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22200000024

第24章 贝尔格的歌剧:无理性与理性的悖论结合(2)

与《沃采克》不同,贝尔格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歌剧《露露》的创作不是出于特殊经验的冲击(毕希纳话剧的上演和战争的切身体验),而是有长时间的思想和精神准备。有资料证明,贝尔格早在二十世纪初期的青年时代就对著名文学家弗朗克·魏德金德的剧作发生兴趣,并在观念上对魏德金德的意识和思想产生认同。魏德金德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一位表现主义先驱作家,在文学史上被奉为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始祖。在其代表作《地神》及其续篇《潘多拉的盒子》中,魏德金德塑造了一个名为露露的女性角色,她作为女性情欲的化身,相貌妖冶,生性放荡,对男性充满诱惑力。社会各个阶层的男性,无论智力高低或身份高下,先后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露露先是享尽奢华,扶摇直上,但在戏剧的后半部分,她年老色衰,每况愈下,最后成为流氓的刀下鬼。露露身上一方面体现了情欲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代表着情欲的摧毁力量。她是男人世界的摧毁者,但又注定被男人世界所摧毁。这其中所蕴涵的二律背反原则,体现出二十世纪初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奥地利思想界对人性规律的“另类眼光”。此外,如文学史家所言:“她显然是一个放浪、冷酷、玩弄异性的女性,但她的品性恰恰是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赋予她的。她是‘社会垃圾’,而这‘垃圾’正是社会的产物。”魏德金德剧作中的社会批判力量由此可见一斑。《沃采克》首演成功之后不久,贝尔格便开始为自己下一部歌剧的创作寻找题材和脚本基础。很自然他会将目光投向自己长期以来情有独钟的魏德金德。在自己的作曲学生阿多诺(日后成为著名的大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直接建议下,贝尔格决定以露露为中心创作歌剧。他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对魏德金德的两部露露剧作(《地神》和《潘多拉的盒子》)进行了卓越的改编。这不仅要求大幅缩减文本长度,而且还要对原剧的人物关系进行全新的调整。最终,如贝尔格权威研究专家波尔所说:“贝尔格不仅出色地解决了难题,而且通过改编,创造了一个比原作更加统一、更加复杂(但在细节上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在戏剧上更加有效的作品。”甚至有评论认为,贝尔格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即便从纯文学角度看,也是令人惊叹的。

贝尔格对原剧的改编基于两个重要的结构原则:对称性与循环性。全剧以第二幕的第一场结束为界限,分为两个部分。从剧情上讲,第一部分表现露露的命运上升过程。医学专家戈尔博士与画家先后与露露结婚,都因为露露而死于非命。这一部分的高潮点是露露与舍恩博士(一个有权有势的报纸总编)的婚姻结合,但舍恩博士发现露露与其他男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儿子阿尔瓦)有染,他要求露露自杀,但反被露露枪杀。全剧的第二部分表现露露的倒运和堕落过程,与前一部分构成反差性的对称。露露设法从监狱逃出,与舍恩的儿子阿尔瓦到巴黎同居,生活潦倒。最后,露露沦为伦敦街头的妓女,终被一嫖客刺死。在全剧的两个部分之间(也即第二幕的第一场和第二场之间),贝尔格别出心裁地要求在间奏曲演奏中放映三分钟的默片电影,以严格的回文对称结构交代露露被捕后的情节进展。而在这段间奏曲中,贝尔格为了与默片电影的剧情结构形成平行,也采用极其严格的回文对称结构。

由于贝尔格亲手执笔改编原剧,《露露》的台词文本给音乐的创意留下了潜在的伏笔和巨大的空间。根据贝尔格研究专家波尔的总结,从形式立意方面看,贝尔格将三种不同的形式范畴和概念交叠运用于这部歌剧中。该剧形式建构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范围的音乐再现处理。上述间奏曲中的回文对称结构恰是全剧形式概念的一个缩影。歌剧的整个第二部分的很多部位均是第一部分音乐的重写式再现。贝尔格要求,剧中最后一场扮演三个嫖客(教授、黑人和“撕人魔”杰克)的演员应与歌剧第一部分中露露的三任丈夫(医生、画家、舍恩博士)相同。而在这一场中,对全剧第一部分的再现处理也达到丝丝入扣的地步。戏剧和音乐上的双重再现不仅尖锐地凸现出全剧的主旨,而且极其深刻地强化了该剧的戏剧反讽意味。其次,《露露》在各幕音乐的构思中继续并进一步推进了《沃采克》中采用纯器乐曲式和体裁的独特手法。《露露》的每一幕音乐都以一个纯音乐的形式结构作为基础,其音乐构思与戏剧理念达成惊人的平行和重叠,而独立的形式小单位则分布于全幕的进行之中。第一幕是快板奏鸣曲式结构,表现舍恩博士与露露之间的纠葛与争斗;第二幕的回旋曲结构总体上体现阿尔瓦对露露的病态恋情;第三幕的主题与变奏刻画露露每况愈下的遭遇。其三,《露露》在细节层面上,大胆重新启用了“古典的”“编码分曲式”样式,使音乐在形式细节局部上趋于个性化和封闭性。在贝尔格的总谱上,他特地标明“宣叙调”“小坎佐纳”“小咏叹调”“歌曲”“二重唱”“咏叙调”“谣唱曲”等等,以提请人们注意。

另外,在这部以十二音技法写成的歌剧中,贝尔格对音高序列的设计和构想也遵循着他自己的戏剧表现目的的需要,因而在很多重要的方面与勋伯格的“经典”十二音技法有所不同。虽然该剧中所有使用的音列都最终可以追溯到一个最基本的音组集合,但在具体写作中,几个不同的但又相互关联的音列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结构作用。这些音列有时以规律性的音组出现,有时则以较为自由的音组集合出现。这些音列往往都具有明确的旋律轮廓,作为“主导动机”适合剧中情景表现的需要。而且,从各个音列衍生而来的材料可以进行组合,暗示出强烈的调性倾向。波尔的研究(1985)证明,贝尔格的十二音技法与勋伯格和韦伯恩相比,并不是如一般人设想的那样不够规范、较为自由,而是有其自己的规范,只是其目的和前提都与他的老师和同窗好友非常不同罢了。

从总体上看,《露露》的音乐写作在作曲家严格的理性控制下,表情极其丰富,达到了收放自如、炉火纯青的境界。贝尔格以高度的才智通过音乐的笔触体现了魏德金德剧词的反讽、嬉闹而又带有强烈悲剧意味的风格。歌剧音乐的很多部分带有瓦格纳甚至马勒式的感情强度,显然表达了作曲家对人性阴暗悲剧的深切同情和全心关怀。但该剧中也有不少部位的音乐暗示一种远距离的客观观察角度,或讽刺,或鞭笞,或挖苦。音乐中的多维视角给后人审视此剧的内在意念与思想涵义也留下了多维诠释的各种可能。因此,尽管音乐界一直公认《露露》是二十世纪歌剧史上的一流杰作,但《露露》的上演几率和受观众欢迎的程度都在《沃采克》之下。而且,与《沃采克》相比,对《露露》的批评理解和意义诠释也显得更为多样,众说纷纭。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露露》是贝尔格生前已经接近完成的未竟之作。在作曲家于1935年12月23日去世时,除了全部完成的前两幕音乐之外,他已写好了全部第三幕的缩谱、第三幕开头的268小节(总共1326小节)的配器、第一场和第二场之间的间奏曲的配器、以及全剧终场广板(Largo)的配器。贝尔格的遗孀海伦娜曾先后询问勋伯格、韦伯恩和策姆林斯基是否愿意接受这部遗作予以完成,但均被婉言谢绝。随后,海伦娜坚持该剧的这种不完整形式在艺术上是成立的,并通过法律程序禁止任何人完成此剧。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挥家弗里德里希·切尔哈才秘密地完成了该剧第三幕的配器工作。海伦娜于1976年去世,《露露》的完整版本终于1979年2月在巴黎首演。目前学界公认,只有这个三幕完整版本才真正体现了贝尔格的创作意图。

近二十余年中对《露露》的“重新发现”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贝尔格的重新评价。由于贝尔格的音乐常常充满浪漫主义的遗韵,以前的观点往往认为贝尔格在艺术上是个不能“免俗”的折中主义者。但是,从当前“后现代”的视角看,贝尔格这种将严格计算、数字象征和浪漫激情相结合的风格特色却被证明具有超前的远见。他的歌剧创作不论在选材内容还是在音乐创意上,都体现出一位具有高度理想主义精神的艺术家的眼光和构想。贝尔格的歌剧表达了对“反英雄”的下层民众的深切同情,在挖掘人类深层潜意识的心理感觉方面体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洞察力,在用纯音乐手法构筑歌剧形式的高度想象力方面,贝尔格达到了这种体裁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他的艺术成就对后来的歌剧作曲家具有深刻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其影响极其深远——例如英国的布里顿的歌剧创作思路就直接受到贝尔格的启发,而被誉为自贝尔格以后最重要的德国现代歌剧《士兵们》(DieSoldaten,1960,阿洛伊斯·齐默尔曼作曲)则在取材和音乐语言上都明显脱胎于《沃采克》。凡此种种,都确立了贝尔格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的历史-艺术地位。

同类推荐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写小篆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写小篆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 教你西方绘画史

    教你西方绘画史

    美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音乐、美术、舞蹈都可以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达到潜移默化我们心灵的作用,让我们得到美的滋润和享受,从而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情趣。
  • 中国手工艺文化

    中国手工艺文化

    手工艺由人民创造,从生产生活中产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如何维护我们自身的文化命脉,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及文化个性,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书中具体讲解了一百多项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过程,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我国的手工艺文化,进而激发读者对手工艺的关心与热爱。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技及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含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 影视表演教程

    影视表演教程

    本书分“表演概说”、“表演技术训练”、“课外延伸阅读”三章。内容有:关于表演、演员的素质、表演的基础训练、表演艺术术语等。
  • 古玩行捡漏笔记

    古玩行捡漏笔记

    本书主要从自身和人际关系两个大方面入手,分别进行阐述。从自身来讲,分为“外表”和“内在”两个方面,引入不完美这个话题。又因为自身的不完美,从而开始对人际关系的审看。从亲疏远近的各个层次,选取不同的实例故事,以不同的切入点讲述人际关系中可能发生的不完美的情况,以及应该如何正确的应对。有些缺点是无法彻底消灭的,或许正式它们,和它们和谐共处才是好的办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是给自己找理由堕落,也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有些缺点是无法彻底消灭的,或许正式它们,和它们和谐共处才是好的办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是给自己找理由堕落,也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
热门推荐
  • 末世进化史三黑暗纪元

    末世进化史三黑暗纪元

    在经历了震惊世界渤海大爆炸之后,世界的历史变开始进入一个黑暗时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栾华半殇

    栾华半殇

    她真身只不过是一棵生长在灵山边的小小木栾树。因整日熏陶在佛祖的讲经布道下,生出了灵识,佛祖见之与我佛有缘,便点悟于它。小树大喜。然,佛祖悲悯的声音传来:“一切皆虚念,因果循环,莫要执着,方可超脱。”小树不解,只沉浸在可以修炼的喜悦中,不做它想。只是很久以后,它才明白有些人只一眼便可执着一生。他乃六界唯一的九天玄仙,之于六界苍生自是尊崇无限,可却甘愿呆在这小小的青华山,清华淡然只不过隐隐少了点儿什么,后来明白了,只是一切已晚。她已不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界狐灵传说

    魔界狐灵传说

    一位人类青年丁情天无意中挽救了一位漂亮的魔界狐仙天小篱,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她的同生共死的终身守卫,东方版《魔戒》
  • 佛说宝网经

    佛说宝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御苍穹

    灵御苍穹

    突如其来的变故,从天而降的黑袍人,前所未闻的四大异界……将他,与身边的红颜,全数卷入一个奇幻的风暴中。控万物,掌炎轮,悟生死,破乾坤!只是个学生的他,能否闯过重重困难,实现自己安详和平的梦想?
  • 国家战斗力:雄兵

    国家战斗力:雄兵

    一次假期,一场殊死的搏杀,将国家战斗力呈现在了大众面前。在恐怖活动四起的年代,战火纷飞,血腥蔓延,死亡就在前方,保护成为了第一准则,与此同时,信仰、人性、国家民族开始经受残酷拷问……这是一部描写国家特种作战部队传奇生涯的小说,从不可否认,他们是一个国家的矛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