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31

第31章 《易传》自然宇宙哲学简论(2)

其二,“变”是自然宇宙存在的根本属性。自然宇宙是在不断的变易中产生和形成的,自然宇宙又是在不断的变易中存在和发展的。所以,《易传》提出了“唯变所适”的命题,可见,“变”是宇宙自然的根本属性。“变”作为宇宙自然的根本属性,具有四个明显特点:(1)变与时相连。所谓“与时俱进”,“与时俱往”即谓此。《系辞传》言:“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故“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可以说,变与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是合而为一的。(2)变与四时相合。所谓“变通配四时”,“变通莫大于四时”即谓此。《易传》认为,四时之成赖于阴阳,阴阳是四时交替的内在根据,而四时交替乃为最大的宇宙通变。万物的化育,生命的流转赖于四时之变。因而,没有四时之交替,也就没有永恒之生生,没有生生,也就无所谓变。可见,宇宙自然的四时之交是宇宙自然生生的基本法则。故《说卦传》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得以顺性命之理。”以此而言,“变”具有永恒的绝对性。(3)变与象相表里。所谓“观象知变”即谓此。“变”为宇宙生生之机制,“象”为宇宙生生之彰现。所以,“动则观其变”,“居则观其象。”可见,变与象相表里。变而成象,象依于变。象不能无变而独显,变亦不能无象而独存。(4)变与反相一致。反即循环、周转、复归。所谓“无往不复”,“终则有始”,“原始反终”即谓此。因此《系辞传》言:“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事物之变呈现着循环往复的特点,始则终,终则始,“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可见,反复、循环、重叠、周转是自然天道运行的基本规律。《易传》关于“变”的循环性、周转性的论述,表明《易传》作者已猜测到了事物螺旋式上升和曲折性前进的基本趋势。

其三,“变”是宇宙阴阳矛盾的相克相转。《易传》所揭示的阴阳、刚柔、男女等对立现象实质上是揭示事物的矛盾现象。在《易传》看来,宇宙自然万物的生存流变,无不是在阴阳相推,刚柔相荡,男女构精的相互冲突、相互交感中实现的。而在这些复杂的矛盾形式中无不贯穿着变。所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就是指事物矛盾的相互克服和相互转化。而相克相转既是阴阳矛盾的消融,又是阴阳矛盾的转化。相克相转以对立为前提,以生生为结果。在宇宙自然中,天地是最大的阴阳,亦即最大的矛盾,而天地阴阳的交合流转则是宇宙自然界中最大的生命源泉。故言“天地之大德曰生”。为因如此,《易传》将“变”推衍为“变易”、“变革”,以“变易”、“变革”的观点化解社会矛盾,揭示除旧布新之意:“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可见,自然宇宙的阴阳相转,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体现着宇宙流变的根本精神。《易传》将“变”视为宇宙自然存在的根本属性,预示了变易革新,新陈代谢的客观必然性,这表明以变化发展的观点认识和把握宇宙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是对宇宙自然本性的肯定。

三、“尚中”是《易传》自然哲学的最高目标

《易传》不仅把自然宇宙看作一个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有机整体,而且以“中”为自然宇宙的最高品德。《彖传·临》言:“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彖传·无妄》言:“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彖传·节》言:“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看来,“中”之性是宇宙自然的最高品德。故《易传》具有浓厚的“尚中”意识:“利见大人,尚中正也。”“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舆说车复,中无尤也。”“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故“中不自乱”,“中有庆也。”把“尚中”作为契合自然宇宙和谐发展的最高目标。

归纳《易传》对“中”的论述,可有如下几类:(1)中正,即中而正直。《彖传·同人》言:“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彖传·离》言:“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2)正中,即不偏不倚。《彖传·需》言:“位乎天位,以正中也。”《象传·比》言:“显比之吉,位正中也。”(3)刚中,即刚健中正。《彖传·井》言:“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彖传·升》言:“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4)中行,即中正而行。《象传·师》言:“长子帅师,以中行也。”《象传·泰》言:“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5)中道,即中直之道。《象传·蛊》言:“干母之蛊,得中道也。”《象传·离》言:“黄离元吉,得中道也。”(6)中直,即中正刚直。《象传·困》言:“徐有说,以中直也。”(7)时中,即依时而中。《彖传·蒙》言:“蒙享,以享行时中也。”……《易传》的“尚中”意识体现了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之道,是对自然宇宙变易法则的直观表述,其意义就在于启迪人们中正正直,中行行正。

概括《易传》的“尚中”观念,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以下道理。

其一,“执中”是对自然宇宙平衡、和谐法则的根本观照。宇宙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从动物结构的双侧对称到植物生长的两侧相应,从宇宙天地的阴阳和谐到人类社会的生态平衡,无不呈现着平衡、和谐的状态。正是由于宇宙自然的和谐、平衡的大中之道,映射出了人生行为的不偏不倚和中直刚正之则。在宇宙自然界中,阴阳变易是宇宙化生的本质,而阴阳两种势力的构成原则即为中正。故《易传》将“中”作为对宇宙法则的最高体认,将“执中”看作人类追求完美的最高目标。《易传》尽管受当时理论思维水平的限制,未能将“中”上升为哲学范畴,但它对客观物象的平稳、和谐状态的观察体认却是正确的。因此,《易传》十分重视卦象的中位,认为“二多誉”,“五多功”。这是因为卦象的二爻处于下卦中位,五爻处于上卦中位。二五爻阴阳当位则吉。所谓吉,也就是反映事物客观法则的结果。故《彖传·节》言:“刚柔分而刚得中,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彖传·小过》言:“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可见,遵循宇宙自然平衡、和谐的自然法则,也就是尊重宇宙自然不偏不倚的大中之道。

其二,“时中”是对自然宇宙和谐变易的确认。阴阳是宇宙变易的本质,而中正则是阴阳变易的基本原则。阴阳当位谓之中,不当位谓之不中。然而,阴阳交易流转则是变化的、流转的,因而中正之位也就不是僵死的、呆板的,而是随时而变的。“依时而中”,“随时以处中”。这反映出了《易传》作者对“中”的灵活性、变易性的辩证确认,它表现出了“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及“日新之为盛德,生生之谓易”的积极进取、变通创新的精神,而这种变通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得益于大自然的“时中”品德。所以,《易传》解释《易经》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之义,就是依照自然宇宙的这种“时中”品德,揭示出客观事物在其不同时位、不同阶段的变化发展以及主体所应采取的相应行为。故有“应乎天而时行”,“承天而时行”之语。可以说,《易传》的“时中”观念蕴含着变通创新的生存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生存智慧。

其三,“尚中”是契合自然宇宙法则的最高理想。正因为“中”是天地万物生成发展的的根本之道,是自然宇宙的根本原则。因此,依中接物,依中立身,依中行事便是人类契合自然宇宙法则的最高目标和最高理想。故《彖传·无妄》言:“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彖传·大过》言:“刚过而中,巽而说行……乃亨。”“中”之所以具有如此之作用,就在于它符合客观自然的辩证本性。因而,符合客观辩证本性的行为也就是规范的行为、合理的行为。所以,《易传》的“尚中”意识实质上也就是要求人们按照客观辩证法办事,随时处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而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就必须“取中”、“执中”、“尚中”。可以看出,“尚中”既是对宇宙自然法则的体认,又是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肯定。《易传》的“尚中”意识对中国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在这种“尚中”意识的启迪下,中国哲学形成了“中庸”智慧和“中和”理念,从而使中国哲学具有了独特的辩证思维模式。

总之,探讨《易传》的自然宇宙哲学思想,体味《易传》的“生生”精神、“变易”理念和“尚中”意识,不仅使我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宇宙智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意蕴。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舍得:经营人生的智慧

    舍得:经营人生的智慧

    人生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得”是本事,“舍”是学问,正如一位高僧所说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关于舍得,佛家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而在现代人眼里“舍”就是放下,“得”就是成果。其实,懂得舍与得的智慧和尺度,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我们需要通过“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体现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

    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

    本书把本来意义上的美学称为“文艺美学”,它有着极其深厚的理论传统,令人崇敬,正如伟大艺术作品深深感动着每个人。本书对艺术的批判和对文艺美学的批判完全是一种先验的政治的理论思维的结果。同理,本书以中世纪艺术为范本所揭示的艺术的象征性和创造性,也是运用理论思维对艺术本质所做的一种“先验演绎”,与对中世纪艺术的历史性研究不在同一个界面上。早就有人把马克思学说的根本精神解读为一种美学,在本书所揭示的政治美学的意义上,马克思学说本质上必然是一种关于最美政制和最美人性何以可能的先验政治美学。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道德经》是老子流传下来的惟一著作。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间,《道德经》占据了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大体系的基础。甚至有人说:“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萌妻有毒:首席老公小心!

    萌妻有毒:首席老公小心!

    什么是无赖加禽兽!说的就是莫庭之!“莫总,请你自重!“她冷瞪!“自重?”他轻嗤一笑,“抱歉,我盐多!”
  • 连影奥特曼

    连影奥特曼

    主角张松在看电影奥特传奇的时候,因为电脑漏电而意外穿越到了戴拿的世界观,飞鸟信已经失踪了15年,但是,新的黑暗正在慢慢的靠近。。。
  • 青剑仙

    青剑仙

    海族之祸让普通人苏青的生活轨迹,骤然改变。踏上仙途却无法修炼,落魄至此又绝处逢生。草原剑林危机四伏,葵水河里深不见底。在十面埋伏的修行界,他该如何站稳第一步?人心叵测,赤子妖心,海族野心勃勃,乱世之象已起,抱剑少年又当如何在这乱世中斩出一片朗朗乾坤?欲知仙中事,尽在此书中。
  • 漂不过的平行线

    漂不过的平行线

    单夏,是一个简单到只有白纸的姑娘,在没有遇到牧一昂之前,还不知道什么是喜欢一个人的心动。牧一昂,老土的校园故事里的受欢迎的人,阳光下的他那么耀眼。被单夏的那一抹单纯所吸引。有一天,当你一个人默默的走在沙滩上,也许你会发现你的脚边躺着一个带着幸福的漂流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血之心

    无血之心

    人偶与人类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怀揣着现代的材料学与机械学的知识,穿越到了充满各种力量的异世界,在此制作人偶,认识人偶,并且通过一场场诡异的纷争,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即便道路已经歪曲,我也要将其延续下去……”
  • 别吻皇家痞公主

    别吻皇家痞公主

    她慕倾妍是至尊无上的天界公主,世间任何人都无法击败她的武器——七彩绸缎彩儿,除了她的良人……霸道如他,“我要你……”他的手扣住她的腰在她耳边呵着气……他是彩儿都制不住的男人,所以她以为他是她的良人。但为何三千年后彩儿又控制不住了他?邪魅如他,她从天而降掉进他家浴室,刚想跑却被他扯进浴缸,作孽的手在她的背后游走,“想要吗?我会给你到哭着求饶……”
  • 湖南骡子

    湖南骡子

    《湖南骡子》是一部通过何姓家族五代人折射湖南长沙现当代一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家族的第二代四兄弟中,既有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有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他们有截然不同的理想和主义,但又手足情深。《湖南骡子》着重书写了辛亥革命以来历次重大政治运动在湖南的影响,写了国民党爱国军队的生活与战斗,以及一连串消逝了的十分残酷和惨烈的湖南人的生活,更写出了如骡子般坚韧和倔强的湖南人的集体性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