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3900000016

第16章 画眉饰发 风姿绰约(2)

这种贫富不均的现象,深刻地揭露了存在数千年的社会贫富矛盾。梳子也是发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我国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了两把象牙梳子。山西省长治市战国墓中曾经出土过玉制梳子。到秦汉时期,已经制成了木质的、彩绘精美、经过油漆而艳丽夺目的梳子。唐宋时期,我国的制梳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金银翠玉和鎏金等混合制成的梳子。这种梳子形制美观且价格昂贵,一般贫寒人家的妇女是望尘莫及的。1956年在山西省太原市小井峪村宋墓中出土的木质梳子,呈弧形,制作精细,梳齿稠密,可作篦梳使用。这把梳子的柄部用透雕方法刻成缠枝花,中央部位上还雕一枝较大的花,两旁刻有散花,线条流畅,刀法娴熟,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木质梳子的制作方法,采用上等枣木锯成雏形,用旺火煮二十四小时,使水成浆糊状,木质软而不断裂,再上笼蒸,最后制作梳齿。这种梳子使用时坚硬、不裂不断,平滑舒适,为上品。这一时期的插梳之风很盛,有的妇女发型上插着五六把梳子。梳子的长度逐渐延长,甚至有的梳子的长度至一尺二寸。所以宋仁宗“皇祐初(1049—1054年),诏妇人所服冠,高不得过七寸,广毋得踰一尺,梳毋得踰四寸,毋以角为之。先是宫中尚白角冠,号内样冠,名垂肩、等肩,至有长三尺者,登车檐(肩舆)皆侧首而入。梳长亦逾尺。议者以为服妖,乃禁止之”。然而,这是妇女们的爱好,俗尚成规,单纯发号施令,以行政命令的手段是难以禁止的。南宋时遇有喜庆节日,妇女们便不顾官府的禁令,依然梳起了高耸的发型,名之曰“大梳襄”,以示庆贺。这种发型虽然向窄长的方向发展,但是就其高度来说,为前代所不及。到了元明清时期,我国妇女的发型,仍然向高而窄长的方向发展,一顶金银制作的花冠,总重量达二十八两。我国清代西南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妇女,插贯的发饰总重量也不低于十二两。可见,人民的爱好和意愿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是不容易禁止的。这一时期的插梳之风,虽然不及唐宋时期盛行,但是论其造型的精致、式样的美观和质料的高贵,为前代所不能及。至于贫苦人家的妇女所使用的梳子,除少数为铜质制作外,绝大多数都是用骨、木制作的梳子,这一类梳子虽然适用,但是工艺却很差。现今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妇女仍有插贯花钗、花簪和多把梳子的习俗。

总之,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型和发饰也与衣冠服饰一样,是我国聪明的匠师们的艺术创造,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和创造才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对梳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我国人民所喜爱的这一份遗产的进行再创造,是有助益的。

2、我国古代妇女的画眉艺术

双眉是人们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形和眉色的修饰、涂染,与美的享受和爱美欲望的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是现代妇女们修饰面貌的一个重要项目。因此,探讨一下画眉的艺术,不是没有裨益的。

我国妇女的画眉,由来已久,形式繁多。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了画眉(描眉),她们采用了带色的矿物质原料涂染自己的双眉。到了春秋战国之际,描眉已经成为妇女们的嗜好之一。历代的文人雅士也都兴诗作赋予以歌颂,譬如“羞笼双黛娥”、“怨黛舒还敛”、“愁含翠羽眉”、“深坐颦蛾眉”等诗句。发展到秦代,宫中妇女普遍描眉,而且眉色是翠绿色的,因此便有“红妆翠眉始始皇”的诗句。由此可见,我国妇女涂染翠眉,大约在秦始皇宫廷中已盛行了。不仅如此,根据有关资料考证,当时的妇女修饰双眉,不是在原生成的双眉上涂染,而是将其原来生长的双眉用刀剃掉,然后按照自己的脸型、审美爱好和时尚,把矿物质,如石绿等磨成粉末用水和匀修饰涂染,譬如汉代的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就是先剃掉原有眉毛,再描绘成自己酷爱的远山眉。隋炀帝“烟花三月下扬州”,宫女们为他所乘的龙船拉纤,当时人把这些拉纤女叫做“殿脚女”。隋炀帝出巡远游,沿途为了消解长途旅行的寂寞、劳累和烦闷,开始观赏宫女们的歌舞,就在他观赏悠扬的笙箫笛管伴奏下的宫女们的轻盈歌舞的同时,看到其中一个名叫吴绛仙的宫娥,修眉凤眼,俊俏非凡,极为宠爱,便留在身边,充当侍女。这样,宫中众多的宫女为了博得隋炀帝的欢心和宠爱,纷纷描眉修目。与此同时,隋炀帝特赐从波斯进口的“螺子黛”五斛,专供宫女们描眉用。所谓“黛”是一种黑色的矿物质,多产于我国南方。古代妇女多用它做画笔描眉。杨贵妃喜欢“黑眉白妆”,这说明唐代已流行黑色眉毛了。所以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说:“南都多黛,最发双娥。”可见,贵族妇女们使用黑色石黛作为化妆品已普及。然而,石黛开采不易,价格昂贵,尤其是波斯进口的石黛更是价值连城。

因此,一般的民间贫苦妇女买不起,多用树枝烧成木炭作为画笔描眉。唐代的贵族妇女为了迎合当时的时尚,讨得权势者的欢心和迎合穷奢极欲的心理需求,不仅在发型和发饰上争奇斗艳,而且在面部妆饰上也挖空心思,搞一些令人爱慕的化妆,譬如描眉开额、制蝉鬂涂胭脂、抹铅粉、点口红、晕额黄、贴花钿等,所以薛道衡在《昭君词》中说:“娥眉非本质,蝉鬂改真形。”唐玄宗酷爱妇女描眉,他曾下令让宫中画师制定“十眉图”,命令宫中嫔妃等用黑黛或石绿修饰双眉。“十眉图”是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梭眉(即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横烟眉)、倒云眉。所以唐代诗人作品中便有“薄施铅粉画青娥”,唐人元稹在《赠刘采春》中有“新装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等诗句。唐代的贵族妇女还流行画短眉,譬如唐人元稹在《有所教》中说:“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人人总解争时势,都大须看各自宜。”短眉不同于娥眉,这是一种根据自己的脸型短广而画的眉型,这一类的眉型大致流行于中晚唐时期的中原地区。由于中唐以后我国服装的式样逐渐地向窄而长的方向发展,所以描眉的样式在流行短眉的同时,细而长的眉型也长盛不衰。正如晚唐诗人白居易所写:“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流行的眉型。宋元明清以来,我国妇女的画眉兴趣仍然很浓,由于她们爱美的需求和审美标准的不断提高,在眉型和眉色上也迎合了时尚的要求。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我国妇女的双眉修饰非常考究,式样也日益繁多。总的趋向是眉的式样分别向宽细、长短和曲折的方向发展。眉色为黑色,分别向浓艳、淡雅的美的方向发展,这与地区、脸型、时尚有关。一直到近些年来细而长的“柳叶眉”和曲而折的“月梭眉”仍为妇女们所爱好。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历代妇女修饰的眉型,瑰丽多姿,如前所举,汉代司马相如的爱妻卓文君首创了色淡而又细长的“远山眉”。汉武帝刘彻曾下令宫女们画尖而上翘、眉梢下撇、尖而细浓的“八字眉”。梁冀的妻子在惊翠眉的基础上改创细而曲折、色浓而又眉梢上翘的“愁眉”。三国时的曹操下令宫女画细而长、色淡雅的“青黛眉”。这一时期,在宫廷和豪门贵族的妇女中,流行广短而色微淡薄的“蛾眉”。这种眉型一直盛行,直到明清两代仍然受到广大妇女们的青睐。唐玄宗时流行眉尖细而长,眉梢分岔而眉色淡雅的“分梢眉”。另有眉梢尖细,眉腰宽而色浓,形如上弦月的“月棱眉”或称“弯月眉”。其他如“鸳鸯眉”、“小山眉”、“垂珠眉”、“涵烟眉”,及流行至今的柳叶眉等。山西太原晋祠宋建圣母殿内43尊北宋时的彩色塑像,俗称侍女像,其眉型眉色,虽然在清代被技艺拙劣的工匠涂染得失去原来的样式,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她们的眉峰眉骨间仍然可以窥视出原有的眉型。譬如一尊头梳“朝天髻”,身穿交领长衫,腰束“玉环绶”的宫娥,面带愁容,从她的眉峰眉间可以隐约地看到眉梢细而微曲,色浓而又末梢上翘的“愁眉”;又如一尊头戴“元宝冠”,身穿直领对襟长衫,脸型圆润,微露怒意的年长侍女,从她的眉峰间窥视,其眉尖上翘,眉梢下撇,是细而浓的“八字眉”;再如一尊头梳“单高髻”,身穿交领长衫,外穿帔帛,肩搭丝质飘带的塑像,其眉梢尖细,眉腰宽而色显浓,其形如上弦月,为“月棱眉”;另一尊头梳云髻,身穿交领右襟长衫,腰系“玉环绶”,肩搭丝质飘带的塑像,其眼角上翘画一双尖细而长的“柳叶眉”。这种眉型明清时期盛行,直到现今有的妇女仍然喜欢这一式样的眉型。

众所周知,画眉是广大妇女修饰容貌的艺术之一。现代妇女们画眉,特别注重自己的脸型,并且依照自己的年龄和个性等爱好修饰相应的眉型。譬如椭圆型脸的妇女画眉时把眉梢和眼角画成直线,向上延伸直到眉峰,再往下撇,眉峰在眉腰的外围,眉梢较细;长脸型的妇女不描眉峰,眉梢和眉梢对齐,这种眉型可以缩短眉的长度;方形脸的妇女,由于腮骨较大,为了平衡和掩饰腮突出,画眉时常把双眉的位置,分别向两边延长,而且眉型显得短而微宽;圆脸型的妇女眉梢与眉角对齐,使双眉微向上翘直至眉峰,再往下描,这样从人的感观上就好像脸型变得长了一些。目前,美容院(馆、厅)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是我国美容艺术园地上盛开的鲜葩,它们蕴含着文化的底蕴,大大方便了妇女们妆饰美的需求,定可以使我国妇女们的画眉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3、我国古代宫廷中的女官与宦官

晋祠圣母殿内排列规整的宋代彩色群像,是聪明的雕塑艺术家们创作的一整套迥然不同于汉魏时的思辨的神和隋唐时期主裁人间事务的神的世俗塑像,它突破了神秘而迷茫的宗教束缚,迈进到人间世俗生活的境界。作品的形象性、艺术性和真实性成为那个时代另一种雕塑美的典范。无论是圣母邑姜的尊贵严威,侍女面貌的清瘦圆润,还是宦官、女官阅历持重的形象,都给游览者以心底深处的冲动,情趣盎然,而又浮想万千,令人沉浸在难以抑制的情懑悲喜交织之状态中。艺术作品的诱惑,会使人的内心深处处于惰性冷漠的情感因子,潜移默化地进入感情的奔放之中。

女官和宦官是随着我国封建制的确立,在宫廷中出现的一种侍奉之职。早在西周时宫廷中便出现身着男装的女官,她们尽管在宫廷中充当奴婢之职,但是贴近后妃,“委以权事”,“加以爵禄”,成为宫廷中的女性吏职。这一吏职盛于隋唐,发展到晚唐五代时稍有收敛。宋代的宫廷中,仍然保留着这一职务。晋祠宋塑群像中有四尊女官,她们身着圆领窄袖胯衫,下穿小口裤,足着靴履,头戴幞头或扎巾子,她们威胁侍从为后妃从事文墨扫洒之职。她们体态端庄,双手躬于胸前呈恭候状,显示着内紧外松的神态,从她们的面部表情来看,双目传神,随时听候后妃指使,而又监视宫娥言行。这一女吏之职,直到元代,宫廷中依然保留。

宦官古曰巷伯,又名寺人,至明代始称太监,亦谓中官。根据我国官制,唐虞夏商时期尚无此职。它是随着我国封建制的确立,在西周时的宫廷中才逐渐出现的。所以《诗经》有“巷伯”之谓,《左传·襄公九年》有“令司宫、巷伯儆宫”的记载。汉代著名学者郑康成注释:“巷伯即阉官,寺人,内小臣也。”西汉以前的宦官除一部分由受过腐刑的阉官充当外,仍有个别文人学士充当这一职务。当时的宦官“所司者不过阍闼洒扫使命之役,未尝干预外事”。可是,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封建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强化,“丞相为百官之长,总揽全国政务”,因此丞相位高权大,到汉武帝继位后,发生了皇权与相权之争。于是武帝为了加强皇权独尊的专制独裁政体,便利用宦官“掌皇后之命,于宫中为近”作为耳目,“日近日亲”,成为夺取相权巩固皇权的帮凶。正如郑天挺教授指出,汉朝宦官利用了他们的密近地位,假借皇帝和太后的权威,“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窃持国柄”以专制朝廷。唐朝宦官把持皇室兵权、东南财富,养成他们的特殊势力。明朝宦官“批红操政柄,厂卫立刑威,宫帑供财用”。王氏《东华录》卷二十四中讲:“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又如王氏《东华录》“顺治二十”中说,由于皇帝对隶属“诸君不能防患,乃委以事权,加以爵禄,典兵干政,流祸无穷,岂其君尽暗哉?缘此辈每以小忠小信固结主心,日近日亲,易致潜持朝政。且其叔伯弟侄、宗族亲戚,实繁有徒,结纳缙绅,关通郡县,朋比夤缘,作奸受贿,窥探喜怒以张威福……”。又言“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独擅权威,干预朝政,开厂缉事,枉杀无辜,出阵典兵,流毒边境。谋为不轨,陷害忠良,煽引党类,称功颂德,以致国事日非,覆辙相寻,足为鉴戒”。由于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历代宦官干预朝政造成的不良后果的教训,因此,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二十八日辛巳命工部立铁牌严禁宦官干预朝政,据《东华录》卷二十四:“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遵行。”并在此前于顺治九年(1652年)九月初四日癸酉,裁掉户部制造等库55名太监,又于顺治十九年(1662年)十月初二日庚子裁去工部各监局太监113名,这是清初反宦官干预朝政的重大举措。因此,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中,历代滋扰朝政的宦官之祸总的来说划了一个句号。

晋祠宋塑群像中有五尊太监,它们虽然是艺术匠师们塑造的艺术作品,但是依照各自所充当的职务,塑造的身材面貌各不相同。两尊充当警卫的太监,分立供奉圣母邑姜的供桌两旁,身高体壮,英武劲健,双目专注,警惕地警戒着四周动静。尤其是站立左侧的那一尊太监,侧目而视,侧耳恭听,警觉地注视神龛内外圣母身边的动静,好像对于邑姜身边服侍的宫娥、宦官同样负有戒心。一尊老年宦官身材清瘦,躬腰曲背,双手置于胸前,恭礼听候,肩搭抹布,好像充当宫廷“六尚”制中的尚食(厨师)。他年高体弱,那一双惨淡无神的双目中流露着心底深处的忧伤。正如王庭筠诗:“月中看竹写秋影,清镜平明白发生。”风华正茂的岁月已逝,风烛残年,何处是自己的归宿!总的来说,他们头戴折上巾,身穿圆领右襟过膫长衫,开口裤,乌皮长鞭靴,这些服式同样是晚唐五代十国的延续。

总之,艺术形象的塑造,正是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心理需求的集中表现,同时也蕴含着艺术家们内心深处的积淀。晋祠宋塑的写实性、逼真性,正是封建宫廷森严统治下的奴婢生涯的真实反映。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素书)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素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本书史论结合,充分发挥战争事件对计谋的诠释,让读者能够在故事中理解计谋。
  • 二十四史-陈书

    二十四史-陈书

    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打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打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 道德经

    道德经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贞观政要全鉴(典藏诵读版)

    贞观政要全鉴(典藏诵读版)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书中主要记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龄等四十五位大臣之间就治国施政等问题的讨论和问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精心勾画出了贞观年间统治者决策运筹、执法行政的政治全景图。本书是唐朝史学家吴兢编著的一部政论性专史。全书共有十卷,分为四十篇,也就是四十类。书中主要记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龄等四十五位大臣之间就治国施政等问题的讨论和问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道德修养、民族关系和灾祥畋猎等多个方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细致生动,精心勾画出了贞观年间统治者决策运筹、执法行政的政治全景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一幅贞观年间政治上的《清明上河图》。
热门推荐
  • 影后她总是传绯闻

    影后她总是传绯闻

    “少爷,夫人跟刚合作的男演员又传出绯闻了……”某周少爷脸色冰冷附耳交代了几句第二天,热搜榜首:新晋影后疑已婚顾倾人一脸懵的点进去新晋影后顾倾人疑似已经结婚,男方是周家的小少爷周家唯一的继承人周北城……顾倾人一脸懵的继续看评论,看到她的粉丝无奈留言“姐姐这传绯闻的速度真令人孩怕,万一哪天混进去一个真的我们都不知道……”顾倾人:……还别说,今天混进去的这个还真是个真的……
  • 等你钟意我

    等你钟意我

    顾初好当初嫁给秦良年的时候,秦良年发誓婚后不会爱上她……可是婚后,秦良年却想着办法讨好顾初好。”好好,明天不要去上班好不好?““好好,我们去吃饭好不好?””好好,你能不能看我一眼?””好好,你喜欢这家店我们就买下来。”顾初好盯着两臂挂满包手里拿着柠檬茶的秦良年,面带微笑“老公,香不香?”
  • 唐门龙婿

    唐门龙婿

    飞上枝头的不一定是凤凰,也许你注定是被人扔上枝头的土鸡无法生存。豪门之间的尔虞我诈,人心险恶,就是一场战争,你是这场战争的炮灰,还是一道无法摧毁的堡垒,那取决于你的实力。一个出身低微的大学生,进了豪门当了赘婿,飞上了枝头的土鸡,处处被啄伤。他靠着努力和运气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到最后打了翻身仗,成了一群凤凰之中的王。他坚信,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若真有,如果自己没实力,也许就被馅饼砸伤,变成了坏事
  • 遨游斗罗的怪人

    遨游斗罗的怪人

    陈轩穿越了,带着华夏奇书《山海经》穿越到了斗罗大陆的世界。看着陌生的世界以及古怪的系统页面,陈轩陷入了沉思.........“恭喜宿主击杀十年幽冥狼一只,获得一级先天魂力,获得技能追踪(可升级)......”莫名其妙地,奇怪的人生开始了...
  • 永曜神主

    永曜神主

    斜阳,原来是何家的少爷,因为祖传绝世功法而遭满门屠戮,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努力修炼,被初恋抛弃的他也心痛过,可一个人的人生并不是没有平路,在他遇到她后,便要陪她这一世,拼命使自己变得强大,但结局并不总是圆满的……
  • 旧望良景依然在

    旧望良景依然在

    萌萌的夏依然童鞋偶然进入网游《飘渺仙境》,从此混得风生水起,还挤进了江湖排行榜的前十。某一次偶然,有个活动需夫妻合作,眼见排行榜前十有九名已经“脱光”,只剩排行第一的“良景”大神,她想也没想就在<世界>对大神喊道:“大神,嫁给我吧!我会待你不薄的!”......故事就此开始。
  • 云洞

    云洞

    我可以只手遮天,你只要乖乖的就好了。我偏不!
  • 衍圆点生

    衍圆点生

    一次车祸,22岁的花季少女失去生命,她是个孤儿,好不容易熬出头!老天这样不公?当然不是!“我去,好大一张脸!这个老爷爷的眼神是什么鬼”哇哇哇哇~“我我我!竟然是个婴儿”“这个也太扯了,但是好奇怪呢这么多看猴的眼神奇怪但是莫名的有点享受呢!”
  • 山口山党的妄语
  • 你是我唯一的女主角

    你是我唯一的女主角

    山是水的主角,云是风的主角,你是我唯一的女主角。“猪,我想偷你的温度。”“说人话”“要抱抱......”下一秒,蒋可恬被罩在一片阴影下,“被抱了”可蒋可恬不知道的是,在她的头顶上,男生的嘴角浅笑,轻轻的说:“我赖上你了......”※全书包甜,欢迎入坑!(呱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