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23000000031

第31章 笔情(7)

原野的作品虽都很短,可许多篇都将他的幽默、自嘲、自审、发现、美……与透熔于一炉。“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他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音乐、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位司仪吗?不,我是一位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泪水在原野眼里成了高贵的客人,他愿经常介绍它与音乐等其他高贵的客人相见。说得透彻。《月光手帕》,眼光真是美丽而透彻,审视一位小姑娘误把投在地上的一片月光当成一块手帕去拣时的纯美心境,同时反思因自己的一双俗眼能看出月光的破绽而失去了审美的愉悦,没了孩子的纯美之心。他的斜眼竟然这等天真无邪。《小米真小》!原野对小米的发现可算是淋漓尽致了。小米真小——小米为王——小米的哲学——这是原野的发现。“忽然发现灰漆的窗台散落一些小米……小米真小,我仔细看了半天也看不清它们的模样。拈些放在手心里观察,真是可爱,像小鸡崽羽毛那种颜色,掌一动,它们几乎无重量地跑动着。小米的样子有点像中国的玉,温润和瑞,半透明,没有火气……其味也如玉的性质,得乎中庸。一种朴素气实际也是大家气,能养活^?万斯民活下去的味道,不可能是卓越而不群的海参鲍鱼之味,大约就是像小米这样没什么味道的味道……小米历经商铸周鼎之后还是这么小?在吃物纷繁吃法百般的今天,也还这么小?它真是历沧海桑田了。这种悠远,使它定型于永久,不想改变也顺应万变了。得道了,小米。可以致广大而尽精微。小米的优良还在不酿酒。谷物正道是养人,旁门才酿酒。此事小米不为也。粮食里头玉米个头最大,如兵卒,常被碾碎。其次高粱,美艳而粗厉,其豪气化杯中物。大米是城里娘们,阴柔绵软。麦子乃正房发妻,温良和顺。小米为王,不温不火,静观万物,以小制大,是米中的王……”再往下引已有想拿别人的东西赚稿费之嫌了,但我还是宁可再引一段,实在喜欢,把这几元稿费还原野买一斤小米就是了。美文一读就知味了,还用饶舌去评吗。请往下读:“我的梦中曾有园圃之愿,譬如种点菜和向日葵,现在加以修正,加几垄谷子。秋天碾好的小米用簸箕飞泻装人白市布口袋,我像农人一样竖掌插入米中,攥一把让它顺拳眼泻流,黄澄澄如细沙的小米摩挲着掌心流下,再抓一把,让它流。嘴里学农民的口吻说,啧!多实成。心里想,操,小米咋这么小呢?这时手与眼同时享受着一种比较开阔的喜悦,与天地关联起来……”此篇我觉得是上上品,它与《精神的边疆》、《萤语》、《雅歌六章》、《善良是一棵矮树》《我妈的娘家亲戚》、《雪地篝火》、《水流我》、《黄土》等,我视为原野的代表作不知对不对。

也有些不喜欢的篇什,譬如卷三及另几篇,觉着略有点儿贫嘴了。贫嘴不是幽默,不美,也不会有感染力。不是乘美以游心吗?还是不能放松乘美那根弦为好。

原野的语言文字水平非同小可,用典不少,但举重若轻,顺其自然,已形成了风格,其厚实的底蕴令我佩服。我当引以为鞭,时而策之。何况这鞭就在身旁,鞭长莫及之说于我们不适用。

皮皮印象

皮皮是作家,是个见一面就能让人记住的小说作家,而且是沈阳长大又主动接受西藏髙原神圣的阳光照耀了好几年的辽宁女作家,因此她既不可能是那种平庸无奇的女作家,也不可能是那种轻浮随意的女作家。她这两年忽然被文学圈以外的广大读者所知名,是因为相继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丛书出版发行了两部长篇小说,《渴望激情》和《比如女人》。我在新疆、云南、北京、辽宁等许多地方的书店、书摊以及火车和旅馆的许多人手中、口中看到与听到过这两本书,甚至还看到这两本书的合版本,同时也在不少报刊杂志上看到这两本小说的连载,皮皮的名字能不受到关注吗?《南风》杂志能几经周折找到我写写关于她的文章,就是一个证明。杂志编辑是最知道读者心思的,读者关心谁,编辑便找人写谁。其实皮皮早就在文学圈里知名度不小了。十来年前她就在不少很有水准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精短小说和散文,我在作协机关就几次收到过权威选家征询欲将她作品人选而找不到她地址的信函。一个作家的作品能有人读固然是好事,但能被权威选家所看重,我倒觉得更为难得。因此我也跟着权威格外重视皮皮。可最初见到皮皮时我正在格外重视马原。十多年前马原正最为先锋评家和选家重视的时候,我这个根基不深主见不足的部队作者也跟着重视马原。那年夏天,马原刚从西藏回到辽宁,落脚在沈阳。我们并不认识,只是相互知名而已。我这个当时的部队小说作者便在一个闷热的夜晚去拜访马原。不仅因他小说写得优秀,他那些优秀小说同他从辽宁大学毕业能奔向令人神往但却难让人身往的神奇西藏有关,能自觉在西藏生活过好几年并能把那些生活变成美妙小说的人不是凡人。我左找右摸终于在天已很黑时见到他。那是临时租的或借的套间旧房,布置极端简朴,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布置,只有一个书架,两张桌子和床,好像还有两幅油画像。我就是在那个晚上和那个屋子见到皮皮的。当然是经马原介绍我才知道她是皮皮。我对这两位一同到过西藏的文学男女初见印象都很深刻。两人话都不多,但都是让人一见就能记住形象而且很难忘记的优秀男人和女人。不知是西藏高原阳光照耀的还是在东北时就是这种肤色,反正他们都不是娇贵也都不是矫揉造作的人。我和马原坐下来聊天,皮皮为我们泡茶。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足见她是北方式的贤惠女人。我只记得皮皮泡的那杯茶很浓很满,接时烫了下手,还记得那茶喝下去有一股清香味。茶是君子之交的好东西,不像喝酒,喝多了酩酊大醉,甚至烂醉如泥,把亲口说的好多信誓旦旦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而茶喝得再多,也只是兴奋得话多,彻夜睡不着觉而已。我们喝了茶虽然有点兴奋,但三个性格内向的人谁也没话多得滔滔不绝,倒是说了比平时要多的话。我现在只记得自己说的一句话:现在的年轻人成熟得吓人,反而有些老年人幼稚得要命,意思是指当时很年轻的苏童等刚露头角的作家写的作品很见功夫,而一些著名老作家的东西却没法恭维了。

那次只记住了皮皮的那杯茶和接茶时的一下烫,她基本没参与说什么。我说的那句年轻人成熟老年人幼稚的话倒是没说什么的她后来提起,才使我记到如今的。不久又一次见到皮皮是在我家,她和马原到我家用军线电话往成都军区找西藏的什么人,西藏军区属成都军区管辖,他们从西藏回辽宁老家不久。打完电话我们摸了几把麻将,这我印象很深,因我和我妻子都不会玩那东西,弟弟刚送了一盒让我们学学。皮皮和马原也不比我们会玩多少,所以四个麻将幼儿班水平的摸了几把就散了。正是这麻将幼儿班水平使我对皮皮印象很好,后来再见到她写的小说散文等一概要读一读,读后愈发印证了她是个不仅外秀更是个内秀而有事业心的文人。再后来,又在几次文友聚会时遇见了她,才知她当时具体的工作单位是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省艺研所的人却总和市文联的文学朋友聚会,是因为她有朋友在市文联,为朋友私人帮忙,帮的却是公事,比如帮女作家马秋芬和女编辑李晓惠忙活作代会或笔会的会务了,等等。有一年,广州的《羊城晚报》文艺副刊编辑芮灿庭到沈阳组稿,我根据老芮的要求找了鲍尔吉?原野、庞天舒、白小易、皮皮等。之所以找了皮皮,因她精短散文和小说都写得很不错,比较适合“花地”。那次我才发现,皮皮在相熟的同龄男女作家朋友中间话并不少,有时甚至妙语连珠,尤其对在女人面前说话好脸红的男作家白小易更是振振有词。还发现她有种近乎自然的个性习惯,比如因为人多椅子少,她就席地坐在地毯上,使得其他几个人连我也跟着席地而坐了。这一席地而坐不要紧,遥远的南方来客以及我们本地的青年作家朋友一下就熟得很了似的,话说得更投机了。《羊城晚报》的老芮很高兴,说辽宁青年作家很和谐,并一一约了稿。不久便见到了各位的稿子在“花地”发了出来,有的还不止一篇。老芮在遥远南方的电话里说皮皮写的那篇很棒,后来什么报刊真就转载了,足见老芮的话不假,也足见皮皮笔力的不凡。

皮皮还有一件事给我印象不浅。有年三八妇女节,省作协要召集女作家座谈会,不少人都愿意参加,有的大老远从外地赶到沈阳,可打电话请住在沈阳的皮皮时,她却说不参加。我说你再抓紧时间也不该在乎这半天。她说我连你们省作协的会员都不是,参加什么女作家座谈会呀?我不禁大吃一惊,皮皮竟然还不是省作协会员!自己这个正当着作协领导的所谓作家不免大大脸红了一次,问她为什么不是,她说不够呗。原来几年前她曾申请过人会,没被批准。我想,她已经是佼校者了,她都不是会员,作协的联络工作不是有疏漏吗。作协的协调、联络、服务对象无论如何应该包括她这样的作者。我再三向她说明这个意思,后来还和作协的另一位领导登门看望了她一次,她才又填了一回入会表,被发展为辽宁作家协会会员。

以后又是好长时间不见皮皮的身影,不知她在哪里,也不知她在忙什么。忽然一天收到她赠送的长篇小说《渴望激情》,方才明白,她已调到出版社,编务之余在埋头忙这部长篇处女作。这就是写作事业心极强的人的特点,不喜欢出头露面到处凑热闹,有限的一点业余时间都用于埋头创作了。由衷的惊叹指使我接连两天就读完了这部近三十万字的小说,这在我是少有的。读后我立即电话找到她谈了感觉,当然感觉不错,尤其她叙述人的内心感受和分析某种现象的内在含义时既酣畅又空灵的才气,令我不能不说些赞美的话。她很感动,说了两声谢谢,又谦逊地解释了一下,说这部长篇比她以往的短篇好读,但并不完全赞成通俗,小说的题目就不是她自己的本意,编辑者的市场考虑她是不得已而勉强同意的。她还说虽然读者感觉好读,但她写得很累,主要是写得很投人很认真,所以完稿后似乎病了一场,好长时间恢复不过来。

《渴望激情》很畅销,再版、盗版和连载以及改编电视剧等等,又是好长时间不见皮皮身影不知她的下落。忽然又一天,《芒种》的编辑李晓惠打电话告诉我说冯丽(皮皮的真名)要到德国去了,时间紧迫,只好请别人代为告别。我感谢她能通过别人跟我打个招呼,所以没经她同意第二天赶到火车站送她。一个辽宁的中国作家,就要只身到外国去了,而且听说也许是很久,无论如何该有个辽宁的作家送一送。火车都要开了,才见她匆匆出现的身影。她很意外,也很感动,匆匆说了几句话,急急忙忙留了个地址,火车就开走了。地址是记下了,却没有通过一次信,不是一次没想写过,是想了没写。

也不知皮皮在国外呆了多久,也不知她在国外忙些什么,倒是在刊物上见了几篇她写国外生活的短作品,挺耐人寻味的。

记不清她是什么时候回的国,只记得她回国后又同作家协会有了联系,还被聘为辽宁作协首届合同制作家,但她总是在北京住着,后终因诸多不便和一些想法,没有续聘第二届合同制作家。

建国五十周年“辽宁文学奖”和“东北文学奖”评奖时她获了双奖,但颁奖会时她没到会领奖。一是忙,二是她仍不愿凑这类热闹,她看重的是抓紧时间写新作。但她不是清高得不懂人情的人。她托她的同学李晓惠捎给我两个不到二寸高的洋酒瓶子,她听说我喜欢收藏酒瓶子。她作为谢意送我的这两只酒瓶是我所收藏中最小的,但却是最洋的。

又是好长时间不见皮皮了,虽然不知她具体在忙些什么,但我想她一定是在忙写作,因为后来又收到她寄自北京的一部长篇小说新作《比如女人》。她的《渴望激情》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即将上映的时候,她的《比如女人》正在畅销。现在她留于我脑中的最深印象,一是匆匆忙忙奔波的身影,二是稳稳当当埋头静坐走笔的幻影。

辽沈诗人写意

辽宁新诗学会正副会长、秘书长牟心海、刘文玉、阿红、晓凡、郎恩才主编了一部《辽宁诗歌大典》,大16开本1513页,洋洋120万言,可见辽宁诗歌作者之众,所以遵嘱接了这题目要写时不免犯难了,写谁呀?恰好首届辽宁诗歌奖揭晓,获奖者六人,正好是编者所指定的人数,那么就写写这六个最近的获奖者吧。不想其中一个魏胜吉我不认得,什么情况都不掌握,现找他采访又怎么也来不及,索性拿李松涛顶这个数吧,他于去年刚获了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奖,而且是辽宁唯一获此全国诗歌最高奖者,并且不用现找他了解情况。

李松涛:大东北无倦的诗涛辽宁的诗人里,我和松涛接触较多,但较多的接触里还是电话接触更多,最早一次接触甚至只是目光上的,二十多年前在北京新桥饭店的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会场。我要去新疆采访,路过北京听说了这个会就弄张票去听。散会匆匆离去时经人指点,说那个身板儿最直的年轻人是辽宁的李松涛,我们才互相注目了一下,握没握手记不清了,好像是没握。从此辽宁诗人李松涛在我脑中可以进行形象思维了。那时他还不是军人,正在《诗刊》帮忙,在全国的诗名很大。后来听人当他面开玩笑说,当时全军诗名最大的周涛接到松涛的退稿信时很激动,说李松涛给我写的退稿信!后来松涛因诗的成绩入伍到沈阳军区空军创作室,我们得以同在沈阳落脚,得以多了见面机会。年龄、身份甚至性情的无大差距,使我愿意和松涛接触。他机智过人而且随和幽默,他的幽默极精练,随时随地就妙语连珠,可他的脸却从来都严肃着,妙语连珠说笑话时脸也板着,笑时肌肉也无大变化,变化都在声音上。我看过的他的照片,没一张是笑的。

我们一打电话开头必是“你写哪?”不管写没写肯定都说“写哪,写名著哪!”然后就从身边的猫泡起,泡到儿子,泡到同事,泡个十分八分的才说正事儿。我们说正事三言两语从不啰嗦,三言两语,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但基本没有不行的情况,因为觉着不行的事也就不提了。不行的事你还难为朋友,那还能叫朋友吗?

同类推荐
  • 老上海,旧时光

    老上海,旧时光

    本书是作家程乃珊和连环画家贺友直联袂完成的“老上海画卷”,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上海开埠至今150年来的小资情调、人情世故、风俗名物、海派风情等。从旗袍到包包,从冰激凌到自助餐,从弄堂到亭子间,从茶馆到电影院……无所不包。出生于上海金融世家的程乃珊,对上流阶层的生活有着丰富自然的感受,她的文字细致入微,被夸赞为“触摸到了老上海的灵魂”。2013年4月,程乃珊病逝;有人说,程乃珊是张爱玲的“传人”,程乃珊走了,张爱玲式的上海也缺了一角。同样身为“老上海”的连环画泰斗贺友直,为本书配图45幅,他的画被誉为“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常常一幅画就可以让人联想起一个时代的上海记忆。
  •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旧日,渐渐成为故乡式的存在,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但在这里,我们与记忆里的那个风华正茂的自己重逢。《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共收录二十八篇文章,是作者闫红用细腻的笔触去讲述至亲至爱的家人,再也回不去的家乡,一辈子藏心底的朋友,以及成长角落里的真实感动。或许你会读得热泪盈眶,但也汲取了某种力量,给你勇气和信心,以便勇敢和过去挥手说再见,转过身大步向前走。
  • 在爱的废墟上

    在爱的废墟上

    治愈万千失恋者的现象级诗集!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疗愈的书,一本“心灵蜕变日记”,一本迷人诗集。读完本书,你会相信: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情,值得我们失去自我。“赫敏”艾玛·沃森倾情推荐的现象级诗人,作品入选艾玛·沃森读书俱乐部。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美国电商畅销榜TOP2 , Goodreads选择奖作品。出版仅2年,已风靡3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4个版本,仅英语版销量已破350万册。作者露比·考尔被BBC评选为“2017年百大女性”,坐拥380万读者,单篇诗歌24万人点赞,采访视频149万次播放。当今最有影响力的Ins诗人露比·考尔,《卫报》《滚石》《亚特兰大报》……世界主流媒体纷纷称赞:“她改变了诗歌!”“Ins诗歌女王!”“百万女性的英雄!”《在爱的废墟上》的灵感源自一次痛苦的失恋。作者从向日葵对太阳的追逐得到启发,以向日葵的枯萎、坠落、生根、发芽、绽放,串连出一个女性从痛苦自轻到勇敢自爱的心灵疗愈之旅。这些诗歌多取自诗人本人或亲友的亲身经历,描绘女性的细腻情思、心灵成长,温暖中饱含力量,鼓舞了无数有过相似经历的读者。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疗愈的书,一本“心灵蜕变日记”,一本迷人诗集。
  • 唐诗(国学大书院)

    唐诗(国学大书院)

    《唐诗》精选唐朝三百余首古诗,囊括了各种题材,隐居、干谒、应试、落第、恩遇、迁谪、忧国忧民、辞官归田、相思、离别、慈幼、友爱……明白易解,反映了唐朝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细细品味,也可获陶冶性情之益处,并修养、激发人心。
  • 纸上的旷野

    纸上的旷野

    那天看书愣神儿,突发奇想:认为黑格尔的“黑”与墨迹之黑有关,黑与白的辩证关系无以穷尽……于是“牵强附会”地 “牵” 出这篇小文。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书法之黑白关系,在高度上与哲学是共通的。在哲学史上,黑格尔第一次把辩证法看作是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是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灵魂。而在书法理论领域,先人们也在很早时候就表现出了辩证思维的色彩。千年以降,辩证思维在书法理论和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成为树木一样蓬勃、葳蕤,极富生命力的艺术图腾。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之元素之神

    斗罗之元素之神

    重获新生,武魂殿的圣主千仞雪的亲哥哥,神秘的九大元素,他的到来会为这个大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 曦遇

    曦遇

    和你相遇是美好,愿世间的每好与你环环相扣!
  •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之超级车神

    都市之超级车神

    开头可能有点看不下去,忍个7章就好,真心不坑你。
  • 召唤群英系统

    召唤群英系统

    这个世界,从此奉我为主!神或是魔,匍匐在我的脚下!以我之名,征讨天地!我将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君主,无论是九幽还是九天,君临天下。简而言之,这是一个骚年召唤三国武将横行异世界的故事,请大家小小的支持下,本书群:171618244,骚年们呢,求收藏,随便点一下,不累的
  • 娇妃权倾后宫

    娇妃权倾后宫

    姐姐惨死,令她看透人心险恶。后宫内往日的姐妹情深不过是虚情假意蓄意谋害,她对皇恩圣宠从来不感兴趣,可为了复仇她必须一步步登上后宫之巅,成为主宰一切的存在。复仇的怒火在燃烧,她要让那些害过她姐姐的人生不如死。
  • 拐个上神扛回家

    拐个上神扛回家

    五叔:“我的是我的,别人的,只要我饕餮看上的,还是我的!打不过就抢,抢不过就偷,偷不过就诓,诓不过就赖!”七叔:“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一定要有自己的风骨和傲气!而所谓的风骨和傲气主要体现在,别人一定不能得罪自己,否则,哪怕追杀他到九幽之地也要将仇报回来!“六姨:“若能回到娘胎,我一定投个女胎,然后让这天下男子都臣服在老娘的云裳仙裙和锅铲下!搅得这九重天鸡飞狗跳!”……这样的一群叔叔,养出了我这么一个祸水,真心不怪天道无眼!该,啊,该!太一:“你在前面继续挖坑,别回头,回头都是一马平川,我将那些坑全填了,顺便埋了一些人!
  • 好女公主

    好女公主

    某王:本王的爱妃,你要去干嘛?本王陪你!”某王妃:“王爷,你确定?”某王:“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某王妃:“那很好,本王妃要去青楼!”某王:“原来爱妃要充当青楼女子来跟本王好好的“活动”一番啊!”某王妃:“凤临,你给我站住!”正经介绍:她穿越过来是一个公主,一大堆人跟她斗,她丝毫不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之。后来她遇见了他,成为了他的王妃,中间有生了一段美好时光。群号:45087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