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3700000004

第4章 戴望舒大事记(2)

当《新诗》的编辑和发行工作已经完全稳定下来,一切都能够按部就班地操作时,戴望舒等人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以“新诗社”的名义,为《新诗》上推介的诗人(尤其是年轻诗人)出版诗集。1937年2月,《新诗》第1卷第5期预告了“新诗社丛书”不日即将出版,他们打算每月推出一位诗人的集子。最终,赵梦蕤翻译的艾略特的《荒原》、南星的《石像辞》、玲君的《绿》、纪弦的《火灾的城》、周煦良翻译的霍思曼的《西洛波州少年》得以出版,而徐迟的《明丽之歌》、李白凤的《凤之歌》、施蛰存的《纨扇集》和戴望舒翻译的《现代西班牙诗钞》、林徽因的诗集等,也都发布了预告。

徐迟后来回忆--

“创刊号在十月十日出版,头条是卞之琳的《尺八》。下一期又发了他的《鱼化石》,也是头条。这两期有金克木的《情诗》和第三期的《鸠唤雨》等。一批现代风格的新诗人玲君、侯汝华和南星、陈江帆和史卫斯、陈雨门出场了。路易士发表了《海之歌》、《诗四首》、《云及其他》、《时间之歌》、《诗二首》。他每期都有诗发表。我也是:创刊号上的《念奴娇》,我总以为是不像个样子的,但没想到其中还有些至今被人记得的句子;接着的一首《一天的彩绘》就像样些。接着是《六幻想》和《静的雪,神秘的雪》等,可以看出我不断进步的轨迹;最后还发过我的《假面跳舞会》一个试验性质的诗剧,这个试验不用说是很失败的了。

新诗社推出的女诗人,除方令孺和林徽因外,还有几位都是我去约来的稿子:严文庄在创刊号上的《弹肖邦作品二十八之十五后》和后来的《一串珍珠似的幻想》及《时光外两首》以及沈旭春在新人专号中的《恋如斯》也都是我经手约来发表的佳作。孙大雨译了勃莱克,梁宗岱也译了勃莱克和歌德,冯至译了里尔克,周煦良译了霍思曼的七首诗和艾略特的几篇论文,陈占元译了赫富曼斯塔尔的信。戴望舒自己,除了一首《赠克木》,一首《眼之魔法》,一首《夜蛾》外,还译了法国诗人希柏维艾尔和沙里纳思,俄国的普希金和西班牙的阿尔拉季雷,并写了评价他们的文章。《新诗》发表了莪茄即艾青的《夜的街》、《老人》、《马槽》和《晨歌》。名家和学者,如陈梦家、陆志韦、罗念生、罗莫辰都给了诗作。”

徐迟始终怀念着那个激越的年代,数十年后,他依然为《新诗》而兴奋不已:“在《新诗》这个刊物上,摆开了很强的阵容,展现了蓬勃的气势。半个世纪后,我协助编辑的《诗刊》,编辑的路子太狭窄,不尴不尬,根本不能比。”

纪弦也说,《新诗》广告中所说的“聚全国诗人于一堂,促进新诗坛之繁荣”,并非空洞的宣传,而是最终落到了实处,“1936年10月,《新诗》月刊的创刊号出来了,这是中国新诗史上自五四以来的一件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纪弦对《新诗》推崇备至,后来他到了台湾,创办《现代诗》杂志,发起“台湾现代诗运动”,也可看作是《新诗》的某种延续。

8

如果说戴望舒只是兢兢业业地完成着《新诗》的每一道工序,那么他或许可以被称为称职的编辑,或者优秀的编辑,但还算不上“伟大”。但他展现了他的伟大,因为他在编这本刊物的时候,始终坚持自己的个性和诗观,给刊物注入了生命。

戴望舒创办《新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南北融合,让每一种写法的诗人,都获得自己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当“好好先生”。他对诗歌的创作方式、诗人的流派,一向都是不拘一格的,但是对他认为明显有悖诗歌发展规律的作品,他批驳起来也是丝毫不留情面的。

《新诗》第二期,戴望舒发表了《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批评了诗人林庚的创作。

林庚,1910年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年轻时曾创作许多讲究格律音韵的“四行诗”,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戴望舒认为,“那是很坏的影响”;纪弦说得更具体,“在他写了不少自由诗之后,忽又开起倒车来,发明了所谓的‘四行诗’,而竟回到旧诗的天地里去了……”。新诗之所以发展起来,正是因为“旧诗”的束缚太多,已经不足以表现新的情感和思想,而林庚却在新诗渐趋成熟、影响日深的时候,转过头去捡起了“旧诗”,这自然让戴望舒很担忧,因为他看见诗坛可能出现的不良趋势,“虚荣的青年”、“大量地产生一些拿古体诗来改头换面的新诗”。因此,他感到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林庚先生并没有带了什么东西给现代的新诗;反之,旧诗倒是给了林庚先生许多帮助。”戴望舒甚至还把被他称为“新瓶装旧酒”的林庚的“四行诗”翻译成绝句,来为他的批评佐证。如林庚的《古城》:

西北风吹散了秋深一片云

古城中的梦寐一散更难寻

屋背上蓝天时悠悠无限意

黄昏来的冻意惆怅已无穷

便被戴望舒翻译成:

西风吹得秋云散

断梦荒城不易寻

瓦上青天无限远

宵来寒意恨当深

又把古人的诗作,如李商隐的《日日》:

日日春光斗目光

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

及得游丝百尺长

翻译成林庚的“四行诗”:

春光与日光争斗着每一天

杏花吐香在山城的斜坡间

什么时候闲着闲着的心绪

得及上百尺千尺的游丝线

戴望舒一向认为,“现代诗歌之所以与旧诗词不同者,是在于它们的形式,更在于它们的内容”。通过古诗和“四行诗”可以相互改写,戴望舒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因此他试图用严厉的批评阻止这种“坏的影响”,让诗人们真正认识“新诗”,并“把握住它的现在”。

戴望舒对林庚的严厉批评更多是出于对诗坛风气的担忧,并试图让林庚们回到正确的方向上,虽然尖刻却不乏劝诫的意味,在与左翼作家的争论中,他却选择了针锋相对,不留一点情面。梁宗岱曾说“我们的诗坛曾发生过一次剧烈的论战,所谓‘纯诗’与‘国防诗歌’”,说的便是此事。

细心的研究者注意到,身为左联的一员,且对革命文学充满感情的戴望舒,在《新诗》中,并未给左翼作家多少展示的机会。

其实,戴望舒是有革命情结的,在上海读书时,便参加过游行,还加入了共青团,做一些发放传单和联络之类的工作,后来认识了冯雪峰,在冯的影响下更是大量接触了无产阶级文艺,在早先办的刊物上,也大量刊登了革命文学作品和理论。但他同时又对革命保持着距离,尽管革命的激情让他热血澎湃,但革命的残酷却是他不愿意接受的,更为重要的是,他希望自己的创作是自由的,不被政治所左右,因此,他加入左联后又自觉地疏离左联,也正是因此,他在《新诗》上明确提出:“本刊是不谈政治无关党国的。”冯雪峰理解他的想法,把他当作“政治上的同路人,私交上的朋友”,但别人就未必愿意容忍他了。

《新诗》在全国诗坛掀起新浪潮的时候,左联的刊物《新诗歌》也正好势头强劲。左联以《新诗歌》为阵地,发起了“国防诗歌”运动,在当时的诗坛,也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国防诗歌”的概念是周扬从苏联引入的,很快便在左联倡导下发展起来。它有两个要求:“以反帝及组织民众鼓吹民众锻炼民众为内容”,“以大众文化为惟一条件,作为形式去传达内容”(蒲风语)。这样的创作观,自然和艺术至上,主张“纯诗”的戴望舒背道而驰。在戴望舒看来,诗歌可以承载抗争、国防、唤醒民众等使命,但这“诗”却首先必须具备诗的品质。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戴望舒和左翼作家们的想法是完全对立的。因此,戴望舒虽然是左联成员,其实那里却没有他的位置。一些左翼作家甚至开始攻击戴望舒。蒲风就曾对戴望舒冷嘲热讽,“要想在诗人戴望舒的作品里找到大众的怒吼,前进的讴歌,我们定会得到百二十分的失望”,“好像一些落魄的地主贵族永远不忘怀昔日的光荣豪华一样”,“轻轻地唱出他的虚无,写出他的古旧的回忆,他诚有没落后投到都市里来了的地主的悲哀啊”。这实际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文学批评的范畴。而柳倩、江漓、一钟、方殷等,也先后发表针对戴望舒的文章。

戴望舒并未退缩,他正面回应了左翼作家的指责:

“这些人的意思,一切文学都是宣传,他们不了解艺术之崇高,不知道人性的深邃,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盲目的工具,便以为新诗具有一个功利主义的目的了。”

对于“国防诗歌”,他也丝毫不假辞色:

“反观现在的所谓‘国防诗歌’呢,只是一篇分了行,加了勉强的脚韵的浅薄而庸俗的演说辞而已。”

“那些浮浅的,烦躁的声音,字眼,在作者也许是真诚地写出来的,然而具有真诚的态度未必就是能够写出好诗来。”

“‘国防诗歌’……所采取的形式,它的表现方法,它的词汇等等,都是不能和大众接近的……”

值得称道的是,即便和左翼作家们激烈交锋时,戴望舒依然坚持自己的编辑原则,以诗歌的质量为准。《新诗》排除了大多数左翼作家,是因为诗学观点存在根本的分歧,更因为戴望舒认为“国防诗人”们文学素养太差,完全是业余的水准。但戴望舒并未刻意地对左翼诗人关上大门,艾青就是典型的例子。与戴望舒同为浙江人的艾青,是左翼诗人中的一员猛将,他的诗观符合“国防诗歌”的基本要求,认为诗歌就应该大众化、为国家民族服务,但他的作品却打动了戴望舒。戴望舒在《新诗》第三期上,编发了艾青的诗歌,并激动地带着刊物,去造访艾青。不巧,艾青有事外出了,他只好留下名片而去。艾青回来看到名片,兴奋异常,立即回访。两位诗人的友情便由此开始。戴望舒对艾青颇为器重,后来在《新诗》上,多次发表了艾青的诗歌,极力把他推向了诗坛的更高处。

9

从1936年10月创刊,到1937年8月停刊,《新诗》一共发行了十期,发表了中外诗人的诗作四十余首,译介了许拜维艾尔、里尔克、普希金、歌德、叶赛林等十位欧美重要诗人的作品,同时也发表了不少关于诗歌的理论文章。正如创刊时所说的,《新诗》在这短短十个月的时间里,真正做到了“使这枯萎的中国诗坛繁荣起来”。《新诗》集结了活跃在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大气的、共同的舞台,使他们得到了相对良好的交流环境,不同派别逐渐开始交融。《新诗》的作者,不少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本刊物的重要地位。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开始全面侵略中国。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在炮火中,《新诗》被迫停刊。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歌刊物,在1937年8月,被战火终结。

抗战的灵魂

南渡香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打响了全国抗日战争第一枪。

很快,日本人就开始进攻他们垂涎已久的上海--远东第一大都市,贪婪的日本人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个都市?

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尽管中国守军浴血奋战,却最终没能抵挡住日军的炮火,坚守三个月之后,上海终于在11月12日沦陷。

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了当时定居上海的戴望舒一个沉重的打击。

那时戴望舒刚与穆丽娟结婚不久,感情稳定美好。他们所居住的亨利路永利村30号也成了当时上海文艺界名人们的重要集散地,这里的沙龙和舞会,同样令人着迷。也是在这个时期,戴望舒创办了一本重要的刊物《新诗》。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日本人的疯狂进攻使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日本人占领上海后,在舆论宣传方面采取了高压政策,一切与日军意愿不合拍的言论,均被禁止。许多出版社、杂志社被整顿或撤销,文人们失去了往昔的园地,更是人心惶惶、无所适从。在高压之下,许多文人选择了封笔,也有不少文人改写一些风花雪月、无关痛痒的文章来谋生,自然也有一些人自甘堕落,做起了日本人的鼓吹手,歌颂起了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戴望舒则靠翻译来养家糊口。这段时间,他编译的《现代土耳其政治》,其实是带着借土耳其来影射中国的意思,“土耳其之引起我们之研究的兴趣,实在是因为它和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土地的丧失,经济和文化的落后,内政的腐败,帝国主义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侵略,种种国权的丧失,还有不平等条约的缔结等等”。甚至发出“与其受人宰割,不如起来拼一死战”的呐喊。这自然是日本人不愿意见到的。挑战日本人的底线,展现了戴望舒的勇气,但也使他察觉到了危险和压力。最终,他决定带上妻子穆丽娟和出生不久的女儿戴咏素南渡香港。

当时,香港在英国的管辖之下,而英国和日本在外交上尚属友邦,因此,香港得以偏安一隅,国内的许多文人都纷纷前往那里避难。此前,戴望舒曾经把自己的诗歌翻译成法语发表出来,香港大学的法国教师马尔蒂女士读到之后,非常欣赏,又得知了诗人的处境,便写信邀请诗人移居香港。这样,香港便自然成了戴望舒逃离上海之后的第一选择。1938年5月,戴望舒携带妻女,与徐迟一家、叶灵凤夫妇等共同搭乘“芝沙丹尼”号邮轮,前往香港。

《星座》副刊:抗日的阵地

到了香港之后,戴望舒一家先是居住在学士台。当时从内地到香港的文人,如丁聪、穆时英、杜衡、徐迟、袁水拍、纪弦、胡兰成、叶浅予等,大都住在附近,往来频繁。

不久后,马尔蒂女士邀请戴望舒一家搬到自己管理的洋房居住,这是一栋三层楼的花园洋房,背山面海,旁边又有树林小溪,自然是诗人所喜爱的,诗人把这房子的名字翻译为“林泉居”(英文原文是Woodbrook Villa)。戴望舒一家住在二楼东侧。他在这里曾经度过幸福的时光,“这带露台,这扇窗,后面有幸福在窥望”(《过旧居》),他可以潜心写作和翻译,安心阅读,也可以和朋友们自由地交流、聚会。

但在这样的幸福安宁中,戴望舒并没有忘记战火纷飞的内地,并没有忘记在民族危亡面前,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他甚至曾打算在妻儿安顿好后,只身返回内地,参加抗日活动,但最终未能成行。或许在他最擅长的领域,来发出抗日的呼声,才是最好的选择。

来到香港后不久,戴望舒便找到了工作。那时,“万金油”大王胡文虎的儿子胡好正在筹办《星岛日报》,打算办一个文艺副刊,戴望舒经人推荐,便去与胡好见了面。胡好虽然年仅十九岁,但老成干练、处事果断,令戴望舒非常欣赏;而戴望舒的才华,也很快征服了年轻的胡好。这样,《星岛日报》的《星座》副刊就交给戴望舒来做了。

副刊的名字之所以叫“星座”,“取义无非是希望它如一系列灿烂的明星,在南天上照耀着”。

在创刊词中,戴望舒写道:“《星座》现在寄托在港岛上。编者和读者当然都盼望着这阴霾的气候早日终结了。晴朗固好,风暴也不坏,总觉得比目下痛快些。但是,若果不幸还得在这阴霾气候中再挣扎下去,那么,编者唯一渺小的希望,是《星座》能为它的读者,忠实地代替了天上的星星,与港岸周遭的灯光尽一点照明之责。”让《星座》成为“阴霾”中的“希望”,这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其实已经不仅是暗喻了。

在元旦专号上,他又发表了自己的诗作《元旦祝福》,向读者们传达着呼之欲出的战斗激情和坚定的信心:

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希望。

祝福!我们的土地,

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

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滋长。

同类推荐
  •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阮玲玉、胡蝶、周璇和上官云珠,她们是中国最闪耀的明星,本文以唯美的文笔讲述了在她们这烟花灿烂的背后,各自所遭遇的一段段爱恨足以倾城的感情经历。人人都知烟花灿烂,谁知烟花更寂寞。四个生若夏花的女子,她们的美倾城倾国,而她们的爱更让众人唏嘘不已,倾城倾国以后,爱情无处可长,只有一地断井残垣。所以阮玲玉,为情而死;胡蝶,为情而生;周璇,为情所误;上官云珠,最后都无情可为。她们绽放了一生,但在她们绽放之后那寂然而去留下的身影更让众人唏嘘怅惘。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赢政,嬴姓,赵氏,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承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后病死,终年49岁。葬于今陕西临潼东北。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精选了爱因斯坦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之神王的使徒

    上古世纪之神王的使徒

    破坏神与伊诺的回归,东西大陆仇恨与爱情的交织。我爱你,使徒之刃刺穿了你的胸口……女神在上,我如何去洗刷我的无边罪孽。灵魂穿梭轮回,今生今世,我终于又找到了你……十二名使徒寻找着回家的路,一望无际的血海深渊……赎罪的道路,只有一片的黑暗,我的爱人,你在哪里……我为何看不到边际。
  • 无上宠溺:傲娇明星小娇妻

    无上宠溺:傲娇明星小娇妻

    颜辰希第一次见到柳沐曦的时候就认定这个女孩是天使!那一天他12岁,她5岁!从小到大,从秀星到明星,携手并进,一路前行,真爱宠溺,无怨无悔。简单来说就是,大明星一路把自己的小媳妇拉扯大的故事!宠溺甜文
  • 故乡风俗人物志

    故乡风俗人物志

    怀念故乡,思考故乡,记下那些即将消失的乡村生活与乡土人情。
  • 雅痞启示录

    雅痞启示录

    人生本就是一本厚重难懂的书,用一生的时间去理解感悟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进击的地下城

    进击的地下城

    一夜之间,无数的地下城从地底升起,出现在了地表的世界。数以万计的恶魔向人类社会发起了惨绝人寰的袭击。剑客、忍者、武士、武学宗师、气功高手……无论是何种所谓‘人类强者’,统统成为了‘恶魔’手里的玩物。人类沦陷。从现在起,我剑之所及,便是国家!凭借我次元群里的群员们,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霄圣魔录

    九霄圣魔录

    我身世凄凉,父母族人视我为不治之人!将我抛之上苍眷顾,我被神女所救!一路崛起,奈何天要诛我、地要灭我!天地之大,却没我容身之处!我是魔!神又如何!人又如何!神若欺我,我必杀之!人若挡我,我必灭之!哪怕剩下一口气,我鬼小一,依然傲立于苍穹之上!凭一人之力,护万民周全!谁,能奈我何!红颜相伴,直至夕阳西下!纵然敌方千军万马,纵然使我枯骨成沙,也定予你一世繁华!qq交流群:534225216
  • 辛运影后买一送一

    辛运影后买一送一

    在娱乐圈混,没有一个是没有底子的,上官静怡也不例外,她背后的实力,有整个尤灵的拥有者、著名演员的爱戴,怎么会不强?当上官静怡遇到他的时候,他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可因为演员的关系,他们不断接触,不断......
  • 上古妖经

    上古妖经

    他,无意伤害任何人但却恰逢神封大陆的千年法则!被挚友谋害,被魔界围攻……终于!他愤怒了!冲破自身封印,习得无人企及的符咒术!带领众仙兽,人类大军,与之魔界,来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世纪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