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0300000005

第5章 放弃也是选择(4)

可见,逆境对摧残人的身心,瓦解人的意志的魔力是很大的。它给人们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人生悲剧要比因此带来的积极结果要多得多。

人在逆境中承受压力的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

当环境压力开始“压”得你“憋”不过气来的时候,或者失去了一切人身自由,失去了一切前途和希望的时候,不“垮”下来的人是极少的,而且在这样的境遇中能够有所作为甚至大作为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正是这种人的伟大之处,也正是伟人之所以不多的原因之一。因为不同的环境对人们的作用是不同的,使当事者付出的代价也不相同。

要想在逆境中站起来,走出去,就像逆水行舟,比顺流而下要艰难得多,吃力得多,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更要多几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意志稍有衰退,力量稍有不足,就可能被汹涌的波涛“击退”,以致淘汰。人生在世,说实在,没有人乐意在逆境中生活,即使在逆境中也都要想方设法、竭尽全力摆脱它、改变它。逆境对于成才与成就的益处之所以为一些过来人所推崇,是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逆境往往多于顺境,这对涉世不深的青年人是一种经验之谈,使他们在遇到逆境之前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相对逆境来说,顺利的境遇,如优越的地位、充裕的财富、舒适的生活等,是人们所向往与追求的。一旦拥有它,或部分拥有它,对个人来说是好事,并不是坏事。它同样可以造就人。德国大文豪歌德,一生物质生活优裕,人生状态平稳,尽管没有逆境的“磨练”,却写下了一系列传世之作;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一生过着安定的小康生活,无论小说还是戏剧都硕果累累。在当代社会,在顺境中出成果的文学家、科学家更是不胜枚举,如女作家冰心、张爱玲;科学家如杨振宁、贝聿铭等都是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创造令人瞩目的成果的。

但是,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又告诉我们,顺境可能使人削弱动因刺激,丧失进取目标,尤其是从逆境走入顺境之后,由于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各种愿望的满足,环境压力的减少,人的惰性就会逐步抬头,容易使人贪图安逸,知足而乐,不思进取。古往今来,一些纨袴子弟、浪荡公子大都是顺境中的“宠儿”。满清的腐败、衰落的八旗子弟便是最典型的例证。他们“惟知鲜衣美食,荡费财资,相习成风,全不知悔”。曾国藩在反复告诫其亲属子女的家书中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本难期其长进”。

由此看来,顺境同样有许多不利于人生的因素。成功、富有、舒适一直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人生目标,而有的人一旦得到它,就乐不思蜀,好逸恶劳,甚至坐吃山空。一旦衰落之后,顺境就成了逆境,逆境反而成了顺境。因此,人一旦功成业就,进入顺境,便要迅速寻找新的压力、新的刺激和新的目标,有居安思危的紧迫感,不断进取的事业心,戒骄戒躁的自制力。培根说:“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圣经》中的《引日约》启示人们通过顺境赢得幸福,而《新约》则启示人们通过逆境争取幸福。”

古今中外,许多人生成功者,大都经受住逆境和顺境的考验,无论身处何境,环境如何变迁,都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坚持矢志不移、锲而不舍的人生追求。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多次经过逆境的磨练之后,一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到了晚年,他得到崇高的地位和财富,仅各国赠送的荣誉头衔就达九十七个。不少人还提议他当皇家学会会长,维多利亚女皇也要授予他爵位。

但他都谢绝了,仍然愿意当个平民,像过去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

许多事实证明,能够战胜逆境的人,不一定能够走过顺境;能够走过顺境的人,也不一定能够战胜逆境。顺境与逆境,都是外因条件。一个人能否取得人生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无关顺逆。这正如李白在《送友人入蜀》一诗中所说的:“升沉应由己,不必问君子。”

有为与无为

要做到无为,首先要有为;没有无为,也就无所谓有为。

有为与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老子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能使人感到道家思想在为人处世方面客观冷静、顺其自然的远见卓识。所谓“有为”,一般来说,就是有所作为,这是人生的理想和目标。许多人都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但为什么有的人却是事与愿违呢?为什么有的人拼命努力,吃苦耐劳,却枉费心机呢?为什么有的人动机很好,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讲,可能是在哪个方面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因为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如愿以偿。并不是你想有所作为就能有所作为的,想达到目的就能完全达到的。有时,反而会出现“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因此,老子主张“无为”。

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为”,不是躺倒在床上,听天由命,或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干。表面上看,老子的“无为”是消极的处世态度,其实有着积极的“精神内核”,就是不要凭个人主观意识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更不要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去刻意追求什么,这样反而会有所作为,最终达到“有为”的目的,或“有为”难以甚至不能达到的目的。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辩证地说明了无为与有为的关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无为是手段,是有为的权宜之计;有为是目的,是无为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一些贤明君主,如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及其以后的唐太宗等,都受过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影响,而且把它作为治国之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于秦的“二世而亡”很是警惕,他要士人陆贾总结秦朝在内的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

陆贾写了十二篇论文,认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逾设,敌人逾多。秦非不欲而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后来“无为而治”成了吕后、文帝、景帝的政治指导思想,并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文景之治。

在人生中,我们也会见到这种情形:你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你越想这样,却越这样不了;你越怕那样,反而越那样。你若采取“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就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达到预定的目的。三国时的刘备一直胸怀振兴汉朝大业的鸿鹄之志。但他在没有形成气候时,不像杨修、张松、祢衡他们那样心气浮躁,只想有所作为,结果反而没有什么作为,而是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安心做自己的菜农,不给人以加罪的口实。一旦时机成熟,他便如鱼得水,成为一代豪杰。

在生活中,有的年轻人,尤其是有一定聪明才智和专长的年轻人,由于不懂得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关系,一走进社会,就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动,或恃才傲物,或毕露锋芒,或猛打硬拼,结果大多力不从心。铩羽而归之后,便心灰意冷,收刀入鞘,再也无所追求,变得无所作为起来,这样的无为,并不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是一种消极的、悲观而没有出息的无为。真正的无为,是一种积极的,而平静的进取,其攻势并不凌厉,但有着潜在的推动力量。

美国有一家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机构贝尔实验室,其负责人曾是一位叫着陈煜德的博士,他是一个有着中华民族血统的美国人,大概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在科研管理中特别崇尚老子的无为主张。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无为而治”的条幅,下面加了一段英文注释:“最好的领导者时时不忘帮助下属,但又不让下属觉得离不开他。”他在谈到其治所经验时,说:“领导者的能力表现,就是在领导别人的时候,使别人感觉不到领导的干预;研究所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你的领导下迈进,但所里的人又能感觉不到你的存在。”可见,无为不仅仅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方法和策略,更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态度、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有所作为,并不在于表面形式,主要在于实质内容。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人,并不一定有所作为;表面上平淡无奇的人,反而可能有所作为。

有的人一心想有所作为,喜欢正面进攻,喜欢暴露自己,因而往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进取的阻力当然要大得多,而一旦有所作为之后,又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所作为,四处夸耀,确实令人讨厌,也容易遭人嫉恨。

有的人也一心想有所作为,但采取的是迂回战术,喜欢另辟蹊径,不愿暴露自己,即使已经有所作为了,也不炫耀卖弄。

要做到无为,首先要有为,即有理想、有抱负、有具体的目标;没有“有为”,也就无所谓“无为”。无为是有为的基础上的无为。

要做到有为,最好是无为,无为不仅是一种治国的方略,也是一种处世的良方。

进与退

成功的人生历程,进中有退、退中有进。

同类推荐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 曾国藩做人性格绝学

    曾国藩做人性格绝学

    本书总结了求强、忍耐、多变、宽心、守稳、避让、圆通、软硬、戒傲等九类曾国藩为人处世的经验。
  • 责任胜于能力(民企员工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民企员工读本)

    企业界、培训界、咨询界知名人士联袂推荐。让你成为企业优秀员工的密码法则。不负责任,一切都是空谈。不负责任是对企业的最大伤害,强烈的责任心就是企业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唯有责任,才能生存。责任心就是战斗力,责任心才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关注责任就是关注企业和个人的成功。领先别人一步,从阅读本书开始。
  • 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许多风景我们无法亲自体验,有许多路途我们无法一一走过,有许多人我们无法相识相知,有许多情感我们无法细细体会。然而,当你手捧这本书的时候,会马上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它将帮助你在古今中外的时空隧道里任意驰骋,在人生情感的喜怒哀乐里信步徜徉。关于幸福、关于快乐、关于成功、关于爱情、关于婚姻等等话题,本书里每一篇美文向你娓娓道来。点点滴滴的哲理感悟与情感体验,清新、温暖、隽永。它们就像一道道穿透忧伤的阳光,悄无声息地温暖着你我的心房。你的心灵因此而更加朗润,你的生活因此而更加幸福,你的人生因此而更加成功!
  •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本书由生意场交际的现实问题入手,一一为读者详尽解析其中要点、关节、理清其中繁杂关系,提供给读者建设性意见、有效解决方案和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巧方法。
热门推荐
  • 将热恋持续到老

    将热恋持续到老

    她是最平凡的人,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她不求最好但求一般;但凡小事她总是迷迷糊糊,而一遇大事就有常人没有的冷静。求婚当天他告诉她:“其实我不是在跟别人打工,而是这些本来就是我家的。”她沉默了一会,说了句:“你不早说?还害得我每天买一张彩票,准备中奖之后给我儿子闺女当教育经费?!”说完从包包里拿出一叠彩票放在他的面前。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今天王妃更新了吗

    今天王妃更新了吗

    “王爷,王妃已经被你关在书房三天了。”“肯认错了吗?”“不肯,被关书房王妃只能埋头更新,丫鬟数银子都数到手软了!估摸再在书房中关上一段时间,王妃应该能买下整个王府了!”-“我从不生产八卦,我只是八卦的搬运工。”前林府三小姐,现纪王王妃林氏如是说道。
  • 皇侍校草贴身爱

    皇侍校草贴身爱

    她,从那次地狱般特训后,再也不像曾经那个阳光,善良,单纯的女孩了,曾经的快乐时光一去不复返。除了面对哥哥,她才会稍微像个普通的女孩一般。但是对外,她顶着安家二小姐的身份,只能把自己伪装,殊不知,她的心里,早已冰封千里,直到他的出现在,渐渐的的,一切的事都一一揭开序幕……
  • 天空中的exo

    天空中的exo

    美玲是欧巴们最宠爱的人,但是一的人的出现让她失去了多年的爱,她很生气,但又无可奈何最终被那个夺走宠爱的人逼死
  • 寒鸦栖枝头

    寒鸦栖枝头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活着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魔兽,黑暗精灵,妖人等来自黑暗深渊之物疯狂地吞噬着卡德拉大陆。九键那统治者也是腐朽不堪,只知沉迷享乐。世间一片黑暗。有人站了出来,引领人们,走向光明。后人称他们为『光明者』阅文需知:主角的设定来自游戏刺客信条。侵权立删。
  • 蜜枕甜妻:总裁别太污

    蜜枕甜妻:总裁别太污

    一纸契约,没有期限,就像是提前预谋好的,亦或者,是注定了,她这一生都要和他纠缠不清。排山倒海般的绝望充斥在小女孩的心头,她哭的泪眼迷离,冲着他崩溃嘶哑的吼道“我恨你!”男人倨傲狂野的气息笼罩着蜷缩在角落痛哭的小女孩,嘴角勾起嗜人的残笑,醇厚的嗓音里带着无尽的蛊惑,缓慢且残忍至极的在她耳边轻声低喃“恨我吗?既然要恨,那么,便要深……”逃跑是绝对不允许的。他让她成为身边人中的千古罪人,任何一个接近她的雄性,都会被他毫不留情的摧毁、消失。他让她遍体鳞伤,却还在她耳边肆意妄为的宣誓:他要的不仅是她的人,更是心……!!
  • 重生带着红包群

    重生带着红包群

    重生回到十五年前,跟着回去的还有个果7和神秘的红包群。带着父母和亲人远离那些各种渣亲友,在群友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一步一步向着前世从没想到的方向进步。只是,这位大佬哪冒出来的,前世根本没听说过啊。女主男主双重生,1V1,双C,成长流,半架空。新人求收藏求票票~然后就是,我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小可爱可以申请进群:884689795
  • 道士张三

    道士张三

    然后,他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巴山夜雨(6)

    巴山夜雨(6)

    《巴山夜雨》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曰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