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90000000012

第12章 显学当红的EQ

《EQ》为什么畅销?

《EQ》大畅销!

1997年出版界的头条新闻是什么?如果让我选一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会同意,无疑《EQ》这本书的狂卖畅销,应可列为第一。想想看在书籍市场一片枯竭萎缩的时候,《EQ》这本书却异军突起,一口气卖它个五六十万册,比起一般书籍平均能卖个三五千本就谢天谢地的情形,《EQ》这本书的确是奇葩中的奇葩,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完完全全吸纳了出版界残存的全部光芒。而台湾这个一向喜欢起哄看热闹的地方,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起哄凑热闹的机会,一时之间EQ成为每一个人的口头禅,以EQ为名、讨论EQ的书籍论文,以及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忽然间充斥在我们的大街小巷。有时候EQ像乡野传奇,口耳传播,人人皆似懂非懂地知其一二;有时候EQ堂而皇之进人学术殿堂,众口喋喋,实证分析,有模有样地侃侃而谈。如果你到今天仍然不知道EQ你就逊毙了;如果你到今天仍然不能以为话题品头论足一番,在众人之前高谈阔论,你还算什么辅导专家、研究学者?管你懂不懂EQ,在《EQ》大畅销的压力下,如果你不好好地EQ—下,那么,你的扮?未免太差了。“那个家伙可惜哪可惜一一没有EQ!”我保证你会听到别人对你撇嘴斜眼的批评。

“所以一一所以你一”我就知道你心中也不免暗笑地正在琢磨要不要讲出下面这句话来:“所以,你也非得谈谈EQ不可啰!”

一点也不错,憋了这么久,再不透透气,怕就会被排山倒海而来的压在底下,憋得死死的了。

既然要谈EQ,首先我要问的是为什么《EQ》这本书会畅销?我想大家都知道,追究一个为什么是任何思想、学术、研究的起点,如果要讨论EQ的问题,我们首先要问的问题便是:“为什么?为什么《EQ》大畅销?”

答案之一:人人觉得自己缺少EQ、没有EQ,所以赶快买一本《EQ》,放在书架上或安置在床头。至于看不看,是另一回事;看不看得完,就更不用问了。这些人以为买了《EQ》,就会有EQ。《EQ》大畅销,这是主要的原因。

答案之二:《EQ》的促销广告人员的EQ实在太高了,亏他们想得出来IQ+EQ=成功”这么一个伟大的公式。相信他们一定是经过一番彻底精密的调查以后才定出这么一个绝妙的销售推广策略,比起那些劳师动众、浪费公款的各大政党推出的民意调查,真不知准确了多少倍。这个广告促销策略最少抓住了人的两大心理事实:一、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IQ还算满意〈其实天知道!IQ高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看过前文的读者朋友想必同意我的这个说法二、绝大多数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种莫名的挫败感。他们很不服气地看着别人成功,并且仔细地把自己的IQ与那些成功人士的IQ反反复复地比来比去,结果越比越不服气。“他一他凭哪一点!哼!”想当年我们一起修课的时候,他在哪里?也不知他怎么混毕业的?然后摇身一变,他越爬越高,自己却还是蹲在原点做一个自认为IQ还不错的好人,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事业上的成功总离我那么遥远呢?没想到闷了这么多年,如今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自己缺的就是这个什么EQ而别人的成功,正是他们有这个自己想都没想过的EQ啊!原来如此。当然,汲汲追求成功的我,再也不能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买他一本《EQ》再说。也许有了这本《EQ》以后,自己EQ大增,到那时,打倒群雄稳坐成功交椅,岂不快哉?

答案之三:这个社会中痛感自己不成功的人实在太多了,人心中总埋藏着怀才不遇的愤愤不平。这种愤愤不平的情绪像火山下面的岩浆,一直在那儿蠕动奔腾,寻找一个可供发泄的机会。当然,这种人必然是一群“成功”的追寻者,他们早已准备好为着“成功”不惜付出一切。他们渴望“成功”,他们苦思冥想钻研“成功”之道,所以他们的案头早已布满了各式各样指导人如何获致成功的书刊秘笈,只可惜“成功”离他们仍然十分遥远。如果要问在这一阵猛烈追求成功的浪潮之中谁成功了?那么出版“成功”系列的书商无疑是第一批“成功”的人。当然《EQ》所带来的“成功”,对作者、译者、出版者及销售者而言,更是成功中的成功。难怪《EQ》一书的原作者也要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地来到台湾,巡回各地发表如何追求成功的系列演讲了。在台期间台湾媒体文教记者争相采访报道,甚至李登辉也亲自接见。看来《EQ》这本书仍将挟其横扫1997年台湾文化出版界的余威,成为1998年书籍市场中的宠儿,销售长红,盛况可期。

EQ究竟是什么? (情绪商数)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什么叫做情绪商数?如何测定情绪商数?谈起来比我们在前面谈了半天的抑更难说个清楚明白。因为有关…的探讨,或试图测定设数值的努力,已进行了九十多年。从1905年法国的“比奈·西蒙量表。

正式问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量表以后,尽管仍有争议,时加修正,但是抑的讨论研究已经登堂人室成为心理学、教育学教科书中必然出现的章节,…测验也越来越被视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范畴。从那时开始,旧的研究已是一项可供实证研究、观察分析的客观的学问。可是什么叫做EQ?你会发现EQ只是哈佛大学教授一书的中文书名而已。

这样的一本书以《EQ》为书名发行中文版,当然也是《5^》这本书畅销的原因。可见得一本书内容是什么固然重要,但书名是否能一击而中,摸到人心中的痛处,抓紧人心中的第一个感觉,恐怕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我知道大家都在谈EQ,但是能说清EQ是什么的,或者好好把《EQ》这本书看完一遍的并不多。过去许多年,台湾人非常注意IQ,以为IQ会带来成功。但是自以为有了IQ,同时也觉得自己成功了的人却并不多。而今忽然发现有个东西叫可以带来成功,当然会趋之若骛地EQ起来了。EQ是什么?是指人活在人群社会中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与他人、与他所属的文化社会互动、交往的能力。至于什么叫情绪商数、如何测定情绪商数、什么样的情绪商数会影响人生的成败,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仍是一片空白,从来没有人研究过。所以《EQ?》这本书所引来的风潮,只是拓展了我们对人生问题思考的另一个面向。从人所具有的这个面向来思考,人是活在社会文化中的,因此,人必然要跟另一个人发生关系。这个人不是我,也不是物,更不是上帝。作为一个独特的我,怎么样才能跟另一个独特的“我”以及许多许多另一个独特的“我”所组成的文化社会交往互动,的确是一件既艰难而又充满了吊诡的事。所以《EQ》这一本书一上市,立刻洛阳纸贵,不畅销都不行了。

《EQ》大畅销也许不能增加我们EQ,的但至少证明人发现自己缺少EQ、人需要EQ、EQ是我们从事全人思考不可或缺的四Q之一。

这个发现我喜欢。

看不到人,就看不到日。

讲到EQ,最常被引用的故事大概就是那个有关孩子吃糖果的实验吧!

从事这项实验的是心理学家瓦特‘米契尔实验的对象是斯坦福大学附设幼稚园的孩子(想想看他们的父母应该有不错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可都是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的教职员及研究生的子女啊〉,实验从1960年代开始,一直追踪到这群孩子中学毕业。实验的方式是在桌上摆好一些孩子爱吃的糖果,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迫不及待立刻要吃,只可吃一颗;如果他们愿意等若干时间才开始吃,则可以吃两颗。实验开始了,有些孩子立刻拿了一颗就吃了起来;有些孩子则用尽各种方法忍受糖果的诱惑,尤其是看到朋友吃得又香又甜的快乐模样,想要拒绝伸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有些人闭上了眼,不去看那些诱人的景象;有些人将头埋入手臂中,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努力让自己睡着,以求拖延等待时间,以便获得两颗糖果。米契尔把这些幼稚园的孩子分成两组加以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在幼稚园期间即能抵抗诱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时显得有较佳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具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他们在压力下比较不会崩溃退却、紧张或乱了方寸,能积极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小时一样能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反之,立刻拿了糖果吃的孩子约有三分之一比较缺乏上述这些特质。他们怯于与人接触,顽固而优柔寡断,易因挫折而灰心丧志,遭遇压力容易退缩或惊慌失措,容易怀疑别人、忌妒别人、羡慕别人,因而常觉不满,也因易怒而常与人争斗。这项实验到这些孩子中学毕业时又对他们进行了一项评估,结果发现在幼稚园时即能耐心等待的孩子,语文表达、专注程度、制定与实践计划能力、学习意愿等都较佳,他们的人学考试成绩也普遍较为优异,尤其是平均语言成绩及算术成绩,总分差距多达210分。在引用这项实验的结论时说:

“4岁所做的糖果实验与智力测验同样可预测孩子将来的人学考试成绩,但前者的准确度是后者的两倍……也就是说克制冲动的能力是IQ之外与潜在智能很有关的重要因素,小时候克制冲动的能力也比IQ更能准确预测少年犯罪的可能。有人说II?是不能改的,因此可代表未来发挥能力的极限。但克制冲动或准确判读社会情景的则可以学习而得。”

这个吃糖果实验说明了什么?EQ很重要;只有IQ没有EQ的人只能吃一颗糖,有了EQ,才吃到两颗糖;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基本因素。髙的人成绩比别人优异,能够帮助一个人成功地建立事业,解决难题,或成为一个有名的运动选手。总之,有了EQ才能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击败对手,成为人生战场上的胜利者。

米契尔把这个实验的发现用一个十分冗长但却很像学术性论文的名称来形容,他称这种EQ为“目标导向的自发式延迟满足简单地说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冲动,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求达成终极目标,获得成功的能力。在《瓦的一书中特别指出,“克制冲动的能力^也就是20^是1卩之外与潜在智能有关的首要因素”。我的问题是,如果…是测定人的聪明智慧、学习能力的工具,那么什么叫做之外的潜在智能”?如果EQ是IQ之外的潜在智能,是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IQ?漏掉了一些什么重要的智慧因素,以致沿用已久的~测验测不准人真正的智慧在哪里?我此刻所要谈的是如果克制冲动的能力——也就是EQ——是一种潜在智能,那么我们要怎么样看待EQ才不至于混淆思路,影响判断?

我觉得《EQ》这本书大畅销以后带给广大群众的影响并不是追求朗朗上口,其目的是在人生战场或是职场上击败别人,获取成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手段化以后的追求的是成功,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想得通的东西,所以仍然是以X。为目的、为手段的单面向人生的追寻。这种单面向人生的悲苦危机,我也曾一再申述,如果只是加速甚至恶化这种唯物化的人生追求,恐怕不是人类未来终极之福祉吧!

从全人理念的观点来看我们将怎样解释IX?呢?我们知道人除了具备可以看得见、可以想得通、可以摸得着的物质肉体以外,人从一生下来,不,甚至还没生下来就已经与别人发生了极为密切复杂的互动关系。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他所具备的生物体以外,形成自我无疑与他生存成长的社会文化太有关系了。社会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社会化及涵化,心理学家所讨论的自我形象与自我认同就是社会化与涵化的结果。原来每一个人都必须活在他所属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社会文化环境是由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人所共同形成的。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他的文化社会而单独成长为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所以讲就是讲一个人知道自己如何活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中,只有这种人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并进而发展自我。以?既然是探讨一个人如何活在他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中,的根源自然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激烈的竞争?是打败对方、壮大自己、获得成功?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眼中还能看到另外一个人吗?或者“人”早巳不见了,在我们的人生战场或职场竞争之中,我们只看到一个一个竞争对手,我们只看到一个又一个妨碍我们获取最后成功的障碍。如果要成功,我们必须用尽我们的1^、把这些竞争对手、成功障碍一一铲除。在这种情况下,将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为紧张,人生战场上的战况更为惨烈。我相信这样的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从全人理念来看,扣是认识自我、面对自我的智慧。我是独特的,我是主体的,“我是什么”比“我有什么”更为重要,我的个体性不容忽视。把这样的“我”放人人际社会文化关系中,与另一个这样的“我”相接触,是“我”与“我”的关系,也就是两个互为主体的“我”相互遭遇互动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我一你”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唯物的“我一它”关系。真正地认识自我才有真正的设,才能在互为主体的关系中,认识与“我”接触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人”,是与我一样有独特性、主体性、个体性的一个“人”。有了这样的认知,的发展才能在相互尊重而非竞争的基础上展开。

不再是打倒对方获致成功的新式武器。摆脱了竞争心态,以“我一你”的眼光去看另一个人,不论他是什么人,有钱的也好、没钱的也好,有地位的也好、没地位的也好,有学问的也好、没学问的也好,同文同种的也好、异邦外族的也好,漂亮健康的也好、丑怪缺陷的也好,种种差别都在我们眼前忽然不见了。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人”,一个个独特的、主体的、个体性完完整整的“人”。从“人”出发,2(5的发展与建立才能顺利达成,圆满可期。

的基础在人,看不到人,就看不到。看不到人的是杀害IQ的元凶,你说是吗?

同类推荐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我想写一本有我自己特色的书,书里面的观点也是我独一无二的。”正在整理晚上节目文字稿的老舒慢悠悠的说道:“我的书会涵盖三个内容,一部分是绝对独家的东西,我的独家,我们栏目的独家,一些很好的观点,其次是我在栏目中说过,但是感觉还没有说透的,我在书中继续深入,最后就是某些不适合在电视上说的观点和事件,我也想探讨下。”借用了白岩松的话:“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舒中胜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寻找常识、与人共享”。
  • 古典与现代(第一卷)

    古典与现代(第一卷)

    《古典与现代》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期盼,而真正的古典离我们实在太久远,几成绝响。离得远就更有拉近、打通的必要,尤其在喧嚣、嘈杂之时。人始终需要从自然中获取灵感。灵性之所以日渐枯萎,是因为人们常常在忙碌中渐渐与自然隔绝。真正健全的读书人与天地契合,享受孤独,吸其精华,刨根究底。精神呼唤回归,让我们一起怀念那健康自然、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身心一体的生活。人类原本不分文武,原本文史哲一家,原本上下左右交融;心灵本该丰富多彩,本该兼容并蓄,像不同声部的大合唱,像美轮美奂的交响乐。
  • 档案信息检索

    档案信息检索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档案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尤其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实施。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热门推荐
  • 五零后记事

    五零后记事

    一朝穿越,她该怎么扭转乾坤?作者剧透,当过人来做过灵,见过妖怪耍过仙,走路带风行带雨,成神路上不孤单。完结作品:《路人甲日常》《开挂人生之修真界的假仙》
  • 大唐之怼人就变强

    大唐之怼人就变强

    穿越时空成为唐朝太子李承乾,开启怼人系统;怼人一时爽,一直怼人一直爽。P.S该系统引起极度舒适!提示:怼李世民掉落治国之才,是否装备?提示:怼唐三藏掉落长生不老,是否装备?提示:怼孙思邈掉落妙手回春,是否装备?现有永久技能:过目不忘、治国之才、强身健体、酿酒精通、百毒不侵、弓箭精通、佛法精通、长生不老、妙手回春、烹饪精通……QQ书友群:750656531
  • 我家的小可爱太甜了

    我家的小可爱太甜了

    一开始,“做我女朋友一个月,要求你提。”一个月后,看着江茶和别人说说笑笑,翟单枞怒吼:“你敢红杏出墙?”江茶:“一个月期限都过了,你没资格管我和谁在一起。”翟单枞:“老子瞎了眼才会对你念念不忘,我没说分手之前,你就永远都是我女朋友!”结果江茶一辈子也没被分手……全A市的人都知道,商业新贵翟单枞是宠妻宠得无法无天的宠妻狂魔。“老公我要这个包包。”“买。”“老公我要这个裙子。”“买。”“老公我想要这个小鲜肉,看起来好嫩啊。”“你试试!敢找小鲜肉,腿打断!”
  • 血赤壁

    血赤壁

    这本书因为开的太赶了,所以有段时间断更了。小天打算重开一本,喜欢本书的读者,可以去看小天的新书,小天不会再让大家失望了。
  • 贤者之塔

    贤者之塔

    主要讲贤者之塔的十三种白魔法和我遇到的大量邪恶生物以及无数的黑魔法,天使与恶魔、正神与邪神、人类、精灵、矮人等与兽人、魔族以及邪恶的不死生物之间的战斗,神谕指引我们穿越无数的阴谋和陷阱走向最终的弑神之路。
  • 请你拉住我的手

    请你拉住我的手

    在江时光来之前,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认真学习;在遇见许世界之前,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也能体验到生活中不一样的快乐;江时光,拉着我的手,我带你去看世界;许世界,拉着我的手,我带你去看光.
  • 终极灵体

    终极灵体

    “吾以心神为证,天神在上。终将以一枉无前的决心,踏开一条,通天大道!”一阵仿佛来自九天冥府的声音传遍整个大陆。洪荒初现,天地异象,无数来自九天的劫云。汇成天字!尝尽世间冷暖,终成灵体。变幻万世古今,一人敌界。如若挡我者。杀!
  • 一剑刻魔

    一剑刻魔

    陈立认为这次穿越是一次有预谋的钦定行为,比如那条追了他八条街的闪电,以及三秒后哈着屎气的狗对他说:“就是你了,少年!”“喂!我只是一介宅男啊,请你另请高明吧!”这是一篇欢乐吐槽文,经常写着写着把自己逗乐了......
  • 天源传说之人族再起

    天源传说之人族再起

    十万年前,诸祖遭劫,人族黄昏!十万年后,万灵惊惧,异族环伺。人族何去何从?一异世灵魂伴神石而生,谱一曲人族再起的热血战歌!机甲、战舰、源力、进化液......这是一段人皇逆天而行的永恒传说!
  • 看妖

    看妖

    2014年的中国,向凛北风这个看妖人和他的徒弟爱莲因为樱帆一家的后裔樱帆彩而卷入了一连串的事件。无数人憎恨这樱帆,也有许多人想要得到樱帆一族的后裔,樱帆彩身上到底有什么,还有『塔尖』,他的阴谋与樱帆彩又有什么关系,各方势力的介入,北风绝不能是一个普通的看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