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70900000073

第73章 自然与人的机智辩证

老剑的诗不是揭示,不是警醒,而是一种敞开心扉之后的自然呼应,一种水到渠成的平和融洽。老剑的诗涵盖的智慧,深广悠远,仿佛不尽其际,令人喟叹。其具有的包含性和圆通性,包罗着自然的灵光。自然就是千千万万,包括花草树木,人神禽兽。诗性的美,在审视自然的过程中,透露出这种纯净的理性,不予人外境及现象的假定,仿佛明镜如水,充满着禅意。孙慧峰说老剑是“一个优秀的精神越境者”,我想,一个人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而又超乎寻常现实中的跨越,在智、悲、能三重境界里都达到一定高度,人格境地偏向圆满,诗歌境地坦然,才会被别人称之为“优秀”。

在我眼里,老剑是一个勤于阅读和旅行的人,但他又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者和旅行者,他善于发现,触觉敏锐,并善于用诗的语言来呈现他的发现。对他的诗作印象深刻的,有行吟山水的《九寨天堂》《大茗地》《两杯茶》《四望皆明》《浙东十刹》和《普陀六记》,阅读诗有《奥斯威辛笔记》和《两袖清风一束诗》。这些都是非常有分量的组诗,倾注了诗人半生的人生阅历,以及他与时间的对峙、对历史的叩问,他以地理环境为依托,阐发对现实人生的深深思索和顿悟。

《浙东十刹》是组诗,共10首,以浙东十座著名寺院的名字来命名。也许是个人偏爱,从今年2月份开始,这组诗歌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牵系着,并使我时常去翻阅它们。真正引人入胜的不是寺庙,当然更不是僧人,寺庙和僧人都是宗教信仰或者说是佛道的过隙,一条进化链(猴性—人性—理性—神性—佛性),被长久地维持着,并且称之为造化。而“人的角色在哪里”?在梁文道的论题里,自然与人的辩证,有更多发人深省的提问。老剑的《浙东十刹》,不光反射的是诗歌,更倾向哲理、禅理。几乎科学上能解释的一切,都可以用佛学去理解,老剑是一个智者,西哲洛特说:智者游走于世间如入无人之境,无障无碍。写诗如是。

《浙东十刹》诗中,老剑已在题目中引导读者——阿弥陀佛。读有所悟时,不妨念一句“阿弥陀佛”,记住,要念“ā”,盖梵文的“阿”字本来有不生不灭的意思,佛显无量光,无量的光普照众生;念“ō”是留住的意思,留住就是生灭的意思,既有生灭,何来无量?若念“ē”或别的,梵字意义则随之改变,是将法界常住无量寿命,变为凡夫无常短暂生命,不是很稀里哗啦吗?阿弥陀佛的意思是光寿无量,是一句祝福的话,祝福你长寿,祝福你光明智慧。祝福归祝福,只是美好的愿望。“太阳虽好,请你亲自去晒。”正如梁启超说的。

七塔寺被称为浙东四大丛林之一,是宁波市佛教协会所在地,858年由心镜禅师任七塔寺第一任住持。据史载:唐咸通二年(861年),有兵胄入寺,心镜禅师冥心坐禅,神色不动。众兵皆惊,叩礼而退。群绅为表彰师德,奏请朝廷改名为“栖心寺”。现其全称为“七塔报恩禅寺”。作为坚持以“人间佛教”为指导思想的寺庙,七塔寺历史久远,宝相庄严,令人开智。“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也是“先知”者。因此我相信,佛界与人间相隔并不遥远。佛为自然,自然就是万物,万物与人相生相息,不可分割。

从猴性进化为人性,是一个悟道的过程。而进化的为什么是猴而不是狐呢?狐或许比猴更具灵气,它不进化为人,也许是它的悟性比猴更高一筹,人悟道而归隐,狐类更愿意从属山林,把自己归向自然,使狐性在人们心目中更悠然和飘逸。人性是压抑的,诸多压抑便会有更多的挣脱,那么,这许多只“内心的狐狸”是不是人性为解压抑的挣脱呢?狐狸是自然界的精灵,它灵敏,警惕性很高,它甚至被人类誉为“狐仙”。既然是“仙”,就表明它高出人类,不同凡响。暂且把这内心的狐狸看作是一种警惕性,既带有现实性,又带超越性。它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是对困境的摆脱,它从街头(人间)闪入院落(佛堂),因灵性使然,令潜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光芒得以在瞬间释放、顿悟。在佛与人之间,墙并不是障碍物,它有更广袤的发展空间,在高处,向上开拓。佛曰:众生平等。黄墙(阻碍)、黄袈(佛的外衣)、黄狐狸(诗人的心性)三者立于平衡的位置,不全是看(表象),更需要用心去感受。

七塔寺

这么多只内心的狐狸,从街头闪入院落,

寺僧如何辨得明来意?

佛界与人间,仅仅一墙之隔,

我的狐狸却已上了墙头。

黄墙黄袈黄狐狸,

不能完全用眼睛判断。

在我个人的主观意念里,我把《七塔寺》看作是老剑诗歌的禅意写作的引子,是“源头”,是揭开本能与天性之后的自然回归,在这种写作状态下,诗人已摆脱角色化的独意识,在语言中,更为自如地滑动。

《国清寺》的关键字,是“看”,诗人明里暗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个“看”字,或“道破”,或“点醒”。看天台山的景致,道国清寺的历史,点寺院禅门的种种状态。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是自然规律。缔造事物的兴衰,相异的是它的因缘际遇。一切的物质运动都遵循着永恒的因缘聚合原理,有兴必有衰,有生必有死。眼睛所能感知的事物,不过几尺之内,人所能历经的尘世,不过几十载,谁能旁观国清寺的兴衰?——隋梅,一株历经一千多年的梅树,依然苍翠,很是罕见,见证与亲历当然是不同凡响。它并不是“睡”,只是不为人知地“醒”着,它不只在墙内“醒着”,墙外的事物,它也心知肚明。站到哲学思辨的高度上看,睡和醒并不矛盾,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关键是你能否从多重角度去看,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这首诗的结尾,意味深厚,悟的也是这个道理:

日后醒来,这国清寺仍是坐北朝南。

向远处看:廊檐互应,禅门重重,高低错落,明暗相间。

寥寥数语,既有方位,又有景致,还喻示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其实佛学,不是论出世遁世之道,他论世间的苦,感知生存的苦,目的的苦,却从未逃避现实。要维持生命系统离不开食物,它表现有弱肉强食的残酷性和痛苦性,人活着必须进食,自然界的生物也一样,“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我眼里,这“食”就是活着的因缘,“为食而生,为食而亡”,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这正如老剑所感悟的,他写的《天童寺》,就为这一个“吃”字之下的深深思索,生命的简单、渺小,他说:“人活着只是为了一口饭而已,别的生灵也一样。”栉蚕、蝮蛇、乌贼、蹩鱼、巨蟒、僧侣……当然,义兴和尚要活着兴寺建院,也得有食物维系生命,诗人或是我们这些常人也不例外。

天童寺的命名有点玄,传说是玉帝派太白金星下凡化作童子来侍奉义兴和尚,送饭送水,助他兴寺建院,后名为天童寺。诗中提到的少白塔是天童寺的附属建筑,是一座美丽的千年古塔,诗人由白塔下镇着的巨蟒延伸到其时间性、永恒性。生命运动的物竞天择所反映的就是这种苦,规律的苦,法则的苦,和这种苦的永恒真谛。

每到一个点写一首诗,每首诗歌都围绕着一个主体感悟来表述,一首诗若一个“梵”,诗歌本体的梵,而诗歌本体早将自我本体包容了。

每一座名寺名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都有久远的历史、古老的传说。五磊寺的景物幽静独特,有浙东第一古寺之称,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后屡有兴废,1985年之后重建,才又重新焕发光彩。老剑的《五磊寺》,以水为主体,以那罗延的执着精神为延伸,阐述了五磊寺的传奇。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落水之人”自居,而诗中的水,是什么水呢?这是从东面象眼冢汩汩流出,注入“真明池”的水,据说是那罗延亲率众弟子日夜开凿而成的,其间曾与山中妖魔斗法,死伤多人,故又名“万工池”,池水清冽甜爽,能助人祛病驱邪。水,五行之首,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以佛学的角度来解说,这水,就是“渡人”之水,一个人在祥和的气氛中泅渡,历经的是一次浩渺的宗教文化洗礼,其思维的流动性,若水之归海。

这首诗弥漫的气氛,就是“渡”,受之渡,必能彻悟。当佛学深入中国民间成为普遍性信仰之后,佛法的根本面貌,则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接近佛法,多为求现世利益,求财、求子、求福、求平安……到寺院上香许愿。这些都不是受渡之人,受渡之人其修为已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将思想路线投入“渡”中,寻求入世之道。

《五磊寺》写的是五磊寺的地理外貌特征,伴着传说源由,条理明晰,落笔从容,哲理和禅思相溢于诗句中,美妙至极。

五磊寺

一汪碧水从东来,从象眼冢汩汩流出。

山上的草把欲望顶出地面了,

水就可以祛病驱邪了。

真明池里映出那罗延的身影,

他是一个开凿者,可与妖魔斗法。

再映我一次,却是一个落水的人了。

水边的一棵枫树,树顶还挂着上一次的雷鸣,

它的数千年,需几人才能合抱。

它认得水中的我,却认不得我是谁的信徒。

在五磊,春天把外衣披好了,

山下有金仙寺,是否可为知音?

只好问孙权母亲的船,

当年到底停在了哪一片山水之间。

能令思绪流连回味的诗,就是非常好的诗,读诗悟禅,又是另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迷人的,使诗歌笼罩着神秘而美好的色彩。老剑的诗歌有一个特点,就是舒缓如水,即便写的是有关决战厮杀的题材,其写态也是从容的,有“化戾气为祥和”的风格神韵。

《白云寺》正是这种舒展自如的“无碍”之态。这首诗的主要地理位置是:城阳村亭溪岭至东钱湖十景之一“百步耸翠”的百步尖,太平军和杨儒林带领的100多名团丁激战的遗址,在亭溪岭巅到百步尖之间,仍可看到当年清军筑的一道土城墙和六个圆形的土包。在冬日萧瑟的山巅怀古,并不止于诗人轻描淡写的“我有几点感慨”。而在诗意覆盖之下形成的广袤空间,诗歌飘逸如行云,舒缓如流水,以轻盈优美的蝴蝶意象,托起血腥历史的沉重,似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以眼前的实景为主要媒介形式展开空间结构,处处都产生联想和向宏大意境的跨越。

细思太平天国和蝴蝶的关系,如何把具象存在的蝴蝶化为对一场历史革命的追思呢?我猜诗人思维中的蝴蝶或许是“蝴蝶效应”吧?蝴蝶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社会学上用来说明: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风暴”与“革命”和一场决战构成的历史联结,诗人以“蝴蝶”这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意象为纽带,任时空自由倒转,造成“我在历史中”的悬念。

今人如何在太平天国的草丛闲逛?唯有就着历史遗址捕风捉影,诸多感慨纷至沓来,诗人是不是在思索造成事件的始作俑者?这强烈的气流或是风暴,形象地“托起”白云禅寺。这首诗非常富有动感,诗人的笔仿佛是一个慢镜头,带领读者的目光渐行游历。优美的境地,萧瑟的气氛,我读着,也难免产生“几分恍惚”。

我们来读读清代诗人忻鉴的《游白云寺》,诗把我们引到了这座白云深处的千年古寺:“白云山上寺,冬日客来游。路绕悬岩曲,门遮古木稠。群峰环宝殿,神物护经楼。别有天开处,登临寄兴幽。”

白云寺

在太平天国的草丛里闲逛,捉一两条青虫。

当它们变成飞蝶的时候,

或悬,或浮,白云禅寺就在其翅膀之上。

茂竹一片连接另一片,像一段历史,

纠缠另一段历史,有几处已经折腰。

太阳时隐时现,另有几分昏暗在十月巡游。

我有几点感慨,山落几片秋叶。

几分绿,几分黄,几分红——在白云的股掌里深藏。

抬头看,寺庙也有几分恍惚。

几经踌躇,一两条青虫已经化蛹。

我点燃三炷香,古道之上,

太平天国里的厮杀声还是不绝于耳。

老剑的这组诗歌并不止于诗意与禅理,他的诗情很方正,并不存在“圆润”或“粗粝”的线条式语言方位、青春的激情或是一种阅历的沧桑,用藏棣的话来阐释,就是“当我们开始写诗,开始阅读诗歌时,就要学会忘记自己的年龄。因为和诗歌的伟大相比,年龄实在算不了什么”。是的,我阅读老剑的诗歌的感受,就是“和这些伟大的诗歌相比,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2009.10.6

同类推荐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

    这是一本洗涤心灵、遇见爱情的书。看他们的爱之传奇,邂逅更好的爱情!甄选国馆公号栏目“才子佳人”中的流量爆文,这些文章一经推出,篇篇十万,很受读者追捧。动情讲述柳永、李煜、杜牧、沈复、柳如是、董小宛等才子佳人的凄美情事。用温柔的笔触,唯美的意境,娓娓道来18段举世无双的爱情故事。他们的情缘往事,在雾霭烟尘里,流经千年皆成传奇!透过时光岁月,看懂他们的故事,愿在爱中不幸福的你,清醒及改变。愿你我能在他们的故事里,悟自己的人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中国言实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决定陆续选编出版《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思想卷: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并委托我具体承担率先推出的“思考卷”、“乡土卷”和“怀人卷”的选编工作。对于出版社交付的任务,我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施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此,我在调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抓紧有限时间,反复进行相关作品的检索、阅读、比较和遴选,力求拿出一个文学品质较高,可读性较强,且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和保存价值的选本。现在,这个选本已经摆在读者面前,至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则只能听凭大家的裁决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研究散文随笔创作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岂不快哉!
  • 从容生活,温柔处世

    从容生活,温柔处世

    《从容生活,温柔处世》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的散文作品精编!书中精选朱光潜数十篇代表作品,解读大师毕生的思想精华,让读者走进朱光潜的散文世界。从容生活,像草木虫鱼一样,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人生真正的美,是静守初心,从容独行;温柔处世,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真正的美极为柔弱,但却不可征服。愿你在这匆忙世间,无忧无惧,温暖自在!
  •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诗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诗

    倾蓝紫在古典文化的范畴内,精选了十来首留存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的,曾经无比熟悉的古诗词,以专业的深度,通俗唯美的笔法,深入浅出地加以全新解读。一方面,让我们回忆起那段摇头晃脑的背诗时光,一方面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古诗词的绵长内蕴。
热门推荐
  • 我有大神罩着

    我有大神罩着

    身为吃鸡界的大神一枚,游戏ID—CAO你大爷个登登,真名萧小小,一直是和平精英内最让人牙痛的玩家。此人常年居于榜首,身份成谜,性别不详,嗯…虽然游戏内显示为女性,不过没有一个人认为她是女人。春苗俱乐部表示,这样一个祸害,他们不除,谁来除呢?然后…嗯,哎呀妈呀,这包舔的真香!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 女皇的男闺蜜

    女皇的男闺蜜

    他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也是埋头写作的宅男。他和漂亮女友同居三年,却依然还是悲催处男。他偶遇传说中的龙,没沾好运,还被汽车撞翻。温柔贤淑的大小姐武顺对他笑靥如花。霸气侧漏的二小姐武珝对他死缠烂打。娇憨可爱的三小姐武瑛对他投怀送抱。牛皮吹大,必遭惩罚;本领再高,也会摔跤。普通婚姻,夫唱妇随;政治婚姻,俱荣俱毁。大唐真好,遍地是宝;随手可捞,爱要不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和你说不出再见

    和你说不出再见

    乐瑛在最美好的岁月里将青春奉献给了一个渣男,还遇到了白莲花渣女,不蒸包子争口气,她要复仇,要为她曾受过的一切耻辱付出代价。可是顾修瑾觉得,复仇先放放,代价可以翻倍,但成为顾家的女主人才是正经事一刻都不能耽误。这是一个叫渣男贱女怎样做人并且不断秀恩爱喂狗粮的故事。
  • 纨绔机神

    纨绔机神

    “不成为高级机师就不要回来!”得到这么一句话之后,原本只想做一个幸福纨绔子弟的富家公子楚行被家族赶了出来,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这是一个战争的时代,这是属于大舰巨炮的时代,这是属于机甲华丽格斗的时代,这是属于男人的时代!大就是好!口径既是正义!迎着弹幕冲锋的机甲是宇宙中最高贵的骑士!但是……作为一名纨绔败家子的楚大公子表示,这一切的前提,你得有钱!
  • 柳林中的风声

    柳林中的风声

    当在雪地里冷得直打哆嗦的鼹鼠和水鼠终于进到獾先生舒适的家,钻进带着肥皂香味的被窝;当他们第二天起床看见餐桌旁吃着荞麦粥的两只小刺猬时,当癞蛤蟆先生跳上令他心弛神往的那辆豪华汽车,“轰隆”一声发动引擎,然后扬长而去的那一刻。我们听着故事的眼睛都会迸出光芒,几乎想立刻跳进那个童话世界。《柳林风声》不仅带读者经历动物主角们随着季节变化的生活故事,还生动地刻画了柳林中萦绕的友谊与温情。
  • 蜗牛舍说诗新话

    蜗牛舍说诗新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配角的生存法则

    配角的生存法则

    刷山贼涨经验,什么山贼觉醒了?听说这里有宝物,快拿,什么,居然是陷阱?听说这里又有宝物,这下不是陷阱了吧?什么,被截胡了?这是一个被针对了的人的故事
  • 飞升在妖界

    飞升在妖界

    小人物阿三渡劫倒霉地飞升到了妖界,在同鲶鱼妖战斗后获得了两个半膘子神器——铛铛剑和铛铛盾,他想在妖界好好地生活,却碰到了万年不遇的妖魔之战。在战争中与各种明暗势较量,波折重重,磨难纷纷,生命和爱情屡受考验,但是阿三凭借坚定信念战胜重重艰险屡克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