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5000000020

第20章 沙场风云(3)

他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一个栏目的名称。他喜欢这个栏目,喜欢听那个叫崔永元的主持人说话。用他评价的话说:挺逗人。而且“实话实说”四个字,听起来舒服,很有底气的样子。当从志武嘴里吐出来时,心里也是这么个状态。既然云章已经暴露,就只好让他退下来。眼下,也确实该他登场了。不管怎样,沙场基本上站稳了脚跟。

当宗姓族人在大路旁边的竹树林里越聚越多,宗姓几位长辈在立清示意下,觉得该采取果断行动的时候,志全匆匆赶来了,说徐云章不是沙场老板。开初只有少数几个人听见。他便又大声重复一遍,这才有人高声问他:到底谁是沙场老板?这一问,七嘴八舌的议论声顿时停止,几乎所有人都扭过头去看志全,听他如何回答。竹树林里出现了空前的静寂。

定文不禁感到奇怪,走到志全面前,问他:怎么徐云章又不是沙场老板了?

立凯高声嚷道:你说不是徐云章,那又是谁?

志全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禁有些脸红了。他鼓足了勇气,说出半句:真的不是徐云章。

立清说:你不要急,慢慢说,到底谁是沙场老板?

志全吞了口唾液,伸了伸颈脖说:是志武哥。

志武?立清很不相信地重复了一句。

人们你看我,我看你,一时皆无言语。

这时定文又问:你凭什么说是志武?从哪儿知道的?

志全这才说:是志武哥亲口对我说的。

定文问他:什么时候?

志全说:就在刚才,我去洋芋地里。

志全说的“刚才”,一点不假。只是后半句说是去洋芋地,却不是事实。真正的来由,是他听见竹树林里的激愤言辞后,便跑去给志武报信。他的目的在于通知志武,叫他早早离开,因为宗姓人要来驱赶徐云章,他怕志武夹在中间受了伤害。这段时间他多与志武接触,喜欢上了这位兄长。志武见志全来了,觉得正是个机会,便叫志全传话过去,说他才是沙场的真正老板。还给志全看了一样东西:在县工商局办的沙石采购公司执照。法人代表一栏,明白写着“宗志武”三个大字。

听志全这么一说,刚才掀起的激愤大潮,顿时趋于平静。因刚才之激愤,完全建立在宗、徐两家的历史怨恨上。现在,沙场老板一下子变成宗志武,连怨恨的基础都不存在了,还怎么激愤得起来?刚才鼓胀的情绪,便如肥皂泡儿一般,随风纷纷碎裂。

宗姓几位长辈,如同陷入一个空洞的境地。尤其立清,本来稳操胜券,要借此机会将沙场的事彻底摆平,可事情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但他并不相信,一定要将此事弄个明白,于是叫上立凯、定文等人,立刻去沙场找志武印证。

志武已经恭候在那里了。他让云章回避,由他一个人面对这个场面。他不止一次在心里揣度:因徐云章而起的怨恨,不可能因他是沙场老板而一下子消解,长辈们会把心头之气通通发在他身上。他得提前做好被训斥、遭责骂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能有半点反抗,除了忍受,还是忍受。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火上浇油,长辈们的怨气才可能渐渐平息。他要的只是沙场,只是公司的效益,何必在言语上争一时之短长。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志武这里变成了“受得气中气,方能赚大钱”。

当立清、立凯、定文等长辈,在二十余人的簇拥下赶到沙场的时候,志武已经满脸堆笑,恭恭敬敬地迎在沙场进口处了。相距几步之遥,各自站定。意外的是长辈们既未训斥,也未责骂,似乎相当冷静地面对了他。大家一时都没有说话,后来立清开口,问志武:到底谁是这沙场的老板?

志武并不急于回答,将拿在手上的一个本子打开,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正是志全看过的沙石采购公司的工商执照。志武指着法人代表一栏说:长辈们请看,这是不是我宗志武的名字?

立清伸手接过,认真端详。定文、立凯也凑过来细看。确实是光明正大的沙石采购公司,在经营范围一栏还明确写着:沙石采掘、购销以及加工。法人代表一栏,确实是宗志武三个字——看不出有任何改动过的痕迹。长辈们一时无言,似乎都在心里沉思。原来这轰隆闹腾了这么些日子的沙场,竟一直被一层烟幕笼罩着。都是志武这小子放的烟幕弹,玩得实在巧妙油滑。定文心里不禁冒出一句:真不愧是宗姓后代,有头脑。看来,这个志武,是一点也不能轻视的了。于是,他一改先前盛气凌人的态度,放缓了语气,完全以长辈的口吻说:志武,你娃娃还藏了这么一手。既然当初沙场是你开的,你就应该明说,为啥要扯个徐云章来蒙我们?

志武不无尴尬地笑了笑说:长辈们,这完全是我的不对,真的不该。

立清却并不满足定文的问话,岔开了话题说:志武,既然沙场是你开的,我们就好说了。我问你,你还姓不姓宗?

志武一脸恭敬地笑着答道:我怎么会不姓宗呢?就是化成灰,也改不了这个姓啊。

立清说:那好。我又问你,你还认不认我们几个长辈?

志武便笑出声来了,说:尊敬的长辈们,你们要这么说,等于骂我。我怎么会不认长辈呢?除非我不是爹妈所养,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立清严肃的脸上,微露一丝笑意,紧接着说:既然如此,你就听我一句劝,这沙场,就不要再开了。

立清话未完,志武就摇开了头,连说:不行不行,长辈们,你们不知道,我早已经和别人签了供沙合同。要是我违约,就会挨罚款。要是交不出罚款,就得坐牢,还有我这些机器,都是借钱贷款买的,供不了沙,拿什么钱去还啊,你们既然认我这个侄儿,认我这个宗姓后辈,总不会忍心把我逼上绝路吧?

志武这番话说得万分诚恳,几近乞求,好像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但是定文知道,志武是有意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立清也了解志武这娃娃一贯的油嘴滑舌。只有立凯,好像被志武说昏了头,他原本是要在立清问个明白之后,将志武好好训斥一顿的,现在听志武一说,心中一时还真没了底。至于尾随而来的那些人,大都比较年轻,其中好几个,从小和志武一起长大,都知道志武有做戏的成分,不禁感到一点滑稽和好笑,但心底里还是有些佩服志武,毕竟他搞起了个像模像样的沙石公司,当上了堂堂正正的老板,面对宗家长辈们的逼压,他不做一点戏,怎么溜得过去?恰恰还靠他这软打硬磨的功夫,才办成了不少事,要换成其他人,一碰一个硬,一说一个崩,除了大吵硬干,公然对立,不会有另外的结果。最后事未办成,还会得罪不少人。志武不是这样,他决不硬来,他只会诉苦、诉苦、再诉苦,装出一副可怜兮兮毫无办法的模样。

见志武不愿停了沙场,立清就反问他,说你也是灵泉寨的人,也是宗家后代,这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轰大闹地在祖居地挖坑打洞,会弄出个什么后果,想过没有?

立凯便又找到了训斥的由头,立刻大着嗓门要志武回答,宗姓人还要不要在这里居住和生活了?

志武立刻解释说:长辈们,是你们把事情想得过于严重了。其实我要的主要是沙,除此之外的泥土、石头等等,我都要回填过去。原先种庄稼的泥巴,我已经用推土机推在一旁,最后还会铺在最表面,一点也不会影响耕作。何况,采沙只在原先的河滩地进行,正种面积是不允许采掘的,更不要说靠近居家的地方了。

志武耐着性子解释,立清却听不进去,打断他的话问:你所谓的回填,是三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么?不到你开采完了,你会去回填么?可你到底还要开采多长时间,谁能说得清楚,这灵泉寨还不如同开肠破肚一般了。如果你能保证,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一个坑洞存在,我们还有什么话说。

显然按立清的要求,志武无法办到。这绝非立清有意刁难,是他不能忍受好端端的一个灵泉寨,就像病人被开刀做手术一般,哪里是回填不回填、恢复不恢复的问题,关键是对灵脉的损伤、对祖先人的触犯啊!只要志武不停止采沙,不管他信誓旦旦作如何的许愿和保证,都是等于零的。所以直到最后,仍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立清不得不满怀怨愤,转身走了。甚至走的时候,并未像以往一样,招呼其余兄弟也一道离去。立凯、定文见立清兀自走了,互相瞥了一眼,也觉得没有继续留下去的必要,相继跟在了后面。其余跟来的人,这才慢慢散开。

宗姓几位长辈从远处沙场往回走的时候,林盘内许多双眼睛在密切注视着他们。其中也有徐长嫂。此时在她旁边,还站了徐长庚。长庚直到这个早晨,才知道徐云章是徐长福的侄子。他以不满的语气对徐长嫂说,你居然连我也不透露。长庚也姓徐,并非外人,长嫂为什么这样防着他?长嫂解释道,人家云章再三叫我暂不要说。我原想过了这阵,再对你说。

长庚笑道:这娃娃对宗家志武,倒还满忠心的啊。

长嫂说:云章说志武这些年很对得起他。

长庚反问:是么?

长嫂说:真的,他几次都对我这样说,要不,你问他。

长庚无语,他何必去问。

长嫂见立清等人终于向林盘这边走过来,才松了口气。总算没有发生争吵乃至打斗之类的事件。她最为担心的,还是宗姓人迁怒于云章。她实在没有料到,事情会暴露得如此之快,使她来不及事先向立清说明一点什么,可到底说明一点什么呢?真要开口,又不知从何说起。也许正因为此,她才几次在他面前想说而终未提起。说到底,她不过是想为丈夫的侄子作一些开脱,不过总算没有发生伤及云章的事,这就够了。她转身向家里走去,留长庚一个人在原地站着。

而在另一处地方,海成和守云聚在一块。在这个早晨发生的变化实在太突然,让他们惊讶无比。闹了半天,这沙场居然是志武的。志武是谁?宗姓后人。海成和守云心里立刻又不平衡起来。要说在此之前,面对沙场的存在,他们更多是一种隔岸观火的心态,那么现在,他们一下子被推到了火堆旁边,一股刺人的炙热灼烤着他们,整个身体从里到外一阵阵涌热,很快冒出了细微的汗水。这是内心梗阻的结果,是梗阻与嫉恨交相作用的结果。宗家小小一个志武,猛地以一个沙场老板的身份赫然出现,使他们内心深处逐渐开始平息的历史旧怨,又陡然翻动起来。他们一改往日的观望态度,当宗姓几位长辈走近林盘的时候,主动迎了上去。自然是想听到更为准确的信息,以便见机行事,或附和,或怂恿,或鼓舞几位老贼毛的士气。若有可能,甚至直接参与进去,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联手对付这个非同一般的志武。但他们见到的立清、立凯、定文诸人,却没有往日那种义愤填膺的激愤情绪,而是一个个低眉垂眼,默默无声,除了紧绷着的一张脸以外,似乎再也看不出什么。这就使他们有一点为难了,真是开口不好,不开口也不好。

看来立清、立凯、定文诸人,并没有想和他二人说点什么的意思,行至分岔路口,便往另一条路上去了,好像根本就没看见他二人。海成和守云只好把目光收回来,彼此瞅了瞅,然后揣测性地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各自回家去了。

此时,在相跟着去往沙场的人中,还有两个人滞留沙场没有离去。这两人纯粹是跟去看热闹的。是两个女人:郑女和庭花。

郑女是志福的老婆,立凯的小儿媳妇。她早就想在沙场找个什么事情做,只是尚未找到和老板徐云章接触的机会。现在,忽然听说沙场老板成了志武兄弟,顿时喜出望外。她跟在长辈们后面来到沙场,待这事得到充分证实后,便打定了主意。人们纷纷散去,她却不往回走,反倒迎上前去,主动招呼志武,一口一个“志武兄弟”、“大兄弟”的,喊得十分亲热。这对志武来说,简直如同雪中送炭一般。虽然刚才他在长辈们面前,表现得相当冷静和沉着,但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的忍耐和压抑。他几乎是独自一人面对一个庞大的群体,虽说表现强烈的只是几个长辈,但是跟在他们后面的大群人中,到底能有几位对他的沙场持认同态度呢?对峙局面好不容易才结束,当他稍能舒吐胸中积压之气的时候,忽然一声“志武兄弟”、一声“大兄弟”的亲热称呼,使他心头如淋热汤,好不熨帖舒爽。于是,也很礼貌地喊了一声郑二嫂,本要招呼她坐,却又距工棚有一段路,只得笑盈盈地看着郑女,一脸感激模样。他本以为郑女出于同情——是他刚才的作戏打动了她——要安慰他几句什么,却不料郑女却很直接地对他说:既然大兄弟是这里的老板,我就直说了吧,我想在你这里,找个事做。

志武虽感意外,同时又很高兴。郑二嫂既然要来沙场做事,便充分说明她的认同态度,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他都不能有半点拒绝,于是当即回答:可以嘛!你什么时候来?

郑女说:我明天就来。可是,我来做什么呢?

志武想了想说:这样吧,重活你干不了,干脆给我们煮饭。包吃,五百元一月如何?

郑女吃了一惊,顿时眉开眼笑了。五百元,加上吃,不下于七百了。这是她万没想到的。于是说:感谢兄弟,就这样说定,我明天就来。

志武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里很是乐乎。在不经意间,早已拟好的新计划,就这样开始施行了。

在赶去看热闹的人中,唯庭花不是宗姓族人。但庭花决不像父亲一样,与宗姓有情绪上的隔阂乃至对立。可以说,她几乎没有这样的姓氏区分意识。她和早已经嫁出去的三个姐姐不同,她毕竟是后来才成长起来的。加之近几年和城里方方面面人物的接触,视野的逐渐开阔,早已超越了狭小地域的所谓姓氏分疆。猛听说沙场老板是志武,她也十分惊异。可惊异给她带来的,绝非像父亲一样的心理不平衡,反倒是对志武的佩服和看重。虽然她一直听说志武在外面闯荡,并且混得不错,毕竟是耳闻的东西。而沙场,却实实在在摆在眼前。志武居然是沙场的老板,可见他确实很有能耐。对于在外打工、几易职业的庭花来说,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志武能像模像样建起一个沙场来,没一点真本事行么?庭花对志武的将来,非常看好。刚才志武在宗姓长辈们面前,虽然低声下气,诚恳过度,几近于乞求,但其有条有理的言说,表现出来的顽强与力度,都是不可抗拒的。因此她又觉得志武这个人,是颇有些城府并很有点意思的。她在一旁观看着,起初着实为他担心,甚至捏了一把汗。谁知志武一番言语,让貌似强大的长辈们真还拿他没法,只得憋着一肚子气离开了。人们都散了,她还站在一旁看着志武,直到志福老婆郑女去和志武套近乎,她才慢慢转身走去。

同类推荐
  • 掰块月亮泡酒

    掰块月亮泡酒

    《掰块月亮泡酒》是一本中篇小说,小说围绕着几个年轻人的经历故事,呈现他们身边所经历的温馨、伤感、快乐、苦痛、心酸……故事中有关于童年、梦想、亲情、爱情、友情、青春的思考。它们是人对自身的探索,纪念生命里出现过的每一个爱与被爱的人。
  • 风尘隐侠鹰爪王22

    风尘隐侠鹰爪王22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脂砚情迷红楼梦

    脂砚情迷红楼梦

    在本书中,作者以其深厚的红学功底,将一个因为“脂砚”与“脂砚斋”所引发的故事写得亦幻亦真。在一环扣一环的情节发展中,里面充满着让有喘不过气来的紧张,里面又仿佛进入了再也走不出来的迷宫。但作者总能通过巧妙细致的安排,将情节不断深入拓展,最终水落石出。却又引发了对《红楼梦》各种评解之争。脂砚作为本书的重点与线索,同时也是整个《红楼梦》各种不解之谜的关键所在,引起在海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对于脂砚下落,以及脂砚斋的身份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性的结论。
  • 没有个性的人(下)

    没有个性的人(下)

    《没有个性的人》是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九九九年,应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的要求,有作家、评论家和德语语言文学专家各三十三名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一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名单,位居榜首的就是《没有个性的人》。
  • 双重少年·双重少女

    双重少年·双重少女

    一个有着谜一般奇特身世,白天和黑夜双重变幻的少年;一个代替姐姐而活的勇敢少女,围绕在他们身边发生了一系列离奇诡异的故事……《高一零班》将七根胡提升到新境界;《双重少年双重少女》则是她攀登向巅峰的经典之作。从未有哪部悬疑小说能像“双重”一样,塑造了如此独特的人物,也从未有哪个悬疑作家像七根胡一样,如此深刻地展现少年灵魂深处种种美丽和悲惨的真相。既黑暗又温暖,既恐怖又动人,既毛骨悚然,又催人泪下……你会永远记住千叶和栗,记住七根胡!
热门推荐
  • 地球维和局

    地球维和局

    人类一直在作死的路上,而我们就是擦屁股那群人。
  • 幻与爱之行

    幻与爱之行

    幻的旅程,由爱而生。人性的苦涩,幻与爱。
  • 林雨幽兰

    林雨幽兰

    仙界公主转世成为秦家女儿,在人界发生的一切,令她难以忘怀...她会和他离开人界回到仙界吗?她会和他离开这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吗?秦家的长子,宁天族的族长,难以抉择的恋情...她,究竟会选择谁?
  • 狂帝

    狂帝

    这是一个不问前尘,不求来世,只求轰轰烈烈,我命如妖的传奇故事!
  • 我在九叔的世界里修武道

    我在九叔的世界里修武道

    林轩逸意外穿越到了林正英九叔的世界里,本来想着自己可以拜九叔为师,从此修仙问道降妖除魔成为一代天师,但是没想到觉醒了武道修炼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以武证道的莽夫之路。(除了林正英大叔的鬼片外,作者还融入了其他影片的内容和情节,争取创建一个完整的世界。)
  • 人族之赞歌

    人族之赞歌

    人族圣地,辉煌之城,中心广场,一老人带着自己的孙女正祭拜着一座座雕像,雕像共有八座。“爷爷,我们为什么要拜这些雕像呀,他们是什么人呀!”女孩忽闪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问道。“他们呀,”爷爷表情忽然激动了起来,脑海中闪过一幅幅画面,半晌才回过神来。“他们是人族的英雄。”
  • 吃货饶命

    吃货饶命

    阿彪:“小北,这有一块顶级矿石。”小北:“是吗?让我先尝尝”阿彪:“小北,我刚淘了一把顶级武器”小北:“我帮你看看硬度”嘎嘣,嘎嘣。阿彪:“小北,这些可都是宝物,你怎么能吃呢?”小北:“宝物?我的眼里只有食物”且看一个吃货如何在大千世界靠一张停不下来的嘴,掀起的腥风血雨还有啼笑皆非的故事。
  • 算不算喜欢

    算不算喜欢

    男孩跟女孩是初中的时候认识的,女孩经常偷看男孩
  • 公主殿下带你走

    公主殿下带你走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手握百万兵马的长公主殿下居然被一个丫头气到吐血!“你...你给本宫滚!”“哼,滚就滚,你这么难伺候,本姑娘还不乐意呢。”自从洛溪姑娘走后,自家殿下好像变呆了。难不成殿下与洛溪姑娘吵架受到了刺激?后来...她为了她敛了潇洒爱自由的个性,无端背负红颜祸水罪名,跋山涉水为她医病,只身犯险身中蛊毒...她为了她敛了平日冰冷严肃一脸漠情,给予特权遭受群臣围攻,调兵遣将以身为饵拿命换命...再相见江湖陌路,梦中那身红衣依旧。我愿想你念你心如绞痛,用这梦魇换你平生潇洒不俗。年年桥边红药知为君生,半壶梨花酒醉入心扉。因我许你余生长命,守你百岁梦也不醒。
  • 寒风中的铃声

    寒风中的铃声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因不屈而顽强。(本故事纯属虚构,人物以及地点与现实没有半点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