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13500000013

第13章 母亲(4)

“接奶奶回去。”

“有什么事吗?”

毛头望了三奶奶一眼,才答道:

“是的,昨晚上家里打坏了人,大少爷吃了一点酒,把交租来的人打坏了。”

“那有什么大不了,哪一年不是同他们搅不清,要打人就得有办法。我又不是郎中先生,我回去有什么用,告诉他们喊他家里人来抬回去,未必就打的动不得了,大少爷又不是行武出身,有什么慌的?”大姑奶奶经练很多的,当然不会一下就被这消息吓着。

“是,打得是有点厉害,是张伯祥的老子,上年纪了。他的儿子媳妇孙子一清早就都赶来了,哭哭啼啼,大少爷不管,骑马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人做主,老爷还在观海老爷家里,怕那边不肯放回,所以大少奶奶一定要请你老人家回去一趟。”

张伯祥的老子总有六十岁了,他家替罗家种田总也有六十年了,是他们祖父手里就种起的,素来是很好的,这几年他们因为死了一个儿子,有些活就忙不过来,儿女又多,就只好欠租了,年年总是缠不清,总是把老头子怂来说好话。罗家还不是那种十分横蛮不讲理的人家,看在老头子的面上,好好歹歹也就让了他们一些。这年不知怎么却弄翻脸了,年老人吃了那么大的亏,到底也不知道打成什么样子了,大姑奶奶一听是张伯祥的老子,也吃了一惊,却只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说道:

“已经打了就算了,喊他们抬回去。叫张伯祥懂事一点,他摸摸良心,待他们只有太好了的,少爷们吃了酒,失了手,脾气是有的,难道还要少爷们替他赔不是吗?我这几天不得回来,年里头再叫张伯祥来一次,我有话同他说。罗家坪上的药铺里,要他们去拿草药,说是我们家要的。听清楚没有?就是这样。”

毛头还想说什么,又不敢,只好退下去了。

曼贞心里很难过,张伯祥的老子,她看见过一次的,真是一个忠厚可怜的老头子,但是她也不好说什么,在这些家里吃醉了酒打人,并不算作新闻,像梅花桥的三爷爷那里,每年还不知道打多少人,厅子里还设得有公堂呢。这时大姑奶奶才又叹气道:

“五妹,你看我怎么能离开家,真是无法无天,张伯祥的老子那么大一把年纪,怎么就好动手打,一定打得很重。我们不是刻薄人家,书香子弟,讲出去还好听?并不是怕张伯祥,他自然不敢怎样,只是名气不好,还以为我们为一两担谷,来打伤老人。媳妇们真笨极了。我还是得回去看一看,叫他们预备轿子,我去吃两口吧。”

吃烟的时候,大姑奶奶又唠唠叨叨的骂儿子媳妇们,曼贞又留她,她一定不放心,所以匆匆忙忙就清理好东西,回去了。

后来听说张伯祥的老子因为人老了,腰上吃了一门杠,虽说不顶重,却受不了,当时就吐了血,第三天抬回去,第四天就死了。罗家给了他们三十吊钱也就算了。张伯祥为了这三十吊钱还磕了头,道谢呢。怨恨也有的,却只埋在心上,总有一天要爆发的吧!

家里的客人刚走,正好休息一下了,谁知那婴儿却很厉害的又病了,是出天花,真是把一屋人都骇死了。曼贞几乎有十天没有睡过,一颗心成天都是紧紧的,空空的,不知怎么样才好,幺妈说应该这样,她就这样,说应该那样,她就那样,请了一个医生住在家里,才算找到一个作主的,可以相信的人了。这个医生是死去的三老爷的一个老朋友,常常住在这里看病的,小菡喊他汤伯伯,从前也是多半只有小菡陪他,现在还是小菡来陪他。他过足了瘾的时候,就告小菡一些《聊斋》上的故事,把一个小孩听得大张起眼睛动也不敢动,他又告小菡一些短诗,所以小菡便成天唱着: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好容易才脱出了危险,婴儿瘦得非常可怕,只剩一点点无力的软皮铺在一些嫩的,看来欲碎的小骨头上,本来又不是足月的小孩,头发也没有,脑上的脉管在皮肤底下一下一下的动着,看见使人心痛。偏偏两个奶妈这时奶都稀少下来。幺妈很心疼的每天替她们杀鸡吃,也没有用。饿着的婴儿,便成天哭着。这样的劳瘁,这样的情境,于是曼贞也病下来了。发烧,七八天都只知道昏昏沉沉的睡,人也认不清,满嘴不时说一些胡话。一到了晚上,家里就更显得怕人,小菡在炕上睡着了,医生还躺在灯盘这边看一本《阅微草堂》,幺妈就轻手轻脚走了进来,站在炕沿边,低低的说道:

“汤老爷,我们奶奶还是那样子,请再去看看脉吧。你老人家看,不怕吧?她是去不得的,可怜这两个小的。你老人家再喝一口去也好,精神好点,唉……”

医生是宽慰她们的,也的确是细心的,每回去看脉时走过堂屋,都看到那死去的朋友的遗像,他也不禁有一阵凄凉之感,当然下药是更谨慎了。

“好,就再去看看吧,不要紧的,就是来头凶得很。你放心,包在我身上好了。”

他们擎着一个六方的小纸灯笼,两人摸摸索索从前厅走到堂屋来。堂屋里在长明灯的薄弱灯光下阴惨惨的一片灰白。屋子里也是一样,虽说在一盏小的茶油灯之外,又加了一支半斤重的蜡烛,而那一些寂寞的家具,却仍然不能有一点生气,厚的髹漆上,一闪一闪的映着跳动的光,和着病人的战颤的无知的呻吟。婴儿在隔壁屋子里也叫起来了,是什么东西在梦里也给了他惊骇吗?

又重新写了药方,连夜赶着煎了。幺妈的二儿子也住过来了。幺妈家的隔壁的一个妇人也赶来了。还带着她的八个月的女儿。奶妈们拿米汤稀饭,糕,喂她。她拿她的奶喂这瘦小的婴儿。小菡每天被幺****着给死去的父亲叩头,给爷爷,祖先叩头,给天地灶神菩萨叩头。幺妈又亲自上二十里外的一个观音庵求了水,许了愿心,病人终究到年边也就慢慢转弯了。病一转弯,希望便又来到了。小菡每天当她妈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要到榻板上玩一会儿,环境使得她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唱一点刚学会的短诗,又唱一大段山歌,零零碎碎又学一点故事,那些充满丁怪诞恐怖的故事。在丫头们,幺妈们的指示之下,她懂得了她是应该取悦于妈的,要亲热她,却不能闹了她,当妈厌了或是倦了的时候,她就该离开这间房,到汤伯伯那里去,或是躲在后房里,或是跟幺妈上厨房去玩。婴儿也稍稍养得好了一点,薄薄的有了一点点肉,也常常在把他喂饱之后,便抱到床边来一会儿。他也居然懂得望着那倚在床头悄然出神的母亲,微微的露出了寂寞的笑。他也有像他姊姊一样的那双大而圆,灵活而清澈,静静的望过来的眸子。这是死去的父亲的眼睛呵!这些温柔的慰藉,慰藉了那个做母亲的脆弱的,伤感的心情,人事的一些小小纠烦,又把这走到死境去的母亲拖回来了。唉,你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呵,你这个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的,你是这么孤伶,世界是这么强暴,但是,小东西呵,傍着你的母亲,不要怕,她一定要保护你,使你强大起来的呵!于是她喊奶妈们在床面前,生大了火炉,很舒适的替婴儿洗澡。因为她知道他的洗澡是太稀少了。她又叫丫头们替小菡也换了衣服。她还不能起床时,便又一桩一桩的为这些事忙着了,这些使她温柔的琐碎的忙碌。

汤伯伯便更清闲而寂寞了,小菡现在不能成天陪着他。他也很快乐,他的确没有疏忽过,他为亡友而觉得很安心。他留下了两张药方,就回家过年去了。

这里,这灵灵坳在悲伤中支持着,度过了这一个怕人的冬天。北风在瓦上叫,雪光瞪眼映着那死色的,凉透了的空阔的堂屋。度过了许多长长的冬夜,度过了许多讨债的难关。而也随着阳光,随着风,随着山上的小草,随着鸟儿的啾啾,溪水的泊泊而一同走到春天来了。春天的忙迫是只有更多的,可是春天会带来勇气给这些在窘苦中的人的。

曼贞家里是像许多人家一样,大半田地都是租给佃户们的,但是为了乡居的方便,为了家里闲空的用人们,为了农家的趣味,总是留了大门外最靠近家的几石田自己种。在往年,因为人手多,种得多些,到这一年,就只剩长庚一个人了,就只预备种一石来种。其余的分给别的佃户了。虽说只剩了长庚一人,长庚仍旧是一样的高兴。每到天快要亮了的时候,清凉的晨风,便悄然走到他的小屋,于是他醒了。他吹着口哨,披起短棉衣,走到厨房,灶上还有灶马在打架,他开了侧门,便在石坝上走了起来。鱼肚白的天空,变幻着干种的云团,青色的,紫色的,黄色的,红色的,金色的,而太阳在山的那方升起来了。后园子的鸡都高兴的叫着。于是长庚朝屋外走去,一条狗悄悄的随着他,又一条随在更后面。风送来什么香味呀,是春的气息呀,是那带了露水的潮湿的泥土的气味呀。多么惬意的空气呵!春天的早晨是冷的,但是他没有觉得,地下的泥土是湿的,他也没有觉得。他一亩一亩的绕着田陇走去,土是苏醒了呢。那上面已经在转了颜色,有紫云英的芽了吧。于是他便又想着那紫色的小花开满田地的时候的景色。太阳会照在那上面,有小蜂来徘徊,而他呢,他便学着他父亲,坐在那高坡的地方,环望着周遭,那远远近近的紫色的海,敞着胸前的纽扣,燃着刚刚学会的旱烟管,悠然的凝视着,而且想着:动起手来吧!实际,他不能再休息了,一天要比一天的忙,要辛苦起来了。但是这样的忙是有结果的,当他站在禾地上扳着稻穗的时候,那金色的谷粒撒到桶里去,当他一石一石的从田里往家里挑的时候,心中是多么的高兴呵!幺妈总是用花布包着头,站在路口边来欢迎他,安慰他,她还会倒一大碗凉茶给他,虽说这些谷子并不是他的,而是他的主人,他称着老爷的,但是谁能说这田地,这谷子不是他的呢?只有他爱它,像对一个自己的亲生子,那么朝夕不离,他耕着它,他站在它里面,它用温柔的湿的泥水浸在他的脚上,他在梦里还不忘记要它受营养。他收获了,挑到老爷的仓里去,而老爷们并不爱它。当它变成了米,在大锅中沸着时,喷出不可形容的香味,只有他才会在心中发笑;或是当它又运走时,被主人卖去还债时,也只有他是何等的懊丧呵!他是一个佃农的儿子,又做了长工,他从小就在土地中生长,没有经过天干水涨。而雇主又是宽仁的,所以他倒是一个乐天安命,肯卖力气的,青年伙计。

幺妈也像恢复到了青年,她不停的四处穿走,她分配每一个人做一些什么事,连极小的事她也不会忘记。她的二儿子回去了,可是她的小外孙又来了。因为他已会看牛了。他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她在每天晚上,当一家人都睡去了的时候,她便要悄悄的站在曼贞的背后,她会说:

“奶奶!我说,我们今年多孵它一点****,不要像往年糊糊涂涂糟蹋了,挑到城里去,说要卖二百多钱一只呢。就是蛋也五钱一只。”

曼贞望着她笑笑,她不答应她,她从来不会想到她们应该要贩鸡子的。她知道她的好心,却以为办不到。

但是她还要说下去:

“不只要多孵一两百个鸡,就是猪仔也要多养些,剩饭,剩菜,泼了也罪过,家里糠也现成的,现在老头,又没有事,到秋天也是笔大进账呢。奶奶别看不起,现在不比往日,总要盘盘算算过日子,有些空架子,就正好收起来,少些应酬,就少些开支,要排场要热闹,日子在后边,只要小少爷争气,还愁没有么?”

曼贞有时也会有点心动了,她答她:

“这些我都不内行。假若爷爷们说话呢。”

“那怕什么,他们到了这一天,也只得这么呢,卖点家里多下来的东西,做做零用,也说话!要管闲事,就得一齐都管,爷爷们又不会替你抚孤?还会像往日,老太爷那时是不同,那时的叔叔们才真像儿子待他,他也就不枉了他们的苦心,挣来的功名也就不小,算对得住他们了。我看,都得盘算一下,秋蝉也空着,我几时都想把去年收的花子托人换点棉条,一天总也好拉出一点纱来,我空了,奶妈空了,也好拉拉。还有就是奶妈也得喊走一个了,说是大锅里的饭,究竟能省得一口是一口。奶奶当然这些事都不懂得,那奶奶就不管,让我老婆子做去就是,只要奶奶说声好。屋子里总有个主子,我到底不过是一个奴才。”

、“依你说,那就随你吧,只是不要让大家都晓得了,说我们家这样也卖那样也卖。”曼贞自己也实在没有更好的计划,她除了能够替孩子们想到新衣的添置,就不懂得想到更远的地方去,她不过只有一个吃苦的决心,为了孩子们的生长,她可以捐弃她自己的一切,命运派定她该经过多少磨难,她就无畏的走去。其实她是连所谓苦,怎样苦法,都是不清楚的。

奶妈真的就被喊走一个了。走的时候,曼贞送了她两件旧衣,量了三升米,红薯和芋头也装了一篮子去。秋蝉也坐在后房里呜呜哑哑纺起纱来了,开始还觉得好玩,过后就懒起来了。于是幺妈就走过来骂道:

“你以为是替我纺的?你以为明闩嫁出去就不要衣穿?奶奶该拿多少钱进城替你去买么?”

于是秋蝉又继续纺去了。曼贞一人坐着没有事,从前刚嫁过来时,也好玩试过几回的,于是她便走去看秋蝉。秋蝉懂得了她的意思,便说道:

“奶奶也会么?要不要试试?”便赶忙站起来。

奶妈也凑趣:“容易的很呢,我看奶奶没有弄过。”

“会的,怎么不会,恐怕还纺得好些呢。”曼贞便坐了下来。果真她纺得很细,纱又匀,到底她的手轻,可是只几下,手就抬不起了,于是她又丢了它,看看别人纺,倒也有趣的。

小菡成天跟着幺妈四处跑,把猪食狗食,喂鸡喂鸭,到菜园去,到后园去,看做山芋粉,看磨米豆腐,看冬笋坏没有,看装杂粮屋子里的鼠穴。幺妈带着她,便要告诉她许多。有时她就跟着顺儿。有时骑在老头肩上到池塘的那边采一些梅花,又采一些李花回来,供在灵座边,也插一枝在妈的房里的花瓶里。她不出去的时候,就靠在妈的怀里,唱歌给妈听,奶妈们又教了她许多新的。她喜欢弟弟得很,常常用小指头去摸那嫩脸,小弟弟也会同她说话了,“哦,哦,哦”的学着她。她笑,弟弟笑,于是妈也笑了。

这里的春天,虽说爱下小雨,却更多好的太阳。只要是晴天,便暖烘烘的,穿薄棉衣还觉得热呢。有几次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幺妈便来劝道:

“奶奶,桃花在炸苞呢,大门口走走吧。今年的雨水不错,旧年的那趟大雪就下得正好,你去看看吧。外边虽说有点风,不要紧的,走走人会心宽些,要秋蝉扶着你。”

曼贞望了望窗外的阳光,便高兴的答应了。于是带着秋蝉,顺儿又牵着小菡,跟着幺妈,一行人就出发了。刚一走到大门边,三条狗又加入了这行列。

“呵!真是春天了呵!看,我多久没有出大门了,景色真是全变了呀!靠池那边一排红的就是桃花么?那年陈家花园送我们的两株玉兰,没有谢吧?”

“那不是桃花,是紫槿,桃花不是挨着菜园那边路上么?呵!老屋的花园里一定热闹得很呢,那边的花儿真多,什么花没有!幺老妈!是不是?”秋蝉插嘴说。

“唉,好久没有出来,眼睛都觉得不行了呢,那外面远远的有些黄的是菜花吧,油菜就开花了呵!”曼贞不觉的在心中来到了一些快乐,她用温柔的眼光,向四方眺着,风送来一些什么香味呀!有一只小鸟儿在她们头上掠着飞去了,是燕子来了么?她们的巢没有坏吧?小菡走到了妈的前边,她跳着走,而且伊伊呀呀不知唱些什么的唱起来了。

她们沿着大石板路慢慢的走了出来,两边的柏树,也点缀了一些新的绿意丁。曼贞忽然走到树里边,取下头上的发针划开一面大蜘蛛网,而且边说道:

“应该常常照应一下呵!”

“没有人手啦,要做的事情真是多得很,等奶奶身体复原了,我们要一桩桩动起手来呢。要是奶奶能提一个头,关下心,一切就容易了。再等两天,我们叫两个短工把屋前屋后都收拾一下,还叫一个花匠来,把几盆花也打整打整,几株树看看,包那时就好了。”幺妈兴致好得很,她很希望曼贞能动起手来,同她商量,照着她的一些安排做去。她是只想怎么把这家弄好起来的。

她们走到路口了,曼贞在一个石磴上坐了下来。长庚正在外面的一块田里,披着短褂,把着犁头,跟在牛后边,叱叱的赶着。而紫色的海,那些他爱的紫色的小花,就在他走过的地方翻滚,毁灭了。他一看见了这行人时,便停住了。送过来大声的问讯:

“幺老妈!奶奶也出来了么?奶奶,你老人家好,今天天气真好呢。”

曼贞只对他点了一点头。于是那强壮男人就又很艰难的赶着牛走去了。

“这汉子用得呢。是个本分家伙。只要不去碍他,他做事总是像做自己的一样的。有头脑。”幺妈小声的又为这年轻男人做了一次介绍,便又大声道:

“到场上抱窝猪儿回来,不要忘了呵!”

“记得的,明天就去。”他并没有回过头来,只送来这愉快的回声。

远处也有人在翻松土块。那些田地也是曼贞家里的。一直再下去,才是七爷爷家的。七爷爷的屋,从这里也可以望得见,一条白墙和一片黑瓦。坳子外边还有几户人家,都是些佃户们的家。另外这三边都堆着一些不高的山,山上全是柴树,翻过山那边去,便都是别人家的了。那些山脚头,也围绕得有人家。灵灵溪从后山边流来,转了一个大弯,这条溪水很长,都是在山丛中绕着圈子流的,一直转过坳外到柴竹坞,到……地方去了。因为是条很小的溪流,又不顺着大道,就没有什么人留心它,名字更是没有一定的了。这真是一个安静的处所,除了小鸟们,小蝴蝶们,小蜂子,小虫们,就不会再有什么闹声来扰着她们了。曼贞她们在这里逗留了一会,才又被幺妈催着,于是走过池塘。你看那些蓝天中的云团,就在那水中飞,麻色的鸭子,有着红嘴的鹅悠然的浮在那上面,一看见人来,就游过一边去了。路旁野草里有些紫色的小花,白色的小花,又有一些柔枝伸到路旁来了。曼贞真的要扶着秋蝉才好走,虽说她已经换了平底鞋,也实在有点累了。幺妈一定要把她带到菜园边看桃花,实际她更想曼贞能看一下菜园。老头和来发(就是她的外孙)都从菜园里迎了出来,于是幺妈就说道:

“奶奶,进去看看吧。我同老头商量,我们家今年人少,要不到许多菜,我们种了一大片花生,南瓜也划了一大块地,过几天要搭一个大棚了。奶奶就是不作兴卖,送人情也好,就免了拿钱出去买。我们有得饱吃的。来发这小东西还好,捉虫拔草都还要得。不光只桃花在炸苞,柳树也在黄了……”

曼贞当然懂得她的意思,就给了她一些高帽子。她还想拖她去看鸡,去看猪,去看新生的竹子,却不可能了,因为她的脚,她的虚弱的身体都使她谢绝了她的好意,而不得不扶在丫头身上先回房去了。幺妈和小菡就留在外边。

天气一天比一天温暖了,曼贞还出来过几次,连婴儿都跟着抱出来了。甚至连着几天她都在外边。秋蝉替她安置了一张柳木椅子,她带着小孩们在坪坝上晒太阳。往年她是很少机会出来的,因为家里大半时间都有客,她一个人吊手吊脚走出来也不好,用人又多,她又什么都不懂。有时也想出来玩玩,总因为一些原因阻住了。现在成天没有事,又当春天,家里又没有人,丫头老妈都是只欢迎她出来的。幺妈便又告诉她许多应该知道的事,一些农家的事。她就常常同奶妈们也谈起天来了:

“你们那里也是这样的么?你们那里有高山,我想总没有贵州的山高,我小的时候,跟舅老太爷打那里过,真是骇死人,哪里看见山脚,全是云,就像一片大河在脚底下。不过讲山水还是云南的好,真秀气,天气也好,不冷不热,就是太远了,走山路得两个月,听说现在可以走外国又飘海,倒快许多,也不晓得是一个什么走法……”

什么贵州云南,山水,奶妈们一点也不懂,只是唯唯答应她。不过奶妈却忍不住好奇的问:

“奶奶!外国到底是个什么国呢?”

同类推荐
  • 赌徒陈汤

    赌徒陈汤

    青梅竹马乐萦、斗鸡都尉萭章、廷尉陈遂、匈奴郅支单于、北军中垒副校尉陈汤;而这五个主角,又引带出四个配角用不同风格娓娓道出几则短篇故事:结巴的县令之子王君房、身份神秘的陈汤之母、粗中带细的强盗吕仲、擅说鬼的老仆陈长年。
  • 窟野河

    窟野河

    陕北农村青年高光亮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娶一个媳妇、养一大群羊,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来他家乡进行煤炭地质勘察的“公家人”后,人生境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他与粉花私奔南下铜城,经过几年煤矿工人的磨练后回到家乡承包乡办煤矿。吃尽苦头、几多磨难,他居然成为坐拥亿万资产的煤老板。在美女博士郑媛总工的建议下,高光亮决定转型投资洁净煤,其间却引发了妻子粉花的各种猜疑。同时,煤炭价格持续走低,洁净煤还不被大多数客户接受,而副董事长杨圪劳釜底抽薪,私下煽动股东要求退股变现的重重困境几乎让高光亮不堪重负。在挫折和迷茫中,他该何去何从?
  • 南风入我怀(全集)

    南风入我怀(全集)

    讲述了公关女神南风,处心积虑接近陆城遇,故作姿态的扮演拜金女算计陆城遇,之后被识破的浪漫的爱情故事。
  • 21世纪中国最佳短篇小说(2000-2011)

    21世纪中国最佳短篇小说(2000-2011)

    短篇小说是用显微镜看世界,写底层的生活,王祥夫的《半截儿》、裘山山的《野草疯长》、方格子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和笛安的《圆寂》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场景,给我们营造了不同的氛围。刘庆邦的《信》是本世纪初的作品,是一个矿工写给恋人的信,成为留给恋人的唯一挂念。付秀莹的《花好月圆》就完全是在人心诡异的基础上架构起故事情节的。《香草营》本以为是个偷情故事,但苏童却以命运的神秘性作为基调进行构架故事。潘向黎在《白水青菜》用慢火炖浓汤的方式把今天的爱情炖了又炖。总之,好的短篇小说一定是一件以语言为材料的艺术品。
  • 我的安东妮亚

    我的安东妮亚

    波西米亚移民雪默尔达一家离乡背井来到内布拉斯加。最初踏上这片荒僻的土地时,他们赤手空拳,生活无着。雪默尔达先生承受不了思乡之苦和生活压力,最终开枪自杀。雪默尔达去世后,他的女儿安东妮亚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像个大男人似地,从这个农场到那个农场,四处去打工”。后来,安东妮亚去镇上做帮工,暂时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是在帮工期间,她被人诱骗怀孕,后被人抛弃。经受沉重打击的安东妮亚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回到乡下,独自生下孩子,重新开始生活。她与农民安东·库扎克结婚成家,共同创业。20年后的安东妮亚儿女满堂,生活充实富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轮回墨天

    轮回墨天

    千山万水寻觅难,因果皆在轮回中。各个大陆都充斥着神话与传说,孤身与世界对抗的大魔王墨天亦正亦邪。自命不凡的小霸王墨天,凭着一段段离奇往事回忆,不断追寻着那召唤他的声音。手持创世系统,疾步加狂暴,引燃加眩晕!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闪现过墙技!小霸王墨天又能否如传说中的大魔王一般在这世间留一段传奇。借真实的感情描述虚拟的世界,用虚拟的人物唤醒心中真实的自我。
  • 星河九霄

    星河九霄

    跨过一个世界,我仍能感知到你的存在。我们怎样才能相识?是谁借了谁的心?你为什么要让我无情。我没了感情,没了心,却依然能隐隐感受到对你的眷恋。我们曾经有一颗心,叫九霄——
  • 如若此生未相恋

    如若此生未相恋

    七年前她为了他舍弃了一切,最终却惨遭抛弃。因为他,她生母惨死,还未出世的孩子以最残忍的方式离开人世,她成了有名的“荡妇”“贱人”,她把自己逼成了一个“木偶人”。而这一切,原来不过是一场算计,他的背弃,不过是演的一场戏。他获得亿万身家,名利双收。她一败涂地,一无所有。“你知道吗,傅以陌,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一件事不是我爱你,你负我,而是你并未负我,可我已经体无完肤。”当七年后,他再回来的时候,面对生无可恋的她,将一切清盘拖出的时候,是否,还能赢回昔日的恋人?“从她选择跟我走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无论往那边走,都是输……”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在最无能为力的年华里,遇见了最想守护一生的人。
  • 向往之文娱之王

    向往之文娱之王

    做了二十年的人生龙套,才发觉这个世界其实是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所改变!这是一个改变,也是世界的改变~他是李煜,带着一个世界智慧结晶而来的李煜~推荐新书【从管理自家果园开始】!!!闲人新书,劳烦各位大佬们收藏一下咯!!!
  • 铁拳重案

    铁拳重案

    我叫赣姚,因为我爸姓赣,我妈姓姚!当我穿上这身制服时,我时常在想我抓的完这些混蛋没有,没错,我是一名警察,一名刑警,这是我的故事...
  • 被穿成了攻略目标肿么破

    被穿成了攻略目标肿么破

    对于程序员中顶级大神陈晨而言,最恐怖的不是被迫穿越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最恐怖的是在每一个世界里总有那么一个人或一群人想要对他进行各种花样攻略。作为程序猿大神,陈晨只得三十六计齐上阵,被迫每天演“宫斗”。是不给他们攻略呢?还是不给他们攻略呢?程序猿大大哭唧唧,持续泪奔中:被穿成了攻略目标肿么破?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

    国学。又称“汉学”、“中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思想分,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为标准,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学者认为。国学首先是自然国学(一阴一阳谓之道),其次是生命国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次是家庭国学(家和万事兴).最后是公益国学(周乎万物道济天下)。总之,国学乃是“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的学问。
  • 叶思恋:腹黑少爷别惹我

    叶思恋:腹黑少爷别惹我

    青葱的岁月,唯美的誓言。第一次的相遇,第一次的分离,关于你的一切都是我所珍藏的记忆。“以音,天涯海角,你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 战国之燕赵风云

    战国之燕赵风云

    这是一个战事频繁的时代,生命如草芥,游侠与妖怪横行。在辽阔的古燕国大地上,一个原本懦弱的少年,在众人的帮助下,经历了怎样的生死,竟然改变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