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0100000001

第1章 黑白常颠倒身死名不灭——被冤杀的名臣(1)

泾水流,渭水流,清浊自古难分流,枉事几时休!冤悠悠,恨悠悠,何得明月挂神州,冤情鉴中收。这首《长相思》词,恰是对古人关于冤事心情的描述。自古以来,人们常以自然的“泾渭分明”来比喻人间的“是非分明”,其实,看来清浊似乎有别的泾渭合流,并不可能截然分明;至于人间的是非,又怎易分明!在中国古代封建体制之下,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冤案发生,常见的冤事大凡有:尽忠而受谗者,如屈原、伍子胥;爱国而有罪者,如李刚、岳飞;革新而殒命者,如商鞅、李斯;敢谏而受辱者,如寇准、海瑞;持正而罹刑者,如司马迁;除弊而遭祸者,如晁错;以忠而为叛者,如于谦;勤政而得惩者,如刘晏,等等。中国古代的臣子们有相当多的人是因为蒙冤而死的。这并不奇怪,极权的封建制度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就是滋生冤案的肥沃土壤。更何况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常常喜怒无常,草菅人命。因此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充满了无数忠臣义士的血与泪。他们的被冤杀,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封建体制的必然消亡。

晁错——皇帝老儿的“替罪羊”

晁错是汉景帝时的名臣,由于向皇帝提出“削藩”的合理化建议,触及皇族的要害。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汉景帝是个很昏庸的皇帝,他为了安抚这些想抢班夺权的“皇兄”“皇弟”,竟然昧着良心,把忠心耿耿的晁错腰斩了。可叹晁错稀里糊涂地就做了刀下之鬼。否则,他一定会告诉天下的人们:不是什么样的领导都值得侍候的!

晁错是颖川(今河南省禹州)人,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学什么像什么。他老爸看他是块材料,就让他去学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学说。这老晁头当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学谁不好,偏要学他们,不说申不害,就那个商鞅,最后死得多惨呀!结果,晁错的命运也没比商鞅强多少。当然了,他老爸当时也是望子成龙心切,后来当他看出儿子要惹祸上身时,说什么都没用了,只好先自我了断,眼不见心不烦啊!也许他觉得是自己引错了路,要不就是给儿子的名儿起得不好,叫什么晁错啊,跟错主子了吧!

前边说了,晁错聪明好学,那个时候主要体现在写文章上。晁错的文章写得棒极了,总得满分不说,还常惹得那些教书先生摇着脑袋说“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胜于蓝”之类的酸话。成年之后,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晁错先是做了一个负责祭祀的小芝麻官。由于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随后又是多年战乱,导致原来的许多学说都失传了。汉文帝得天下的时候,想找一个精通《尚书》的人,来帮助其治理天下,但普天之下,能人难寻。后来终于寻访到齐国的伏生,他是原秦国的博士。据说,他对《尚书》很有研究,可惜已经90多岁了,走路扶着墙不说,撒尿还总尿鞋上。汉文帝咬着手指头想了半天,总觉得让这样的人出来辅佐他,太丢大汉朝的脸了。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决定派一个人去向扶生学习《尚书》。

晁错很荣幸地被汉文帝选中。不久,伏生那点儿学问就都让晁错学会了。他回来向汉文帝汇报学习成绩,汉文帝虽然有很多地方听不明白,但还是装作很内行地说:“很好,人才难得,前程远大!”晁错听了这话心里这个乐啊。晁错从那之后真的就官运亨通,先后担任了太子舍人、门大夫、博士等职务。

在任博士官的时候,他写了一篇名为《言太子宜知术数疏》的作文,这时候的晁错已经是个有身份的人了,他写的文章不应当再叫作文了。可晁错谦虚呀,他坚持要叫作文,遇着谁还很客气地让人家帮助改改什么的。当然了,他心里清楚,没有人能改得了他的文章。

他在《言太子宜知术数疏》这篇文章中指出:君主作为天下之主要想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也就是通晓治国的方法和策略。

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领导艺术,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汇报,不要被一些假话、套话、空话给“忽悠”了;懂得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兜里总有银子,那样天下才会长治久安,社会风气才会好,钱包掉地下都没人捡;懂得怎样使子、子女尽忠尽孝,讲文明懂礼貌,那样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缺德的人就少了,老奶奶过马路就有人扶了。

晁错认为朝臣中关于“皇太子不必研究国家大事”的说法是一种谬论,以前的君主治理不好国家而被权臣杀害,是由于不懂得治国的“术数”。现在太子书读得不少,但如果只知死背书本,不知如何治理国家,那也是没有什么大用的。他建议文帝不仅要选择切实可用的“圣人之术”让皇太子学习,而且要经常让太子陈述对问题的看法。

汉文帝看了晁错的文章,又听了晁错说得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拜他为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主管太子府内庶务的,相当于太子府的总管)。由于晁错口才好,肚子里的“点子”又多,太子很敬重他,称他为“智囊”。

在任太子家令的时候,晁错经常上书给汉文帝,提出一些抗御匈奴的建议,汉文帝很重视,大部分都采纳了。文帝十五年(前165年),皇帝下令全国上下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为国所用,晁错也成为被推荐之一。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即“策问”。参加策问的100多人中,晁错的回答是最好的,被判定为第一名。晁错写的《举贤良对策》一文成为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

在回答“通于人事终始”的问题时,晁错以历史上三王的处事原则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三王时代,君主与臣子的关系很融洽,他们共同研究国家大事,决定天下安定的大计,都以人的本能为根据。人在本能都是想长寿、富裕、安定、闲逸,只有保护、扶持、爱惜民众的利益,做合乎民情的事,保障了人的本能,天下才能安定。三王制订各种法令,并坚持要求别人像要求自己一样,宽恕别人像宽恕自己一样。人之本能所憎恶的,不要强加于人,人之本能所向往的,不要强令禁止。这样做的结果,是百姓和睦相亲,国家太平安宁,君王地位巩固。这是领导者都应效仿的!

在回答“直言极谏”的问题时,晁错以五伯的例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五伯坐天下时,深知自己才学浅薄,所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大臣去处理。辅佐五伯的大臣们,经常检点自己而不敢欺骗君主,制订法令,以“兴利除害、尊主安民”为目的,而不“苦民伤众”。一切按法令办事而不徇私情,克服困难不怕牺牲,见有才能的人而不压制,不让没有能力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实行奖赏,表彰忠君孝亲的人,而不是把老百姓的财物随便给那些对国家没有贡献的人。施行刑罚,禁戒那些不忠不孝而危害国家的人,定罪量刑得当,犯了罪的人对自己受到的刑罚也会从内心里感到服气。如此法治,可以说是平正之吏了。法令不合理,提请君主更正,不使老百姓受到伤害;对君主的暴虐行为,不应顺从,而要帮助纠正,不使国家受到损害。纠正和补救君主的过失,显扬君主的功德,使君主内无邪恶的行为,外无污浊的坏名声。这样来辅佐君主,就可以说是直言极谏之士。

在回答“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的问题时,晁错以秦朝的教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秦开始统一天下时,君主的贤明不及三王,他们的大臣的才能也不及三王的助手,然而秦的统一事业完成得很迅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地形有利,山川富饶,财用充足,百姓善战,而六国的君臣大部分都是酒囊饭袋,意见不一致,百姓也不为他们卖力。本国富强而且安定,邻国贫弱而且混乱,正是统一天下的有利条件,因此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业。在那时,三王的功绩都不能超过秦始皇。”

“但是后来秦很快就衰弱下来了,那是因为任用了没安好心的臣相和听信了不利于国家安定的谗言;大造宫殿,贪得无厌,民力疲尽,征收赋税没有节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群臣恐惧,献媚求存,骄横放纵,不顾祸患;凭着高兴而随便赏赐,发泄怒气而胡乱杀人,法令繁多残酷,刑罚严厉残暴,草菅人命,秦二世这个刽子手甚至以亲自射杀百姓取乐;贪官污吏乘法令混乱之际,擅作威势,独断专行,各自为政。”

“秦末始乱,官吏首先侵害的是平民百姓;到了中期,富人官吏也受到了损害,最后,连皇族和朝廷大臣们也受到侵害了。因此,闹得人人都没有有安全感了,很多人晚上总做噩梦。因此,陈胜带头一造反,天下很多人就都一哄而起,秦朝转眼之间就被灭亡了。”

晁错的分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比较中肯而切实的。汉文帝看完之后,一个劲地喊“精辟”,差点跟晁错拍肩膀论哥们了。

最后,晁错拐弯抹角地批评自己的主子:陛下您上台十六年了,可是老百姓还过着以前那样的穷日子,不到过年想吃顿饺子都挺费劲;拦路抢劫的,占山为王的,半夜偷盗的,也就是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不到位;边境上也不消停,那些不服天朝管的少数民族抢咱们的美女和大米、白面什么的。之所以会这样,想来是陛下您没有亲自管理国家大事,只是一味依靠臣下的缘故。那些大臣们我还不了解呀,那两把刷子怎么能跟陛下您相提并论呢?还是陛下您英明啊,快让他们都靠边站吧,您还是亲自出来主持工作吧。

汉文帝看了以上的内容,心说,你小子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但是他转念一想,管他是夸还是骂呢,这小子说得还真对。虽然话有些不太中听,也比那些整天说我是“贤明君主”的人强多了。这样的人才是忠臣啊!得提拔提拔。文帝下令把晁错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

西汉的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了,汉高祖刘邦当皇帝时,对外姓人不放心,便封了一堆同姓王到各地去,齐国有七十余座城,吴国有五十余座城,楚国有四十余座城,差不多占了天下一半。而且这些诸侯王基本上自治,自己设置官署,自己建立军队,国内的租税也都归自己,就和当年周朝天子下面的诸侯国一样。当初的设想是假如遇到外敌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乱,这些诸侯王便可以带领自己的部队保卫中央。可是后来这些祸患都被摆平了,诸侯王的势力反倒对汉朝的中央政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汉文帝时,已经有诸侯王不服天朝管了,虽然汉文帝给各诸侯王发去了“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最高指示,很快就摆平了。但汉成帝心里清楚:表面上是摆平了,有野心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当时曾很有名气的大臣贾谊在一篇奏折中就提出过合理化建议,让汉文帝把大的诸侯国分成一个个小的诸侯国,分给诸侯王嫡子嫡孙以外的子孙,如果子孙没有这么多,就先把没封的国土空着,这样中央不侵夺各诸侯王的一寸土地,而诸侯王的势力却无形中被削弱了。

应该说贾谊这个点子还是不错的,可惜汉文帝这个人总是犹犹豫豫,下不了那么大的决心,不愿意因为削藩得罪他的那些亲戚们,再加上有很多大臣也反对这样做,所以贾谊的合理化建议没被采纳。

晁错在诸侯王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和贾谊差不多,也可能他是受了贾谊的启发。继贾谊之后,晁错再一次提出削藩,太子刘启是举双手赞成的,汉文帝的立场并没有改变,还是拉着官腔说:“此事从长计议。”

汉文帝死后,太子刘启接了班,即汉景帝。晁错因为过去就是太子党的人,这回当年的太子成了国家的主子,他当然要官运亨通了。先是被任命为内史,主管首都长安的行政管理工作。晁错多次请求景帝单独召见自己,和景帝商议国家大事,当然了,要是能在一起喝点小酒就更好了。景帝对他是非常信任的,几乎晁错说什么是什么,晁错因此将国家的法令制度该改的也都改了一遍。这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有的人背后说晃错是“装疯”,但是这些人看到晁错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暂时还没有谁敢当着他的面翻眼皮。

最感到心里别扭的是丞相申屠嘉,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总想找茬儿收拾晁错,却一直找不到晁错的毛病。晁错的内史府坐落在太上庙外面的空地上,从东门出入极不方便,晁错便在南边开了一扇门,凿通了太子庙外面的围墙。申屠嘉以为这下子抓住晁错的小辫子了,便要到景帝面前去告晁错的状。晁错也不是好整的人呀,他知道丞相要拍他的黑砖,就抢先一步先向景帝说明了情况。

等到申屠嘉向景帝告状,说晁错私自开凿太上皇的庙墙为门,应送廷尉治罪时。景帝却说:“老申你不要小题大做,你说的那不是什么庙墙,是庙内空地上的围墙,这不算犯法。”申屠嘉知道皇帝这是有意护着晁错,心里一生气,竟然气出病来,不长时间就死了。别人见好好的一个丞相就因为和晁错斗气死了,谁也不敢再给晁错小鞋穿了,有好酒都找晁错一起喝,晁错也就更牛了,不过他表面上还是挺谦虚的,做人也挺低调。

丞相申屠嘉死了不长时间,晁错又升官了,当上了御史大夫,也就是副丞相。他就是在这时向景帝上《削藩策》的,建议凡是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晁错特别指出危险性最大的是那个吴王刘濞,先前因为吴王太子和文帝的皇太子(也就是现在的景帝)下棋时无端被打死,吴王就心怀怨恨,假说有病,不来朝见,按法律本应处死,文帝一想都是自家兄弟,不忍心治罪,只是轻描淡写地处分了他一下就拉倒了。

但吴王这个人蹬鼻子上脸,从那之后更不像话了,公然开铜山铸钱,煮海水熬盐,招募了一些“打砸抢分子”,阴谋发动叛乱。晁错认为,对于吴王刘濞这样的野心家,削他的封地要反,不削他的封地也要反。削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小,不削他的封地,反得迟,祸害大。晁错断定吴国必反没错,但他强行削藩,势必会引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和反抗,这就不是一个吴王的问题了。而且他把削去的郡县收归朝廷,而不是如贾谊所建议的那样分给诸侯王的子孙,朝廷是得到了利益,而诸侯王的最大利益就被剥夺了,这样他就把自己置于了风口浪尖上了。

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议论,大多数人知道景帝是晁错的总后台,因此大家在开会时都乱哄哄地伸大拇指,当然也有的人一个劲地点头,意思是“领导永远都是对的”。但是同样后台很硬的人站出来反对了,那就是窦婴窦太后的亲戚,他们同晁错当场就吵起来了,当然是文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此就结下了怨仇。最后,景帝拍板决定: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部。随后晁错又修改了关于诸侯王的法令三十条。这一下诸侯王都被惹火了,联合在一起准备用武力抗拒削藩。

同类推荐
  • 努力活在修仙界

    努力活在修仙界

    修仙是每一个爱看小说人心中的一个美梦,但当这个美梦成真时,却成为了张洛的噩梦。在修仙界可长生?可逍遥?可得大自在否?自然是可,不过前提条件是你得存活下来。且让各位看官瞧张洛如何畅游在这大家心中所想的修仙世界。张洛:“不!我不想!”“不,你想。”(这是一个充满战与火的世界,人们在绝望与生存中挣扎,死亡陪伴在每个人的身旁,新手城的安逸,不会太久,离别,是每时每刻的话题,张洛,只是这一切的见证人。)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本书介绍了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干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
  •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男主李凤年是生于21世纪的一个普通的演艺圈经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唐朝,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当时最著名的李龟年三兄弟的经纪人,把自己变成了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 回到北宋当将军

    回到北宋当将军

    在这个天与帝所掌控的宇宙中很多的分裂宇宙界。在这三行一共分裂宇宙界中,这个故事发生在为三行一共分裂宇宙界中为上——男权至尊平行宇宙体中编辑号为NO.2012平行宇宙体中。在这个平行宇宙体的公元前960年,后桓反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大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这时一位穿越过去的奇瑞女子,竟异想天开的想当统御万军的武将军,她究尽当不当得呢?
  • 乱世浮沉录

    乱世浮沉录

    一次车祸,秦峰穿越到中土大陆。时逢乱世,诸国混战不休,这里充斥着杀戮、欺骗与背叛,也不乏古道热肠、千金一诺、舍生取义,且看秦峰如何从危机重重中杀出一条血路,演绎出不朽的传奇。
热门推荐
  • 宇宙科技搬运工

    宇宙科技搬运工

    一次陨石的掉落,一次无意的蹭无线,让马庆泽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手机连上了外星人的论坛,潜水闷声发展黑科技。一流公司作标准,二流公司作品牌,三流公司作产品,对不起,我们作垄断!
  • 核武纪事

    核武纪事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通过核武获得能力的世界。纪阵升本来是战斗技巧出众的少年,却因获得了“响声”这个似乎对战斗没用处的能力而被人嘲笑。后来他执意继续走战斗之路,成为了一名游侠,在一次惊险的魔兽讨打任务中,受到一位能将弹力控制完美应用到战斗中的高手提醒,逐步开始自己的能力开发之路,使能力不断进化成为超一流的战斗能力。在这期间,尽然发现有人勾结境外蛮族意图发动战争,他与同伴们一步步查出了事情真相,破坏了一个惊人的大阴谋。可是蛮族的野心已被撩起,战争一触即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冒险与诗歌

    冒险与诗歌

    一个属于冒险者的冒险史诗!作为新手冒险者来讲,大野猪都是一位不能小觑的敌手,在这波澜壮阔的世界,让吟游诗人传唱我们的诗歌。(这个作品由我心中的的冒险梦,灵感来自小时候大名鼎鼎的风色幻想系列和我一路走来读各种奇幻小说)
  • 半世繁华半生殇

    半世繁华半生殇

    幼年时初遇,他便将她带在自己身边,她因此成为时夜谷中唯一的女孩。经过多年的相处,他早已认定了她,想要与她共度余生,她也将他放在了心上。然而事与愿违,几十年前的诅咒影响着这里的一代代人。诅咒难以避免,他选择假死逃离,原本是为了她好,却忽略了她需一人默默承受未来的事。一朝归来,他变为九五之尊,而她依然守护在他们初遇的地方。他说还爱着她,却有着后宫佳丽三千。她也爱着他,却不愿禁锢在高墙之中。......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要不是你,或许在那个雪夜,我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夜初凉遇见你,让我重新有了目标和希望,你对于我来说,就像是黑夜中为我照亮前进道路的那一束光。——尹祈或许是命运弄人,或许是本就无缘,他们的道路还很长、很艰难,不知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
  • 夕阳下的妖精

    夕阳下的妖精

    发怒了,忍无可忍,那就爆发吧。……横冲直撞的木木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依旧张狂。叛逆的她却让人心疼,她说:“我是疯子你知道吗?啊!”他将她拉进怀里怀里心疼的说:“以后,我陪你疯。”她的狂,她的傲,只是自己的一层保护膜而已。当木木结婚后,和丈夫回忆起这一切时,只是淡淡的说:“我的青春就像夕阳的逆光,刺眼夺目,但夕阳终会是落下的,所以我的青春就在夕阳下。”
  • 新生纪元

    新生纪元

    末日后数百年,核爆破坏,丧尸肆虐,变异生物横行,龙兽族入侵!幸三大古国出现,人族兴起古武,在浩劫中幸存下来。没想到,星球最强公会衰落,最强者失踪,人族再次陷入死局!在这时,秦寒从学院毕业,踏上了武者之路。人族,由此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水浒之基因提取

    水浒之基因提取

    林冲的不作为,杨志的敷衍了事,宋江的阴险毒辣,华荣和李逵的愚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