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79700000014

第14章 汉书(1)

霸王乌江自刎

公元前202年,韩信率领大军,十面埋伏,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几次突围,都被挡了回来。

韩信知楚军粮草将尽,为了瓦解楚军斗志,就让汉军齐声合唱楚地的民歌。项羽与爱姬虞姬一起饮酒时,听到歌声,以为汉军已经攻下了楚地,忍不住泪如雨下。项羽借酒消愁,也随口唱出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跟着吟唱。周围的侍从听了,都忍不住哭出声来。

当天夜里,项羽决定率兵突围。他带领800骑兵,杀出重围,向南逃去。韩信得到消息后,命灌婴带领5000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项羽一行慌不择路,很多人都走散了。渡过淮水后,项羽身边仅剩下100来人。走了一程,项羽来到一个三岔路口,问路边的老人哪条路可以通往彭城。老人认出他就是让天下万民陷入战乱之中的西楚霸王,心中不悦,哄骗他说:“左边的那条。”项羽听信他的话,向西走了。但是没走多远,就来到了沼泽地带。项羽想回头时,已经来不及了——汉军已经追了上来。

项羽带领部下边杀边退,走到东城(今安徽定远),身边仅剩下28个人。项羽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就对手下说:“我征战多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才被人们称为西楚霸王。今天落到如此田地,不是我打仗不行,是老天要亡我。”他将手下人分成四队,对他们说:“敌人来时,你们就朝四个方向冲,然后咱们在东山下汇合。现在,先看我如何斩杀他们领头的将领!”他说完,大喝一声,向汉军扑去,汉军抵挡不住,纷纷躲避,项羽很快就砍死一个汉军将领。

项羽来到东山下,那四队人马也到齐了。项羽将他们分成三队,冲击汉军。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队,只好将三路人马全部包围起来。项羽来回冲杀,又杀死一名都尉和上百名士兵。最后,他将三队人马集合起来,清点了一下,发现只损失了两个骑兵。他问手下:“咱们杀得怎么样?”手下都说:“确实像大王说的那样好。”

项羽领着这26人杀出汉兵的包围圈,向南逃去。走到乌江(安徽和县东北)岸边,乌江亭长早就划着一条小船,等在那里。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但是方圆也有千里,还有几十万人口。大王过江后,可以在那里称王。”项羽说:“当年我在稽郡起兵时,从江东带了八千子弟,现在却只剩下我一个人。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做王,我项羽也没有脸回去见他们!”他牵着乌骓马对亭长说:“这匹马随我征战多年,我不忍让汉军杀死它,今天就送给你吧。”说完,他就转身离去。他手下的士兵也纷纷跳下马,与他一起迎战汉军。

项羽与部下手持利刃,冲向敌群。汉军将他们团团围住,很快,项羽的26个手下都战死了。项羽杀了几百个汉兵,自己也受了十几处伤。汉军密密麻麻地围上来,项羽不肯被俘受辱,拔剑自刎。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岸畔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贾谊英年早逝

贾谊是洛阳人,他从小聪明好学,精通诗书。贾谊18岁时,就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而声名远扬。河南郡太守吴公听说他的大名后,将他召为门客。

贾谊帮助吴公治理河南,成绩卓著。汉文帝考核地方官员时,吴公的政绩被评为天下第一。汉文帝任命吴公为廷尉,将他调回京城。吴公入京后,向汉文帝推荐了贾谊。当年,21岁的贾谊就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官。

汉文帝每次颁布政令,都会咨询博士们的意见。贾谊虽然是博士中最年轻的一个,但是每次汉武帝话音刚落,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论述全面、深刻,有理有据。其他博士都认为他将自己所想的都说了出来,因此,大家一致公认贾谊是最有学问的人。汉文帝就提拔贾谊做了太中大夫。朝中重臣周勃、灌婴等人对贾谊非常嫉妒,他们对汉文帝说:“贾谊年纪轻轻,就受此恩宠,在外面非常骄傲。皇上要严防他自作主张,把持朝政。”汉文帝听后不喜,将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赶出了京城。

长沙地处南方,极其偏远、荒芜。贾谊长途跋涉前往长沙时,心情非常郁闷。他想,自己才华横溢,志向高远,却因为别人的攻击而被贬离京,此后恐怕再也难有所作为。他左思右想,心中不甘。他想起与自己遭遇相同的楚国大诗人屈原,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吊屈原赋》,以此来抒发自己的苦闷心情。

过了几年,汉文帝想起贾谊,又将他从长沙调回长安。贾谊去见汉文帝的时候,汉文帝正在食用祭祀过的肉食。他对有关鬼神、魂灵之类的事极其好奇,就与贾谊说起这件事。贾谊就自己对鬼神的理解,做了全面的阐述。汉文帝越听越有趣,他听得入神,好几次都不知不觉地挪动坐垫,坐到了贾谊面前。贾谊谈了半夜,方才告辞。事后,汉文帝感慨道:“我长时间没见贾谊,以为自己的学问已经赶上了他。听了他的话,我才知道自己差得很远啊。”不久,汉文帝让贾谊做了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揖的师傅。

贾谊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他深谋远虑,眼光高远。汉文帝时,汉朝刚刚建国不久,国家法律、制度、礼仪等还都不完善。淮南王和济北王因为谋反被汉文帝处死;周勃被人诬陷谋反,抓了起来,后来查清后,无罪释放。贾谊上书说:“对于那些有野心的人,要用道德和礼节进行教化。朝臣、诸侯有罪的话,不应该用刑,应该让他们自杀,以彰显朝廷的恩德。”汉文帝认为他说的有理,采纳了他的建议。贾谊又劝谏汉文帝要注意削弱诸侯力量,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汉文帝没有照他的意见采取任何行动。淮南王死后,汉文帝准备封他的儿子为侯,贾谊劝阻汉文帝不要让他们培植起自己的势力,以免将来难以制服。汉文帝更是置之不理。

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梁王刘揖骑马时,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贾谊认为自己身为太傅,却没有尽到责任,实在是罪过。他为此深深自责,经常哭泣。一年后,就郁郁而终,死时年仅33岁。

窦漪房称后

汉文帝的皇后窦皇后,原名窦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氏。她双亲早亡,有一兄一弟,两人四五岁时,被人贩子掠往外地。窦漪房孤身一人,遍尝世态炎凉。后来吕后执政时,她被作为良家女子选送入宫,命运从此开始发生转折。

吕后为了安抚地方诸侯,准备从宫女中挑出一部分年轻貌美的,作为礼物送给各诸侯王。窦漪房因为清河离赵国较近,就请求主管遣送的宦官将自己写在遣往赵国的花名册中,那人一口答应了。但是后来这个宦官忘了这件事,阴错阳差,窦漪房被送往了代国。她去代国时,哭哭啼啼,极其不情愿。到了代国,代王刘恒非常喜欢他,与她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其中,他们的大儿子就是日后的汉景帝刘启。

代王本来有个皇后,为他生了四个儿子,但是王后病死不久,那几个儿子也先后夭折。代王被立为皇帝后,群臣上书要求册立太子,刘启因为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窦漪房也因此被立为皇后。她的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公主,幼子刘武先被封为代王,后来又被封为梁孝王。

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和弟弟窦少君(又名窦广国)被掠到外地后,几经转手,被卖到宜阳(今河南宜阳),在山上为主人挖石炭。有一天晚上,窦少君与一百多个同伴在山崖下睡觉时,山崖突然崩塌。除了窦少君以外,所有人都被砸死了。他死里逃生,就请人为自己算了一卦。占卜者告诉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日之内,你就会被皇上封侯。”没几天,窦少君随主人来到长安时,就听人说新封的窦皇后正在寻找家人。他见皇后与自己籍贯相同,就将自己的籍贯、姓名,以及小时与姐姐一起采桑叶时从树上掉下的事,都详细地写了出来,交了上去。

窦皇后接到材料后,让人宣他进宫,对他仔细盘问,窦少君将自己能想起来的事全部说了出来。窦皇后还不放心,问他还记得什么。他说:“我当年被拐走时,年纪还小。我只记得我与姐姐在驿站分别时,姐姐拿来淘米水给我洗头,洗完后又喂饭给我吃。”窦皇后听后,抱住他放声大哭。两人泣不成声,身边的人也跟着流下了眼泪。窦皇后将这件事告诉了汉文帝,汉文帝赏赐给他兄弟二人很多东西,又为他们建了府邸,还为他们请了德高望重的学者做老师。在皇上、皇后的督导下,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二人都成为谦逊有礼的人,他们从不倚仗自己的身份而骄傲放纵。

窦皇后身体不好,眼睛有病,后来竟渐渐失明了。汉文帝晚年极其宠幸慎夫人,但是由于她没有子嗣,太子和皇后的地位也就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即位,窦皇后也变成了窦太后。窦太后非常喜爱幼子刘武,对他赏赐甚厚,并多次暗示汉景帝将王位传给刘武。汉景帝与刘武感情深厚,也准备将王位传给他,但是大臣们齐声反对。窦太后听了,只好作罢。

窦太后一生信奉黄老学说,她曾让汉景帝和窦氏族人都潜心研读《老子》。她还多次劝说汉景帝推行黄老之术的宽民政策,宽政待民。在她的大力推崇下,时人都将黄老学说看得很高。

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年幼,窦太后掌管军国大权。她执掌朝政时,对朝臣和四夷恩威并施,使得国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她去世前,汉武帝为了讨其欢心,从来不敢重用儒生,推崇儒学。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当时的称呼是太皇太后)病逝,汉武帝将她与汉文帝合葬于霸陵。

周亚夫严于治军

周亚夫是太尉周勃的儿子,周勃死后,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来,周胜之因犯罪被汉文帝剥去了爵位。汉文帝想从周勃的后代中挑选一个较为贤明的人为侯,众人推举了周亚夫,周亚夫因此被汉文帝封为条侯。

汉文帝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入侵汉边,汉文帝派出三员大将驻守在西北主要关隘,准备随时与匈奴展开决战。其中,宗正刘礼屯军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周亚夫则驻守在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

有一天,汉文帝决定亲自前去慰劳军队。他来到灞上,上至守将,下至兵卒,听说皇帝来了,纷纷跑出去迎接。汉文帝的车马在兵营里来去自由,没有受到任何阻挡。汉文帝来到棘门,碰到的情况与在灞上时如出一辙。

汉文帝来到细柳营,离营寨很远,就被哨兵发现了。营中将士听说有大队车马前来,纷纷披甲上马,刀剑出鞘,严阵以待。汉文帝的先导部队来到营寨门口,被守门的都尉拦了下来。先导部队的将领说:“天子就要到了,赶快迎接。”都尉回答:“周将军有令,军营中只听从军令。没有周将军的命令,天子来了也不能进去。”汉文帝听说后,派人手持符节对周亚夫说:“皇上要入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让人打开大门,放汉文帝的车马进来。守门的卫兵对先导将领说:“将军有令:军营内不准车马奔驰。”汉文帝只好让人紧控车马,慢慢前行。全副武装的周亚夫在中营见到汉文帝后,对皇帝做了一揖,说道:“臣身在军营,甲胄在身,请允许我以军礼参拜。”汉文帝深受感动,他扶着车前的横木弯下腰,作为谢礼。他派人去各营宣诏:“皇上前来慰劳将士们。”

慰劳军队完毕,汉文帝就离开了细柳营。汉文帝手下的人议论纷纷,说周亚夫对皇上不敬,实在是可恨。汉文帝却连声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灞上和棘门的部队,跟周亚夫的细柳营一比较,幼稚得简直就像小孩子在过家家。如果匈奴来袭,他们肯定会吃败仗。至于周亚夫,敌人就算想偷袭他,你们认为会有机会吗?”汉文帝回去后,就这件事,多次在朝堂上对周亚夫赞不绝口。

匈奴军队见汉朝早有准备,没过多久就撤走了。匈奴一走,汉文帝将三支军队也撤了回来,并拜周亚夫为中尉,负责京城的治安与军事大权。汉文帝临死时,告诉太子:“如果国家有难,周亚夫是可以力挽狂澜的人。”汉景帝将他的话记在心上,登基后,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将周亚夫由中尉提拔为太尉,然后让他率领军队前去平定叛乱。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一起率领36名将军,先以骑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然后用10个月的时间与叛军作战,叛军大败。叛军头领吴王刘濞被杀,其他六王皆畏罪自杀,叛乱很快就平息了。

“七国之乱”平定后,周亚夫由于善于用兵而声名远扬。他在细柳营严于治军的故事,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巫蛊之乱

江充,西汉赵国邯郸人,原名江齐。他有个妹妹因为善于弹琴跳舞,被赵国太子刘丹选入宫中,江齐凭此成为赵王刘彭祖的座上客。

后来,刘丹怀疑江齐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了父亲赵王,对他恼恨在心。他派人去抓江齐,江齐逃脱,刘丹就将他的父兄抓住杀掉了。江齐到了长安后,改名江充,向朝廷告发刘丹与异母姐姐及父王妃嫔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并且和各地的豪强私下勾结,为非作歹。汉武帝接到信后,勃然大怒,派人将刘丹下狱,准备处以死刑。赵王是汉武帝的异母兄长,他为了救儿子一命,上书说:“江充是赵国逃亡的小吏,他阴险狡诈,为了报私仇,不惜激怒陛下。就算将他下油锅,他都不会悔改。我愿意带领赵国的勇士,跟随大军前去征讨匈奴,替刘丹赎罪。”汉武帝不允,还是将刘丹杀掉了。

江充为了加官晋爵,开始绞尽脑汁,设法博取汉武帝的好感。汉武帝宣他觐见时,他头戴摇步冠,身穿纱袍、燕裙,亮丽出场。汉武帝见他身材伟岸,服饰亮丽,对左右说:“人说燕赵之地多奇士,果然不假。”江充巧舌如簧,又善于溜须拍马,很快就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

江充赢得汉武帝信任后,为了博取公正、廉洁的好名声,开始弹劾权贵,打击豪强。他知道很多权贵都喜欢在皇上专用的驰道上行驶马车,就带人大肆拦截驶入驰道的马车。一经截获,不论是谁,马车一律充公。就连太子刘据和陈皇后的母亲馆陶公主,因为自己的马车驶入驰道,都受到过江充的呵斥。至于一般的贵族子弟,江充直接将他们关在宫门内,不准出入。那些人惶恐不安,纷纷跑到汉武帝面前求情,愿意用千金赎罪。汉武帝通过这件事认为江充是刚正不阿的忠臣,对他更加欣赏,江充从此更加不可一世。

汉武帝晚年,总怀疑有人要害他,因此对巫蛊、诅咒之类的事极其敏感。他任命江充为司隶校尉,总治巫蛊。江充利用巫蛊之事,前后诛杀了数万人。江充与太子有隙,他见皇上年事已高,担心太子上台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准备利用巫蛊来除掉太子。

同类推荐
  • 在沙漠

    在沙漠

    “人有界,学有度,思无界,行无疆。”我社既打造“无界散文”系列丛书以来,已出版“无界散文”,共计4册,分别为:《梵音之起》《虫洞》《饥饿的身体》《东张西望》。本次出版为“无界散文·第二辑”,共计6册,分别为:《在云南》《邯郸道》《香巴拉》《生灵书》《在沙漠》《新疆坦途》。无界散文系列图书,关乎心灵的文字,敏锐且有文思的封面设计,以及精美无比的印刷装帧,以飨读者。《在沙漠》为“无界散文·第二辑”系列图书之一。《在沙漠》既有作者对沙尘暴、居延文化、沙漠风情、绿洲、胡杨、芦苇、骆驼、等戈壁生命客观存在的细致观察,又有对生存在沙漠边缘底层人群价值观、命运生活的纪实性叙述,是一本融地理环境、人群文化、个性体验为一体的优秀散文集。
  • 爱马传奇:拯救稀有马群

    爱马传奇:拯救稀有马群

    行走在灭绝边缘的动人故事!数千年来,马一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中国,马象征着勇气和成功。从出现在亚洲草原的第一匹野马到纯血赛马,从体型娇小的阿根廷法拉贝拉马到雄壮的英格兰夏尔马,马类品种各异姿态纷呈。然而当世界逐渐步入机械化与自动化,马类开始衰亡。所幸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执着献身于保护稀有马类种群。从蒙古到爱尔兰,从印度到美国西部,本书正是讲述了这群爱马人的动人故事。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
  • 朝鲜中古文学批评史研究

    朝鲜中古文学批评史研究

    与韩国文学一样,其文学批评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本书研究韩国上古时期至19世纪末叶的文学批评,对其从萌芽阶段到系统总结形成完整体系的阶段,都做了细致深入的探讨,揭示其与韩国文学发展、时代环境、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审美趋向、文化时尚等的密切关联,阐明其与中国文学批评的互动、浸染的关系。
  • 现代情诗的古典底蕴

    现代情诗的古典底蕴

    本书从中国现代情诗切入,探寻古今诗歌的渊源承衍。在传统、西方、现代互动贯通的三维空间里,论析现当代情诗数十年中古典承继的波涌起落,展现其动代行程,论述其诗学理论,论述其古诗底蕴,从而确立中国现代情诗的“史”的位置。
热门推荐
  • 衍天阙

    衍天阙

    鸿蒙界,诞生于鸿蒙始气初现之时,历过无尽岁月,度经无数轮回......少年怀未知身份于此参会大道,遇各种离奇之事练体魄,修神魂,凝真我,结元婴,破混沌,化天地,点神纹,入圣化尊独创一方世界!
  • 十世飞升

    十世飞升

    我孤魂,十世终得飞升!!!以我十世之身吞九世之积淀,证大道。我忘情,逍遥世间无欲!!!以我九世仙帝之名号令天下,称帝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学生异能星

    学生异能星

    第一次真正的感觉到痛的萧湘竹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一名金大的在校大学生,跟第一次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与校花同台共舞,成就舞神传说。第一次在校办酒吧登台献艺,成为灰巾哥的传奇。第一次正视千年的爱恋,成为誓言的追随者。第一次认认真真的考虑自己的将来,成就兄弟,成就自己。第一次...萧湘竹,金大在校生,平静的生活里到处是不平凡的第一次。谨以此文献给已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者,借以怀念和弥补遗憾;同时献给在校的莘莘学子,期望能给以借鉴,精彩等你继续。-----作者字。PS:本文更名《学生第一次》在起点同时发布,作者爱尚梅葆=爱上梅葆
  • 重生嫡女病娇世子专宠妻

    重生嫡女病娇世子专宠妻

    神棍小姐的日常斗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一世,她是来讨债的。
  • 如果苏以沫不孤单

    如果苏以沫不孤单

    本作品讲述了主人公苏以沫在现实生活中的坎坷经历与磨难亲情的伤害!友谊的欺骗!爱情的背叛!使她没有了往日的欢笑声,剩下的不过是强颜欢笑,假装快乐,假装坚强罢了她终于对这个世界没有了任何希望......
  • 情困当年

    情困当年

    一个自恃有些才气与聪明的屌丝,本有着漂亮且对自己一心一意的女友,却不懂珍惜,还兀自喜欢到处沾花惹草,等到女友终于忍无可忍,离他远赴海外而去,这才发现已后悔莫及。。。主人公虽阅尽人间美色,艳福非浅,风月无边,本质却是至情至性,实乃性情中人,这本书既是他的心路历程,又是对自我的救赎。。。可怜的人儿,总是要历尽世事沧桑,看透人间百态才知何去何从,殊不知,早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却不知,他还有没有这个机会能够重拾旧爱,破镜重圆。。。
  • 我成了他的冒牌新娘

    我成了他的冒牌新娘

    一纸契约,让我成为了他的冒牌新娘。从此,在外人看来,乌鸦变成了金凤凰!但又有谁知道,这金凤凰可不那么好做。
  • 九阳龙神

    九阳龙神

    千万年的守护,谁还知晓?苍茫沉浮,初开世界混沌;让圣涅槃,二龙雄踞东方;四相冥王,威压四海北荒。。。位面交替,群英荟萃,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昭血紫冥,龙阳灭世,沧海阴阳,生死八门。手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天下何人狂,唯我楚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