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6800000001

第1章 代序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散文创作

随着21世纪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趋势,应该是会在逐步提高全体民众生活水准的基础之上,促使广大的人们随之而能够不断地升华文化和精神的素质,可以更加自由而又充满自信地发表自己的种种意见,在此种平等地进行讨论和磋商的氛围中间,共同去努力地建设更为合理、健康和美好的生存环境。在迈向这样一种令人憧憬的社会前景的过程中间,当前散文创作发展的趋势,肯定也会不断地走向开阔、高昂、深邃、优美和成熟。

由于现代化的生活节奏正在逐渐加速,已经是愈来愈没有十分充足的业余时间了,因此类似若干年前不少人们喜爱于闲暇中阅读长篇小说的习惯,已经很急剧地减少了。而散文的篇幅,却与它迥然相反,由于它短小精悍的缘故,就吸引和增加了大量的读者。当今时代审美和娱乐的方式,也不断的趋于丰富多样,这就更分散了各种业余爱好者群体的数目。其中最有威慑力量的自然是通俗易懂的种种电视节目,由于观看与欣赏起来的分外方便,就明显地夺走了规模众多的受众。在上述的种种情况底下,散文这种优美好读的文体,由于在顷刻之间就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完,比较起来肯定就具有亲和力与竞争力。正是因为被种种社会原因所制约的审美趋向,就促使喜爱撰写散文的朋友们,在文学创作的领域内变得愈来愈多了。

从散文创作的本体特征而言,它侧重于由主观的视角,表现出对社会人生和宇宙风光的体验、感受、询问和领悟时,必然会凝聚和挥发着种种浓郁或隐含的情愫,从而去抒发心灵与升华哲思,像这样出自内心的坦诚的诉说,自然就容易引起阅读者的共鸣。文化修养逐步提高和个性精神不断觉醒的人们,是最乐于接受与运用这样的一种文本,进行宣泄、交流和鉴赏的。当整个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时,散文确实是最适应于大家提升精神世界的载体。

最近的几年之间,已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以及再编选出版的散文作品,还加上分布于各种网络的许多有关的文字,以它的数量而言确实是异常巨大的,真犹如铺天盖地而来,引起了相当广泛的注意。针对如此的情况,有的批评家兴奋地认为,这是一种很大的丰收;有的批评家则尖锐地指出,看起来虽然声势颇大,真正的佳作却极少,因而作出了悲观的估计。

其实像这样的情形是十分正常的,从古今中外多少文人笔下流泻奔腾而出的大量文学作品,也无不都是如此。一般水平的作品,比较容易产生,也比较容易被人们遗忘,而能够始终留存在广大读者心里,和种种的文学史中间,越过岁月的淘洗,一代接着一代流传下来的篇章,在这中间肯定只占有极为微小的比例。真像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所说,“今人著作则以多为富,夫多则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于世,其不传宜矣”(《日知录文不贵多》)。

一部人类的文学史,无不显示出这样的状况。然而从如此庞大的数量中间,自然就更有可能涌现和筛选出更高质量的篇章来,这大概是丝毫也没有疑问的。真像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所说,“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我们隔开几个世纪只听到他们的歌声,但是在传入我们耳朵的响亮的声音底下,还能够辨别出一大片低沉而又繁复的轰鸣声,在艺术家的四周齐声合唱。只因为有了这一片和声,艺术家才成其为伟大”(《艺术哲学》)。

能够在形象、语言与艺术构思的技巧方面,显得栩栩如生和文采斐然,而且在情感方面动人魂魄,在哲思方面震撼心灵,自然浑成地融汇成为一体的散文佳篇,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确实都是出现得比较稀少的,这完全符合于它向前迈进的内在规律。

或者是因为散文这种文体比较短小的缘故,所以往往就容易产生出一种很大的误解,认为它最便于撰写和驾驭,却完全忽视了要达到那种美好、高旷和动人的境界,其实也是十分困难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过,“散文易学而难工”,真是深知其艰辛的精辟之语。散文创作的历程,确乎是异常艰难困苦的,因为浓郁情感的勃发,和深沉哲理的凝聚,都无法在对于人生场景与自然风光的用心揣摩中间,大量和永远地涌现出来,更何况还得天衣无缝地融汇于形象和文字里面。

真正称得上是出色的文学艺术创作,必然会在活灵活现的形象中间,蕴涵着扣击人们心灵的情愫与哲思。这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前者,情愫与哲思还能够寄托于何处呢?没有后者,灵动的形象不就成了浅薄与虚空的玩偶?更何况散文创作尤其是侧重于主观印象和感悟的积极反射,体察了大千世界之后迸发出来的情愫与哲思,得到融汇于其中的审美的表达,自然就更具有牵动读者的根本的意义和作用。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黄宗羲分外重视与强调情感的因素,他探赜索隐地指出,“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明文案序》上),“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这确乎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因为如果离开和消失了蕴涵在形象中间的真挚情感,肯定会陷于死板和枯涩,自然就无法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只有具备了充沛的情感,才有可能写出打动读者心灵的散文作品。他同时还注意到了文学创作中哲思的这一课题,很强调地指出,“情不至则亦理之郛郭”(《论文管见》),情感的因素无论如何都得跟思理结合在一起,即或抒发得并不成功的话,也必然应该是如此进行的。

散文创作中的哲思,当然也应该充满独创的个性,它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内心深处,经过不断触动情感的苦苦揣摩而来,像这样始终与情感结合和共振在一起,才能够真挚感人,深沉有力,长久地打动读者的心灵,留存着始终不绝的影响。而如果不是来自内心的思虑,不经过此种与情感结合和共振的过程,并非从心灵深处含着激情透露出来,而只是一种很平静的外部的运作,照搬前人的话语,演绎已有的结论,堆积众多的掌故,编织繁复的程序,却丧失了自己独创个性的抒发,这样就不管显出多么高深的哲学论文似的气派,多么严谨的高头讲章似的架势,也无法感动众多的读者,而只能成为肤浅和浮面的表达而已。

必须将此种情愫与哲思完美地融汇在一起,却又绝对不会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易地出现的,只要是排除了絮叨的滥情和空洞的说教,它必然会十分的稀少,显得异常的珍贵,因而就从根本上限定了散文的篇幅,应该是一种相当精练的文体。如果噜噜苏苏,漫无边际,不住地罗列与铺陈琐碎和诸多的材料,不就成了过分稀释的清汤寡水,还有多少可圈可点、可读可咏、可歌可泣的精彩内容呢?有些散文作家喜欢撰写长篇的散文,动辄就堆积出好几万字来,以长为贵,沾沾自喜,这是不是违背了散文创作内在的规律,采取了一种弃其所长的做法呢?黄宗羲曾经论述过这样的意思,“世不乏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皆以大文目之,顾其中无可以移人情者,所谓刳然无物者也”(《论文管见》),这三百多年前的话语,竟犹如针对当今的有些散文作家,一味追求大而无当的文风,才诚恳地发出了自己的告诫,真是显得相当的有趣,也相当的值得思考。

散文又还是最为讲究文字的,而要锤炼出一手朴素大方却又情趣横生和含有神韵的文字,真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必须在毕生的努力探索中间,领略和掌握它丰盈的光彩与美妙的韵味,像这样用心地表达起来,自然就会具有独创的艺术风格,可以让人们读得击节赞叹,心旷神怡,在潜移默化之间升华自己的精神和情操。

想要写出像这样融合着形象、情感、哲思和文采,显得美轮美奂的散文佳构,很轻率地下笔,肯定是无法达到的。而必须在坚持不懈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之际,做到像晋代诗人陆机于《文赋》里所说的那样,“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时刻都关心天下的大事,众生的疾苦,和人们对于未来理想的追求,在毕生用心地观察、体验、感受、阅读和思索中间,做到精益求精,千锤百炼,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激荡心灵的作品来。

在散文创作中间,最为重要的自然是对于思想境界的追求,从而就形成着它自身存在的坐标。像这一回的汶川大地震,整个国家和人民都关心与投入救灾的行动,表现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从这里应该能够产生出优秀的作品来。确实应该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时刻都关怀着自己民族的命运,注视着广大底层民众艰难的生活条件,注视着整个人类如何摆脱种种的苦难与危机。贫富悬殊的严重差距,是造成社会生活中间出现紊乱和灾祸的终极性的原因,还有长期以来对于自然环境的剧烈破坏,也使得大家生存的状态,变得日益的恶化起来。这些都应该是热爱着挥洒笔墨的散文作家,全身心地投入去体察、思索和进行撰写的。还应该警惕地注视着漂浮于世俗生活中的种种低俗的杂念,对于诸如沉溺于声色犬马,宣扬暴力,和迷恋着讴歌专制帝王的这类作品,应该进行深沉的剖析和反思,真正的文化人都应该成为社会良知的体现,坚决地远离和摒弃这样的恶习,才能够不会去误导和贻害许多天真的读者或观众,进而促使整个的人间,都趋向于健康和美好的境界。

至于对散文创作审美艺术的追求,则又得力求使自己超越保守与平庸的状态,既要借鉴和发扬传统中的精华,更要实现不断的革新与创造。

近年以来的有些报纸和刊物上面,提出了关于“新散文”的口号。求新,创新,当然是一桩极大的好事。不过更值得注意和抓住的是,“新”应该是从全部旧的基础中间蜕变而出,应该充分地继承它所有的长处,并且化解和纠正它存在的某些弱点,再来进行大胆的革新。而绝对不能够很轻率地抛弃这样长年累月的辛苦积储,否则就会出现消极与断裂的后果。

以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创作为例,竭力追求和趋于新奇与多变,像意识流、象征手法,以及充分强调和突出光线与色彩瞬间变化的印象主义等等,确乎是表现出了一部文学艺术历史的向前突进。问题是在于竭力进行求新的同时,却放松与懈怠了对于前人已经积累而成的种种高度艺术技巧的吸收,和对此进行充分的发扬与创造性的革新,这实在是一桩非常可惜的事情。而且由于在同样是贫富悬殊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面,多少人沉醉于物质主义刺激的此种浓厚和畸形的精神氛围中间,形成了追求奢侈淫逸的享乐主义、性的放纵、暴力的泛滥,沉积着多少严重的社会痼疾。这样就使得那些敏感的文学艺术家,在异常沉重的压抑和苦闷中间,变得惶恐、愤懑、颓丧和不断地自我折磨起来,因此很容易驱使自己孤独地陶醉于幽冥晦涩、神秘莫测、佶屈聱牙和探索荒谬的文字之间。类似这样的种种艺术表现,似乎在无形之中形成为一种自闭的病症,是否会造成对于广大读者的一种距离和阻隔呢?很足以引起大家进行深沉的思考。

具有现代主义审美趣味的二十世纪英国诗人艾略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种新的艺术作品之诞生,也就是从前一切艺术作品之变幻的复活”(《传统与个人的才能》)。艺术创作中的新与旧,确实是应该这样自然而又巧妙地衔接在一起,只有囊括了全部传统之后进行的变革,才能够最充分地进行新颖的创造。任何有关散文理论的探讨,其根本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要推动创作的健康发展,如果离开或抛弃了人类已经建造起来的全部文化与艺术的基础,那又怎么可能实现这样美好的前景呢?

对于喜爱散文的广大读者朋友们来说,最为期待的是要读到让自己不由得衷心喜悦、深情吟咏,甚或仰天长啸、潸然泪下的佳作,却很少想到什么新旧之别,和大小之分。根本的问题是要让大家欣赏到感动心灵与升华境界的篇章。如果想立足于此来进行提高的话,关键就在于要通过艰巨的努力,充分地描摹出鲜明灵动的形象、抒发着激昂浓郁的感情、升华成广漠深沉的哲思,并且将这三者融汇于多姿多彩的文字中间。至于在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方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和艺术个性,分别体现出现实主义的逼真与深邃,浪漫主义的气氛与情绪,现代主义的渲染意识流、瞬间印象和光线与色彩等等。这样坚持不懈地探索和钻研下去,应该就能够撰写出各种风格的佳作来。或雄伟,或轻柔;或粗旷,或纤巧;或雍容,或飘逸;或明朗,或含蓄;或严谨,或诙谐。像这样多种风格的结合,追求着都能够表达得恰倒好处,多姿多采,引人入胜。多么希望当前的散文创作,能够出现像这样格调迥异和千姿百态的局面,以便适应各种读者很不相同的审美需求,更好地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与精神境界,作出应有的重大贡献。

追求和实现这样的前景,确实是非常艰苦和卓绝的历程。像这样美轮美奂和震撼心灵的杰出篇章,确实是不可能大规模地出现的。请问像这样的作品,司马迁写过多少篇?嵇康和阮藉写过多少篇?韩愈和柳宗元写过多少篇?范仲淹和苏轼写过多少篇?归有光和黄宗羲写过多少篇?魏禧和龚自珍写过多少篇?鲁迅和朱自清又写过多少篇?确乎是非常艰难和卓绝的历程啊!

想要在散文创作的道路上努力跋涉的人们,必须下定了决心,一辈子都置身于这样艰辛的探求与质疑之中,只有像这样努力地思索与拼搏,才可能写出对于整个人寰的深情厚意,和对于大千世界的真知灼见,从而获得像如此丰硕收成之后的巨大的欢乐,正像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在叙述自己音乐创作时所说的那样,“这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1815年10月19日致爱尔杜蒂夫人书)。

21世纪的中国散文创作应该不断地迈开崭新的步伐,以便通向更为广阔、高旷、深沉和绚丽的前景。多么希望通过所有的作家、批评家和读者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的追求,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地反馈与促进,使得我们散文创作的前景,能够出现这样辉煌灿烂的风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同类推荐
  • 拆楼记

    拆楼记

    “我”姐姐家所在的张庄,即将成为市高新区的组成部分,姐姐和同村人想趁着土地被征之前抢先盖楼,以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偿。为帮助姐姐脱贫致富,“我”身不由己地成了这一重大举措的参与者和背后军师。楼盖好之后,结成统一战线的十几家人家先后遭到上级部门的各种瓦解,一场巨大的较量拉锯战一样展开。在种种现实利诱或威胁面前,统一战线逐渐分崩离析,何去何从?怎么选择都令人心有不甘,结局出人意料,令人难以释怀。作品既有纪实作品的现场感,亦有小说的精巧架构与卓越的叙事技巧,更兼学者般的缜密与思辨力。它在重在刻写人与人之间细腻微妙的情感变迁,人心的向背与暗角,人性的脉络与真相,令人无力逼视。
  • 别说你懂写网文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由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写作技巧到作品分析,从读者心理到营销策略,最终谈到作者的个人成长,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给网文作者架设了一座成长的阶梯,也为网文读者描绘了一幅网络文学的全景图。
  •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是散文作家鲁先圣积数年之力完成的一部随笔断章作品集,全书语句凝练,思想深邃,情感真挚,禅意浓郁,讲述了在面对不公和不平等以及人世间的冷暖时,我们应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改变这种现状,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仇视身边的人和事。书中大量列举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当代心灵读本。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辜鸿铭讲论语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辜鸿铭讲论语

    本书不但语言精练,词意精达,而且在讲解的过程当中纵贯中西,援引歌德、卡莱尔、阿诺德、莎士比亚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话来注释某些经文,在注释中将书中出现的中国人物、中国朝代与西方历史上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和时间段作横向比较,帮助那些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家经典的内容。
  • 柔石作品集(二)

    柔石作品集(二)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他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热门推荐
  • 繁花落尽不言殇之谋色红颜

    繁花落尽不言殇之谋色红颜

    穆芷璃的人生很悲凉,刚和男友分手,出门就遇车祸。一朝醒来,竟成了被乡野村妇救回的落难小姐,年龄,身世,名字全不详。刚在村子里做小农做的风生水起,就遇见,来寻她的陌生剑客,还被告知,竟是大燕朝,不学无术,偶尔痴傻疯癫的呆公主。颀长的身影挡住了穆芷璃面前的阳光,棱角分明,俊美无寿的脸上,一双眸子犹为明亮,有些生涩的说到:“你说过,一日为兄,终身为父。要不我才懒得管你。“那双潋滟的凤目,如千年寒潭一般,若明珠灿烂的脸上,此刻稍显怒色,不容辩驳到:“公主须记得,你我早已赐婚,你一早便是我的人了。“白衣胜雪,美绝人寰的少年,似笑非笑的看着她,轻声说道:“我说过,谁许我漫天的繁星,我便许谁一世。恭喜公主高中。”一朝魂落东晋,从此,欲望,野心,权谋,利益交织着亲情,友情,爱情,汇成一场场惊天的阴谋在生命中默默的绽放。乱世风云,掌心的情色线条下一秒会纠结进谁得城池,异世之凰的命轮又该何去何从,心中不过渴望绘一场死生契阔,却不知谁会不辞冰雪披荆斩棘而来。本文纯属虚构,有些事情与史实不符,有点小虐,属慢热
  • 千里冰威

    千里冰威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寒之威,无人可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姬龙故事

    姬龙故事

    我碰到的每一个人,我都得感谢他们的到来。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丑夫的粉嫩仙妻

    丑夫的粉嫩仙妻

    镇国公嫡女林溪云在大婚前夕去祈福却失足落崖,生死不知……孤女采云,一年前被猎户铁木从山中带回,无人知从哪里来。崆珉江贯穿了两个国度,也联通了两个人的世界。鳏夫铁木,面容丑陋不善言辞,孤女采云,清冷似仙,却甘愿因眼前的男人心甘为柴米油盐烦扰。两国交战,采云偶然恢复记忆,她又该何去何从?ps.男女主都是身心干净的!真的!
  • 十四十八

    十四十八

    这篇小说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无法当作美好的睡前故事。或者说,这篇小说,几乎与“青涩”和“美好”搭不上边。对于唐柠而言,她的青春实在是过于短暂。在14岁迟迟到来,在18岁之前就悄然早退。从14岁开始,唐柠就开始面临她未曾想过的残酷。14岁生日的前一夜,唐柠把手机递给妈妈:“妈,帮我拍张背影照吧。”妈妈笑她矫情,但还是耐心给她拍了几张。说实在的,照片拍得很糟糕——唐柠穿着厚重的珊瑚绒睡衣站在卧室的飘窗前,背对着镜头双手举起,手指比出数字“13”。照片毫无构图可言,窗外清晰可见的防盗网怎么也算不上干净的背景,唐柠的Pose用妈妈的话来吐槽就是“像个傻冒”,连当时的非主流审美都不会认可这照片。但就是这张照片,毫无修图技术的唐柠硬是修了半个多小时——当然,成品依然离唐柠想要的效果差了十几条街。那张被修成黑白的背影照当晚出现在了唐柠的QQ空间,文案是:“没有对得起自己的十三岁。”后来唐柠才知道,13岁是自己过得最好的一年。那张照片简直像个征兆,预示着从14岁开始,唐柠的人生就会像这张照片一样糟糕又狼狈。
  • 斯文战争

    斯文战争

    这是一场始于心机的相逢。他是精致到,衬衫必须搭配法式双叠袖口的——公关男神,她是极致简约到,全部家当可以放进一只双肩包里的——职场女斗士。为保住工作,她刻意接近、蓄意讨好……
  • 死镖

    死镖

    在历史会考中犯下大错的郭旭莫名其妙的回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成为雄风镖局人尽皆知的郭大少。适逢乱世,为了民族大义,雄风镖局接下一趟死镖任务,郭旭义无反顾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熊罴对我蹲,虎豹夹道啼,这是一条真正的不归之路。
  • 圣甲皇传说

    圣甲皇传说

    遥远的未来,世界的巨变,机甲的世界,谁能成为终极的那个人!陆云天一个带有奇遇的少年,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巅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