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8700000013

第13章 吕留良:生前做了“酒肉和尚”,死后还被“挫骨扬灰”(3)

起初黄宗羲喝了含山泉之后,写了三首诗,大意就是认为含山泉的水不如余姚的化安泉,吕留良则和了三首诗,仍推含山泉为天下第一,此时两个人的争论还仅限于是泉水。而第二轮争论就涉及到了人物。吕留良在答诗中提到了“江西”和“徽州”,所谓“江西”指的是陆九渊,实际上是在影射王阳明,而所谓“徽州”则指的是朱熹。两个人的学术宗派的差异正在于此:两人虽然都信奉宋明理学,但吕留良崇尚的是朱熹的“紫阳之道”,而黄宗羲尚德是王阳明的姚江学派,两者一个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因此两方的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也有很大不同。好在此时吕留良率先做了让步,将纷争的焦点又转到了泉上来,且针对黄宗羲所说的化安泉最上,他提出请黄宗羲到时带一些来大家品尝,在品尝之后再讨论孰优孰次,还让他们将含山泉的味道留一滴在舌头上,到时饮了化安泉再做比较,颇有点调侃的意味。

康熙五年(1666),绍兴澹生堂的藏书求售,吕留良就委托黄宗羲前往绍兴代为购买,而黄宗羲也以自己的束修“参股”,也买了一部分图书,但这次买书却使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痕,可以说是两人关系开始交恶的转折点。

当时吕留良派人和黄宗羲一起去澹生堂买书,本来黄宗羲想买的《礼记集说》和《东都事略》两本书最后却被吕留良购得,去黄宗羲说,这可能是吕留良派去和他一起买书的那个人从黄那偷来的,而授意此人这么做的无非就是吕本人。于是在购书事件之后,黄宗羲便不再来吕留良家中教书了。但此时两人关系并未正式破裂。

康熙六年(1667)二月,吕留良见黄宗羲没能如期来到馆中教学,便作有《问燕》和《燕答》两首诗,其门人严鸿逵在《问燕》一诗后曾注道:“此以下三诗皆为大冲作也。凡浙东之馆浙西者,皆必以二月到馆。又其轻薄情事,有与燕适相类者,故借以为喻。盖自丙午子弃诸生,太冲次年便去,而馆于宁波姜定庵家。所以诬诉子者无所不至,此《问燕》《燕答》之所作也。又太冲所至,必诋旧交以示亲信于新知。后海宁令请讲学,至便诋姜,及往昆山徐氏,又诋海宁人士。此诗结语甚洞见其狡绘伎俩也。”这里严鸿逵很尖锐地对黄宗羲的为人进行了批评,虽有有失偏颇之处,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吕、黄二人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当然,吕所作的两首诗中虽有对黄宗羲的批评,但态度还算是比较温和的。

这年八九月份,高旦中从浙东来到吕留良家中。此前吕留良听从浙东来的人说黄宗羲有信给他,但他并没有收到,于是就问高旦中怎么回事,旦中回答道:“诚有之,不过责善意耳。”也就是说,黄宗羲确实写过一封批评吕留良的信,但没有将信寄给自己,这就让吕留良大为恼火,刚好又有人乘机挑拨说这是黄宗羲想要跟你绝交的表现。于是吕留良当即写了一封《寄黄太冲书》,信中批评黄宗羲不够朋友,还要求黄能对自己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就这样,两人的矛盾进一步公开化。

康熙九年(1670)五月,吕留良的好友高旦中病逝,黄宗羲受其子孙之请给高旦中写了墓志铭,而吕、黄两人为高旦中墓志铭一事又再生冲突。吕留良在《与魏方公书》中对黄宗羲所写的《高旦中墓志铭》和《南雷文案》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尤其是高旦中的铭文,吕留良不惜与黄失和也要阻止将其刻于碑石。其实隐于墓志铭背后的,是两个人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的又一次尖锐对立。而这次正面冲突之后,两个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就再也没见过面了。

此后的康熙十四年(1675),黄宗羲还让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去杭州看望过一次吕留良,并且带了一封黄的书信和一把题诗的扇子,以表重结旧好之意,但吕留良在答诗中,虽流露出丝丝怀旧知情,但最终以“枯桐”自比,拒绝了黄宗羲复交的建议,两人从此断绝了书信往来,分道扬镳。

吕、黄两个人的关系以这种方式结束,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他们曾经由于共同的政治理想,抛弃了年龄、身份的差异,结成忘年交,后来却又因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的差异而分道扬镳,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遁隐山林,以“酒肉和尚”而终

吕留良是在康熙十四年(1675)他的评书、售书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选择遁隐山林的。为此他还贴了一个布告来显示其隐居的决心。其实他隐居之心早已有之,而非一时心血来潮之举。

早在康熙二年(1663)黄宗羲刚来到吕留良家中时,吕就曾将明末大画家宋旭的《辋川图》拿出来与黄宗羲、高旦中、吴之振等人欣赏,当时黄宗羲题了一首诗,吕则和乐黄宗羲一首,在这首诗中吕留良流露了自己想要仿效王维隐居山林的愿望,他宁愿卖掉《辋川图》,“纵横置屋数十间,左右可容吾友寄”,但并没有得到朋友们的响应。

此后几年间他仍一直想着过隐居生活,在平时与朋友交谈时也会经常提出一起到南阳村隐居,过上耦耕生活的建议,但也还是一直得不到众人的响应,于是他便写下了十首著名的《耦耕诗》。在诗中他表达了自己想隐居和得不到朋友响应的孤独、落寞与失望。

其实吕留良想隐居,还有另一个原因,他想弥补当年“失脚”的过错。“谁教失脚下渔矶”,可以说是这十首诗的中心,也突出反映了吕留良当时痛苦懊悔的心境。此时距离他考秀才已经有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他对自己一度的“失节”一直耿耿于怀,“心迹年年处处违”,可以说是备受煎熬,而怎样才能让自己从这种自责、懊悔中解脱出来呢?唯有隐居,做一个遁隐山林、不问世务的大明遗老。遗憾的是他的朋友们没有一个能理解他的苦心,而且他们各自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很难与吕留良一起躬耕南阳的。

就这样,吕留良的归隐大计一直拖到了康熙十四年(1675)才得以实施。

隐居乡间之后,由于不再评选时文,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吕留良就和朋友张履祥一起编辑朱熹的遗书。朱熹的思想、学说大部分都在其弟子所编的《朱子语类》中,但朱子语类是汇编性质的书,没有经过朱熹本人的编订,于是这二人决定重新采辑、审定《朱子语类》。然就在初稿完成之后,张履祥便突感身体不适,很快就去世了。而这本书后来也一直拖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才正式出版。

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下诏修《明史》,黄宗羲虽然自己没有直接参与修史工作,但他支持自己的学生和儿子参与修史,并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可以说是对新朝合作的一种变通。吕留良则不同,当黄宗羲送自己儿子去修《明史》的时候,吕留良却将自己儿子送到南京做商贾。当然,他虽然让孩子们入贾经商,但始终提醒他们不可一日忘记读书、不可一日废弃文章。也正因如此他的长子公忠后来才得以高中榜眼。

第二年,清廷又大征天下山林隐逸,这下又打破了吕留良宁静的隐居生活。由于早年评点时文,吕留良早已是名声在外,故自然在朝廷征召之列,当时的嘉兴知府也竭力向朝廷举荐吕留良。而他在闻讯后吐血满地,卧病于床,不久他就在病床上削去头发,披上袈裟,对外宣布出家为僧,取僧名为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他在《自题僧装像赞》一文中曾这样描写自己出家的情形:“僧乎不僧,而不得不谓之僧;俗乎不俗,亦原不可既谓之俗。不参宗门,不讲义录……有妻有子,吃酒吃肉……”虽是自我调侃,却又是充满无奈,为了躲避清廷的骚扰,他在晚年还不得不剃发出家,做一个“酒肉和尚”。

到了康熙二十一年(1682),吕留良的身体已是大不如前。但纵有疾病缠身,痛苦不堪,他还始终坚持每天补辑手头上的《朱子近思录》和《知言集》这两本书。也许他感觉到了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他经常叹息道:“傥不成,则辜负此生耳。”于是更是手批目览,日夜不辍。其弟子门人都曾劝他注意身体,等病好点再作不迟,但都被他喝退了:“一息尚存,不敢不勉。”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十三日,吕留良病逝在家中,年仅五十五岁。

吕留良面对自己一生,曾这样评价:“吾行年五十有五,然计来生此世,只可二十年耳。自甲辰以后,所为方可谓之内省不疚,无恶于志。从前三十年,行事愧怍,不可胜悔也。”正是从康熙三年(1664)年以后,他最终确定了以提倡程朱之学为己任,笃行不移,直至生命最终一刻。至于他身后仍受“挫骨扬灰”之奇冤,后人也早已还给他一个公道了。

蔡元培先生曾撰一联:“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以文章报国没世勿谖”,可以说这正是吕留良一生的业绩风范。

同类推荐
  • 利刃与赞歌

    利刃与赞歌

    李杰,普通的白领,生活压力山大的他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想办法回去?不,李杰逃避了现实的工作、生活等等一切,他想留在新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杰事业、金钱、美女全面丰收,率领着军队嚣张无比,骄狂的他几乎征服了这个世界。时光如梭,李杰却不经意间发现扛在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责任也越来越重,李杰又一次的想逃离这个世界。李杰可以来回于两个世界,这是,两面现在都是压力,他该作何选择?
  • 文举人

    文举人

    融四岁能让梨,融二十便能以文为举贤才东汉末年,乱世将临。手中三尺青锋,脚下步步生梨。
  • 骚客

    骚客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好湿,好湿!
  • 上古大酋长

    上古大酋长

    驴友龙飞暑假跟团去泰山及附近的大汶口石器文化遗址游玩,遭遇雷暴雨,站在山顶的龙飞不幸被神雷劈中……醒来后的龙飞崩溃地发现,自己变成了近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时期一个叫有龙氏的部族的族长的儿子,光荣滴成为了一名末代原始人(炎黄二帝尚未出现,华夏文明尚未开始)……接受现实的龙飞发奋图强,他“发明”了简体汉字、弓箭、车、船……并推广使用青铜器;教刀耕火种的原始人精耕细作,用牛拉青铜犁耕地;他还史上第一次驯服马匹,并创建了使用青铜兵器的骑兵——当然,马鞍、马镫、青铜马掌什么的少不了……之后呢,当然是率领骑兵统一华夏……再然后,远征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龙飞:世界上只有一种文明,那就是华夏文明!而我,则是华夏帝国第一任大酋长……啊呸,是皇帝!以后你们得称呼我为皇帝陛下!众首领:遵命!大酋长!龙飞:……
  • 三国之杀神之后

    三国之杀神之后

    爱人惨死,大怒之下与仇人同归与尽的段文,穿越成为了汉末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杀神段顈的小儿子,适逢段顈遇害,段家遭难。段文为了保护家人,将命运掌握在自已手里,只好重新振作。他纵横西域,称霸凉州。他无法无天,睚眦必报。他杀胡灭羌,马踏草原!且看一个杀神的后代,演绎出的一部铁血三国!
热门推荐
  • 三国之邪皇

    三国之邪皇

    寒风陡峭,山路崎岖,吕布最后一次深情凝望着怀中那个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虎目里流下一滴热泪,他生平第一次弯下自己的脊梁,双膝重重地跪在地上,说道:“林轩,我平生从不求人,独这一次,我恳求你,救我的蝉儿一命!”哪知他话刚说完,便从山下传来几声大喝:“林轩,你若敢出手帮那吕布,便是于天下人为敌,我曹操第一个不放过你!”“还有我刘备!”“还有我孙坚”“还有我袁绍”……吕布闻言目眦欲裂,却又无可奈何,他虎躯微震,双拳紧握,眼中希冀的光芒愈发暗淡下来。
  • 盛夏那年的暖风

    盛夏那年的暖风

    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郦道古镇。一个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小乡村。七岁那年夏巧樱从城里搬到农村,认识了几个要好的朋友;齐思润一直在他心存在着暗恋,这一暗恋便是十七年。故事就在这样的环境开始。而接下来最为平凡的高中生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路程,田橙从小因父母离异,深刻的改变了她的性格,任性霸道,父亲是个有钱的商人。而夏巧樱因参加服装设计大赛一举成名,成为全中国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之后哪些曾经在一起的年轻人因毕业而分离,齐思润去了北京念书。陈曦和夏巧樱去一起去法国留学。从小孤独的遇见,放弃了自己在郦城的一段青田的美好感情而单独去了法国完成属于自己的梦想。
  • 陆小姐成长日记

    陆小姐成长日记

    人的一生有几个后悔,人这一生有几次成长,人这一生有多长。有些事不去做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有些事不去理会怎会知道会不会过去。人生本来就是第一次,做得好不好自己来衡量。何必在意别人怎么活。
  • 山河是命

    山河是命

    主人公:南宫若凡与山河南宫若凡:狐狸眼、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口蜜腹剑、前一世他是九宫的少主、风光无限、一笑惹得红颜醉山河:人们都知道江南有个唱旦角的名为山河,人们都说看见山河之后,山便不再是山,河不再是河。简介:前一世,南宫若凡作为九宫的少主结识了江南的山河,注定了他们一生的悲哀,南宫若凡为了乱世倾尽所有,不想再看到百姓疾苦不堪,奔波于战场,南宫若凡温柔的对山河一笑“等我”这一句“等我”便耗尽了他们此生所有的缘分,山河因为南宫若凡的这两个字,凄惨一生,可她再也没能等到了他,他为了他的国负了她。
  • 凤家大小姐:王牌杀手妃

    凤家大小姐:王牌杀手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被人背叛,无奈跳崖。却因她的身世特殊,导致她的穿越。她,凤家大小姐,绝色倾城,本应该属于她的荣耀光环,因她的痴傻,妹妹的伪装,被夺。她冷笑,属于她的光环她必定会夺回,想她死,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再说!
  • 重回1988年

    重回1988年

    白羽,酒醉雨淋,忽被一道来自天外的光芒击中,等他苏醒,发现自己正躺在高中时期的宿舍,记忆中多出了一位修真者的传承,灵瑰重回了三十年前,也就是1988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继承人的心尖宠

    继承人的心尖宠

    方晓悠怎么都想不明白,和他住在一个屋檐下怎么就变成了一张床呢?这丫丫的脸皮还真是厚,缠上她就不松手了,非说她没有探索精神,可是谁说探索精神就是去研究他的什么多少式了?“小宝贝,我们才刚开始。”他在她的耳边轻语。不是吧,还要?她可怎么活?
  • 既煜何姝

    既煜何姝

    主人公陈姝媛,在一次偶然间和男神方煜轩相遇,两人从此结下缘分,开启恋爱之旅。浪漫的校园爱情是每个人所向往的,你的爱情在哪里?
  • 您的金手指已上线

    您的金手指已上线

    据说是被吓死的雪花在面对生死攸关之时,面不改色!作为女帝,在兵临城下时,面无表情!作为囚犯,在即将被制裁时,云淡风轻!作为房客,在快没钱交房租,快被赶出去的时候,嘴角微勾!…………但是,只有系统知道……雪花:啊啊啊啊啊啊!!夭折啦!!!要死了!!!怎么办!怎么办!!!大神观音菩萨如来佛祖…………救命啊!!!!系统:…………微笑jpg.其实不要看宿主这么怂,但是她的任务完成度,还是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