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74800000026

第26章 从显性道德到隐性道德:“朱学勤困境”的法哲学分析(3)

又以博爱精神为例,人人都有普遍的人性弱点与缺陷,如自私、嫉妒、贪慕虚荣,道德批判在促进人对恶的方面并没有多大的优势,相反只能激起更大的道德背叛,人在行为上的节制不得不通过“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威慑人对于他人自由的侵犯行为,尤其是通过对加害者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而实现。这种惩罚行为,由于关涉人的尊严,非经司法机关通过一定程序审慎做出不可。在美国,为了实现宪法的宗旨(“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这一显性道德,宪法在正文中没有一句口号,很快就将这种精神技术性地转变为一整套的法学话语和法律条文,对美国政府三大权力各自的边界以及美国的联邦与州权力的边界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在宪法的一系列修正案中,则对公民的自由权利进行了我们今天称之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保护:如修正案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

相对行政和立法,以“不告不理”为基本原则的司法权力带有明显的消极性和被动性。在第五条修正案中,美国联邦宪法规定:“非经大陪审团提出报告或起诉,任何人不受死罪或其他重罪的惩罚,唯在战时国家危急时期发生在陆、海军中或正在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不在此限。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身体伤残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非有恰当补偿,不得将私有财产充作公用。”上述条款之“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和“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与“疑罪从无”的原则息息相通。与崇尚“疑罪从有”、鼓励道德审判的儒家传统相比,显然这一程序正义原则之对基本人权的全面的、持久的、立足于细节的保护是奠定于这一认识之上的:唯其人人皆有原罪,包括司法在内的国家权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恶”,必须被分权与制衡;可是唯其人人在道德上和整个生活中都有无孔不入的罪(sin),人才不应该被先入为主地认为必然犯有世俗法(包括刑法)意义上的罪(evil)。

除了法律内容与司法程序,立宪政府还有另外一套两种道德的这种法政性转变方式。20世纪初美国政治学家古德诺(Frank Johnson Goodnow)从法律角度研究市政机构和管理,研究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政治,是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的倡导者之一。在《政治与行政》中,古德诺率先系统阐述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认为政治是表示国家意志的领域,行政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方法和技术,行政不应受政治权宜措施及政党因素的影响。古德诺的学术主张,导致了后来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最终发展为学术研究的“价值祛除”和“价值中立”。“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大发展的时期,恰恰就是伯林式无神论自由主义影响日增时期,当然也是两种极权主义制度日益扩大其政治影响的时期。以德国政治法学家施密特的逻辑来说就是放弃了“决断”,这种现象绝对不可能只是一个偶然。

权力总要扩张。权力的扩张和反扩张,总是努力在程序上和制度中进行。必须依法行政,使得公务员团体的显性道德之法政性转变为隐性道德成为必需;行政之不能溢出政治,也彰显了社会上各个利益集团各自的价值判断多少将影响到政府部门的有关主权决断。人的理性与节制,使得这一法政性转变成为可能。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一一以美国为例一一以总统和国务卿为领导的这些行政部门总是要努力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极力推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既要转化为各个国际组织的章程、宗旨和工作程序,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技能。在内政范围内,以教育为例,虽然宣称教育独立、价值中立、学校自治和学术自由,但是主流社会总是表现出特定价值观和思想文化的偏好。对此,我们不难在美国政治家的各种演讲和美国政治的诸多场合中看到。

对价值中立的本质,对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一贯有着满肚子偏见的施特劳斯看得很清楚:“自由主义否定了政治;然而自由主义并无法把政治从地球上抹去,只是将其掩盖起来而已;自由主义导致了一种非政治的言说方式参与政治。所以自由主义抹杀的不是政治本身。而只是对政治的认识以及政治的真相。”施特劳斯认为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化了政治背后的道德精神,他的论敌施密特很快就和他找到了共同语言,只是后者认为自由主义理论漠视了国家主权的政治意义。他们的批判是对伯林式自由主义的量体裁衣。只是,他们忽视了:出于对个体自由的尊重,宪政主义对政治的这种“抹杀”(的确有些“自由主义”学者是这么去做的)和“掩盖”的背后,乃是显性道德到隐性道德的法政性转变。这种可以被认为隐性道德的法治和程序背后隐藏着超越性的信仰决断,其法政性转变本身就凝聚着理性、节制以及对这种理性、节制的有限性的深刻认识,能够包容更多的人文价值和信仰诉求。这种信仰下的人文价值,乃是“神圣人文性”。

同样,因着一个社会必然并非人人为基督徒一一即使为基督徒,其品性和言行必然处处体现为罪一一具体到社群结构和国家治理,神圣性必然必须以超越性进入世俗生活的在场性。由此,“从显性道德到隐性道德的法政性转变”,并非是在基督教教义内自然生成的逻辑,而是因着对人性的逐步正视,世俗之人逐步搁置“显性道德”,发展为“隐性道德”,最终与“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不是合二为一,也算逐步达成了契约与法制建设的共识。因此,本文所指出的,事实上乃是,在西方社会,为何各种法制(如罗马书和普通法)能与教会法一起成为后世宪政文明的三大根基,而不是彼此否定的价值冲突。可以说,西方法制史上这一特定逻辑,是西方制度文明的瑰宝所在。

为什么尊重“约”和“律法”,且通过小共同体而形成分权制衡的多中心秩序的共同体在德性上远远优越于那些单单强调道德治理的单一中心治理体系?即在于正义机制基于其可预期性,免除了“囚徒困境”下人对人的试探以及由此而来的恐惧感,使人能够免于侵犯和被侵犯,通过合作博弈而双赢。这种社会机制,用托克维尔的话来说,就是与破坏共同体利益、法制与道德秩序的个人主义作斗争的“正确理解的利益”。也就是人眼所看上去的“公民美德共同体”。然而,如果我们承认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应该关注极端状态这个基本事实,这种道德感,只能是一个表面现象,呈现的是人在罪性下言谈举止的多样性中可以被人平和接受的那一种品性。

美国的部分建国者(例如杰斐逊)未必明确意识到这些问题。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所强调的,好在基督新教和小共同体民情基础,普通法系,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创造了法政的“自生自发秩序”。人本道德学说,如果真能促成政治学家帕特南所说的“公民美德共同体作为一种促成转型正义的现实力量与社会结构,一旦有意无意接受了多中心治理秩序,仍然是值得尊重的。这就是法政的政治性。”即使如此,一位法政学者指出,“问题远不止对法治的破坏。付诸道德运动虽然偶尔是一种民主社会对集体行动的重要刺激物,但它对民主制度的存在带来严重的威胁。”

四、转型中国法治与道德整全关系的建构与文明困境

中国明显缺乏西方式的知识背景和预防体系。在儒家看来,作为“四维”的“礼、义、廉、耻”,作为“五常”的“仁、义、礼、智、信”,作为“四字美德”的“忠、孝、节、义”,作为“三达德”的“智、仁、勇”,作为“八德”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宋明理学的纵欲、禁欲和天理欲求,合称的“四维八德”,才是道德。自然神论者也大谈“道德”,但这种“道德”观仍然有别于儒生的道德观。在基督教看来,人的道德完全是不可靠的,律法让人知罪,人间的整个正义都是三一神主权下的正义,人所能落实的只能是相对正义,即使如此仍然需要靠神的启示与恩典才得以实现。

神本与人本截然不同。神本下的禁欲,与儒家的禁欲,与自然神论者和自由主义所指的禁欲,只有表面的相似性。律法让人自由。这种自由,是且只能是信仰下的自由。基督教导致的世俗自由,是且只能是从神的律法到人的法律的转变和落实;不仅区分于儒生理解的人本道德(诸如“仁政”、国家社会主义,乃至民主社会主义,也只能是在三一神律法主导下的结构体系和维权竞争中才有法政的激励作用;加尔文说,神用人的血气来惩罚专制的暴君,神也必然用人欲来惩罚人欲),同样区别于部分自然法学派人士所指出的世俗自然法。人本道德学说对转型和立宪的危害,远远大于其表面的益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还未结束,李大钊就在北京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8月,魏玛宪法刚刚颁布,张君劢很快就将其翻译成了中文,并希望中国智识人“读万遍”。当时施密特写了大部头的《宪法学说》,意识到了魏玛宪法所潜在的危机,此时这个“中国宪法之父”却依循儒家思维在中国掀起了儒家的“人生观大战”1211。一边是社会改造的活体试验,一边是人生观、国民性的根本改造,双重主张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这在中国比比皆是。古雅典所代表的理性主义精神与近现代以来的中国的显性道德传统结合起来,使得我们今天的政治与政治学一直充满着一种亢奋。

近乎从这个民族刚刚诞生就开始,我们总是习惯人本化地表达自己的信仰决断,几乎很少认真地思考我们自己的这些信仰决断是否天然为正当,是否他人的种种信仰决断为不正义。一代又一代的人反反复复把中国当成种种意识形态政治的跑马场,中国人在一个又一个苦难面前,没有得到任何真正的教益。今天激奋的一代人,比起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一代人来讲,没有一种真正的觉醒;一百年的转型,竟然没有留下多少遗产。

一百多年,中国引进了各种各样的学术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政治派别,分化成了各种各样的阶级阶层。几乎没有一个以法治为自己的核心政纲,也没有多少学派完全以法治主张为自己的特色,这些阶层中以律师和法官为主体的法政阶层从来没有在这个社会中占据过主导地位。即使有了看似法学家的思考,也很少尊重社会的自生自发秩序。

我们总是从显性道德层面思考问题,我们总是要忘记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即使是胡适这么一个归国学者,也只是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搬运工一一他忽视了:我们之要从法政层面去解决问题,原因在于,我们的认识总是有限的,我们的道德总是充满罪性的。胡适更是绝然忽视了,在问题的解决之中,“主义”不是彻底退去了,而是法政性地隐藏起来了。旧时代的道德之可恶未必在它的主张本身的截然不正当,而是即使这种主张是正当的,我们对这种主张的决断仍旧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我们常常自己看不到,就以为外在世界不存在了,如长期对于基督教文化的忽视,以及对于西方怀疑主义政治学、中世纪法治保守主义的漠视和仇视。这种漠视和仇视,既因“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知之不多,又源于民族主义情绪和话语阶层精英地位的自我构建冲动。

通过对近代中国的“幽暗意识”、“烈士精神”及其相关文化批判,远远超越其师殷海光的张灏指出:“人的神化理念不但深植于中国传统,而且也深植于近代思想中。五四知识阶层同时承接这些固有及外来的观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将这些观念一并陶铸成当代中国激进的人极意识。”这股乌托邦主义思潮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息息相关,同样深受西方启蒙主义的影响和俄国左翼批判文学传统的影响。启蒙的心态是对法治秩序的一个反动,文学的抒情对于观念的精确表达和纠纷的理性处理毫无益处。

转型中国的启蒙运动,无论是五四运动,还是1998年几个中年学者鼓吹的启蒙运动,以及2006年底开始的围绕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展开的大辩论,无一不表现出了法学家精神的严重缺失和小共同体精神的大规模缺席这一特点。换而言之,是显性道德到隐性道德的转变过程的大规模缺席,是能够承载这一法政性转变的政治社会结构的大规模缺席,却是中国传统的以想象主义为特色的伦理政治观的一次又一次的集中爆发。

由于内心深处总有那么多的启蒙主义士大夫情结,自由主义思潮进入了21世纪,问题依旧。“政治中的理性主义”本是人之通病,却在启蒙系知识分子这里不幸地加剧放大了。奥克肖特曾经指出现代政治最大的特征和危机乃是一种理性主义政治:试图造成达致理想国的巴别塔政治。斯托纳在提及他所总结的普通法理论时,深刻地意识到这种乌托邦主义观念对宪政民主体制和过程的危害。谈到政治伦理,政治的目的是通过司法权力的保守功能防止恶,可是这种对恶的防范乃是一种更大范围内更为深刻和持久的善,这种善以消极防范政教合一和道德专制的形式促进了人类自身相对正义的实现。

“诸神冲突”是一把双刃剑,以启蒙为业的知识分子必须警惕。在这个转型正义急需被精心呵护的时代,必须将一切世俗之物关在法政文明的笼子里。自由主义精神也好,民族主义精神也好,儒家精神也好,基督教精神也好,只要权力中带有扩张性和积极性等特征,就必须被戴上法律的面具,关在法治的笼子里,实现从童年到成年的转变。专制固然是不道德的,但对专制的抵制和反抗,如果不遵循法治的游戏规则,无论我们对自身道德有多么高调与张扬,依然是非道德的。

美国政治从独立宣言到联邦宪法的发展,尤其是以法治为核心的法政体制的确立,正是自由民主精神实现其从显性道德向隐性道德法政性转变的过程。自由主义长了胡须转变为宪政主义,是自由民主的政治成熟。正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们清一色的、几乎全是长着花白头发的男性成年公民,而不是什么文学青年、话剧作家,更不是什么高呼口号、施展行为艺术的嬉皮士。

同类推荐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公民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

    公民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

    《公民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内容十分全面,从范围上,涵盖了家庭、社区、农村、企业、户外、公共聚集场所等;从类别上,包括了用电、用气、消防、交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从知识点上,既有常识、须知、要求,又有应急措施、处置方法,甚至还有温馨的提示,言简意赅,可读性、知识性都很强。
  •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汇集了作者陈先达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章。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结构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等等。其中《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有的文章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原国家教委“高校理论战线”优秀论文奖等。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
热门推荐
  • 望仙吟

    望仙吟

    自太古以来,世间便有仙鬼狐妖之说,千百年来,关于仙魔鬼怪的传说可谓数不胜数,广为流传的传说中,所谓的仙法妖术无不神力通天,挥袖举手之间,天地色变,其力之大,足可翻江倒海,移转乾坤。仙者,正也。世人奉之为神灵,筑观燃香,顶礼膜拜,祈求福泽。据传仙者可与天同寿,与地尽老,而凡人之命区区百载,故而千百年来世间求道向仙之势日益高涨。我们的故事便是从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凡人开始......
  • 专属温柔

    专属温柔

    她,一直想念着在那花园里遇见的那个如王子般温柔的小男孩,他,一直会梦见在那花园里遇见的那个如天使般快乐的小女孩,然后她和他重逢,她看见了记忆中那小男孩长大的样子,他记起了梦中那小女孩快乐的样子……她在他的温柔中找到可安全感,他在她的快乐中找到了归属感,只是,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如果,她也许就得到了属于她的专属的温柔,他也许就会一辈子这样温柔地守护着快乐的她背后的脆弱,只是……
  • 蘑菇蘑菇她不会开花

    蘑菇蘑菇她不会开花

    穿越最幸运的事是什么?穿到女主身上,金手指加持,各色美男环绕,好事追在屁股后面,生怕沾不上你,最后脚踢炮灰,携手帅哥,共同走上人生巅峰。穿越最不幸的是什么?穿到女配身上,爹不疼娘不爱,爱上的人都是别人的男人,看上的东西都是别人的东西,简单点说,女配就是各种作死,智商各种下线,专门用来衬托女主的存在。眼睛一睁,穿到了倒霉女配的身上,唯一说的上幸运的,就是穿在这女配自杀前的一秒。看着脚下摇摇欲坠的山崖,林芝叹口气,退后一步,转头看着身后哭的声嘶力竭或真心或假意的众人。“不好意思,脑子进水,我不死了。”死了干什么,留着祸害别人不好吗?
  • 非常规世界幻想录

    非常规世界幻想录

    一个少女为了保护青梅竹马的好友,进入了她曾经从不曾了解的世界。开启了三无少女和基友们打怪升级的美好时光。——————来来来,孩子们都来打个招呼,卖萌求收啦安蓝:(温柔笑)我是女主的发小,大家多多关照~齐凡:(闪亮一笑)诸位观众好啊!看我这么帅就收一个呗!作为主角,表示一个,快!林小栀:▽_▽……chargeE众人:老A撑不下场啦,散啦散啦……某A:不要啊,留步啊,求戳求评求收藏昂……
  • 老板说允许夫人恃宠而骄

    老板说允许夫人恃宠而骄

    初识:林傲戈:“爱可以跟很多人说,但只想跟你说!”某女脑子一热:“你大爷”…………结婚时:某女:“以后就在你头上作威作福了!”霸道总裁甜蜜追妻!
  • 审判之路

    审判之路

    墨沁意外进入审判之路穿越到异界,与审判之灵冥魁一起开始神秘之旅。qq2857445950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说七佛经

    佛说七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绝世盛宠爷本红妆

    穿越之绝世盛宠爷本红妆

    “无心便无情,无情便无伤。”这是身为22世纪顶尖杀手魅的座右铭,她的心就如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高山。在一次任务中与目标同归于尽,却在异世重生,身世成谜,娘亲下落不明,老爹身中剧毒,再加上一群桃花死缠烂打,饶是淡定如冰的某人眼角也忍不住抽抽。对于某男来说:脸是什么?娘子都没了,要脸何用?某男也说过:宁负天下人,也不愿负娘子!
  • 跨越时光去爱你

    跨越时光去爱你

    一场车祸让曾经的情侣分离,却阴差阳错的在24世纪相遇,她还记得他,他却已忘记曾经的一切,爱,变的支离破碎,他会信守承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