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1200000004

第4章

船迷们少不得八个一群,十个一堆地品尝去年大赛之韵味,预测今年大赛之前景,不争得拍桌子打板凳,也会争得面如猪肝之色。那些已不能再当桡手的胡子们更是以“龙船里手”自居,一个个口若悬河,回味着当年如何一个抽艄力挽败局;如何一场“奔岸”成为无敌龙舟之“引水”。一堆龙船经居然可以从日出扯到日落。至于那些不会划船又喜欢看船的文化人,他们则会从今天的龙船扯到解放前沅陵的四大绅士,扯到贺龙,扯到刘禹锡、屈原,甚至更遥远的中华始祖--盘古。一串如沅水般弯曲而悠长的沅陵龙舟史让人听得头昏目眩,云里雾里。

关于沅陵的龙船,有故事,有传说,有野史也有正史。且不说张学良在这里看过龙船,贺龙在这里组织过龙船,刘禹锡在这里感怀过龙船,这连曾经放逐沅湘的屈原,也在他的《九歌》中给楚巫船文化留下了不朽的诗句。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鲷,荪桡兮兰旌。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看来,早在屈原怀沙自沉汨罗江之前,沅湘一带就有了划龙船的习俗,无论是旱龙船、纸龙船,都应该是今日龙船的源流。20世纪70年代从长沙子弹库楚墓发掘清理的《人物御龙帛画》上的“文鱼”、仙鹤以及墓主人乘龙船冉冉升天的态势,都是龙船文化的结果。沅陵流传了上千年《漫水神歌》中唱道:“人家赛舟祭屈原,我划龙船祭盘古”,更是对龙船源头的佐证。

千百年来,盘古祭天坛是老百姓祭祀天神求水的地方,也是每年五月划龙船取圣火的地方。此山有一种石头叫盘古圣火石,只要将此石相互碰击,就会爆发出火花,点燃火纸,取得圣火。同时祭祀人用斧头将鸡脑壳剁下,洒血淋江,其意是借盘古的开山斧之力。

这圣火点燃火把,点燃黎明,点燃他们心中的胜利之光。他们举桡吆喝,擂鼓呐喊,挥动彩旗,如天兵下凡,顺溪而下,汇入沅水的各龙之中。

至于沅陵人为什么对划龙船那样热衷,当地人说,盘古走出洞穴以后,就是驾着独木舟顺半溪而下,此后沅水两岸才有了人类,才有了船,才有了船边的码头和村落。

正因为他们都是盘古的子孙,他们每年划龙船都要将红头巾盘好,将腰带要盘紧,将绷船用的篾缆要盘顺,即便是催船用的大锣大鼓,发出的声响也是:“盘、古、盘、古、盘盘古古”,这就是他们对始祖的纪念、呼唤、呐喊。

这震响是今天向远古的回响,也是开天辟地精神的承传。这贯穿着盘古到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到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以及今天的全部历史。它是盘古跳动的脉搏,是中华人脉的形式表现,凝聚着盘古子孙的喜怒哀乐,生死荣辱。一首“盘古开天”传递着盘古的精神。

盘古啊盘古,手提开山斧,

背负苍天踏黄土,一路风雨一路苦。

养大了小狗,养大了小免,

养大了小龙和小虎。

十二生肖百家谱,天下华人同血乳……

也许就是因为盘古这根人脉、龙脉、文脉,沅陵才能成为远古人类文化、经济、政治的源头之一,才会有了后来的战国大型古墓群,二酉藏书洞圣迹,大唐龙兴讲寺,也才会有底蕴深厚的盘古文化,巫傩文化,龙舟文化。

所谓“五月五,出盘古,端阳前后听锣鼓”,就是这几种文化的结合。后来划手们分别举起了各处的旗号,或红、或黄、或白、或绿、或黑、或花……一年比一年更为隆重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龙舟竞渡。

无论划龙舟的起源是否真的是纪念盘古,从《楚辞》中描述的众神灵多乘龙舟至坛场的画面里,也可以看出划龙船早发于沅湘之地。因为沅湘一带湖河交织,水陬织网,故而屈原《九歌》中所描述的“舟船”巫术,大多都是在水的背景下诞生的。

比如说黑船拜的“黑神庙”(即张飞庙),因为张飞是黑花脸;红船拜的是“龙庙”(即关公庙),因为关公是红花脸;黄船大多拜的“黄姑庙”,因为此庙有一个黄字;白船拜的是河涨洲,因为河涨州上有一白色“龙吟塔”。

凡此种种,虽然当地人也说不清龙船祭祀活动是怎样演变的,但是沅陵七甲坪乡专有的《划船》和《遗船一宗》巫书上记载的东西,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划船》开篇巫师道白:

神船神船,请神下凡;

男保清吉,女保平安;

神船进屋来,添喜又添财;

一声金锣响,引出八仙来。

虽说这只是“划草龙船”的口诀,但巫师在坛上行使舟船巫术时,也没有忘记将屈原作为神只祭祀。在《遗船一宗》巫书中,巫师在叙述一番神船的出处与神奇后,便虔诚请神:

……

再运真香,同心奉请:

下无三品水官大帝,桥梁渡子;

河伯水官,屈原相公,游江五娘;

青浪开江,马候王神,溪沿水尾;

霞迩真君,请赴舟船,大作证盟……

再运真香,一心奉请:

东山圣公圣仁尊主(傩公伏羲),

南山国母仙娘(傩娘女娲),

主愿童子掌愿仙管(张五郎),

傩府会中大权真宰,

请赴香案台前香供养……

以上巫者所请众神中,除了屈原为历史人物外,其余皆为一些沅湘民俗所崇奉的天神地只。看来沅陵传统龙舟和“旱龙船”有一脉相承之源。他们不只是纪念盘古,也并非唯一的信仰。沅陵龙船在不同历史环境中,他们祭祀方式都在演变。

船因水而动,龙因水而活,龙船呀龙船,龙与船只怕就这样连在一起。难怪在有水有船的沅陵县城边,就有了诸如“龙兴讲寺”、“龙泉山”、“回龙山”、“龙船坪”、“龙吟塔”等几十处关于“龙”的地名。

沅陵人喜欢赛龙船,因为水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他们祖祖辈辈驾着木筏子斗狠,划着渔船儿争胜,摇着大船称雄,把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一代代演绎。

从祭祀盘古到纪念屈原,从民间的龙船竞渡到今日的中国龙舟之乡,数千年烟云,数千年变幻,沅陵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将这一民间传统赛事发展成为包括“偷料”、“关头”、“绕洲”、“绕庙”、“赏红”、“抢红”、“冲滩”等独具风格、独具个性、独具品位的博大精深的龙船文化,难怪外地人说“沅陵传统龙船额外一条经”。

驾龙辀兮乘雷,

载云旗兮委蛇。

(第七章)龙腾五月

在众多的龙船经中,“偷料”只怕是沅陵人额外多出的一条经。其理由是买的料笨,偷的料灵,龙船要灵不要笨。因此,那些迷船的汉子平时就注意了存放好料的地方。每逢做龙船时节,汉子们便深更半夜去偷料。

好一群偷料汉子,几十米长的木料,三四人一抬便走,高一脚、低一脚的不知哪来的劲。如若木料的主人能在他们脱离“危险区”时追上一程,骂上一通,那是偷料者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偷料者跑在前,失料者追在后,那就意味着龙船比赛时也会被别人追着跑,自然会赢。

虽然刚偷来的料有时也会被别人偷走,但他们却喜欢这种热闹,不厌其烦地又到处去偷。有时失料者告到官方,官方也最多说一句:“偷龙船料我有什么办法呢?”因此,偷料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所以,沅陵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龙船料要偷,十赛赢九头。”

龙船做好后,都要举行下水仪式,人们称这种仪式叫“关头”。关头时,全船划手手执桡片按顺序站立在船的两旁,像等待出征的将士。旗手、锣鼓手骑在船缆之上,像战场上的元帅。还有数挂鞭炮、数筒黄烟助兴。

掌墨师傅跪在船头,面朝江水,神情严肃,口中念念有词,一手拿雄鸡,一手提利斧,在众人一声吆喝下一斧将鸡头剁掉,所谓“手提利斧斩凤头,鲜血横洒两江口,今日龙船去出征,代代都是好英雄”就是桡手的誓言。

旋即他们将猪头、鲜鱼、粽子抛入江中。此刻,鞭炮齐鸣,黄烟弥漫,八位童男赤身摇动火把,围着龙船奔跑,当地人称之为“跑火”,说是驱赶邪恶,迎来光明。而后,划手们齐声呐喊,将船连同旗手、锣鼓手一同举起,冲向江水。龙船在燃烧般的气氛中飞一样地划向江心,这便是沅陵龙船的“关头”。

五月初,各村在码头上都聚集着一群扛着桡片的划手,任凭有了几十年船龄的胡子们调遣。胡子们老了,做农活不起力,平日少人问津,自然有些寂寞。此时此刻,他们的身份提高百倍。他们在众人面前显示出惊人的眼力和天平般公正。

俗话说:“菜老茎多,人老话多。”胡子们摆出龙船权威的架势,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划手们应分成七个部分,即“头桡”、“引水”、“前羊角”、“鼓仓”、“后羊角”、“夹艄”、“艄公”。

头桡是全船的尖兵,是众桡手中的高手,是龙船的活龙头。比赛时,划头桡者必须脚跪船头,腰悬水上,下桡凶狠,劈波斩浪。游江时,他必须会竖“阳雀”(倒立),将顶天立地,变成顶地立天,其意思是倒转乾坤。

“引水”分“头引”、“二引”、“三引”,这三对桡必须有十年以上的船龄。他们是全船划手的引导、楷模。

“前羊角”位于撑缆的前木架前后,仅次于引水,力气要好,要有拉劲。“后羊角”位在撑缆的后木架前后,要有推力,前拉后推,船才起势。

划“夹艄”(艄公前的两对桡)者,最主要的任务是协助艄公掌好艄,其次才是划船,俗称二艄公。

艄公就不用多说了,他是全船的核心,要是比赛时走了艄,就是再好的划手也一定会输。

至于划鼓仓者,比较而言就要次人一等。所以,被胡子们点作引水者则神气十足,被点作划前、后羊角者则不卑不亢,被点作划鼓仓者当然有点不高兴了。可是当他们看到还有很多小伙子,扛着桡片站在岸上时,就又心满意足了。

龙船一次又一次地在胡子们的眼里试划,每划一次,划手都有被重新调动位置或另外换人的可能。难怪在清桡阶段谁也不敢怠慢。否则,一旦被“清洗”出来,不仅自己的脸没地方放,就连亲朋戚友都会招人嘲弄。更可怕的是已经爱上他的姑娘脸上至少有半年开不起花。

龙船别乡“下海”,除了去彭家湾试水外,主要目的还是去城里“抢红”。每到大赛前夕,沅陵人便大发慷慨之气。他们除了给龙船捐现款外,还要去商店买回红布(绸)、鞭炮、香烟。有钱的扯回一匹匹整“红”(二十丈),各请书法高手在上面写上什么“帅”、“天”、“百战百胜”、“天上第一龙”等一类奉承话,悬挂在大江两岸,等着心中的龙船来抢红。即使是家境欠宽裕的人也要从牙缝里省出些钱,买回红布,撕成两条系在竹竿上,表示好事成双。再带上两挂鞭子,一条好香烟去江边凑凑热闹。他们把荣誉和希望都寄托在“红”上,像在赌场上下了赌注。如若心中的龙船赢了,自觉有一份功劳,少不得要在大街小巷多走动几回,等着别人说几声中听的话,倘若输了,只好少出头露面,怕的是让人嘲弄。

五月初五到十一,沅水两岸成了彩色世界,到处是“赏红”的人,到处是“抢红”的船。赏红者看到自己的目标一出现在江面上,便挥篙摇红。龙船得到信号,飞一般地划向岸边,询问赏红的有何要求。老实的怕划手累了就直接将“红”送上,而弯子多的人则不那么简单。他们一定要抢红的给他来一次、两次、三次表演后,才点燃爆竹,连同他心里的激情一起炸开。划头的一手夺下红绸,包在头上,像戴起一顶皇冠,继而又去“抢”另一条红。直到将全船人的头上、桡片上,甚至整个船身都缠上了红,方才罢休。赏红的得到龙船在众目之下给他单独表演,自然也是出人头地的事,虽然花了钱财,心里却十分舒服。

前些年,沅陵的龙船基本上是两大流派。一是以洲头渔业、朝瓦溪、立新为代表的红龙体系。他们举红旗、披红衣,裹红头巾。近看一条龙,远看一团火,人众船多,经常参赛的就有十七八只。他们用桡的特点是握桡手心同向,划时上手过头,上臂入水,桡片跟船帮成三十度。手腕灵巧,善用腰劲,上桡敏捷,抽桡轻巧,频率较快,启动时喷起一船烟雾,恰似“雪花盖顶”。“出马枪”漂亮,常以先发制人,人称这种风格为“飘飘儿桡”。

二是以蚂蟥头、河涨洲为代表的黄白龙流派。这个流派以黄龙居多,约有七八只船。他们身着黄衣红头巾。远远看去,黄衣如叶,红头如果。白龙虽少(约三四只),却有河涨洲老白龙独当一面。虽然近两年来名落孙山,但虎威犹存,实力尚在。他们和黄龙特点差不多,握桡上手心朝外,下手心朝内,推拉结合。桡片吃水比红龙更深。启动的前几桡半身入水。桡片和船帮几乎成垂直状。好似“丹凤朝阳”,有翻江倒海之势。出船稳重,气势压人,“出马枪”虽不及红龙,但奔岸有力,常以后发制人,可惜频率太慢,这种风格被人称为“抠抠儿桡”。

随着龙舟千百年的发展,近些年来,沅陵龙船的花船流派逐渐问世,他们或红绿搭配,或红白相同,或黑、或绿、或蓝,为古城龙船增添了异彩。他们进步迅猛,异军突起,既吸取了红龙动桡快的特点,也吸取了黄白龙下桡吃水深的长处,动作简捷实用,没有花架子,一切顺其自然,形成了独特的“顺水桡”。

沅陵的龙船,除了汉子们划得过瘾,先生们谈得过瘾,堂客们吵得过瘾,老人看得过瘾外,就连几岁的孩子们也有他们自己过瘾的特殊方式。看这满地飘动的小纸船,就是龙船的胚胎。

每年五月,只要龙船鼓一响,汉子们纷纷下河划船,孩子们同样心急火燎。那些十几岁的孩子虽挤不上正式比赛的龙船,但他们可以十个一群、八个一堆地去划河边菜划子、鱼划子、粪船划子,桡片照样齐,输赢照样分,神气的照样神气,怄气的照样怄气。

可怜10岁以下的孩童,他们既不能上龙船、也不能上菜划子,耳听着河边龙船鼓声的诱惑,一个劲地嚷着要划龙船。爷爷虽然老了,但同样有过童年时光。他们知道这是孙子的起码要求,早已在灯光下给孙儿们扎好了纸龙船。

纸龙船构思独到,造型美观。一根青篾当作船底,龙头龙尾另外安装,纸扎的三角风仓作桡,一根丝线串联作缆,前后两根小木棍撑起,“头桡”、“引水”、“前羊角”、“后羊角”、“鼓仓”、“夹艄”以及“艄公”的位置跃然眼前,再装上四个小轮,只要风扇轻轻摇动,纸龙船就呼呼啦啦地奔跑向前,外地人称之为陆上行舟。

纸龙船的用色与他们家乡的传统龙船观点一样,红龙观点的人家,小孩的纸龙船也是红色的。因此,赤、白、黄、绿、青、蓝、花各色纸龙船都代表着他们的旗号、他们的观点、他们的希望。

纸龙船也有练船的时候。每年大赛之前,只见沅陵大街小巷之间到处都是纸龙船,那些小屁股好像比他爹爹还神气,一个个身背书包,左手提船,右手拿扇,只要有一方空地,那纸龙船就在他们的蒲扇下来回飞奔,如若有人用心感受,整个小城都在风扇下哗哗作响。

他们和父辈一样,同样头系红绸,身穿船褂,或红、或黄、或白、或花……凡此种种;他们同样手举船旗,当比赛能发声的东西都是他们手中的锣鼓。只要比赛的哨声一响,那鼓手声、呐喊声、欢呼声就会震耳欲聋。如若得胜回家,足可以填平父辈输船的怨气。那把扇船的扇子和纸龙船会在大门口挂上半年。

沅陵龙船之所以千年不衰,代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强大的后备力量,这就是沅陵人的生活方式、生命状态和那万古以来的不老乡情。

了了,屈原诗魂。

沅陵人,龙船的魂。

(第八章)不老乡情

老人说:“红龙属火,黄白龙属水,水火难容。”因此,沅陵人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龙船观点。以老城中南门为界,上游多是红船,故而看船的人也多属红龙观点;下游多是黄白船,当然看船者也多属黄白龙观点。

同类推荐
  • 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

    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

    词为伴,心灵在清婉文字间舒展,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式,疏疏密密的韵脚,有着特别的音乐节奏感,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美丽的风景,最温柔的情愫,染透了漫长的时光,渗透到我们的生命里。
  • 火车大劫案

    火车大劫案

    诗集收入了诗人从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诗作,有诗人早期青春勃发的成名作,有引起中国诗界关注的经典之作《无题》部分诗章,有《无题》之后未曾结集出版过的20首新作,这些诗依然光芒四射,宛如宝石,显示了诗人充沛的才华和丰富的创造力。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托尔斯泰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托尔斯泰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君子楼

    君子楼

    本书收录了《一双暴走鞋》、《给自己一点伤害》、《每个人都是第一名》、《心灵的解冻》、《谁最成功》、《干娘的柳条》、《尿床的先生》等作品。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
热门推荐
  • 仙途潦倒

    仙途潦倒

    魏河卿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只要好好的活着活久一点轻松一点,最好可以用鼻孔看人。总的来说唯一的目标就是能够一直活下去,有吃不完的食物花不完的钱,这些也是让魏河卿能在艰险的求仙之路奋斗下去的理由。
  • EXO后知后觉爱上你

    EXO后知后觉爱上你

    在逛街的时候被星探发现,加入sm这个大家庭
  • 司马懿吃三国3

    司马懿吃三国3

    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公元249年正月初六,魏帝曹芳携曹氏宗亲奔赴高平陵行祭祀大典。忽然,一马飞驰而来,来人滚地急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攻入了皇宫,挟持了太后,正杀向此处!”万马奔腾,黄沙漫天,领头的白发将军正是那“尸存余气”的司马懿……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浮离红尘

    浮离红尘

    神秘而遭唾弃的长生者,神话与现实齐身的阎罗……小小的村子,为何让世人敬畏?是万古的大局?还是心酸的梦?这一切,谁能说清?百鬼夜行,红尘浮离。是梦?非梦……
  • 风笑天纵横斗罗

    风笑天纵横斗罗

    现实世界的风笑天不小心穿越到了斗罗风笑天的身上,并且还有一个系统,而且穿越过去的时间恰好是在史莱克七怪猎杀魂兽时
  • 王者使命

    王者使命

    他刚出生就要逃离自己的故乡。他的降世给了别人灾难,甚至让众多无辜的人因他失去生命。16年后,他回来了。他为了使命回来。。。
  • 一十二星

    一十二星

    混沌与秩序的交织,时间与空间的交错,奏起生命的赞歌!不一样的魔法,十二星石之力,规则相继绽放,演绎着爱与恨的究极风暴……
  • 沉香玉:弃妃难宠

    沉香玉:弃妃难宠

    “可是,我是爱你的……”她说着痛哭了起来。“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禁脔。没有我的允许,不准走出商家大宅半步。”有那么一次,一个不知死活的男人上前问她姓名和电话,结果第二天,他当着她的面砍断了那可怜男人的手脚。商无忌的妻,任何人不准靠近。【穿越后】皇帝说,镇南王爷刚死了王妃,今日的出嫁不能太过喜庆,平南公主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乖乖穿上了喜服,盖上了喜帕。这大概是史上公主出嫁最奇怪的阵仗了吧,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但是却没有任何声音,比起丧礼来还萧瑟了几分。
  • 穿越之腹黑医学教授

    穿越之腹黑医学教授

    睡个觉也能穿越!穿越第一天就被人丢进河里,完后就被一旨配婚,她转身嫁给雪国最有名的王爷。人果然不能太得意,这不某女才刚得意她穿越得还不错,人美、身份也好。某女正得瑟完,这不她又来一个第二次穿越。第二次她穿越到一个修炼灵根的世界和大陆,女主欲哭无泪啊!然而她的第一次穿越的夫君居然也在,还叫什么帝绝君,还是什么狗屁天才,而她确是废材,这是要死的节奏吗?老天可真会捉弄她的,即然这样那她第二次一定要好好活一把!可是话又说回来她再次穿越是废材这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 王者一日游

    王者一日游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睡醒觉的张强按平时时间起床洗涮,穿上外套准备上班的他推开大门。“哇草,我,我穿越了……”看着门处穿着古代衣装服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张强在风中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