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4900000027

第27章 秦汉汉族社会风俗(1)

秦汉时期社会风俗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首先,随着春秋战国以后传统宗法制度的逐步瓦解,人们开始从宗法组织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个直接隶属于国家政权的个体家庭,家庭风俗得到发展,“父母妻子、五口之家”的家庭形态风行于世,并出现了析家、家长制等习俗。其次,在传统家族组织渐趋衰落,大部分家庭趋向小型化、简单化的同时,社会上也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大型家庭,并于东汉末年发展成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的社会组成的世家大族,从而对社会风俗的发展和演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启了魏晋南北朝门阀风俗之先河。再次,战国时期所盛行的任侠之风,在秦汉前期仍得以继承,并逐渐扩散到社会下层,最后演化成社会问题,而被朝廷所严厉禁止;但侠士们所创导的舍生取义、崇尚气节的豪迈气概却终秦汉百年而不辍。与此同时,随着礼仪教化的渐被重视,自西汉后期起,社会上崇文之风日盛,尊贤敬能为时代所尚。至于各地民风,则由于历史、地理,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这一切,使得秦汉时期的社会风俗不仅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而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

一、家庭和宗族风俗

1.家长专制的家庭风俗

秦汉时期,普遍流行父母妻子“五口之家”式的小家庭。应劭《风俗通义》曰:“五口为一家,父母妻子也。”秦汉规定“民有二男以上而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即一户之中,若父在而子已长成,则必须析居,俗谓之“生分”。是故,秦汉时期底层社会普遍有分家习俗。《汉书·地理志》曰:“颖川,韩都,士有申子、韩非刻害余烈,高仁宦,好生分”;河内地区“俗刚强,多豪主侵夺,薄恩礼,好生分”。此时分家也有择日之俗,在秦简《日中》中,有“离日……唯利以分异”之记载,当是为分家立户者选择良辰吉日。但也有兄弟同居的大家庭存在。如《潜夫论·考绩》所曰:“父母兄弟,一门之什”,即“设如家人有五子十孙,父母不察,而勤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业破家之道也”,此所指之家庭,即包括兄弟合居数世同堂的大家庭。由于儒家提供孝悌之道,所以社会对兄弟析居者,多予以非议,如东汉李充之妇,要求分异即被责为“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

秦汉家庭,一般为一夫一妻,但也有一夫一妻多妾,及一妻多夫现象存在。一夫一妻多妾,指男子在正妻外,还有以姬妾、奴婢等形式的配偶。秦汉时期,在上层社会,这种一夫一妻多妾的家庭形式,相当普遍。如西汉史丹,“僮奴以百数,后房妻妾数十人”《汉书·元后传》。,至于皇帝,则后妃嫔姬,名目繁多,无法详列。所以在秦汉民间,对妻、傍妻的称谓,还有小妻、少妇、庶妻、细君、小妇、下妻等称谓。至于一妻多夫,则多因男子家穷,无力娶妻,而合数人之力共娶之。汉代在燕赵之家有此类家庭存在,谢承《后汉书》曰:宣帝时,“燕赵之间,有三男共娶一妻,生四子。”《太平御览》卷二三一,引谢承《后汉书》。成书于两汉之际的《焦氏易林》亦有载曰:“三人共妻,莫嫡为雌子,无名氏公不可知。”

在家庭中,男性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可以随意殴打子女,决定子女的婚姻大事。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吕公未和吕媪商量,就把女儿许给刘邦。尽管吕媪不满,责问:“何自妄许刘季?”但在遭吕公“此非儿女子所知”申斥后,仍不得不把女儿嫁给刘邦。东汉时,甘公许女儿与陶谦,其妻虽不同意,但也无济于事。《后汉书·陶谦列传》注引《呈书》。

汉代妇女在社会生活中虽然人身比较自由,但在家庭中却已居于男子附庸的地位。刘熙《释名》曰:“后,后也,言在后,不敢以副言也”;“孺,输也。输,尚小也”;“妇者,服也,服家事也”。这反映了时人男女地位不等之观念。西汉人王章上书言事,其妻惧祸,劝之“人当知足”,但王章根本不予理睬,斥曰:“非女子所知也。”《汉书·王章传》。东汉人孟光与梁鸿结婚后,“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后汉书·独行列传》。可见,在汉时,妻子在家庭事务中没有发言权,而仅以“能奉其夫”为其职。在汉代社会风俗中,“出妻”是男子的特权。如汉人鲍永、姜诗,皆因妻子不尊重其母而休之;王吉因妻偷邻人东西而休之;扬雄,“妇,蜀郡掌氏子,无子而去”《兰文类聚》卷八五,引扬雄《答刘歆书》。;蜀地广汉有一女子因争财,破坏家庭和睦,而被丈夫“出妻,让财还弟”《华阳国志》。如此等等,皆由男子“休妻”。当然也有女方弃夫者,据《汉书·朱买臣传》载,朱买臣妻因家贫,则弃朱而去;《汉书·卫青传》也载有因丈夫“恶疾”,而被妻子遗弃的事,但均为特例,非当时社会之时尚。

在秦汉时期,在家庭风俗方面还有歧视赘婿之俗,颜师古注应劭《风俗通义》“赘婿”曰:“言其不当出在妻家,亦尤人身体之有疣赘,非应所有也。一说赘,质也。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也。”赘婿在秦汉时期被列为贱民之列,属于“七谪课”之第三位。

在许多贵族家庭,还有蓄养家庭奴婢的风俗,西汉成帝时,“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多蓄奴婢,被绮縠”《汉书·成帝纪》。蜀地之卓氏“铁山鼓俦”有“僮千人”,齐地之刁间用“奴虏”“逐渔盐商贾之利”。奴婢是当时家庭成员中身份最低贱者,主要受主人驱使,用于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王褒《僮约》所列举的奴婢劳役项目有耕种、园圃、放牧、作工、造船、修屋及经商等。奴婢没有人身自由,主人可以将他们任意买卖、转让、赠送、抵押,虽然秦汉法律禁止对奴婢施加私刑乃至杀害,但虐待,甚至私杀奴婢的陋俗仍未能禁绝。王褒《僮约》曰:“奴不听教,当笞一百”;王充《论衡·程材》曰:“人奴之道,得不笞骂,足矣。”

2.聚族而居的宗族风俗

西汉武帝以后,社会发生了上些影响深远的变化,各地子出现了许多豪门大族,宗族制度得到强化,随之出现了许多独特的风俗事象。

聚族而居是世家大族传统的习俗,东汉时的樊氏家族,“三世共财”聚居,“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后汉书·樊宏传》。世家大族多有共同的族墓,河北无极甄氏族墓,上起两汉之交,直至东汉末年,绵延不绝;陕西潼关的弘农杨氏族墓,自东汉以下历数代之久。安徽毫县曹氏族墓,包括曹操先辈多人。世家大族还重视自己的祖籍所出,注意姓氏源流的考索。东汉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氏姓考察的文籍,如王符《潜夫论》中的《志氏姓》,应劭《风俗通》中的《姓氏篇》,为后世家族谱牒之滥觞。

东汉豪族多聚结成相应的经济组织田庄。田庄主同时又是宗族长,负责安排田庄内的全部事务,他与同族人之间既是宗族关系,又是主佃工主仆关系。田庄主常以宗主的面貌出现,主持田庄内部的“赈赡穷乏,务施九族”,“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并“召请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同族有贫不能治丧者,则集合宗人合族收葬。《后汉书·樊宏传》。东汉时的宗族田庄一般拥有宗族、宾客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平时生产耕作,若遇战事,则聚族自保。宗族田庄内部则进行多种经营,自给自足,如东汉樊宏田庄“东西十里,南北五里”,“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水经注·比水注》。俨然一个小王国。

二、里社风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划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外,对县下的乡里组织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史载秦时“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秦末起事时的刘邦,当时的职务则是“泗水亭长”。汉时,乡里组织更加细密化,在乡里以下又设了伍、什组织,什主十家,伍主五家,分别设什长、伍长;百家为一里,设里魁;十里这一亭,设亭长、主求;十亭为一乡,乡置三老、有秩、啬夫、游徼。《汉书·百官公卿表》。对乡三老的“选任”,秦汉继承了先秦的尊老重德传统,“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汉书·高帝纪》。如东汉秦彭为山阴太守,“有遵奉教化者,擢为乡三老,当以八月致酒肉以劝勉之”《后汉书·秦彭传》。可见,当时乡三老可能由乡里百姓举荐后,由地方官选任而产生的。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一),《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册,第247页,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1961年。而啬夫、游徼则由地方官委派。他们的职责主要为三老掌教化,啬夫听诉讼、收赋税,游徼禁盗贼。《汉书·百官公卿表》。即维护社区风气和社会治安。

秦汉之间的社,由先秦的社会发展演变而来,多以祭社神为主要内容,春祭谓春社,秋祭谓秋社。秦汉时期,各地流行里社、祭社合一。故社多以乡里为单位,以祭社神为使命,带有相当程度的原始宗教色彩。秦时的社大多由官方出面组织,以二十五家为一社。西汉中期以后,民间自行组织的私社开始出现,称“四邻结社”,除春秋两次集会祭祀社神外,并带有慈善、互助性质,大多系十家、五家立一团社,于三月、九月举行社会。这种民间自发结合的社曾一度遭官方的禁止,但禁而不绝。

三、社交礼节

1.宴席坐次尊卑有序

在秦汉时期,宴饮是重要的社交活动。参加宴饮,对席坐次很有讲究。《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军帐中大摆宴席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这里,项羽和他的叔父项伯坐的是主位,坐西面东,是最尊贵的座位。其次是南向,坐着谋士范增。再次是北向,坐着项羽的客人刘邦,说明在项羽眼里刘邦的地位党政军不如自己的谋士。最后是西向东坐,因张良地位最低,所以这个位置就安排给了张良,叫做侍坐,即侍从陪客。鸿门宴上座次的安排是主客颠倒,反映了项羽的自尊自大和对刘邦、张良的轻侮。

同时其进食也有严格的规定。《礼记·曲礼》曰:“凡进食之礼,左肴右,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醢酱处内……”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帛画、壁画所常见的宴饮图来看,这种先秦礼节在汉代似仍在遵循着。

在宴会中间,起舞为寿,也很常见,是交际礼仪中所必需的。《汉书·长沙定王发传》注引应劭曰:“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又《汉书·灌夫传》曰:“及饮酒酣,夫起舞属蚡,蚡不起。”

2.社交“笃交谊”

东汉人社交“笃交谊”,凡交友一定要通过别人介绍。如果能过名人介绍,那么就会“声价倍增”。《后汉书·李膺传》载:“郭林宗始入京师,时人莫识。符融一见嗟服,因以介于膺,由是知名。”东汉人最看重师门之谊,他的老师即使是一般平民,也还要先“修私敬”,表明心中诚意。《后汉书·廖扶传》:“太守谒焕先为诸生从扶学,后临郡未到,先遣修门人之礼。”如果老师去逝,往往还得“弃官制服”。《后汉书·邓骘传》:“但白盖双骑,门生輓送。”又《后汉书·李郃传》曰:“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延笃传》曰:“举孝廉为平阳侯相,以师丧弃官奔赴。”至于下属和主将,被荐举者与荐举者,都有君臣师生之谊,都在死生之际,“致其笃敬”。

3.“谒刺”通姓名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嫁给西藏

    嫁给西藏

    这本书写的是西藏,但它既不是旅行随笔,也不是旅游攻略,而是寓居西藏的女子所著的文化笔记。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军事工程

    军事工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汉字,深沉而博大,古老而神秘,青山绿水中掩映着汉字的形,古刹庙宇间隐藏着汉字的义。本书于浩瀚的字海中择取三百多个常用汉字,用故事串起它们的演变,解释其形与义,辨其异同,与你一同走进汉字的王国,回顾汉字的前世今生,探寻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的魅力与人生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女配她修仙很努力

    女配她修仙很努力

    杨小沫作为一名优秀的西点师ヽ(??ω??)ゝ,每天除了蛋糕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小说”尤其是修仙类,还常常幻想自己去了修仙界,如何,如何厉害。................然后的某一天她就实现了自己的幻想,光荣的,成为一本书中花样作死女配。?(⊙?⊙)?看她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躲避原剧的陷害追杀,改写人生一步一步走到大佬的地位。女主前期不会很强,但会一步步强起来哒(本文有男主,前中期存在感不是很强)简介无能,表达不全,请看正文,嘻嘻~
  • 网游之生存

    网游之生存

    进了游戏,却发现无法退出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村长,在乱世之中生存、发展、壮大……喜欢建设类网游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 虚空垂钓

    虚空垂钓

    觉醒了命赋,可在虚空随意垂钓各类宝物的徐枫。却不知道,这命赋原本属于他人。只是大能在命宫施法过程之中,被仇敌偷换了命赋,让本是平凡之人,有了逆天的机缘。这场乌龙将以何收场,请观看虚空垂钓。。。。。本人不是专业写手,不保证更新会及时到什么程度,介意者勿看!
  • 暴走天神

    暴走天神

    “我,李枫,今日在此屠戮龙傲三千人!尔等有不服气的,尽管亮招!”一身黑衣的少年,身上的衣襟浸染了鲜血,手中的阔剑充斥着爆炸性的闪电,在漫天黄土的战场分外夺目,震撼着每一个在场的武者。李枫沐浴着鲜血,如杀神一般,在城池争夺战中暴走!八大顶尖帮派,无一人敢应!从此凶名昭著!天神榜第一的巨磐——【暴走神】李枫!
  • 超大乱斗

    超大乱斗

    在这个城市阴暗的角落里,总会有些异兽潜藏,每当夜深时,血色红纱弥漫在空气中,这是一个妖魔鬼怪纵横的年代,也是个现代科技人类并存的年代,而主角是一只猫,误食九天玲珑丹开启灵智,为他所爱之人战斗,为保护他重要的人战斗,在这个魔鬼世界,看主角化身为猫,撕裂邪恶吧!
  • 你是我生命中的意外

    你是我生命中的意外

    时间不问对错,无论何时,生命都在以其最美丽的姿势绽开生命之花。林佑,也许一开始我们都错了,曾经年少,将所有眷恋付诸,愿以为爱情,就是一个人的对一个人的依恋与不舍。我们没有错,只能说,生命中的巧合过于频繁,而然那些频繁的巧合将我们三人拉在了一起,从此开始了一场追逐,无论我们谁是最后的主角,都将注定,我们之间那些不曾会有的故事继续演绎。亦云,一开始的赌局,我们输了的究竟是谁?是心甘情愿,还是别有目的?三个人的故事,从一个故事一个赌局开始,他们究竟谁是谁生命中的意外?
  • 麓人行

    麓人行

    先生总有一句口头禅,同别人一样,在暗地里学这些口头禅的人最好小心为妙,纵使时不时被逮着,但我仍是那个最不怕死的,也是声音最大的人。
  • 晶石传承者

    晶石传承者

    据说在上古时期,有一个盛旺的文明,生活在那个时期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着强大的能力,那是一个神的世界!然而时间冲刷掉文明的辉煌,唯一留下的,就是他们――这些“神明”的传承……几亿年过去了,人类起源,形成了新的文明……二十一世纪,世界上隐隐踊跃着异常的暗流……2017年一月二日凌晨,高中生叶羽洛在遭遇了一系列超常的事件后,他的命运也在随之改变……
  • 一滴水有多深

    一滴水有多深

    著名作家刘醒龙一本关于故乡的大书。有关心灵。有关欲望。有关救赎。诗一样疼痛的情绪。骨血般情感的文字。作为自然,乡村像诗一样美丽。作为人生,乡村像诗一样痛苦。城市是一个被男人宠爱着的少妇。她的骄横、她的媚嗲,都是男人千姿百态想象的后果。乡村是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从年轻一直泡到年迈的母亲。没有乡村,独舞的城市就会成为倚门卖笑的那一类女子。城市是欲望在地理上所能达到的顶点,乡村只是人的家园。乡土并不真正属于乡土中人,它的真正主人是那些远离乡土的城里的读书人。
  • 精灵旅者

    精灵旅者

    一个31岁大汉在神奇宝贝世界到处旅行的故事。*单女主(也能没有)*基本不会与小智他们发生什么剧情(偶尔会写一点)*没写过什么小说,这个只是自己解闷写的,只想写出一个轻松加愉快的神奇宝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