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02100000002

第2章 关于冯内古特的清单

一条普普通通的新闻:昨天晚上我们的空军袭击了德累斯顿。所有飞机安全返回。

这是1945年2月14日刊载在美国主流报纸上的一则简短通讯,在当时密谋划界的雅尔塔会议、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苏联解放、惨烈到极致的硫磺岛战役这些当时二战里呼啸轰鸣的大事件里,它微小到只能以两个句子、二十几个单词的面积占据一张报纸的篇幅。

在历史资料和数据统计里,德累斯顿空袭意味着科布伦次西德联邦档案TB47公布的2.5万人的死亡数字。它在死亡人数上低于同时期的不列颠战役,跟之前早一点儿的冬季战争,再之后苏德战争的死亡人数比较起来,连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不到。在历史的广袤疆界里,德累斯顿空袭只是以微米为单位的灰色标点。

但对于库尔特·冯内古特而言,德累斯顿空袭不只是2.5万具或掩埋入土,或破碎异处,或燃烧成血尘的尸体,不只是一场非决定性的战役,也不只是报纸新闻上一条轻描淡写的短通讯。在冯内古特的眼睛里,德累斯顿空袭是绝望地把手指抠进掩体墙面的孤寡老妇人,是妻子、两个孩子和父母亲都被美军炸死却还与冯内古特分享香烟的当地人,是像李子干一样又黑又皱像被烤焦了的面包一样散发着浓烈气味的人体,是血水和肠子内脏横溢而需要蹚着走的地板,还是雕像的碎片、树木的残枝、烧焦变形直到锈蚀的车辆和崩落粉碎的泥灰。

在战争历史纵向的宏大叙事里,一场如德累斯顿空袭一般的战役是一个局促短小的时间节点,有其导火索,有其连锁反应,有其兵力投入及伤亡状况,或由于数字太低被忽略不计。操持着总体战观念的民族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关心战役里敌方的损伤受创情况,政府和军队关心战役收场后的最终结果,史学家关心战役的文本、影像资料和口述细节,作家关心战役的场面上的恢宏跟情节上的戏剧化,只有亲历一场战役的人,就算把心碾碎,也只能读到心里一层层一粒粒残垣断壁的恐怖记忆。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这样的叙述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随便走进一个高中生或者大学生的宿舍,都很可能能找到几本冯内古特的书:《猫的摇篮》《冠军早餐》《囚鸟》《没有国家的人》《时震》。他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是常常被中国评论家拿来和马克·吐温相提并论的黑色幽默象征。冯内古特被国内读者所知,是在20世纪80年代文革结束之后外国文学出版繁荣的时候,他最广为人知的《五号屠场》被很多知识分子喜爱,并被连续加冕上黑色幽默、科幻小说、讽刺文学、后现代文学、著名悲观主义者、人道主义作家、反战分子这些标签。

《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写下的,不同于民族主义者,国家主义者,政府,军队,史学家和其他作家的德累斯顿空袭战争回忆录。说是回忆录,也欠恰当精确:和詹姆斯·琼斯的《从此地到永远》、欧文·肖的《幼狮》、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赫尔曼·沃克的《凯恩叛乱事件》这些50年代里同样描写二战的或撕裂现实,或鼓舞人心的战争小说相比,《五号屠场》是轻度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它不从战争史铺垫起,不从战役凶猛激烈的经过描述起,而是讲了一个荒诞好笑,以至于连作者本人好像都没有被自己说服的奇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美军战士毕利·皮尔格林,在二战时,他被德军俘虏,和一批美国战俘一起被运到德累斯顿,经历了英军对德累斯顿的轰炸,又亲眼目睹这座典雅美妙的城市瞬间从地球上消失,散落成硝烟和灰尘。二战之后,毕利结婚生子,成为一名配镜师。他在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途中遭遇飞机失事,此后呈现出精神分裂的战争创伤后遗症,宣称自己曾遭外星人劫持,被绑架到特拉法玛多星球,和好莱坞女星一起被关在特拉法玛多星球的动物园里供外星人参观。整个故事极尽荒诞幽默和插科打诨,却是以喜剧的外在形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核,在灾难跟绝望面前发出笑声。当一个作家可以把幽默和荒诞讲得高超巧妙,根本不带一丝凄楚和愤懑地刻画喜,而灾难本身又有极大的震撼力跟表现力来承载悲的时候,笑越大声,矛盾冲突越剧烈,反差感越强,越能够长驱直入,直抵读者的心脏。

2013年,三本关于冯内古特的新书有了中译本:《回首大决战:及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其他新作》《众生安眠》《看这儿,照相啦!》,在这三本书里,你可以读到冯内古特从未发表的短篇小说遗作,还有冯内古特父子的对谈。这些短篇小说里,关于战争的故事依旧写得鞭辟入里。

《先大棒后黄油》里,冯内古特写战争。他描述几个列兵在战时偷偷迷上了制作食谱笔记,在被炸毁的文具店里捡来笔记本,把食物的制作方法记录在本子上,还把小本子分成不同的栏目:我要品尝的甜点烧肉的好方法小吃和其他。整篇小说大篇大篇地描述笔记本里的食谱:如何制作比萨饼,煎锅里烤鸡怎么做,白兰地鸭怎么做,如何用热巧克力浆和蜂蜜来做饼,罗马风味的串扦牛肉块还有糖醋烤牛肉的配方。将食物的象征写在纸上,以期离真实的物品更加接近的幻想,既离奇,又可笑,但是更惨烈和悲伤。

《生日快乐,一九五一》里,冯内古特写战争。他描述在战时的炮火轰鸣里,一个老人为了给一个孩子过生日,要送给孩子一个绝无仅有的生日礼物:远离战争的几个小时。带他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去。两人终于费尽周折抵达,在灿烂的晨光里看见了恬静的松林、绿色的穹盖、棕色的浓密松针,可是孩子却严肃流畅地把眼前斑斓的颜色一一对应:黑色和红色是工程兵,纯黑色是宪兵,红色是炮兵,蓝色加红色是医疗部队……事与愿违白费苦功的转圜,既幽默,又荒诞,但是更残忍和冷酷。

在《五号屠场》和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记忆里,美军对德累斯顿连番累牍的轰炸不是一个局促短小的时间上的节点,而是连贯始终绵延无法切断的线,从战争之始,一直延续到战争结束,到士兵返回家园,过上看似平静安宁的寻常生活——这寻常里,包裹着巨大的漏洞,是亲眼目睹甚至切身参与过战争疯狂、恐怖、扭曲和战争里人性磨灭到麻木士兵战后心理创伤被消解、被忽略所埋下的高级数定时炸弹。在冯内古特编排的这场包含了战时的德国,战后的美国和幻觉里的特拉法玛多星球三个场景的时空旅行里,毕利就在经历着极刑一样的痛苦,体验着残忍到让人瞠目结舌的时间错乱,以无法控制、无法选择的强迫性方式回闪来重演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故事里,毕利的战后心理创伤症状表现得非常明显。他在检查病人时常常不知不觉就睡着,对于自己的年龄和生活的年份经常产生失忆,只能从自己的轿车执照上判断是在1967年而自己应该是44岁,消防队的警报器响起毕利却以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毕利始终回避妻子瓦伦西亚对毕利战争经历的好奇,把他所经历的战争记忆揉搓成一块隐形的记忆。

《五号屠场》里冯内古特对毕利在集体环境下的战争创伤描写,被创伤叙事领域的研究学者归类为属于对战争、灾难、大屠杀、族裔歧视、离散创伤的文化创伤叙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越来越注重探讨叙事的讲述策略及修辞伦理效果。Leigh Gilmore在她2001年的作品The Limits of Autobiography:Trauma and Testimony里说,创伤叙事是解构虚构与非虚构、想象与真实之间的文类界限的重要阵地。《发条橙》里每天被注射药剂,被五花大绑固定在实验椅上观看纳粹分子屠杀犹太人、女青年被强奸痛不欲生、被砍掉脑袋血如泉涌的躯体之类极端血腥的暴行场景的埃里克斯,和电影《兄弟》里在阿富汗暴徒胁迫下杀死同伴,背着一条命却顶着英雄桂冠回到家,最终在父亲、兄弟、丈夫的每一个人生角色里崩溃惨败的山姆队长,都和毕利一样,是这样战争创伤的符号化象征,和他们站在一起的,是真实生活里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的退休老兵卡洛斯·斯坦纳、路易斯·卡洛斯·蒙塔尔万和韦尔塔们。

每一天都有十八位退伍军人想要自杀。蒙塔尔万说。而这些每天都想着自杀的退伍军人们,都是不构成历史,不构成大事件,也不构成世界级焦点的,却在冯内古特的故事里,焕然血肉丰满甚至嬉笑怒骂于故事情节里的普通新闻。

清单

《五号屠场》译林出版社

《猫的摇篮》译林出版社

《冠军早餐》译林出版社

《囚鸟》漓江出版社

《没有国家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

《时震》译林出版社

《回首大决战:及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其他新作》人民文学出版社

《众生安眠》重庆大学出版社

《看这儿,照相啦!》重庆大学出版社

同类推荐
  •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绪论近代中国的青年。学生,是除旧布新的重要社会力量,在民主革命的各个阶段,在社会变迁的各个方面,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1919年。的五四运动,便是在青年。学生运动的前奏曲中拉开序幕的。学生的行动不仅促使新文化运动与反帝爱国政治运动相结合,而且将少数先驱者的引吭高歌变奏为全国各阶层民众的雄浑合唱,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回响。
  •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中学生阶段,在生理的发展上,正是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年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人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有快有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叫它们为“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除此之外,生理发育的速度比较缓慢。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本书主要讲解了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声画运用的基本原理、新闻和文艺节目、产品的市场营销、传播伦理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路径,帮助读者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媒介背景知识基础。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撰写而成,是一本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使用的教材。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热门推荐
  • 夏日第一朵情花

    夏日第一朵情花

    从初中开始相随,高中相伴,原本要好好在一起。大学却分道扬镳,原以为这样就算了。谁知,之后他又时不时的出现,他说:“我只是想用一个能配的上你的身份站在你身边。”
  • 仍感你心在咫尺

    仍感你心在咫尺

    【甜宠1v1】【犯罪心理学时莫离or刑侦队长钟不弃】1.初次遇见钟不弃的时候,是因为他患有心理疾病,而她是他的医生。她不会忘记,初次见他的时候,他就像是体内住着一只的野兽,而他在狼狈地压制自己体内的野兽。2.之后因为他的身份,她不得不留在他的身边,治疗他的心理疾病。外头的人都说,钟队有个小娇妻。但他从来没有否认过。3.一个擅长犯罪心理。一个擅长枪法,身手俱佳。只有在他们单独的时候,才会抛开彼此的身份。4.“钟队,你啥时候结婚啊?”“我已经结婚了。”“what?!大嫂是谁?!”“时莫离。”那天男人第一次在所有人的面前公然秀恩爱。“我钟不弃,此生,永世不弃时莫离。”“钟不弃,我们天生一对。莫离不弃。”
  • 全能透视

    全能透视

    苏齐获得神秘宙眼,观古今,测未来,鉴古董,赌玉石,成为最年轻的鉴宝大师!美女别动,你胸前玉坠是商纣王送给妲己的定情信物,可否让某把玩一番?
  • 魔临九世:狂妃要逆天

    魔临九世:狂妃要逆天

    黑暗中的谜团,宿命的牵引,他和他的她永远有落差,明明就在身边,心却隔了一个世界,当我回过头你还在我的身边吗?
  • 猎奇斗

    猎奇斗

    两位高中生在一次打架斗殴中,误认为杀了人,随即决定亡命天涯。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一位身份不明的陌生人,随后被卷入了一件神秘莫测,诡异异常的事件当中。随着时间的发展二人渐渐成为事件的主导线索,随后围绕着二人发生了一系列的悬疑诡异,惊悚恐怖,凶险异常的故事。
  • 皇上你又不认帐

    皇上你又不认帐

    胆敢将皇上吃干抹净??自作聪明的扔了他五百两银子不算,还一脸鄙视他功夫太差,末了更是当着大庭广众之下傲然道:“我就是嫖了你们皇上怎样,本小姐给钱了,你们别指望我负责!”——“替朕生个儿子?”他一脸媚笑。“什么?”某女怒视。“嘿咻嘿咻!”某男急忙露出了完美的身材。“……”一阵沉默,继而一声巨响!——“哎哟,你竟敢踢朕下龙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即使穿成猫本座也是魔王

    即使穿成猫本座也是魔王

    统治迪?盖斯特维特的大魔王哈尔被一坨喵粑粑征召,来到了某未知异世界。白天,哈尔在一家社会人聚集的酒馆做半吊子侍者,但一到晚上,他却不得不变成一只皇城根儿下的大肥橘猫!高贵如他,皇宫里拉粑粑,国库里啃金条,后宫里坐观贵妃洗澡,可悠闲肥猫终究是魔王,一切的一切,终于在罗斯特帝国使团抵达皇城时发生了剧变……本喵温馨提示:其实这就是一个身心大变的不靠谱魔王好吃懒做、情路坎坷、调教妹砸、四处领兵打仗拯救世界的故事……
  • 剑圣道祖

    剑圣道祖

    剑修者的道路,如何艰难?从出现在金色森林开始,李由就已经有了灵脉,一路风霜一路前行……且看李由于云颠之上,俯仰众生,开启独属于剑圣道祖的黄金时代!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可说是少数的“世界著作”之一,这本书不是为一国而作,而是为全世界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作,而是为一切时代。在这本书里,极高的智力与多样的兴趣和同情心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体,所以世人之中,不管什么样的类型或脾气,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一点与自己有联系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培根随笔》能同时让你产生读史书、读诗集、读教科书的感觉。培根的话语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使人们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