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30000000004

第4章 婆婆身体的真相

勇敢的女人,为自己接生

“就在那天,她一个人生下我,勇敢地为我剪下脐带,她成功地为自己接生……我就是在没有人迎接的时候,以如此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我是没有爸爸陪伴就擅自出来的小孩。也许,从妈妈温暖子宫里脱离出来的我,根本就不想出来,因为那里是个太过温暖的地方,而来到这个世界上,除了妈妈,并没有人欢迎我,当然也包括我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

跟着东回了他家之后,东对我更加刮目相看。在此之前,一向沉默的东并没有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家里的事情,在回去的路上,东一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好像怕我走丢似的。

东和我像往常一样上班、下班。下班后,我们俩总是去离单位很近的公园里散步。那时候,我们工资加起来还不足1000 元,所以我们总是去不花钱的地方谈恋爱。电影没看过几场,因为太贵。我们总是在下班后,手牵着手从公园的后门溜进去,傍晚时分,后门无人看守了,我们就那样牵着手一溜烟地从公园后门的斜坡跑下去。年轻似风,我们像风一样自由,无拘无束,时常在公园的草坪上,或是公园的长条椅上一坐就到很晚。

如张艾嘉的电影《心动》里所说,恋爱中的人总是有不计其数的废话要讲。可是对于恋爱初期的人们来说,谈话交流是他们最初了解的过程,所以那时的对话相对更为重要。相互之间对彼此的童年、彼此的家人、彼此成长的环境,一无所如,因此说起话来也总是滔滔不绝。东一向是听我说,直到我去他家见了他的父母,这种情况似乎才有所改观。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夜晚,我们并肩坐在公园的长条椅上,东为我唱歌,唱杨庆煌的《最后的辉煌》,唱王杰的《娃娃》,都是些忧伤的歌。我借着月光看着眼前这个男人,这个有着高大身形,却唱着如此凄楚之歌的男人,他的背后一定有许多的故事。

那天,东将我的手紧紧拉住,对我说:“花儿,你知不知道,我很感激你。”我疑惑地摇了摇头。他继续说:“当我看到你对我妈妈的态度,你看到她最真实的样子,却没有丝毫的厌恶或不耐烦的表情时,我真的很感激。而我妈妈也很奇怪,竟然在我第一次将你带回家时,就让你管着我,也足见她对你的信任与喜欢也不同寻常。”

我笑了,我知道东也许要给我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关于他的童年,关于他的家庭,当然也会关乎他的妈妈。的确如此,东在那夜说了我认识他以来最多的话,他几乎在一夜之间横渡了自己小时候所有的光阴:

“我的爸爸曾经是名军人,和我妈妈结婚那会儿,他就已经是军人了。做军嫂,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意味着她的丈夫在一年之中有11 个月都不在她身旁,甚至有临时任务时,一年都见不上一面。正常的情况,他们在一年之中,爸爸只有短短20 天的探亲假回家一次,或是妈妈利用20 天的探亲假去看爸爸。只有这短短的20 天,他们才能真正地待在一起。而其他时间,妈妈都只能一个人度过。对于爸爸来说,也许还会好一些,因为部队上有很多他的战友、朋友,过着集体生活,衣食无忧,而妈妈则是一个人在厂里上班,任何体力活都没有男人帮她干,只有依靠自己。

“对妈妈,我有很深的感情,大约是从我出生起就一直在妈妈身边的缘故。

“妈妈是在家里生下我的。妈妈开始阵痛时,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外婆来照顾妈妈,可是不凑巧,也正好出去了。当时家里也没有电话,没有任何通讯手段可以通知到她的亲人。于是作为一个母亲,她勇敢地躺在床上,坚强地忍受着一阵阵阵痛。可以想象,妈妈当时是多么辛苦和孤独,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人可以握着她的手告诉她:坚强些,你会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任由她使劲拽着他的胳膊,和她一起分担她的痛苦。于是,妈妈在感觉我很快会来到这个世界时,自己在家里找到一把剪刀,准备自己为自己接生。

“的确,就在那天,她一个人生下我,勇敢地为我剪下脐带,她成功地为自己接生,将我抱在怀里。这时候,外婆也从外面回来了,她惊讶地见到了自己的外孙,于是开始烧热水,为我洗澡。我就是在没有人迎接的时候,以如此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我是没有爸爸陪伴就擅自出来的小孩。也许,从妈妈温暖子宫里脱离出来的我,根本就不想出来,因为那里是个太过温暖的地方,而来到这个世界上,除了妈妈,并没有人欢迎我,当然也包括我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

“爸爸,这个称呼,在我幼年的时候是个陌生的称呼。我不像其他小孩子一样有个可以和我疯玩,在我调皮时要揍我的爸爸。爸爸一直是个离我非常遥远的人,连我的出生都似乎与他没有多大的关系,他是在几天后,妈妈写信告诉他,他才知道有了我这个儿子。

“之后,妈妈一直一个人带着我,包括上班。在我五岁的时候,妈妈已经检查出来患有甲状腺癌,于是妈妈被调换到工作轻松的电话室,不过需要时常上夜班。在我没上托儿所之前,妈妈一直带着我,上夜班也带着我。我童年的时光,几乎就是与妈妈朝夕相处,她既是我的母亲,也是我的玩伴。

以至后来,我长大之后离开家,最放不开的也是妈妈。当时,因为妈妈顾不了两个孩子,姐姐被送到外婆家了,而我一直在妈妈身边,陪伴着妈妈,我们母子在那些日子总有种相依为命的感觉。”我一直能够觉察到东对妈妈的那份细心,与妈妈曾经有过的那种相依为命的怜爱、体贴,在童年岁月与母亲不离左右的情感,让东在成年之后对妈妈也有天生的卫护感。而庆幸的是,我是能融于母子之间的那个媳妇。东是如此爱自己的母亲,其实每个男子的最初,在生命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一定是母亲,所以总是有千年不败的话题——“婆媳之争”。

可以想象,在东的心中,妈妈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母亲几乎就是他童年的全部依靠,还是那个能给他带来温暖、食宿、安全的那个人,家里长期没有父亲,妈妈也担当着父亲的职责,妈妈自小对东严加管教,家教甚严,妈妈并不因为与儿子相依为命,便处处溺爱儿子,将儿子养成一个懦弱胆小的人。妈妈给了东一个完整的家,一个让他感到安全的地方。而妈妈对于东的爱更是无法估量,这个自己亲手接生的孩子,与自己脐血相连的儿子,幼年时期的整日陪伴、照顾,都让母亲对这个孩子倾注了无尽的怜爱和关注。及至母亲患病,这未成年的儿子也成为她最深的牵挂和不舍。

东继续跟我说,妈妈患病以后的事情:

“因为妈妈得了重病,爸爸才转业回家。这个有着军人作风的男人,回到家,也许他很不习惯家里的吵闹,孩子的哭泣,锅碗瓢盆交响曲,因为在部队里,除了军事化的训练,后勤总是极有保障。而他回到家里反而感到局促不安。家里太多事务性的琐事让他觉得烦闷。他被分配到当地的派出所工作,每天除了闷头工作,回到家里也没有什么笑脸,一脸严肃的样子,让我颇为反感。也许是在我童年的时候,他严重缺失的原因,对爸爸,我一直没有什么好感。而他看我,似乎也总是很不顺眼。

“在家里,他像军人一样要求我和姐姐,我们从他那里得到的信息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言听计从就是好孩子。而我,天生就不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而父亲的要求对我来说,就像是你踮着脚尖却怎么也够不着的果子,不管你怎么努力,都只是徒劳。所以那时我对爸爸的那些要求,总是恼怒地压在心底,及至我再大些,进入叛逆期时,一并爆发出来,这也一直影响着我和爸爸的关系,让我们爷俩关系一直都很不好。

“1981 年,妈妈再次突然发病,气管严重缩小,呼吸困难,我们家离医院又很远,当我们到医院时,医生说妈妈的气管已缩小到只有针尖那么小了,如果再晚来一步,妈妈就有生命危险了。当时,只有8岁的我,看着妈妈不能呼吸,被一口气憋着,涨得青紫的脸,难过极了,虽然当时我还年幼,可是我知道如果妈妈去世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尽管我当时像个小男子汉一样,没有掉一滴眼泪,其实我的心里已经乱成一团麻了,我在心底不停地为妈妈祈祷,祈祷妈妈快点好起来,祈祷妈妈躲过这一劫。医生马上给妈妈做了气管切开手术,在气管上开了个口子,用一根金属管子插在妈妈的气管上,用这种物理的方式,人为地将她的气管撑开、撑大,妈妈这才缓过气来。妈妈的生命这才得以保住。

“可是妈妈一直患有甲状腺癌,尽管检查出来时是早期癌症,而且甲状腺癌在所有的癌症中也不算厉害,可是毕竟也是身体里面不好的信号,如果稍加不注意,也会威胁到她的生命。第一次癌症复发时,妈妈在医院做了化疗,癌症得以控制。

“妈妈从医院回家那天,我高兴极了。看见一向沉默寡言的爸爸脸上也有了笑容,一家人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饭。那是很久以来,妈妈没有回家时,家里基本上没有的气氛。我才知道,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疼爱着妈妈,爸爸、姐姐,其实都离不开妈妈。当时,我就在心底暗暗祝福妈妈,祝福我的妈妈能够长命百岁,我能够看着妈妈的脸长大。那是儿时的我唯一的心愿。”

听到这里,我的眼里含起了泪,东的童年有过这么多的波折。相比之下,我便是在蜜罐里长大。身为独生子女的我,虽然爸妈上班,没有时间照料我,可是在外公外婆家的我,一直都享受着温暖和爱。生活在一起的舅舅、舅妈一直都很疼我;外公教我读书写字,教我启蒙看书,教我如何将字写得方正规矩;外婆照料我的衣食,将我打扮得像小公主一样可爱。上二年级时,我大声地对外公宣布,不再让外公送我上学,因为其他小朋友因为我上小学还要人送,都不选我当“三好”学生。后来,外公接受我的建议“不再送我”,其实他一直远远地跟着我,看着我进校门,才放心地离开。我的童年被照顾得很精致,被全家人的爱围绕着,从未尝过生活的艰辛。所有人都将我捧在手心里奉为至宝,无微不至地关怀。

而东的童年,更多地担起了生活的担子。清晨,他要起来买早饭,去厂里提开水。放学后要和姐姐一起担煤球,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那时,我的心里升腾起一种柔软的情愫,希望能和他一起去看看那幸福的彼岸。

年轻的我,非常单纯,因为自己是蜜糖罐里长大的孩子,所以我总是想用自己蜜糖的身份去包裹他,黏得他身上黏糊糊的,让他也粘些蜜糖的味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渐渐地品出蜜来。

让妈妈旁观我们的生活就好

“我为妈妈点了一盏七星灯祈福,然后我坐在湖旁的一块大石头上,拾了些野花扔进湖中,一边扔,一边为妈妈祈祷,希望妈妈能够活过来。当时的我还不到20 岁,而妈妈也是我的依靠,我只希望妈妈可以多活一些年月,能陪着我和姐姐,再多些时候。我们的生命,仅仅是有妈妈在一边旁观就好。”

“妈妈的身体一直很差,在四十岁那年,她就病退了,拿着很少的工资。不过,妈妈却用她和爸爸微薄的工资,把一家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我放学回来,看见妈妈坐在那里,我就觉得心安。有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家,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

“而我和爸爸的关系一直很糟糕,姐姐出嫁后,家里只剩下爸爸、妈妈和我,而不知为什么,我们父子有段时间竟然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他对我颇看不惯,而我对他教育我的方式也颇为反感。那段日子,我们父子甚至各自做饭吃,就是同进一个屋门,也没有一句话可说,这样恶劣的父子关系,更是难为了妈妈。妈妈在我们父子之间周旋,从中调剂,她也希望看到我们父子俩能够和和睦睦地坐在一起吃顿饭,能够乐融融地坐在一起促膝长谈,可是不知为什么,我们父子间根本无法交流,更谈不上沟通,甚至都不能好好说几句话。”

后来,我在结婚多年后看到王海鸰写的军营小说《成长》时,对照着书中的主人公彭飞与他军人父亲的关系,我觉得像极了东和他的父亲。对于父与子,书中有句话妙极了:“他不曾孕育,他跟孩子相处太少,他做了父亲却并不懂得孩子。”看了这本书,我才知,也许有军人的家庭,母亲在这个家庭里的位置是何等重要,她参与了孩子成人前的所有过程:孕育孩子自不

用说,她亲耳听见儿子的第一声啼哭,她在孩子生病时总是彻夜照顾,她亲自处理孩子的第一次遗精,她去参加他的每一次家长会,她亲眼所见孩子与别的孩子像个男人一样打架,她亲历他每一阶段的毕业典礼……母亲与孩子一起进行过对话、交流,甚至角力、交锋、斗智斗勇,而在这个男孩子每一个最重要的时刻,他们作为军人的父亲在哪里?

男孩子们的人生,似乎不曾有过父亲的参与,而在青春期来临时,这个男人像一个多余的人一样突然转业回到家里,突兀地对这个已经成长为小男子汉的人指画划脚,管东管西,小男子汉当然是不会服气的,于是争吵,互不相让,军人作风的强硬,孩子的执拗,就像两把强拉的弓,都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所以我与我爸的关系一直不好,我总想着毕业就要离开那个家。所以1992 年,我辞去了学校分配的工作,来到深圳,爸爸怪我没和家里大人商量,贸然辞职,那时我也已经成人,对他的话也总是充耳不闻,在我眼里,爸爸就是老做派,四平八稳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还不允许别人走自己的路。而他从来没有给我们做子女的一点人生上的建议,除了一味地责备。后来,妈妈再次生病住进医院,我才从深圳回来,当时刚回来的我也没有工作,就去医院照顾妈妈。

“妈妈住院又是因为甲状腺癌复发,那一次,妈妈几乎走到了生命的边缘。

“妈妈再次接受放射性治疗,她那满是手术刀口,又戴着气管扩充器的脖子,因强烈的放射线的侵入,变得更加紧缩而干枯,脖子像失去了所有的水分般只剩下一层皱巴巴的皮贴在喉咙周围。她看上去是那么虚弱,我就像看着一朵花慢慢枯萎一样,看着她仅靠呼吸器、氧气瓶,维持着她奄奄一息的生命。我真恨不得去为妈妈承受所有的病痛,看着她那瘦弱的身体,我真的难过得要命。

“那次,我也不知是不是属于医疗事故,妈妈因第二次放疗,脖子气管上金属管周围的皮肤变得更加紧缩,妈妈的食道也受到影响,非常窄小的食管让妈妈不能再正常吞咽进食了。她开始昏迷,生命危在旦夕,足足有三天时间,妈妈就靠着点滴的营养液,延续着她那残破的生命。

“我守在妈妈的身边,妈妈什么都不知道,看着她本来高大的身躯慢慢变得像个小孩子一样,身体缩小了好几圈,脸上的肌肤好像自然地接受了万有引力的牵引,开始变得松弛,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如果不是那金属气管仍然在呼哧呼哧地出气,妈妈一动不动地,就像已经走了一样。”

听到这里,我的心都紧了起来,东的母亲命在一线间,他即将失去自己的母亲。当然,能和我在之后见面并交谈的母亲,自然没有被那场大病夺去性命,可是我很想知道,在生命如此脆弱之时,东的母亲是如何挺过来的。我紧紧地抓住了东的手,给他力量,我知道即便是回忆,再次经历苦痛的过去,也都让人心碎。

东继续讲:

“我在姐姐照料妈妈的日子里,去了远方的一个寺庙为妈妈祈福。那座寺庙在一个湖中心,少有人去参拜,可是,我有个朋友告诉我去那里祈愿很灵。我在当时也宁愿信其有,便辗转来到那个寺庙。

“我坐着渡船来到湖中的小庙,那座寺庙的香火并不旺,没有来来去去的香客在这里喧哗,只有几个和尚在里面打坐,念经。寺庙的周围都是参天的古树,小庙就被这些大树所包围,那天阳光很好,树木的阴影都投射在寺庙的院落里。这座寺庙就像从天而降,为我而开一样,寺庙里除了我,没有别的祈愿之人。那一刻,我真的相信,这座寺庙可给妈妈带来好运。

“我为妈妈点了一盏七星灯祈福,然后我坐在湖旁的一块大石头上,拾了些野花扔进湖中,一边扔,一边为妈妈祈祷,希望妈妈能够活过来。当时的我还不到20 岁,而妈妈也是我的依靠,我只希望妈妈可以多活一些年月,能陪着我和姐姐,再多些时候。我们的生命,仅仅是有妈妈在一边旁观就好。”

听到这里,东有些近似哽咽地停顿。我看了他一眼,我能够理解他对母亲的深深的爱,这种爱,是对母亲恩慈厚爱的深深眷恋。

东往湖边扔野花,祈求母亲平安健康的心意,后来在电影《岁月神偷》里也看到类似的片段:“如果你想与死去的亲人见面,就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扔到海里。”电影里的进二拼命地将自己“偷”来的喜欢之物:英国国旗、夜光杯等心爱之物一一扔进海里,一边扔,一边发出稚童声嘶力竭的叫声,希望能与去世的哥哥相见。我一边看,再联想到多年前,东跟我说过的那段在湖边为妈妈祈祷的事情,不由得黯然流下泪来。

“当我从小寺庙回到医院时,医生正在与爸爸商量,准备在妈妈的胃部开一个孔,然后直接在胃里插上胃管,这样就可以将食物通过胃管直接输送到胃里,以后所有的食物都不再通过嘴巴,也不用经过食道了。这是一个小手术,成功的几率很大,不过这样一来,以后妈妈能吃的所有食物都只能是糊状的羹类了。这也意味着妈妈原来的食管、食道以及味蕾都不用工作了,她再也无法品尝到各种食物的味道,她再也体会不到吃的快乐。不过,这也是唯一能够保住妈妈性命的方法,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用这个下下策来挽救妈妈的生命。

“当医生手术做完之后,我立即回家给妈妈熬了一锅骨头汤,然后将一些芝麻糊倒在汤里搅拌成糊之后,再用一根直径大约8厘米的针管,将糊糊慢慢地通过胃管注射进胃里。我就这样给妈妈连续喂了三天,像每个人的一日三餐一样,定时给妈妈喂饭。三天之后,妈妈醒了。距离妈妈昏迷,足足过了一个星期。

“我看着醒来的妈妈,高兴得差点哭了出来,那真的是喜极而泣,因为之前如何叫妈妈,和妈妈说话,她都不理我,她也没有任何表情。妈妈醒过来的那一刻,我才察觉到,如果妈妈真的就这样离开我,我会有多么害怕,而这段时间里,我甚至没有时间去恐惧、担心,只是一门心思地相信妈妈一定会活过来,妈妈一定会挺过来。而她真的活了过来。我们全家人都高兴极了。爸爸这个时候,相较于平时严肃的他也是多了很多话,对着妈妈问东问西的,尽管妈妈还不怎么有精神回答,可是冲着爸爸的体贴,妈妈也是心存感激地笑。”

感谢老天让我们成为默默的女人

在西藏的阿可丁藏式面包坊里听老板娘满馨蔚手舞巴扬,自弹自唱自己作曲的歌《恩赐》,她在唱歌之前说了一段话:“感谢老天让我们成为一个默默的女人,重复着每天的生活,没有报怨。”我听到这段话时,第一个想到了婆婆,她就是那样一个从不报怨的默默的女人。

“妈妈醒来后,第一个看见的就是我。那时,我看到从她的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那一抹笑容,是我之后永远无法忘记的。那种笑像一朵朵徘徊在死亡边缘却突然见到太阳光芒的向阳花,情不自禁盛开的最美容颜,她的笑容在我眼里就是那么美。我的妈妈真的活过来了。上天听到了我的祈祷!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在静静的夜里,我默默地听着东的妈妈所有的身体真相。一个身患癌症三十几年的母亲,靠着强大的意志力,以及强烈的求生愿望,让她重返人间,让这个家重获完整。

“妈妈真的是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她的人生真是受够了折磨啊!”我对东这样说,其实在我心里更有这样的话未说出口,在心底,我已决定要和东一起好好地孝顺他这饱经病痛折磨的母亲,不管怎样,如果有一天我能亲口叫她“妈妈”,那我会将我给予自己妈妈的爱同样地给予这位母亲,不分彼此。因为她是一位值得敬重的母亲,我固执地认为她是为了孩子们顽强生活下去的母亲!

东继续说:“当我问起妈妈,这些天你昏睡了那么久,是不是真的睡得很沉啊?妈妈说:‘其实我一直在做梦,在梦里,我一直在走路,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那条路阴暗狭窄,我一直走一直走。我还梦见了你外婆,她就带着我一直走在那条小路上,附近都是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偶尔我也

能听见你们在叫我,可是旁边什么人都没有,我也看不见你们。只有盲目地跟着你外婆走啊走,也不知道回头。后来,在一座山的一个门洞前,你外婆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你不要再跟着我了,我要进去了。我这才睁开眼睛,就看见你在这儿。我自己并不知道我是一直昏睡着,也不知道究竟这样睡了多久。’

“要知道,外婆在我九岁的时候已经去世,我妈妈神奇地在梦里跟着外婆走了很远的路,也许那条路就是走向死亡的,我猜想如果那日妈妈跟着外婆去到那个门洞里,她就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会去向另一个世界。可是外婆不让她去,让她回来了。也许真的有这样灵异的事情,在我妈妈身上发生了。”

东的妈妈就是这样,在无限接近死亡的时候,不知被谁拉了回来。我想,当她第一眼看到自己的儿子时,一定有穿越生死与子再度相逢的喜悦,这种喜悦中又夹杂着无限的感激,尽管她那时的身体在一次次手术之后已是千疮百孔,可是她依然感激冥冥之中,做主她生命的神能够赐予她再一次新的生命。

在之后的接触中,我知道婆婆对她的一生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激,虽然她的身体一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一个又一个的刀口、伤疤,借助呼吸的金属器,借助进食的胃管,都见证着她身体的不完整,可是,她仍然充满生机地活在这个世上,对世上的一切都保有新鲜的态度,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感恩。

在生病之后,她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尽管这个身体看起来早已残破不堪,尽管这具身体带给她的除了悲苦、折磨,几乎没有给过她更多的青春年华任她挥霍,她以前高大的身体,因为疾病的困扰,变得羸弱,变得纤瘦,甚至变得残疾,可是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一生像破败的旧棉絮一样而痛哭流涕,她丝毫没有埋怨,只是全然接受现实的一切,然后安好地活下来,这也正是我非常尊敬她的地方。在婆婆身上,我看到更多的不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对生命的敬畏。这让她的生命因为这一次重生,而更加焕发光彩。

其实,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很难体会别人重活一次的心情。

当我知晓东的妈妈所有的病情,也知道了她如何为了孩子顽强地活下去时,不由得对她充满好感。这种好感源于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敬重,也有女人对女人的怜惜,因为她就是我爱的那种面对生活从不报怨的女子。

2012 年,我去西藏出差,在阿可丁藏式面包坊里听老板娘满馨蔚手舞巴扬,自弹自唱自己作曲的歌《恩赐》,她在唱歌之前说了一段话:“感谢老天让我们成为一个默默的女人,重复着每天的生活,没有报怨。”我听到这段话时,第一个想到了婆婆,她就是那样一个从不报怨的默默的女人。

正是因为我从来都是用欣赏、佩服的态度去看东的母亲,所以在后来我与婆婆的接触中,没有理由我们处得不好。东说,一般人看到他病重的母亲,会心生厌恶,而我对他的母亲,只有发自内心的佩服,厌恶之情从未有过。

我想,从那时候起,两个心有灵犀的女人就互相信任地认定彼此已是一家人,她放心地将儿子交予我的手中,而我也成为东在这个世界上要与他一起孝敬母亲的人。

同类推荐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卢梭去世前的作品,没有完全完成,生前也并没有出版,甚至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出版它。十篇漫步没有一定的顺序,也没有一定的体例,连确切的写作时间都无从考据。对于卢梭自己而言,这十篇漫步只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他在尝试着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生活哲学,接受自己对突如其来的做人失败的解释。他说,“对孤寂生活抱有强烈的兴味,甚而再也不想离开这种生活”,说到底,不过是骄傲的嗟叹而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成了卢梭“最富特色”的作品。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提高写作能力,就读《猎人笔记》!掌握写人写景叙事的丰富技巧!教育部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指定阅读!俄国文学大师、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屠格涅夫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合称“俄国文学三巨头”,在俄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坛都拥有重要地位。《猎人笔记》是一部记录了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全书以一个猎人游猎期间的见闻为线索,通过二十五个故事,展现了农村中地主、农奴、医生等各阶层人民的形象。书中对农民与地主关系的刻画,强烈地表达了对农奴制的反对,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 破冰

    破冰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第6卷)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第6卷)

    《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收录著名学者王向远教授的主要代表作12部,近400万字,是国内少见的、为中壮年学者出版的大规模文集。内容涉及东方文学、日本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翻译文学、侵华与抗战史、中日关系等多学科领域,均为学术界有定评的、填补空白的创新成果。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者与爱好者、大学生与研究生的参考书,是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理想藏书。本书为第六卷。
  • 边走边想

    边走边想

    《陈世旭散文选集》主要收录了陈世旭的60多篇作品,包括:“森林”、“河谷”、“三清山”、“李白墓碑”、“园博园”、“洞经音乐”、“常山高士”、“人生的资产与负债”、“像鱼那样生活”、“学会遗忘”、“文学天地”、“古怪一族”、“自律四戒”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热门推荐
  • 什么时候我才能成为大佬

    什么时候我才能成为大佬

    他不想打打杀杀,只想赚赚钱··可这样如何才能在强者如云的世界成为大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好口才·赢天下

    好口才·赢天下

    在本书中,你们既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注重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书中旁征博引,将新、奇、巧、趣的故事和精辟深隧的道理融合为一体,力争做到令人读来精神振奋而又有所得。本书紧扣现代口才艺术的脉捕,是一本引领青年快速进入口才艺术大门和迅速提升口才艺术的书籍。全书共分两篇:上篇系统生动地阐述了好口才对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口才艺术的普遍原则和实用技巧。下篇着重介绍在工作、社交及生活等领域中,人们在76个具体场合中的说话技巧。它结合鲜明生动的案例,向读者介绍了许多精妙实用的口才诀窍。
  • 复仇开始了

    复仇开始了

    小时候她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直到那一天,一切破灭,她决定复仇,却在途中遇到系统,她将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呢?
  • 宅男的美女房东

    宅男的美女房东

    当一个自由却缺钱的宅男遇到一个多金又神秘的美女,平淡的生活注定要起波澜。她甜美神秘,白天是知性聪慧的策划人,晚上是夜色中妖娆性感的妖精;他白天是带着黑框眼镜的网络写手,晚上依旧是带着黑框眼镜的游戏高手;当宅男遇到美女,当平凡的写手遇到了资深的策划人,一场颠倒的爱情在欲望城市中上演。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增进对优秀的文学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和传奇中选取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冯梦龙的《精忠旗》、孔尚任的《桃花扇》、方成培的《雷峰塔》、高明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孟称舜的《娇红记》等以飨读者。
  • 纪元帝尊

    纪元帝尊

    邪凰磐涅引大陆之劫,乱世群雄天骄辈出。妖邪横生群魔乱起,天怒之子浴火重生,诸般法门平定大陆!以一己之力敌万众妖邪。奇异功法震慑群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神族之脉符箓天下!世界之主百态横生!嘻哈武剧屌丝朋友!桃花四溢羡天下,壮言之歌誓武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故事大商道

    小故事大商道

    本书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寓言故事作引子,以典型案例、经典管理范式或著名管理人士的成功感言为主线,揭示了小故事中蕴涵的精深奇特的经商智能。
  • 处处小心大师兄

    处处小心大师兄

    赵栋梁很难受。穿越玄幻世界,服用了烧烧果实。火系天赋点满,按道理来说应该很强大。可他是个自卑的人,他得扮猪,所以他放弃了火系功法,转而修炼只有二等的木系……――本书又名《大师兄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小心,她就是个小女孩》《大师兄,我错了,我再也不欺负师弟了》《大师兄,我好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