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1200000019

第19章

我默默地读完这不是遗书的遗书,看着这无边无际的芦苇,此刻我才知道它们为什么总是垂向太阳的。夕阳西去,明天还会升起;芦苇老去,明年还会再生。我无意中吹散一根芦毛,在那绒花点点的纷纭中,那尊群雕依稀出现,他们没有远去,就像这山间的芦苇……

绒药般的芦毛在微风中飘摇了好久才散去。我们拜别了芦苇山,来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旁。溪水好清,缓缓地低吟着一支没有名字的小曲,它究竟是唱给高山的歌还是唱给大江的歌呢?蓦然间,我发现溪边轻轻点头的小草。莫非这几分哀怨,几分赞美的声响就是唱给小草的歌谣。我似懂非懂地沿着小溪走去,因为这是通向烈士张宏陵家的路。

在落坪,1991年毕业于怀化卫校的张宏陵,算得上学历最高的青年人,他和他的父亲被人称作“落坪乡的两把刀”。按理,做一例手术,乡政府都要付给医生40元手术费,然而他却从未拿过一分钱,仅此一项,几年来,他就为乡政府节约了上万元的资金。如今他去了,破旧的手术室里只留下他工作中用过的几件遗物,只留下他亲人和同志们对他的评说。他实在太平凡了,就像那溪边默默无闻的小草。然而他有他的生活追求,就像小草能绿满天涯而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一样。他热爱生活,可是他更爱他的计生工作。他原本希望小草也能开出并蒂花,然而直到他离开人间,妻子那朵小白花依然摇曳在寒风里。

听人说,他和心上人今年2月就领了结婚证,可因为计划生育的“春突”工作“夏突”工作,他没有时间举行人生难得的一次婚礼,他只得将婚期一次次推迟,最后改期到10月1日。谁知他们没能等到花好月圆的一天,只落得“梦中共剪西窗烛,醒时已是人去空”。妻子侯珍玉万万没有想到,她没有戴上红花却先戴上了白花,没有盖上喜帕却先系上了孝帕。

在我眼里,这喜字是宏陵的鲜血书写,这烛花就是珍玉的泪花凝结。我们在她的新房里没有找到侯珍玉,却在张宏陵工作过的桌前碰到了她。她没有哭泣,只是强忍悲痛回答了我的提问。

这就是我和烈士家属的对话,这就是一个20岁女人的情怀,她不知多少次地翻阅了张宏陵的生前笔记,她不知多少次地看过宏陵6月20日晚8点的最后工作记录,这记录离宏陵牺牲时仅仅几小时,这不就是他的遗书吗?她得接着他的遗言写下去,她得沿着他的路走下去。

我不愿再去触痛她尚未愈合的创伤,悄悄来到那条清清的小溪旁。这小草虽到初冬却依然翠绿,虽带泪滴却依然晶亮。我有意摘下一片小草叶子合进我的记忆,他们没有远去,就像这溪边的小草……

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几次穿越那条长满小草的小溪,来到了一片空旷的田野。此时的田野已没有春的嫩绿,也没有秋日的金黄,只有守护神一样的稻草堆排列在田野旁。带路人告诉我们,穿过这无数的草堆,爬上一个高高的石坡,就到了烈士钟志刚的家。

钟志刚是大合坪乡覃明头村杨家岭人,他曾站在这岭上为家乡叹息,为家乡洒汗,他多么想家乡很快富裕起来,然而,他过早地去了,只留下乡人的遗憾和眼泪。

他们哭诉着钟志刚的为人品格,哭诉着他的献身精神。钟志刚统管全乡水利水电建设,也统管水电建设器材和资金,他还兼管全乡各户的水电安装和修理。然而他却一尘不染,从来不拿农民一分钱报酬。他只是拿着他的每月90元工资,在全乡的高山大川中抛洒着他的汗水。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根电杆都印着他的指纹,每一条线路都流动着他的心血。他曾带伤去县城购买器材,他曾带病去水坝检查工作,他当了20年村干部和4年招聘水利员,直到今年5月才转正,可惜这转正来得太迟太迟……

在村民的眼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是今年4月,县委授予了他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并给他200元奖金。可他把这笔钱寄给在长沙读书的儿子,还在信中叮嘱:“200元钱,你150元,另外50元给火场乡小符同学,因为他家里比我们更困难……”

也许就因为他这种奉献精神,他工作了几十年,家里仍然一贫如洗,就连这简单的几张桌椅还是乡党委书记送给他的。

我有些不可思议,重新走向那片希望的田野,我想大声疾呼:是他的生命之水灌溉了田野,是他的生命之光涂染了金秋,他为什么还是如此的家境呢?茫然间,那草堆化成了他的形象,继而又化成了草堆。我终于明白了,他把金色的谷粒都献给了别人,而自己……我望着冬日的太阳,急切地打开了日记本,写下我的伤感和敬意,他们没有远去,就像这田边的草堆……

草堆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消失,直到一条宽阔的溪流横在面前时,那座小木桥才把我从沉思中拉扯回来,那桥通向烈士张英老师工作过的地方,他曾在全乡9所村小中的8所学校任过教,那些学校的附近都有横溪而过的桥,有些地方是小跳桥,有些地方是小吊桥,更多的地方则是像我脚下的小木桥。溪水清清,流去了多少记忆;小桥悠悠,隐现出多少师生感情。听说张英每到一个村任教,那里的入学率便跃居全乡第一。我们沿着无数的小桥来到了张英牺牲前所在的落坪乡中心小学,在操场找到了烈士的女儿。

这就是他曾教过的学生,这就是他任教的学校,几座民用堂屋装满了感情,几块蛇皮袋抵御着春雨秋风。

如果说同事们的叙述是一位老师应该做的,那么他的牺牲又该怎样看待呢?在8位烈士中,他是第一个赶到出事现场参加抢救的,可怜他的妻子一直尾随在他的身后,生怕丈夫有什么三长两短,直到两位民工被救出时,张英才喘着气对妻子说:“你回去看好孩子,我等一会就回来。”说完又钻入了废墟之中。谁知他的这句话竟成了和妻子永别的留言。

其实,他也曾有过不在这所学校教书的机会。1992年,公安战线扩编,有人劝他去考一考,他没去。前两年妻子劝他换个工作,他拒绝。他爱教育事业,爱学生,尽管工资微薄,每年他都要挤出几百元钱解决学生的困难,他怎么会离开讲台呢?

如今,他真的去了,学生们依然唱着那首歌,“老师的窗前有一棵米兰”,那是他听过多年的歌,现在他还能听到吗?

那歌由甜变酸,酸得使人心痛,我无法在这种环境,在这个时候听完这首歌。我沿着溪水向前走去,不知是寻找希望的大海,还是追逐张英的足迹,蓦然间,我看到了一群学生从桥上经过,我又一次懂得,他们没有远去,就像这溪上的小桥……

小溪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小木桥渐渐消失,摄制组只好乘船来到烈士龙辉创建的“青年工程”所在地。

这里山连着山,坡连着坡,当年是一片荒山野岭。为了带领全乡青年脱贫致富,落坪乡团委书记龙辉曾在这里多次考察,曾在这里挥刀砍荒,曾在这里破土植树。如今,每当人们走进这片林子,都会想起龙辉,都会想起当年的情景。

听着她的哭诉,我知道龙辉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听不到他的歌声,再也听不见他的开山号子,但是这林子还在,小树还会迎风而长,他所创建的“青年工程”还会在后人的汗水中扩展,他的精神还会在更多的青年人身上发扬光大。

龙辉走得太突然,不曾留下任何遗言,但是他应该听得到,在他所创建的“青年工程”中,已响起了后人的誓言。

他们从龙辉的身上已看到了一个青年人的价值,一个乡团委书记的价值。龙辉在担任乡团委书记期间,曾连续7年被县团委评为“优秀团干”,乡团委也连续6年被评为县“先进集体”。如果龙辉的牺牲闪烁出了生命的光环,那光环就应该是他平日光点的汇集升腾。他不是雷锋,但雷锋的精神已潜入他的肌体;他不是孔繁森,但孔繁森的品格已渗入了他的灵魂。

他去了,悄悄地去了,静静地躺在家乡的高山上,没有坟茔高筑,也没有墓碑高耸,除了家乡的那堆黄土,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平静。

我努力寻找着他形象的载体,可是这山上没有红叶,没有芦苇,也没有草堆和小桥……

好久,我才从那片绿色中找到他的形象,他们没有远去,就像这山中的小树……

告别那片挂满露滴的小树林,一路野菊花把我们送上了一个高高的山坡,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像寨子一样的落坪乡中心小学。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烈士刘光发身前供养读书的小先培。

小先培父母痴呆,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刘光发得知后,仅凭70元的代课费就供起他读书、食宿。说先培像他的儿子,光发今年才20岁;说先培是他的弟弟,他们原本就非亲非故。也许就因为他这颗年轻的爱心,他教书总那么尽心尽力,校方对他印象也特别好。

她原来是刘光发的老师,后来是刘光发的同事,她深知光发是一条好汉子、好老师,她曾在光发牺牲后写了一篇文章,虽然这篇文章我们无法细读,但她的泪水就是对光发的承认和怀念。光发的老师对他感情很深,学生们对他感情也很特殊。光发牺牲后,全班的学生都写文章,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写道:“……您知道我们多么想您吗?老师,您怎么忍心丢下我们,我们还等着您给我们批改作业,等着您给我们吹笛子、弹吉他,可您现在……”

当然,最伤心的还是一直深爱着光发的“晶”姑娘,打开她的日记本,每一页都写满了对光发的爱,对光发的一往情深。她不止一次地在日记本里印下自己的唇印,也不止一次地在梦中呼唤光发的名字。她在一则日记里写道:

阿发,今天是你离我而去的第14天。这14天来,我没有一天不看它的。你的离去让我真正了解到死别的可怕,过早地拥有苦之涩、痛之深,过早地结识生离死别的感受。

这样的离去,半句话都不留下,教我有何宁日?对你,好像是印证了你生前的一句话:

“我若有死路的时候,也要轰轰烈烈地离开。”你的离去,光荣而伟大,可歌可泣。而我呢……

其实,“晶”姑娘对光发的感情不只是停留在日记上,不只是停留在那把吉他上,当她带领全班同学垒好光发的坟墓后,她又以代课老师的身份走上了光发站过的讲台。我告别了这位可爱的姑娘,急切地在灯下打开她递给我的一封信:

他匆匆离去,我应该帮他圆好一位教师的梦,哪怕一辈子只有六七十元的代课费,我也愿沿他的路走去。他走了,只有这份职业给我充实,只有那些孩子给我欢乐,我也爱这份职业,我也喜欢那些孩子。为了他曾有过的执着与企盼,为了他曾留下的诺言与愿望,为了这场不可弥补的遗憾,为了我俩这场不可替代的姻缘,我发自内心的呐喊:教育部门的领导老师们,他留下的另一半自测考卷让我批改,他留下的那些“奖品”让我奖发下去,他的梦,让我为他圆好吗?

宋晶英11月25日

不知是她的信件引落了我的泪水,还是我的泪水打湿了她的信件,我又一次来到了开满野菊花的地方,采摘一朵戴在我的头上,他们没有远去,就像这路边的小花……

我的搭档沉思在野菊花的花瓣之中,我的心也被这小黄花紧紧锁住,我们在沉迷中走了好久,走进了一片翠绿的竹林。那竹林依水而伴,一头顶着大地,一头伸向蓝天;那竹林倚林而立,一半遮住村落,一半遮住高山。穿过这片竹林,就是烈士宋海鸿的家。

走进那冷清的灶屋,只见海鸿父母以火为伴,虽以泪洗面却无怨言。我们不想触痛两位老人的心灵,只是说看看他们就离开了,送别之际,老人要我们去找海鸿的妻子,因为海鸿发表的那些文章都在她那里。

海鸿是落坪乡的秘书,在全县60多个区乡秘书中,他是很有名气的。他经常被县里作为区乡秘书的榜样表扬。他不仅上传下达,尽职尽责,还一有时间就走村串寨,调查研究,力求给领导当一个合格的参谋。他喜欢写文章,而文章内容大多数都是探讨当今农民如何致富的路子。他担任乡党委秘书不到三年,先后在《怀化日报》、《湖南日报》、《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三十多篇。为了寻找这些材料,我们不得不闯入海鸿妻子所住的地方,不得不又一次触落她的泪水。

海鸿的妻子含着泪,但很通情达理。她颤抖地翻阅着丈夫生前发表过的文章向我们介绍。此刻,我们才发现,就在海鸿牺牲的前一天,6月20日的《湖南日报》上还刊登了他观看孔繁森事迹录像的新闻照片,可惜他自己还未看到这张照片,就真的学孔繁森而去。不久,他生前寄出的题为《谈谈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出路》又在该报上发表,遗憾的是他的名字已框上黑框。他没有想到,妻子也没有想到,这篇文章竟成了他给贫困山区农民的最后留言。我看着这黑色的铅字,想着他早逝的年轻生命,真不知道该对他的亲人说些什么,然而他的亲人却是那样的大气,回答得那样悲壮。

这就是家属们的态度,这就是家属对烈士的理解,对党和政府的理解,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6·21”英雄集体光辉的源流,想到了烈士家属为什么不跟政府讨价还价,因为他们生怕自己的过火要求玷污了烈士的英名。

泪别之际,海鸿的妻子告诉我们:“海鸿还喜欢画竹。”哦。竹子深深地扎根于故乡的土地,拥抱着故乡的田园。瞬间,我找到了海鸿的形象:(跟字幕)他们没有远去,就像这溪边的翠竹……

的确,他们没有远去。各类报刊上有他们的形象,人民心中有他们的形象,他们的精神自有后人继承,他们的事业自有后人完成,他们的梦自有后人去圆。

的确,他们没有远去。雷锋去了,走来了焦裕禄;焦裕禄去了,走来了孔繁森;孔繁森去了,又涌现出了“6·21”英雄集体。英烈们去了,也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英雄。因为党旗本身就是血染成的,太阳的光辉永远不会熄灭。

的确,他们没有远去。看看这“6·21”英雄纪念碑前高举的拳头,听听这震撼山岳的誓言,这就是英烈精神的回响,这就是英烈品格的延伸。

我不知道该向英烈们献上什么,我只能把这座白色大理石的英雄群雕当成心中诗集的封面,悄悄夹入我血泪凝成的一串小诗:

他们没有远去,他们没有远去……

红叶轻摇着带血的记忆,他们没有远去;

苇花传达着太阳的情意,他们没有远去;

草堆留下了金色的谷粒,他们没有远去;

小桥追逐着村童的足迹,他们没有远去。

哦,多少思念,多少追忆,

全都融进后人的诗集。他们没有远去。

小树还挂满昨日的汗滴,他们没有远去;

小草还亲吻村头的小溪,他们没有远去;

小花还散发生命的清香,他们没有远去;

青竹还扎根故乡的土地,他们没有远去。

哦,多少感慨,多少敬意,

全都化成后人的勇气,他们没有远去。

牛铃摇小村

春笋为什么长,稻穗为什么黄。

麦苗为什么绿,菜花为什么香。

老牛为什么不知累,牛铃为什么叮当响。

同类推荐
  •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之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2篇、散文、随笔57篇,文论、对话49篇,共40余万字,由于作者近几年未出版图书,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版本书是为了给关心他、研究他的读者与机构一个交代。
  • 丁玲全集(2)

    丁玲全集(2)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近四十年从事专业文学编辑、阅读、评论生涯以来,关于世界文学的心血结晶。汪兆骞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评论与创作的角度,以人性、历史及美学的眼光,为我们精心解读从1901年以来的一百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经典代表作,全面呈现百年来世界文学金字塔顶部的辉煌与璀璨。他们为什么会获奖?他们的作品何以成为经典?他们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是如何生活和创作的?一本书读懂一百多年来一百多部世界文学经典,了解一百多位文学大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他们是——泰戈尔、罗曼·罗兰、叶芝、萧伯纳、托马斯·曼、尤金·奥尼尔、赛珍珠、赫尔曼·黑塞、纪德、艾略特、福克纳、海明威、加缪、帕斯捷尔纳克、萨特、肖洛霍夫、川端康成、贝克特、索尔仁尼琴、聂鲁达、马尔克斯、威廉·戈尔丁、大江健三郎、辛波丝卡、若泽·萨拉马戈、君特·格拉斯、奈保尔、库切、奥罕·帕慕克、赫塔·米勒、略萨、莫言、阿列克谢耶维奇、鲍勃·迪伦、石黑一雄……
  • 乡村的记忆

    乡村的记忆

    仿佛回忆温暖的往事,融化心头的郁结和焦渴。让人化作随水漂游的树叶,悠然又悠然,听一路泉水叮咚的天簌之音,惬意间魂归故事。《乡村的记忆》收录了《乡村的音符》、《老骡》、《城市旁边是乡村》、《芦苇》、《大烩菜》、《普通话》、《耳朵是用来听音乐的》、《自己的风景》等散文作品。
  • 一隅芬芳

    一隅芬芳

    为引导全民阅读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房展,大庆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整理了三位读者的作品:张业隆的小说以自身三轮车夫的亲身经历为原型,以独特的视角,描写并挖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群体的生活百态,从底层人民的生活变迁反映时代及社会的变化。基于实际有感而发,苦涩而又乐观,辛劳而又执着,简单却不肤浅,普通却又非凡;杜天明的古体诗词曲赋以家乡的一草一木和厚朴情怀为创作源泉和动力,题材广泛,反映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自身的心路历程;管庆林的自由体诗歌结合自身生存状态,记录经历中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身被生计所缚,心在自由飞翔,充满对美好生活憧憬的浪漫主义情怀。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我弄丢了整个世界

    遇见你,我弄丢了整个世界

    遇见一些人,遇见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有关青春,有关成长,有关爱情。每一份感动,抚慰你温柔细腻的心。每一篇文字,献给同样有故事的你
  • 烟胧长安思故里

    烟胧长安思故里

    父亲是大理寺少卿,祖父是当朝太傅,作为林家唯一的嫡女,林琦烟本该锦衣玉食千娇百宠着长大,怎奈朝堂风起云涌,林家遭奸人诬陷参与谋逆,陛下震怒,一夕之间林家满门尽灭,年幼的林琦烟在家中仆人的帮助下,侥幸逃脱。从此,高贵的林家嫡女不得不隐姓埋名,开始了另一种人生。林琦烟初见傅景明时,林琦烟六岁,傅景明八岁,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因为傅母而生活在了一起,两人相伴着一起长大,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傅景明却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她,从此开始暗戳戳的谋划着怎么将人娶回家去的故事..............主角:傅景明林琦烟配角:其他人一句话简介,一个高冷傲娇的男人在爱上自己的义妹后,暗戳戳的打算将人娶回家去的故事。
  • 在梦里坠落

    在梦里坠落

    一个梦,一段记忆。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以梦为生,以梦为食;有的人沉迷在梦里,不愿醒来。因为一个梦,小尹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黑暗逐渐颠覆光明;也是因为这个梦,她打开了封存已久的记忆,那个遥远的秘密再次浮出水面。古玉,幻术,食梦者,守护人,骷髅,狐妖......原来,这个世界有太多她不知道的东西。
  • 神话版武侠同人

    神话版武侠同人

    宅男项青一觉醒来,穿入神话版武侠!骨灰级读者,爱看各种小说,爱YY,然后还爱玩各种游戏,是当前最流行的一款游戏的职业玩家,刚失恋,各种颓废中……没有一丝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项青就这样穿越了。附体狄云,从飞檐走壁的《连城诀》,到移山填海的《天龙八部》,喜欢一人一刀把“南四奇”打得落花流水的血刀老祖这极品老妖孽,更惊艳于儒道至圣王语嫣的言出法随,绣口一张便是半个武林的神话传奇!
  • 我的随身黑科技帝国

    我的随身黑科技帝国

    本书单女主,腹黑幕后大boss型主角,金手指只是辅助,真正牛逼的是主角本身。——一个喜欢骑着自行车,戴着金丝边框眼镜的打字员——李亚,骑着自行车走在路上,莫名其妙的就被雷劈了,然后莫名其妙的就穿越了。他淡定地瞪着自行车,穿越在空间通道中,然后更淡定的接受了穿越的事实。“叮咚,您的金手指已经到货!”“哦!”“叮咚,您的金手指是史上最强,无敌于天下,牛逼轰轰吊炸天的随身黑科技帝国……的知识库~”“哦!”“给点反应好伐大哥!我都这么努力解说了!”“哦……咳,哇,是金手指哎,哇,是黑科技帝国的,知识库?哎!”“我后悔送这趟货了……”本书内容一切属实,如有雷同,纯属真实,2333。
  • 恋上圣樱四少

    恋上圣樱四少

    四位有着仙女都嫉妒的面貌,太阳神都羡慕的地位的美眉,因为家人突如其来的电话,4人逼不得已要跑回了中国上学。而这所学校里,竟然也有着4位帅的如恶魔的男孩子,邪魅、冷酷、温柔、花心是她们的代名词。当可爱公主遇上邪魅王子,他们之间会搓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朝露下夜月去

    朝露下夜月去

    她是夜朝的小公主,从小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痕安神君无度的宠溺她,亲自教她法术,成天带着她玩乐。十四岁那年,痕安神君将送她去历练。经历过沉浮荣辱,生死变迁,她开始蜕变……书友QQ群1030573809
  • 几度朝夕

    几度朝夕

    (男女主角几次一起书穿的甜宠文)一往情深深几许?几度朝夕相处?某次,她说:“感觉这男主还挺喜欢女主的。”他答,“没错,我也觉得。”“你也看过这电视?”“没有,我是觉得我挺喜欢你的。”某次,她感叹“这种甜甜的爱情,果然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他说,“把我收了,我也可以让它发生在你身上。”某次,她说:“看见那狗狗奔向我那一刻,我决定要把它带回家养。”他说,“我也曾无数次奔向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凶器

    大凶器

    ‘咔嚓’‘咔嚓’闪光灯四射————“嗯,教练说我不适合做球队头号得分手,虽然场均30+...““是的,篮下不是我的专长;我只会篮板与盖帽...”“感谢教练,感谢NBA,我想不到作为中锋的我,能荣获技巧冠军与三分冠军;当然,我很遗憾,由于不是考虑到篮筐的承受能力,我不介意参加扣篮大赛!”————一代妖孽内线,横空崛起————凶器群正式开放:222485206(须起点读者,非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