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36200000117

第117章 邓亚萍: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

说起邓亚萍,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她的乒乓球运动生涯中,共获得了大小125个冠军,其中有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她是名副其实的“乒乓皇后”,也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她创造了一个乒乓球史上的“邓亚萍时代”。退役后的她先后进入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先后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作为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她是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08年她是北京奥运会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后来她成为北京市团委副书记;2010年国庆后,北京市团委副书记邓亚萍调入人民日报社任人民搜索总裁,级别从副局升至正局。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忘年之交也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

(一)世界顶级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邓亚萍的父亲是一名体育教练,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5岁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1983年入河南省队。

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她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拍换成了铁拍。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手掌磨破,这些都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就连一旁负责训练的父亲,都时常心疼得直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著,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邓亚萍是夺取世界乒乓球冠军次数第三多的女选手,但她仅1.55米的身高,手脚粗短,当初看上去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笨鸟常飞终能冲霄汉,滴水勤流亦能见石穿”,因为个子矮,开始打乒乓球时很多人都认为她不可能取得好成绩,而邓亚萍就是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进入国家队后,她总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点,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点45分;别人训练到下午6点,她就练到6点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点,她总是会坚持练到11点多。为了训练,邓亚萍经常错过食堂吃饭的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两个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般地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地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要接球打球1万多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她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的身体很多部位都有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得厉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就是这些惊人举动,这样的不懈努力、勤奋好学才创造了邓亚萍后来的奇迹。

邓亚萍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42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乓球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乓球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就连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二)离开赛场走入职场的邓亚萍

1997年后,邓亚萍结束运动员生涯后开始了她的求学之路,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邓亚萍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获得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拥有18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邓亚萍在学生舞台上也站上了新的高度。在剑桥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种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当时在别人眼中看来最简单不过的事,邓亚萍却费尽心思后才把它们写出来。于是邓亚萍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经常学习到很晚才肯休息。有时,她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邓亚萍不断要求自己,做作业也要和完成训练课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她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让辅导老师和学友都深表叹服。

1998年2月,邓亚萍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读书,她在剑桥大学的语言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短短3个月的时间,邓亚萍坚持每天8点多从自己的住所赶往学校上课。下午3点半下课后,她还到学院的学习中心去学习、听磁带、练自己的口语,直到晚上8点学习中心关门后才赶回住所。回到住所,邓亚萍也从不浪费时间,她坚持和房东用英语交流,坚持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功课。

在她终于获得硕士学位后,邓亚萍又动身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长时间的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一动就疼得钻心。但是,疼痛并没有把邓亚萍征服,她咬紧牙关,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

2001年,作为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邓亚萍是北京申奥形象大使。作为申奥形象大使,邓亚萍为国家成功申请奥运会的主办权鞍前马后。国际奥委会规定,委员不可以到申办城市考察,这样对北京就很不利,因为很多人没有来过北京,不了解北京。邓亚萍说,运动员委员会的这十几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来过中国,波波夫最近一次来中国是1999年,还是去上海;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苏珊·奥尼尔,1987年到过上海;美国排球运动员鲍伯,也是1988年来过中国。那时的中国跟现在没法比,但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你们穿的衣服都是灰色的,楼房也是灰色的。”所以做他们的工作也挺费劲的,因为他们不了解现在的中国。不能请进来,只好走出去。

“我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这四五年,我与运动员委员会的同事们相处得很好,大家都当过运动员,又是年轻人,比较容易沟通。”邓亚萍说。她事先与在欧洲的委员们联系了一遍,询问他们是否有时间在他们住的城市碰面,然后按着预约的时间开始跑。到瑞典见一位冬季项目的哈萨克斯坦运动员,到卢森堡拜见卢森堡大公,到意大利见两个运动员委员。为了见美国的鲍伯,邓亚萍曾在三天里从北京到洛杉矶打了一个往返,在飞机上的时间比在美国停留的时间还长。两三天跑一个地方虽然很辛苦,但邓亚萍觉得很值,她向这些人介绍北京的现状,跟他们印象中的北京截然两样。她告诉他们:“我们的政府和人民都非常想举办一次奥运会,对运动员来讲,那肯定是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奥运会。”

“去莫斯科之前,北京奥申委已经把各方面工作都做得非常充分细致,我只是做了其中的一点点工作而已,很多人已经忙了两年多,没有节假日,非常辛苦。像何振梁先生、国际羽联主席吕圣荣等,他们要做得工作更多。”

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刹那,邓亚萍又哭了。“北京赢了,比我自己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这是她当运动员以来的第三次哭泣。第一次是1992年在巴塞罗那,第二次是1996年在亚特兰大,她在获得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落下了激动的泪水。

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之后,邓亚萍与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2006年,邓亚萍生下一子,取名林瀚铭。

2009年4月16日,邓亚萍正式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当天在团北京市委全体大会上宣读了对邓亚萍的任命。2010年,邓亚萍正式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三)萨马兰奇与邓亚萍之间的忘年交

当年,萨马兰奇年近8旬,邓亚萍27岁,是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谱写了体育运动史上的一段佳话。

萨马兰奇从1980年开始执掌奥委会,人称萨翁。萨翁喜欢邓亚萍那种大刀阔斧快速凶猛的打法,那种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顽强作风。萨翁曾亲自对邓亚萍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打法,快速凶猛,看起来够味。”总之,在邓亚萍身上充分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萨翁亲自为1995年出版的《邓亚萍》一书作序,称赞邓亚萍是“世界杰出的年轻运动员之一”。“她非凡的成绩,是其艰苦努力与天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尊重奥林匹克伦理观相结合的结果。”他相信:“邓亚萍小姐的成就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的女子体育运动。”

萨马兰奇年轻时就喜爱乒乓球运动,曾经获得过西班牙的全国混合双打冠军,他说:“我对乒乓球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积极主张将它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乒乓球能列入奥运会项目,萨马兰奇功不可没。

在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邓亚萍以她那快速、干脆的发球抢攻,变化多端的线路和落点,打得汉城奥运会女单亚军李芬姬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仅仅只花了45分钟就以3∶0的比分结束了战斗,18岁的邓亚萍第一次登上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的宝座。邓亚萍的高超球技赢得了萨马兰奇的喜爱。他决定亲自为女子单打冠军颁奖,这是他作为奥委会主席第一次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颁奖。这也是萨马兰奇与邓亚萍的第一次交往。

1991年9月,邓亚萍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萨马兰奇杯”比赛,捧得桂冠后,作为一名运动员,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邀请到国际奥委会总部———洛桑去做客,这在以前从未有过,中国运动员邓亚萍第一个获此殊荣。邓亚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她觉得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所有中国运动员的光荣。

1991年11月25日,紧张的世界杯团体赛结束后,邓亚萍赴洛桑参加萨马兰奇举行的晚宴。中午用餐时,餐馆的华侨老板热情地教她一句西班牙卡塔兰方言的问候语:“Bon Dias!”邓亚萍反复练习后学会了这句话。邓亚萍一见萨翁,就向他道了一声:“Bon Dias!”萨马兰奇立即把邓亚萍拥进怀里,亲亲她的脸颊,他没有想到这位东方女孩竟会用他家乡的方言问候他。

晚宴上,萨翁详细询问了邓亚萍的各种情况,从比赛到训练,从学习到爱好,都一一问及。当得知邓亚萍5岁就开始练球时,萨翁问:“那时你有多高?打起球来一定很困难吧?”邓亚萍说:“我的头刚超过球台,得把手举起来打。”萨翁的秘书玛尔塔小姐立刻模仿儿童举手在头顶上挥拍打球的动作,把全桌的人都逗乐了。邓亚萍一边点头一边说:“太像了,就是这个样子!”

席间,邓亚萍得知萨翁年轻时也是乒乓球运动员时,就把自己的一块备用球拍送给了萨翁,还向萨翁赠送了一对健身球。萨翁回送给邓亚萍一套介绍国际奥委会的纪念品和一盒瑞士产的巧克力。

第二天,邓亚萍和翻译刘北剑在玛尔塔小姐的陪同下,参观了奥林匹克博物馆和奥委会总部。邓亚萍看到五环旗和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玛尔塔小姐告诉她,这是专门为中国客人而升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客人都能享受到这个礼遇,这种高规格的礼遇使邓亚萍感到无比自豪。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邓亚萍先是同乔红合作夺得女双金牌,后又夺得女单冠军。萨翁履约第三次为邓亚萍挂上闪闪发光的金牌,含着笑说:“再次邀请你到洛桑来做客!和你的教练一起来!”

1995年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邓亚萍和乔红打出了威风,最后夺得了冠军。萨翁高兴地为邓亚萍和乔红挂上了金牌,这是萨翁第四次为邓亚萍颁奖。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决赛结束后,萨翁为蝉联奥运会冠军的邓亚萍第五次颁奖,他紧紧握住邓亚萍的手,并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邓亚萍的脸颊。这动人的场面令人感慨万千,一个运动员能得到萨马兰奇一次颁奖机会已属十分荣幸了,而邓亚萍获得这样的殊荣竟达五次,可见邓亚萍在萨翁心中的分量。

同类推荐
  • 你也能成为销售冠军

    你也能成为销售冠军

    什么是销售?销售就是卖东西,即把企业生产的产品卖到客户手里去。在古时候,从事销售工作的人被称为“生意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商人”。生意人的工作叫做生意,商人的工作叫经商。虽然两者的本质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人们总喜欢这样去分别、总喜欢这样去称谓。
  • 最佳选择与放弃

    最佳选择与放弃

    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站在人生的基准线上,从人生定位、调整心态、选择放弃、失败挫折、珍惜时间等方面入手,深刻而细致地为你解读人生的主宰,成败的关键,让你在振奋人心的阅读中给自己一个清楚而准确的定位。
  • 只需改变一点点

    只需改变一点点

    突破困境离我们并不远,只需改变一点点,改变!改变思维、改变态度、改变方法、改变习惯、改变心态、改变性格……这种改变未必需要改头换面、大刀阔斧,实际上,哪怕只需改变一点点也会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给生活增添新的阳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从平凡到卓越看似天壤之别,但每个人的进步都是在不断地改变中去完善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要求太多,只需改变一点点,对自己如此,对他人更是如此……你会发现成功离你那么近!
  • 机遇就在三秒钟

    机遇就在三秒钟

    机遇是靠我们每个人创造的,也只有懂得不断创造机遇的人,才能够建立起自己轰轰烈烈的人生伟业。而机遇也总是被那些心中怀有梦想和敢于行动的人所发现。可见。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如果你只知道一味的等待,那么不管你等待多久,机遇也不会主动来敲门。机遇的到来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艰辛的努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卧底历险:我的第四次死里逃生

    卧底历险:我的第四次死里逃生

    本书作者以冷静的笔端将自己经历的一次次卧底暗访的历险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包括“保安员冒险来信大揭黑幕”、“逃离黑窝”等二十章。
  • 浮生落羽

    浮生落羽

    此文为卿若语C群演绎记录,先将过往的记录送上,今后记录都会上传至此文。
  • 挑肥不捡瘦

    挑肥不捡瘦

    她是呆萌胖妞,亦是楼主夫人,花了半年时间,汐娘终于寻到自己的夫君,刚见面却被吃抹干净,她明明不喜欢吃东西,却暴饮暴食,而且不吃东西还会被教训。看似胖胖单蠢的小姑娘,却是大家议论已久的楼主夫人,让众人笑掉了大牙。他是玉贤楼主,亦是她的夫君。他和貌美的女子在一起,她自卑;他拒绝要和她的孩子,她逃走,她要做他的胖妞,而他是否依旧愿意接纳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尘乱宇

    风尘乱宇

    世间万物,变幻莫测,沧海桑田。无人知晓那古老的道路上曾发生了什么,也无人知晓古楼的钟声为何响起,人们只记得那古老的歌谣。旅人啊,是否忘记归家的路,请看一看,那太阳升起的地方,指引着最正确的方向……
  • 领主争霸之心想事成

    领主争霸之心想事成

    “玩家开启随机宝箱成功,恭喜玩家获得唯一技能真~心想事成”“领地居民小屋建造成功,奖励玩家100经验,恭喜玩家升级”“玩家使用黄金台召唤成功,恭喜玩家获得一名神将”“玩家召唤成功,恭喜玩家获得一位神级人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珠几斛为君倾

    明珠几斛为君倾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年代。那是一场空前绝后,盛大浩然的动乱。父母早亡,孤女在世,独自飘零。再次醒来,她将不再是怯弱不堪的她!”卿卿这样,可真是伤透了寡人的心。”明珠一扬眉,明媚动人,英气朗然。“君既已弃,又何必再重来!”这一世,她必定要亲手掌握属于自己的幸福!
  • 圆天决

    圆天决

    自亘古以来天道有损,所谓无情天道,少年机缘之下得太古秘法园天决,他能否圆满这天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