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95900000015

第15章 余风今日更谁传

曹魏的这次进攻,是由已经与诸葛亮交手三次的西部战区总指挥曹真发起的提议,他认为诸葛亮多次在大魏的领土上肆意攻击,来去自如,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极其恶劣,如果不回击给蜀汉一点颜色看看,那将是皇帝陛下很没面子的事情。现在如果发动大军也效仿诸葛亮来个突然袭击,一定可以取得极大的胜利。魏国皇帝曹睿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也觉得应该争些面子回来,于是经过魏国君臣上下的认真研讨,终于决定于230年的8月发动六路兵马向诸葛亮驻守的汉中进发,以曹真的长安部队和司马懿的荆州水军为主力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曹真大军的行军路线正是沿魏延所提出的子午谷行进的。

诸葛亮得到魏军大举进犯的消息后,即刻做好了防御准备,并要求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率领两万士兵前来汉中增援。这场战争,双方都做足了充分准备,然而天公不为魏作美,正当曹真一边修路一边前进走到半路的时候,天降大雨30多天,子午谷道中泥石流、山崩各种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甚至来时刚修好的栈道也被冲垮,魏军此时处在了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尴尬局面。曹魏朝中反战派系的奏章如雪花般涌入曹睿的桌案上,在各种压力下,这场声势浩大的出征,在大雨的浸泡下,一个多月即告寿终正寝,不仅白搭了往返运送、修路的人力和粮食,连依旧按原定计划攻打武都的郭淮大军也因此落了单,被诸葛亮派出的魏延突击队歼灭近万部队,惨败而归。魏军的这一系列遭遇,不知当初提出子午谷计划的魏延听到后做何感想。

虽然对于诸葛亮的这次防守应对来说,似乎是白紧张了,但就是在这次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诸葛亮发掘出了可以在内政领域继承自己治国方略的人才——蒋琬,并任命他为自己丞相府的副手。蒋琬,字公琰,是刘备在荆州经营时就加入的当地才俊,刘备入川后,蒋琬与庞统一样都被委派为小地方的县令,也都同样认为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不仅不理地方政务,更是天天借酒浇愁,醉如烂泥。刘备去蒋琬治下检查工作时,发现这一情况后勃然大怒,要求立即把蒋琬处死。时任军师将军的诸葛亮听说后立即赶来求情,先陈述蒋琬醉酒虽影响政务却罪不至死,而后又客观地说:“蒋琬的才能是国家之才,在小地方的确无法施展。而且他对推行政务的理解是以不扰民为前提,也不打算刻意修饰来应付检查,希望再给他一次机会。”刘备于是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只是免去了蒋琬的官职,而不再谈死罪的问题,不久又任命蒋琬去现在的汶川地区担任县令,诸葛亮专门告诫蒋琬这是对他的考验,希望他痛改前非,重新做官。蒋琬自此之后果然踏实做事,终于一步步用自己的成绩验证了诸葛亮的知人之明,尤其是在诸葛亮的前三次北伐和汉中防御的战备中,蒋琬担任了诸葛亮当年所承担的后勤支援工作,也做到了足食足兵的完美状态,诸葛亮屡次表扬蒋琬:“蒋公琰这人忠心耿耿,性格宽和,实在是我兴复汉室的好帮手。”

而同样在布置这场防务的过程中,诸葛亮与李严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李严,字正方,南阳郡人氏,和诸葛亮攀一攀,也算是小半个老乡。李严可谓是一位能臣,年纪很小时就很有名望,在担任地方长官期间,不仅政绩卓著,更曾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平叛解危战绩。但李严的性格具有一定缺陷,他的正宗同乡——蜀汉常驻东吴大使陈震曾经就其性格告诫诸葛亮,说李严……“腹中有鳞甲”,相处有风险,共事需谨慎。当年刘备托孤的时候,主要还是出于这位性情孤傲的将军具有效力过刘表、刘璋的背景,既因性格所限不至于过分拉帮结派,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合蜀汉不同派系的考虑。李严的部下不好当,先前有人指出李严崇尚面子工程大搞土木建设与国家的休养生息政策不一致,结果被李严狠狠批评一顿,这位提意见的直接自己辞了职,后来又有得罪李严的人因为担心他打击报复,干脆直接投降了魏国,连跟李严职级相同年龄相仿资历相近的同事,李严在工作之外根本就不跟人搭话。诸葛亮与这样的极品同僚能一起共事这么久,这是一个奇迹。

“性格不好,只要有才,就能为大汉好好效力;腹有鳞甲,我不去碰,那么也就能跟此人搞好关系。”诸葛亮是这么想的,但是李严却没有照着诸葛亮设想的方向去做。早在蜀汉第一次出师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出于战略部署考虑写信给李严,希望永安防线能派遣兵马驻防汉中,以防魏军乘虚而入,李严却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更直接借此机会提出要划分蜀汉一半的土地新设一个“巴州”来归自己管辖,暗含之意大概是咱们俩都是托孤重臣,你想北伐但是我觉得现在就挺好,咱们战略不和仁义在,蜀汉分两半,你一半我一半,谁也别再管谁了。这种荒唐的想法被诸葛亮严词拒绝,但为了继续团结李严,几年之后又推荐提升李严担任了骠骑将军这样的高级军衔,但是李严依旧对诸葛亮的拒绝耿耿于怀,在诸葛亮取得第三次北伐的胜利时,用不阴不阳的口气给诸葛亮写了一封《劝诸葛丞相加九锡》的书信。

“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不凡功勋者的九种礼器,是封建王朝时代作为臣子的最高礼遇,通常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到了东汉之时,经历了王莽、曹操这些谋求篡夺皇权的名人沾染后,九锡就完全变了味道,成为了篡逆者的象征。李严此时的劝进,对于志行高远的诸葛亮来说,无疑是一种跳梁小丑式的侮辱。诸葛亮当时的心情如何,我们无法全然了解,但是从他给李严的回信中可以略窥一二:“我和你共事这么多年,大家也算是老战友了,你本应该了解我的心迹,我也本来不需要做什么解释的。但是现在你以国家荣誉来劝我加九锡,告诫我不要拘泥于礼节,那我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我本是来自东方的一个平民百姓,被先帝误用做了百官之首,并给予了丰厚的恩赐,可是到现在北伐还没有什么大的成效,先帝的知遇之恩我还没有报偿,现在让我妄自尊大地处于更尊崇的地位,完全不是一个臣子所应遵从的道义。如果我们北伐取胜,覆灭魏国,诛杀篡逆,让当今皇帝回到洛阳、长安的故都,那么我将跟大家一起升迁,到那时别说九锡,就是再多赐给我什么我都敢接受!”

如果单纯是这样言语态度上的挑衅,诸葛亮依旧打算采取妥协态度,在这次抵御魏国大举进犯的汉中调兵过程中,李严虽然亲自率两万兵马前来增援,但出兵前却有意无意地援引魏国的西部战区军事副帅司马懿已经享受独立开府招聘幕僚的待遇,暗示自己作为与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却还不具备这样的权力,如果不给,以后就可能在战略上不予配合之意。面对李严再一次的趁机敲诈,诸葛亮为了保证蜀汉内部的团结稳定,更为了即将展开的北伐战事,于是不仅上表推荐“上访户”李严以总领内外军事的中都护身份在汉中开府,更提拔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继任李严此前在江州的经营。李严此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改名为李平。有人开玩笑说李严开府之后时常需要签字署名,本名“嚴”(严的繁体字)过于繁琐,所以换平字能少写几画;也有人说,这是李严屡屡实现自己的不合理诉求之后,充分感受到自己托孤重臣的威风,于是改名显示自己与诸葛亮平起平坐,一争高下的态度;当然也有人猜测李严可能是遇上了封建迷信的什么高人,听说诸葛亮之后蜀汉将由一位叫“平”的人总揽全国军事大权镇守汉中(事实上诸葛亮去世后,街亭战后被提拔的王平逐渐进入军事权力中枢,驻防汉中14年直至去世),于是改名以响应谶语……不管怎么说,诸葛亮与李严之间的裂痕,就在这个“平”字中间暂时打上了休止符,继续致力于再次北伐的筹备工作。

230年,除了这场魏国攻打蜀汉声势浩大却又无疾而终的战争和蜀汉内部两位托孤重臣闹了点不愉快之外,倒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诸葛家族一位叫做诸葛直的将军,遵从好大喜功的吴帝孙权之命,前往东海寻找夷洲、亶洲这些传说中的海岛,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寻仙求药拉壮丁,但是客观上却成功抵达了夷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有点悲惨,出海时的一万军队,因为在海上航行的过程中感染疾病,回来时只剩下两三千人,尽管也带回了几千名夷洲土著民,但还是无法平抑逐渐进入老龄更年期孙权的怒气,诸葛直因没有完成使命而入狱被杀,死的真是比窦娥还冤。

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231年的春风刚刚吹来,诸葛亮就再次兵出祁山,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开始使用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木牛。“木牛”及随后发明的“流马”这两项技术,极大地解决了诸葛亮在整个北伐计划中粮草不足的问题,其制作方法虽明载于《三国志》史书中,但由于缺乏图纸和其中的核心技术,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没人能够真正地还原木牛和流马的原型。流马从行进路线能看出,是一种可以行驶于水面的运输工具,而木牛则有两个把手可握,“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一人一牛可运一年所用的粮草,据现代人估算约200千克以上,更有好事者追溯出诸葛亮的这项发明源远流长,上追春秋时期的鲁国著名工匠鲁班。当然,鲁班制造木车马的事迹是个不太愉快的回忆,据说鲁班给老母亲做木车马为代步工具,实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技术标准,问题是当老母亲坐上之后,车子就自动扬长而去,并且再也找不到了,鲁班的妈妈就在这次不成功的全自动机器人制造的实验中失踪,也再没有听到鲁班与这项发明的后续。而诸葛亮所作的木牛和流马虽然没有再现当年木车马的盛况,但从运输量和对通行环境的适应上,这两样新技术明显要更加实用,尤其是针对常遇峡谷和山道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段,对解决北伐的粮草问题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此时诸葛亮的老对手曹真已经病重,这位与将士同甘共苦的老将在听说诸葛亮北伐的消息后不久便撒手人寰,整个西部战区改由曹真的副手、诸葛亮晚年的宿敌司马懿接手,而另一位多次与刘备和诸葛亮交手的名将张郃也再次披上战甲,参加这次看起来与之前没有什么区别的防御战。司马懿接管后的第一项决策,便是命令4000精锐部队留守天水门户——上邽,而自己则率西部战区的所有兵力前往救援祁山守军,打算与诸葛亮展开决战。主帅司马懿在动员会上发言说,应对诸葛亮的军队必须竭尽全力,兵分几路只能最后被各个击破。

听说这一消息的诸葛亮决定跟司马懿打一打时间差,留王平统率部分兵力继续围攻祁山,自己则率主力偷袭空虚的上邽,此时从陇西增援而来的郭淮等魏国援军希望能在半路阻挡诸葛亮的前进步伐,结果被诸葛亮一战而大破,不但丢了上邽城,连附近的小麦也全部被蜀汉军抢收一空。诸葛亮的这次行动不但及时补充了自己最为担心的粮草问题,也导致曹魏整个陇西战区粮草补充被彻底清空,魏国皇帝曹睿不得已因此召开会议,讨论从东部运粮输送支援前线的问题,更多亏郭淮长期驻守陇西,跟地盘上的少数民族恩威并施,才勉强保证了粮草的暂时供应。

司马懿见粮草已全部被收割完毕,又不敢直接与诸葛亮军正面交战,于是将大军驻扎在上邽的东部山地,依靠山势天险与诸葛亮坚守对峙,但是坚决不出战。诸葛亮为避免无谓的僵持,于是带领军队缓缓后撤,司马懿却也远远尾随,张郃建议:“蜀汉军远道而来,请战不得必然撤退,所以对我们来说,作战不是最好的办法,拖延才是万全之策。况且祁山的守军现在已经知道我们的援军到了附近,不至于过分害怕而投降,我建议全军就地驻扎,分出小股机动部队去追击骚扰蜀汉的主力。像现在这样,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却又不敢交战,只会导致士气低落罢了。”司马懿没有理会张郃,坚持尾行政策,诸葛亮突然回军打算交战之时,司马懿又立刻命令大军上山扎营,高挂免战牌。司马懿的手下们多次请战,甚至当面说司马懿:“主帅你害怕诸葛亮就像见到老虎一样,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这样坚守避战的日子一天天过去,魏营上下一片请战之声,司马懿无奈之下,在5月派遣张郃部队攻打围攻祁山的王平军,自己率主力军与诸葛亮的主力军进行正面会战。这一战是诸葛亮全部北伐过程中打得最为激烈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仗,也是充分检验诸葛亮所创制“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的“八阵图”的试金石。战后蜀汉军队盘点胜利果实的目录“获甲首三千级,玄甲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足以说明一切。司马懿本人一看情势不对,立马撤军退回营寨,而另一路张郃以优势兵力围攻王平也是屡战不胜,不得已回军与司马懿合兵一处,再没人敢说请战的事儿了。

眼看经历三连败的曹魏部队士气已经严重低落,虽然双方军队都即将面对粮草告罄的问题,但形势却明显对蜀汉军队有利,只要坚持到司马懿大军无粮撤退,那么陇西地区将全部为蜀汉所掌控。正在这关键时刻,从负责诸葛亮的后勤粮草运输、已改名为李平的李严那里却传来了皇帝刘禅的诏命,通知诸葛亮赶快退兵回朝。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局势,诸葛亮无奈地宣布因粮草将尽而撤退回汉中。而在司马懿的大营中,听到这一消息的司马懿和张郃再次发生了争执。

张郃在此前就已经明确表态,认为对抗诸葛亮的最好办法就是坚守,撤退就让他走,况且兵法里讲“归师勿遏”,追击诸葛亮是不明智的举动;司马懿则本来就因为坚守而在手下面前丢了脸,这次决意要趁诸葛亮粮草耗尽之时洗刷“畏蜀如虎”的耻辱,坚持要追击。到最后张郃不得已,还是服从上级的安排前往追击诸葛亮的部队。一路都很顺利,直到张郃率军行进到诸葛连弩部队埋伏好的地段时,膝盖上中了一箭,并因此而死。在《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中转引的《汉表传》中写张郃的最后一战时这样写道:“亮粮尽,军还至青封木门。郃追之。亮驻军,削大树皮题曰,‘张郃死此树下’,豫令夹道以数千强弩备之。郃果自见,千弩俱发,射郃而死。”从这个故事里看,诸葛亮效仿使用的正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与其师兄庞涓在“马陵之战”中的策略。张郃作为袁绍与曹操争锋交战时代就闻名天下的一代骁将,最终却死在了“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命令中。而从此以后,魏国的将领一旦听说要追击诸葛亮的部队,都像面对催命符一般噤若寒蝉,生怕这“送死”的差使让自己去扛。一系列的优秀撤退战例,使得诸葛亮隐然成为了“三十六计”中“走为上”的代言人。

那么,是什么紧急事端,让远在成都的皇帝刘禅要求诸葛亮放弃眼前的大好局势而迅速撤兵呢?李严又在这次事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本节结语

《蜀记》记载,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的晋朝初期,一群官员在司马懿后人的扶风王府召开了第一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不少人站在胜利者的立场上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弱图强,不自量力。此时一位叫郭冲的人挺身而出,讲述了五件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事迹,让扶风王和与会的人士都感慨不已。其中一件这样写道:宣王(司马懿)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余万,潜军密进,规向剑阁。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遣令去。于是去者感悦,原留一战,住者愤踊,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不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卻宣王,一战大剋。这一事因有史家认为失实,故不收入正文,但鉴于其内容与此次北伐的吻合度较高,谨存此事为存照,以飨看官。

同类推荐
  • 第三部:李鸿章的一生与他的时代

    第三部:李鸿章的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风云人物的身上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许多优良的品德,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经验给了后人无穷的力量和有益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迁著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翻开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王朝兴衰的悲喜剧。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曾涌现出众多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他们的事迹已被广为流传。青少年朋友。在他们当中,还有为了捍为国家利益,在充满剑拔弩张气氛的谈判中,不懈抗争的爱国志士,而曾纪泽就属这样一位。曾纪泽年轻时两次到京城应试都落了榜。他也曾因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心中闷闷不乐,而一想到他父亲的教诲:“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而应“以后穷经读史光阴难得,一刻千金!”也就慢慢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有勤奋学习,并有一颗报效祖国之心,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从此,曾纪泽放弃了科考,潜心钻研对社会有用的典籍。他除了研读经史诗文外,还学习天文、地理、数学、音乐、骑术等,成为了博学多才的人
热门推荐
  • 天价逃婚小萌妻,求轻宠

    天价逃婚小萌妻,求轻宠

    她是叶家千金,家族中落。商业联姻,把她和一个陌生男子绑在一起。她贸然逃婚,逃到国外。却没料到,自己惹上一个混血儿,还死缠着她。最后,“日”久生情,她骄傲的回到国内向她父母宣布真爱时。才发现,原来这个混血儿就是她的未婚夫。
  • 不去躲

    不去躲

    历史的长河中偶尔泛起一朵水花,人生坎坷,命运多舛,荆棘之路上,男人挺着不屈的脊梁,就算浑身是伤,也挡不住我的心,我是步言,我不惧怕任何磨难,我不去躲!
  • 灼灼桃花凉(全集)

    灼灼桃花凉(全集)

    一段甜虐交织的奇幻异世之恋!世间有神器——青玉命盘、前尘镜、招引琴、流光剑、狼血印、玲珑石,传说将这六件圣物聚在一起,有起死回生之效。她是大周最小的公主,身患绝症,无药可医,为了保命,游走在平行世界寻找圣物,活在世间的夹缝里。他是散漫而深不可测的翩翩公子,初见时他倒在血泊中,软磨硬泡求她收留。她被预言活不过十八岁,因他一朝心动,从未如此想活下去。可,他靠近她,只是为了救一个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子。“六件圣物好寻,你却不好寻。只有拿你当做药引,才能救九辞的命。”原来,她不过是一件祭品。灼灼桃花,相思饮尽。观星台上,夜风彻骨,致命的术法终是朝她打来……
  • 魔血后裔

    魔血后裔

    自己开了小侦探社的堕落男子胡康,得知自己刚刚成年的弟弟胡建军上了学校最好的高一,喜出望外,但胡建军这边来了一位新的女同学,无法解释却很艳丽的两只角,呈浅红色的眼睛,五官和身形都接近完美,但这位惊艳的女同学却勾起了这座“文明城市”背后的惊天阴谋。
  • 冰山校草撞冰山校花

    冰山校草撞冰山校花

    她们,冰冷,温柔,活泼。他们,冰冷,花心,阳光。他们能否擦出爱的火花
  • 365计:高冷娇妻太难追

    365计:高冷娇妻太难追

    “如果我要为你写封情书我一定用一生去写,那也请你倾尽一生去读,好吗?”
  • 烽火红颜,少帅的女人

    烽火红颜,少帅的女人

    【军阀三:萧帅篇】新婚之夜,男人欺身而上,浑身沙发着原始的狂野。“程泱,知道我的四个妻子都是怎么死的?”程泱轻抬眼皮,“你杀的?”“不。。她们都是在本帅身下销魂死的。。”“是吗?”程泱勾住了男人的脖子,媚眼如丝,“少帅,我求死!”那一夜,她欲生欲死,他销魂入骨。某日。男人呢喃,“泱泱,你好深~”“冤家,我在诱敌深入。。”“本帅感受到了。。”女人勾着男人的腰板,笑得妖艳“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也感受到了。”他,冷面阎罗,萧氏少帅,素闻克妻命。她,复仇使命,冷艳芳菲,步步为营。【正文简介】:架空民国军阀皇甫琛,皇甫少帅,马背上的男人,东征西战!嗜血冷厉!二十五岁那年被占卜师算出他此生会与背上盘着粉色莲花烙的女人有子承欢膝下。一连七年,少帅府迎娶了一位又一位的姨太太,这些女人皆是和莲有关。叶嫣然,叶司令的二千金,主张自由平等的民国新式女子,她是皇甫三少皇甫卓的女友。叶嫣然对皇甫卓的大哥皇甫琛,素来看不顺,她看不顺这种傲慢自大,视女人为生子机器的大男人。那一夜的雪,下的很大,女人的美背呈现一朵粉色的莲花烙,美若妖异。霸道强欺:皇甫琛欺身而上,傲慢狂狷的口气,“我弟弟的女友又如何,我皇甫琛照样抢了!”残月高悬的深夜。叶嫣然大声哭喊,“皇甫琛!你死了这条心,我不会替你生孩子!!我爱得是你弟弟阿卓!”“你一个女人有什么资格说爱!是本少帅的女人就该爱我!不生?我做到你生!”叶嫣然泪水浸润了眼眶。。“皇甫琛,你把阿卓怎么了?他是你亲弟弟!”“弄死了!叶嫣然,你这个红颜祸水,这下你满意了?”
  • 我一个人远走高飞

    我一个人远走高飞

    其实,我们都有一个摆脱现在的生活、远走高飞的梦想,郜菲也是这样。不过,最初,和她一起远走高飞的是星辰;后来,和她一起远走高飞的是麦芷;之后,和她一起远走高飞的是远走;但是到最后,和她一起远走高飞的也只有她自己一个人。不过没关系,一个人走一定会很累,但是一定能走得毫无顾忌。
  • 穿越神医致富之路

    穿越神医致富之路

    21世纪在中西医术届有名的医生冷楚兮因为二十四小时持续手术,导致猝死,而灵魂在神医系统的帮助下穿越到七十年代同名同姓的木家小媳妇身上。从此冷楚兮过走上了一边带娃一边升级的致富之路……
  • 超凡祭坛

    超凡祭坛

    恶魔狡猾诡异的代名词,但又是讲究契约精神的“诚信者”。欺诈是门艺术,你永远不知道你跟恶魔签订或交易的是什么,可能是卖身契,也可能是个垃圾……张风:不不不,还不够。说罢,漏出标志性的笑容,看着这待宰的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