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62200000015

第15章 治国篇(9)

德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李沁又道:“从古至今,父子相疑,必生惨祸,远的且不说,建宁王的事不就在眼前吗?”德宗点点头说:“建宁王叔实属冤死,回想起来,我祖父肃宗皇帝也太性急了!”李沁乘机接口道:“是啊,今太子李诵并无过错,怎能无故废黜?即使有过,也应详加审察,不应重犯先皇的过失。臣以为,妻子之母犯法,丈夫没有必要连坐,臣可以百口之家担保太子并无过错。臣若是许敬宗、李林甫之流,一旦窥透陛下的心思,早就应该悄悄结纳舒王,设法辅佐他了!”事后,德宗果真依从了李沁的劝谏,太子的地位得以稳固。

雍正皇帝立太子有新招

清朝雍正以非正常手段夺得皇位,至于这非正常手段是什么,正史讳莫如深,没有直接记载。唯有野史说他联结皇亲科隆多,将“传位十四子”的康熙遗诏篡改为“传位于四子”,从其他兄弟手中夺取了皇位。

雍正即位后,首先做的事,便是想出一个立储的新法子。一天,他召集五大臣及满汉文武官员去乾清宫商议要事。他对众大臣说:“父皇在世时,曾立二阿哥为太子,后来废而又立,立而又废。父皇晚年,常为此闷闷不乐。朕想到,立储乃国家大计,不立不好,明立又不好,你们有何妙策?”大臣们面面相觑,半响,齐声奏道:“臣等愚昧,凭圣上意愿定夺便是!”

雍正帝又说道:“朕以为,立皇太子与一般政事不同,一般政事须劳大臣们一起商量而定,立太子的事,做君王的理应独断专行。譬如朕目下有好几个皇子,倘让众大臣议定,则众口必不一致,让朕难以定夺。何况,明立太子,免不了兄弟争夺,惹出祸端,因此朕再三筹划,想出了一个变通法子,朕私下拟定皇储为谁,写在诏书上,密封收进匣内,匣子就安放在这块‘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你们说这样可好?”

大臣们一听,异口同声回答道:“皇上思虑如此周详,臣下岂有异议?”

当下,雍正帝便命众大臣退出殿去,他亲手密书皇太子的名字,封藏在匣内,又命侍卫攀缘木梯而上,把这匣放在匾额后面。从这以后,代代清帝都照雍正的做法,把皇太子名字藏在‘正大光明’匾后面,于是清帝传位才避免了宫廷内乱。

(评鉴)

继承是关系到国家治乱的大事

立太子,继承帝位问题。是关系到封建王朝安定或者混乱的大事,也是皇家最棘手,明争暗夺最激烈的问题。解决好了继承问题,国家就后继有人;储君贤明,天下太平。为此,许多皇帝为选择好继承人费尽心机。雍正皇帝发明了把皇储写成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清帝传位避免了宫廷内乱。继承问题处理不好,或者出现内乱,或者不肖继位,国家衰亡。秦后有汉,隋后有唐,秦始皇死后,贤明的长子扶苏被赐死,昏暴的二世继位,结果赵高专权,不久民变亡国。隋朝杨坚原立长子杨勇为太子,生性奸诈淫乱的次子杨广阴谋夺取太子位,使规模宏远的隋朝,祚运不长,转瞬而终。隋文帝临崩始知废立之非,然而木已成舟,悔之晚矣。贤明继位,国家治理。西汉早期,出现了汉文帝、汉武帝、汉昭帝这样英主,国富民强。唐太宗继承父位,英明贤明,出现“贞观之治”的唐朝延续了二百多年。

有史以来,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夏君崩,传位给儿子康,开始了帝位传子的局面。成王立,周公摄政,确立了嫡长子的继位。从此帝位传子的家天下政治,在我国成为定制,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形成了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当然,在此其中也有不少废长子,立次子的做法。总之,传位的形式有三:一是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利在有一定的不争的次序。如曹操问贾诩应该立那一个儿子为继承人一事,贾诩不答,曹问其故,贾说:“我正在想袁本初、刘景升父子的事啊。”于是曹操受到启发立长子曹丕为太子。嫡长子弊在继承者未必贤能,父传子,子传孙,不出数传,必出凡庸的君王,夏传十七,商传三十,周传三十七,八十四个君之中,贤能者寥寥无几。而中国的四千余年历史中,圣明的帝王鲜见,庸主多,昏君亦不少。贤明的刘备就传位给庸才阿斗,出现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柄。二是选太子。有许多君王不立长子,或者废太子,而选立自己认为满意的其他儿子,这种做法利在于可能选择贤明者,弊在容易引起争夺,甚至自相残杀。也常常误选奸诈或者昏暴的太子,铸成大错。三是让贤。就是把皇位让给圣贤者,如尧、舜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避免传子经过历代的递嬗,经验的累积,对于权力的迷信和滥用,势必愈演而愈烈的现象。

(第八节)治乱安邦

(史事)

将相和,内乱除

西汉右宰相陈平,忧虑吕姓家族力量的膨胀,恐怕大祸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一天,陆贾拜访,问说:“你想些什么,这般忧郁?”陈平说:“你猜?”陆贾说:“你的富贵,已到巅峰,不可能有私人的不满足。你所忧虑的,不外是吕姓家族难制,皇帝年龄太小而已。”陈平说:“是的,我们应该怎么办?”陆贾说:“天下已经安定,应注意宰相人选。天下危急,应注意大将人选。国家的命脉,操在二位手中。你为什么不跟周勃建立更深厚的友谊,互相接纳?”陈平顿然醒悟,遂用陆贾的谋略,送信周勃黄金一万二千两作为祝福礼物,周勃也以同等价值的礼物回报。二人情谊日深,吕姓家族势力,逐渐减退。后来平息吕氏之乱,就是靠周勃、陈平的力量。

少年皇帝除内患

汉和帝永元二年七月,窦太后下诏,拜窦宪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封冠军侯,食邑二万户;窦笃以下三个兄弟全都封侯,各食邑六千户,分别任以执金吾、光禄勋等要职。窦家兄弟四人,权倾朝野,就是窦氏的姻亲家属,也都盘踞高位。窦家的奴仆卫士,狗仗人势,到处鱼肉乡民。位高权重的窦宪甚至公然僭越,用皇帝的仪仗,一些献媚取宠者竟私下称呼他“万岁”。若有刚正的大臣上本弹劾,无不遭到窦太后的斥责或打击。

永元四年,和帝刘肇已是十四岁。他少年聪颖,英明有为,眼见几个舅舅专权自恣,深知将来必为大患,便处心积虑想剪灭窦氏的势力。

当时,窦氏手下的党徒互相争权夺利,闹得很凶。和帝打算先拿他们几个开刀,乘机顺藤摸瓜,剪灭窦氏一门的势力。于是,召宦官、钩盾令郑众入内商议。郑众向他献计,先调回统领大军镇守凉州的窦宪,方可一网打尽,免除后患。

窦宪接到调回京城辅政的诏书后十分高兴,立即从凉州出发,不日便到达洛阳。和帝立即派郑众驾天子御辇连夜赶到北宫,传令司徒兼卫尉的丁鸿,派兵紧闭城门,四处把守,分头捉拿窦氏的几个主要党羽。

第二天天一亮,窦宪忽然发现门外已遍布手执刀剑的武士。过了一会,又见宫中派出的中谒者令进府宣读诏书,着令收去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冠军侯,并即速出都去封地就职。窦笃等其他窦氏兄弟也被勒令迁出洛阳。窦宪要求进宫面见太后,但是执行诏令的执金吾铁面无情,不让他进宫,而是连连催促他立即离京。一会儿,窦家一些党徒的家人纷纷前来报信,说是主人一个个都被北宫卫士抓去下狱治罪,不知性命如何。窦宪大惊,仓皇离京。

等到窦太后知道后,窦氏兄弟七零八落,远离都城了。她做梦也没想到,当年权倾六宫,战无不胜的她,竟会毁在一个十四岁的孺子手里!从此,窦太后郁愤难平,卧病不起,于永元九年死去。

龚遂治乱

汉宣帝即位的时候,渤海遭受饥荒,抢劫很多,郡守以下都没法治。丞相和御史推荐龚遂,请他去做渤海太守。

汉宣帝召他上朝,一瞧,原来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长得貌不惊人,又瘦又小。汉宣帝怕他不能称职,就问他:“老先生上任以后,准备怎么去处理盗贼?”龚遂说:“海边的人民离京师远,还没受到皇上的教化。他们遭受了饥荒,受冻挨饿,又没有称职的官吏去安抚他们,才不得已做了盗贼,怎么能把他们作真的叛逆呢?现在皇上问到怎么去处理他们,我正想请示:皇上是叫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叫我去安抚他们呢?”汉宣帝说:“能够安抚当然好。”龚遂说:“我听说,治理不守法的人正象解开纽了死扣子的绳子一样,不能太心急。有耐心,才能成功。希望丞相和御史不要拿老一套的章程把我拘束住了。如果皇上能够信任我,让我有个便利,我相信坏人是可以变成好人的。”汉宣帝答应了,还给了他不少黄金。

龚遂到了渤海地界,渤海郡派兵来迎接他。他不愿意惊动老百姓,连忙吩咐他们回去。他刚一上任,马上下了一道命令,吩咐各县停止剿匪,开发粮仓救济贫民。命令上还说:“凡是手拿农具的都是安分的老百姓,官吏不得难为他们;凡是拿凶器杀人的才是强人。”把贪污的县官撤了职,使贫民得到了粮食,不久渤海安定下来了。龚遂在渤海做了三四年太守,老百姓都富裕起来。据说没有人打官司,监狱变成了谷仓。汉宣帝知道龚遂把渤海管理得这么好,就拜他为水衡都尉。

“现在不除,还待何时?”

元朝时,由于铁木迭儿及其同伙乘元英宗未即位。排斥异己,乱诛大臣,英宗对此极为愤怒。他一即位,便决心清除奸党,以正朝纲,还是英宗在东宫的时候,就听说拜住熟谙掌政,很有名声;即位后,英宗便任命拜住为平章政事,要他明察暗访,专门制裁奸党。再说英宗即位前,弘吉刺氏原以为他文柔懦弱,易于控制,才立他为皇太子。谁料英宗不受摆弄,即位不久,弘吉刺氏就与幸臣矢列、亦列失八、脱忒哈密谋多次,企图趁英宗在夜间熟睡之机,将其杀掉,尔后废其帝位。尽管这些奸党起誓保密,但还是被英宗发觉了。英宗立即召入左丞相拜住商议对策。拜住说:“这等奸臣,擅权已久,早应除掉,今幸上天开眼,得泄逆谋,现在不除,还待何时?”没等英宗回答,拜住又接着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万一奸党生疑,异兵构祸,必致大乱。”英宗坚决地说:“朕意已决,卿就为我擒拿此贼吧!”拜住领旨后,不到一天工夫,便于神不知鬼不觉之中,将矢列门、亦列失八、黑驴等人一齐拿到。英宗又恐太后干扰,没有通过刑官,就直接命拜住迅速斩了这批奸党。铁木迭儿与皇太后弘吉剌氏在朝中本来就因不得人心而忧心重重,现在又闻听自己的党羽被诛,便积忧成病,先后去世。

脱脱大义灭亲

元朝丞相脱脱,由伯父伯颜养大。伯颜起初很信任脱脱,让他监视顺帝的行动,可是脱脱看到伯父越来越专横跋扈,不得人心,就逐渐与之疏远。而皇帝认为他是伯颜的侄子,开始也不信任他。脱脱在保家还是保国的矛盾中煎熬着,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伯颜看出脱脱不忠心于自己,想借皇帝之手除掉他。伯颜对顺帝说:“脱脱虽臣之子,其心专佑汉人,必当治之。”顺帝忙搪塞过去,说:“此皆朕意,脱脱无罪也。”

到元六年二月,伯颜自领兵卫,请顺帝郊外游玩,有意谋害。脱脱推说皇帝有病不能前往。这天晚上,脱脱协助皇帝逮捕了伯颜。伯颜向道傍的父老百姓:“你们看到子杀父的事情吗?”父老说:“没有看到子杀父的事,只见臣杀君的事。”伯颜惭愧地低下头。三月,伯颜被贬于南恩州阳寿县,他途经龙兴路时服毒自杀。

康熙皇帝除鳌拜

康熙即位时,年仅八岁,按照顺治福临的遗命,由索尼、苏克萨哈、遇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四人中鳌拜势力最大,所以结权内外,意气凌轹,根本不把康熙帝放在眼里。他因与苏克萨哈不合,便罗织罪名,逼迫康熙皇帝表态,处死苏克萨哈,独揽了“辅政”大权。大臣议事,稍有不依顺他的,便当面呵斥;文武官员,非亲他不任,遇事都要在他家议定后,才交皇帝颁诏实行。到后来,鳌拜自恃位高权重,常常称病不朝,并要康熙帝亲自去问候。一次,康熙帝去看他,侍卫和托发现鳌拜神色不对,便迅速走到其床前,揭开卧席,发现一把刀子。鳌拜心情十分紧张;康熙却若无其事地笑着说:“刀不离身是满人的习惯,不足为怪。”自此以后,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

康熙派人物色了一批以韦小宝为首的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他们以相斗赌力为名,天天练习摔跤。鳌拜进宫虽然常常看到孩子们吵吵嚷嚷,闹着玩,却也毫不介意。同年六月一天,鳌拜奉诏入宫,刚满十六岁的皇帝便指挥之群“娃娃兵”将他捉住关进大牢。

(评鉴)

治乱要果断

内乱,是动摇政局的一个最危险的问题,它一般都是由掌握实权的名将重臣发动,矛头直接对准统治者的一种行为。要平息内乱,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果断。如元英宗察觉铁木迭儿等重臣企图发动政变,果断地命令左丞相拜住一举平息内乱,维护了大局的稳定。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象春申君那样聪明的人,被朱英所言中,反受制于李园。

治乱固然要果断,但操之过急或草率从事,反而要坏事。如曹髦不能忍受司马昭的专权,不顾力量悬殊,草率发动,结果丧身亡国。因此,治乱不仅要有坚强的毅力,还要掌握时机,讲究策略,周密部署,才能取得成功。年仅十六岁的少年皇帝康熙指挥“娃娃兵”铲除了独断专横的辅政大臣鳌拜。十四年的汉和帝刘肇部署卫士将窦氏家族一网打尽,窦太后做梦也想不到,权倾六宫和朝野的窦氏家族竟败在一个孺子手里。如果两位少年皇帝没有坚强的毅力,聪明的才智,非凡的胆量,周密的部署,怎么能铲除权倾朝野的大臣,干出一场惊天动地的业绩呢?

平乱光靠一人的果断、坚毅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得力助手的支持。平息吕氏之乱,就是靠宰相陈平、大将军周勃团结协作。元顺帝能平息专横跋扈的伯颜的谋乱,就是能够团结伯颜养子脱脱共同行动。如果陈平、周勃不和,脱脱不助元顺帝,那么吕氏集团和伯颜也难以铲除,后果将不堪设想。

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对内乱处置坚决果断,就能一举成功,恢复国家的稳定。如果对内乱的处置,犹豫寡断,当断不断,后果将不可想象。当然在平乱前也同样需权衡力量对比,周密部署,讲究策略,团结和教育大多数。在采取断然措施以后,一方面要从自身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另一方面要进行正面教育,统一思想认识。这样,就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促使国家出现繁荣昌盛的景象。

(第九节)为政清廉

(史事)

不贪为宝

宋国有一个人得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司城子罕,可是子罕却不肯接受,于是献玉的人就说:“我曾把这块玉石请雕玉专家鉴定过,这位专家认为这确实是一块宝玉,所以我才敢将它献给阁下。”子罕说:“我是把‘不贪”当作宝物,而你却是把‘玉石’当宝物。假如你把玉石送给我,那我们俩都丧失了宝物,倒不如我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一听这这话就叩头回答说:“穷人不敢身怀玉璧来往他乡,我所以要把这块玉献给阁下,就是为了避免被人谋财害命。”于是子罕就让献玉的人住在自己的家中,然后请了一位玉工,把这块玉石雕成宝物,再把宝物卖成钱交给献玉的人,最后才让献玉人回到自己的家。

同类推荐
  • 召唤之群雄逐鹿

    召唤之群雄逐鹿

    不一样的汉末,各个时代的帝王乱入做诸侯,各路猛将相继出世,且看主角如何在这乱世当中崛起,一统大汉,扩充疆土
  • 领主和群主成长计划

    领主和群主成长计划

    穿越成士绅之子的温崖,莫名拥有了领主成长系统。刚成为一位微不足道的领主,就成为了各大领主的聊天软件。不仅可以窥屏,还可以收手续费。挂王的日子快乐到飞起~
  • 皇路争锋

    皇路争锋

    盛年重来,一日再晨。人生若是不甘于平庸,那么就只好去辉煌。
  • 话却人间渡

    话却人间渡

    人间渡,渡人间。人间难渡人间事,是是非非皆人间。曲回千转花掩路,白衣绝尘醉人间。人间渡,渡人间,人间最难渡人间。他已一己之力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大魏江山,四大家族因他而不敢动,而他将他推向了权力的巅峰却又一步步将他打落下深渊。这天下因他两人而变,但这天下又该何去何从?
  • 韩信

    韩信

    无语中..........明史好混乱.......写了五万瓶颈......《韩信》不更新了额,新书存稿中......
热门推荐
  • 酒乡

    酒乡

    或许是因为作者们本来就扎根在火热的生活之中,对祖国和家乡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感受颇多,激情如海浪般常在心底潜涌回旋,对底层平民的渴望、烦恼、欢欣、愁郁、牢骚、俗语熟得不能再熟,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积弊与不公有着切肤之痛,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乎,他们在公务繁忙之余,琐事缠身之闲,不能不挑灯伏案,或以诗,或以文,倾泻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心中绵延不断的炽烈情思。
  • 追篮球男友之旅

    追篮球男友之旅

    大学一次观看篮球比赛的机会,女主遇见作为M大学的校草兼篮球主力,开始了她的追草之旅,到最后会怎样呢?……
  • 机械与细胞

    机械与细胞

    触手长达百米的北海巨妖、环绕大陆巡游的利维坦、双翼遮天蔽日的巨鸟席兹、高度超过万米的世界树……传说中的生物们在黑暗世纪后纷纷涌现,与这些庞然大物相比,人类弱小的不堪一击。少年将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 刺

    本书收录了《隙中驹》、《尘镜蛛奁》、《刺》、《青丝井的传说》、《江湖墟》五篇侠义小说。
  • 公主的爱情宝典

    公主的爱情宝典

    这个小女孩是个美若天仙的人,不但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容貌还有家境优越。男主角的家境不比女主角低,他十分迷人。唱歌又有一定的成就。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请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原来人是会变的

    原来人是会变的

    希望可以写入你们的心坎(????)??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文艺系男神

    文艺系男神

    天降文艺男神系统,楚清秋狂笑一声: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呃……不对,这画风不对。系统在手,楚清秋没想着一统文娱江湖,他只想着听听音乐,看看电影,顺便帮朋友们实现下梦想。日常向生活向,轻松向感情向
  • 绝世至尊狂女

    绝世至尊狂女

    凤冥幽,前世身为杀手至尊的她,一朝身死穿越到神话世界。练气升级,元素修行,炼丹救人,十项全能不在话下!什么奇珍异兽都是白菜价,百万年不出的龙凤之子!什么当世第一天才,绝世奇才通通靠边站!废后大翻身,摇身一变成绝世天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