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3700000008

第8章 戴望舒大事记(6)

这一次的错过,使戴望舒永远失去了与洛尔伽面对面的机会。1936年8月18日,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派人杀害了年仅三十八岁的洛尔伽。巨大的悲伤和遗憾席卷而来,“从那时候开始,戴望舒就决定要把洛尔伽的诗歌更广地更系统地介绍给我国的读者”。

更广地、更系统地翻译洛尔伽的作品,是戴望舒许下的宏愿,这个愿望贯穿了他余下的全部生命。但事情的进展和人们的愿望总是背道而驰,命运总是在跟人开玩笑。

1936年8月,当洛尔伽死于独裁者的黑手时,戴望舒正在上海筹办一本全新的诗歌刊物--《新诗》。那时,刊物即将出版,戴望舒既要约稿、审稿,又要操心刊物的征订发行,虽然这工作令他感到充实,但也确实足以令他无暇他顾。随后的一年,《新诗》影响日深。在全部十期《新诗》中,翻译作品占了很重的分量,每期重点译介一位欧美诗人及其作品,包括里尔克、普希金、叶赛林、歌德等,戴望舒自己翻译的有许拜维艾尔、沙里纳思、阿尔托拉季雷三人。我想这并非是戴望舒有意回避了自己喜爱的洛尔伽,而是因为那时他手中翻得传神的洛尔伽诗歌可能并不多,他或许是希望能有更让自己满意的译作出来之后,再来作一次隆重的推介。可惜天不遂人愿,《新诗》在鼎盛之时,终止于日本人的炮火,所有的计划也都随之成为泡影。

随着上海沦陷,戴望舒举家移居香港。

在香港,戴望舒除了挣钱养家,又加入了“文协”香港分会并成了实际上的领导人,种种事物,耗去了他太多的精力。他和艾青共同创办了《顶点》诗刊,但或许因为这个刊物带着明显的抗日色彩,“《顶点》是一个抗战时期的刊物。它不能离开抗战,而应该成为抗战的一种力量”,所以,他只选发了自己翻译的《西班牙抗战谣曲钞》中的几首诗,试图以此激励国人。洛尔伽的诗歌则并没有选入。

随后的生活充满苦难,戴望舒经历了两次离婚,虽然戴望舒感情生活的失败与他自己处理不当有关(尤其是与穆丽娟之间的爱情和婚姻),但爱人的离开确实令他痛彻心扉,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发生在香港的两次失败的爱情使戴望舒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而日本人的监狱却彻底摧垮了他的身体,潮湿阴冷的空间,加上动辄实施的刑罚,他的身体早已突破了忍受的极限。他的哮喘变得非常严重,并且成了他永远无法挣脱的噩梦,蚕食着他的生命。出狱后,他长期生活在日本人的监控和感情生活破裂的苦闷中,后来又被同一阵营的多名作家联名写公开信诬陷为汉奸,又缺少足够的经济来源,生活愈见窘迫。种种挫折和灾难纷至沓来,令戴望舒疲于应付,能够挤出来写作的时间就更少了。

戴望舒到了北京之后,对新时代的梦想促使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承担起了许多繁重的工作,直至1950年,他猝然离世。

此前两年,他在上海和施蛰存见面。施蛰存问起他翻译洛尔伽诗歌的进展,他只能无奈地回答“还没有完成”。对于这项工作的延迟,除了前面说到的生活中的因素,施蛰存后来也提出了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洛尔伽的诗不容易译得好。我最近校读望舒译稿时,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一个民族的典型的文学形式,要在另一个民族的语文中表达得恰到好处,确是不容易的--虽然未必就是不可能。第二,恐怕也是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得到‘诗人在纽约’的西班牙原文本,他原打算在这一个集子里多选译几首诗,把洛尔伽所走过的诗歌的道路更全面地介绍过来。”

但洛尔伽毕竟是戴望舒热爱的诗人。这种热爱带领着戴望舒在现实的苦难中、在身心的伤痛中找到了短暂的宁静。这偶然一现的平静的空间足够让戴望舒进入洛尔伽的诗歌。

戴望舒为我们留下了那些被称之为“极品”的译作。那只是洛尔伽诗作中的一小部分,但仅仅是这一小部分,也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影响了中国的数代诗人。翟永明说:“但就是已完成的这一部分,也在80年代的中国诗人中间引起了关注。所有的诗人都会记得《梦游人谣》中的诗句:‘绿呵绿,我多么爱你这种颜色。绿的风,绿的树枝。船在海上,马在山中。’”直至今日,这影响也并没有要消退的意思。

正如施蛰存所说,洛尔伽的诗歌是难以翻译的。戴望舒为了达到更加完美的翻译效果,所费的心血实在不少。

王文彬在写到戴望舒译洛尔伽诗歌时,用两首诗来举了例子。其一是《冶游郎》,最初这首诗歌的译名为《昂达鲁西亚之歌》,其中诗句是这样翻译的:

你徒然走去,走来:

我把我的门儿上了锁。

像这样的翻译其实已颇不错了,舒缓平静,正与戴望舒自己的风格相近,但译者随后进入到更高的层面,他意识到不能用自己的风格来取代洛尔伽的风格,不能用翻译取代原作,而洛尔伽的诗风,本是充满歌谣般的轻快的。于是这首诗最终定稿为《冶游郎》,这两句也改为:

不用调笑,不用彷徨,

我已把门儿锁上。

在这里节奏感明显得到了加强。而后面的“我小小的心儿是很远”改为“我的心儿在远方”,“让他一任风吹”改为“一切都叫风吹过”,都是传神地加入了歌谣的元素,变缓慢为轻盈。

另一首诗是《树呀树》,诗中写了骑士、斗牛士、少年三人与小姑娘之间的对话,原诗中洛尔伽对小姑娘的三次反应用了同样的描述,因此在初稿中,戴望舒也相应地用了同样的表达--

美人儿听也不听

但后来戴望舒感到这样的翻译显得单调,翻译应该可以比原文更加丰富,至少在形式上更多样,因此他让小姑娘的这三次反应有了不同:

小姑娘不听他。

小姑娘不理他。

小姑娘不睬他。

三句之间,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立即带来了更加生动的气息。

除了前面提到的几首诗,其他译作中的神来之笔也很多,如《三河小谣》中,“哎,爱情呀,一去不回头!……哎,爱情呀,一去永随风!……哎,爱情呀,一去不回乡……哎,爱情呀,一去永无踪……哎,爱情呀,一去不回顾!……哎,爱情呀,一去永难忘!”在细微之处的敏锐感觉,使译作鲜活灵动。这首诗的赵振江译本《三水谣》,只用“啊,爱情啊,一去不复还……啊,爱情啊,/随风倒天边”两种表述多次反复,则显得太实了,也没有歌谣的味道。两者的“轻”与“重”,不言自明。

又如《伊涅修?桑契斯?梅希亚斯挽歌》第二章节中,戴望舒译本的“我不要看它!”和赵振江译本的“我不想看那鲜血流淌!”,也是大异其趣。戴望舒的翻译无疑更好地表现了诗歌的气质。两人翻译的不同,或许也是诗人和学者把握诗歌的方式不同,诗人们往往通过感受、体验来进入诗歌,学者则愿意通过理性思维来解读诗歌,这就使得同一首诗在他们眼中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和质地。

传神的翻译需要某个灵光乍现的时刻,在深入一首诗之后,译者所能做的,只是等待这个天赋的时刻到来,正如韩东在《等待与顺应》中说到的一样。这也正是为什么施蛰存认为“洛尔伽的诗不容易译得好”。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感觉,大大降低了戴望舒翻译的速度,最终他留下的《洛尔伽诗钞》手稿中,仅有三十二首诗,其中至少有七首还是他在法国时翻译的。而这些译作,直到他去世,也没能结集出版。

1956年,戴望舒辞世六年之际,作家出版社请施蛰存编辑整理了戴望舒翻译的《洛尔伽诗钞》,施蛰存欣然应允,完成了老友的遗愿。因为戴望舒没能找到洛尔伽《诗人在纽约》的西班牙文本,这些译诗中也就没有出自这个集子的诗歌。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施蛰存自己翻译了其中的一首《黎明》加了进去,于是《洛尔伽诗钞》便有了三十三首诗歌。

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又邀请施蛰存整理了戴望舒的译作,出版了《戴望舒译诗集》,这本集子包含了能够找到的戴望舒的全部译诗,《洛尔伽诗钞》自然也在其中。

1989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戴望舒诗全编》,也把译诗全部收入。

2012年6月,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洛尔迦的诗》,收入了戴望舒翻译的三十二首诗,此外是翻译家陈实女士所译的洛尔伽的其他诗作。

毫无疑问,戴望舒翻译的洛尔伽的诗作,已成了诗歌翻译的范本。而戴望舒本人,也成了译者的范本。--七城记

同类推荐
  •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逝世于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图说世界名人: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记叙了俾斯麦为个人事业和国家前途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事迹,让读者看到一部不一样的、真实的“铁血宰相”奋斗史。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甘地尼赫鲁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甘地尼赫鲁

    甘地和尼赫鲁为印度二十世纪的领袖,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忧国忧民:范仲淹

    忧国忧民:范仲淹

    本书讲述了范仲淹的一生: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严于自律。他生活清苦,却倾其所有帮助别人。作为官员,他以天下百姓的幸福为己任,一切以百姓利益为先;作为臣子,他不惧权贵,勇于直谏,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 百战将星

    百战将星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肖永银将军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历了鄂豫皖的“大肃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到红四方面军后给徐向前元帅当警卫排长,经历了感天地动鬼神的西路军失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摩下经历过胜利的辉煌,也经历过令人痛心的失败。在建国后,他先在西南,又到金陵与许世友等名将搭档,抗过了“文革”的动乱,组织了擒获林彪死党行动……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邓稼先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邓稼先传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热门推荐
  • 乔的怪奇物语

    乔的怪奇物语

    作品源于50年代的一段故事,泛黄的夏日,看不见的笔友,一段离奇的故事就此展开。
  • 六合第一宗

    六合第一宗

    “为什么别人穿越只有一个系统而我却有两个?”本来想低调发展宗门的李长安却得不停的去作死。系统一:【咚,触发任务:和烈焰圣宗结盟】系统二:【叮,触发任务:挑衅烈焰圣宗圣主】李长安:“我太难了啊!”
  • 九转,成圣

    九转,成圣

    作为妖族的一代天骄,却不愿作为妖族,“我”宁愿舍弃自己的一身修为。转而为人“以吾之名,弃吾之躯,转而为人,重塑吾身”是兄弟之间的情,还是情人之间的爱。在茫茫的无边世界,怎样才能踏出属于自己的不寻常之路。。。。。。
  • 许你一世倾城,冷面总裁傲娇妻

    许你一世倾城,冷面总裁傲娇妻

    他,冷面总裁一个,冷的吓死人;她,被继母从私人飞机扔下,从此她遇到了他,他们之间有一个契约,她帮他办事,他帮她报仇,他们一个冷酷,一个傲娇,且看看他们是如何相爱的吧
  • 兔如其来

    兔如其来

    她只不过是去天宫的御花园转了一圈,就被诬陷偷吃了极寒天冰莲?就算她是个吃货,但只爱吃肉啊!这花的名字一听就是能冻掉牙的,她才不吃呢。啊啊,你们要干什么?我不过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啊,你无缘无故把我变成一只兔子并赶到凡界是怎么回事?我好歹也是个仙女啊喂!什么?你准备陪我一起下界还不许反对?!我只想要我的美食们呜呜呜……
  • 魔主大人请回答

    魔主大人请回答

    医毒双绝的鬼才从小便是可怜弃婴,当所有人将她视为杀人的工具,他却对她许下永世护她的誓言。是真是假,她已经不敢再信……“爱情是什么?我只想拥有亲情,为此我不惜一切!你?神尊又如何?一见钟情?那是什么东西?再胡搅蛮缠,我一针让你断子绝孙!”
  • 锦瑟年华卿与度

    锦瑟年华卿与度

    【1v1,很甜,很宠,微酸】那一年,晋阳燃起了灭族的冲天大火。那一年,她初见长安飘飞的盈盈海棠。那一年,荆州密密地下起了潇潇细雨。那一年,洛阳的纷纷大雪遮蔽了天际。她弃下红妆,长发结顶,和他一起出将入相,千里江山驰骋。成长,挣扎,阴谋,背叛,生死。助他成虎视六合的一代雄主,她也是景星麟凤的国士无双。“我愿君:开一代之盛世,奠不朽之基业。”“我愿卿:江山功名一梦尽,闲看庭前榴花开。”——锦瑟年华谁与度?武陵溪上桃花路。
  • 远方的迷迭香

    远方的迷迭香

    生活中会遇到行行色色的客人,经常听他们不一样的故事:有工作故事;有感情故事;有旅行故事;有生活琐碎的故事……从他们故事中可以领悟不一样的生活,她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设计师,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刚出社会的00后……他们的故事也反应了当下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听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从他们故事中看下自己的生活,好的故事励志着我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悲伤痛苦的故事让我从中可以学到如何是与非,避免人生少走错路和弯路,有时候真心的劝慰和安慰,给予他们适当的建议,看着他们从生活的一个点,走向另一个生活的点,有成长,有痛苦,有快乐,从好多客人身上,我看到了成长的力量,这种力量真的很强大。很神奇的他们的故事,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经历,很平凡的我,想要一直听着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是我成长的力量。
  • 我毁灭过修真界

    我毁灭过修真界

    第一世,我只想做个普通人,然而,你们辱我欺我,最后我不得好死。第二世,我重生在修真界,天赋异禀,然而,族人却当我是个杂种,所谓的正派只想着如何杀掉我,拿我炼药修炼,他们毁了我世界的唯一,我便毁了他们唯一的世界。第三世,修真界天道镇压我,我重回都市,回到了18岁那年,这次,会不一样了吧。
  • 剑启天荒

    剑启天荒

    这片澜壮阔,浩瀚无垠的鸿蒙世界,被牛、鬼、蛇、神,妖、魔、异、怪所横行。这里虽光怪陆离,希望无尽,可唯有道法,才是人类赖以生存下去的唯一指望。贫瘠地域,九州王朝,在这里也不例外,人人习道修法,以道为尊。叶小河,一个天生没有灵根无法修道的异类就出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