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91400000018

第18章 操弄权柄编织权力网络

乾隆皇帝晚年对和的宠信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精明的和坤却隐约意识到自己的未来并不掌握在乾隆皇帝手中。和竭力编织自己的权力网络,排除异己、把持朝纲。他希望自己苦心经营的权力网络能够在关键时刻成为自己与新帝嘉庆对抗的筹码,但他忘记了一点,面对帝王,他永远都是个奴才。

乾隆四十五年(1780),和对官场有了新的认识。在查处了李侍尧贪腐案之后,和在朝廷中的地位虽然更加稳固起来,但李侍尧的倒台,让和认识到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建立权力网络的重要性。一方面,他努力地表现自己,在各处邀功,强化乾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另一方面,他通过各种手段培植亲信,铲除异己。

乾隆四十六年(1781),甘肃循化爆发了苏四十三起义。在反贪、理财、参与文治等各方面已经有所建树的和,在乾隆皇帝重视自己的“十全武功”和整个清朝好勇尚武的气氛当中,他积极主动地要求到前方参战,希望在武功上有所建树。

乾隆皇帝对和的宠信正隆,于是特地命阿桂为主帅,与和一同前往甘肃前线督师。和坤匆忙调集了一万多兵马,赶往甘肃,希望抢在阿桂到任之前,抢立战功。他自认为对付只有数千人的叛军,是轻而易举的。但和从未到过西北,并不了解战况和当地实际,发布的命令完全无法施行,因此受到将官的抵制。和一怒之下,奏报乾隆说海兰察等将领不听调遣,以至还未开战,战将便被乾隆治罪。这引起了军中不满,和在军中更是威望扫地。由于和贻误战机,乾隆只得又宽恕李侍尧,令其将功赎罪,前往甘肃,后以李侍尧管理陕甘总督之事,并将和召回京。和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军事指挥上,确实没有才干,于是主动向乾隆要求负责筹备粮草物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和在战斗中贻误战机,没想到在筹备粮草时却立了大功。军队粮草是个大问题,和督促粮草,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因为粮草供应不及时,害怕承担责任,竟然主动上奏愿意捐献四万两白银作为军饷来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问题。这一下子就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怀疑。

清朝的官员正式官俸非常少。一品文官,也不过年俸银180两。雍正皇帝为了杜绝官员因为贫寒贪污的问题,设立了养廉银,但是养廉银虽然比俸禄要高,却远比不上贪污所得。王廷赞在当时只是个布政使,清代的布政使,又名藩司,管理一省的财政、人事和刑名等事务,一般称藩台、方伯,仅是从二品官员。如果不贪污,他是绝不可能有四万两白银的积蓄。而且甘肃连年来向朝庭上报旱灾,乾隆特地准许甘肃捐监赈灾,和却说是连日降雨导致贻误战机,这件事情让乾隆皇帝很是疑心,于是命令王廷赞前来热河觐见,并密令和彻查王廷赞的财产。

这一彻查,查出了清代第一大贪污案。

清朝初年,读书人可以按规定数目向当地官仓中捐交豆麦谷粮,成为国子监监生,从而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这一政策被称为“捐监”。《清史稿》记载,“乾隆元年,罢一切捐例。廷议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于户部收捐,备各省赈济。从之”。也就是说乾隆元年(1736)的时候,废除了这一向地方官仓纳捐的政策,改由户部直接收捐,所捐物资用于各省赈济灾荒。

甘肃一省,地处西北,灾情经常发生。赈济灾民需要由户部调度,因路途遥远多有不便。乾隆三十九年(1774),时任甘肃布政使的王亶望,以甘肃灾荒连年,仓储不足为由,与陕甘总督勒尔谨勾结起来,奏报朝廷,请求允许甘肃恢复旧例,收监粮以赈济灾民。乾隆皇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王亶望与勒尔谨连年谎报甘肃灾情,大肆贪污捐粮。后来王亶望的亲信,兰州知府蒋全迪更发明了将捐粮折现,改为直接收银两的方式。几年下来,王亶望等人收取的银两已经难以计数。更有甚者,甘肃本没有收取捐粮,但他们谎报乾隆说,存放捐粮需要修建大量粮仓,并且需要雇佣运粮的夫役,请求户部拨款。乾隆皇帝拨给甘肃白银20万两作为运粮经费,不用说,这笔钱,又被这些贪官贪污了。

和通过对蒋全迪的逼供和对王廷赞的审讯,迅速获知了甘肃冒赈的实情。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开始,甘肃全省有27万名读书人通过纳捐的方式成为捐监生。甘肃全省共收取白银一千五百多万两,这当中,甘肃官员借赈灾之名,侵吞高达300万两。在这起案子中,有112名甘肃官员涉案,其中贪污一千两银子以上的县官即有63人。案件震惊了乾隆皇帝。

最后乾隆皇帝下令大开杀戒,浙江巡抚原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处斩,陕甘总督勒尔谨赐自尽,现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论绞,甘肃一省被处死的官员共有22人,有一百余名贪官被抄家。清代的第一大贪官和,因为查办了清代的第一大贪污案,又立了大功。

这次甘肃镇压起义事件之后,和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军事指挥的才能,而且亲往前线督战很多时候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从此之后,和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不过却屡次因为战争受到嘉赏。乾隆四十九年(1784),甘肃又爆发起义,和时为兵部尚书,坐镇京城,协调物资。阿桂平叛之后,论功行赏,和竟然是首功。乾隆五十一年(1786),台湾林爽文起义,清政府军队屡次镇压不力,和保奏了与自己不和的大将军福康安,果然取得了成功。乾隆五十三年(1788),将林爽文押解进京处死。而和因为举荐有功,受到嘉奖,获得了绘像紫光阁的殊荣,名列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当中。更重要的是,和因此与福康安缓和了关系,成功化解了自己的一个政敌。

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又保奏福康安平定廓尔喀之乱,顺便让自己的弟弟和琳跟随福康安出征,立下了大功。和又是因为这一次保奏和他能通蒙藏语言的优势,在处理西藏战乱之时,扮演了突出的角色,他不仅能够直接阅读藏文奏折,并且能够直接用藏文为乾隆皇帝拟写圣旨,和再次获得了乾隆皇帝嘉赏。

和在不断表现自己的同时,十分注意化解别人对他的敌意,编织自己的势力网。除了四处索贿来拉拢心腹之外,和也注重利用科举取士的途径来营造自己的关系网。

在科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官场上独特的门生与主考官之间关系密切的关系网络。这是初入官场的官员寻找靠山最方便的办法,同时也是科举考试主考官笼络自己势力的主要途径。对于和来说,他虽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可是他也明白通过科举形成的师生关系可以笼络朝廷官员,培植自己的势力。除此之外,他当时科举不中,就是因为科举考试中有很大的舞弊成分在,谁都知道,每年的主考都是士子们巴结贿赂的对象,和自然希望能从中得到好处。并且,主持科举这件事情,与其他的工作不同,为国家选材,这是可以博得好名声的事儿。因此,和十分积极地想参与到科举当中。

科举,是为国抡才的大典,历代都十分重视。清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也非常重视科举,尤其是开国初期的几位帝王,将科举视作是获得汉族士子人心,笼络汉族知识阶层的重要途径。比如康熙十八年(1769),康熙大帝为了笼络人才,还特开博学鸿儒科考试,当时的名士汤斌等人积极应试,这一科所取彭孙遹、陈维崧、朱彝尊、汪琬、毛奇龄、严绳孙等人皆是一时人望;乾隆元年(1736),乾隆皇帝又仿照其祖父,开博学鸿词科考试。和自然是知道皇帝对科举的看重,但是他又不是由科举出身,因此一时之间难以参与到主持科举考试的活动中。

和最大的才能就是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乾隆皇帝的心理。他首先从乾隆皇帝交给自己的其他文化工作入手,比如修史、修《四库全书》等官方书籍的编纂等工作当中,他忠实地执行乾隆皇帝的意志,很快获得了乾隆皇帝对他在文化领域工作的信任和对他才能的认可。不久,乾隆皇帝便开始任命和为殿试读卷官等职务了。

和把持科举考试之后,先提拔的便是当年自己在咸安宫官学中的老师,吴省兰、吴省钦兄弟。吴氏兄弟才学很高,但是屡试未中,后来他们通过和的门路,终于考中,原来的老师拜在自己的学生门下,成了学生的门生。二人对和忠心耿耿,因此和对他们也是不断提拔。

据说,有一年,吴省钦在和的举荐下做了直隶学政,主持这一年的顺天乡试。吴省钦大肆收受贿赂,竟然明码标价,按照生员所送银两的多少来确定考试名次。这次考试导致读书人怨声载道,很多贫寒生员,寒窗苦读十余年,却因为没有银子送给吴省钦而名落孙山。这些读书人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他们到处张贴讽刺吴省钦的对联和诗文,比如有一副对联,上联写“少目焉能识文定”,下联是“欠金安可望功名”,横批为“口天欺天”。对联横批中的“口天”正是个吴字,上联中“少目”则是拆了“省”字,“欠金”组合则是“钦”字。这副骂吴省钦只认金银而不识才学的对联流传很广。吴省钦十分害怕对联传到京城中去,便让人将对联都揭了下来,还四处搜查贴对联条幅的考生。

和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便以自己的贪污经验来教训吴省钦说:“在直隶学政的位子上,银子还发愁吗?这种事万不可太明目张胆了,上榜的考生若都是草包,到时事情闹大了,脑袋都保不住,还去哪里弄银子?”……吴省钦自此才乖觉了不少。

对于巴结自己、能给自己送银子的人,和坤是尽力拉拢,比如对吴省兰兄弟,但是对于不肯巴结自己的读书人,和便千方百计地予以打击。比如福建名进士郑光策,是当时福建的士人领袖,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的乡试当中考中第二名,第二年庚子恩科考试,一举中进士。乾隆四十九年(1784),郑光策赶赴杭州向南巡的乾隆皇帝献赋,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与浙江士绅一起获得一次考试授官机会。但是却因为不肯给监考官和下跪得罪和,和竟然将整个福建省的考卷都不阅卷,致使福建无一人考取。此后郑光策便在家乡教书为生,道光名臣林则徐便是郑光策的学生。

《清史稿·和传》记载,乾隆五十四年(1789),山西举人薛载熙进京考试,会试成绩很是不错,不料却被取消了殿试资格。原来薛载熙考试之前没有去拜见主考和,和竟然怀恨在心。因为这一年是皇太后80大寿,乾隆特地恩准薛载熙可以参加复试,可和十分歹毒,竟以薛载熙复试试卷与初试不一样为理由,说薛载熙可能是请人代考作弊,将他的举人也革掉了。薛载熙回家后发奋读书,直到嘉庆六年(1801)才得以平反。

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皇帝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为此特地举行恩科考试。许多举子都知道和把持科举考试多年,因此在考前纷纷向和送礼,和自然是来者不拒,收礼无数。不料,乾隆皇帝为了显示交班给嘉庆,竟然让嘉庆皇帝钦点会试考官。嘉庆皇帝自然不会点自己痛恨的和,而是点了时任左都御史的名儒窦光鼐。窦光鼐是山东诸城人,15岁即考中了山东省乡试的第三名,22岁就中了进士,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在朝廷中威望也很高。他自然是不会买和的账了。和非常着急,偏偏副考官礼部侍郎刘曜云、兵部侍郎瑚图礼与窦光鼐相比都资历较浅。

这一科考试,窦光鼐所取有高鹗等众多大才子,是一次公正的考试。但是巧的是,会试所拟的头两名竟然是浙江的兄弟两——王以与王以衔,和抓住这个机会,挖空心思地给窦光鼐罗织罪名。窦光鼐曾任浙江学政,和便说窦光鼐取中王氏兄弟是培植自己的亲信。乾隆皇帝也觉得很怀疑,便罢免了窦光鼐的官职,将他以四品衔打发退休了。然后,命令纪昀重新复试,出人意料的是王以衔这次考中第一名。乾隆皇帝亲自考试,王以衔仍旧应对自如。乾隆非常高兴,钦点王以衔为状元,并说:“若此则彼之兄弟联名,或出偶然。科第高下,殆有命焉,非人意所能测也,何必易置。且既拆弥封而再易置,则转不公矣。”面对这样的结果,和是瞠目结舌,无话可说。但乾隆皇帝却并没有恢复窦光鼐的官职。原来窦光鼐为人非常耿直,有着山东人的倔脾气,本来科举考试有着不成文的规矩,省份之间会有平衡,头名状元和二名榜眼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一个省份的,何况是兄弟二人。窦光鼐却竭力主张按考卷优劣来定名次,这样就不仅使和收取贿赂的考生无望,而且使得能够凭借名额平衡获得好处的满族考生一下子处于劣势了,因此对这次考试结果,并没有人支持窦光鼐,反而是舆论一片哗然,尤其是落榜考生,纷纷指责考试不公。窦光鼐,这个耿直倔强的山东老头成了这次考试的牺牲品。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之后,清代还有人在笔记当中指责窦光鼐的为人,甚至说他拜在和门下自称门生之类。以窦光鼐的狷介性格来看,他向权势熏天的和屈服的可能性都很小,说他拜倒在和门下,则完全是污蔑。史笔如椽,每下一字都需万分谨慎,信口雌黄的话写下去了,就可能诬古人于莫辩了。

和在科举考试中肆无忌惮地徇私舞弊,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所遇到的不公待遇,他在科举上的罪行最后也成为嘉庆皇帝给他定的二十条大罪之一,而他所苦心钩织的势力网,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树倒猢狲散,比如吴氏兄弟受他的牵连,也被降职。幸好嘉庆皇帝不计前嫌,吴省兰才得以继续为官。

同类推荐
  • 新编历史小丛书:王昭君

    新编历史小丛书: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年-约8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出塞和亲,使得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本书就是写的王昭君的故事。
  • 安徒生

    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他的剧本被翻译成所有主要使用着的语言,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剧作家。《莎士比亚戏剧选》收入由朱生豪先生译的莎翁最著名的悲剧《哈尔雷特》《李尔王》、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五部。这本戏剧选精选莎翁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两个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以及最富盛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莎翁戏剧的特点。
  •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多个权利女人的奋斗史,包括汉武帝的四位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明英宗妻钱皇后等。
  • 现代画圣齐白石

    现代画圣齐白石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别署杏子坞老民、寄萍、齐大、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小名阿芝。湖南湘潭人,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
热门推荐
  • 天书志异

    天书志异

    秦始皇为求长生,派遣徐福东渡寻仙,却在海外天上寻得天书三卷。后因秦末战乱,天书失传。千百年后,江湖血腥又起,洛阳白虎灭门一案,朝廷派遣官员追查,蛛丝马迹之中,天书身影,亦隐亦幻……
  • 判官店

    判官店

    红尘伴盏醉今朝,碧霄随风笑黄巢。权倾天下遮云际,旌旗胜血苍穹飘。
  • 王者战尊

    王者战尊

    不羁之枪韩信!破阵之王项羽!亘古魂圣孔明!义薄云天刘备!神龙之翼嬴政!武极天下荆轲!重生只为更好的踏足顶峰,夺天地造化,寻诸圣之传承,拥无上神功!“既重生,有何惧!”机关之术霸绝天下,无上修为震惊四方!
  • 浴血炼神

    浴血炼神

    一个本是废物,注定在三叔的保护下安享太平的少爷在族人的陷害下送进前线突袭队,而他的命运因此而改变。神奇心脏的觉醒,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惊喜。美女?权利?还是财富?呵呵……“只要给我兽血,我便能撬动整个世界。”陆天翔蹲坑实在憋不住,“哎哟,先让我解决人生大事再说。那龙血真上火,不行,下次要尝尝追风鹰的血,听说那货能目极千里,啧啧……”【求收藏,求推荐】
  • 星辰尊

    星辰尊

    为爱情挥洒热血,为承诺勇往直前。为情而杀,不灭不绝。为恨而战,无怨无悔。
  • 修真男保姆

    修真男保姆

    修真大世界的吴凡来到了地球,任务是保护校花,正好赶上校花招聘贴身男保姆,这不?这货就成了史上第一个修真男保姆。猪脚有顶级修真功法,还法体双修,太欺负人了!这货还懂炼丹、能炼器、会阵法、擅烹饪……其他修炼者跟猪脚作对,只有一个结局——吃翔去吧!本书系强大的后宫文,校花美、萝莉俏、护士靓、明星爆、老师辣、超模劲……搞笑文、爽文,不解释!
  • 武神雄起

    武神雄起

    这里是属于武神的世界,叶家少年横空出世,踏破万古,杀尽仇敌,异界大陆,谁与争锋?
  • 彩云飘飘

    彩云飘飘

    这是湘北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从1998年至2008年,十年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说通过对江彩云一家人生活场景及个人命运的描写,反映了新时代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农村人复杂的内心纠葛。天灾、人祸,让许多人背上了沉重的壳,像一只蜗牛一样在人世间爬行。每一个背井离乡的故事后面,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痛并快乐着,这便是人生常态。
  • 小人物张大伟

    小人物张大伟

    出生在一位农民家庭的天才张大伟,靠着村里的支援走进大学,毕业后本可进国企安享一生,却转头投身金融……
  • 伪妖

    伪妖

    世俗小子兀然成妖,横跨地球二界修真。妖道证圣古今无有,世俗修真称霸群生。上打天界,下打世俗,修真界唯我独尊,神界纵横,仙界独霸,仙女神女在我膝下。外表圣人君子,背后遗臭千古。混沌败类伪妖君,神皇太一敬一尺。史上最强败类,混沌大伪妖君,狐妖白御闪亮登场。PS:主角节操无下限,君子请自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