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3300000033

第33章 奥尔弗斯回头(2)

曼德尔施塔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道出了阅读的令人悲观的真相 :“这些诗句若要抵达接受者,就像一个星球在将自己的光投向另一个星球那样,需要一个天文时间。”的确没有一种同步性理论能够弥合那可怕的距离,诗性邂逅永远只是一种可能性,那个瞬间具有创生的意义,属于从物理时间中逸出的“天堂的蜜”(史蒂文斯),采集者(接受者)“可能出现可能不出现”,一首诗并非必然地会与读者相遇,错过倒是十分常见,正如一个出色的题材会被表达所错过,一首出色的诗也会被阅读所错过。甚至大师也有失去倾听能力的时候:歌德就错过了荷尔德林。一个时代所崇尚的主流诗风极可能遮蔽那些于此诗风保持距离的写作,尤其是批评匮乏或批评失去标准的时代。我们的时代,诗的漂流瓶已进入太空漂泊阶段,它的接受者是存在的,只不过天才的一生往往太短促,等不到像外星人那样渺远的知音。

也许任何艺术——诗歌也一样——都是对音乐的模仿。

薛涛《春望词》“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之首联美国女诗人凯莎译为:Two hearts:two blades of grass I braid together./He is gone who knew the music of my soul.这样一来,“知音”在英文中变成了“那个了解我灵魂的音乐的人”。或许只能如此,而且实际上她译得很准确。在没有对应词的情况下,翻译完全蜕变为解释,且解释在汉语字源学意义上原就是翻译的第一义。译者,释也。饶有趣味的是,“知音”正是对“那个了解我灵魂的音乐的人”的原初命名。通过这一命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灵魂音乐的倾听所能产生的震颤和感应被提升到了神话的高度,并成为了荣格称为原始意象或原型的东西。

诗歌还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这种遗憾可以称之为“奥尔弗斯回头”。

由于使用统一的汉字,我们很难分别普通话诗人与方言诗人,只有从气质上把握他们微妙的差异。海德格尔下面一段话道出了这方面的理论匮乏,他说:“德国人称各地区不同的说话方式为Mundarten,‘方言’(意即不同的口型),甚至这一简单的事实也几乎不曾被认真思考过。”(《通往语言之路》)各地以方言为第一母语的诗人,虽然使用同一种文字——统一后的汉字,他们的语言织锦之经纬与纹理必如地方风物之盛,相杂而不乱,各呈其美。批评家是否对诗歌中的“方言基因”给予了足够重视?古语道:“方言之变,犹草木移接之变也”(方以智)。同方言的地理分布相应的心理基础的差异,如同口型或口音的差异一样与诗人最内在的身份认同之间不可能没有情感关联,今天的诗人当然不必以祖籍地或出生地为其别号,像古代诗人惯常所做的那样,居石湖则以石湖自号,房前有五柳则自称五柳先生,但他如果吝于用诗去勘探养育过他的梦想的祖籍之地,生栖之地,那么他只能在漂泊中继续做一个无根的人(无论身处何方)。

对汉语的当下语境之复杂性的理解是考量汉语诗性之核心观念的必要前提,现代汉语是混血的语言,它仍有一个血型,与古代汉语的血型没有变异,且血气或者说气骨没有变。唐人发明了气骨这个词,所谓“文起于八代之衰”的风格标志就是用气骨来表述的,古代的诗学言说是否已经不合时宜?其针对性是否与当代已不能适应?如果说“伦理学并非哲学的一支,而是第一哲学”(列维纳斯),那么书写伦理学在古代诗学言说中的核心地位是否表明“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最高诗学理想,曾经使诗、礼、乐的次序对应于宇宙次序,并将书写行为的美学问题纳入伦理学范畴加以思考,从而使伦理学色彩浓厚的诗学,成为中国古代的第一哲学?海德格尔曾说:“‘美学’这个名称和它所命名的东西,出自欧洲的思想与哲学。因此,对于东方思想来说,美学思考恐怕终归是陌生的。”(《通往语言之路》)或许正是因为美学问题在东方思想中从未超越伦理学的缘故,道家讲“至真”,儒家讲“至善”,而将不言之言的“大美”归功于自然本身。

我偏爱某种第二性的写作,不是宣言的滞重,而是附言的轻盈,语气里没有丝毫的强迫。明信片、眉批、字条中那些简单明快的只言片语,往往令人难以忘怀。从附言里的一个词——策兰寄给他夫人的信中,经常夹带着他自己翻译成法文的本人的诗作片断,不时还有一束变干了的秋水仙,仿佛那些文字不过是某种附加物而已。是的,正是以这种别传的方式建起了文学的游廊,我们却因之接触到了真正的堂奥。

诗——在作用于我疲倦的神经的意义上,已然成为恩典。万物皆流,方生方死,我独自成蛹(借梁小斌之喻),死自己的死,精神之振翅或纯属一次意外。“栩栩然蝴蝶……,遽遽然周……”,料我与诗之物化应复如是。渴望当代诗能治愈时代的精神分裂症是否期待过高?新诗与旧诗在各执一端的理论中被对峙起来,诗教在逃离自身的轨道上与高速的现代性遭遇,除了偏执(胼胝)可向虚无献艺,又有什么魔术能让郢人还魂,重做匠石的“人质”呢?

不信神的现代人恰恰把神给神秘化了。只要“科学万能”存在悬疑,神学宇宙观就不可能被推翻。科学主义的危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灾难事实所证明了。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列子》),这一诗人与读者的理想关系的原型表述几乎道出了知音难觅的千古诗人之叹,故《古诗十九首》有“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句。诗人胡冬写道:“哪里有诗,哪里便不会有知音。”(《知音》)神话与诗歌的逻辑即想象的逻辑,但此处诗人发出的孤绝的声音并非所谓“暗与理合,匪由思至”者,从“阿谀的余音,格外动听”(同上诗)的当代写照,我们不难感知诗人对降低知音品格的诗坛持有警觉而疏离的批判立场。这首诗对原型的改写也体现了诗人对一种当代缺失的素质——“厌烦”的颂扬。批评的功能乃是指出诗人、艺术家的天才之所在,揭示作品的意义,批评家自身的天才则首先表现为对作品的倾听能力:作者所念,批评家必得之。这样的批评家才称得上作者的知音,而每一个优秀的诗人本身都是潜在的批评家。

诗歌这“异教的蜜蜂”所关心的只是采集,无意中却帮助了授粉。

一首未写出的诗就像一段未了的情事,或由于机缘不凑巧,或由于主观的耽延,最终可能在激情的浪费中耗损殆尽。激情应该止于诗篇之前,因为诗艺作为心灵的复杂工程靠的主要是智性的参与,相反,过于强烈的激情于事无补,它与缺乏激情在效果上是一样的。黄庭坚认为“诗文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这与艾略特“诗不是情绪的表现,而是情绪的逃避”的看法可相互阐发。诗的难度之一在于设境,所谓“有境界”或“无境界”并非诗与散文之别,而是诗人的精神、感受力强弱及功夫高下之别。钱锺书从刘禹锡、苏轼、黄庭坚的诗话中提炼出“言不孤立,托境方生”的观念,实属深于诗者之谈。境界作为诗语形式生成之机使诗与人相互映照,蔚然氤氲,是赋予语言以生命的元气。而那些半成品的诗、只作为材料勉强拼凑堆积的文字,甚至连数字游戏都算不上,却经常冒充“贡品”被摆放在各种诗歌选本的圣殿里,此类以次充好的诗是本不该获得“通行证”的。

说诗歌是一种招魂术,意味着某种被称为诗性的东西正在当代生活中死去,意味着使之起死回生的迫切愿望,招魂仪式本身乃是古老诗性的表达,对死者灵魂的呼唤,目的是让它回归曾经生活的所在,回归本乡。《招魂》诗中极言东西南北各方的险恶,当然是为了劝说亡魂,使之认识到本乡的可爱,因为惟有本乡是生命赖以生长之处,是生命的源头。伴随着悲怆的呼唤,招魂者相信,死者终将回心转意,似乎死亡乃是一个错误。而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确是一个错误。诗歌本质上亲近于我们称之为精神源头的东西,源头的东西赋予我们生命,但在现代人普遍的遗忘中它正渐渐地趋于枯竭。倘若我们相信诗歌是语言的奇迹,那么,这一古老的语言艺术,必然能使曾经激励过人类的诗性精神起死回生。

同类推荐
  • 红色旅游之长征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红色旅游之长征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长征,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的壮丽史诗,而红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正是中国奇美的风景地带。作者从旅行见闻与历史回溯的角度,展现了长征将士们在中华大地上所谱写的人类英雄主义的壮歌。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与名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与名篇欣赏

    本书以史为序,以著名诗人为重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从先秦到清中叶3000多年间中国诗歌发展的全过程,重点介绍了著名诗人的生平思想、诗歌特色及其代表诗作,以及相关的文学基本理论和不同诗派的观点与思想。本书强调文学理论的系统性,注重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突出爱国主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顽强拼搏等优秀品质的培养。为适应教学需要,本书在叙述和阐释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与理论的同时,也选收了约900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供讲解和欣赏,努力将教科书与诗歌范本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方便教学,同时还将古奥生僻字一一注音以利阅读。
  • 看绿

    看绿

    这是一篇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散文,作者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感受,对现实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纯朴的心意和愿望。
  •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百花文学奖创立至今,已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成为颇具知名度的文学品牌。本书作为该奖项散文类获奖篇目及提名奖作品集,在出版之前的评奖过程中,因其较高的大众参与度,广为业界所注重。而植根于《散文》和《散文海外版》两本在具有较高认知度的文学期刊之上,亦为本书的出版打下了良好的读者基础。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堪称2017、2018双年度《散文》和《散文海外版》两本杂志所刊发作品中人气和精华之作,获奖及入围散文随笔作品共计二十篇,有于坚《治多采风记》、张炜《松浦居随笔》、熊育群《双族之城》、黄桂元《栖居于潮落潮起》、李万华《丙申年》、韩浩月《给某某的信,兼致故乡》等。这些作品均为近作,更贴近生活和时代脉搏,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亦不乏较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那么散文则更加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本书是余华的散文作品集。分为“一个记忆回来了”“文学·音乐·旅行”“活着,为了讲述”三大章节,包含对往事的追忆与深思,对文学和音乐的独到见解,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省。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热门推荐
  •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从宏观经济到金融世界,从股票市场到房地产市场,所有的市场都打下了市场化发轫初期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胶着的深刻印迹。数百年来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数千年形成的民族性格成为制约中国人更加富有的阻碍。突破它,需要强大的中产阶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中产之前先要树立中产意识。这是物质上富有之前先必须做好的精神准备。
  • 英雄联盟之王者风云

    英雄联盟之王者风云

    他,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他,在一次玩英雄联盟的时候,穿越了!他,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就在那个时空,也有着同样的人在玩着英雄联盟这个游戏。他,曾经是英雄联盟中的最强王者段位。在他穿越之后,他的游戏生涯只得重新开始。就在那个时空,英雄联盟也已经距离他曾经玩过的英雄联盟有着几十年之久。他,就是星梦!
  • 虎煜楼

    虎煜楼

    当外星种族与人类一起生活后,宇宙最凶残的种族——虫族也出现在了人类的生活中,各种族联手抗衡虫族,而在这些抗衡虫族的人中,有一些特殊的群体——猎手,他们身怀绝技,而且都共同属于一个组织——虎煜楼.......
  • 废柴想要当富婆

    废柴想要当富婆

    [穿越题材]瑾倾原是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因为公司逐渐有破产的趋势,被迫辞退,这使能力优秀的瑾倾灰心丧气,却意外的穿越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废柴瑾倾身上。“小鬼谈恋爱吗?带你一起上重点大学的那种。”时不时在努力学习(赚钱)的路上被调戏,曾经见她就嘲讽的人到底去了哪里?“大哥,辣条手工做的可干净了,卖你五毛一片。”“我只想要买老板。”“徐渝我求你快做个人吧。”
  • 送祸上门

    送祸上门

    完蛋了,大学死敌现在竟然是自己的老板!秦不语做好了被炒鱿鱼的准备,没想到林一言只是轻轻一笑,在她耳边说:“当我助理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和亲殿下

    和亲殿下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知性女性,顾城欢就算是穿越了也要活得潇洒。老妈是一个女帝,生下来就是一国太子。她用先进的思想改变了一个陈腐的大陆,却没有想到被一个恶狼盯上了。她以为凭着自己两个世界加起来四十多岁的灵魂可以在这个大陆横着走,却不料有人比她还要狡猾。她以为狡兔还有三窟,却不料有人总是要死缠烂打。“顾城欢,既然你这么不想嫁给我,那我就嫁给你好啦!”“……”无语中……
  • 梦醒星云

    梦醒星云

    星际航海年代,机甲师作为单兵王者,受人尊重的同时却时刻伴随着死亡的危险。是什么,让他苦苦追寻,舍弃逍遥在家的荣华富贵?是什么,促使一个贪生怕死的少年,变成了顶天立地的男人?为了探寻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用性命相搏,毅然踏上了艰苦的行程,不惧令人绝望的异种生物,用鲜血和机甲杀出一条正路……
  • 文玩青年奇遇记

    文玩青年奇遇记

    大学新生萧云凯钟爱文物事业,经历种种风波,在校内校外结识一干兄弟,创业起家。事业上升时却不料卷入了江湖流传数百年的“七玉佩”事件——与当地黑帮惨烈争夺,与文物贩卖集团残酷斗争,与江湖人士在“华夏文武大会”上争锋相对,萧云凯终得全部七枚玉佩。回归校园后又遇到“405教室”悬疑案,为破解种种疑问,集齐筹码的萧云凯向传说中的古墓进发,却不料这是一场惊天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