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7000000023

第23章 我爱我家(1)

穿越流光的记忆

题记:久不曾翻开那本旧影集。因为想将所有的旧相片统一过塑,便又看到了一个小小的黑皮姑娘依傍着一位瘦瘦的中年男子,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香山顶、十三陵……啊,北京——

1989年的夏天,我11岁。正逢学校放暑假,父亲突然对我说:我带你去北京。

不敢在第一时间蹦跳,因为我不敢肯定,父亲的话可否当真。那时,我是母亲腋下藏着的丑小鸭,刚刚被父亲拉到膝前端详、爱怜。父亲的端详,让我有些受宠若惊。父亲的爱怜,更让我惶惶不安。因为父亲刚刚痛失一个爱女——比我大七岁的姐姐。而我,除了我哥哥外,是他仅剩的小女。在此之前,品学兼优的姐姐一直是他的明珠他的骄傲。我幼小的心灵时常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父亲到底爱不爱我?

不仅如此,迟来的“爱”并不能在短时间改变我。我黑黑,瘦瘦的,还长着一头的虱子。甚至,连一双像样的凉鞋也没有。

临走的时候,我是与表妹换鞋去的,表妹有一双新凉鞋,上面有一对漂亮的黄蝴蝶。

从罗田到武汉的班车一路颠簸,整整坐了一个上午。七月的武汉,热浪滚滚。父亲和许多湖北“同学”在武汉一家宾馆集合。宾馆的名字我不记得,只记得第一次坐电梯,好晕,好快。

父亲要去的是北京农业大学,从武汉坐特快,当时是38次列车,硬座票价也是38元。我没有学生证,身高又超标,便是与父亲同价去的。同行之中也有一个带家属,带的是一对母女。他们乘的是软卧,漂亮的女孩和母亲都白白嫩嫩,衣着光鲜。我不敢多看,生怕让人一不小心比出了窘迫。

夜晚,列车闷得厉害。行至洛阳,被那叫卖烧鸡的小贩弄得直咽口水。父亲板着脸对我说:不能吃,不卫生。我明白父亲的意思。突然开始想念母亲了,想念母亲做的香喷喷的千层饼。此时,先前的兴奋兀地荡然无存。

迷糊之中,好不容易睡着了。醒来才发现,小小的硬座上我居然躺下了,而父亲就一直倚在硬座旁边站着,用一本杂志为我扇风。

一走出北京火车站,就被那头戴瓜皮小帽、吆喝着“羊肉串”的新疆人惹得扭不过头,父亲爽快地掏钱为我买了两串。那味道怪怪的,嚼不动,囫囵吞了。后来,坐在学校接我们的空调车里,一下车便将羊肉串全吐出来了。我说,爸爸,我还是喜欢坐你们镇上的绿车,这车好闷人。绿车是正宗北京产的,吉普。父亲笑了,说,你是没锻炼的。

车子穿过繁华的首都,驶向郊区。北京农业大学居然是几栋破旧低矮的平房,我不禁大失所望,这是北京吗?

住的条件也不好,八个人住一间寝室,电扇也没有一个。好在北京不是太热。洗澡间是公共浴室,每人提一桶热水,便是“淋浴”。没有办法,我只有“混居”在父亲的寝室里。好在,大家都能理解父亲,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也没有一个人嫌弃我,闲时有个小丫头调侃,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我的日子最难挨。不喜欢吃学校的饭菜,清水荡漾的稀饭,馍也没有母亲做的好吃。晚上洗澡得等所有人洗过了,再穿着裙子洗、飞快地换衣。那床也是窄窄的,一直习惯睡有雕花护栏的老床,去的第二天,便一个骨碌,重重地滚到了地上。睡在隔壁床上的父亲第一个惊醒,赶紧把我抱到床上四处检查,看我没什么事,才搬来几张椅子拦住我。那天晚上,父亲一直没睡好,隔一会儿就会把头探过来问我:头晕不晕,痛不痛?

我摇摇头,说不痛也不晕,就是有点痒。我听见父亲在黑暗里笑着说,谁让你把虱子带到北京旅游来了?

终有一天,父亲的同学发现了我头上的虱子。在他们“细虱婆,细虱婆”的调侃声中,一位胖胖的女老师踩着高跟鞋走过来了。她伸出雪白的手指翻弄了几下我的头发,我头上密密麻麻一头雪白的虱子儿孙显然把她吓坏了,惊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大呼小叫:天哪,这如何得了,还不把丫头啃死!

我低着头,脸红到了脖子根。父亲在一边嘿嘿地挠着脑袋。女老师姓牛,是个热心人,不容分说,第二天就给父亲提来了一壶煤油。父亲赶紧跑到药店买回几根“白粉笔”一样的灭虱灵。说是要“双管齐下”,“斩草除根”。

那是父亲生平第一次帮我洗头。他将我关在洗澡间里,笨手笨脚地把几根粉笔药捣细抹在我头上,把我的头皮抹得火辣辣的痛,再根根发丝涂上煤油,用毛巾包裹,那煤油和灭虱灵双双发挥“药效”,把我折腾得苦不堪言。漫长的火烧火燎之后,清水冲洗。天哪,那脸盆里飘浮着数不清黑芝麻般大大小小的死虱子。至今想起那场面还心有余悸,难怪农村有句老话,“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不过这一次,我头上的虱子一次断根。

到北京,自是要去各景点游玩的。学校隔三差五会有安排。这让我郁闷的心情大大好转。因为每次出门,父亲都会给我买东西吃,一个面包或是一根火腿肠、一根冰棒。父亲还给我买了两件连衣裙。一件16元,一件9元。在路边的小摊上,父亲也给自己买了一件短袖上衣,只要5元。而我却对一家商店里一件白色公主裙念念不忘,偷偷看了一下标价:38元。我不敢吱声,父亲却根本没注意,拉着我的手,走了。

我从家里带来学校演节目时发的一双白色长统丝袜,到北京才发现划破了不能穿。可我实在不敢裸露出自己的双腿,因为它实在太黑了。那天刚好要出门游玩,我只好打着赤脚穿着超短裙。这一下倒好,马上引来父亲同学们的取乐,他们像哥哥一样,戏称我为“黑妹”。

这一声“黑妹”大大地伤了我的自尊。然而,我却认为都是因为父亲没有给我买袜子遮挡的原因。又想起那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公主裙,再掺进对母亲的思念,终忍不住在天安门广场放声大哭。哭声引得路人频频回顾,一向急躁的父亲却并没有生气,把我拉到一边,哄也不是,打也不是。最终,还是花4元钱帮我买了一双肉色丝袜才止住了我的哭声。

一如我品味不了北京的古色古香,竟觉得香山比颐和园好玩,因为香山有缆车。十三陵也比长城好玩,十三陵有好多石头动物。后来,课程轻松时,父亲也会单独带我出去玩,我们一起走到地铁坐列车,三毛钱可以转着坐一整圈。那时,我总是想不通,明明是地下,怎么到处都有“风”。那可恶的“风”还把我的一顶太阳帽子吹到了地铁轨道上,可父亲死死地拽住我的手,不让我下去捡回来。

那时也不知父亲究竟带了多少钱,只知过了半月,父亲心急如焚地四处打电话。原来,父亲的钱快用完了。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只带了九百元钱。九百元钱,要管我们在北京一个月的开支。九百元钱对于1989年的一个半边户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果不是为我,父亲是断然用不了的。

母亲给父亲寄来了不到两百元钱,父亲却决定,带我去吃烤鸭!这回,喜得我一晚上没睡好。可惜,第二天好不容易排进长队,一问价钱,却退回了。因为,那时,北京的一只烤鸭居然与武汉到北京的硬座火车票同价。

父亲为了弥补我,带我在大街上转悠,终于,发现有一处卖“馄饨”。兴冲冲地要了两大碗,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馄饨”是个什么样子,端上来,才知,原来就是家乡县城里卖的包面。

临要回家的一个星期天,父亲带我去街上给亲朋带礼物,给母亲买了一件十元钱的毛衣,其他人带的都是北京果脯和水蜜桃。最后,还破天荒带我去了一次石景山游乐园。那是我在北京玩得最开心的一天,我坐了惊险刺激的电子滑车,过了“迷魂”八卦阵,还骑了一匹可爱的小马。我非常希望那小马能驮着我飞跑,可惜,我怎么拍它屁股它都只肯驮着我慢悠悠地溜达。父亲在一旁哈哈大笑:“小马”(我属马)骑小马,它当然不跑了。可是这已经让我满足得不得了,因为,我骑马了!回家以后,该有多少“炫耀”的资本。

终于回家了!母亲喜得掉下了眼泪。从北京回来的我,自是“身份倍增”,小伙伴将我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我迅速恢复叽叽喳喳,绘声绘色说笑的本领,给他们描绘北京的所见所闻,直讲得唾沫四溅,就连一向对我严厉的爷爷也放下听我“演讲”,乐呵呵地望着我,说:这趟北京没有白去。

后来不久的一天,父亲有事去武汉,居然颇费周折给我带回了一件与北京相差无几的白色公主裙。母亲告诉我,父亲早就知道我的心事,而我们从北京回来时,他身上剩下不到十元钱。

我穿着那件公主裙,哥哥大笑,说反差太大了。可我照着镜子,转着圈,乐得合不拢嘴。是的,父亲有一个最黑皮的女儿,却给她买了一件最洁白的裙子。父亲不是皇帝,我却真的是他的公主。

就这样,11岁那年的夏天成了我脑海里经久回放的一部电影。每一次重温,便总会让幸福萦绕。没有人知道,就是从那年开始,我终于读懂了我的父亲,一个浓眉大眼,看上去不会疼爱子女的男人,坚毅而深沉的父爱。

宝贝,今天是你的生日

宝贝,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十七日,你的生日。

此时此刻,已是子夜时分。燥热的空气终于被义水河的凉风冷却,兴奋一天的你终于在我的催眠曲中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我小心翼翼把你环住我脖子的小手拿了下来,把鸿运电扇的风调到最小,让它轻轻地、若有若无地吹着你。然后,静静地坐在你旁边,看着你酣睡中的模样,听着你均匀的呼吸。

哦,宝贝,你知道吗,妈妈今天奔波在烈日之中时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以后,每年你的生日,我都要为你写一篇年记。

宝贝,妈妈永远不会忘记,四年前的今天,我是如何千辛万苦生下了你。你在妈妈肚子里的九个月,一直那么乖,甚至,妈妈以前一直爱犯的风湿,在怀你的时候也是一次也不曾犯过。那些日子,妈妈是多么开心啊,满心幻想你的模样,满怀对幸福的憧憬。

妈妈坚信,可以顺利生下你。可是宝贝,你选择了一个日子,却是迟迟不肯落地。妈妈从头一个黎明挨到第二个黎明,痛得无数次地昏迷,一位医生紧急提示:妈妈再不坚持会危及你的生命!

哦,宝贝,你可知道,妈妈是如何收集了全身的力量创造了奇迹!

可怜我的宝贝落地却不会“呱呱”,你可知道那迟来的一声啼哭,让妈妈洒下了多少痛过之后的喜悦泪滴。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可是宝贝,妈妈的产房里,因为多了一个你,所有的燥热都被有你的幸福所代替。

忘不了撑着虚弱的身子,想要让你吮吸我的乳汁。每挪动一下身子,伤口就会痛得我大汗淋漓。可是你眯着细长的小眼,怎么也不跟我配合。妈妈的汗水浸湿了衣裳,急得一个晚上无法入睡。直到第二天,我的宝贝,真的是天性,你终于眯着眼睛也学会了吮吸。宝贝,你可知道,那一刻,妈妈有多么欣喜,那是一种多么神圣和幸福的感觉。是你,让妈妈体会了真正的“母亲”,妈妈多么自豪是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女性,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自己的孩子。

宝贝,你在妈妈的哺育下终于慢慢长大了,白白的,胖胖的。一个月,你就想蹬起小脚;二个月,你就会被人逗得呵呵直笑;三个月,你已经能左顾右盼;四个月,你就能独自坐在小狮子的背上笑得可爱至极!哦,宝贝,妈妈一直很粗心,也一直很忙碌,没有用心记下你成长的一点一滴,可是,这一幕一幕却永远是妈妈心中最甜美的回忆。

那些日子,最喜欢在办公室突然抬头,看着外婆抱着活泼的你向我走来。哦,宝贝,我一点也不介意在公众场合喂哺你。因为有了你,妈妈变了,不再是一个害羞的少女,不再只对妈妈的东西感兴趣,妈妈喜欢看养儿育儿的书,把宝宝成长的科学喂养图贴在门上。超市里的婴儿用品专柜,牛奶,尿不湿,营养米粉……都是妈妈最关注的。你用的所有婴儿用品都是强生的,你的牛奶是雀巢的,你的米粉是亨氏的……宝贝,妈妈不富有,可是妈妈情愿委屈自己也要在尽可能的前提下买最适合的东西给你。

宝贝,你过了半岁了,书上说,妈妈的乳汁已经不能再给予你更好的抵抗力。而妈妈的风湿终在生下你不久之后极不争气地又犯了,妈妈多么着急,妈妈多想健健康康地陪伴着你,照顾着你!你八个月的时候,妈妈终于决定狠心给你断奶去治病。恰好妈妈的单位组织去海南,妈妈飞到了海岛,可心却始终在牵挂着你。第四天,听到外婆说你喘得厉害,妈妈的心仿佛在那一瞬间沉到了海底!回程的路上,妈妈一直不言不语,可怜的宝贝,当我在深夜赶回家,从外婆手中接过无法安然入睡的你,听着你喉咙里粗重的呼吸,看着你怆然醒来望着我怯生生的眼神,妈妈心疼得潸然泪下。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宝贝,你一次一次地生病,妈妈抱着你辗转在县里的各家医院四处求医,看着那冰冷的针头一次一次扎进你娇嫩的头皮,你的手,你的脚,看着你一次一次拼命地挣扎、反抗,哭得抽搐、憋气,妈妈却再不能用含有药液的乳汁来喂你。宝贝啊,那时那刻,你可知道,妈妈有多么恨自己。

好在,宝贝,这样的日子终于慢慢过去。你终于像所有的小孩一样,经历了一次一次的有惊无险,感冒,发烧,喘息,腹泻,长疮,从床上跌落,不小心划破下巴……最后,还是一样的长牙,拍手,咿咿呀呀学说话。我总记得,你学会的第一个词语,就是一声——妈妈!那时,妈妈笑得多甜啊。

我不会忘记,2002年的8月8日,你在广场上挣脱我的怀抱,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

宝贝,你蹒跚的第一步,妈妈在兴奋地为你鼓掌,欢呼,你,还记得吗?

两岁多的时候,宝贝,你上幼儿园了。妈妈的生活终于渐入正轨。妈妈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在清晨或是黄昏迎着和煦的阳光或是顶着天空中最后一抹晚霞,牵着你的小手,与你走过这座城市,把你送进学校或是走向我们的小家。

常常,在路上,妈妈会在农家妇人的菜蓝里挑几样小菜,蕃茄、黄瓜、蘑菇、青菜……你每日有两餐是在学校吃,妈妈不放心。这些没有污染而又营养丰富的菜,常常就是妈妈为你准备的晚餐。我把它们洗净,切得细细的,用一个小小的罐子熬粥,有时会加些肉汤或鱼汤,然后加进细细末末的菜。虽然熬一碗粥要站近一个小时,虽然喂你一餐要出一身的汗,你那么调皮,不停地跑,我不停地追,可是宝贝,你的爷爷奶奶不在身边,爸爸又在乡镇,妈妈觉得为你做这些事,心甘情愿而又幸福无比。

常常,你吃饱了,妈妈会任你去玩,和小朋友们一起,或是把他们叫到家里来。一起玩玩具,看电视。奥特曼,孙悟空,济公,都是你的最爱,也许是妈妈“懒”,也许是妈妈观点与别人不一样。妈妈觉得,奥特曼,孙悟空,济公都是勇敢机智善良的化身,这些对你应该是无害的,还有那一堆乱七八糟的玩具,妈妈一点也不介意你们总是把它弄了一地。妈妈不想强求你过早地去学习,等你长大了,妈妈也不会强求你,给你过高的学习负荷,妈妈会发现和培养你的兴趣爱好并开发它,但绝对尊重你的选择。是的,妈妈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天才神童。等你长大了,妈妈也是希望你首先成人然后才是成才。

同类推荐
  • 服尔德传

    服尔德传

    服尔德,今译伏尔泰(1694-177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服尔德传》是传记作家莫罗阿众多传记中的一个。莫罗阿的文学成就,特别表现在他的传记创作上。他写的传记,人物生动,情节有趣,富有小说情趣。而他在传记的写法上,可以说是有革新之功,其作品被誉为法国文苑里最好的几部传记,其中就包括《服尔德传》。
  • 精品典藏散文

    精品典藏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相约Barroom

    相约Barroom

    循着季节的轮转而来,踏着青春的鼓点而来——相约Barroom,带给少男洁白的风帆,招展憧憬;带给少女款款的芬芳,留驻韶华。是青春期待的召唤,是爱情的彼岸挂满神秘果实的顾盼,是一片绿洲招摇的处女地在远方的依恋……捧着Barroom,总有一份诚挚的祝福,守望在紫丁香的雨巷,总有一份灿烂的笑靥,洗去你心头的阴云。或明或暗的灯光下,两人谈着谈着就有点投缘了,他看着她,发现浅浅几口酒更衬得她梨涡轻漾,齿颊留香,惹人怜爱,就有点沉醉了。
  • 春的林野(经典悦读)

    春的林野(经典悦读)

    《春的林野》精选了了许地山《危巢坠简》、《空山灵雨》中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经典散文和小说。包含了他对孩子们童心的呵护、对美好爱情的赞颂、对深厚的亲情的讴歌,以及颂旧社会愚昧的控诉。可以让孩子们在细腻的文笔中,听许地山娓娓道来那旧时光中的故事和情感。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热门推荐
  • 你们秀我就是养老的

    你们秀我就是养老的

    “好累啊!浪了几亿年了,不玩了,养老去了。”已经无敌两亿年的宇宙公认最强者道。为了养老,随便进入一个世界,然后默默混吃等死(好吧,早特喵死不掉了)的陈时到了地球……(没太多装逼打脸啊!兄弟们,这是我的日记……哎哎,放开我,我没病!)
  • 深廷苑

    深廷苑

    有两儿幼时曾依偎于临安越氏府邸府中小女温柔似水远到小儿凛冽如霜嘉文三十年,那小儿归于燕京嘉文三十三年,那小女为亡家遗女后,流年过,唤入燕京似是眉目相熟,犹如前世般回转这年的雪很大,没有江南一带的烟雨,也没有了那呢喃的吴语倾心后来,他曾问那温软女子:“可曾恨吾?”女沉吟半响,道一声:“恨,此时依旧。”“灭族之仇,怎能不恨”末,她轻语,眼底似有仇恨。转瞬即逝,却是放下一枚耳珠,算作别礼。他望向那绝决亦清瘦的身影,肩上似乎都压着心绪,那脊背却依然挺直。他不悔。她亦不爱。
  • 天谴武装

    天谴武装

    在遥远的未来出现能力者要占领世界,人类远不是掌握超能力的能力者对手,在人类生死存亡之际,一位不知名的科学家研发的对能力者武装——天谴武装(本作双男主)
  • 守护天使记

    守护天使记

    人类与病魔抗争到底,到底会是病魔肆虐人间还是人间会处处温情
  • 生娃后3年

    生娃后3年

    郭洛洛只觉得自己这一生无限悲哀。但凡有任何选择,她都不会选择生在那样的家庭里,又再嫁入这样的一个家庭里。
  • 一见不钟情:恶魔太放肆

    一见不钟情:恶魔太放肆

    第一次相遇,她不小心撞到了他,她对他道歉不够还夺走了她的初吻!本以为两人就这样萍水相逢了。但后来……不仅和他上了同一所学校还在同一个班级!终于,沐小小有一天偷听到了妈咪和别的女人的对话,怎么也没想到原来她和那个狂妄自大又自恋的恶魔从小就定下了娃娃亲?!有没有搞错啊!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反对!反对!
  • 养女逆袭:废才中的天才

    养女逆袭:废才中的天才

    别人穿越就算不受宠也有个正经身份,自己却穿越成养女,还是个身份诡异有废才和天才双称谓的养女。装废才我能行,可是天才该怎么装?
  •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思维技巧:阿基米得是如何鉴别皇冠的真假的?华佗看见蜘蛛和马蜂斗相得到了什么启发?……这些奇妙的问题,都闪耀着科学家思维的光华。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论穿书回来男主找上门该怎么办

    论穿书回来男主找上门该怎么办

    苏佼看着班上这个突然来的颜超级好超级有钱的少年,心脏颤颤地戳了同桌一下,“他原来就在我们班吗?”同桌不解地看向她:“司宸一直和我们都是一个班啊。”苏佼:“……”她怎么越看这位越像……她穿书的主角啊!还有,少年,说话就说话,不要离那么近啊喂,我心脏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