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97800000013

第13章 妇科杂症(一)

不孕症只是每个想做父母之人的痛苦,而妇科病是所有妇女的痛苦,不管她有没有孩子。臧派中医不仅在治疗不孕不育方面有绝活,其实在面对几乎所有的妇科病,臧派中医都非常有心得。就在本书成稿期间,就有这样一个病案:

赵女士患有子宫腺肌瘤,并子宫内移位,子宫颈也有瘤,而且痛经,每次来时痛的在床上打滚。她在温州、上海看过许多大医院,吃过许多药都没效,医生便让她切除子宫。赵女士不想失去子宫,在胞妹(也是臧平立的患者)的推荐下找到了臧平立。臧平立看她面色青,诊脉后断为症瘕,给她开了17副药。

赵女士吃完17副药,自觉疼痛大减,已无经痛。西医检查,子宫内已经变得光滑。因此赵女士激动地再赴西安。臧平立告诉她:“你年过四十,血气渐衰,要调理脏腑,待气血乖和,经脉通畅,一切症状自然会消失。”臧平立说赵女士再调理一个月就能痊愈。

而一年前发生在四川小谭身上的病案,则更能说明问题。

小谭是四川攀枝花市一位英语教师,今年32岁。10多年前她是有名的漂亮女孩,只是胸部很平,和后背无异。她的美貌却让大家忽视了这个缺陷,并不知道她到了20岁都没来过月经。当时,小谭和家人就知道臧平立的名字,但由于谭家有两位西医,所以对中医有抵触。

小谭曾到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西医诊断她为“幼稚型子宫”,采用******治疗。可是,只要一个月不打******,就不来月经。后来小谭结了婚,丈夫是个独苗,5年过去了,她肚子也没大起来,家里阴云密布。

小谭的舅舅在西安工作,外甥女的问题一直让他牵挂。5年前受谭家人之托,他曾到医院打探过臧平立的虚实。谭的舅舅以前得过骨髓炎,西医建议截肢,他最后找了一个老中医治疗,最后竟康复了。所以他一直鼓动外甥女看中医,找臧平立。

当小谭因不育而离了婚,当舅舅的急了,把外甥女带到了西安,在今年8月初来到臧平立的面前。臧平立诊脉后,说她患的是先天不足肾虚型月经不调,吃上一个月药应该有效果。8月29日,刚吃完20余副药的小谭就给臧平立发短信:我来月经了,你太神奇了!小谭表示,她还想再开2个月的药,并抱怨自己去西安去得太晚了,要是早几年治疗就好了。

“你为西安人争了光”小谭临走的时候,这样对臧平立说。

(一)带下病

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

“带下”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带下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泛指妇产科疾病而言,由于这些疾病都发生在带脉之下,故称为“带下”。如《金匮要略心典》说:“带下者,带脉之下,古人列经脉为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也。”又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赵)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所谓带下医,即女科医生。狭义带下又有生理、病理之别。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运,任脉通调,带脉健固,****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黏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如《沈氏女科辑要》引王孟英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若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即为带下病。《女科证治约旨》说:“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在《诸病源候论》中还有五色带下的记载,有青、赤、黄、白、黑五色名候,指出五脏俱虚损者,为五色带俱下。临床上以白带、黄带、赤白带为常见。但也有带下过少者,带下与月经都有周期性,带下过少常与月经量少、闭经的某些病症相一致,故这里不予赘述。

带下病以带下增多为主要症状,临床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诊治。西医妇科疾病如****炎、宫颈炎、盆腔炎及肿瘤等均可见带下量多,应明确诊断后按带下病辨证施治,必要时应进行妇科检查及排癌检查,避免贻误病情。

带下病以湿邪为患,故其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而且常并发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瘕等疾病,是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应予重视。

1.病因

主要病因是湿邪,如《傅青主女科》说:“夫带下俱是湿症。”湿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之湿邪,如经期涉水淋雨,感受寒湿,或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洁,湿毒邪气乘虚内侵胞宫,以致任脉损伤,带脉失约,引起带下病。内湿的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下注任带;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水湿内停,又关门不固,****下滑;素体阴虚,感受湿热之邪,伤及任带。总之,带下病系湿邪为患,而脾肾功能失常又是发病的内在条件;病位主要在前阴、胞宫;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是带下病的核心机理。《妇人大全良方》中指出:“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临床常见分型有脾阳虚、肾阳虚、阴虚挟湿、湿热下注、湿毒蕴结五种。

(1)脾阳虚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运化失职,湿浊停聚,流注下焦,伤及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带下病。

(2)肾阳虚素禀肾虚,或恣情纵欲,肾阳虚损,气化失常,水湿内停,下注冲任,损及任带,而致带下病。若肾阳虚损,****不固,****滑脱,也致带下病。

(3)阴虚挟湿素禀阴虚,相火偏旺,阴虚失守,下焦感受湿热之邪,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而为带下病。

(4)湿热下注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肝热脾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而成带下病。

(5)湿毒蕴结经期产后,胞脉空虚,忽视卫生,或房室不禁,或手术损伤,以致感染湿毒,损伤韧带,约固无力,而成带下病。

2.辨证论治

带下病辨证主要根据带下量、色、质、气味,其次根据伴随症状及舌脉辨其寒热虚实如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清稀,多属脾阳虚;色白质清稀如水,有冷感者属肾阳虚;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有臭气为阴虚挟湿;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或如泡沫状,或色白如豆渣状,为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浑浊如米泔,质稠,恶臭难闻,属湿毒重证。临证时尚需结合全身症状及病史等综合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辨证。

带下病的治疗原则以健脾、升阳、除湿为主,辅以舒肝固肾;但是湿浊可以从阳化热而成湿热,也可以从阴化寒而成寒湿,所以要佐以清热除湿、清热解毒、散寒除湿等法。

(1)脾阳虚型

主要症候: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不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面色煞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症候分析:脾阳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浊下注,损伤任带二脉,约固无力,故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脾虚中阳不振,则神疲倦怠,四肢不温;脾虚运化失职,则纳少便溏;湿浊内盛,则两足跗肿;脾虚清阳不升,则面色煞白。舌淡,苔白腻,脉缓弱,为脾阳不足之征。

治疗法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车前子。

方中人参、山药、甘草健脾益气;苍术、白术健脾燥湿;柴胡、白芍、陈皮舒肝解郁,理气升阳;车前子入肾泄降,利水除湿;黑芥穗入血分祛风胜湿。全方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肝、脾、肾三经同治,具有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之功。

若脾虚及肾,兼腰痛者,酌加续断、杜仲、菟丝子温补肾阳,固任止带;若寒凝腹痛者,酌加香附、艾叶温经理气止痛;若带下日久,滑脱不止者,酌加芡实、龙骨、牡蛎、乌贼骨、金樱子等固涩止带之品。

若脾虚湿郁化热,带下色黄黏稠,有臭味者,宜健脾除湿,清热止带,方选山药、芡实、车前子、白果、黄柏。

方中山药、车前子健脾化湿;白果、芡实固涩止带;黄柏清热燥湿。诸药合用,使热祛湿化,则带自止。

(2)肾阳虚型

主要症候: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润,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症候分析: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化失常,寒湿内盛,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故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肾阳虚胞络失于温煦,故小腹冷感;膀胱失于温煦,气化失常,故小便频数,夜间尤甚;火不温土,则大便溏薄;阳虚寒从内生,故畏寒肢冷;肾阳虚外府失荣,故腰痛如折;肾虚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面色晦黯。舌淡润,苔薄白,脉沉细而迟,为肾阳不足,虚寒内盛之征。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涩精止带。

方药举例: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白蒺藜、紫菀茸、肉桂、桑螵蛸、肉苁蓉、制附子。

方中鹿茸、肉苁蓉、菟丝子温肾填精益髓;潼蒺藜、桑螵蛸补肾涩精止带;附子、肉桂温肾壮阳补火;黄芪益气固摄;白蒺藜养肝肾而疏风;紫菀茸温肺益肾。全方共奏温肾助阳,涩精止带之效。

若腹泻便溏者,去肉苁蓉,酌加补骨脂、肉豆蔻。

若****不固,****下滑,带下如崩,谓之白崩。治宜补脾肾,固奇经,佐以涩精止带之品,方选牡蛎、桑螵蛸、龙骨、白石脂、白茯苓、五味子、菟丝子、韭菜子。

(3)阴虚挟湿型

主要症候: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有臭气,阴部干涩不适,或有灼热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症候分析:肾阴不足,相火偏旺,损伤血络,复感湿邪,伤及任带二脉,故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臭气,阴部有灼热感;****亏虚,阴部失荣,故干涩不适;肾阴亏损,体海不足,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阴虚内热,热扰心神,则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为阴虚挟湿之征。

治疗法则:滋阴益肾,清热祛湿。

方药举例:知柏地黄汤加芡实、金樱子。

(4)湿热下注型

主要症候: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有臭气,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食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症候分析:湿热蕴积于下,损伤任带二脉,故带下量多,色黄,黏稠,臭秽;湿热熏蒸,则胸闷心烦,口苦咽干;湿热内阻,则纳食较差;湿热蕴结,瘀阻胞脉,则小腹或少腹作痛;湿热伤津,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举例: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方中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利水除湿;茵陈、黄柏、栀子清热泻火解毒;赤芍、丹皮凉血化瘀,合牛膝活血,并能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以除下焦湿热。

若肝经湿热下注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如脓,质黏稠或呈泡沫状,有臭气,伴阴部痒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宜泻肝清热除湿,方用苦参、黄连、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车前子、木通、泽泻、生地、当归、甘草。

若湿浊偏甚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如豆渣状或凝乳状,阴部瘙痒,脘闷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疏风化浊,方用苍术、藿香、萆藓、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方中萆誌、薏苡仁、赤茯苓、泽泻、滑石、通草清热利湿以化浊;黄柏、丹皮清热凉血;苍术、藿香疏风化浊以止痒。

(5)湿毒蕴结型

主要症候: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状如米泔,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症候分析:湿毒内侵,损伤任带二脉,秽浊下流,故带下量多;热毒蕴蒸,损伤脉络,则色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甚或五色杂下,状如米泔,秽臭难闻;湿毒蕴结,瘀阻胞脉,故小腹疼痛,腰骶酸痛;湿浊毒热上蒸,故口苦咽干;湿热伤津,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毒蕴结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加土茯苓、薏苡仁、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

方中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天葵子、土茯苓、薏苡仁清热解毒,利水除湿。全方共奏清热解毒除湿之功。

若腰骶酸痛,带下恶臭难闻者,酌加半枝莲、穿心莲、鱼腥草、樗根皮清热解毒除秽;若小便淋痛,兼有白浊者,酌加土牛膝、虎杖、甘草梢。

(二)症瘕

妇女下腹有结块,或胀,或满,或痛者,称为“症瘕”。症与瘕,按其病变性质有所不同。症,坚硬成块,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痞满无形,时聚时散,推揉转动,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但就其临床所见,每有先因气聚,日久则血瘀成瘕,因此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故前人每以瘤瘕并称。

1.病因

多因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症,血结为瘕,以气滞、血瘀、痰湿及毒热为多见。

(1)气滞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滞于冲任胞宫,结块积于小腹,成为气滞癥瘕。

(2)血瘀经期产后,胞脉空虚,余血未尽之际,房事不节,或外邪侵袭,凝滞气血,或暴怒伤肝,气逆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使瘀血留滞,瘀血内停,渐积成瘕。

(3)痰湿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职,湿浊内停,聚而为痰,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痰血搏结,渐积成瘕。

(4)毒热经期产后,胞脉空虚,余血未尽之际,外阴不洁,或房事不禁,感染湿热邪毒,入里化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结于胞脉,而成症瘕。

2.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是按包块的性质、大小、部位、病程的长短、兼症和月经情况辨其在气在血,属痰湿还是热毒。治疗大法以活血化瘀,轻坚散结为主,佐以行气化痰,兼调寒热。但又必须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之久暂,酌用攻补,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等法,随证施治,并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一味地猛攻峻伐,以免损伤元气。诊断明确的内生殖系统肿瘤,可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1)气滞型

主要症候:小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时聚时散,或上或下,时感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沉弦。

症候分析:瘕乃气聚而成,故小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时聚时散,或上或下,气滞则痛,气散则止,故时痛时止,痛无定处;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故小腹胀满,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气滞冲任失司,则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沉弦,为气滞之征。

治疗法则: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木香、丁香、三棱、莪术、枳壳、青皮、川楝子、小茴香等。

上药共研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方中木香、丁香、小茴香温经理气;青皮疏肝解郁,消积行滞;川楝子、枳壳除下焦之郁结,行气止痛;三棱、莪术行气破血,消瘕散结;朱砂护心宁神。

(2)血瘀型

主要症候:小腹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月经延后或淋漓不断,面色晦黯,舌紫黯,苔厚而干,脉沉涩有力。

症候分析:瘀血积结,气血不畅,故小腹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瘀阻脉络,肌肤失养,则肌肤少泽,且面色晦黯;瘀血内阻,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不欲饮;瘀阻冲任,甚则血不归经,故经期错后,或淋漓不止。舌紫黯,苔厚而干,脉沉涩有力,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破瘀,散结消肿。

方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各等分研细末,炼蜜为丸。

方中用桂枝温通血脉,芍药行血中之滞以开郁结,茯苓淡渗以利行血,与桂枝同用能入阴通阳,丹皮、桃仁破瘀散结消瘕。

若积块坚牢者,酌加鳖甲、穿山甲以软坚散结,化瘀消瘕;疼痛剧烈者,酌加延胡索、莪术、姜黄以行气活血止痛;小腹冷痛者,酌加小茴香、炮姜以温经散寒;月经过多,崩漏不止者,酌加三七粉、炒蒲黄、血余炭等化瘀止血。

若血瘀甚者,兼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用大黄虫丸(《金匮要略》)。本方重在取其虫类搜剔脉络,祛瘀消瘕。

(3)痰湿型

主要症候:小腹有包块,按之不坚,或时作痛,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胸脘痞闷,时欲呕恶,经行愆期,甚或闭而不行,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症候分析: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积而成症,则小腹有包块,按之不坚,时或作痛;痰饮内结,则胸脘痞闷;痰阻中焦,则恶心泛呕;痰湿阻于冲任经脉,则月经愆期,甚或经闭不行;湿痰下注,则带下量多,色白黏稠。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为湿痰内阻之征。

治疗法则:除湿化痰,散结消肿。

方药:半夏、橘皮、茯苓、当归、杏仁、桂心、槟榔、甘草。

方中杏仁、陈皮、槟榔行上、中、下三焦之气滞而化痰结;半夏、茯苓除湿化痰,降逆止呕;桂心、当归温经活血而消瘕;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除湿化痰,消结散瘕之效。

若脾胃虚弱,纳差神疲者,酌加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若兼血滞者,用三棱、莪术、青橘皮、半夏、麦芽。

上药用蝇醋6L煮干,焙干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淡醋汤下。痰积多,姜汤下。

方中三棱、莪术理气活血消瘕,青橘皮、半夏、麦芽行气燥湿化痰。

(4)毒热型

主要症候:小腹有包块拒按,下腹及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黄或五色杂下,可伴经期提前或延长,经血量多,经前腹痛加重,烦躁易怒,发热口渴,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症候分析:湿热积聚,蓄久成毒,阻滞冲任,气滞血瘀,结而成症瘕,故小腹有包块拒按,下腹及腰骶疼痛;湿热蕴结,损伤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湿浊下注,故带下量多,色黄臭秽;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又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故经期提前或延长,经血量多;瘀血内停,气机不畅,经前血海盛满,故经前腹痛加重,烦躁易怒;毒热壅盛,营卫不和,故发热口渴;热邪伤津,故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湿热毒邪内蕴之征。

治疗法则:解毒除湿,破瘀消肿。

方药:赤芍、丹皮、丹参、三棱、莪术、皂角刺、银花、鱼腥草、土茯苓、炒荆芥、甘草。

方中金银花、土茯苓、鱼腥草、炒荆芥清热解毒,利湿排脓;赤芍、丹皮、丹参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三棱、莪术、皂角刺行气破瘀,消瘕散结。

若小腹包块疼痛,兼带下量多,色黄稠如脓,或五色带杂下,臭秽难闻,疑为恶性肿瘤者,酌加半枝莲、穿心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以清热解毒消瘕。

(三)妇人腹痛

妇女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骶者,称为妇人腹痛,亦称妇人腹中痛。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盆腔炎、子宫颈炎、子宫肥大症及盆腔淤血症等引起的腹痛。

1.病因

主要机理为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及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

临床常见的有肾阳虚衰、血虚失荣、气滞血瘀、湿热蕴结及寒湿凝滞等类型。

(1)肾阳虚衰

禀赋肾气不足,或房事过度,命门火衰,或经期摄生不慎,感受风寒,寒邪入里,损伤肾阳,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血行迟滞,以致腹痛。

(2)血虚失荣

素禀体虚,血虚气弱,或忧思太过,或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损伤脾胃,化源匮乏,或大病久病,耗伤血气,以致冲任血虚,胞脉失养而痛;且血虚气弱,运行无力,血行迟滞亦可致腹痛。

(3)气滞血瘀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失条达,气机不利,气滞而血瘀,冲任阻滞,胞脉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

(4)湿热瘀结

宿有湿热内蕴,流注下焦,阻滞气血,瘀积冲任,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胞脉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

(5)寒湿凝滞

经期产后,余血未尽,冒雨涉水,感寒饮冷,或久居寒湿之地,寒湿伤及胞脉,血为寒湿所凝,冲任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

2.辨证论治

首先辨其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发作时间,结合全身症状、月经和带下的情况,以审其寒、热、虚、实。临床以慢性腹痛多见,因此,本病多属虚中夹实的病证。治疗原则以通调冲任气血为主。对于发病急、重者,必要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1)肾阳虚衰型

主要症候:小腹冷痛下坠,喜温喜按,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频数,夜尿量多,大便不实,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症候分析:肾阳虚衰,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故见小腹冷痛下坠,喜温喜按;阳虚不能外达,故形寒肢冷;肾虚髓海不足,外府失荣,则头晕耳鸣,腰酸膝软;肾阳虚衰,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频数,夜尿量多;火不暖土,则大便不实。舌淡,苔白滑,脉沉弱,为肾阳虚衰之征。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暖宫止痛。

方药:赤芍、丹皮、丹参、三棱、莪术、皂角刺、银花、蕺菜、土茯苓、炒荆芥、甘草。

(2)血虚失荣型

主要症候:小腹隐痛,喜按,头晕眼花,心悸少寐,大便燥结,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症候分析:血虚气弱,冲任胞脉失于濡养,气弱运血无力,故小腹隐痛,喜按;血虚不能上荣清窍,故头晕眼花;血虚内不荣心,则心悸少寐;血虚津液不足,肠道失濡,是以大便燥结。舌淡,苔少,脉细无力,为血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血养营,和中止痛。

方药:当归、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方中当归、白芍养血和中,缓急止痛;桂枝、生姜温中,通经止痛;甘草、大枣、饴糖补气建中,生血养营。全方共奏补血养营,和中止痛之功。

(3)气滞血瘀型

主要症候: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脘腹胀满,食欲欠佳,烦躁易怒,时欲太息,舌紫黯或有紫点,脉弦涩。

症候分析:肝失条达,气滞血瘀,血行不畅,冲任阻滞,不通则痛,故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肝脉不舒,气机不利,则见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时欲太息;肝郁克脾,脾失健运,则脘腹胀满,食欲欠佳。舌紫黯或有紫点,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牡丹皮、桂心、当归、延胡索、莪术、牛膝、赤芍、荆三棱。

方中当归、赤芍、牛膝、牡丹皮养血活血化瘀;三棱、莪术、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桂心温经通络。全方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使气畅瘀消而痛自除。

(4)湿热瘀结型

主要症候: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有积块,伴腰骶胀痛,低热起伏,带下量多,黄稠,有臭味,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症候分析:湿热之邪与血搏结,瘀阻冲任,血行不畅,故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有积块;瘀停胞脉,胞脉系于肾,故伴腰骶胀痛;湿热缠绵,故低热起伏;湿热之邪伤及任带、胞宫,故见带下量多,黄稠,有味;湿热壅遏下焦,故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湿热瘀结于内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败酱草、薏苡仁、土茯苓。

若热结血瘀甚者,症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腹痛拒按,宜泻热化瘀散结,可用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方: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加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

(5)寒湿凝滞型

主要症候:小腹冷痛,痛处不移,得温痛减,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症候分析:寒湿之邪,重浊凝滞,客于冲任、胞中,与血搏结,瘀阻经脉,血行不畅,故小腹冷痛,痛处不移;得温则瘀滞稍通,故得温痛减;寒湿生浊,下注冲任,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寒湿之邪,易伤阳气,故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紧,为寒湿凝滞之征。

治疗法则: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举例:苍术、茯苓等。

(四)子宫脱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向下移位,甚至完全脱出于****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又称为阴脱、阴癫、阴菌、阴挺、子宫脱出等。本病常发生于劳动妇女,以产后损伤为多见。

1.病因

主要机理是冲任不固,提摄无力。常见的分型有气虚、肾虚。

(1)气虚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分娩时用力太过,或产后操劳持重,或久嗽不愈,或年老久病,便秘努责,损伤中气,中气下陷,固摄无权,系胞无力,以致子宫下垂。

(2)肾虚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年老体弱,肾气亏虚,冲任不固,系胞无力,以致子宫下垂。

2.辨证论治

临床见子宫下移,小腹下坠,四肢无力,精神疲倦,属气虚;若子宫下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属肾虚。治疗应本着《内经》“虚者补之,陷者举之”的原则,以益气升提,补肾固脱为主。重度子宫脱垂对妇女危害较大,是难治之病,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1)气虚型

主要症候:子宫下移,或脱出****口外,劳则加剧,小腹下坠,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小便频数,或带下量多,色白质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缓弱。

症候分析:脾司中气,脾虚则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冲任不固,无力系胞,故子宫下脱,小腹下坠;脾主四肢,脾虚中阳不振,则神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下元气虚,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下注,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舌淡,苔薄,脉缓弱,为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气升提。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枳壳。

若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者,酌加山药、芡实、桑螵蛸以止带固脱。

(2)肾虚型

主要症候:子宫下移,或脱出****口外,小腹下坠,小便频数,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沉细。

症候分析:肾虚冲任不固,带脉失约,不能系胞,故子宫脱垂,小腹下坠;肾气不足,下焦不固,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肾虚精血不足,外府及髓海失养,故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沉细,为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固脱。

方药:加鹿角胶、升麻、枳壳等。

若子宫脱出****口外,摩擦损伤,继发湿热证候者,局部红肿溃烂,黄水淋漓,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有臭秽气味,不论气虚、肾虚,轻者可于原方加黄柏、苍术、土茯苓、车前子等清热利湿,重者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五)痛经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等。本节讨论的痛经,包括西医学的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功能性痛经容易痊愈,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1.病因

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常见的分型有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和湿热蕴结。

(1)肾气亏损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虚损,伤及肾气,肾虚则精亏血少,冲任不足,经行血泄,胞脉愈虚,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

(2)气血虚弱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虚血少,经行血泄,冲任气血更虚,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

(3)气滞血瘀素性抑郁,或忿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内留,蓄而成瘀,瘀滞冲任,血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4)寒凝血瘀经期产后,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寒客冲任,与血搏结,以致气血凝滞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5)湿热蕴结素有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搏结,稽留于冲任、胞宫,以致气血凝滞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2.辨证论治

本病以伴随月经来潮而周期性小腹疼痛作为辨证要点,根据其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喜按或拒按等不同情况,明辨其虚实寒热,在气在血。一般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经期,多属虚。痛胀俱甚、拒按,多属实;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多属虚。

得热痛减多为寒,得热痛甚多为热。痛甚于胀多为血瘀,胀甚于痛多为气滞。痛在两侧少腹病多在肝,痛连腰际病多在肾。其治疗大法以通调气血为主。

(1)肾气亏损

主要症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

症候分析:肾气本虚,精血不足,经期或经后,精血更虚,胞宫、胞脉失于濡养,故小便隐隐作痛,喜按;肾虚冲任不足,血海满溢不多,故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肾精不足,不能上养清窍,故头晕耳鸣;肾亏则腰腿失养,故腰酸腿软;肾气虚膀胱气化失常,故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也为肾气亏损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方药:当归、白芍、山茱萸、巴戟、甘草、山药、阿胶。

方中巴戟、山茱萸补肾气,填肾精;当归、白芍、阿胶养血缓急止痛;山药、甘草补脾肾、生精血。全方共奏补肾填精养血,缓急止痛之功。

若经量少者,酌加鹿角胶、熟地、枸杞子;腰骶酸痛剧者,酌加桑寄生、杜仲、狗脊。

(2)气血虚弱

主要症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症候分析:气血本虚,经血外泄,气血更虚,胞宫、胞脉失于濡养,故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气血虚冲任不足,血海满溢不多,故月经量少,色淡质稀;气虚中阳不振,故神;疲乏力;血虚不养心神,故心悸,失眠多梦;气血虚不荣头面,故头晕,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也为气血虚弱之征。

治疗法则: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方药:当归、党参、黄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方中黄芪、党参、桂枝补气温中,通络止痛:当归、白芍、饴糖养血和中,缓急止痛;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胃以生气血,欲补气血先建中州。本方共奏补气养血,和中止痛之效。

(3)气滞血瘀

主要症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症候分析:肝郁气滞,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经行小腹胀痛拒按;肝气郁滞,故胸胁、乳房胀痛;冲任气滞血瘀,故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胞宫气血运行稍畅,故腹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也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若痛经剧烈伴有恶心呕吐者,酌加吴茱萸、半夏、莪术;若兼小腹胀坠或痛连****者,酌加姜黄、川楝子;兼寒者小腹冷痛,酌加艾叶、小茴香;挟热者,口渴,舌红,脉数,宜酌加栀子、连翘、黄柏。

(4)寒凝血瘀

主要症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症候分析: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寒客冲任,血为寒凝,故经血量少,色黯有块;得热则寒凝暂通,故腹痛减轻;寒伤阳气,阳气不能敷布,故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为寒凝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方药:温经汤。

若痛经发作者,酌加延胡、小茴香;小腹冷凉,四肢不温者,酌加熟附子、巴戟天。

若经行期间,小腹绵绵而痛,喜暖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畏寒肢冷,腰骶冷痛,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或细涩,为虚寒所致痛经。治宜温经养血止痛,方用大营煎加小茴香、补骨脂。

(5)湿热蕴结

主要症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症候分析:湿热蕴结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湿热瘀结胞脉,胞脉系于肾,故腰骶坠痛,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湿热伤于冲任,迫血妄行,故经量多,或经期长;血为热灼,故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湿热下注,伤于带脉,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湿热熏蒸,故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湿热蕴结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红藤、败酱草、薏苡仁、牡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延胡索。

方中黄连、薏苡仁清热除湿;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牡丹皮活血祛瘀通经;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生地、白芍凉血清热,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效。

若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者,酌加槐花、地榆、马齿苋;带下量多者,酌加黄柏、樗根白皮。

同类推荐
  • 零起点学中医

    零起点学中医

    本书是为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所作的一本中医入门书,通过12次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的知识,使初学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中医学最为重要的概念、思想和理论,为制订适合自己的健康养生计划做好知识的准备,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生命力的医学技术。中医药方神奇的疗效便是这一传统医术科学、高明的集中现。在这些有效、实用的药方里,包含着历朝历代诸多名医名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大多古医药方多散见于各种医学典籍之中,难以查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编者从上百种古医典籍或名医专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验方,经科学的分类统筹,编辑成书,以方便读者参考验用。本书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年间的多个朝代的名医名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极具收藏价值。
  • 精神科医生话:自杀、妄想、抑郁、毒痴、酒疯

    精神科医生话:自杀、妄想、抑郁、毒痴、酒疯

    《一个人拥抱天空》主要内容包括:看见河流、向西向西、一个人拥抱天空、上狼山、春天里来、自语、大海鲢、坍塌的大桥、独处的日子、冰王子、眼睛里有风声掠过、雨后阳光、异乡的刀、空间站、沿街挂起红灯笼、双人舞:爱与恨、飞机等。
  • 实用妇科医学

    实用妇科医学

    科疾病长期困扰广大妇女。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妇科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在帮助我们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也对妇科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广大妇科医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实用妇科医学》。全书共十章,系统地介绍了妇科炎症、妇科胂癌、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急症等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妇科介入和妇科微创等新技术和新理论也做了简要的说明。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操作性强的鲜明特点。本书可作为妇科临床工作者日常的参考书,可供各级妇科医师、临床研究生、进修生及其他相关专业医师参考。
  • 小病不可小视

    小病不可小视

    日常见到的一些症状或小病,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却潜伏着重大危险,或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这些症状或小病往往给人带来可怕的损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可能都有难以忘却的片段、不愉快的经历,甚至于惨痛的教训。这本书将向您提供100多个症状或小病,以及从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合部份实际病例,告诉您应该怎样重视这些症状和小病,从而在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适合各阶层广大群众阅读。
热门推荐
  • 重生成暴戾王爷的白月光

    重生成暴戾王爷的白月光

    【1V1,双洁,爽文】前世,你杀我母,毁我容,断我四肢,囚我于酒瓮之中,生不如死。今生,我要以牙还牙,血债血偿。恶毒姨娘花重金让人掳她杀她,笑话,她重生一回岂会这么快一命呜呼,一把豆子就让阎王爷来接。想用毒毒死她?笑话,她才是毒它奶奶,百毒不侵你没见过?孤陋寡闻。想在长公主的宴会上让她出丑?笑话,她可是重生之人,一舞一画惊艳全场,夺你第一美人之称,看你还怎么嚣张。不服气?那就直接让你们全部身败名裂,即便死了也入不了我柳家祖坟。某男邪魅一笑:“这群人真蠢。还是我家凡凡最聪明。”
  • 王者荣耀再临巅峰

    王者荣耀再临巅峰

    王者荣耀的巅峰榜单神秘id异军突起,究其原因居然是一名叫吴河宇的普通大学生意外觉醒了地表最强的王者荣耀金手指? 但是这个金手指给予他的并不仅仅是帮助,而是风险与机遇并存……他的人生,也因为这个金手指,变得不再平凡!是沉是浮,是起是落,且看历经风雨的少年披荆斩棘,再临王者巅峰!
  • 上班途中要做的100件事

    上班途中要做的100件事

    本书介绍了100件上班途中要做的事,分为六章,包括:身体前进,心灵安顿;打开五官,找到和灵感的连接点;你好,再见;今天你想去哪里;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打造你的情报系统、知识结构。
  • 我什么都懂

    我什么都懂

    天不生沈欢,千年如黑夜。这是一个想要放飞自我的重生者,得到了一个不怎么正经的系统后,有趣的生活故事。(完本精品万订老书,750万字《重生之最强人生》、800万字《美梦时代》,7年更新从未断更,人品保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紫冢

    紫冢

    一个王朝最后的希望。一个崭新的世界颠覆世人的思想的时候。太子,这个看似强大的名号,拿什么来拯救自己已经渐渐消失的天下?埋藏在坟墓中的最后希望,欲要重新建立强大的紫槿花王朝!战斗吧!我的伙伴!呼喊吧!我忠实的盟友!崛起吧!我挚爱的————王朝!
  • 豪门娇宠:蜜糖娇妻9分甜

    豪门娇宠:蜜糖娇妻9分甜

    “原来你的味道这么甜。”他漫不经心的品尝,却无法再戒掉。“你你你你……不许诱惑我。”“那你推开我。”他明知道自己的姿色无双,要成心诱惑一个人,谁能坚持得住?她是糖,她是蜜,甜到忧伤,至纯至净。他是夜,他是魔,无情冷漠,至黑至冷。她遇到这样一个玩情,玩欲,玩人心的邪恶男人,注定无法全身而退。娇宠无度,梦醒后,是迷失的爱……
  • 挣扎在小说开始百年之前

    挣扎在小说开始百年之前

    苍木:我这是穿越到原始时代了吗?那开始从零到有,种田争霸吧……远在头上的天灾,蠢蠢欲动的虫灾,部落和部落的冲突,还有毛茸茸的自己………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原始生活!
  • 喜欢的人菲你莫属

    喜欢的人菲你莫属

    这是我给茜茜写的文章,喷子请走开,不喜勿看
  • 断残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断残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内容主要概况:南行杂记、街灯、感伤的行旅、在寒风里、马蜂的毒刺、纸币的跳跃以、纸币的跳跃、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志摩在回忆里、移家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