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42100000034

第34章 无所不能的人——“语言”的魅力形象(2)

你可以从头到尾包办某一席话,但你要牢记着,你是说给对方听的,不是说给你自己听的。因此,说话不在于仅图自己痛快,而必须顾全到对方的兴趣,要为听者所想。要探出对方的兴趣,用几个回合的对答就可以探出来,然后择其感兴趣的谈下去,别人愿意听你的谈话,大概因为你有某种值得他听下去的言论,或因你从某地旅行回来,或因你的事业经验值得在意,或因你知道了一些特殊的新闻,或因你对于某一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他才愿意耐心听你说。当你探出他兴趣的焦点,就可以一直谈下去。

你必须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说时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拖得太长,否则会令人疲倦。说完一个话题之后,若不能引起对方发言,或必须仍由你支撑局面,就要另找新鲜题材,如此才能把对方的兴趣维持下去。在谈话当中,对方的发言机会虽为你所操纵着,但你必须时常找机会诱导对方说话,比如说到某一环节时可征求他对该问题的看法,或在某种情形时请他论述自己的经验等,务使对方不致呆听,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话题转了两三次,而对方仍无将发言机会接过去的意思,或没有作主动发言的表示时,你应该设法把这个谈话结束。即使你精神还好,也应让别人休息休息了。自己包办了大半的发言机会,是不得已时才偶而为之的方法,若以为别人爱听自己的话,或不管别人兴趣与否只顾自己随意说下去,那就大背其谈话艺术之道了。

在社交上,说话恭敬,对人客气是一种美德。但不分青红皂白的恭敬和过度的客气,那就有欠儒雅了。假若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只有唯唯而答,每和你酬答时,总是满口客套,惟恐你不喜欢,惟恐开罪于你,如此一来,你一定觉得如芒在背,坐立不安,所以请大家谨记,开始会面时说几句客气话倒不成问题,若继续说个不停就不太妥当了。谈话的目的在沟通双方的感情,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搬走,人们只能隔着墙作极简单的敷衍酬答。

在社交上,缺乏诚心、刻板的客气话,必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如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之类,如小弟才疏学浅,请阁下多多指教之类,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维语,若从谈话的艺术观点看来,非加以改正不可。言之有物是一切言谈应该具备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如说阁下上次主持的讨论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至于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能力,或赞美他的商业手腕,你若虚心向学,真心仰慕某人的学识,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这比无谓虚泛的客气话更具有交际效果。

大多成名的人,对于他的工作已成了习惯,你的恭维若不能别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到他的心里。对付这种人,最好拣工作以外的另一种事情去赞美他。要欣赏他那些不大为别人所知道的,却是他自以为得意的事情。你不要以为凡是恭维,便不会得罪人。要知道,言不由衷的话,很容易闹出毛病来。正如你不能随便看见女人就赞美漂亮,如她明知自己实在是不漂亮时,心里会觉得你心不正。有些女人,你可以赞美她漂亮,或说她活泼,或说她苗条,或说她健美,或赞美她的才智,她的聪明与幽默,或恭维她处理家务的井井有条、教育儿女有方等。同是女人,各有所长,虽是赞美,也要加以选择。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即使你真的见识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简直不为对方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他窘迫到无路可走,才觉得满意似的。这种习惯使你自绝于一切朋友和同事,没有人肯提供你一点意见,更不敢向你进一点忠告。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没有绝对是非标准的问题,你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把双方意见的总和再行分配,你可能只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竭力反驳别人呢?有这种毛病的恰恰是聪明人居多数,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炼出更高超的见解,以为如此才会更使人敬服,但一些平凡的事实是不必严肃讨论的,所以你要注意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以太认真。在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便了,你若故作聪明,动辄卖弄一些高超的见解,对方是绝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随时摆出像要教导别人的神气。

在社交上,你的朋友或同事向你提出一个意见时,若不能即刻赞成,你最低限度也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谈天,你要注意,太多的执拗会把一切有趣的生活变成乏味的游戏。国家之间、团队之间、企业之间、组织之间,必有形形色色的交往,这些交往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代表它们的人以口语表达的形式来实现的。善表达者,对友好的双方来说,能沟通彼此的联系,增强彼此的友谊,消除彼此的隔阂,化解彼此的矛盾;对敌对的双方来说,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权益,震慑对手的野心,麻痹对手的意志,诱导对手的言行。因此说,它是国家、团体、企业、组织进行外交和公关活动的融合剂。

2.说话与动作的完美表达

人的动作是受神经支配的,人的喜怒哀乐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所以,青年人在说话时可以根据对方的动作和利用自己的动作交流和传递各种信息。

(1)头动

头动,就是用头部的活动来传递信息,表达内心的情感。在表现形式上,有点头、摇头、偏头、回头、仰头、低头、垂头七种,所含意思各不相同。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点头,表示赞同、肯定、鼓励;摇头,表示反对、否定、怀疑;偏头,表示岔移、犹豫、不解;回头,表示欣赏、拒绝、回避;仰头,表示景仰、傲慢、坚强;低头,表示娇羞、顺从、沉思;垂头,表示无奈、沮丧。

头是人身体上最突出的部位,其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作用非常明显。如何动,对说话者来说,是情感的表达;对接受者来说,则可由此获得信息。唐代诗人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奇特想象,没有华美词藻,一个“举头”,一个“低头”,就把诗人旅思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举头”,触发了遗思;“低头”,陷入了沉思。一“举”一“低”的两个头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

现代诗人徐志摩1924年7月随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日本,临别回国时,日本侍女的一个低头动作,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感到这一低头,传递给他的是无比的温柔与娇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莲水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日本侍女的动人之处,他感受到的,不是明亮的眼睛、红润的嘴唇、雪白的肌肤、纤巧的手臂、婀娜的身姿、艳丽的和服,而单单感受到了夺人心魄的温柔的低头。我们今天读起这首诗时,打开形象思维的窗户,展开想象的翅膀,也会为那“一低头”而感触万端。

头动中,以点头和摇头最为多见。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也很宽泛。尤其是点头,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赞同、肯定、鼓励外,还可表示问候、致意、感谢、满意、理解、舒畅、表扬、拥护、放心、尊敬、佩服等等。

摇头虽然在含意上不像点头那样十分宽泛,但有时摇头所指是并不确定的。在双方交际中,一方被另一方问及某人、某事、某问题时,他要表示反对、否定、拒绝,可以摇头;而他要表示不知道、回答不了,或者表示此时此地不宜回答、不宜谈此事,也可以摇头。这就需要交流双方根据现场的情况及自己的经验去加以判断了。

(2)手动

手动,就是用手(包括手指、手掌、手臂)的活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即所谓的手势。

手动是人的所有动作中运用最频繁而且表情达意作用最突出的动作。在人的所有形体语,甚至整个辅助手段中,都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手动除了孔夫子在《礼记·乐记》中所指出的“言之不足”和“嗟叹之不足”则“手之舞之”外,在不言和不嗟叹的情况下,也常常用到,其表情达意效果甚至超过言之和嗟叹之。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婆婆强逼与丈夫焦仲卿分离,悲苦的丈夫送哀伤的妻子上路,分别时是“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夫妻俩久久地举着手,怅惘若失,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宋代的柳永,长期寓居汴京,后要去各地飘泊,在与他心爱的歌妓告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手动的部位不同,动作的方向、形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有时,就是同一个部位、同一个方向、同一种形式,表示的意义也不同。这里按部位分述如下:

①手指。

人手掌上的五根指头,都可用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篮球场上的裁判、以手指的比划表示其裁判的决定;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掰着手指向战士演说的照片,令人难以忘怀。在现实生活中,将十指交错,两手钳在一起,显露出沮丧和局促;分开一手的五指一反一正摆动,表示数字“10”或全部;伸出一手的拇指和小指靠近耳边,表示打电话;两手的手指尖贴在一起,掌心分开,状如尖塔,显示出自傲和自信。

手指用得最多的是拇指和食指,拇指与食指构成一个圆圈,伸出其余三指,可表示很好、顺利;竖起拇指,伸出食指,既可表示数字“8”, 又是手枪的象形。

拇指食指在单独运用时,含义甚多。如:

拇指,上竖,表示优秀和称赞;下竖,表示停下和此地;指向自己,表示“我”,而且显得粗骄;指向身后,示意在后面或留心后面;指向侧面,表明具体方向;将上竖的拇指对人频频弯曲,作点头状,表示致意、再见;伸出两手的拇指,靠近频频作相碰状,示意交锋、接触。食指在运用中的意义,比拇指还要丰富:上竖,用于发誓、诅咒以及引起注意;下竖,表示现在、此地;指向自己,表示“我”;指向对方,含有斥责、鄙夷之意;指向前方,提醒注意、观察;指向事物,则是明确告示。还有如将食指竖在嘴唇上,暗示别人不要说话、不要吵闹;弯曲食指朝自己方向摆动,是叫别人靠近自己;在别人给自己倒茶、斟酒时,以食指轻叩桌面,可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之意;在背后议论他人时的指指戳戳,用的也是食指。将两手的食指勾在一起,则表示团结、同心。

手指所具有的象形、暗示、指向、指示等作用,历来为人所重视。秦时,赵高指鹿为马,其指,是对事物的具体指点;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其指,是敌人的指头、指责。成语中,与手指的运用有关的,随便就可以举出很多,如指不胜屈、指顾之际、指桑骂槐、指手划脚、指天誓日、指瑕造隙等等。

②手掌。

手掌在交际中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友好的沟通方面。比如推开手掌,表示真切、诚恳、坦露。在运用中有三种情况:

a.握手。

握手运用的场合较多、含义较广:与人相见,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与之握手,表示欢迎、问候;别人做出了成绩,与之握手,表示祝贺、道喜;别人帮助了自己,与之握手,表示感谢、道谢;别人有忧愁、悲伤,与之握手,表示安慰、理解;与人分别与之握手,表示留念、祝福;确定共同目标后,彼此握手,表示信心、期盼;矛盾的双方握手,表示释嫌、化解。在握手的方式上,稍微碰碰就松手,或用力过轻,会显得冷淡、应付;而紧紧握住又长时间不放,又会让人感到难堪。因此,在握手的时间和轻重上应有分寸。握手一般只伸出右手与对方相握,表示特别亲热、特别诚挚时,可以伸出双手与对方相握;或者以右手相握,以左手搭其臂、肩。

b.鼓掌。

鼓掌表达的意思主要是欢迎、鼓励、感谢、肯定、同意、赞扬、拥护及振奋。在《毛泽东选集》中,我们看到在毛泽东的一些报告、演说中,多有以括号标明的“鼓掌”、“热烈鼓掌”、“长时间热烈鼓掌”等字眼,这是听讲者以掌声表达的赞扬、拥护的心意。

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朱镕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据代表统计,台下代表的鼓掌次数达24次之多,而且都是非常热烈的,长时间的。这充分表达了代表们对朱镕基报告的肯定与振奋。

c.拍手。

拍手与鼓掌不是同一个概念。拍手主要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两人相见时,彼此手掌拍一下,这在表示问候上,比握手要亲近密切些;两人分别时,彼此手掌拍一下,这在表示祝福上,也比握手亲近、密切些。双方要达成某种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彼此手掌拍一下,表示守信和态度坚决;甚至还表示绝交。如汉代卓文君不遵父命,硬要嫁给穷困落泊的司马相如,而与其父三击掌断绝父女之情的故事。在欣赏音乐时,用手合着节奏拍打,表达出自己的投入之情。人在对某人某事突然表示感叹时,也会使劲拍一下手。有时作为一种暗号,也用拍手来表示。

拍手除了这些手与手的接触之外,还可以是手与人体其他部位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如朋友相见,拍拍对方肩膀或手臂,表示亲热;长者拍拍孩子的脸蛋、屁股,表示昵爱;自己叹气,会拍自己的大腿;恍然大悟,会拍拍自己的脑袋;人懊悔,会连连轻拍桌案;人发怒,则会狠狠重拍桌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就是闻一多对国民党倒行逆施愤慨已极的情感表达。

③手臂。

手臂动作比手指和手掌都大得多,也更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列宁演说中留下的那幅左手插入坎肩,右手伸向前方的照片,显示出列宁的无限风采。

手臂的含义是很丰富的:高举手臂,表示赞成、同意;屈肘握拳上举,表明决心、态度;握拳挥动,意为鼓劲、用力;握拳前伸,表示抗议、谴责;伸手向前上方,表示希望、信念;伸手向正前,是请客人先举步,伸手向屋内及座位,是请客人到屋内就坐;手往下挥,表示坚决;双手下伸,表示无奈、无法;挥动右手,表示招呼、再见;对人摇手,表示拒绝、否定;双手朝两边分开,表示完了、没了;双手背在后面,有一种居高临下、不容置疑之感;双臂抱在一起,显出一种自信与傲慢;一手撑着下巴,是在思索,或有疑惑;双手托起脑袋,则是不安、无奈的表现;十指交叉往后抱住后脑,显出轻松、闲适;双手插腰,表示自豪和挑战。

手臂动作主要是情感的宣泄,表达者为了引起注意,加重语气,强调内容,突出思想往往有手臂动作的运用。而接受者也往往在这些手臂的动作中获得深刻印象,受到深切感染。

(3)身动

身动是整个身体的动作。人的情感表达和信息传递,可以由整个身体的动作来展现。

1954年川剧名家席慕蓉在重庆北温泉休假时看到一对夫妻吵架,她对那位妻子的身体动作很有兴趣。她对同行的人说:“我发现那个女人很有表演才能。她有一个很好看的动作:她哭的时候,肩膀耸得很厉害;就在耸肩的同时,我看到她的颈项是伸直了的,头微微朝下,腮腭之间有颤动,表示出‘忍泣吞声’的情状,这就既有‘外在’,又有‘内在’了。”席慕蓉说的这位女人,就是以身动来表情达意的。

现实生活中,身动主要有以下形式:

①鞠躬。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命运的双刃剑——养成好习惯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命运的双刃剑——养成好习惯

    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丁
  •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的时候,你必须哪些问题?30几岁的时候,你该为自己的人生做好怎样的准备?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方向?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人生做出怎样的规划?30几岁的时候,你渴望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

    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

    每一名员工都肩负着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的使命,只有将自己彻彻底底融入公司,全身心地付出,处处为公司着想,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投入自己的满腔热情,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才能与公司共同进步,获得双赢。
  • 做一个善于激励的人

    做一个善于激励的人

    本书以“人生激励”为主题,较为系统地描述了激励的成功作用,自我开发,语气技巧,具体策略,批评艺术,生活及工作中实用的激励技巧。
  • 藏地智慧书:强者的生存哲学与策略

    藏地智慧书:强者的生存哲学与策略

    本书是励志类图书,通过西藏高原的几类动物所具有的某些品质,揭示了在竞争激烈的人类社会,人们想获得成功必须学会的本领。“藏地智慧”,是一种属于西藏高原的特有品性,一种让我们终生受用的精神智慧。《藏地智慧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阅读,值得每一位立志成功的人去细细品味。相信它的影响会是深远的。全面深刻地学习藏之智慧,真正地发扬藏之精神,挺起脊梁,才能在人性丛林中履险如夷,进而成为生存的强者。
热门推荐
  • 殒神修

    殒神修

    一脉无情人,偏出有情郎。天道不公便灭天,神行不义誓陨神。人间的路走出殒神的人,陨神的传说,从无情开始。西方的奇幻魔武大陆,东方的金丹元婴修真路。魔武世界的传奇,不一样的道路,不一样的精彩,从此开始……
  • 逆生三重

    逆生三重

    应乱而生,却要为平乱而结?为自己闯出生路,一生不成,三生何如!也为能在世间再看你一眼……
  • 儒杳史

    儒杳史

    “我周儒杳,守护的是邵元的江山,手上沾的是敌国的血,身上肩负的是周家的荣光,他们动了不该动的东西,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就该用命来偿!”“王爷,我出征南疆时曾路过江南,那的女子温婉,男子儒雅,百姓不必为了生活愁苦奔波;后来到渝州的时候,那些当官个个锦衣华服,山珍海味,而平民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一个馊馒头都能争得头破血流……在战场上,我看着将士们一个个在我面前死去,我却无能为力……”“国家昌明,百姓安乐,我会让你如愿的!但是到时候夫人可要陪我好好看看这江山,我们去江南泛舟,去沂州赏槐花,去看满野山花……你不是最爱槐花了吗?”“好啊。”——“我,周燕尔,是周家儿女!绝不为奴为娼,我周家儿女个个傲骨铮铮,宁死不服!有种的一刀杀了,也不说一个怕字!就算剥皮剔骨,受以极刑,也誓死守护周家荣光!”“我是谢家后人,死在战场上是我的荣耀,为民守国土,为君守社稷是我的本分!谢家家训,不做逃兵,不背忠信,不舍国家!”“连家虽不是皇亲国戚,也不是什么王侯将相,但在国家危难,百姓危难之时绝不袖手旁观!”几国恩怨,为国家昌明,为百姓安乐,为家族荣耀,多少人葬送性命……
  • 夏日冰淇凌

    夏日冰淇凌

    在一所美丽的中学,发生了一系列美丽的故事!
  • 剑皇

    剑皇

    上古百族、远古精灵、神秘剑族,均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当人族大兴,鬼魅般的灾难还会降临吗?小小一少年,毅然选择了大陆最落魄的职业,能不能逆袭,能不能崛起,且看少年如何一步步攀上武道巅峰,如何带大家解开万古谜团。
  • 乾坤书道

    乾坤书道

    文以书法,武以圣气!二者兼修,文武双全!邪族外侵,奋勇抵抗!一个身怀龙脉的无谓少年。一朵不离不弃的紫色罗兰。一种舍身取义的乾坤书道。一段惊天动地的圣王传说。这个世界,还拥有一个不一样的唐门!qq书友群:188969757。
  • 东方幻界录

    东方幻界录

    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冥死终......当灾难来临时,没有人能够逃过一劫,当创造者想要毁灭这个他曾经爱着的世界时,没有谁能避开......在灰暗的世界中诞生,最后又归于黑暗,或许这就是少女们的命运吧......但是,当救赎的契机就在眼前时,又有谁会放弃呢?哪怕只是被创造出来的人形也有着反抗主人为自己定下的命运的权利,不是么?
  • 情若血洗

    情若血洗

    十月国庆,姜炎带着吴晴、萧剑、林沐清一行人去他哥新开的滑雪场玩,结果,他们无意中在冰窖里发现了一具女尸,至此吴晴回去后便噩梦连连……
  • 超级御兽仙医

    超级御兽仙医

    王绪的脑海中多了一块古老神碑,上面还有金光闪闪的文字……然后,王绪悠闲的生活开始了,写写字,治治病,画张画,逗逗狗……有最好喝的酒,最美味的美食,最萌最猛的宠物,也有最风华绝代的女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