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5000000069

第69章 重塑金身

志武信守诺言,一边在原来的地方,重新铺筑了一条上坟路,一边请来艺人,在圣灵寺重塑了一尊观世音菩萨。这样一来,他的战线拉得更长了:一是采沙,二是铺路,三是塑菩萨。而三件事都不在同一个地方,相互隔了些距离。尤其圣灵寺,隔得更远。

采沙和铺路,得常有主事者在现场看着。塑菩萨虽主要是艺人的事,但志武也每天要去看一次。他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艺人塑得生动形象一些,这样最后穿上金身,才更加气象庄严。因此,仅靠他和云章二人,有点忙不过来。志武让小龙将掘土机交给另外的人开,每天去镇街回来,帮着他和云章操持一些工地上的事。并给小龙增加了工资。

这是志武开办沙场以来最忙碌的日子,也是他最感欣慰的日子。到目前为止,他在灵泉寨的阻力已降到最低,思想上自然卸去许多负担。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他才很想把铺路和重塑观世音菩萨的事,都做得更好。这两件事和采沙不同,采沙是进钱,这两件事是出钱。进钱固然很重要——是他宗志武安身立命和舒展心志的物质保证,眼下的出钱也绝非小事,它关涉自己在宗姓族人中的声誉和人品。志武知道,在灵泉寨,许多人对他不怎么看好。虽然其中原因,并非全在于他。但他也有自知之明:过去自己多有不足之处。自从在进钱的路上多少有了一些眉目,他就有了要改变自己在族人中印象的意愿。这大概是有钱人的普遍做法,在物质上富有了,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名声。起码,志武是这样的。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很看重重新铺路和塑观世音菩萨金身这两件事。他一定要给宗姓人重新铺出一条更加宽敞平坦的路来,让日后走在这条路上的人说,幸亏有志武来采沙,否则是不会有这样一条路的!重塑观世音菩萨,名义上是为了遂志奇老兄一个心愿,可既然是他主手塑的,就一定要塑出个样子来。一是对志奇无偿支持他的报答,二是对慧能师父——按辈分他该喊她“立蓉姑姑”的这个女人的尊重,三是让村寨中人一看到金碧辉煌的观世音菩萨,就想起他并夸赞他。若真有因果报应的话,岂不是对他的又一番祝福和保佑?所以,他才每天要去一次圣灵寺。

这一天上午大约10时,志武又来到圣灵寺。他照例先在重塑观世音的地方站一会儿。

艺人姓许,人称许佛师,是专为寺庙塑菩萨的。志武要不是因为重塑观世音菩萨的事找他,还不知道他是个大忙人。据说,他手上还有好几件活——上至省城,下至边远山区,可见需要塑菩萨的寺庙之多。

许佛师年方四十,居然有如此声望。原来,此技艺是他从老父亲手上学来的。老父亲解放前后都塑菩萨,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再没人找他了。本以为这手艺只有带入棺材去了,未曾想行将就木之际,寺庙香火又重新旺起来,慕名僧人自然寻到他家。他这才赶快叫儿子改行,专事此技。

许佛师得老父亲真传,很快掌握技艺。关键是他收费不高,寺庙纷纷找他,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许佛师虽然从老父亲那里得到真传,但他们的技艺并没有超出工匠水平,创造性的手法自然不会有,对志武的要求,唯有从精细上做文章。志武在这方面也说不出个道道,只要精雕细琢就行。

看见志武来了,许佛师当然尤其做得仔细。志武静静地看着,不愿惊扰了全神贯注的许佛师。之后默默离开,又如往常一样,进到里面去见过慧能师父。一是出于礼貌,进寺庙不拜住持怎么行?二是听听慧能师父还有什么意见,毕竟她才是佛教中人。

慧能师父在寺庙后堂,见志武来了,就要泡茶。

志武虽是侄儿,入寺院就是施主,何况这是一个慷慨解囊捐助的施主。给圣灵寺一尊更加高大伟岸而且金碧辉煌的观世音菩萨,完全称得上是最高的善行了。志武当然不会告诉她事情的真相,他得遵志奇老兄之嘱。

志武见慧能师父对塑像的事没说什么,便请她多抽空去看看,还有什么要求,尽可向许佛师提出。

慧能说,其实她也常去看,尤其是许佛师每天结束之后,她都要在塑像前站立许久,但别无什么要求。

志武告辞,慧能送他到寺门。

圣灵寺虽然不大,却因依山而起,后堂比前堂高出许多。因此,当他们行至正对大门的地方,老远就看见寺庙山门外站了一个人,正在端详许佛师塑在进门处的观世音菩萨。此人虽在山门阴凉处,却依然头戴长舌旅行帽,眼睛上罩了一副墨镜。外面太阳光并不强,此一扮相已经不太协调,此人还手持一把展开的纸扇,极悠缓地扇着。天气还不算热,他扇得也慢。因此,还不如说他仅仅做了个“扇”的动作。便不得不使人怀疑:他是借纸扇遮掩面部。

这自然引起志武注意。尽管隔着老远,也能大约看出,此人不会少于六十岁。忽然,他心里一亮闪,便似乎有一点明悟。

志武还未作出最后判定,慧能师父却戛然止步了。她呆立在那里,眼睛看着山门方向,很快便又垂了双目,转过身来,向寺庙后堂走去。她甚至没向志武说一句客套话,诸如“施主慢行”之类。

志武只有瞬间疑惑,随即完全明白了。志武不得不惊讶:慧能师父——不,是立蓉姑姑,居然一下子就认出了他。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未正式谋面——最多,只是志奇偶尔来圣灵寺外面转悠,她或许偶然看见过他的身影。然而今天,当志奇异装打扮出现在寺庙山门处,她竟于老远一下子就认出他来,足见志奇深入她内心的程度。

而志奇为什么又突然来到圣灵寺呢?他不是把塑像之事全权委托给志武了吗?是不放心许佛师对这尊观世音菩萨的塑造呢,还是别有他事?

志武猜想,志奇老兄心里也是很复杂的啊!他爱立蓉。正因为爱,才尊重立蓉永不还俗的选择,并且通过志武,刻意塑一尊金碧辉煌的观世音菩萨给她。对于三界之外的人,他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深深的爱意了。难道他乔装打扮、风尘仆仆专程来了,仅仅是看一看观世音菩萨么?泥塑的观世音有什么看头,活的观世音,才是他心仪的对象。就像以往他来圣灵寺转悠一样,即使看不到真人,也能感受真人的气息。现在对于志奇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志武这样想着,拾阶而下,往山门走来。但只有许佛师和他正塑的观世音菩萨在,刚才山门处的人已不见踪影。

志武从圣灵寺山上走下来的时候,徐老三正一个人悄悄往灵泉洞去。所谓“悄悄”,是指无声无息、专拣低矮处走,在稍远的地方是看不见他的,而灵泉洞顺山崖一带,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人的。

他已经好长时间没进过灵泉洞了。自从志武让两个沙场加快掘沙进度以来,抽水机的压力越来越大,几乎一天24小时不停,他也就不敢轻易离开。现在,他所在的这个沙场采掘结束,其他人都在铺路,暂时不用抽水,他便空闲下来,于是身体内部积聚的欲望,空前活跃起来,便迫不及待地,哪怕白天,也往灵泉洞走去。幸好还有个灵泉洞,否则他真不知道如何解欲。关于娶亲的事,他已彻底死心。母亲在叹息几年之后,也不再叹息,只对他说:三娃儿,人只要有饭吃,就很不错了。

言外之意,那门子事算不得多么重要,不就是几分钟的快乐吗?

徐老三明白母亲所指,却暗想,这在灵泉洞也能对付。他当然不会说出来,这也算是他的隐私了,他甚至不让他哥徐老二也得到这样的享受。毕竟只有一个洞进出,他之外还有一个郝永山,再添一个人,不就拥挤了么?而且他哥一直气喘吁吁的,不做事也累得不行,想来也不会有太多这样的欲望。

一入洞中,他的四肢便舒展开了,如同进入一间屋子,外面的人再也看不见他。好长时间未来,一旦进入,好兴奋哟!如同与相好的女人见面,兴冲冲急忙忙往里走去。他多次进到这里,早已轻车熟路。越往里行,越能感受到一股温热而略带腥香的气息,于是条件反射一般,胯下那东西便萌动起来。

他一边松裤带,一边大步跨行,尚在往日泄欲的边缘地带,他就让那东西贴上去了,果然有微温绵软的一层附着在壁上,使他感觉舒服。随着体内一股激流奔涌而出,顿时进入淋漓尽致的状态,他伸出舌头来,在洞壁上舔着,之后便跌坐地上,呼出粗气。

他听见了自己的呼气声——不,不单是他的,似乎还有一个声音。不免一惊,屏息静听,确实有同样的出气声,似从不远的地方传来。他顿时警惕起来,贴崖壁慢慢站起身来。在这同时,听见了大的动静。

毫无疑问还有一个人。要躲已经来不及了,因里面那人正往外走。不管他是站在原地不动,还是避出洞外,都会被对方发现。因为他在亮处,里面那人在暗处。

不过他断定,里面这个人,除了永山,不会是别人。他早就发现永山这个秘密,而他至今还没被永山发现。今天,他和永山不得不面对面了。都怪他太饥渴,忘了查看洞内的情况。面对面就面对面吧,反正彼此都一样。于是干脆站在那里,在永山快要走近的时候,率先招呼了他。

永山被他吓了一跳。他虽然看不甚清,却有这样的感觉。于是,又补了一句:别怕,是我,徐老三。

永山这才喃喃语道:徐老三?你也……

徐老三说:你都来得,我就来不得么?

永山干笑了一声,他万没想到,徐老三也会像他一样。

徐老三好像猜到他心思似的,说:我可和你不一样,我没老婆,你可是有老婆的人啊。

永山却不正面回答,说:不管有没有老婆,总之都来了,我们就是一样的,大哥不说二哥了。

徐老三说:谁说你呢?这洞是大家的,就像大家共有一个老婆一样。

说到老婆,徐老三便又有些困惑,问道:我真想不通,你有老婆怎么还来这里?难道一个老婆还满足不了你么?

他这样说时,便立刻想起永山老婆桂香的样子——真好看呀,就像红透了皮的水蜜桃似的。

但是永山没有回答他的话,似在轻声叹息。他正不知说什么好的时候,永山忽然说:老婆是老婆,这里是这里。我就觉得这里比老婆还好。它不会责怪你,也不说你一句什么,你想怎样弄就怎样弄。我还老想着这儿哩!难道你不也是这样的么?

永山的话,徐老三并不完全赞成。无论如何,他是因为没有老婆,才不得不到这儿来的啊!但永山的话,有一句他还是满赞成的。他也常常想着这儿,久而久之,它似乎就具有了人一样的灵性。于是,他不再向永山发问了,倚着洞壁,沉浸在共有的满足之中。

永山因为突然间就有了个同盟,情绪高涨起来,主动向徐老三介绍,要是早上来,感觉更好。那时候从洞壁浸出的水,还要更加温热一些,洞壁上一团一团类似苔藓的东西,也更加滑溜。他就曾经好多次,刚一睡醒就跑来了,弄过之后,再回去补上一觉。

他说得颇有些兴味盎然,完全不像平常时候,一副蔫蔫萎萎的样子。

徐老三听了他的介绍,也感到惊讶。看来,永山在这方面确实比他老道。毫无疑问,永山来这里的时间比他更久。他刚进洞之初就发现了永山,那时永山就已经轻车熟路了。永山告诉了他这个秘密,看来他哪天也得来试一试,看是否真如永山讲的那般美妙。

二人在黑暗中作了推心置腹的一番交谈之后,才一前一后溜出洞来。这时徐老三觉得,他比进洞时大胆多了。因为现在是两个人。两个人公开在一道,就不再孤单,别人看见,也不会有太多疑惑。

志勇按例每月去婵婆那里两次。月初一次,主要送米、送蛋、送糖之类——都是用上面发给百岁寿星的钱买的;月中一次,主要看看还缺什么。婵婆从不主动提出要什么,他只能亲自上门查看。县里很重视这位年岁最高的寿星,乡里也一再叮嘱志勇,要勤问勤看。

又是月中,志勇准备去看婵婆,才忽然想起,这么几天了,好像没见过婵婆的影子。往常,她哪一天不出门走一遭呢?从樱花老树桩,到风水宝墩,再到灵泉湖,几乎成了她每日必做的功课。可这几天,确实没见过她的影子。

一当想到这里,心中不免“咯噔”一下,拔腿就往婵婆家路跑去。但见婵婆房门大开,便一步跨了进去,蝉婆正坐在房门背后的一把竹椅上。

婵婆但凡在家,大都这样坐着。志勇见状,也就放心了。去查看她的食品,才吃了一惊:他月初送来的东西,几乎没怎么动过。只有糖包打开了,其他东西,原先怎样包着拴着,还怎样包着和拴着。数了数蛋,只少了三个。也就是说,这半个月来,婵婆从没有煮过饭,她大约只偶尔吃过糖或蛋。

志勇便走到她面前,凑到她耳朵边,大声说:你怎么不煮饭啊?

婵婆无语,只眨了一下眼睛。志勇又说:你是不是病了?

同时伸手去摸她额头。可既不太凉,也不发热,说明基本正常。但她就是没吃——或基本没吃。作为一个百多岁的老人,怎么受得了?他得赶紧把这事向乡里报告,否则真出了什么问题,就是他的失职。死个老人,本算不了什么,可婵婆和一般老人不同,是县里挂了号的,书记县长都常记着她。

志勇去找志武,想用他的手机给乡里打个电话,偏偏志武又上山去圣灵寺了。他只有去找志远。整个灵泉寨,加上长庚,眼下只有他三个人有手机。

志远和父亲定文都在家里。志勇对他们说了婵婆的事。定文想了想说:依我看这也正常。没病没痛,却不吃不喝,大约离她仙逝的日子不远了吧?

定文的话,让志勇觉得颇有道理。但无论什么原因,还得向乡里禀报。

不到中午,乡里便派来两个医生,给婵婆做检查。

过去,婵婆从不接受医生检查,有一次,她把医生的听诊器一把扯来甩了。但是今天,她居然一点也不拒绝,任志勇理开她的衣裳,让医生在她身上又听又敲。她似乎没有任何反应,木偶一般,只是眼睛偶一眨动。

检查完了,医生说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便收起药箱和器械,只留下一瓶葡萄糖水,对志勇说:可以给她喝。

医生走后,志勇把葡萄糖水倒在碗里,用调羹舀了喂她。婵婆只吮了两小口,便不再吮了。志勇只得作罢。于是又对着婵婆耳边喊道:想喝时,就倒出来喝。我抽空再来看你。

婵婆只动了动眼睛,算是对他的应答。

同类推荐
  • 教授的黄昏

    教授的黄昏

    这部作品是邱华栋对步入消费时代的北京人生活变化的最透彻的写作。小说展现的是北京某知名大学里的一个古代文学教授“我”与经济学教授赵亮的种种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人性的另一面。小说以一种精细的笔触勾勒了中国知识分子这个所谓的中产阶层的特殊状态,也最好地表现了这个阶层的种种矛盾和困惑。
  • 青春遗梦

    青春遗梦

    真实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坎坷的经历,以酣畅淳朴的语言,真实感人的故事,给世人展示出半个世纪以来,贫苦农家孩子的自强不息,彰显了这一代人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高尚情操和不朽的生命价值。
  • 夜深沉·第二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第二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为张恨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是张恨水处于创作鼎盛期的作品。通过描写车夫丁二和与卖唱女王月容的情感纠葛,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挖掘人性,深刻透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刻划,尤为细腻。“夜深沉”原是戏曲《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一段曲牌名,张恨水匠心独运地将这二胡琴曲贯穿小说始终,成为牵系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纽带与情节发展的线索。不仅小说的多数场景都是发生在深沉的夜晚,而且小说的基调就是黑沉沉的清冷悲凉。“夜深沉”象征着丁二和与王月容命运的悲惨,揭示着社会的冷酷黑暗,对社会各层嫖赌吃喝玩种种罪恶,极力暴露。于男女间爱嗔贪欢等艳闻趣事,写来尤见细腻。文情相生,情节极紧张热烈,人物各色俱全。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艾小图都市治愈经典

    艾小图都市治愈经典

    艾小图,她的文字能冻结时间,教会我们为爱的勇气,让无数女孩流泪及欢笑与感动!
  • 千古公主解忧(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千古公主解忧(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故事。她是汉武帝时代继细君公主之后,又一个深明大义、远嫁乌孙的和亲公主。貌若天仙,立志献身歌舞艺术的她忍辱负重,先后嫁给三个乌孙王为妻。她一生费尽心血,饱受磨难,竭力维护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尤其是和乌孙人民的血肉联系,维护时代必不可少的“和亲联盟”,成功粉碎匈奴贵族对乌孙的颠覆和侵略,并为西域成为伟大祖国的一部分作出了众多艰辛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我欲飞跃苍穹

    我欲飞跃苍穹

    PS:修行五行元魄者,方为人中龙,池中仙。待我五魄归一,定然升仙归去。
  • 我竟是首富继承人

    我竟是首富继承人

    穷学生陈铭忽然结束了自己的穷困生涯,从此走上人生巅峰。陈铭:我不在乎我的朋友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有我有钱!
  • 汇锦闲吟

    汇锦闲吟

    我是诗词战线上半路出家的新兵,对格律诗词尚无深入的研究,老框框少。在诗词创作中,力求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探索中、摒弃复古、追求创新。由于知识所限,心想未必事成。曾将试用新声韵写的诗词,汇编成册,起名《槐窗闲吟》予以出版。今又把未曾发表的新声韵诗词整理成册,起名《汇锦闲吟》予以印刷,献给读者,请诗词爱好者指正。
  • 爱原来那么简单

    爱原来那么简单

    这是讲述一个讲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那些事,男女主角都到了结婚的年纪,可是都没有对象,在双福父母的逼迫下各自相亲,一个因缘巧合下,我们的单身狗男士遇到了单身狗女士,发生了一系列狗血的故事,最后的结局~~~~嘿嘿!!!你猜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超级实用的好玩心理学明明你认为朋友的新发式庸俗极了,为什么还是言不由衷地说“非常匹配你的脸型”?为什么你会迷信星座运程,甚至将正视为自己的人生指导书?为什么你一味对某个朋友好,对方却麻木地习以为常?初入某个场所,你为仆么会有似曾相识之感?职场晋升真的意味着走向成功之路吗?为什么你会强忍着看完不喜欢的电影?为什么细水长流的感情更符合爱情的逻辑?为什么男人喜欢用“Iloveyou”表白,而不是“我爱你”?以上问题,书中都有精彩的答案!
  • 流动的雾

    流动的雾

    林明是特区的一个大个企业的总经理,作风泼辣,敢于开拓,就在他的事业刚腾飞时,由于种种原因被免职了,呆在家中闭门思过。妻子是个历史学家,对社会问题喜欢作纵和横的分析,她的观点,自然不为他所接受。儿子向宇是一个公司的经理,性格与父亲一样,事业上也惹了不少麻烦,爱情也别具一格,不喜爱父母看中的具有东方女性美的姑娘杨萌,却拜倒在另一位视爱情为游戏的女孩王颖的石榴裙下。而王颖却同时与王若土相爱。王若土与向宇本是少年时的好友。这事让双方父母知道,掀起轩然大波。向宇认为生活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流动的雾一样,不时地变幻莫测。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处于改革时期的特区,人们对生活的思索。
  • 皇图二世

    皇图二世

    文明之中总有绚丽,但战争确是其中的主旋律,战争的原因是多样的,为了各自的理想,各自的利益,或者那凄美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或者为了让文明进步,确遭到老势力的反扑。
  • 小贫农成仙记

    小贫农成仙记

    带着记忆投胎——二十一世记忆;附送修炼秘籍百科全书一本——“黑雾”,还有师傅的出师礼物——地图玉简一枚及三十几块下品灵石;以及乱七八糟的奇遇、机遇、偶遇、各种遇……华丽丽的成仙记!——————————简约版:从凡人到仙人的那些事儿!
  • 林灵

    林灵

    以下内容只为凑够一百字,纯属瞎编,请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