的写作常被人称为是“底层写作”或是“生态文学”,不少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写了苦难的生活以及苦难的人群。由于“神农架系列”小说,他在神农架林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神农架十大人物”之一。他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自己原本是出身文盲家庭的孩子,一个封闭环境中的不通汽车的针眼小镇人,“一个高中时才看到《唐诗三百首》的学生,不是天才”。今年以来,他自愿要求到家乡挂职,深入生活,进行广泛的乡村调查,尤其想唤醒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怀念不成器的青春时代。虽然现在是露臀装的时代(包括文学的露臀装),可我还是要为青春喝彩,为糊里糊涂的青春欢呼。”
  • 古国沧桑话西游:《西游记》与山西娄烦论文集

    古国沧桑话西游:《西游记》与山西娄烦论文集

    在娄烦,近些年来最热的话题是花果山、孙行者。地方学者考察了马家庄一带的明清古庙花果山神庙,在仅存的无梁殿前看到石柱上有“东胜神州地,悟空旧居址”的对联。庙前槐树上的明代铁钟上有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像。又有傅山先生的文集里也提到娄烦为孙行者故里之事。此外,当地还有大圣堂孙大庆先起兵后被招安、为僧的传说。结合唐宋时期这里是马监管理的马场,有的观点认为弼马温的故事取材于此。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灵魂的独语

    灵魂的独语

    “言必胜希腊“,“我们都是希腊人”,生活于现代西方人为什么对那个久已逝去的古希腊文明如此情有独钟,为什么对那个曾活跃于地中海的蕞小民族如此神往?这是因为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人是西方人公认的文化祖先。就是这个由大约200个弹丸邦组成的希腊民族几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 丁玲全集(2)

    丁玲全集(2)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热门推荐
  • 我是你的九月

    我是你的九月

    轻快,浪漫,幻想的学生爱情故事她是九月少女——胡茜茜活泼又受人瞩目,我一直都记得她。我本应不配和她做朋友。因为她的一句“我是你的九月”两个人的故事就此展开。二卷:各种F,M的故事。亦如同剧本的故事一般。这些故事超脱现实却又是由现世而诞生的。人类往往会因为得不到而去期待。
  • 元史

    元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始大陆

    无始大陆

    一个少年从这里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用自己的剑,用自己的血,用自己的意志,逆流而上,破灭一切敌人,用他们的鲜血捍卫家族,用他们的头颅震慑一切来犯之敌!耀眼的天才,强大的敌人,莫大的遗憾,在这一刻,统统碾压!
  • 执扇令

    执扇令

    忘忧酒馆。夜幕将至,一阵古老梵音响起,黑色斗笠盖住来者的面容,只留一只苍白纤细的手在外,手里捏着一朵几近凋零的花……
  • 腹黑伪娘的无限之旅

    腹黑伪娘的无限之旅

    胆大心细的伪娘顾鱼儿误入无限世界,一心跟着剧情发展的他,却发现剧情人物们个个奸诈似鬼,暗耍流氓,根本不照剧本操作!他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在无限的世界里,弱者求苟延活命,强者为利益生死相搏。顾鱼儿宁愿做个大坏蛋,利用自个儿的聪明才智,吃着火锅唱着歌,从此悠闲自在,闷声发大财!
  • 影武灵世录

    影武灵世录

    几千年前,五洲大神封印了危害作恶的四魔一龙。它们的灵力外泄,使得五洲大陆上一部分人获得了灵力。没有灵力的普通人修炼了奇经八脉,获得了三种武气。然而由于人类力量增大,战争也就更加的残酷。天下五洲之中,就数南炎洲战黎族和蛮夷族的战争最为激烈。南炎洲的大规模屠杀使得南方朱雀封印日渐衰弱,也使得两族人的兵源越来越紧张,征兵年龄一再降低。一群年轻人为了保家卫族踏上了对外战争的道路,,,,
  • 再与天比高

    再与天比高

    这是你的故事。你,穿越了,变成沧龙国大将军的次子,楚七你有一个倾国倾城的妻子,也有一位天生媚骨的青梅竹马你的人生看起来很完美,但一场变故,让你毅然决然踏入楚氏禁地楚氏奇门,你参悟了三门,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在你面前,无所谓天才,无所谓世家,更无所谓天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 南宫少夫人

    南宫少夫人

    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了,以为终于不作米虫了,没想到坐个飞机就穿了,好死不死最后一个愿望还被个没事的神仙听到了,还不了解情况就嫁人,据说自己相公还有青梅竹马!哎,这命“好的”也是没谁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星辰至尊

    异界星辰至尊

    信阳哥,得妞泡,林阳,一个有点色色的,有点坏坏的,时不时还小宇宙爆发一回的地球上小混混,因为被黑洞吞噬而穿越,成为本命星辰为黑洞的穿越者,降临了星辰世界...阳哥是谁?阳哥纯爷们,铁血真汉子,人民好兄弟,父亲好儿子,拳上能站人,臂上能骑马,胸口碎大石,菊花开瓶盖,夜御十女枪不倒,菊花百战色不红,一个字,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