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8700000018

第18章 与魔鬼对峙的眼光(2)

而有的人甚至对《围城》进行了续写,有的写唐晓芙和方鸿渐结婚之后,相处的并不是非常好,为了报复方鸿渐,她回到了上海,而且不给方鸿渐追赶的机会,方鸿渐来到火车站寻找她,没有找到,却发现了孙柔嘉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这对方鸿渐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里,愁眉苦脸,等等等等,这些人物跟钱钟书的原著十分相像,但没有钱钟书的那种叙述风格,而风格,这个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任何人都模仿不来的。

当然,《围城》给钱钟书带来的影响也不仅仅是如此。各界的评论是一方面,而很多人竟然以故事里的方鸿渐来猜测钱钟书本人了。有人说,故事里面方鸿渐和一行人去教书的过程,就是钱钟书去蓝田教书过程的一个写照,还有人竟然开始用里面的人物事迹来附会钱钟书的朋友,而杨绛则成了故事里面的孙小姐……对此,杨绛在《围城》的后记《记钱钟书与围城》中讲到,《围城》里面的人物都是虚构,不需要附会。可人们对这本书的讨论兴趣丝毫没有减。

或许这就是真正的文学作品的力量,以及真正的文学作品遇到的困窘吧。一部《围城》,叹息起了多少人的心。与读金圣叹的评语一样,每个人捧起书来,都不禁倾倒于作者的博学、智慧和幽默。

3.幽默大师

抗日战争的胜利给钱钟书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杜甫的那句诗,国破山河在,在钱钟书看来,不是一种绝望,而是一种乐观。国家破了,但好歹山河仍在。有很多人想吞并中国,可是中国人还是坚守着自己的文明到了最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胜利。

与此同时,钱钟书和杨绛对是否离开这个地方都有不太确定的态度。钱钟书为了养家糊口,已经找了三个职务,在这三个地方,他都可以很好地跟人沟通,生活下去,并且他的骨子里有着浓厚的安土重迁意识,要离开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往往需要适应很长的时间;而杨绛的态度也是不确定的,在她的眼中,有家人的地方才可以久住,当时有很多亲人都在上海,而且钱钟书在上海的职务已经越做越好,所以二人尽管有意识地想变动一下,但都没有提到离开上海。

但跟以前不一样的是,他们再也不必诚惶诚恐地生活了。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大街上行走而不必担心被日本人抢劫,行为上的自由直接使他们的思想进入了一个脱离束缚的新境界。钱钟书于是更加卖力地创作,更加卖力地工作。他心中明白,自己曾亏欠过杨绛和家人,要努力地弥补。

无论是写散文,写杂文,还是写小说。钱钟书是中国近代最有幽默细胞的几个大文化人之一,他的幽默跟中国古典小说里的幽默风趣不一样,跟周作人林语堂等人倡导的幽默闲适的文风也不一样,跟鲁迅先生的幽默也不一样。他的幽默是带笑的幽默,而且这笑是微笑,而不是冷笑,微笑之中的讽刺,是绝妙的讽刺,冷笑之中的讽刺,是唾骂的讽刺,钱钟书幽默的绝妙之处,就在这里。

曾有人记录钱钟书在愚人节那天到学校做演讲的情形,院长首先对钱钟书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钱钟书带着那种惯常的微笑,走上讲台,对下面的听众说道:“院长的话让我诚惶诚恐,他说我是优秀学者,这实在是愧煞我也。大个比方说的话,我现在给大家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待会如果拿不出款子来,是要受耻笑的——”这个在《围城》里提到过的比喻,当然一出场就让人捧腹大笑。

关于幽默,他有过非常精当的论述。

在论笑的文章里,他说:说笑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文章一开始钱钟书就引经据典(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也是他一贯的实力)用《广阳杂记》一书里的话来引起讨论的话题。然后还是跟以前一样,东西贯通。

他讲到,一般人并非因有幽默而笑,是会笑而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于是你看见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还有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

钱钟书将幽默文学提出来,可以说是很有见解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各种文体都处于草创实验的阶段,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幽默文学、风趣小品文都还没有真正意义地成熟,钱钟书论幽默,就是要将幽默的精髓挖给人们看,要人们进一步明了幽默文学的创作,这说明了钱钟书的时代性眼光。

他在文章中开始不客气地指责一些不负责任的文人——“幽默提倡以后,并不产生幽默家,只添了无数弄笔墨的小花脸。挂了幽默的招牌,小花脸当然身价大增,脱离戏场而混进文场;反过来说,为小花脸冒牌以後,幽默品格降低,一大半文艺只能算是“游艺”。小花脸也使我们笑,不错!但是他跟真有幽默者绝然不同。真有幽默的人能笑,我们跟着他笑;假充幽默的小花脸可笑,我们对着他笑。小花脸使我们笑,并非因为他有幽默,正因为我们自己有幽默。

小花脸使我们笑,并非因为他有幽默,正因为我们有幽默。这句话说得再好没有了,承接上面一段对人们曲解幽默的讽刺,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更加浓厚,也就更引人捧腹,在这样的文字面前,我们仿佛会感觉到身边站着一位极为睿智的老人,他脸色很平静,但眼神很调皮,仿佛在跟你玩眼神游戏,只是等他一张嘴,妙语连珠,我们只要尽情享受幽默就可以了。

1948年,钱锺书终于出版了那本经营多年的《谈艺录》。这本曾经的“天书”以毛边纸做底料,以夹缝做衬托,在那种艰苦环境下写的。这是他抗战时期撰写的最后出版的一本著作。确如他在序文中说的“《谈艺录》一卷,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后又不断修订,最后终于在抗战胜利后定稿。

《谈艺录》不是一本单纯的谈艺之书,而是一部学术著作,读此书需要很深厚的文学功底。此书以唐宋开始,但又不是笼统的认为哪种诗体好。他认为:“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此亦是文学并不对立,只是我们的角度与性情不同而已。诚如冯友兰先生说的“中国哲学中我与非我并未分开。”艺术也是如此,唐诗与宋诗,唐人与宋人并未分开。而此书中定有西洋的批评在里面,或可说,也是"诠注中国诗学的创新之作”。

1949年国民党奔往台湾,不仅仅是国民党连带的“亲属”奔往台湾及海外,就连京沪一代的知识分子也纷纷往外走。胡适之先生就是这样。可是钱锺书并没有离开大陆。各种原因我们亦不得妄猜,只觉他自有他的理由罢了!后钱锺书的清华同学吴晗力劝他回母校任教,遂决定重返清华。

面对着新生的中国,迎着初升的太阳,此时年近不惑之年的钱锺书心里定是阳光一片,完全沉浸在欣悦当中。

4.太阳依旧升起

很快,一件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情发生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钱钟书三十九岁。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不要有所怀疑,要在“三十而立”的基础上更加的坚定。

清华文学院的院长当时是吴晗,他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清华的高材生,正好清华当时在用人之际,于是召集贤士成为重中之重,而在他看来,钱钟书当是非常和尚的人选了,于是吴晗多次的盛情邀请,并托人给钱钟书带去信件,钱钟书起先不肯,一是他自己很谦虚,认为自己“财力有限”,另外,他在上海的生活已经安顿下来了,也不想到处动,可吴晗实在太热情了,他不停地谈及清华与钱钟书的缘分,钱钟书终于心动了,光华很好,但没有清华好,这是钱钟书最后做出结论时候,跟自己说的话。

于是钱钟书从上海回到清华任教。此次北上,重回清华园,是他们全家一起的。除了1969年在干校的短暂生涯,钱钟书余生都在北京,北京对钱钟书来说,可谓是意义良多了。他重新踏上去北京的列车,心中有点激动,二十年前,自己也是差不多以这样的心境,从南边往北边走,那时候的自己还年轻,总觉得什么事情都是新鲜的,而如今自己已经成为一个丈夫和父亲了,他望着窗户外面飞速往后退树,感觉那就是时光流逝的最好的比喻。

多年后,钱钟书在十年文革期间遭受无人能感受的折磨和痛苦。先被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在学部被批斗,后来作为“先遣队”去“五七干校”,七二年回北京开始创作《管锥编》,又因与强邻难相处被迫五年的“逃亡”生活。当然其夫人杨绛在这一艰难岁月中一直陪同。实在是凄惨、痛苦啊。

钱钟书来到清华的时候,叶企孙为清华校长(在此有必要解释一下,当时校长这一名称是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晗任清华文学院院长,赵诏熊人清华外语系(当时外文系)主任。在此之前的系主任为陈福田,他辞职后离开清华移居夏威夷,于1951年逝世。对于钱钟书重回母校,可以借用诗句“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惜时”来描述。他的关系圈几乎在北京,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既然来到自己熟悉之地,但作为“客人”便去拜访沈从文、张兆和、梁思成、孙大雨等旧友,大家都很想念钱钟书,争先恐后地把他请了家里来吃饭。

从1949年至1953年,钱钟书夫妇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在外文系授课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夫妻二人非常和睦,住宿业方面,他们将外文作为自己的专业,总是有互相会心的地方,这更加让他们情深意笃。

白天的工作并不是很繁忙,所以他们可以按各自的生活习性,自由地生活。在外语方面,杨绛尽管是个高手,但跟钱钟书比,还是稍微有些逊色。但是她自己做学问的时候,却尽量不去问钱钟书问题,很简单,因为钱钟书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做学问,如果她有什么问题就立马去问,会打扰钱钟书工作的。

所以她遇到一般的问题就自己查字典,一本字典上没有,就查好几本字典,最后还没有头绪,她就会找个机会问问钱钟书,钱钟书几乎是有问必答,而且回答的总令人满意,这是跟他丰厚的学养分不开的。

清华成就了钱钟书,这里是他的一个梦,重新回到这里,他感到了些微的安慰。生活的平静能够持续多久?他们并不知道。即使是短暂的停歇,已足以令他们感到心安。

同类推荐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司各特

    司各特

    司各特(Scott,Walter)是一个英国著名作家,生于1771年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32年去世。司各特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残疾,学会骑马、狩猎。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当了8年律师,1799年被任命为塞尔扣克郡副郡长,7年后被委任为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直至谢世。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帝王是历代牛人中的牛人,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每一位帝王的身上都笼罩着传奇色彩。帝王头上闪耀着让人仰慕的历史光环,同样也有着被人津津乐道的另一面。本书作者用全新的视角、理性的思维、翔实的史料和过硬的考证,寻根究底,探幽发微,从容揭开帝王们的神秘面纱,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帝王鲜为人知的另一副面孔。
热门推荐
  • 寒冷的冬天

    寒冷的冬天

    即使你已经不爱我了,即使你已经忘记我了,即使我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依然会爱着你,我会去找一个天使让它替我来爱你。如果有一天,我爱的人们不在了,我会怎样?他们都是天使,那我也要是天使,会努力活得很快乐,不让自己的眼睛看到悲伤。
  • 宠杏

    宠杏

    楚姣杏穿越了,她没想到守护千年的传家宝竟和自己的未婚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转眼间秘密将要解开,她却被退了婚!后来她才得知,原来周围发生的一切离奇事件都不是意外,就连她的穿越,也是早被预谋……
  • 异界星天绝

    异界星天绝

    一个学生,因为自己的一不小心,被一位神秘人捉去,带到了一个未知的异世界,开始一段冒险。但是,少年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一场危险的浩劫。
  • 奈何殿下太妖娆i

    奈何殿下太妖娆i

    “不听话,你也会像她们一样。”他勾起她的下颚,妖娆而笑。她是他在那11个少女俘虏中唯一留下的一个,她被他禁锢在身侧,不得不服从他所说的一切。那个暗夜里,他慵懒地倚在沙发上,修长的手指朝她微勾,魅惑低语:“现在,过来陪我。”此刻,她有两个选择,一是走向刚刚吞噬了十个少女的毒蛇坑,二是……乖乖走向,如恶魔般的他。那么,她该如何抉择?
  • 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师承儒学大师荀子。当时,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度已经初具规模。
  • 没有你的世界很安静

    没有你的世界很安静

    你静静的来到我的世界,打破我平静的世界,你又静静悄悄的走了,没有一声再见,你如烟花美丽,但是却又转瞬即逝。————林梓我不知道我在等些什么,那只是些无谓的结果。——许诺我总有一天会光芒万丈,让你眼里心里都是我————苏乐乐彼年豆蔻、美眷如花、莪能许你一个天荒地老、海角天涯——徐世浩
  • 爱在樱花季节盛开

    爱在樱花季节盛开

    本书主要记述呆萌女主南依依和腹黑霸道男主顾夜尘的校园生活以及青葱爱恋。因为是清歌是学生党,所以更文比较慢,请谅解。第一次写文,文笔可我有你们要求的那么好,但会努力的写出好文章,不喜勿喷,谢谢。
  • 星阙家族头衔

    星阙家族头衔

    几个少年在寻找神器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艰苦和困难,但依然不放弃。他们将会沿着上一步的脚印,看透命运。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李仲传

    李仲传

    他,幼年泪斩父亲头颅,忍痛烧毁父亲基业,却引万民叫好。他,十五岁浪迹天涯,独闯南诏国,四进四出,只为寻一物。他,二十三岁大战武林各派高手,屠杀百人,从此名慑江湖。他,三十岁埋刀退隐,赴龙门,卖艺为生,却忽然消失匿迹。他,三十五岁满蓝纹青,重现江湖时,再掀起武林轩然大波。“遥听埙乐沐西湖,不见佛刀红湘竹。”他便是大历年间,江湖人称“佛刀”的李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