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2600000225

第225章 步步登天

《汉武大帝》中的一段绝妙情节:

刘彻问舅舅田蚡:朕之所以即位,是因为长公主,还是因为朕的贤能。

田:当然是陛下的贤明。

刘:既然朕因为贤能而继承皇位,那为什么处处还要看长公主的脸色?

田:陛下,具备贤能并不一定能够继承皇位。先帝有十四个皇子,河间王刘德贤能就差了吗?先帝曾经评价他: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好学不倦、惠及孤寡,这么多贤德,可是先帝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德呢?

刘:……

刘启选择太子,评价的是综合实力。刘彻是皇十子,一般而言,君王最喜欢的儿子不是年长,就是年少,排在中间的最没有前途,就如异人一样,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母亲又不是宠妃,于是被派去赵国邯郸作人质,基本上了此一生。

可是异人不愿意,当他攀附上华阳夫人的时候,在父亲安国君的心中,分量重了许多,以至于能够最终当上秦王。

刘彻当太子时,才七岁。母亲王美人,一步步的为儿子增加筹码,最终才让刘启下定决心。

王美人的筹码是什么呢?

她对刘启言听计从,温顺大方,平日里在家中织布,很贤惠。可是这种加分项,加的是同情分。

王美人于是开始制造神话成分。

床笫之间,她对刘启说,昨天梦见太阳跑进了自己肚子里。刘启听后很感兴趣,后来刘彻出生,宫里面就流传刘彻是怀日而生,很有市场。

可是这种市场毕竟是一家之言,估计有这种说法的也很多。梦见月亮叫梦月,梦见北斗,叫阿斗。做梦跟算卦一样,灵不灵只看最终结果,不然只是一场笑话。

于是王美人敏锐的发现一条捷径——长公主刘嫖。

其实在后宫中,想要坐稳位置,没有太后的支持是不行的。那时候后宫基本上没有婆媳矛盾,敢跟太后叫板的下场一定很惨,所以妃嫔们都知道讨好太后。

问题是讨好的人那么多,如何才能别出心裁呢?

自然是太后的女儿长公主了,抓住她,也就抓住了老太太的心。

当王美人千方百计和刘嫖结成姻亲之时,王美人所有的加分项都已经完成。

此时的刘彻,年仅七岁,可是得到了长公主的支持,和刘启的外甥女阿娇订了亲,间接得到窦太后的认可,自身又聪明,母亲又是宠妃,成为了皇子不能超越的存在。

此时的栗妃,已经将所有的筹码都失去。

站在长公主的立场上,自然希望刘彻当皇帝,女儿当皇后,于是不遗余力的挖坑坑栗妃,呼吁群臣火上浇油,建议立栗妃为皇后。

于是栗妃终于被废,栗妃的娘家人也被杀的杀,免职的免职。

在宫廷斗争中,母子同命,母亲被废,太子刘荣自然被废。刘荣还因为侵占宗庙用地,被中尉郅(zhi)都看管。

这位致都外号苍鹰,是孝文帝时的郎官,在刘启时升任中郎将,是武官职务。

刘启外出打猎,宫中妃子贾姬去洗手间,好巧不巧一头野猪冲了进去。刘启于是对致都示意,你赶快去救贾姬去。

致都不去,护卫在刘启身侧。

刘启于是自己操刀,想要英雄救美。

致都拦着不让去,对刘启说:贾姬没了,还会有别的女人,陛下怎可以为了一个女人赴险呢?

此事传出后,窦太后非常高兴,认为致都很尽职。毕竟对她而言,儿媳多的是,儿子要是有了意外,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中郎将在皇帝身边,为得就是保证他们安全,不出意外。当年孝文帝想要赛车,也被袁盎死死拦住。对皇帝而言,这群人着实讨厌,针鼻大的事看的比什么都重,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

人家也不容易,谁让伴君如伴虎呢!

皇帝出了事,其不管谁上台,都不会轻饶了中郎将这帮人,处以极刑都是很常见的。

当年秦武王去周朝雒阳,一路且歌且唱,结果因为扛鼎的时候手滑,将自己砸死了。秦武王身边的宠臣们,为此死的死,诛族的都有,不敢不谨慎啊。

所以历来中郎将,都是太后等人安插在皇帝身边的,除非犯错,否则皇帝无权更换,就是怕中郎将等人随了皇帝的性子。

窦太后一高兴,给了致都百斤,据说是百斤黄铜。致都就此得到重用。

因为汉朝的国政是无为而治,政府干预的少,于是民间豪强大肆崛起。当时济南郡有三百户豪强,按照一个郡三百万人算,应该有三十万户,平均一千户就有一户豪强。

地方势力大了,官府自然很难管,当地治安一向很差,以至于地方官明着上报朝廷,说治安太差,他们管不了。

刘启于是将致都派过去,朕你都管得了,还管不了一个郡。

致都荣任济南郡首,对当地的豪强只有一个词——杀。

当然,出头的椽子先烂,致都的目标就是当地的大户瞷(jian)氏等几个大家族,将首恶抓住审判杀。

这批人民怨极大,罪证都不用收集。不知道有没有公审,反正致都很强硬,他是武官嘛,又是为国做事,自己代表着朝廷,自然毫无畏惧。

豪强势力再大,也不过是济南郡一隅,总不敢公开谋反吧。不过其中凶险不小,因为明着对付不了你,行刺暗杀,还可以对付你的家人,总之防不胜防。

事实证明,致都很干脆,一年时间就料理了当地,豪强们纷纷偃旗息鼓,就此认栽。

致都上书,说济南郡路不拾遗。

我相信他能做到。

更绝的是,致都一战扬名,连周边同级的郡守都害怕他,见到他跟见到长官一样,被此人的雷霆手段所震慑。

刘启大喜,他喜欢用致都这样的官员,果断、干脆、不怕得罪人。刘启毕竟是皇帝,讲究平衡,有时候知道了不法行为碍于面子,不好管的过严,于是将致都放过去,让他去收拾人,然后自己再收拾残局。

致都被调任为中尉,当年周亚夫的官职,掌管长安的卫戍、治安,将长安的那帮王孙公子好好的教训了一遍。

原因很简单,长安的王公子弟着实不少,官员们不少怕事,王公子弟也仗着家庭关系胡作非为,反正有人捞他们,脾气爆的,看见有人敢抓他们,上去就是一耳光。

可是致都来了,他们都怕了。人致都是刘启身边的中郎将,平日里连皇帝都敢管,如今管你们,算是给你们脸了,你还想打耳光,不打你耳光都不错了。

平日里,管管一般人还好,没想到刘启送给他这么大一个烫手的山芋。

致都对废太子、临江王刘荣进行问询,将他关起来。

刘荣知道跟这人说没用,索求刀笔,想要给太后、皇帝上书认错。

那时候毛笔已经有了,不再需要用刀子刻字了,为何还要用刀呢?

据说刀相当于橡皮,你在竹简上写错字,就用刀刮掉。

致都不给,皇帝把你交给我,就是因为他知道我能秉公处理,不让皇帝为难,否则就会把你交给别人了,我自然清楚自己的定位,不会让陛下难做。

窦婴不忍心,他曾经当过太子太傅,两人有感情,于是派人悄悄的将刀笔给刘荣。刘荣在竹简上写完谢罪的话后,就在中尉府中自杀了。

自杀原因,可能是他觉得废太子没有前途,不如早些自我了断,也可能往日里养尊处优,在致都面前被他呵斥,丢了颜面,于是含恨自杀。

刘荣死了,窦太后震怒。她曾经很欣赏致都,可是此时果断的将怒火发向了他。刘启很内疚,为了维护致都,以失职之罪将他撤职,赶出京城。

我一心为国,错在哪里了,就因为有人在我监狱里自杀了,那人碰巧还是废太子的缘故吗?

致都回思自己一生,都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我为了天下,沦落至此,你们这帮太后、皇子,为了私欲,对你们有利就褒奖我,对你们不利就惩戒我,天下重要,还是你们重要?

不要说手上没清官,就算有,你能保得住吗?

致都离京途中,接到刘启的诏书,命他直接去雁门郡任太守,不必回京城谢恩了。

刘启终于给了忠于国家的人一个交代。

致都到了雁门郡,匈奴人来抢,他也去抢匈奴,久而久之,匈奴人都不来雁门了。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窦太后得知致都又被重用,有被欺骗的感觉,大怒,要论罪。

刘启说:致都是忠臣。

窦太后:临江王就不是忠臣了?

致都最终被杀。

晁错、袁盎、致都,都是孝文帝时的臣子,也都死在了刘启任上,还真是讽刺。

当然,还有一个周亚夫。

平定七国之乱后,右丞相陶青识趣的请辞了,说自己有病。

公元前152年,周亚夫入朝担任右丞相。

刘启还是蛮希望和周亚夫友好相处的,毕竟明主都是这样,乐毅这样写一封《报燕王书》而后身退的,成就的也是乐毅的名声,让燕惠王担了两千多年不能容人的恶名,着实不是他们想要的。

可是事情发展往往出乎意料。

公元前150年,太子刘荣被废。

周亚夫是丞相,面对这类废黜的大事,于情于理都要争一争。

刘启也能谅解。

王美人当了皇后,窦太后想起了自己,当年薄太后对自己很照顾,自己也很感激这位母亲,于是也想将这份恩惠传递下来。

窦太后对刘启说,希望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

刘启说:母亲你当皇后,我舅舅不也没封侯吗?

窦太后说:是啊,我常常因此自责,推己及人,不能让王皇后将来也后悔。

刘启于是找周亚夫商议此事。

周亚夫摇头:高祖的时候说,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有违祖制啊。

周勃在的时候还变通点,周亚夫却固执得多。因为周勃一早就把吕后当敌人,周亚夫却没有。

右丞相在汉朝的权势很重,刘启无话可说,以朝臣不同意的话,回复了窦太后,此事就此打住。

窦太后很机灵,绝不会走吕后的老路。

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

匈奴闹了内讧,有五个将军率众投降汉朝。刘启非常高兴,那时候匈奴人以天朝自居,忽然天朝的人竟然弃明投暗,证明我大汉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说起来也是我治国有方,怎么着也算政绩不是。

刘启一高兴,于是准备封侯,希望匈奴人前仆后继的过来。

周亚夫说:他们不过是背叛国家的人,如果封了侯,那岂不是鼓励人背叛国家吗?

刘启听后非常不高兴。

其实战争有两个阶段,相持阶段,如果对方有投靠的将领,无论谁都会善加照顾,吸引对方投诚。战局一旦明朗,胜利的一方反而开始善待不愿意投降的人,认为他们忠诚,鼓励属下向人家学习。

刘启说:丞相的话不可用啊。

刘启坚持将五人封侯。

丞相和皇帝其实是信任关系,凡事双方都会达成共识而后再去做。一旦皇帝一意孤行,丞相失去信任,则会请辞。

周亚夫也请求离职,得到刘启允许,赋闲在家。

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去世。

刘启松口气,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他已经44岁了,太子才十二岁,需要考虑后事了。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跟父亲一样,刘启将目光放在周亚夫身上,认为他能担当重任。不过在用之前,他还要试一下。

刘启召见周亚夫,请他吃饭。

饭菜上来了,一大块肉,而非切好的,连筷子都没有。

周亚夫大声向宦官们索求筷子。

刘启笑着问:没筷子就不能吃了吗?

周亚夫这才意识到,不是疏忽了,而是刘启特意安排的。周亚夫立刻脱下帽子请罪,跪伏在地,心中却无限屈辱。

刘启站起身来,周亚夫趁机大步离开。

刘启目送他离开,说:遇到不满就如此的人,如何辅佐少主。

周亚夫回去后,自知不会被重用了,也心灰意冷。儿子见父亲年迈,于是帮他筹备墓地,购买了五百具殉葬用的盔甲武器。

不过这人人品不好,克扣工匠的工钱。

是可忍孰不可忍。工匠们于是将此事报了上去,说周家暗地里购买武器盔甲,图谋不轨。

刘启听了之后,派遣廷尉去质询周亚夫。

周亚夫很生气,我是陪葬用的,又不是造反,你还想如何?

周亚夫不答。

当年他父亲也是不答,不过是惶恐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后塞给了狱吏千金,这才得到照顾,很明显周亚夫没给钱。

廷尉如实禀告,刘启大怒。

我问你话,你竟然不回答,你想干什么?

刘启直接将周亚夫下狱,不用你回答了。

廷尉责问周亚夫,周亚夫愤恨的说,我买的不过是殉葬的东西,造什么反?

廷尉说:你活着不造反,难保死后不造反啊。

你还能怎么说?

周亚夫闭口不言,他比父亲更刚硬,刚不可久、柔不可恃,于是饿死在狱中。

死后,封国被废,爵位中断一年。

刘启于是封周勃的另一个儿子继承爵位。周勃一家三个儿子封侯,真非幸事。

刘启将目光停留在了魏其侯窦婴身上。

窦婴有才干,忠于王室,又是窦家人,而且为人谦逊好客,只有他能担当重任了。

当初太子被废时,周亚夫和窦婴两人力争不果,周亚夫继续担任丞相,窦婴却不同。

他是太子太傅,太子有错,岂不是师傅也有错,于是称病归隐,在蓝田县南山下闲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窦婴宾客很多,故交也多,不少人劝他出山,都被他拒绝。其实是很明智的选择,毕竟那时候梁王刘武上蹿下跳的为皇太弟的事奔走,出来避一避总是好的。

不过,身为政治家,下野隐居是常事。下野了,有人找,证明他们的地位还是有的,有不可被取代的价值,可是你老不出山,慢慢你的位置被人代替,能够想起你的人就不多了。

梁地人高遂对魏其侯说,能使你富贵的是陛下,能使你成为亲信的是太后。你又是太子太傅,太子被废时你不能力争,力争又不成功,又不去自杀。如今躲在这里,放着国家大事不理,左搂右抱。那就是说你有怨恨之心,对朝廷不满,对陛下不满。一旦陛下怪罪起来,太后又不出面,我怕你全家性命难保。

窦婴听后,知道过犹不及,闹闹情绪就算了。政治家还是要向前看的,如今摆明皇十子刘彻要上台,自己还在为废太子的事归隐,将来肯定没好果子吃。

于是窦婴摆正态度,进入朝廷,为刘启出谋划策。他是个聪明人,识时务,这点被刘启看重。

在刘启看来,辅弼幼主的人,非窦婴莫属。

也确实,梁王刘武说动太后,窦婴在旁为刘启出谋划策,将袁盎推上前台,自己隐居幕后,最后保住了太子刘彻的地位,也算有功之臣。

不过刘启对窦婴看的非常清楚。

窦太后屡次推荐窦婴当丞相,毕竟是窦家人。

刘启不答应,说魏其侯这人,骄傲自满,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不足以担当大任。其实也是一种保护,窦婴打仗可以,当丞相不行。

何况将来有了事,窦婴是丞相,怎么能出去打仗呢?

刘启选用了卫绾(wan)当丞相,这位卫绾只能说是个很厚道、本分的人。

卫绾是孝文帝时的车夫,后来升任中郎将。

刘启是太子时,召集群臣赴宴,唯独卫绾不来。

孝文帝极为感慨,临终前对刘启说,卫绾是个厚道人,只知道忠君,你即位后,可以用他,不要为难人家。

刘启于是招卫绾同车,问他,昔日你为何不来赴宴。

卫绾说我病了。

太子结交近侍,万一你要谋反呢?所以皇帝也很忌讳,近侍也很忌讳,都知道但是不能说出来。

刘启点了点头,赐给了卫绾一把剑,算是施恩与他。

卫绾摇头说,先帝已经给了我六把了,臣不敢再要。

刘启很讶异,皇帝赐剑是很荣耀的事,一般人恨不得天天挂在腰间,处处向人炫耀,为何你有六把剑,我却从来不知道。

刘启很较真,你既然说有六把,那就拿过来我看看。

卫绾拿了过来,他接受赏赐后直接将剑放在家中,剑甚至都没出过鞘。

对宝剑而言,自然是一种浪费,可是从这点可以看出卫绾的特点——守拙。

明朝于谦因为守卫京城的大功,被赐予蟒袍玉带。于谦接受了赏赐,一般人还不得穿着画几张像,流传后世,看我多威风。可于谦将蟒袍玉带都放在家**起来,后来被抄家时,蟒袍玉带上面都有灰了,多少年都没人碰过了。

卫绾的性格,倒是跟于谦于少保类似。

下属犯了错,卫绾帮下属摆平,有了功劳,卫绾推让给人,不争不抢,安然自乐。

戚继光镇守边塞蓟门时,鞑靼人来的少了。张居正认为是戚继光的功劳,可是有些守将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上书为自己表功。

张居正一一应允了,并且写信给戚继光,希望他不要跟那些无耻的将领争功,信中有一句话叫“嚼舌愧死”,意思是这帮武将见你高风亮节,一定很羞愧。

卫绾却不用人教他做人。

刘启很是感慨,真是个厚道人啊。其实说起来跟那时候国风有关,道家既然是国教,那么老子那套水的至德理论自然极为畅销,大家不喜欢功过赏罚处处分明,喜欢清静。

怎么清静呢?

心静自然凉。

卫绾被任为河间王太傅,负责教导王子。七国之乱时,卫绾被征召为将领,积功升任中尉,三年后立功封为建陵侯。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让厚道人湿鞋的原因很无奈,卫绾跟栗妃娘家有亲戚关系,算是被牵连了。

刘启于是让卫绾回家致仕,不忍心动他。

后来卫绾升任御史大夫,三公之一,又成为丞相。

公元前141年正月,刘武死后三年,周亚夫死后两年,刘启去世,谥号汉孝景帝。

按理说,父亲是孝文帝,刘启应该是孝武帝的,何况他平定了七国之乱,怎么谥号为景呢?

因为刘启够不上“武”的谥号。

谥号为武,一般指开国之君,克有天下,如周武王。

要么就是扬威域外,开疆拓土,如秦武王、魏武王、赵武灵王。

刘启的七国之乱,不过是内乱,施威于内,你还给个“武”的谥号,那就是骂人了。

“景”呢,还算可以,聪明睿智、施行仁义、致志大图,也算凑合。

刘启和父亲刘桓,作为封建史上前两位好皇帝,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得以流传美名。

有意思的是,晏婴侍奉的君主叫齐景公,谥号也是景。

同类推荐
  • 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作为中国史学主干的二十五史是中国唯一一部完整的官修史总集,它用统一的纪传体裁,完整系统地记录了我国从远古至清末的历史发展,全面展示了历代王朝的兴衰轨迹,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艺术、外交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百科全书。本书在认真研读二十五史原文的基础上,萃取二十五史的精髓,将其中最精彩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尊重史实,叙述准确,尽量保留了原书中的史家评论,是一本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历史读本。
  • 三国之小兵传奇

    三国之小兵传奇

    穿越回汉末,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刘岩如何生存,如何在夹缝中慢慢成长为一路诸侯,进而谋取天下,无数烽烟望九州,试看天下英雄出我辈。这里有铁血厮杀,这里有化骨柔情,这里有权谋天下,这里有热血江湖,不一样的历史,却是一样的铁血男儿,让三国之小兵传奇带你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起体验成为英雄的路。
  • 我在战国当大王

    我在战国当大王

    一觉醒来,烟尘落尽,误入先秦大地。这里有丰神如玉的战神蒙恬,亦有腹黑闷骚的燕太子丹。这里的女子风华无限,这里的男儿慷慨悲歌。既来之,则安之。且看一朝穿越过来的叶泽,如何玩转战国…
  • 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未来世界的华夏已经是地球为母星的人类的主宰,有感于华夏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后的悲催遭遇,联邦决定采用最新的穿越技术,就近选择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三位高龄原工程技术人员随星际母舰穿越。结果是穿越后三位主角肉体湮灭,成为个人信息寄存体,在母舰智脑的帮助下,三位已经湮灭的主角改造了地球,弥补了历史的遗憾。
  • 我乃大唐皇长子

    我乃大唐皇长子

    一梦入唐,穿越成为大唐皇长子,获得傀儡师系统,成为独一无二的傀儡师异人...宛渠人...五姓七望...吐蕃...突厥...太子之位...!我乃李政,大唐皇长子,在绝对的力量之前,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没有任何的作用,我要让大唐旗帜插遍世界,我要改变所有的历史,让我华夏之人不受列强欺辱。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强大,挡我李政宏愿者,杀...!
热门推荐
  • 我的房东是只猫

    我的房东是只猫

    陆远将炸至金黄的小鱼干端上了餐桌,又摆好两瓶江小白,满意的拿起手机给面前的四菜一汤来了几张特写,这才朝屋里喊了一嗓子:“房东!吃饭啦!”片刻,屋里传来了一声回复:“喵?”
  • 四季街

    四季街

    “神仙少女”养成手册!穿越各个架空时代,只为寻找到那最初的答案!神秘的男子与一条四季街的故事,正在上演!2014末开写的一部超架空唯美幻想小说!“你只能猜得到开始,而结局的原因,也只不过是纸上的伏笔。”
  • 高先生的漫漫情深

    高先生的漫漫情深

    乔菲娜是林城的落魄千金,她在被父亲赶出家门,被继母和同父异母弟弟侵占财产的时候,她绝望离开家,她瞬间一无所有,一场车祸后,她拥有了读心术一样的超能力,她偶遇霸道总裁高先生,两人意外因交易意外成婚,还意外带来了两个天才萌宝。聪聪、明明意外从电视上看见了自己粑粑。明明瞪大眼:“这人和你长得好像哦,聪聪。”于是两人开始寻亲路线图,原来我们都是被买一送一的宝贝!婚后,高先生将乔菲娜宠成了公主,他无比宠爱她,看得一对双胞胎儿子都眼红了:“粑粑,你眼里只有妈咪吗?”高圣明笑意颇浓地看着儿子:“宝贝,会宠妻的男人才是好男人,粑粑是在给你们做榜样哦!”明明看着高圣明,他被逗乐了。”高总,有可疑份子靠近太太?”“去,把他们给阉割了。”雷厉风行且霸道而深情的总裁高圣明与落魄千金,爹不疼妈不爱的乔小姐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如果喜欢的朋友麻烦给个好评,求个收藏,求点击,祝大家恭喜发财,万事如意!本文是一对一的宠文加甜文,丝毫无虐。
  • 我在末世挖泥巴

    我在末世挖泥巴

    这是一个主角林空在丧尸横行的世界挖泥巴的故事。
  • 神帝只想当咸鱼

    神帝只想当咸鱼

    “我要当强者...老怪物!”说出自己的梦想后,下一秒玹宇就被爷爷教训“臭小子,没出息,每天报纸上死得最多的,就是你嘴里说得老怪物!”“那爷爷,我长大了当什么最好?”玹宇有些迷茫了。“问得好,当然是当一名咸鱼,才是最好的,而且当咸鱼,可是非常有讲究的......”就在玹宇确定了自己咸鱼目标之后,老天爷却开始和他唱反调,让他拥有逆天修行天赋。别人每天拼命修炼,提升修为,玹宇却时时刻刻,在爷爷帮助下,将自己天赋封印,反其道而行。直到有一天,爷爷写一封信,消失不见,玹宇独自开启了自己,追求‘咸鱼’的梦想修行生活...踏上找爷爷的修行路途...
  • 窥宝

    窥宝

    洞天眼,窥阴阳!推背图,阴阳玉,两大奇宝尽入双眼之中。一眼看星象,预测未来!一眼看面相,逢凶化吉!一双天眼,洞彻万物,看遍天下!笑看姚烽在这个世间重新崛起,俯瞰天下!
  • 女票:宠夫狂魔

    女票:宠夫狂魔

    #论自家女票,肿么破?在线等,急!#自家媳妇不给宠,梁允浩的内心其实是崩溃的。然而,他的反对根本没啥卵用...何云笙:他有她宠着就行了,拒绝被撩。
  • 魔尊不食人间烟火

    魔尊不食人间烟火

    初见时,你是天上的小仙女儿,我是魔界的王,咱俩不合适!再见时,这是本尊放在手心里都怕化的人儿,谁敢欺负她!嗯,艾玛,真香!
  • 来生再沐春风

    来生再沐春风

    我不想来生再沐春风,所以,此生,我换了个灵魂来爱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