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01600000014

第14章 白求恩的故事

诺尔曼·白求恩, 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赫斯特城一个牧师家庭。从中学时代开始,白求恩为筹集学费卖过报纸,做过烧火工、食堂服务员和伐木工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中断了大学生活,参加了战地救护队。1916年12月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先后在英国皇家海军、加拿大空军任医官。1923年2月,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后来,他到美国进修神经外科。1924年底,他在美国底特律贫民区挂牌行医,并专攻肺结核外科治疗。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白求恩发表了几十篇医学论著,改革了三十余种胸外科器械,相继任美国胸外科学会五人理事会理事,加拿大联邦及地方政府卫生部门顾问,成为北美四大名医之一,是加拿大医学界少数薪金最高的医生。

在行医中,白求恩深深感到:“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治疗的只是肺结核在人体上产生的严重后果,可是治疗不了产生结核的社会原因。”他发表了多篇文章抨击资本主义医疗制度,创办了加拿大第一个免费诊所。他为穷家子弟筹办了蒙特利尔儿童美术学校,发起成立蒙特利尔保卫人民健康委员会,其宗旨就是“从医疗事业中清除私利,将健康还给人民!”1935年8月,他去列宁格勒参加世界生理学大会,访问了苏联。回国后,他参加了蒙特利尔失业工人的斗争,年底参加了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7月,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爆发。白求恩加入国际纵队,奔赴炮火连天的马得里前线。他倡导并组织了一个“流动输血队”,这个医学史上的创举,及时挽救了许多反法西斯战士的生命。人们激动地高呼:“战地输血万岁!”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过许多艰难曲折,于3月底到达延安。见到毛泽东后,他说:“医疗队必须到前线去,到战壕附近去。”毛泽东对此深为赞许。白求恩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那样感动每一个和他见面的人。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5月1日,白求恩离开延安, 6月17日到达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聘他为军区卫生顾问。

白求恩有两句名言:“对抢救伤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哪里有伤员,就到哪里去。”他到晋察冀军区第二天,就去后方医院视察。他用一周时间往返百里,检查了散住在农家的五百二十名伤员,在以后一个月中,连续为一百四十多名伤员施行了手术,白求恩的工作效率、干劲、精神,都是十分惊人的,他四次带医疗队到火线工作。第一次是1938年10月,在河北省平山县洪子店,战斗刚结束,他及时救治了一批伤员。第二次是11月底,他应三五九旅王震旅长的邀请,参加广灵公路伏击战。他将手术站设在离火线仅十二里的地方。敌机投下的炸弹,不断地在附近落下,同志们劝他后撤,他回答说:“战士的岗位在火线,我们的岗位在手术台;战士不会因为轰炸而停止战斗,我们也不能因为轰炸而停止手术!”战斗结束后,手术还在进行,王震赶来慰问,陪他工作了一夜,看他做完第七十一个手术。这时白求恩已经连续工作四十个小时,累得胸部发闷,两耳轰鸣,嘴唇干裂,眼睛布满血丝。当军区医疗队赶来时,他已靠着土墙睡着了。第三次是在1939年2月,白求恩率“东征医疗队”配合一二○师挺进冀中。在冀中的四个月,他行程一千五百里,参加四次大的战斗,施行手术三百多次。在著名的齐会战斗中,他将手术站设在离火线仅七里的破庙里。敌人的炮弹炸塌了庙宇的围墙,他仍坚持工作,连续为一百一十多名伤员施行了手术才撤离。

为了克服医疗器材的奇缺和赢得治疗时间,白求恩发明了可以减少换药次数的外用药“毕普”;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流动换药的“白求恩换药篮”和“卢沟桥”药驮子。一个药驮子装的药品器材,足够施行一百次手术、五百次包扎。他设计的“两用送饭桶”,既保温又能送水送饭。他还为战地医院制定了“消毒十三步法”,以控制和减少伤口感染。

为了改进抗日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工作,白求恩开办了医护训练班,“特种外科实习周”,加速培训医务卫生干部。在冀中前线,他利用战斗间隙举办了两期医务人员短训班,为冀中部队建立了十三个手术室和包扎所。返回冀西后,他筹建了军区卫生学校,并编写卫生教材二十余种,其中《游击战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一书是冒着酷暑写成的,共九章,书中结合实际情况吸收了八路军乃至红军时期的卫生工作经验。

毛主席和党中央对白求恩的生活非常关心,特别批准每月给他津贴,但他都转给医院为伤病员改善生活。他说:“我知道八路军官兵每天只有几分钱菜金,我是共产主义者,不应该有任何特殊享受。”他待伤病员如父老兄弟一样亲,他曾三次为伤员献血,并亲自为重伤员操办伙食,喂饭,端大小便,将衣服、被褥让给他们。有一次,后方送给他三百个鸡蛋、七只鸡,经来人再三请求他才收下,而他将鸡蛋煮熟后亲自分送给伤病员。他平时和战士一样,吃的是小米、土豆,穿的是粗布军装,他总是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他曾写信给国外的朋友说:“我能在一间破旧的庙宇里作手术,就象在一间有自来水,有漂亮的瓷砖墙、电灯以及其他各式各样设备的现代化的手术室一样。”他在日记中写道:“工作占据了我从早晨五点半到晚上九点的每一分钟。”“我确实很累,但是我觉得长期以来,没有这么高兴过,我感到满足,我正在做我要做的事情。”

白求恩对中国人民和八路军战士的感情是这样深厚,对新中国的诞生也寄托着厚望。他说:“对于这些人,我们只有用最大的体贴、爱护和技术,才能报答他们。因为他们打仗、受伤是为了我们,不仅是为了挽救今日的中国,而且是为了明天创建伟大的新中国。那个新中国,虽然他们和我们不一定活着能看到。但是不管他们和我们是否能活着看到幸福的共和国,主要的是,他们和我们都在用自己今天的行动帮助它诞生,使那新共和国成为可能的了。”

1939年10月,在激烈的反“扫荡”战斗中,白求恩在动手术抢救伤员时不幸划破了手指,后来又在抢救一名患头部蜂窝组织炎的伤员时受了感染。不几天,他的手指肿胀起来,体温升到三十九点六度。同志们劝他休息,他不肯。11月8日,他竟冒着寒风走了七十里山路,到达离前线只有十里的旺家台。他看见担架川流不息地从前方下来,很遗憾地说:“我们来迟了,来迟了!”他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重病员,而且体温升高到四十度。但当他神志稍清醒时,就顽强地支撑起来说:“通知各前方部队,我们已经到这儿了,有伤员立即送到旺家台来!即使我睡着了……也要叫醒我。”由于操劳过度,白求恩的病情急剧恶化。11月9日,聂荣臻司令员传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白求恩送出敌人威胁的地区,迅速转移到后方医院救治。”一路上,他的病情继续恶化,但他却说:“我十二分惦念的是前方流血的战士,假如我还有一点支持的力量,我一定要留在前方!”

11月10日,担架到了唐县黄石口村,白求恩已知自己的生命垂危了。他吃力地坐起来,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信:“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就要和你们永别了。请转告加拿大、美国共产党,我在这里十分愉快,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作贡献!”他还提出:“每年要买二百五十磅奎宁和三百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和大多数贫血的病人。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价钱比沪、港贵两倍”,“请转告加拿大人民和美国人民,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让我把千百倍的热忱送给你和其他千百万亲爱的同志。”白求恩写好信,交给翻译,握住周围同志的手说:“请转告毛主席,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给我的帮助。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他又断断续续地说:“请转告聂司令员,建议他马上组织一支医疗队,接近火线,收容伤员……”医生含泪告诉他,一切都有安排,请他放心。他又说:“非常感谢同志们给我的帮助,多么想继续和你们一起工作啊!”他再次抬起头,坚定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1939年11月12日清晨5时20分,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白求恩逝世后,延安和晋察冀军区分别举行追悼大会,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司令彭德怀通令全军沉痛衰悼。毛主席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对白求恩精神做了最好的概括。

白求恩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同类推荐
  •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是一部以周氏家族为背景。全景描绘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家事的作品,内容包括三兄弟的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庭、家务事等方方面面。该书没有学术书籍的盖棺定论和大是大非,完全着眼于周家后院生活的叙述,涉及多位女性,包括鲁迅原配朱安,周作人夫人信子,周建人夫人芳子以及许广平、王蕴如等。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选择了周氏兄弟身上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没有被打上印记的光鲜明丽,却有不刻意隐藏的真实,书中隐秘的故事和谜题,值得回味。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讲述了数十位福建商界英雄的传奇故事,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令人起敬人物的人生理想、创业历程和成功法宝、情感世界,读来引人人胜,引人思考。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丰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因曾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所处的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交困,而统治者又因循苟且,不思振作,这是一个弊端丛生、孕育变革的时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王安石经过自身的努力,不仅以一个文化艺术的多面手,而且以一个杰出的改革家而彪炳史册。
热门推荐
  • 暮日之城

    暮日之城

    世界末日是怎样来临的呢?对此"一无所知"的可爱少女塔莉,在人类躲避吸血鬼的隔离区生活了4个年头,终于,在她即将迎来十六岁生日的时候,她得到一个可以外出探索的机会,和同组的成员一起执行秘密的危险任务,由于队友的失误,塔莉与众人走散,踏入那座禁忌的无人空城,万籁俱寂,清风明朗,一片空旷死寂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在日光下披着灰色斗篷的少年,他会是在这个世界她遇见的第一个……人吗?随着落日西沉,鲜艳的夕阳染红街道,暮色中危机的气息渐渐笼罩在二人周围,远方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声狞笑,一大群蝙蝠迎面飞来,塔莉给枪上膛,奔向前方抓住神秘少年的手,不由自主地开始向城内"逃亡",迎接他们的,是这座荒城隐藏千年的秘密,而塔莉手中握着的,是末日来临之谜的钥匙。……
  • 别自闭了

    别自闭了

    沈川×苏黎少年时期的喜欢总是很短暂,可是很多年之后,苏黎还是忘不了那年夏天,少年逆着光,跟她说:“别自闭了,喜欢我比较有前途。”
  • 恶魔甜心放过我

    恶魔甜心放过我

    你喜欢的男生都喜欢我?怪我咯?白富美一朝落魄也能混的风生水起势头盖过你?怪我咯?被人陷害被人栽赃,最后坚韧站起来漂亮反击成功,怪我咯?我是小说女主我有主角光环,怪我咯?恶魔甜心,全力出击。你,逃不掉了。QQ群:462364512,微信公众号:nangongjingye求票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自由人生

    自由人生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在书中,他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
  • 异世之动漫召唤

    异世之动漫召唤

    他只是一个想过普通高富帅日子的穿越男,却因一张神秘地图而被一个组织灭门,融合记忆,获得神奇力量的他,踏上了为父报仇的道路。。。
  • 邪王宠妻无度:天才娘子要逃跑

    邪王宠妻无度:天才娘子要逃跑

    天!谁能告诉她,喝杯水都会穿越?罢了,穿就穿了。什么?!这里的人都有灵力!她丫的还穿了个骄傲天才?正常情况都是废柴啊!这是保准女配的标准啊!算了,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然琴是钢琴,棋是五子棋,书是背书,画是水粉画,但也好像没什么他,是天下帝尊,传说中的他霸气侧漏,最重要的是不近女色。可是,无意中的一次擦身而过,一次不经意的目光,却把他带到了她身边。……说好不近女色呢?这个天天跟在她身后的是什么鬼?
  • 人性的因素:毛姆短篇小说全集2

    人性的因素:毛姆短篇小说全集2

    短篇小说在毛姆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安东尼·伯吉斯就曾评价他写下了“英语文学中最好的短篇故事”。《人性的枷锁》《刀锋》等长篇小说使毛姆名闻世界,而他的短篇则以编织故事的精湛技巧,对人性和社会生活的敏锐洞察,为其赢得了更多读者,成为一种全球现象。1951年,毛姆出版四卷本短篇小说全集,共收录91个故事,并亲自确定篇目和顺序,为每一卷撰写序言。1963年企鹅出版社在此基础上推出新版,自此被认作标准定本,多次重版。本书即译自2002年企鹅版全集。毛姆作品中文译本繁多,短篇小说多以精选集形式出版。本次计划推出的《毛姆短篇小说全集》(四卷本)将以精彩译文再现毛姆短篇作品的全貌。本书为第二卷。
  • 东方街的猎鬼人

    东方街的猎鬼人

    巳十六末年,狼烟无数正值日夜颠倒,天地无光、昏暗异常。霎时,妖鬼作乱。妖杀人、人伐妖……杀声四起……
  • 妖夫很爱我

    妖夫很爱我

    她是人尽可夫的“绿茶婊”,被前夫卖给了尚东集团总裁,新婚第一夜,总裁就带她的好闺蜜回家。示威?对不起,我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