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36200000003

第3章 由女人见证之年代(2)

家是她们每个人的展窗。一位家庭妇女究竟是怎样的女人,别人一迈入她的家门心中便有数了。持家有方的女人,无论她家的屋子大小,家具齐全或简陋,都是一眼就看得出的,是清贫抵消不了的。丈夫、儿女、老人是她们的广告。她们懂得这一点,所以,尽一切能力,使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穿得体面些。如果说顾不上考虑到谁,那么顾不上的往往只能是她们自己。而要尽到以上义务,对于她们已实非易事。20世纪50年代,平民之家几乎是舍不得花钱买衣穿的,全靠她们一双手做。夏季的单衣做起来省事些。冬季的棉衣如果做上三四套,她们的手往往僵得难以弯曲了。说来现在的人们也许不相信,我少年时那一条街上,有一家的女人极要强极要脸面。她夏季里生病,没能预先拆洗全家五六口人的棉衣。入冬了,病才好些,于是加紧拆洗,一心争取让全家人在春节时穿上拆洗过的棉衣裤,盖上拆洗的被褥。北方拆洗棉衣裤和被褥,还要讲究“浆”。那是一道很麻烦的工序。尤其在入冬后开始做,麻烦倍增。春节前,她的愿望实现了。但她的双手残了,此后再也伸不直,得下了俗称“鸡爪子”的一种筋骨病。她的双眼差一点儿失明,此后视力严重下降,可怜那一年她还不到40岁……职业妇女如果嫉妒心强,人们就都会说她“像家庭妇女”。

然而我想说,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嫉妒之心最有限的,也许恰恰是家庭妇女。更确切地说,恰恰是平民阶层的家庭妇女。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宣扬她们似乎天生地最接近女性的美德,而是强调--她们并不能直接参与到社会中去进行名利的竞争,同时值得女人嫉妒的现象又几乎皆存在于她们短窄的视野以外。无论男人或女人,根本不可能由自己不知晓的现象生发出嫉妒之心。置身于她们那么一种群体封闭的生活形态,决定了她们对别的女人实在没什么可嫉妒的。

但毕竟也会有嫉妒的时候吧?是的。

表现在哪几方面呢?如嫉妒别人家的住房。

有人家人口多,有人家人口少。有人家的房子举架高,可搭“吊铺”,增加了居住米数;有人家的房子低矮,窗和门皆陷地下,又背阴,终年不见阳光。有人家两间,有人家一间……这些硬性差别决定了生活条件不一,更确切地说决定了生存条件的高低优劣。她们的心理不可能不对视野内的这些差别有反应。

如果张家人口多,却偏偏住一间,而且是很差的房子,那么她一定会嫉妒人口少却住两间好房子的李家。于是张家的女人,或者最爱去李家串门儿,或者最不爱去。最爱去是由于向往,由于憧憬,在别人的家里,间接体会住好房子的感觉。最不爱去是由于本能地远离自己所达不到的愿望“样板”,以保持心理平衡。

因而,我当年以少年的眼观察到--住好房子的女人之间经常串门儿,住差房子的女人之间过往甚密。

但是仅此而已。绝不至于因而相互歧视,更不会因而相互敌视。见了面也是客客气气的,彼此以礼相待。

能做到这一点,乃是由于房子的差别在20世纪50年代一般是历史性的。是住好房子的人家上一辈人解放前花钱买的,非是解放后新中国按什么原则分配的。如果纯属后一种情况造成的,那么她们的嫉妒也许会生出愤懑吧?

因为所谓“公平”二字,主要体现在分配方式中。而那差别非是由后来的分配造成的,所以她们那一种嫉妒之心,虽有,却并不强烈。

严格来说,用“羡慕”一词更恰当些。

20世纪50年代,是关于“共产主义”的话题在中国最“发烧”的年代。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被宣传搞得弱智,真的以为“共产主义”是明后天就会实现之事。家庭妇女们尤其深信不疑,这一种迷信,大面积地稀释了她们的羡慕。

到了“共产主义”,不是家家户户都住面积差不多、大小样式差不多、一样的好房子了么?眼前的差别,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不就是在老旧的房子里再熬八年十年么?她们对“共产主义”表现出极令人感动的耐心。

有一年,偏脸子的几条街修路,并非是将沙土路修成柏油路或铺成石路,只不过来了些修路工,载几卡车沙土,将坑凹处填平,由轧道机碾压几遍罢了,再加上挖掘阳沟,但大人孩子们都兴奋不已。以为是开始建设“共产主义”大工程的信号,接着就会盖起一片片楼群了。于是家庭妇女们奔走相告,无不兴高采烈,积极踊跃地参加义务劳动去……结果自然是“共产主义”并没由修那几条沙土路开始一鼓作气地实现了。家庭妇女们最嫉妒、真嫉妒的是--谁家的丈夫对妻子比自己的丈夫对自己好。因为这不但是她们视野以内的事,而且是直接触动她们女人感想的事。毫无疑问,其实也是无论任何时代的女性都很在乎的事。只不过,因为她们是家庭妇女,仅能通过丈夫对自己的态度意识到几分自己存在的重要性,故比任何时代的女性尤其在乎这一点。

她们中有人常常公开展示一瓶雪花膏、一瓶头油、几尺布料,炫耀说是自己丈夫给自己买的。

也有人动辄便说:“在我们家里,我可是和他吃一样的饭菜!我不和他吃一样的他不高兴!”言外之意是丈夫心疼她到了极点。

其实都未必是真事。大多数女人并不在乎自己和丈夫吃的是不是一样的饭菜,但是极其在乎自己的丈夫连一瓶头油、一瓶雪花膏都不曾给自己买过。她们算算丈夫的收入和家庭的花费,暗自承认其要求虽属正当但未免铺张,心里却总是希望丈夫某一天给予她那一份儿惊喜。而丈夫又似乎偏偏不予考虑……于是,她某一天兴许会当众宣布:“俺家那口子,说要给俺买一双皮鞋呢!”家庭妇女的这一种虚荣,有时简直像比宠的小女孩儿。

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妇女们,绝大多数是勤俭型的。许多人家床上或炕上,永远放着针线筐。几乎家家有袜底板。袜底板上往往套着没补完的袜子。几乎家家的面板另有一种功用,反过来贴袼褙。纳一双鞋底儿要贴十几层袼褙。至于带着针线没缝完补丁、没做成的衣服,那更是一眼可见。她们没有8小时以外。她们总在不停地做这做那,永远也做不完,而且永远做不烦似的。

家庭妇女没什么个人祈求。她们的祈求体现在丈夫、老人和孩子身上。

老人宽厚而长寿,丈夫体贴而本分,孩子听话而健康--便几乎是她们的全部幸运和幸福。

她们最怕的是丈夫经常对自己吼而又经常被邻居们听到。被丈夫打是她们最觉丢脸之事。

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妇女心中很少动离婚之念。她们能忍的程度令今人无话可说。

她们其实并不怎么望子成龙,儿女长大后能有份工作她们就颇感欣慰了。而20世纪50年代正是城市青壮年劳动者短缺的时代。所以她们看着儿女一天天长大,对将来是较乐观的。而这乐观一进入20世纪60年代便被粉碎……她们普遍一年四季身着旧衣,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剪齐肩短发,当年叫“文明头”。无追求,无强欲。在稍微有点儿文化的男人面前不禁地自羞,在稍微有点儿文化的女人面前不禁地自卑,哪怕面对的是街道的小干部她们也那样。公社书记一级的干部,在她们心目中是大官儿,派出所所长在她们心目中代表着一种令她们畏惧的权威。

我家前街或后街住过派出所所长和科级干部,街道小组长的女人们往往不敢独自去收户口本儿或通知什么事儿,每拽扯上另外几个女人陪着壮胆儿。

哈尔滨市偏脸子一带的这些平民阶层的家庭妇女20世纪50年代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据我想来,与正阳河、三棵树、地包、顾乡(哈尔滨地名)等等大面积的城市平民区的家庭妇女们是基本相同的。推而广之,与全中国北京以北各大中小城市的家庭妇女也是基本相同的。不敢武断地包括了北京以南的大中小城市。也许因为城市地位和南方不同于北方的城市情况,决定了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妇女的不同。

有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女性在人数上以中年女性为最多,中年女性中又以家庭妇女为最多,家庭妇女中又以平民阶层的为最多。而总体上,她们差不多就是我写的那样。我亲近她们甚于亲近以后任何时代的女性,因为她们皆是我的同代人的母亲。我一向对她们怀有深厚的敬意,因为她们那一代女性的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我也非常地同情她们,因为她们作为妻子和母亲,付出太多,享获太少--更因为她们没有生在今天女性也有机会大有作为、大展宏图的时代。

她们中大多数人的儿女,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可能实际地对衰老了的她们尽孝心,此前几乎不能。而她们若逝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大约儿女们都还在“上山下乡”的尾声中撑持着自己的命运。

那么,真的逝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她们,我粗略按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普遍生活水平算了一下,其终身个人花费,吃穿全包括在内,四五千元人民币。我是按人均十元生活费算的。而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在城市,人均十元生活费乃中等水平。四五千元人民币,约等于今天在外企工作的女青年一个月的工资。

一算一想,就更同情20世纪50年代的她们了。代与代相比,这不同令人愀然。

20世纪50年代的职业女性,其风貌与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妇女们相比,仿佛根本不是同一时代的女性。这不仅是由“职业”二字所决定的,更是由“解放”二字所决定的。“职业”只能使女性发生经济独立的变化,以及由此影响的消费水平和物质生活质量的变化。而全中国的解放这一改天换地的大事件,却使当年的职业女性以崭新的、前所未有的姿态证明着自己不可轻视的社会作用。她们中有新中国成立初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有解放前幸运地达到小学或高中文化水平的中青年知识女性,有军队转业加强地方工作的女官兵。解放前的学生,小学直接升高中,不另设初中年级。高中毕业即可直接考大学。军队转业的女官兵,要么参加革命前便是女知识分子,要么在革命队伍中摘掉了文盲帽子,达到了小学乃至中学文化程度。总之,都有文化,能读能写。

20世纪50年代,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青年女性凤毛麟角。具有高中文化,无论男女,就算具有较高的文化。以今比之,相当于“次高级”知识分子。初中一毕业,急需文化人才的社会,便不再视这些人为学生,而以“小知识分子”看待。在这一点上,男女平等。女少男多,身为女性,社会尤厚爱之。

她们首先被各级党政机关和厅局处部门热情吸纳,或被各大工厂争招。而即使穿上工作服,一般也不会直接下车间当工人。20世纪50年代前五年,时代舍不得“浪费”一名具有初高中文化的青年女性去当工人。最起码,分配她在科室担任抄抄写写的工作。初高中毕业生直接下车间当工人,是20世纪50年代后五年开始的事,因为初高中生多了,时代文化职业的急性需求此前基本满足了。

以上这样一些20世纪50年代的职业女性,年龄大抵在20至35岁。她们精力充沛意气风发,敬业态度可嘉,工作严谨负责,要求进步的思想真诚而又饱满。

她们中,第一类知识女性在第二类知识女性面前颇为谦恭。因为她们自觉拥有的是旧教育制度发的学业证书,似乎是次等,心理上不免虚弱几分,岂敢与新中国发给了学业证书的知识女性逞强好胜地论资排辈?所以总是表现出甘愿向第二类知识女性虚心学习的样子。哪怕暗地里并不服气,也不敢公开地一争高下。何况,新中国录用她们,她们便已有些受宠若惊了。她们执行上级领导的各项指示绝对不敢走板,请示多,汇报多,传达多,自己勇于做主的时候少。哪怕赋予她们某种权力,她们用起来也小心翼翼,甚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出差错、挨批评。她们是一些夹紧尾巴做女人的知识女性。

第二类知识女性在第三类知识女性面前也颇为谦恭。她们的学业证书虽然是新中国发给的,她们的文化程度虽然比对方高一个档次甚至高两个档次,但她们没有对方受部队培养的那一套工作能力、才干和经验。它们综合起来意味着可以独当一面,雷厉风行,果断坚决,敢议敢言,甚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作主张较少顾忌。这几点,每使第二类知识女性钦佩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自愧弗如。尤其使第一类知识女性多么地崇敬,更是不消说了。第一类知识女性对第二类知识女性内心每有不服,但对第三类知识女性内心却是不存半点儿歧见的。所谓理解也崇敬,不理解也崇敬。

最主要的,第三类知识女性,无论在部队时是兵是官,都是有“革命经历”的女人。那经历也叫资历,进言之乃资本。在新政权建立的初年,那资本至高无上。不管什么样的知识分子,在它面前,其知识资本顿时暗淡无光。一个女人如果拥有了它,不但在女人面前非凡了,而且在没有那资本的男人面前也是非凡的。于是情形往往这样--倘三类女性在一起工作,过不了多久,有那资本的女人,便渐渐成了她们的中心人物。而第二类知识女性,不知不觉中扮演起了争取信任的角色。第一类知识女性,则只能是第三类和第二类知识女性共同团结帮助的对象了。

一般来说,当年在原则上,总是安排第三类知识女性领导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女性,安排第一类知识女性领导另两类知识女性的情况很少。但也有第二类知识女性是领导的情况,可能因她文化程度最高,也可能因她年长几岁。即使她是领导,还是会自觉地、经常地就工作问题主动与第三类知识女性商议,虚心请教。何况,她是领导了,便会想到:自己该要求入党了。第三类知识女性差不多都是党员。部队在将她们选送到地方时,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的。那么已经是领导了的女人的入党申请书,自然要经由她们向组织呈交。她们往往还必是组织指定的、前者的入党帮助人。

总体而言,知识女性当年比知识男性们更善于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更善于无冲突相处,更善于维护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她们积极的、有益的社会作用,是今天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不充分肯定的。她们在20世纪50年代的女性中虽是少数,但毕竟最能代表20世纪50年代中国女性的时代风采。

她们当年经常深入到街道居民组,为五花八门的事进行宣传、读解、鼓动。于是广大的家庭妇女们,便有幸接触到了闯入自己视野的她们。每次她们的身份都代表着党政机关部门,令家庭妇女们不能不仰目而视,洗耳恭听。

同类推荐
  • 中兴十七年

    中兴十七年

    赵远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这里和唐宋是那么的相似。同样的巅峰,同样的盛极而衰,走入了历史。这一世,看我赵远,指点江山。
  • 大宋老司机

    大宋老司机

    车速很快,请系好安全带。硕士毕业的林帛纶重生宋朝世界,展开了一段匪夷所思的旅程。
  • 公主的花样年华

    公主的花样年华

    圣宁皇室唯一的小公主燕清明,父皇宠,母后爱,哥哥疼,享受着无尽宠爱。然而,表面天真,可爱的小公主却是个大刺头——扮大臣,扮小白花,喝花酒,带一打样样不少。直到遇见我们的战神,一切似乎变得不一样了……
  • 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试问史上,哪个帝国BOSS最会打架?哪个王牌战将最有打架天才?哪支铁廊军团最剽悍?哪种王牌武器最具杀伤力?波斯称霸西亚、亚历山大东征、罗马荡平高卢、秦王扫六合、大汉破匈奴、匈人入侵欧洲、阿拉伯“圣战”、拜占庭扩张、大唐平四夷、法兰克统一西欧、蒙古西征……本书以大智若愚、逗趣幽默的爆料手法抖搂史上各大帝国的精彩互动,以轻松讨喜、按摩身心的窥隐笔凋讲述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生涯!
  • 我不当土匪

    我不当土匪

    重生成土匪头子的儿子,子承父业继续当土匪?李懿文:都穿越了还当土匪,不行,绝对不行,这样会被其他穿越者耻笑!我要当大官!
热门推荐
  • 蠢萌小妖撩夫日常

    蠢萌小妖撩夫日常

    本书是个坑,慎点,o(╥﹏╥)o温泉里冒出个小妖精,就此黏上了知著,知著无比忧伤。小妖精桑小寻:我可以陪你吃喝、陪你玩乐,所以作者大人求收留一下我呗。知著:……桑小寻:作为交换,你要给我买手机、买电脑、买衣服、买吃的……知著看着这个一脸单纯求收留,还条件一抹多的姑娘,脑壳有些痛。半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老子不需要。呵……,他虽然是个死宅,却是个貌美如花回头率极高的死宅,他特么没那么没有见过雌性生物好么?桑小寻咧嘴一笑:那我就杀了你,然后带你跟我回家,我养你啊!知著:……老天爷,他是造了什么孽!谁来收了这个妖精啊!甜萌小妖精VS死帅宅大神只有甜甜甜
  • 雷龙战歌

    雷龙战歌

    大道三千,狂道其一;吾为狂主,天下狂徒!……这是一个融合了两个世界意识的奇迹少年,封于黑石中百万年而出。当他苏醒,故事从此开始...------------------......
  • 纪念爱情

    纪念爱情

    爱情,让我们彼此牵手,也曾让我们心痛难过,当岁月流逝,当初的激情渐渐消退,生活却变得平淡,于是我们以为爱情远走了,便渐渐松开彼此的手。当远离对方,才发现,那个人早就深深地烙在了心底。于是我们都用着同一种方式——相思来纪念我们的爱情。
  • 秘元纪

    秘元纪

    云窟、幽之森、异度金字塔、倒灌之海......奇诡的遗迹里,究竟埋藏了怎样的秘密?意外开启了前朝火种,杨纪在神狱的加持之下,开始大杀四方。“光明大主教,我对您的秘术很感兴趣,想借来一用。”“独步天下的天一神尼?对不起,请认清楚您老的身份,是我的阶下囚!”“次大陆的魔道军团?听起来蛮好玩的,不如先跟我的囚徒过过招。”百花盛开的时代即将来临,这是一个关于风一般的少年成长的故事......
  • 俏丫鬟机灵妃

    俏丫鬟机灵妃

    穿越重生,成了王府里面的小丫鬟,面对王爷的调戏,小丫鬟霸气的还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成了手拿拯救世界剧本的炮灰

    穿成了手拿拯救世界剧本的炮灰

    最开始,挚虞以为自己的穿越是一部权谋剧童年时,挚虞以为自己的穿越是一条漫漫修仙路少年时,挚虞觉得自己的穿越是一部热血漫最后……嗯,她承认,这该死的穿越确实是一部权谋剧,然而她不是女主,她是那个拿了拯救世界剧本的炮灰!挚虞发誓,她从不相信命运,这一次亦如此!原存稿废了,理大纲码文中……
  • 大佬你的马甲一直在掉

    大佬你的马甲一直在掉

    她,夜小茜,扮演学生十多年,体验了不同的成绩带来的好坏,忍了那么多年,终于,在临近中考时,掉了第一个马甲。他,古凌云,驰骋商业圈十来载,早已看尽了人间冷暖,数年来,在商业圈里冷漠无情,素有“铁血总裁”之称。她,对他一见钟情,他亦是对她生出了不同的情愫,想要把她留在身边,时刻守护她,她享受着他对她的好,默默的帮助他……
  • 霸道宠妻宝贝慢点跑

    霸道宠妻宝贝慢点跑

    一场学院的怦然心动,狠狠的抨击了顾念安的心,这就是缘还是孽缘呢,刚入社会的她竟然碰到了那个心动的大魔头,从此变成了保护级动物……“我的念安小丫头呢?”“她乖不乖?”“念念……”大魔头又开始了啊啊啊啊,小小的脸上写满了窘迫……冷酷却独宠念念的大魔头会和她产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日本女性正从之前唯美的大和抚子形象,向现代女性渐渐转变。本书讲述了转变之后的日本女性的各种故事,比如日本的美少女文化、女性家庭角色的变异、女性社会角色的困境、女性角色转变带来的社会问题、女性与政治、情色服务中的女性问题,等等。“说不尽的日本女性那些事,道不完的日本女性那些情。”作者正是以这种笔触,书写了他对日本女性的格外关注。
  • 追星星的女子

    追星星的女子

    贫民窟女孩,没有感天动地的绝妙历程。喜欢浪漫天真童话般桥段,赞叹向往有诗有景的佳境,追逐有星星的黑夜,那是星空中最纯真的笑脸。玩泥巴长大少年时代,品味人间酸甜辣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