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8600000015

第15章 为什么建立WECD(二)

正如中国的大公国际评级机构的出现一样,中国大公国际的出现打破了以美国为主的国际评级体系,在这个评级领域终于有了一个不同的声音,人们有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国际评级体系,无论是对评级者还是被评级者,长远来看都是利好!例如,正是由于中国的大公国际率先对美国的国债作出了下调的评级趋势,才迫使美国的标普(S·P)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不得不也跟着对美国的国债作出下调的动作。(其实美国评级机构的内心是极不情愿的,不过他们再不作出一些表示的话,那么其自身的权威和公正就大打折扣了,这会危及其自身的存在,所以不得不来个“丢车保帅”的办法,“车”就是美国的国债,“帅”就是他们自己。)将来WECD的出现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出现。

目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保护期已经结束,但贸易纠纷却有增无减。贸易摩擦的国家和地区有扩大的趋势。即使到了2016年,中国成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也不意味着“平安无事”了,不排除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相关行业采取新的贸易保护手段,这是很有可能的事。目前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欧盟、韩国修改食品卫生法、美国的337条款,都是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而面对岌岌可危的情况,我们应付的手段和人才都很有限,据了解,我国目前有9000余家律师事务所,有11万余名律师。但是,其中懂外文的律师人数并不多,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2000多人,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知识的律师更是凤毛麟角。国家经贸委的一位官员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能打WTO的国际官司的专业律师的确不多,一场官司一般都打上一两年,可企业想找一个会应诉的律师都能,有的律师连填写调查表都不熟悉。而各高校培养的人才基本上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是高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不能责备高校。)复合型的人才只是大家的一种呼唤,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他需要长时间的摔倒磨练才能培训出来。

创建WECD,需要有创新性的人才。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WECD可借鉴世贸组织对人才的要求,在有些方面是基本一致的。有世贸组织的资深官员认为,世贸组织的人才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一是商务外交型,在商务、经济、政治、法律、贸易、谈判技巧等方面具备相当的知识。其二是各行业的专家,例如农业专家、金融专家、法律专家、知识产权专家等,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复合型的人才,这些人应当熟悉某个技术、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业务,有相当的实际操作的经验,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对国际法律体系和贸易规则的状况非常熟悉,同时鉴于国际贸易问题的复杂或多样性以及专业特性,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可针对知识产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三大支柱,分门别类的进行培养。但我们应该记住真正的国际贸易专家型的人才,不是仅仅在课堂里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必须在贸易纠纷的解决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而WECD的人才在具备上述能力之外,更需要一种大胆创新的能力,这种观念的创新尤为重要,这种个人素质中的软实力发觉培养起来会更加的困难,然而就是这种人,才是WECD真正需要的人。

在实现贸易强国的道路上,归根到底是要靠企业的实力和策略来说话的,但在游戏规则的研究和制订当中,只有政府起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签不签协议,签什么样的协议都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而在未来成为贸易强国的道路上,大家都明白要成为“工业强国”、“品牌强国”、“技术强国”、“产业强国”等,很多都是企业层面上的事,可是在这背后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例如法国在二战后,对关键领域实行举国体制,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使法国在核能、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等走在了世界前列,大大增强了出口竞争力。世界著名的“硅谷”汇集了美国众多的高科技公司,它的出现是偶然的吗?背靠著名学府的地方多了,可为什么偏偏在美国出了个“硅谷”。“硅谷”的成长看似没有美国政府的干预,实际上“硅谷”的出现与美国里根时代起美国在国防领域大量投资发展半导体、新材料、太空技术、以及后来的互联网等扩散到商业领域密不可分,试问哪个国家能像美国一样去吸纳这么多的高科技并把它应用到商业领域,很多国家的高科技技术只能用来研究而并无可应用的商业领域。(印度的软件比较出名,可是印度的软件主要是出口给别的国家的,本国应用很少,并没有改变印度硬件落后的名声。)所以“硅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韩国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起,由政府大力扶植买来了钢铁、汽车、电子这些现代化的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了气候,跨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因此成为贸易强国首先需要政府支持现代化工业、科技以及新技术的发展,这是前瞻性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制订一系列保护、鼓励贸易发展的政策,制订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政府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搭建一个国际贸易的平台,比如中国已建立起来的“广交会”、“高交会”等一系列的交易会。目前的问题是如何继续扩大和深化这些交易会的功能和影响使之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交易会。在这方面,德国是很好的例子,在2008年世界最重要的100个博览会中,德国占了59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展之国。

六WECD的四大支柱

(一)拓展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中非自贸区。

2005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会议上宣布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5项重大举措,都与非洲有关。2006年中国政府发布了首份面向一个洲的政策文件——《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提出了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非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致力于与非洲国家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合作。中非集体对话与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和合作平台——中非合作论坛,与2006年秋季召开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探讨和推动中非各领域的合作。中非关系的持续、快速、深入发展,为中国与非洲各国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在历史上,中国和非洲许多国家有过相似的遭遇,双方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互相支持、互相同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目前中国和非洲各国一同担负着发展经济、维护和平的共同任务和使命,双方对很多重大国际事务具有相同的看法和认识,拥有着广泛的利益,双方在各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平等互利的、卓有成效的合作,形成了经受时间考验的深厚友谊。

多年来,中非经贸合作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形成了互利、互补、互惠、共赢的经济合作格局。1956年中非整个贸易额只有区区1200万美元,而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创立以来,中非经贸合作开始进入了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2006年中非贸易额从108亿美元增长到555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30%。2006年的贸易额与1956年相比,双边贸易额增长3300多倍。仅以2005年底为计,中国对非投资已达60亿美元,超过8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业务。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漂洋过海来到非洲,极大丰富了非洲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国出口的大型成套设备,提升了非洲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产品,满足了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咖啡、钻石、工艺品等非洲特色的产品,也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欢。中非之间的相互投资和资本流动规模也不断扩大,比如南非投资者已经进入中国的能源、采矿、金融服务等行业,如果一些关键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南非在中国的投资将远远超过中国在南非的投资。在发展经贸的同时,中非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合作,中国为非洲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和优惠贷款,支持了一大批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农业合作等项目,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非洲多数国家经济比较落后,电信设施薄弱,尤其是在非洲很多农村地区,电信还是空白,在中国的帮助下,华为、中兴通讯等中国电信企业在多哥、科特迪瓦、马里、塞内加尔、刚果(金)、赞比亚、加纳、肯尼亚、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众多非洲国家承建电信网络,帮助这些非洲国家改善了通讯设施,提升了当地信息化的水平。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缺少推动力。中国的企业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刚果(布)等非洲国家建设了水电站、公路以及供水设施,极大的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中国在肯尼亚投资建起了混凝土电线杆厂,从此结束了东非国家只有木质电线杆的历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在博茨瓦纳、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实施了社会住房项目,在安哥拉、苏丹等国家建设了大学、中学等各类学校,在肯尼亚、赞比亚等国家建设了多家医院等卫生机构。在帮助安哥拉战后重建的过程中,中国公司和施工人员克服缺水、缺电、地雷遍布、交通不便、疫病流行等各种艰苦环境所带来的困难,在当地建设医院、道路、输电网等各种基础设施,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状况,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由于中国的帮助,使得苏丹经济发展呈现出非洲国家多年未见的喜人景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首都喀土穆不再停电,购买汽油不再排队,每年从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几万辆汽车,苏丹也开始偿还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欠款,这都是有目共睹的。所有中国在非洲所承建的工程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社会公益设施,切实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惠,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受到非方高度赞誉和当地人民的普遍欢迎。所有这些都为非洲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在长期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始终支持非洲国家为自主发展作出努力,尊重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所选择的道路,从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发展模式等强加给其他国家,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和优惠贷款都不附加任何干涉其内政的条件,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欢迎。正如塞内加尔财政部长迪奥普先生曾指出,中国贷款十分吸引非洲国家的一个原因就是附加条件少。对于中国的援助成效,尼日利亚外长认为,“中国令非洲经济在2006年增长了5%以上,而且也将通货膨胀压缩到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李奥蒂尔认为,“中国在援助其他国家的时候,不仅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同时也与其他国家分享其成功经验,带去了开放的市场理念”。中国的援助和国际经济合作只针对项目所涉及的担保、可行性研究与风险控制等方面内容,与一些国家和机构以所谓的“民主”、“人权”、及“市场开放”为前提的援助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各国相互间依存日益加深的大趋势下,进一步加强中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迫切的需求,而中国一直是中非合作的倡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现在拓展原有的论坛机制,朝着更高目标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一种必然前行的趋势,中国应该适时启动中非自贸区的议事日程。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从技术水平来看,中国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还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中国必须选择一个突破口。非洲就是这个突破口,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加起来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所有没有中国和非洲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发展,加强中非合作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础,也是推动世界和谐的动力。提升中非合作的档次范围,不仅可以促进中、非之间的共同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力的推动世界的和谐发展。只有提升和扩大双方的合作范围和领域,才是双方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拓展这种合作有利于为双方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非洲在国际事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非洲拥有53个联合国会员国,占会员国总数的18.3%,有39个世贸组织成员,占成员总数的26.3%现在的非洲越来越强调用一个声音来说话,今后随着非洲联合自强的进一步发展,其作用也将会进一步提高。拓展与非洲的合作模式和层次,对充分利用非洲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十分必要。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的意义。也是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当前许多非洲国家提出“向东看”的思路,中国的成功即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而且大国的经验可以被小国借鉴,反之小国的经验大国是很难学好的,大国国情的复杂程度、改革的难度系数远非小国可比拟的,这点常常被人忽略,世界经济史上最著名的大国借鉴小国的案例就是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而这是大国借鉴小国经验的最经典的失败教训。中国的成功给了非洲更多的借鉴,分享中国成功的发展理念和文化成果,可以开阔非洲的眼界与思路,对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做出选择大有帮助。

非洲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世界最重要的50种矿产资源中,非洲至少有17种储量居世界第一,其中铂、锰、铬、钌、铱等的储量占世界的80%,磷酸盐、黄金、钻石、钯、钴、锗等储量占世界的50%以上,铀、铝矾土等的储量也相当丰富。非洲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东和拉丁美洲,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56.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8.7%,而且非洲石油含硫量低,易于提炼加工。西非地区石油钻井成功率高达3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目前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1.4%,预计到2010年会达到20%。非洲还拥有丰富的林业和渔业资源,非洲现有人口8亿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非洲已耕地面积仅占其可耕地面积的21%,这是部分非洲国家粮食供应不足的重要原因。目前非洲土地有很多是处于闲置状态的,当地的土地费用也很低。非洲的气候有很多适宜耕种,但缺乏耕种的技术。有报道显示在距刚果首都金沙萨50公里处租1公顷土地,年租金仅为20美元,购买仅为100美元;当地农民种植1公顷红薯或白薯费用为150美元,利润为100美元,1年可种2-3季。同时还可制成干木薯粉,提炼酒精等深加工,而且当地的病虫害仅为我国的1/10.非洲许多国家盛产水果,芒果、香蕉、桔子、木瓜等多得烂在地上无人管,而当地超市里从西方国家进口的水果罐头价格却高得连一般外国人都难以接受。非洲的肉类制品价格昂贵,且大部分依靠进口,如刚果(金)的猪肉每公斤3.8美元,牛肉每公斤9美元,鸡蛋每个0.3美元,蔬菜每公斤2美元。这些领域对中国而言都是有优势的、且投资不大的好项目。近年来非洲经济已经实行连年增长,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非洲经济要真正实现持续增长仍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对资金技术的需求非常迫切,比如莫桑比克的石棉、铜、石灰石、云母、珍珠岩、锰等矿产资源,马达加斯加的铝矾土、铜、铅、锰、镍、铂、锡、钛、锌和锆等矿产资源,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至今尚未开采,可以说是抱着“金饭碗要饭”,所以发展非洲需要国际社会以积极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在发展援助、债务减免、能力建设等方面,实实在在的帮助其解决困难,增强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国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中国在推进中非经贸合作的过程中,加强加强对非洲的经贸援助,促进非洲国家增强经济发展的能力,宣布免除33个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2005年底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168笔,合计金额超过109亿人民币。中国还对非洲30个最不发达国家190项对中国的出口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非洲培训各类人才14600多名。中非的经贸要先着眼于民生领域,这是非洲各界普遍欢迎的领域,这个需求是钢性的,不像高科技、金融等高端产品,即不是我们的强项也不是非洲的需要。着眼于民生这即是我们扎根非洲的基础,也是取信于非洲的开始。(千万要吸取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倒爷”败走俄罗斯的经验教训。)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又宣布了未来3年中国8项援非经贸措施,包括对非援助翻一番,提供30亿美元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2010年中国总理温家宝又在联大表示,中国要再次大量减免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

当然中非之间现存的问题也很突出,中非现在合作的总体水平不高,尽管近年来双方合作发展迅速,但总体规模较小、质量不高,与双方的需求、目标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320亿美元,只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3%,中国对非直接投资4.8亿美元,只占对外投资的6%,这种状况与非洲地区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极不相称,与中国实施的出口多元化和企业“走出去”战略也不符。对非洲来说,最欢迎中国帮助和参与非洲开发,现有的合作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合作结构来说,经贸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比较窄,目前仅限于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和农业等少数行业和领域,某些方面还对非洲当地产业和企业形成竞争与摩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自世贸组织成立到2006年,中国遭受非洲国家的反倾销及保障措施调查案共48起,占中国遭受外国贸易保护调查案件总数的6.2%,远高于中非间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

同时受非洲内部多种因素的作用,非洲又是一个内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十分复杂的大陆。非洲国家众多、民族众多,特别是近年来非洲政治西化盛行,导致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矛盾众多,内部纷争不断,局部冲突不断,社会不够稳定,这都直接影响了中非的合作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参与非洲市场开发时,对所遇到的非洲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安全风险,加上当地文化习俗、商业操作、政策法规以及社会制度的影响认识不足,所带来的一些风险。西方国家的干扰也是中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妖魔化”运动已经在非洲发酵。西方国家仍然延续过去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观念及做法,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利用非洲内部的矛盾,蓄意制造事端,干扰非洲的发展和稳定,影响中国与非洲的合作。由于西方国家过去曾长期对非洲进行殖民统治,现在则控制了非洲大部分的资源开发,如非洲国家的石油开发控制权目前大多数掌握在英、法、意、美等原殖民宗主国和西方其他大国手中。西方国家只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忽视非洲特别是石油产地的环境保护和非洲产油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不能给大多数非洲当地人带来真正的利益。而中国不干涉内政的援助和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受到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广泛欢迎,对西方国家在非洲的合作模式和既得利益形成较大冲击,因此西方国家千方百计诋毁和阻挠中国在非洲的合作,不断鼓吹中国在非洲是“新殖民主义”,中国援助非洲是“搭便车”,单纯是为了开挖非洲的资源,来迷惑非洲乃至世界舆论,而且直接插手非洲当地事务,给中非合作制造障碍。

当务之急是要把中非的自贸区适当的提上议事日程。这是一个战略方面的大问题,可不是可有可无的事。中国对非洲要有大手笔、大战略的思考,如果中非合作论坛的目的就仅仅是个论坛,那么就没有必要下这么大功夫,如果不提升论坛,向更高级的模式发展,那论坛早晚会被别人取代的,中国即要脚踏实地又要勇于进取,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结合非洲的实际需求,创造出新的发展合作的模式。首先,在政治上要增加互信,多在国际事务上互信帮忙和支持,多与非盟和阿盟加强合作沟通。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坚定的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上,敢于替他们说话,这也是一直以来非洲朋友信赖我们的原因,千万别小看这一点,因为这些年来,已经有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对中国表示了担忧,由于中国经济的过快发展,他们担忧中国不再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来处理国际问题,他们还担忧中国在被美国纳入到美国的经济体系当中,会变,变的像日本一样成为美国的重要经济伙伴而不是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一起。对于他们的担忧,我们只有拿出实际的行动来打消他们的担忧,此外别无他法。其次,要坚决尊重非洲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对各方都要以诚相待,占领对非洲关系的道德制高点,美国的对非政策是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我们要实现与非洲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实现真正的双赢。最后,对不同的国家要区别对待,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采取灵活的政策,特别要加强当地媒体的作用,干什么事都要媒体先行,媒体开路,这是目前我们的最短板。非洲地域广阔,各国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只有深入的研究,仔细规划,缜密的执行,才能取信于非洲,树立中国发展非洲的榜样,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去做,因为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一样,还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我们套用,只有不断的努力去做,争取成熟一个谈一个,不求立竿见影,只求一点一点的拓展,使非洲与中国的合作成为人类发展上的新的模式。实际上中国现在在非洲所作的努力已经有很多是在为自贸区做基础,中国现在有点是“有实无名”的状况,中国有必要提升、改善这种状况。中国要从维护中国长期的发展角度、争取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全世界和谐发展共同进步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考虑和设计下一步的工作,针对非洲的不同情况,可逐一研究,逐一对待,积极探索各种对非的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理念,充实合作的内容,提高工作的成效,提高合作级别和层次,最终达到自贸区的水平和要求。总而言之,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乃至个人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这项工作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行。

要想加快非洲发展,就必须从非洲的实际出发,将非洲的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当前还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为主,依托优势资源,建立支柱产业,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好体制、资金和技术短缺的难题。当然也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发展与环保始终是一对矛盾的,西方必然在这方面挑拨中国与非洲的合作,阻扰双方的合作发展。我们要有所准备,要明确的讲出非洲绝不能靠倒退来保护环境,只能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保护环境。对非洲而言,发展是首要的任务,经济得不到发展,环境再好也豪无意义。环境问题也应该通过发展来解决。这一方向已经被世界的发展所证实。

(二)加深上合组织的合作领域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的有蒙古、阿富汗、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横跨欧亚大陆,其中的中亚五国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且自古也是中国与西域各国乃至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据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是经过中亚而传播到欧洲,而后由欧洲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201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十周年的日子,这十年间,上合组织的各项发展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发展势头良好,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在各自国家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经贸合作稳步发展。而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额从121亿美元增长到840亿美元。中国成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上合组织成立的十年里逐渐形成了以互利互信、平等协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谋求共同发展的特色,鲜明的有别与世界上的其他各种国际组织,它塑造了新的国家关系模式,确立了安全、经济、人文交流的三大支柱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是离不开成员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2009年10月14日,上合组织总理会议通过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关于加强多边经济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倡议》,表明了彼此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09年12月在哈萨克的阿拉木图举行了本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2010年7月在俄罗斯的莫斯科举行的本组织最高审计部门领导人会议,对成员国就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问题加强沟通起了促进作用。2010年10月又在莫斯科举行了本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长会议,各方决定继续商谈“上合组织专门账户组建和运行基本原则”的工作并强调将进一步加强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每年的各种高端的会议无疑是成员国加强彼此联系的明证和结果。

上合组织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科技、经济实力并不很差,未来的增长潜力巨大,加上观察员国家在内,当前的“金砖四国”有三国是在上合组织及其观察员的范围内。可以说上合组织即有加强传统合作,又有增强新的合作领域的空间,具备“华丽转身”的基础和条件,(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从地图上看就知道上合组织的疆域十分广阔,如果再算上周围观察员的国家范围,大部分的东亚、中亚、南亚几乎都被囊括其中,上合组织的起家虽然是国家的安全领域,但是经济的合作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这是因为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在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内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观察员国家的安全领域与成员国之间的安全领域的相互利益有时是难以调和的,可是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对周边的观察员国家又起到了巨大的吸引力,观察员国家对经济合作的要求更加迫切一些,所以在上合组织与其观察员国家的未来合作发展中,安全领域可以先放一下,优先发展经济合作倒不失为一个捷径,这是各方都有需求的,困难会稍小点,一点一点的推进,比如,2009年2月签署的《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服务协定》的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巴两国将建成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内容全面的自贸区。根据协定,在两国各自对世贸组织承诺的基础上,在12个主要服务部门中,巴方11个服务部门的102个分部门和中国6个服务部门的28个分部门将相互进一步开放,这是两国迄今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内容最为全面的自贸区服务协定,它将是中国打开南亚地区的一把钥匙。2011年或者以后巴基斯坦最有可能会成为上合组织新的成员,上合组织的扩大使它涵盖的区域更加广泛,为我国从陆路进入欧洲、中亚、南亚、乃至中东提供了条件。另外上合组织还有一个优点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白俄罗斯之间已经建立了关税同盟,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一体化的联盟协议谈判已进行多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口岸已经正式开始运营,双方将在霍尔果斯口岸加强商业开发,以后中国从该口岸运输到关税同盟国家的货物也将进一步增加。

上合组织的经贸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困难是资金的不足,在民间大规模合作缺乏条件的情况下,政府间的合作对推动经贸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起到了先行者、领头羊的作用,搭起了一个框架,为后来的更多经济成分的进入提供了契机。例如,早在2006年5月31日胡锦涛主席在回答上合组织国家记者联合采访时,特别提到“中国政府已宣布向其他成员国提供9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并愿为落实这笔贷款提供更优惠的条件,目前这笔贷款已基本落实”。经多方努力,最终分别与哈、乌、吉、塔四国就使用9亿美元优惠贷款的信贷条件和使用项目达成了一致。这些项目主要用于交通、电力、能源、运输、电信、公共设施等方面,受到了所在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普遍欢迎。这是当年上合组织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国一贯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的具体体现,有力的提升了我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经贸水平,意义重大。这些项目的建成为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当前尽快消除合作的障碍,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实现区域的互联互通,在主要项目不放松的情况下,也要促进卫生防疫、农业、交通等不太显眼的合作项目的进展。在当前的困难和障碍里,即有硬件的不足,也有软件方面的缺乏。由于政策方面的各有不同,造成不适合的规定、制度方面的安排设计也不相同等同时存在,各方在进行海关通关,无障碍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时,面临着困难,相信这些具体的问题会随着各方合作的加强而得到重视并最终解决。2011年的乌鲁木齐商洽会改为了“中国——亚欧博览会”,就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它从战略层面上比以前得到了提升,其开放的窗口更加明确,目标更加高远,就是立足于中国,而不是过去的立足于新疆,面向亚欧大陆,走陆路大发展的模式,其意义并不是一个促进中国西部大发展所能涵盖的。

上合组织的经贸情况以中国与俄罗斯的情况最有代表性,与俄罗斯的问题几乎涵盖了上合组织里的所有类型的问题。现以俄罗斯为例,着重分析中、俄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和关系。俄罗斯近几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攀升给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社会也日趋稳定,经济稳步发展,成为世界各大公司密切关注的对象。在2005年有近1/3的被调查的国际著名大公司计划在近3年内到俄罗斯开展自己的业务。报告特别指出,俄罗斯令人产生兴趣的不是他的“廉价”劳动力,也不是他的生产能力,最重要的是他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市场,在这里可以寻找到新的客户,可以开拓出销售自己商品的市场。俄罗斯已经变成一个公认的正在成长的大市场,虽然在俄罗斯投资政治和金融风险较大,但俄罗斯可以说在所有的消费领域都具有的明显增长趋势,仍然极具诱惑力。当前俄罗斯工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并不理想,短板依然是短板,许多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必需靠进口来弥补,各行业也都面临着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企业也都需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俄罗斯自身并不具备一些条件,需要进口大量先进设备,机电产品尤其是电子电器产品匮乏,居民现有家电有相当数量已进入淘汰更新期,居民收入的提高,刺激了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在消费品高、中、低档次上,俄罗斯自身均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说,俄罗斯进口国外产品的潜力十分巨大,从工业产品到居民日用消费品,需求都很大,而且呈增长的趋势,中国的企业应该抓紧时机,对俄罗斯消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市场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的扩大对俄贸易。

在国际关系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国家间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很自然的。在双边关系有时出现一些问题和不顺利时,双方不要互相猜忌,不要动摇坚持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从现实来看,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中、俄已经形成了互为彼此战略大后方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对双方都是十分有利的,没有这样一个安全、稳定且经济和科技实力强大的后方,双方未来的发展都充满着局限和不安定因素,而有了这稳定的大后方,双方都可放手一搏而无后顾之忧。中俄是有着4300多公里共同边界的邻国,这就决定了两国间的友好是多么的重要,在必须友好的基础上加深两国的经贸合作是多么的顺理成章,对双方都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有其特殊性,两国都是转型国家,都是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因此双方的体制、制度、法规,乃至思维方式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由于两国转轨的指导思想和途径选择不尽相同,因此在思维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有差异。随着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过渡,双方对各自的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都逐步增强,这是正常的现象。所以虽有经贸方面中的一些矛盾,但并不能阻挡两国在战略上的合作,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合作一直比较顺利。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环境的改善,中、俄双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双方贸易和投资都较以往有了大幅的增长,可以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发展呈上升趋势。但这样的水平无论是从中俄的贸易结构分析,还是与各自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的额度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这与两国的经贸水平地位很不相称。据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俄罗斯对华出口商品主要为石油、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原料和木材等。而中国对俄出口的主要是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轻工业产品,这些商品占了双方贸易额的60%以上,由此不难看出,中俄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目前还比较单一。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以能源和军工以及高技术为代表的领域是中俄经贸合作当中的主要领域,而在上述领域,任何一个合作项目都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行为,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俄罗斯利益集团正在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主体,对双边经贸发展的影响逐渐上升,俄罗斯利益集团的企业行为与国家政策的相互影响,政府决策不能把考虑利益集团的想法,利益集团则试图更多的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利益集团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俄罗斯社会制度转型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利益集团由此而生。俄罗斯的利益集团把自己的根本利益与社会转型联系在一起,对社会转型模式和政策对自己的集团利益会带来什么好处和损失很在意,利益集团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转型政策,以期利于集团的利益。

扩大和深化中俄的经贸合作,就必须处理好与俄利益集团的关系,使其对国家决策的影响朝着有利于扩大双方贸易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使两国的经贸摩擦得以公正及时的解决,使双方保持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应该看到,俄罗斯的利益集团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方性,如少数民族的利益、地区的利益以及部门的利益等,他们与俄罗斯文化和思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利益集团通过政治体制,必要时通过与权力的私人联系,为利益集团的活动和利益提供政治和政策保护。有的利益集团渗透到政治体制内部进行运作,与政治体制融为一体,政治结构的运作往往就能反映的是一些集团的利益和要求,有的利益集团本身就是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如地方利益集团,他可以直接利用政治机构从事集团的政治行为,操纵涉及集团利益的决策。既然是市场经济,那就要承认私人利益的原则:人们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改革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是一种大势所趋,当今世界各国都正面临着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挑战,各种利益集团同样要求对国家政治施加自己的影响。在这个利益多元化的世界里,每一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在法律划定的框架内公开的为自己的利益而谋求合理合法的经营手段,每一个利益集团都可以为自己的利益而要求政府采取或拒绝某种决策。在如今,每个国家都在或多或少的向民主的方向发展,民主的本身就是能够更多的体现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向完全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更是如此。也就是说国家制度的形成或者决策的作出,都是利益集团公共选择博弈的结果。利益博弈是市场秩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和利益分化的基础上,利益博弈将成为一种常规化的社会现象。尽管俄罗斯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市场机制,但不同的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是存在的,也表现出强烈的各利益主体或利益集团的公共选择或社会博弈性质。国家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利益集团公共选择和博弈的结果。

着眼于21世界的多极化发展,中俄双方在共同研发先进技术及其商业利用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双方都是大国,经贸的合作也应该树立起“大经贸”的意识,方可促进彼此经济的良性循环。中俄要利用多种形式来搞活彼此的合作,双方的经贸应包括联合开发、互相投资、建立境外加工区、境外高科技区以及各种形式的合资和合作企业等。要充分发挥双方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优势,调动俄利益集团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的各项活动中来。尽量避免贸易的大起大落,例如09年比08年有大幅下降,2010年又比09年大幅增长,建立长期合作共赢的关系是双方应该追寻的目标,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在扩大初级产品出口和劳动密集型出口的同时,顺应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把双方的合作热点转向高起点,立足于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高精尖、高附加值的产品上去,在贸易、投资、教育、科技、能源、材料、动力和通用机器制造业、航空航天业、交通和军工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轻工技术、生物技术、农业种植和培养技术、建筑建材、劳务等具体领域开展积极全方位的合作。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随着时事发展的变化,双方都已经认识到了紧密合作的必要性,经贸结构的调整已经开始,并已见成效,我们有理由相信,中俄的经贸合作必将会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而在此基础上,整合整个上合组织里的经贸合作就更有基础,更切实可行。

加强上合组织内部的经济合作有利于巩固该组织内部的紧密联系,对成员国的利益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支持各方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凝聚上合组织的向心力,促进彼此的民众和利益团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更有利于扩大该组织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成为未来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上合组织的经贸合作还是一短板,因此未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继续扩大中国与东盟等的自贸区合作

东南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东南亚以及和中国的努力下,地区间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互相交融不断加深,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正式开始运行,就是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它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给双方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令人振奋的市场前景,也进一步拓展了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彼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东盟自贸区将覆盖19亿人口,约占世界的1/3左右,经济总量接近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区域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该自贸区的建成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的水平。难能可贵是这是在来势汹汹的全球金融海啸面前中国和东盟各国对世界的一个回答,它将为各方携手应对国际危机,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作出贡献。这也是中国与东盟各国运用智慧共同努力缔造的结果,该自贸区所彰显的平等、互惠合作的精神更显珍贵。这一重要尝试将为中国与其他地区建立自贸区,为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各地区之间建立自贸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当中,中国采取了积极灵活的态度,在自贸区谈判中,中国坚持多予少取、平等互利得到了东盟国家的支持,比如中国对老挝、柬埔寨、缅甸实行单边让渡,不要求对等开放市场,向非世贸成员提供世贸成员的国家待遇等。该自贸区的建立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与东盟携手共渡难关的结果,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双方深刻认识到,加强互利合作的必要性,以及推动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这种南南合作的典范值得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亚洲是一个多元化的大集体,各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很强,但整体的的经济一体化还远没有形成,合作的潜力还有待发掘。所以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完成不是使命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开端。这次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主要来自外需的减少而间接影响以及国内投资者、消费者的信心下降,只要积极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就可以大大降低其负面影响,这方面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是大有可为的,目前中国与东盟可以在细化合作领域展开协调工作,建立双方的协商机制来解决自贸区的贸易竞争、冲突等问题,更主要的以此来带动产业的技术升级,资源的共享,尝试在制度上有所新的东西,以此来带动自贸区的进一步深化和持久,为更大的经济合作摸索经验,储备人才,即要在理论是有新的尝试,又要在实践上有所突破。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促进共同利益,共同繁荣。中国是亚洲的一员,亚洲的经济繁荣与发展与中国息息相关,所以继续扩大与东盟等国的自贸区发展是我们持之以恒的目标,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来促进亚洲各国人民发展目标。

(四)加快推进与拉丁美洲自贸区的开发

拉丁美洲从北到南全长1.1万公里,总面积有2070万平方公里土地,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相当于欧洲大陆的3倍。拉美可谓地大物博,南美洲的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就在该地区,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世界上的石油生产大国。巴西的铁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一,智利和秘鲁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和第四位,墨西哥的银和硫磺,智利的硝石,古巴的镍以及哥伦比亚的绿宝石等矿产的储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拉美洲共有33个国家,5亿多人口。2004年拉美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2万多亿美元,全区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大背景下,中国和拉美各国相互发展经济的意愿不断加强。中国与拉美的贸易往来从很小的贸易额起步,现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9年的双边贸易额只有82.6亿美元,2000年与拉美的贸易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达到了126亿美元,2006年又上升到了700亿美元,2007年即飙升到了1000亿美元。由于拉美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双方存在着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合作的意愿和基础。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个机会,仔细研究拉美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口的联系。

2007年12月由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倡议、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等国积极响应共同筹划的“南方银行”宣布成立,这标志着拉美一体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目的是替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信贷组织在南美洲的作用,为南美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融资服务。该银行总部将设在加拉加斯,分部设在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和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根据计划,作为拉美国家金融一体化的重要尝试,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七国将共同出资100亿美元作为启动资金,随后再逐步增加投入,使南方银行的自有运作资金增至约200亿美元,以此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南方银行的组建必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将使成员国进一步拉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间的距离,削弱上述国际金融机构对南美的影响力。

2008年5月23日,南美洲国家联盟特别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12个成员国的领导人签署了《南美洲国家联盟宪章》。《宪章》指出,南美洲国家将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对话,重点在经济、金融、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区域一体化建设。《宪章》规定,南美洲国家联盟的专门机构包括一个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组成的委员会、外长委员会、代表委员会以及设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秘书处。该宪章的签署,标志着南美洲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也标志着南美洲国家从此将以一个共同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南美洲国家联盟宪章不仅规定了拉美南部的12国在经济贸易方面协议结盟,而且规定了这个联盟未来将向外交社会以及国防方面发展。2010年1月拉美-南美共同体宣布成立,在现代国际力量的格局中,拉美和南美洲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力量。

随着2005年胡锦涛主席对拉美的成功访问,开启了中国与拉美各国的新篇章,胡主席对拉美的访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胡主席关于“从战略高度认识拉美”的重要指示,是完全正确和及时的。胡主席表示“中国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南南合作的战略高度出发,更加重视中拉关系、愿与拉美国家加强对话与交流,广泛开展友好合作,也愿在国际事务中加强互相协调与支持,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建立新世纪中拉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关系继续努力”。认为中拉“双方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并肩、共同推动中拉友好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中国与拉美很多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掀开了中、拉美之间发展的广阔空间,这也是双方共同发展的现实需求。2008年11月5日中国发表了《中国与拉美即加勒比地区政策文件》更深入阐明了中拉美之间未来发展的方向,当前的中、拉友好合作关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国是拉美地区第三大投资国,双方合作的潜力巨大,双方都处于深化经济改革的进程中,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任务。双方都需要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不存在原则分歧,相反在许多方面互有需求,有很强的互补性。2006年10月中国与智利签署的自贸协定实施,占智利出口税目98%和占中国税目97%的产品将在10年内分阶段降为零关税。09年中国与秘鲁签署的自贸协定于2010年3月1日开始实施,2011年8月1日,中国与哥斯达黎加签署的自贸协定也开始实施,目前中国与拉美的自由经贸区域以成点状布局,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对此委内瑞拉高等外交学院院长巴尔萨说:“我们非常有兴趣了解亚洲的现实,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现实。你们可能会有兴趣了解这里正在进行的玻利瓦尔革命。双方关系就是在了解和推动彼此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发展的,我们要在这一进程中寻找合作的基本点。”毫无疑问,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和拉美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战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有利于推动全球反对霸权主义事业和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推动双方经贸、科技等方面的密切合作。

08年的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但正可谓“危机、危机,危难之中有生机。”这次金融危机使拉美对美国的失望和抵触情绪在增加,对中国的期望和欢迎在增加,这对于增进中拉各领域的发展都是一个机遇,而我们对拉美关系的定位,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贸易领域,要真正从全球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双方的关系。拉美地区共有33个国家,其中12个国家同台湾当局有“邦交国”关系,约占36%,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为抑制和打击“台独”势力,积极推进在拉美的外交努力就是必须的,实现与更多国家的关系正常化,也可为下一步的中国和拉美的“自由贸易区”奠定一个政治基础。鉴于中国和拉美各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同时在某些领域也存在着竞争,所以我们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双方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既要利用各种机会发展经贸关系,又要有主次,有先后的安排筹划。比如,在战略资源领域,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合作力度,寻找机遇和突破口。在廉价商品的出口方面,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可适当减少此类商品的出口,多主动与对方沟通,使中国产品在拉美适度紧缺,反而可维持较高的售价。当然发展高档次、技术含量高的商品出口更是一种良方。对一些必然产生的贸易摩擦,要以稳妥处理为好,倡导双方都不搞舆论宣泄。总之,在发展与拉美各国的经贸时,要充分估计到复杂性,反复性,也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策略。虽然双方的贸易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双方庞大的市场和区域相比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目前中国与拉美在太平洋的两岸互相遥望,彼此都有互相接近、了解的愿望,因此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双方在思想、学术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政府要有远见的给予必要的支持,思想、学术和文化的交流是经济合作、政治交往的基础,是促进民间交流先导,双方对此都有强烈的愿望,我们何不顺水推舟的送一程呢?

七 创造未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首《真心英雄》的歌曲在中国广为流传,那时的年轻人几乎是人人会唱,其中有几句歌词特别有哲理性“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对人是如此,对国家也是如此。没有哪个国家会随便的、莫名其妙的就成功了,也不会稀里糊涂的在一夜之间就垮掉了,有人会说苏联不就是一夜之间垮掉了吗?那我只能说你是被一些表象所蒙蔽了,其实就在赫鲁晓夫摘下斯大林画像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苏联解体的开始。在一个国家崛起的时候,总是和英勇果断、深谋远虑、机智灵活、敢作敢当、一往无前、雄心万丈、机会、认真、执着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相反在一个国家衰落的时候也总是和狂妄自大、自欺欺人、懒惰贪婪、强取豪夺、自私自立、打压对手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在我们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抓耳挠腮的时候,我们不妨看看我们的对手、我们的敌人——美国是怎样发展壮大的。美国自1865年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在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走完了一个三流国家到超级大国的全过程,崛起速度飞快,但遗憾的是,从目前来看美国的衰落速度也不会慢,它逃脱不了百年兴衰的规律。美国的成功令人敬佩,美国的衰落也是必然的,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08年竞选时的口号是“change”,中文是“改变”的意思,有意思的是实际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美国该“改变”了,可美国的精英们就是不知道要“改变”。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任期里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使美国能够继续繁荣下去,相反却使美国由一个顶点开始下滑。抛开美国的衰落不谈,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美国的成功。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这种“失败”最好是别人的失败,“成功”是自己的成功,因为历史一再证明,它不可能给你时间让你一次又一次的去“失败”,然后再叫你总结经验,再来一次,你失败一次就立即会被甩到后边去,当机会再次来临的时候,已经不知是哪个轮回了,残酷的现实却可以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窗前万木春”这两句诗来形容。我们只有吸取别人的失败教训,才能使自己少走弯路,少摔跤,才能使自己的成功来的更早一些。自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来,美国国内迅速形成了统一的大市场,而那时国际大市场还没形成,这对美国的大资本家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促进和保护的作用。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这个新兴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使其很快就独占鳌头。从1865年到1900年这段时间里,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64万多种,爱迪生——这个被称为“发明大王”的人,就是那个时代的生动代表。以他最著名的发明“白炽灯”为例,与其说是科技发明的结果不如说是科技与商业结合的典范,(科技如何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中国当前急需提升的短板。)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和雄厚的资本,在19世纪末美国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列强,到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已经十分发达,全国铁路网的形成,电话的普及,大量基础设施的建立撬动了美国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发展,这些奠定了美国的强国地位,使美国有资本可以和那些老牌的西方列强展开争夺,“美国梦”就是在那个时期提出来的并在世界广为流传,它带给人们许多美好的遐想,为后来美国能广罗世界各地的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宣传(这也属于软实力的内容)。但是,虽然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上的第一大国,可这并没有给美国带来相应的国际地位和尊严,美国完成由经济大国向世界霸主过渡,发挥出军事实力、外交实力,以及后来的全球金融影响力、科技影响力,足足用了半个多世纪。在面对已被瓜分完毕的世界时,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强调机会均等,为全面参与新时期的瓜分世界打下基础(新时期瓜分世界与旧时期瓜分世界的手法、内容是不一样的,世界在变。)。而对美洲的事务,美国则更早的提出“门罗主义”,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反对欧洲列强来干涉美洲事务,在自己的后院扎紧了篱笆。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选择英法作联盟并不是偶然的,一般的理论都认为他们都讲英语,美国人是英国人的后裔,英美有特殊联系等。其实不然,20世纪初期及其之前的时间里,英美的关系远没有什么特殊亲密之说,很平常的两个国家间的关系,与英法之间的关系差远了,(有点像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关系。)英美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也常常相左,英国时不时的打压美国,美国也动不动就掣肘英国。例如20世界20年代美国企图主导世界,因此倡议成立了国际联盟,简称国联,但成立后美国发现实际掌控国联却是英、法两国,美国气不过又很无奈,最后干脆自己退出了国联。西方社会信奉的是“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以这种观点来解释20世纪的英美特殊关系的话,就可以看出之前一些理论是苍白无力的。造成后来英美接近的原因是德国的出现,德国作为后起之秀,其咄咄逼人的态势让美国感到了强烈的不安,更重要的是德国是大陆国家,一旦德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那他必将统治欧洲大陆,影响欧亚非近而影响整个世界。因为欧洲是当时世界力量的中心,对世界的影响力极大,如果到那时美国再想领导世界,就要等到下个轮回了。而英国是岛国,美国在其独立战争中就非常明白岛国的弱点,他深知英国不可避免也将和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这些依靠海洋发展起来的国家一样,随着陆地国家的觉醒而没落下去,尽管美国是海权理论的发源地,对海洋的认识非同一般。

同时,20世纪初期世界各地的民族自觉运动风起云涌,这预示着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的土崩瓦解是迟早的事,这都表明英国的没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谁也改变不了这种必然。法国则明显偏弱,所以美国必然就站在英法一边,其根本目的是打败德国,绝不能让德国崛起,(美国的政策是绝不能让一个大陆国家崛起,)然后取代英法,自己一跃成为世界的领导。苏联虽然在军事实力非常强大,但其经济、文化的软硬实力的短板也很明显,而且美国下一个遏制的对手就是苏联。就在一战的初期,美国还在观望等待,直到英国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时候,德国的潜力、家底都拿出来了,美国才感觉机会来了,加入进来。所以也才会出现二战时即便是珍珠港先遭到日本的袭击,美国也是先调头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执行其先欧后亚的政策,至于“反对纳粹暴政”不过是蛊惑人心的手段之一,而“铁幕演说”更是倒打一耙,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穷苦人们的解放、民主、进步、与发展妖魔化为极权势力的代表。而那些剥削世人的垄断资本却是千般宠爱集一身。美国的高明之处是常常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即使是干着杀人越货的勾当,也要把自己打扮成“自由的卫士”。美国领先的优势还在于富有远见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1945年9月6日,美国的总统杜鲁门在日本投降后的第四天就向国会递交了“21点战后复兴计划”,向世界公开表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当今世界维持领先地位,除非它充分开发了它的科学技术资源。”美国第一次明确的把发展高科技放在战略的地位来思考,而19世纪的美国发展科技多少带有民间为主,自发为主的味道,是由淘金大潮带来的盲目发展,实际效果是美国受惠多多,所以这次则是目的明确的把发展高科技放在战略的位置,此后美国从未放弃这一战略。5个月后,即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即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诞生,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毫无疑问美国率先占领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这是美国在20世纪后半期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美国先后适时的推出了“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星球大战计划”,造成了美国超强的军事实力,并在民用高科技领域成垄断状态,今天,美国在科研和开发上的投入仍居世界首位,相当于其他西方七国的总和。这一切使美国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在世界各地运用的驾轻就熟,而其他国家则有苦难言。而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叫他的财政部长开始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的走势。

其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筹划,则给后来的世界定了规矩。实际上美国对德国、苏联、俄罗斯、中国这些大陆国家的封堵的原因如出一辙,就是都不允许任何一个大陆国家的崛起,(而所谓的意识形态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俄罗斯已经在政治上完全西化,但美国的打压依然如故,即使中国按照美国的意图改变了自己,美国肢解中国的刀子依然是一刀接着一刀。如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对中东各国不同的态度是和美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因为仅仅依靠海洋就可以崛起的时代结束了,后来的强国必须是一个大陆上的强国,只有这类强国才能挑战美国的霸权。现在的印度是处在美国的观察范围之中,其作用是阻挠中国的发展。假如中国崩溃了,印度崛起了,那美国会利用中国去阻挠印度的崛起。让中印之间发生不断的争斗,是美国永恒的利益。对于美国的发展壮大,有人说美国的成功是远离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可世界上远离两次世界大战战火的岂止美国,可为什么是美国成功了?也有人说美国大发了战争的横财,可想发大财的绝不是美国一个,可偏偏是美国发了横财?所以美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不是运气好,不是上帝的偏爱所致,而是由一系列大概率事件必然导致的,他两百年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他的冒险精神,他的牛仔习气,都在某个恰当的时机发挥出来了,这里面还有美国政治家眼界的深远以及政策上的未雨绸缪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做到”,美国做到了,所以美国必然会成功。而美国也没有浪费每一次打压对手的机会,美国成功的一个最叫人佩服的是美国的深谋远虑,我们常说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是重视敌人,”(这是我们的国情所限,我们的对手往往很强大,在一般人的眼里难免出现畏战情绪,所以要先在战略上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扬长避短。)而美国恰恰相反,它在战略是重视对手,在战术上轻视对手,这也是美国国情所致,有原因的,因为美国在战术方面比对手高出很多,它有资格小看一下对手,而在战略上,美国极其重视对手,在这一百多年里,美国的每一个对手,无论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墨西哥、苏联、俄罗斯、伊拉克、伊朗还有中国都吃尽了它的苦头。美国在谋略上、未雨绸缪上堪称世界的老师。从美国的成功我们得出一条经验:把握未来的最好办法是自己创造未来。把握自己的未来,就得由自己去创造未来、设计未来,而不是别人把未来创造好了,你自己去适应。自己去创造未来,就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不能让别人主宰你的命运,明白与否“事”上见。我们都说当今世界是由美国主导的世界,也就是说现在的一切都是由美国以前很早就设计好了,大家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形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都过的别别扭扭,有苦难言。那么美国的精明之处,我们为什么不拿来借鉴一下呢?来为五十年后的中国,一百年后的中国设计规划一下呢?难道还要等美国给我们规划好以后,我们再来抗议吗?

事实上,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也是百年不遇的,想走出来泥潭也不容易,而现在依然看不到美国政策上的真正反思,出台一些破釜沉舟式的“休克”疗法。美国和以前的大英帝国一样,也在凭借他们的既得优势在耍弄世界,尽可能的延缓衰落,现在的美国凭借美元加美军,在国际上大肆印刷美元,来转嫁危机掠夺别人的财富,看似高明,实际上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做法。可见,人的惰性是多么的大啊!美国耍弄世界的后果是美国给自己了很多敌人,(目前国际社会对美国是普遍敢怒不敢言。)但是哪里有压迫和剥削,那里就会有反抗,美国树敌越多自然衰落就越快,这是必然规律,美国逃脱不了。这场危机给全球的金融体系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其实单一美元储备的缺点很多,很脆弱,早就有人看出来了,可就是不能把它怎样?现在危机来了,机会也来了,在这方面就连美国的一些盟国也站在了美国的另一边。我们可以预见单一美元储备结束日子的开始了。中国现在的想法是埋头做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这些想法不错,中国是首先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做大做强,但是,中国现在是需要世界的,世界是大家的世界,不是某个人的世界,即便是在中国的范围内,我们想做的很大很强,可是面对C型包围,面对着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遏制,我们能好好的发展吗?我们能埋头只干自己的吗?“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想埋头苦干不管别的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你不管他,他却找你找上门,我们如果等他找上门来,然后再见招拆招,那是不是晚了点吗?是不是只能疲于应付,差一步,之后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巨大的。所以我们除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之外,还有抬眼看世界,深深的思考这个世界的未来以及我们该怎么办?古人说的好“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隅”,五十年、一百年之后,世界众多的研究机构都认为到2050年,中国将在GDP方面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贸易和服务市场,也将是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中国的一些公司将成为跨国公司。如果我们不想像现在这样别别扭扭的活着,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美国人的经验是自己创造未来,我们也不能例外,只有自己去主动的创造未来,把握住未来,绝不幻想别人的慷慨,才会有自己的活路,才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出路。这里涉及的范围太多太广,这里只谈我们的政府的外贸政策和企业在五十年、一百年之后的外贸情况,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企业最缺憾的就是不会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或者说不会去、不想去预测企业的未来。而企业在预测未来趋势中,除了在产品的技术更新方面有所预测外,在由技术进步而引发的未来市场规律、商业政策、外贸机制等重要方面则没有引起重视。而没有对未来清晰的分析和定位是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措施的。要想打造百年的企业,就必须有一个关于未来长期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不分企业大小,是国营还是私营,只要是你想让你的企业发展成百年企业,就必须放长远来考虑,就必须关注未来的形式、发展的诸多要素等,预测未来发展的规律以便应对。这需要的是执行,在这百年当中每一位总经理、董事长在他的任期内都要必须做承上启下的预测和执行,这种连贯性是最重要的,而执行是眼前要做的事,是战术上的;预测是战略上的事,它是要有远见的,预测的关键是科学和准确。比起企业,政府是更应该关注未来的机构,政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的角色是什么?毋庸置疑政府对政策、规则的制定,对市场及对外经营的管理和监督负有最主要的责任。所以如果政府对未来没有预测,没有目标,那整个社会的发展就会处于无序和散乱的状态,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政府是比企业更需要关注未来,研究未来,政府的高瞻远瞩具有其他任何经济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只有勇敢的走出第一步,才有可能看见未来希望的曙光。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存在不是一、二十年,也不是二、三百年,往前说,我们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往后说是与日月同辉的永世。世贸组织和它的前身关贸总协定,加起来现在已经有六十四年的历史了,64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可以肯定的是,世贸组织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世贸组织跟世界上之前出现的国际组织一样,都是特定阶段的特定产物,它必然有它产生、发展、完善和最终消亡的过程。世贸组织是伴随着西方资本输出扩张而应运而生的,它也必然会伴随着西方主导的经济危机而衰退。现在推动世贸组织彻底改变的力量已经产生,而关键就是要看这股力量如何来运作自己的力量了,是在这个没有出头之日的组织里瞎混,还是独辟蹊径走出一条符合自己,更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的新道路。创建WECD符合中国的利益,更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未来发展的要求。这无疑是一个战略的选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不妨让所有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以及各界人士都来参与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都来为2050年以后的中国外贸作设想、作分析来推出自己的政策观点,尤其是要关注中国的众多具有高科技特性,有着前沿领域的小公司的对外发展情况。不要认为这是空想,因为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昼夜不停,孔子曰“逝者如斯夫”,如果没有准备的话,到时你还是拿不出科学、正确的政策理论。历史证明把握未来的最好办法是创造未来,看到未来的趋势,就做出正确的抉择,把握战略机遇,占领未来的制高点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要相信没有中国的国际组织都是不完整的国际组织,而依靠新型的国际组织中国照样可以顺利和谐的发展。在新的经济力量成长壮大的过程,也必须要有一种新的经济秩序,新的经济组织来代替旧的,就像接力赛一样继续推动全世界的发展进步,每个时期都要有每个时期的经济运行模式,正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世贸组织不能胜任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其走向衰退也是历史的必然。只是新生的经济力量还死抱着世贸组织的大腿而成天喊冤就滑稽而笑了。我们这样做不是什么忍痛割爱,因为在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将长期盛行下去),各国利用世贸对中国的态度,好比《西游记》里群魔对唐僧的看法,都想借机“吃一口唐僧肉”,所以我们退出的是一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机构,(此话有点偏激,有点夸大其词,但道理是相似的)。那没什么好让我们留恋的,没有世贸,在新的WECD的带领下,中国正好可以大展宏图,更好可以大干一番事业,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呢?为什么总要沿着世贸组织的这条道而一路跑到黑呢?

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必然会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好处,对国家间和谐的经贸关系有好处,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金融的改革发展都有好处,在这里大家有自由,有协商,有合作,有帮助,大家以合作共赢来替代贸易冲突,以相互自律替代制裁与反制裁,大家以平等的身份来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这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舞台,它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承载着人类发展进步的梦想,它的发展壮大是世界各国渴望公平正义的伸张,是世界各国团结协作的见证。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跳出旧的经济秩序框框外,跳出旧的思维,才能开创出新的经济秩序,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同类推荐
  • 许家印:缔造地产与足球的双料

    许家印:缔造地产与足球的双料

    本书讲述了恒大地产的董事会主席灵魂人物许家印的创业经历。从白手起家到房地产事业有成,经历了一系列考验大风大浪,最终傲立群雄,之后成立恒大足球俱乐部,为中国的民族足球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希望永行

    希望永行

    他不说梦想,但却走得最远:他为自己的生存而起步,但却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他心如止水,但却赢得所有相识者的尊敬;他管理着240亿元白手起家的私人财富,却始终认为财富属于社会。他是谁?他是怎样的人?他的财富来自何处?他如何创业又如何守业?本书作者经过8年时间的观察,为你找到刘永行出手必赢背后的规律。
  •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

    张国良、赵素萍老师所著的《商务谈判》的九章内容主要包括谈判的起源及其作用;商务谈判的原则要领及其程序;商务谈判心理及作用;商务谈判沟通从说、听、问、答四个方面阐述了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技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给创业者的12个财务忠告

    给创业者的12个财务忠告

    12个财务忠告,将企业创办中的财务风险陷阱一网打尽,规避运营风险,助你成功,助你旗开得胜。创业的你是不是感觉正在迷雾中前行,本书有创业中需要关注的关键的财务问题,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全面的财务指导,希望创业者在这里找到致富的密码。这本书揭示了创业者在创业路上一定要注意的财务问题,它是每一位即将创业、正任创业以及希望投身创业的人士部应该认真研读的优秀著作。
  • 顶尖管理九工具

    顶尖管理九工具

    探讨的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所推崇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顶尖且极具适用性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在今后管理中必须掌握的一些管理技巧。它们都源于世界顶级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总结出来的实际经验,多数可以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征服小野猫

    恶魔校草征服小野猫

    她刚开始为了挽回在渣男那的尊严,第一次见他就强吻了他。因为一场联姻被破和他住在一起,从此,她就天天被口香糖黏住了。……一场爆炸,他们的家族灭亡,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一点一点开始变强大,最终他成为一手遮天的夜帝,称霸天下;她既是他的贤内助,又是令人闻风丧胆狠辣果断的暗神。“傻瓜,不管有多艰难,我永远都陪你走下去。”他太会撩人,也最终撩得自己妻子离不开他。
  • 三千净魂师

    三千净魂师

    一名召唤师、一名【天赋流】神射手,跟随一名什么技能都学不了的净魂师组成了一个另类团队,在巨鹿学院里做着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 特种兵王之浴血奋战

    特种兵王之浴血奋战

    王松回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败英法联军,灭太平天国,驱逐鞑子,复兴华夏。搞工业革命,建无敌海军,陆战无敌,海战称雄,横扫列强。雪国耻,振国威,称雄世界!
  • 校草他是偏执狂

    校草他是偏执狂

    新书《她是校草心头宝》正在连载完结短篇《鹿校草是人间理想》超甜超宠超暖!!!他说:“初初,你死了我怎么办?”他说:“苏南初,我喜欢你,非常非常喜欢你。”他说:“初初,只要你答应我,我的命都可以给你!”*她是被排挤的小可怜。他是豪门阔少,众星捧月。他对她一见钟情,并发誓此生非她不娶!【甜宠校园小短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零的爱情

    零的爱情

    零是人类发展到现在唯一存在世间的魔女,拥有无限的魔力,天上地下没有人不惧她三分的,当然这只仅限于知道她真正身份的人而已,而她一般只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混过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而现在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大学生,为什么说混呢,因为她在学校里是以整人为乐,学习为铺吗,所以到现在也只是进了一所普通的大学而已啊。其实零只是想普普通通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可自己又有多少时间呢。偶尔零也会闯闯天,闯闯地,寻找乐子,这不就闯到月老这啦。古灵精怪的零,她只希望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那就是最美的……
  • 麦田边的野望

    麦田边的野望

    一部让人看了开心的小说,没有外挂,没有后宫,只有在夏季的麦海边守望丰收的少年领主。
  • 护国学院

    护国学院

    刘宾一位以为获得超能力的人误打误撞被卷入了阴暗面的斗争,加入护国学院学习超强武术,为了兄弟两肋插刀,为了女人洗衣做饭,为了利益捡了肥皂。一封带来战争的求救信,一次为了感恩的远行,一场国家荣誉的比赛,还有那些出其不意的斗争,笑看超能力胖子如何面对曲折的人生,又看减肥成功的他怎么拯救世界?真相只有一个,请看日行百理的“护国学院”。
  • 恋爱吧仙祖大人

    恋爱吧仙祖大人

    《恋爱吧仙祖大人》又名《恋仙》,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人生,千年之前解决仙魔之战的半步仙人(闲人)林子羽,之后闭关,惨遭修真界天劫之难。在此苏醒已过千年之久,在醒来后,遇到千年前所收氏族后裔,毛欣朵,从此在养伤恢复之余,半步仙人(闲人)有了新的征途,那也是毛欣朵凄惨人生的起点......烈阳宗紫阳真人,陨落残魂得以苏醒,遇到自己的传承者,改变一生的时刻到来。异界大军早已暗中做梗,阴谋不断,各方世界皆不太平。而修真界现代之人过于散漫,心魔林羽借紫阳真人之手,帮助羽族后人毛欣朵成长,借力打破平衡,引起修真界的狂潮。究竟这场千万年的阴谋是否能够得以阻止,修士大军能否再显当年盛况,各方世界究竟会作何抉择。毛欣朵又是否能够改变现状,在各方势力中游走,又该如何选择自己最终的恋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韶颜若雪之潇湘绮梦

    韶颜若雪之潇湘绮梦

    一席青衫霜魂剑,夜半出长安,半生浮沉爱与恨,岂止忆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