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68700000014

第14章 不幸的幸福法则(3)

不幸过后,那对夫妻终于克服了人财两失的打击,重新站起来,在数年前盖了新房,且又生下一名男孩,想不到去年底那幢新房又遭火神来访,同样地房屋全毁,且男孩也不幸丧生火窟。

像失火或是丧子之痛的不幸事件,一个人一辈子也难得遇见一次,想不到这一对夫妻在短短5年内却连续遭逢两次。

没有遭受过如此不幸的我们,难免会悲叹:果真是噩运当头、瘟神紧抓不放吗?

如此接踵而至的不幸事件,绝非什么稀奇的事。

例如:接二连三发生车祸,而且每一次的车祸责任都不在己,而是对方的过错。

于是绝大部分的人会认为一定是自己前世做了什么亏心事,今生才遭此劫难而去求助于算命术士。

毫无疑问地,那些算命术士的回答千篇一律,均指出不幸是命中注定的,且是上辈子欠的,必须靠祈祷及花钱消灾来改变。

这样的结果不是迷信一词可以一概而论的。

以心理学观点而言,许多的不幸,其实是招来更多不幸的原因。

因为自以为不幸并非自己招来的人,深深相信宿命论,他们不会用主动解决的方法来避免不幸的发生。

然而,不尽人事,只等天命,幸福是绝不会从天而降的。

二.气

法国哲学家莆田的《随想录》中提到:命运既不会带给我不幸,也不会带给我幸福。

如果是你,你将如何注释这句话的含意呢?

有人解释:上帝根本不可能为我们每一个人事先拟定好命运。

又有人认为,即使人生的剧本是固定的,而对那剧本感到幸福或不幸,则是以他对人生的观点而定。

但毫无疑问地,一个人的幸与不幸跟流年无关。

鲁迅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希望或绝望都是虚妄的。

人们所认定的希望与绝望这一种状态,基本上都是一种错觉。如果把希望与绝望改说成幸福与不幸,这样就很接近于莆田所说的话。

可惜,我们凡夫俗子没有莆田及鲁迅过人的悟力,结果在幸与不幸的夹缝中,时喜时悲不能自己。

但如果有人之所以如此不幸,是因为命中注定这种想法的人,何不反复背诵莆田及鲁迅所讲的话,将可使暗淡、低沉的心情,投射出一道希望之光。

无论中外均有一种说法:病从气生。

对于不幸也同样适用。

当有不幸的事情发生时,心情自然是低落的,何况也没有什么不幸或是真正噩运当头。但如果自以为不幸是命中注定的人,会因你的心理状态不平衡,而特别容易招致不幸的到来。

三.错觉

请看下面两条直线,你觉得这两条直线,哪一条比较长呢?

〉——————————————A

———————————————B

可能你会觉得尖端叉开的A线比较长,但事实上这两条直线是一样长的。

在人类心理学上,把如此奇妙的现象称错觉。

不仅人的心理有如此现象,人的视觉也有相同的错觉,又称为错视。

心理学的错觉,就是指在任何状态下,你所感受到的现象。

这种错觉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是不经心的,却也是十分司空见惯的事。

有一个人置身于一间空气不流通的屋里,或昨夜睡眠不足,或受到亲属的指责,就会喊头痛。

遇此情况,大多数的人会说:那个人性格比较仔细敏锐,我们要多体谅、留意他。但这种讲法也是一种错觉。

如果他是一个感受灵敏、仔细的人应该不会轻易向人诉说头痛之苦。

会轻易向人埋怨头痛的人,他只是单纯患了头痛的病疾。

价格愈昂贵的机械,愈是方便有用!

这种说法也是一种错觉。

例如:最近市面上出现一种电脑设计,是具有复杂功能的新型锁,虽然价格不菲,却被意外地发现不好使用。

近来,一家出版社也开始使用此种新型锁,但后来这家出版社却发生多次员工不得其门而人的现象,即因锁的功能过于复杂,精密度高,不是人人开启得动。

虽然这样说有些开玩笑的意味,但方便又有用的错觉,却是招致不幸的例子。

对不幸得过且过,就会更不幸

不敢面对不幸,抱着得过且过的敷衍态度,不久将会招致更大的不幸。

日本从数年前开始,新的社会问题——信用卡破产便时有所闻。

据新闻报道指出,所谓信用卡破产者大多数是年轻人,其中甚至有负债高达百万元日元的人。

可是,如此巨大的负债,并不是他们一下子就借了百万元日元。

刚开始都不过是数万元日元的金额,不过当还债日期迫在眉睫,手上又没有准备足够金钱偿还,只好用其他信用卡还债,这才是信用卡破产、债台高筑的开始。

就这样挖东补西、周而复始,不久便对负债失去罪恶感,结果所借的金额如滚雪球般有增无减。

至于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也许应归根于未经借债能力的调查就轻易发出信用卡的公司。

但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持信用卡者。像这种情形,大都是持信用卡者不肯面对困难,不敢直接解决问题,一味躲避敷衍,不当场找出适当对策,才会产生严重事态。

有段时期,在收容拒绝上学或因家庭暴力受伤害的孩子这种专门机构中,发生多起孩子死亡案件的不幸。其中有个孩子,就是因为父母为重建被那孩子破坏的家庭,于是轻率认定只要把孩子赶出家门的特殊案例。

这个孩子死亡的事件,就是由于父母的错误认识所产生的悲剧。

其实父母抱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态赶走孩子后,整个家庭是否真的可以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是个很大的疑问。

或许父母反而陷入为什么把孩子赶到那样的收容机构去的罪恶感中而苦恼不已,家庭生活比以前更像一盘散沙的可能性更大。

本来孩子拒绝上学或家庭破坏的不幸事故,应该让全体家人认真面对问题,坦诚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才好。可是因为父母逃避现实,只想把孩子赶走,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短视性结论解决所有问题,结果却招致比以前更大的不幸。

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以得过且过的行为来逃避眼前不幸的本能。当遭到失败,或是面对带给自己不幸的事情,并深深体会到自己本身能力不足的无奈,暗无天日。个人往往会因自己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而苦恼不已。

为了逃避这种压力,就会出现无意识的漠视现实,或是心理上歪曲事实,只愿意接受自己本身认定的事实,这就是心理上防护机构的作用。

现在以一名男性举例。他被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女性抛弃,结果他为了躲避这种现实引起的压力,也许就把全部心力放于运动,也许对从前喜欢的那位女性不时找碴骚扰,出现种种不合他习性的行动。这些行为一律可称为防护机构。

可是,依据防护机构产生的行动,根本无法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也许这些行动确实可以暂时躲避压力,但实际上问题只会深化而已。

以遭到心爱女性抛弃的男性而言,经由热衷运动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治愈失恋的痛苦。

这相当于防护机构中的补偿行动。

如果那位男性没有认真思考自己失恋的细节,将来仍有十足的可能会被其他女性抛弃。

也许那位男性对女性的态度过于强硬,而他在心爱的女性离他远去时,只是将注意力转移他处来回避压力,就不可能考虑到对待女性态度方面有何不妥。于是,当他重新和其他女性交往时,缺点又立刻浮现出来了。

这情形很像是牙疼时候,看起来只要治疗表面上的伤口就可以,其实牙疼时有更大的伤口在暗地里持续恶化。

假如牙疼时借着服用止痛药逃避现实,不理会蛀牙不停恶化的病况,最后拖到不得不治疗阶段时,就只能抽神经或拔掉牙齿了。

因此不敢面对不幸,抱着得过且过的敷衍态度,不久将会招致更大的不幸。

幸福追不到,不幸逃不了

一个人不管怎么样,总有宁可追求从自己身边逃开的东西,及逃避追求自己的东西的倾向。

结果,对幸福就会产生追求不上的挫折感,对于不幸则是恐怕它穷追不舍。

原以为自己有场美好的恋爱,却经常以单相思草草结束——你在青春期时,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烦恼呢?

这类烦恼其实没有什么特殊,也不是错觉。

因为一个人对异性产生恋爱的情绪时,对方也具有跟自己同样感觉的情况非常少。

这点可以根据心理学来说明。

首先一个人会喜欢别人,多是被别人身上的魅力所吸引。

外貌魅力好的人数有限,所以就形成大部分人的恋爱、感情都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人身上,结果单相思的情况就增加了。

另一方面,外貌魅力好的人会对与自己同样具有外貌魅力的人相处,但是到了结婚的时候,又会出现不同的选择倾向,最终都是找寻与自己相似,或是能够互补平衡的对方。

话虽如此,但是也跟恋爱时选择的条件相同,对于能够吸引自己的对象比较倾心。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在欲求层次学说中指出,一个人对现状不满,才会经常存有追求更高的水准的心理。

因此万一结婚之后,对结婚对象不满足,体会到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就会企图追求更高水准的异性,这种自我的心情,会演变成逃避配偶的心情,假如这种心情升高到出现在两人日常言行中,对方就会陷入不安的情绪中。

结果对方为了想得到关心,就会采取夸奖或赞同的迎合行动,主动走向对方希望追求的幸福。

可是,如果已失去对配偶的吸引,那么迎合行动只会使对方更感不胜烦恼,想逃避的心情更强烈了。

例如偷情或外遇等情况,当事人到头来掉入泥沼无法自拔,原因就是对方产生这种迎合行动的心理。

所谓偷情、外遇等出轨行为,始终是以逢场作戏、不可认真为前提,万一一方已有家室,对于另一方弄假成真的认真态度会更想逃避。对方一旦察觉这种躲避意欲,就会采取迎合行动,设法使自己不被抛弃。

只是当对方刻意采取迎合行动的行为受到忽视时,就会改变迎合行动的姿态,改采取攻击行动对付逃避的一方。

道格拉斯所主演的电影《致命的吸引力》描写了这样一幅情形:

在电影中被忽视的第三者,跑到男方的家中骚扰怒吼,或是打电话到公司影响其工作,采取种种攻击行动。但男主角仍然继续逃避,所以这个第三者的攻击行动就更加猛烈,终于发展为企图谋害男主角的行为。

虽然这部《致命的吸引力》中描写第三者的行动过于极端,但却充分表现出你追求幸福它就逃,你逃避不幸它却紧追不舍的情形。

其实这种情形不限于恋爱,一个人不管怎么样,总有宁可追求从自己身边逃开的东西,及逃避追求自己的东西的倾向。

结果,对幸福就会产生追求不上的挫折感,对于不幸则是恐怕它穷追不舍。

这就好比面对狗或大熊之类的动物,如果我们怕它,心生恐惧、落荒而逃,它就会穷追不舍。

相反的,你如果对它怒目相向、不肯示弱,或是刻意装死躲避大熊攻击,这些动物自会离开,这道理完全与幸福及不幸的心理相同。

同类推荐
  • 礼仪全书4

    礼仪全书4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 墨子清谈

    墨子清谈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成功有约

    成功有约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
  •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是一种心态,它能使你乐观豁达;能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能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解脱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心态决定命运,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人生处处是春天!
  • 用心理学搞定你的“混蛋”上司

    用心理学搞定你的“混蛋”上司

    不管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已混迹于职场多年的老江湖,职场心理学都将是你避免成为炮灰的宝典。本书是一本绝不枯燥的职场生存手册!它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职场中的种种注意事项,让你加薪、升职、成为领导眼中的红人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流逝光年

    流逝光年

    你说,流逝的年华不会因为感情的烦躁而变的无味。我说,而时的光年不会那么轻易就从身边流走。你拿了我的心,去消磨时光。我在你手中不断的被你折磨,你看着我渐渐死去。你满意了,我,受骗了。
  • 血杀瞳

    血杀瞳

    初试清啼长天破、笑语落珠明眸睐、玉肌枉然生白骨,不如剑啸易水寒,千百萬年之前各族林立、異族肆虐、妖獸橫行、百族爭奪天下、人族式微、無力回天;人族大能以一己之力劈開天地、震懾四方、保後世人族繁華。万年后、血瞳现、乱乾坤,血瞳魅世、涅槃重生、冰瞳魔羽、净化天地、诸天万界、亿万生灵、双瞳已出、扰乱乾坤。
  • 豪门掠爱之萌妻宠上心

    豪门掠爱之萌妻宠上心

    你有没有爱过我?”“没有!”他语气凉薄,不含一丝温度。她心灰意冷,转身决然的离开。他却紧追不放,对她纠缠不休……
  • EXO之重生复仇逆袭

    EXO之重生复仇逆袭

    我若是离开,你们是不是特别高兴,就差唱欢乐歌了吧。可是我就偏偏不如你们愿,我楚漠熙重生了。我会把我所受的伤害加倍的讨回来!
  • 重生在守望先锋

    重生在守望先锋

    当一只死肥宅重生到所期盼的世界时。白言:“我去狂鼠给我把轮胎放下我们不是来抢劫的!!”:“??铁拳你在干甚么?黑影已经在破译了!”轰~“。。。你们真的是英雄而不是逗13么?”介是你从没玩过的新……我呸这是一个让你热(wu)血(li)沸(tu)腾(cao)的故事【新人新书,求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如星光闪耀

    她如星光闪耀

    ‘琉璃’的小练习生景渔落水后失忆了,但却突然学习能力大增,成了天赋异禀的好学生。演戏不会?没事,看几部电影就好了。学习成绩不好?没事,多翻翻书就好了。长的不行?众人:好像这个她一直长得好。她...单身狗!众人默默看了一眼女孩身后跟着的人,默契的没有说话。……景渔觉得世界上最好玩的事情就是学习了,她一醒来就没有记忆,所以她看电影学习,看书学习,看人学习,直到那个男人慢悠悠走过来,炙热的大手揽过她的细腰,慢慢的说:“实践学习。”“……”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题,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己、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在论述之列。强烈的表达思想,内容丰富更是罕见。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人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