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2700000013

第13章 柳 萌:中学时代的启示

回想成年以后能够做点事,学会用笔倾诉心中的话语,就不能不想到中学时代的日子,因为后来从事的职业,正是从那时起步的。

如果按现在要求学生的标准,衡量我在中学读书的情况,我可算不上是个好学生,除了自己喜欢的课程以外,诸如数学、理化、外语等课程,几乎从来未得过高分。中学时代是怎么过来的,连我自个儿也说不清。幸亏那会儿家长管束不严,学校也没有拧得像现在这样紧,不然那会儿我一准得逃学,恐怕连后来的一点知识都会跟我无缘,岂不是白白地混过那段黄金时光。不过也有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读书的学校是天津一中,在当时是全市数一数二的中学,就是现在在全国也排得上,可以说跟赫赫有名的南开中学齐名。这就使得我的中学时代总还有点光彩。

别看这所学校这样有名气,读书环境在当时却很宽松,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有点像个百树丛生的林子,什么鸟儿都有可心的枝头栖息。照现在一般人的想法,这样著名的重点学校,应该更看重数理化课程吧,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就是所谓的小三门儿音体美,在这里上学时也是颇受重视的课程。别的学校的体育课,每周只上一堂课,这所学校每周上两次,体育不及格照样留级。音乐和美术课也不能马虎。在这所中学读过书的科技人才不少。在一本天津一中同学录中我曾经看到,有许多校友都是国家建设部门的业务骨干。就是文艺体育方面也出了不少的名人,像我知道的游泳健将穆祥豪、穆祥雄兄弟,男子篮球国手白金申,乒乓球国手王志良等,都在这所学校读过书。文艺方面的人才,像著名歌唱家李光羲、已故的话剧表演艺术家金乃千、在《四世同堂》中饰演大少爷的郑邦玉,以及作家林希、赵玫(这所学校招收女学生,是在我离开以后的事情,有次跟赵玫聊天才知道她在一中读过书)等人,他们的事业都是从这里起步的。

我在天津一中读书那会儿,学校里有不少的文体组织,像新闻通讯社、话剧社、歌咏队、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等,都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机会,更使学生的爱好得到了满足。当时的天津一中,没有女学生,从初一到高三,都是男学生,演话剧的女角色,就由男生扮演。那会儿我不认识金乃千,但是他在天津一中很出名,就是因为在话剧队里,他常常扮演女角儿。爱上话剧演出以后,金乃千报考了中戏,毕了业成为名演员。后来他和我都到了北京,彼此交往也就多了起来,每每回忆在一中的时光,说到他男扮女角的事,我们两人总忍不住哈哈大笑。著名的篮球国手白金申,在一中的时候比我高几个年级,我经常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球,所以那会儿就知道他的大名,当时全校师生通称他“大白”。现在人们一说起名人来,好像非得全国皆知才算,其实无论大小地方或单位,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名人。穆家兄弟、白金申、金乃千等人,当时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就是一中的名人。他们给学校争得的荣誉,更是让我羡慕不已,暗地里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像他们那样,给学校做些有光彩的事。

当时,我比较喜欢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只要有时间就跑书店,找一两本诗集,抱着在柜台边上看。不需要花钱买,却能长知识,这叫“蹭书”看。艾青、鲁藜、田间、闻一多、戴望舒等新诗人的诗,莱蒙托夫、普希金、雪莱、海涅等外国诗人的诗,徐志摩、朱自清、冰心、巴金这些作家的散文,还有一些翻译的外国小说,我都是这么蹭着看的。看蹭书起码有两个好处,一是不花钱老看新书,二是不像借书那么麻烦,除此而外还有个更大的好处,促使你必须专心致志地读书。当然,那会儿中学里的功课,也不像现在的学校,安排得紧紧死死的,不让学生有个松动的余地。

说起看“蹭书”来,我想起一件事。那会儿天津有位作家叫刘云若,他写的小说大都是城市里的故事,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大家自然很喜欢读。有次和几位同学读他一本小说,小说里讲的故事发生在天津马场道一带,我们几个孩子信以为真,几个人一合计,放了学就急匆匆地跑到马场道,寻找书中说的那个红门大宅院。见到一个红门大院就向里扒望,还边看边议论是不是这家,如果觉得不像,又继续往别处找。正当我们几个人趴在地上,从一家大院的红门缝向里瞧时,忽然被人从背后踢了一脚,回头一看是位中年男人瞪着我们。他以为我们是小偷,要送我们到公安局去,我们一边央求一边说明情况,直到我们把一中校徽亮出来,他这才放心地让我们走开。可见那时候我们是多么痴迷于文学。

孩子们都是善于模仿的,一旦有了自己认定的理想,总要悄悄地幻想着实现。我喜欢上诗歌以后,开始并不敢写诗,就先从写小稿学起,心中却暗暗地打算,争取将来当个作家。我把想法说给一位高年级的同学,他就介绍我参加学校新闻社,我想这样也不错,即使成不了作家,当个记者也很好,跟自己的理想不也蛮接近吗?从此,我成了一中新闻社的成员,跟着高年级的同学一起,在学校出黑板报、编油印报,同时向报社、广播电台投稿,课余的时间显得特别充实。

那会儿天津市的中学生,每几年就开一次运动会,一中有开展体育运动的传统,一中的运动员总要拿些好成绩,全校师生就会大受鼓舞。我们学校新闻社的成员,在这时候也格外地来劲儿,学着新闻单位叔叔阿姨的样子,分成记者、编辑、出版几拨儿人,大家分头开展各项活动。我那会儿的语文比较好,尤其是作文在年级中数得上,这时通讯社就让我当小记者,采访运动员,写大会花絮,然后发表在学校黑板报、油印报上,有的还在报纸或电台转发。这样一来,我对写作的兴趣更浓了,促使自己向更高的水平攀登,一来二去地有了努力的方向。

真正想从事文学写作,是在我写了一篇文章,由《天津青年报》发表之后。老师告诉我,这样的文章叫散文,只要经常地写下去,慢慢就会熟悉了。经老师这么一点拨,我心里开了窍,觉得自己还能写,从此,就更加用心了,有意识地朝着这方面发展。只是自己的天分差,而且只想着写作,忽视了认真读书,终成不了大气候。说起来这些年在编辑工作之余,也经常发表些散文随笔,算是实现了早年的理想,但是跟我同时期学习写作的人比,我这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之所以跟同辈人拉开了距离,天分不及人家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还有个不可忽略的情况,这就是我没有好好地读书,也就是说,先天的基本素质欠缺,加之后天的勤奋不够,再美的理想,再好的向往,都很难达到自己欲求的程度。

从中学校门走出来,进入社会开始工作,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成为现在日渐衰老的长者,其间经历多少事情啊。无论是喜的是忧的,无论是大的是小的,有许多事情让我激动过,但是最让我感激不尽的,莫过于中学时代的生活。这一段生活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很长,然而对于人的一生,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就如同一座房屋的根基,夯实了才会盖起高楼大厦。回想成年以后能够做点事,学会用笔倾诉心中的话语,就不能不想到中学时的日子,因为后来从事的职业,正是从那时起步的。没有最初的爱好,没有学校的培养,就很难成为人才。

哦,中学时代,霞光一样美好,黄金一样珍贵。它是那么重要,然而,又是那么短暂。谁在这时候有个坚定的起步,一生都会拥有享用不尽的财富。谁在这时候虚掷时光,谁就会在今后懊悔莫及。这就是中学时代给我的唯一启示。

柳萌,天津市宁河县人,一九三五年十月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在政治生活不正常的年月,最好的年华被无情毁弃,人到中年才恢复平静。重新走上编辑岗位后,曾在乌兰察布日报社、工人日报社、新观察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作家出版社、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小说选刊杂志社供职。现为《小说选刊》杂志顾问。

同类推荐
  • 张爱玲日常叙事的现代性

    张爱玲日常叙事的现代性

    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就是她以叙事文学的方式完美再现了“日常现代性”的美学风格。本书深入论述了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日常生活叙事的艺术特点,详细分析了张爱玲小说的传统特点,在台湾、香港、美国以及大陆当代文学中的承传。
  •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二)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二)

    “爱在右,同情在,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里的一个充满爱的句子,这个句子曾经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她的作品以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为思想内核,她思想中深切的爱心和对人生中美的追求,使她的作品渐渐地形成了清新、细腻、隽永的风格,感人至深,净化着读者的心灵。她的一生都在为孩子们写作,为们留下了无数作品。她用女性那特有的温婉细腻去描述孩子们的童贞、两小无猜的情感、无阶级差别的友谊。本书特别整理了她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作品,带你品味童年的真挚的美好感受。
  • 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本书选取原著中最具表现力的细节,勾勒故事情节并进行讲述。内容包括:《贾宝玉确实爱过史湘云、宝钗》、《花儿最红,林妹妹最亲》、《于无声处见爱情》、《那秘不示人的爱情诗帕》、《国人劣性略谈》、《步步惊心却闲散写来》、《王熙凤一心捞钱》、《李纨其实不单纯》等。
  • 朱自清精品集

    朱自清精品集

    朱自清的散文被公认为现代散文和现代汉语的楷模。其为人为文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正直清明的节操。朱自清把古典与现代、文言与口语、情意与哲理、义理与辞章,结合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汉语的修辞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又不觉得炫耀累赘,是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死前贫病交加,但坚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评价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本书选编了朱自清作品的大部分,基本上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 梁实秋小全集:槐园梦忆(精装)

    梁实秋小全集:槐园梦忆(精装)

    梁实秋71岁的时候,元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国,一场意外突然夺去了她的生命,悲伤不已的梁实秋,写下感人的《槐园梦忆》一书,同时,书稿还写了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梦忆者,往事也。一代文学巨匠梁实秋,以时间为经,以夫妇之情为纬,把夫妻之间五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片段编织成了一幅潸然泪下的哀乐图。因为爱过,所以迷恋;因为失去,所以伤悲!
热门推荐
  • 如果可以我愿再来一次

    如果可以我愿再来一次

    一个无名游戏主播有着成为竞技选手的梦想努力一步步实现自己梦想!
  • 弥天

    弥天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数十年前王朝一夜倾覆,只留下一个小结巴从血海中挣扎而出。她迷失多年,最终还是被一个人牵出了重重迷雾,追寻贩卖致幻“飞光”的组织一路北上,再度嗅到了那熟悉可怖的血腥气息。不知暗中毒网早已细细密织,向她收拢而来。然而当她终于站在前朝遗面前,站在阴谋交织掩盖的真相面前,被一箭射穿扑倒在地时,想的却是那个把她从石台上带下来,借着水天月色亲吻她,最终于阵前朝她射出这一箭的人。陈桐生:说了让你别来耽误我回家继承皇位!侯爷:你凶我。
  • 穿越原始遇见冷面夫君

    穿越原始遇见冷面夫君

    意外的穿越让她来到了他的世界。“听说了吗,毅萧带回来了个女人。”“听说了,听说了,现在老族长也该放心了。”“你以前没人要?”展颜趴在毅萧怀里听着外面的八卦。“不是没人要,是在你之前没要过别人。”毅萧沉声说到。“那你是什么时候喜欢我的鸭。”展颜好奇的看着毅萧。“第一眼的时候。”对外他是无所不能,冷血狠厉的族长继承人,对内他是妻管严晚期的奶狗。(母系社会,超甜1V1) 本文为五万多字的短篇小说,存稿已完结,放心食用。
  • 窥仙觅道

    窥仙觅道

    何为仙道?飞升仙界就算窥得仙道吗?何为天道?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就为天之道吗?何为人道?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馀,就为人之道吗?那敢问天道何在?一个来自小山村的落魄修真界大家族嫡系,机缘巧合踏上修真求仙之路,在一步步艰难的踏上修真界顶端的时候,他剑指苍天,质问天道,为自己而问,为天下苍生而问。而这时,乌云翻滚,降下劫数....
  • 时光之隙一步之距

    时光之隙一步之距

    希望这个小说能让看到的在绝望中的你有那么一些温暖,没有人会被抛弃,会有很多人爱你。很多关于爱的故事是真实的,也有作者自己的美好希望。愿所有绝望都能绝处逢生,所有寒冷都会遭遇阳光
  • 一个中国孩子看到的美国

    一个中国孩子看到的美国

    从中国到美国,一个10岁男孩儿来到地球另一面,看到的是别样天地、感受到的是异样文化。小作者用充满童稚的文笔介绍了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与美国人的友谊、以及旅游见闻等,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文化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不同于成人,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
  • 天使只在夜里哭

    天使只在夜里哭

    只有生长在教堂墓地里的蕁麻,才可以救你的乔德安森,你得采集他们,它们会把你的手烧得起泡,你得用赤裸的双脚把这些蕁麻踩碎,于是你可以得出麻来,你可以把他们搓成线,织出长袖的盔甲,披到野天鹅身上,他身上的魔力就可以解除。从你开始那个工作开始一直到你完成的时候,即使这全部的工作需要一年的时间,你也不可以说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字,就会像一把锋利的短箭刺进他的心里,所有你做的一切,都会前功尽弃。他的生命是悬在你舌尖上的。
  • 超神学院之暗天使之王

    超神学院之暗天使之王

    穿越到亡灵位面,获得暗天使系统.从一个小小骷髅开始辛苦打拼十几年。却在一次大战中再次意外穿越到了超神学院世界,从此重获新生。
  • 绘宗十二忌

    绘宗十二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在地球捡星星

    我在地球捡星星

    我在地球捡星星,在我回首这一生的时光,我差点忘了自己曾年轻过,曾浪漫过,曾拥有的十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