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3700000006

第6章 戴望舒大事记(4)

戴望舒还曾有一首诗《狱中题壁》,虽然在日本人的严密监控和管制之下,未必真能题写在牢房的墙壁上,但却可以确定是在狱中创作的。用了谭嗣同曾用过《狱中题壁》这个诗名,或许是借此表达自己的决心:

如果我死在这里,

朋友啊,不要悲伤,

我会永远地生存

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从泥土

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

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凶狠残暴的日本人,用尽了方法,始终没能从虚弱的戴望舒那里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他们也根本未能动摇的戴望舒的斗志,恰恰相反,在他们的拷打和酷刑之下,戴望舒更坚定了反抗的勇气,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曙光到来

叶灵凤想尽办法,多方营救,终于在1942年5月把戴望舒从监狱中保释出来。经过狱中的种种折磨,戴望舒的身体彻底垮掉了,根本不复一个三十八岁的壮年男子的模样了。

出狱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戴望舒便到大同图书印务局做了编辑。这里的老板正是以前《星岛日报》的社长胡好。后来又开了书店,打算卖自己的书以谋生,但因为时局动荡,也没有维持多久。他也在报刊上发表些作品,挣点稿费,但因为受到日本人管制,这些文章多是不谈时政的。直到1943年,戴望舒与小他二十一岁的杨静结婚之后,依然是这样过着日子。

但在那种黑云压城的苦闷和压抑之下,要戴望舒完全做到闭口不言,其实是不可能的。1942年7月,诗人写就了杰出的诗篇《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中意象的对照让诗歌充满了力量,这是在诗人心中久被压抑,不得不发的力量,这力量直至今日依然令人动容。“残损的手掌”,摸索着残损的祖国,在阴霾中饱经创伤的家国,令诗人心碎,但他仍然不放弃希望,他相信太阳终会驱逐阴暗。

国土的沦丧使诗人异常悲痛,他甚至写了一些带有强烈号召性的诗作,如“只有起来打击敌人,自由和幸福才会降临”(《心愿》)。这与他一向的诗歌理念是有出入的。而到了1945年,日本开始节节败退之时,他更是写下了《口号》这首诗:

……

看敌人四处钻,发抖;

盟军的轰炸机来了,

也许我们会碎骨粉身,

但总比死在敌人手上好。

我们需要冷静,坚忍,

……

苦难的岁月不会再延迟

解放的好日子就快到,

……

这是他以前绝不愿意写的类型。这首诗很难说得上有多少文学性,按照戴望舒自己的标准,是不是“诗”,都还不好说。但戴望舒终于还是这样写了,甚至就以“口号”作为标题。这应该是由于经历了太长时间的日本黑暗统治,戴望舒胸中愤怒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正好在这时,盟军又在整个战局中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天边已现出胜利的光芒,希望越来越真实地显现出来,诗人自然也因此欢欣鼓舞,写起来也就直白得多了。

抗战时期,戴望舒还写了一些抗战歌谣,当然是以匿名的形式来写,如“神风,神风,只只升空,落水送终”,讽刺日本的“神风”战斗机,诅咒他们落水送终;“大东亚,啊呀呀,空口说白话,句句假”讽刺揭下日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虚伪面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香港终于在经历了阴云密布的“三年零八个月”之后迎来了曙光。

上海自辩与抗战的灵魂

正当戴望舒拖着虚弱的身体,准备好好享受这期盼已久的胜利,享受这久违的阳光,却又出现了令他痛心的事情。

原来抗战胜利后,老舍代表“文协”总会给戴望舒写信,请他出面组织“文协”香港分会的恢复重建工作,并组织调查沦陷期间附逆文化人的罪行。

这时,却传出了戴望舒便是“汉奸文人”的流言蜚语。何家槐、黄药眠、廖沫沙等二十一人联名写信给“文协”总会,直指戴望舒“与敌伪往来”,这封公开信在《文艺生活》和《文艺阵地》上同时刊出。结果,香港“文协”被“港粤文协”收编,而戴望舒则不得不前往上海,为自己辩护。

敌人的残暴使他的身心备受摧残,而来自内部的污蔑和诋毁则带给他更大的创伤。在上海,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戴望舒一挥而就,写成了掷地有声的《自辩书》:

我觉得横亘在我的处境以及诸君的理解之间的,是那日本占领地的黑暗和残酷。因为诸君是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而我却在魔爪下挨苦难的岁月。我曾经在这里坐过七星期的地牢,挨毒打,受饥饿,受尽残酷的苦刑(然而我并没有供出任何一个人)。我是到垂死的时候才被保释出来抬回家中的。从那里出来之后,我就失去一切的自由了。我的行动被追踪,记录,查考,我的生活是比俘虏更悲惨了。我不得离港是我被保释出来的条件,而我两次离港的企图也都失败了。在这个境遇之中,如果人家利用了我的姓名(如征文事),我能够登报否认吗?如果敌人的爪牙要求我做一件事,而这件事又是无关国家民族的利害的(如写小说集跋事),我能够断然拒绝吗?我不能脱离虎口,然而我却要活下去。我只在一切方法都没有了的时候,才开始写文章的(在香港沦陷后整整一年余,我还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诸君也了解这片苦心吗?),但是我没有写过一句危害国家民族的文字,就连和政治社会有关的文章,我再一个字都没有写过。我的抵抗只能是消极的,沉默的。我拒绝了参加敌人的文学者大会(当时同盟社的电讯,东京的杂志,都已登出了香港派我出席的消息了),我两次拒绝了组织敌人授意的香港文化协会。我所能做到的,如此而已。也许我没有牺牲了生命来做一个例范是我的一个弱点,然而要活是人之常情,特别是生活下去看到敌人的灭亡的时候。对于一个被敌人奸污了的妇女,诸君有勇气指她是一个淫妇吗?对于一个被敌人拉去做劳工的劳动者,诸君有勇气指他是一个叛国贼吗?我的情况,和这两者有点类似,而我的苦痛却是更深沉。

这短短数百字,“不是英雄的慷慨宣言,更非烈士就义前的振臂高喊。可是,它所具有的深沉与悲切,却有着另外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李辉语)。

戴望舒忍辱负重,坚守在沦陷后暗无天日的香港,甚至在阴森的牢狱之中,野蛮的酷刑之下,也从未向穷凶极恶的敌人屈服,从未吐露任何一条敌人想要得到的信息。但最终,戴望舒竟被与自己本应在同一战线的人告发、诬陷,联系到前面提到的戴望舒的留守有可能是组织的“需要”,就更令戴望舒伤透了心。戴望舒如实地写下了他在香港沦陷时期的所作所为,并真诚地(也是不无自伤地)写了自己的感受。

在抗战这个问题上,戴望舒所做的一切无愧于他自己的心。

“望舒”是为月亮驾车的神的名字,后来常常被用来代指月亮。正如他的笔名“望舒”,他的灵魂便如一轮皓月,其光辉并不因为人们的物议而稍有减损。

这抗战的灵魂。

翻译生涯与《洛尔伽诗钞》

戴望舒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为我们留下了九十余首诗作,数量并不多,但那些诗歌中呈现出的激动人心的语言和节奏,以及对命运的思考和叹息,使得它们经历时光的打磨之后,依然散发着光辉,同时也使得戴望舒的“诗人”身份被人们熟知和接受。但“诗人”戴望舒所取得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不过在“诗人”身份的映照下,他在其他领域的成绩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已,比如,我们在提到戴望舒的时候往往会说“诗人戴望舒”、“雨巷诗人”,却很少说“翻译家戴望舒”。就连现代文学史,也甚少提及戴望舒的译者身份,提到了也往往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

但事实并非如此,戴望舒在翻译方面取得的成就,绝不会低于他的诗歌创作。一位能够说出“只有坏诗一经翻译才失去一切……真正的诗在任何语言翻译中却永远保持它的价值”的译者,他对翻译的看重以及他对翻译的信心不言而喻。他甚至说:“只在用某一种文字写来,某一国人读了感到好的诗,实际上不是诗,那最多是文字的魔术。”在施蛰存的回忆中,精通法语(后来又精通西班牙语、俄语)的戴望舒“译外国诗,和他的创作新诗,几乎是同时开始”。在他的一生中,写作和翻译两项工作,一直是以齐头并进的方式共存,并且互相影响和促进着。他的译作在他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许多诗人依然把戴望舒的译作视为范本,尤其是他未竟的译作《洛尔伽诗钞》,更是影响了北岛、顾城、柏桦、吕德安、翟永明等诗人,伊沙也曾在微博上说过戴望舒翻译的洛尔伽是极品。

戴望舒翻译的第一首诗应该是雨果的《良心》,那时他还在上海的震旦大学读书。在那里,严厉的老师樊国栋使他经历了严格的法语训练。那位一丝不苟的法国神甫没有料到的是,这个学生在掌握了法语的精要之后,马上就背离了课堂上所教授的浪漫主义文学,把兴趣转向了象征派和后象征派。施蛰存回忆说:“望舒在神甫的课堂上读拉马丁、缪塞,在枕下却埋藏着魏尔伦和波德莱尔。……但是,魏尔伦和波德莱尔对他也没有多久的吸引力,他最后还是选中了果尔蒙、耶麦等后期象征派。”雨果的《良心》虽然属于浪漫主义,并不是戴望舒当时渴望阅读的那一种类型,但或许是因为取材于《圣经》,得到了神甫老师的特别关注,课堂上老师的过度强化,使戴望舒对这首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有了翻译的欲望,于是《良心》便成了他的第一首译作。当然,那个版本和最后印在出版物上的版本之间,已经经历了许多次修改。

那时,戴望舒和施蛰存、杜衡等办了一个文学刊物《璎珞》,用来发表他们自己创作和翻译的作品--当时他们在文坛上都还没有名气,缺少发表作品的阵地。戴望舒的一些早期译作就发表在《璎珞》上,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翻译魏尔伦的《瓦上长天》。魏尔伦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充满音乐感的韵律,给诗歌注入别样的风情,但同时不免也使诗歌变得难以翻译,因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转换之后,既要做到意思准确、字词精当,又要保留原有的韵味,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戴望舒另辟蹊径,用了文言文而非当时盛行的白话文来翻译,总算保留住了诗歌的音韵,而古典小令的形式,也使诗歌显得古色古香、充满韵味:

瓦上长天

柔复青!

瓦上高树

摇娉婷。

天上鸣铃

幽复清。

树间小鸟

啼怨声。

帝啊,上界生涯

温复淳。

低城飘下

太平音。

--你来何事

泪飘零,

如何消尽

好青春?

或许这算不上杰出的翻译,但对于刚刚起步的译者来说,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那时的戴望舒,也敢于挑战翻译界的前辈。当时在翻译界颇有影响的李思纯旅法归来,将自己翻译的法国诗歌汇集成了一本《仙河集》,在吴宓主持的《学衡》上发表。戴望舒读到之后,发现其中错漏之处很多,便写了长文《读〈仙河集〉》,对李思纯的译本作了细致的分析,其中不乏严格的批评。但因为那时戴望舒还是个无名小辈,点名批评名家的行为容易被人们视为冒犯,因此《学衡》和其他刊物都没有发表这篇文章,戴望舒便把它发在了《璎珞》上。李思纯本人后来看见了,据说终身就没有再发表过译诗,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戴望舒的批评是能够站得住脚的。

1927年下半年,戴望舒和杜衡寓居在松江施蛰存家,后来冯雪峰也来了,四人把施蛰存家的阁楼当成了居住和活动的空间,取了个名字叫“文学工场”。他们通过阅读交谈,各自在文学造诣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在这里,戴望舒翻译了法国作家夏多勃里昂的两部小说《阿达拉》和《勒内》,后来由开明书店合为一册出版,名字改为《少女之誓》。他又与杜衡合作翻译英国诗人道生的诗歌和诗剧。这里有个和戴望舒批评李思纯类似的故事--杜衡在《小说月报》1926年第十六卷第十号上读到了傅东华翻译的道生的诗剧《参情梦》,觉得错漏百出,于是写了批评文章,也是发表在《璎珞》上。到了松江之后,杜衡念念不忘道生作品的翻译,便拉了戴望舒一起干。翻译完成后,他们把译稿定名为《道生诗歌全集》,但被冯雪峰批评说道生作品太消极,就没有为它寻找出版商。直到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戴望舒译诗集》,才由施蛰存选发出来几首,因为“没有分别注明译者,多数诗都无法分辨是望舒的译文还是杜衡的译文,因此,我只能拣我记得的望舒译文增补了三首”。1989年,戴望舒家乡的浙江文艺出版社编印《戴望舒诗全编》,施蛰存终于把戴望舒和杜衡所译的道生作品全部整理出来,但大多数作品的具体译者,成了永久的谜。

到了1928年,戴望舒在震旦大学的同学刘呐鸥打算在上海办杂志、开书店,他们四人前往上海帮忙。他们开办了水沫书店,并做了一本杂志叫《无轨列车》,后来又办了《新文艺》。戴望舒在这个时期翻译了他所喜爱的法国诗人耶麦的作品,以及高莱特、阿索林等法、西作家的作品。因为受冯雪峰的影响,戴望舒对苏联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翻译了苏联作家里特进斯基的《一周见》、伊凡诺夫的《铁甲车》。但戴望舒对无产阶级的文学和思想,并不是人云亦云地盲目接受,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示出了难得的清醒,一边靠近,一边也在积极反思。他翻译了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唯物史观的文学论》,在译后记中他写道:“作者对于唯物史观在文学上的应用戒人夸张,他对于把事实荒唐地单纯化的辛克莱的艺术论,加以严正的批判。”并认为这本书的出版对那些凡事都要上纲上线,不分青红皂白,只会祭出唯物史观来考量的人来说,“倒是一味退热剂”。

在这个时期,他的重要译着还有《爱经》。《爱经》是由古罗马诗人沃维提乌斯(奥维德)的长诗《爱的艺术》翻译而来,戴望舒用了散文的方式来演绎这首长诗。这是一部讲述如何恋爱的书籍,而译者戴望舒当时正好陷入到对施绛年的苦恋之中,或许正好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刚好当时世界书局打算要出一套以爱为主题的《唯爱丛书》,被认为情意切切、格调不高。它与《爱经》同时在《申报》打广告,连累《爱经》受到了鲁迅的严厉批评,“今年大约要嚷恋爱文学了,已有《唯爱丛书》和《爱经》预告出现”。好在后来鲁迅发现了是个误会,在批评的文字上删除了“和《爱经》”这几个字。

随后在施蛰存主编的《现代》上,以及《文艺月刊》上,戴望舒翻译了大量西班牙作家阿索林的文章。可以肯定的是,对认为“文学的工作应该是忍受和爱”的阿索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启发了他自己的创作,同时也把他真正引入了对西班牙文学的热爱中去。

同类推荐
  •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福特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福特白手起家,用内燃机尝试制造了内燃机车,并且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百姓用的T型车。福特从一个打工崽到把汽车工业推到顶峰,在成长过程中,福特也像一个平常人一样经历过失败、沮丧等种种不可避免的挫折,福特的成功不是运气,与他做人的思路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福特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轮椅总统——罗斯福

    轮椅总统——罗斯福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黑白古天乐

    黑白古天乐

    "他演活了很多角色,但最成功的一出大戏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强大的内心、机遇、聪明、努力、坚持……他有的是什么?背水一战选择了主动面对公众承认自己的过失,赢得了机遇,带给他“知错能改”勇气的力量来自何方?
  •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历史转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最重大的事情。这一伟大历史转折从最初的酝酿、尝试到最终的实现、完成,经过了将近八年曲折复杂的历程。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国史、党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奇诡秘境

    奇诡秘境

    父母忽然离家,邻居行为诡异,小镇青年楚太平为了追查真相,进入重重秘境,经历种种危险,却发现真相远超想象!
  • 少年宫I

    少年宫I

    不要欺负小孩!因为你可能打不过他!“我要去少年宫,我要当最厉害的小孩!!!”常宁大喊。------------------------------------少年宫,传闻是少年的武学圣地。这里的少年实力通天。“小孩!交出身上的钱!”“我来自少年宫。”“大哥我错了!饶了我!”本书又名:《孩子饶了我好吗》、《有仇必报,能动手绝对不哔哔》、《打不过我跟你讲道理,打得过我跟你没有废话》。【每天三更,求收藏和推荐】
  • 万物复苏的我淡定无比

    万物复苏的我淡定无比

    灵异、奇诡、妖魅、神话、禁忌……阴影迷雾笼罩,血月红日照耀,异象纷呈,诸多神秘诡异存在纷纷复苏……这一日,时空梦境中一梦三百年的苏浩坚定地按下了重启……这一日,现实中成了三年植物人的苏浩睁开了眼睛……【苏浩:面对诡异,我是真淡定】
  • 赤火阳魂

    赤火阳魂

    你想知道三代为什么是最强火影么,你想知道角都的水准为何能和初代大战不死么,你想知道卡卡西八门遁甲能开几门么……………………火影是不是有许多情节另你不解?我会以我的故事给大家一些答案
  • 唯恋落樱

    唯恋落樱

    21世纪佛系少女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云月大陆。这是上天注定的缘分?还是前世未了的恩怨?初来乍到,即使从小穿越,但却隐藏本性,只有在他的面前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他是他国太子,我是远嫁他国的公主。这一世,生命中注定要嫁给白马王子吗?
  • 龙魂悍刀

    龙魂悍刀

    命运羁绊,如同枷锁,挣不脱,斩不断。持刀向天,哪有什么命运!我不是天才,只是将无数天才做了垫脚石。
  • 红尘初妆

    红尘初妆

    一次神奇的穿越之旅,一份跨越了千年等待的爱恋……傅诗诗在被男友无情抛弃的郁郁寡欢下,意外的穿越到了古代王朝之中。在这里,再次与“他”相遇。分别了的爱恋,又能否再次找回呢?
  • 无赖小男人窃心

    无赖小男人窃心

    故事讲述了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小男人,当他们一无所有又一无所成的时候,却遭遇到已经在白领阶层中确立成功地位的女强人,也许是冥冥中的安排将这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凑到了一起,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让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火花四溅。
  • 一直到现在

    一直到现在

    一位少女的亲生经历,我相信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无论男女。一个人的变化,青春期的心情,父母的不理解。肯定很多人都经历过。但有些人不知道像谁倾诉。这本小说会让你有感同身受。加油,这是你最好的心灵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