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19500000026

第26章 快雪之宴

快雪阁,乃是汴京一处著名的酒楼,以雅、静闻名。此次蔡京邀请贾迪赴宴,选择这个地方,实则大有深意,大有缘故。

自从那晚蔡京向蔡确禀报了贾迪之事,蔡确等一些所谓的新党便留意了。前几天宋神宗召见贾迪,在御花园一番长谈,虽然赵琐不欲让人知晓。但此时位高权重、工于权谋的蔡确,没过几天,便通过宫中的眼线,知道了大概。蔡确请来新党另一核心人物章惇在书房秘密商议。

“蔡相,这贾迪原本只是一介书生,赖一部《西厢记》扬名,只不过因缘巧合,得到了荆国公的赠词,而且还不知道荆国公到底是何用意,皇上怎么会和他谈起新法来?”章惇听完这个来自于内侍的消息,不由觉得莫名其妙。

“子厚,如今这个问题,我等先不必考虑。要紧的是,皇上已经和他谈了,而且还着其写札子。”蔡确阴沉的对着这位暂且算作战友的门下侍郎说道。

王安石罢相之后,吕惠卿等又被贬出中枢,此刻的蔡确,官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可以算是新党在朝的“领军”人物。如今,有人“另起炉灶”,绕过自己,和皇上谈论新法如何推行。且不说此人是敌是友,言论有无道理,单凭其“无视”自己的“领军”地位,就让蔡确莫名恼怒。

“此人确实是胆大包天!他一个写书的,又怎么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和难处。惇蒙荆国公赏识,忝列朝班,施行新法多年,总觉纷繁复杂、艰难重重。如今荆国公已退隐,全赖蔡相,新法方得以延续。此人年纪轻轻,身在江湖,不通政务,却也敢论变法?”章惇听蔡确的语气,知道其心中非常不快,缓缓说道。

蔡确,听得此番言语,脸色方才稍稍缓和,坐在太师椅上,一手轻扣书桌,隔了半晌,问道,“依子厚所见,此事我等该如处置?”

章惇当即拱手道,“想来蔡相已经有了主意。”

“老狐狸!”蔡确在心中暗暗骂了一句。据内侍说,贾迪此次觐见,期间虽有多次龙颜大怒,但都是不了了之,最后宋神宗还命其上札子。可见,宋神宗对贾迪还是有些好感的,对他的一些关于新法的见解还是有所认同的。自己要是贸然对“主张”新法的贾迪不利,那自己这个打着“新法”旗号的“领军”人物在宋神宗心中又会是什么形象?至少目前来说,自己不能这样做。但要是置之不理,若是让贾迪因此逐渐博取了宋神宗的信任,这无论如何是自己所不愿见到的。本想找这个章惇商量一下,或者最好能使其出手对付贾迪。谁知闹了半天,还在这里装应声虫!

章惇说完刚才那些话之后,一边看着蔡确,一边也在暗自盘算着。蔡确虽然有才干,如今又算是带头大哥。但章惇为人豪爽,颇不喜欢蔡确那套权谋。加上两人资历大致相当,所以章惇虽然为了顾全大局,诸事多以其马首是瞻,但也仅限于公事。如今蔡确想让章惇出手,对付一个属于新党的人,而且此人还“通了天”。章惇岂会应承?是以章惇此时也是“隔岸观火”,内心甚至还隐隐预约希望贾迪这个人能够冒出来。

这边,沉思了片刻的蔡确,叹了一口气,扶着太师椅的把手,对章惇沉声而道,“子厚,若论起来,此人与你我也算是同道中人。但子厚刚才也说到,此人是个十足的文人墨客,哪懂变法?如果圣上对其言一笑付之,倒也罢了。可要是圣上求变求成心切,错用其言,令我等斟酌着施行。出了纰漏。旧党就又多了一条攻击我等的借口和理由了。”

蔡确此话一出,章惇不禁微微动容。此时的宋神宗,一方面固然没有以前的气魄和雄心,但另一方面,确实是如蔡确所说,有时候更加固执和急于求成。(人性或许都是这样具有两面性)。贾迪此人文采自不用说,凭其能初次会面就蒙能言善辩的荆国公赠以手书,就可知其更是善于说辞,精于辩论。章惇还记得,当初吕惠卿就是全凭一张嘴,常常在朝堂上弄得众大臣毫无办法。这个贾迪要是口若悬河,舌生莲花,宋神宗一时受其“蛊惑”,下旨推行。那成功了是贾迪的,失败了,这黑锅可是我们来背。蔡确最后一句,让章惇不得不重新考虑。

“这贾迪虽然表面上支持新法,可据下面讲,此人和苏东坡极为要好,而且此次进京之后,还带着苏东坡的书函准备去西京拜访司马光。此人到底是何立场?子厚兄,确现在还不敢定论。”蔡确看着神情起了变化的章惇,又把贾迪与苏东坡等人的关系给强调了一下。章惇听得“司马光”三个字,眉头一皱。

“此人前几日觐见的具体情况,确虽不了解,但据内侍说,此人隐隐约约说新法的推行有待完善,不能光靠我等这样的朝臣,还需得更多的干练之士,方可成功。此人若是真的有此番言论,子厚兄,你看会不会是司马光等人的‘暗度陈仓’之计策?”蔡确本不想说出这番话的,毕竟内侍的情报也算是自己的“核心机密”,少一个人知道,自己在以后也许就多一分优势,但为了“统一思想”和“统一战线”,进一步拉拢章惇,待到章惇神情数变之时,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最后更是厉声说道,“若是不靠我等忠心耿耿、勤于用事之人,天下还有谁,可以推行新法?”一副舍我其谁、大义凛然的样子。

章惇听完蔡确最后这一段,却是心中又有看法。蔡确是这样说,但贾迪这些话也可以理解成新党掌权的人太少,建议圣上多多提拔一些。就算贾迪如果真如蔡确所讲的那样,也不会傻到对支持新法的宋神宗说新党全都不好。蔡确这番话,明显有点栽赃陷害了。

章惇将蔡确这几段话翻来覆去的想了一下,突然问,“蔡相,当日那贾迪觐见时,到底和圣上谈了哪些内容?具体的,蔡相可了然于胸?”

蔡确微微不耐烦地说,“此人和圣上谈论时间较长,内侍只将大概记住。”

章惇微皱着眉头,“如此,蔡相,惇觉得,既然内侍只记住大概,恐怕不能直接就断定此人包藏祸心。如今我等推行新法,日益艰难,若是贸然对一个‘新党’出手,恐于大局不利。加之,此人又刚刚觐见圣上,暂时还是不宜大动干戈的好。”

蔡确负手说道,看了“举棋不定”的章惇一眼,“子厚所言,持正又何尝没有考虑呢?但如今事态不明,朝局晦暗,如果任由此人如此胡闹而坐壁上观。子厚,想必也不赞同吧?”

“听蔡相说,此人曾经在开封府吃过官司,多亏元长从中周旋。不如暂且让元长约此人出来一叙。一来,搞清楚此人的真实立场;二来,敲打敲打,令其不敢胡乱上札子。蔡相,您看这样如何?”章惇想了一下,说了一个暂时的折中的办法。

蔡确,见章惇是左右不肯亲自出手,还言谈中颇有顾及,心中暗恨,但一下子自己也无可奈何。想了想,又说道“那贾迪不听劝告,非要上这个札子怎么办?”

章惇当即答道,“元长可询问札子内容,若是此人包藏祸心,其必不敢以之示人,我等可先稳住他,再想办法予以惩治;若是其坦诚相告,则其当是新党无疑,我等视其情况而定。若其内容只是无稽之谈,则不必理会,他日圣上向问起,我等逐一驳斥便是;若内容有可取之处,为何不能为我等所用呢?”顿了顿,微笑着看着蔡确,加上一句,“惇就不相信,他的见解会比我等的要好。”

老奸巨猾的蔡确当然知道章惇最后一句话的言外之意,要是贾迪的札子偶尔有什么“可取之处”,那自己到时候也可上札子向圣上建议,而且说得保管比贾迪更到位!

想到了这一层,蔡确和章惇在书房里相视而笑。

于是,便有了蔡京这张请柬。

贾迪到了快雪阁,进了包厢,大吃一惊,竟然只有蔡京一人!这蔡京要给自己“接风”,不说叫几个有头有脸的官员,至少也要找几个所谓的名人雅士,撑撑场面,壮壮声色,怎么包厢就他一人,太没有礼貌了吧??贾迪和蔡京一边寒暄,一边打量着四周。这包厢,小巧玲珑型,窗框上糊的不是纸,竟然丝绸,怪不得安静的很,外面只听得到轻微稀疏的脚步声,想来里面的声音也极少能被外面听到,除非你纵声高歌。静室中,后来被称之为“一代奸相”的蔡京,这让贾迪不由“胡乱”联想到了什么密室杀人案之类的恐怖。

蔡京却是神色自然得很,显然常常经历这种场面,待贾迪坐下之后,亲热的嘘寒问暖,宛如多年旧友一朝重逢,关爱之请溢于言表。等到酒菜上齐之后,蔡京打发了伙计,举杯说道,“子虚到京都已多日,京多次欲设宴接风,无奈公事繁忙,案牍劳形,直待今日方有片刻之暇,是以急命人持贴相邀,不周之处,还望雅谅。”贾迪也举杯,连声客气话,与之共饮。

两人就这么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小心谨慎的“攀谈”着。贾迪见蔡京老是这样,不咸不淡的“胡侃”,忍不住说道,“蔡大人,平日在京都颇有声望,是一等一的风liu人物。今日设宴,却没有二三名人雅士,独独相邀子虚。如此,太抬举子虚了。”

呵呵,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忍不住了吧?蔡京也不理会贾迪言语中的不满,放下酒杯,捻着颌下长须,笑吟吟的看了贾迪片刻,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然后才说道,“呵呵,子虚到底还是青年才俊,血气方刚。”顿了顿,看了贾迪一眼,又说道,“子虚太过自谦了,初到汴京没几日便得圣上接见,还论之以新法。短短数日便一鸣惊人,可谓前程似锦啊。”

贾迪听到“初到汴京没几日便得圣上接见,还论之以新法”这句,便愣住了,这么“隐秘的事情”都被他知道?自己与那赵琐在御花园“独对”,临走之时,赵琐还下了“封口令”,想不到啊!蔡京这些官员的能量也这么大!同时,贾迪也隐隐约约明白这次所谓的“接风”背后有什么玄机了。当下,贾迪“诚惶诚恐”回答了一番,谦虚之中带有解释。

蔡京将事情说“开”之后,听完贾迪“温顺”回话,在一旁稍作沉吟,就斟酌着将蔡确和章惇的意思委婉的说了出来,且“善意”的轻轻点了一下其间的利害关系。贾迪越听越惊诧,到了后来,差点就出冷汗了。想不到自己莫名其妙的就把这些新党“带头大哥”给狠狠的得罪了!那蔡确,还有那章惇,且不说他们的官职有多大,据自己在史料上所看到的,此二人无不是“对待敌人如秋风扫落叶般无情”。

《宋史》中有记载,蔡确任御史中丞期间,“太学生虞蕃讼学官,确深探其狱,连引朝士,自翰林学士许将以下皆逮捕械系,令狱卒与同寝处,饮食旋溷共为一室,设大盆于前,凡羹饭饼胾举投其中,以杓混搅,分饲之如犬豕。久系不问,幸而得问,无一事不承。”

那章惇在以后的绍圣年间,担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对那些凡是反对或得罪过他的人,无不是“往死里整”,甚至还曾经想刨司马光等人的坟茔,来个暴晒鞭尸!

这二人要是想对付我,只怕不用按什么罪名,就找几个曹三那样的泼皮,几木棍子就把我这个无组织无纪律的愣头青给敲了。。。。。。。还好,宋神宗刚刚接见我,又等着自己上札子。要不然,搞不好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了个后世无法考证的宋代无名烈士!。。。。。。

贾迪心中确实有点惊慌,此刻在包厢里那更是表现出一副“惊恐万分”的神情,向着蔡京长揖之后,“六神无主”的说,“在下确实是太鲁莽了。年纪轻轻,不明事理,还望大人提点一二。”

蔡京看到贾迪这么一番表演,又联想到贾迪到汴京第一天就打架斗殴,不由真的叹了一口气,好言宽慰了几句,待贾迪坐下之后,慢慢的问起札子的事情。贾迪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不过暗中留了个心眼,将札子的内容选择几条,说了个大概。

蔡京微昂着头,端坐在那里,几乎一动不动,等到贾迪“坦白交代”完毕,“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又沉思了片刻,才笑着说道,“子虚何必如此紧张,子虚蒙圣上垂询,不敢稍有隐匿,这也是做臣子的本分。何况子虚不顾安危,冒死恳请圣上坚持新法,广开言路、增选志士,殊为难得。蔡相和章大人都是主持新法的重臣,气度恢宏,眼界不凡。京随后禀明实情,二位大人怕是不但不会责怪,反而会赞赏有加。子虚大可放心。呵呵,今日,特地设宴为子虚接风,却不想絮絮叨叨扯到了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上头,真是不该。来,京再与子虚把酒论文。”说罢,蔡京又笑眯眯的举起自己胸前的小玉杯。

贾迪一副“心有余悸”又“如释重负”的样子,赶紧端起自己的酒杯,连连恭声,千恩万谢之后,方才喝下这快雪阁雅致包厢里面的碧绿玉杯中的陈年老酒。

蔡京“正事”办完之后,又谈笑风生起来,问了一下贾迪在王府住的可好?这汴京八景是否曾去游历?最近又有什么绝妙好词,又有什么好的戏曲?。。。。。。

贾迪更是“感动莫名”,一一回答。那蔡京听说贾迪最近又写了几篇喜剧剧本,顿时来了兴趣,拈着胡须,笑道,“子虚献喜剧,分君忧,端的是一片忠心、一片苦心啊。改日,京一定至王府来一睹为快。”贾迪当然是“求之不得”,忙说“些许杂耍,本难登大雅之堂,蒙大人错爱,在下真是惶恐至极。大人公务繁巨,若得闲,想解解闷,只需着人吩咐一声,在下领人到府上献丑便是,怎敢劳动大人。”蔡京笑着,摆摆手。

蔡京因为自己的有些心思还想着落在贾迪身上,贾迪听了那一番“提醒”之后又“刻意逢迎”,两人又喝了几杯酒,宾主尽欢之后,方才作别。

且说贾迪离开那快雪阁,心里真是暗道惊险,这次算是蔡确他们手下留情么?自己无官无职,既非达官,又非贵人,到了汴京,第一次觐见,就贸贸然然向宋神宗讲那些,行为确实是幼稚了一点。不知道为什么,贾迪在那个包厢听到蔡京的“真话”之后,脑海里不时的出现初到汴京,夜市中遭遇骗子、泼皮,午夜狂奔的情景。自己在黄州那个小地方,靠着苏东坡,还有自己所谓的“才情”,开办学堂,讲授白话文,搞这搞那,好像一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其间,偶有不满,也是轻松化解,不曾遇到如此的骗子和泼皮了,更不用说那深沉的濮阳郡王,笑里藏刀的蔡京,“狠毒”的蔡确等人了。自己如今到了汴京,且不说搞什么新文化运动等等,如何保住小命,就需要自己去认真思考了。

想着想着,那一夜在王府泡澡的想法,似乎逐渐在贾迪脑海里清晰起来。回到王府,贾迪吩咐婢女,“有劳二位姑娘,备些热水。”日子一久,那两名婢女也混得很熟了,一边咯咯笑,一边问“公子可要我等在一旁侍奉。”贾迪一个天真的苦笑,“不用了,我想静一静。”

同类推荐
  • 揉碎白云

    揉碎白云

    夫天地之间,皆是白云浮萍,风过辄碎,即无奈万般,亦指剑向天!
  • 神机

    神机

    人生就像是在打扑克斗地主,自己也许拼尽全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后自己也许成了一个牛逼的《二》,到最后却没想到竟会被身后的《王》给一口吃掉!小心翼翼又有什么用?早知道,就还不如,自己来做这个《王》!让燧发枪三段射的时代重现辉煌,那才是枪的艺术!让美女左拥右抱的YY爽到极致,最难消受美人恩!长枪阵列前,炮火满城宣!今日我为王!谁与争锋!
  • 史记菁华

    史记菁华

    《史记》不但是我国历代正史的鼻祖,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常读《史记》,可以训练欣赏文学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巧。但《史记》的卷帙庞大,内容广泛,遍及天文、地理、术算各方面,一般人若要全读,分量实在太多,时间和精神往往不能应付。所以,删除赘文,撷取菁华,是个必要的工作,可以便利人们阅读和欣赏,《史记菁华》正是这部文史巨著的节本。
  •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事例、写实的笔法,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现今镇江辖区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镇江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和斗争风貌;表现了镇江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异常艰难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以及依靠群众、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1919~1949)的出版,填补了中共镇江地方组织自身历史教科书的空白
  • 明末黑水都督传

    明末黑水都督传

    这是一个战斗在明末敌后白山黑水间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宫心术:帝君艳后

    宫心术:帝君艳后

    一朝穿越,竟成孤女?孤女就孤女!该死的老皇帝驾崩,一道圣旨,她成了大靖王朝最尊贵的女人。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宫最是怨尤地!当她是她时,那凤眸冷冽,倾城之貌,风华绝代的身影,停留在谁的怀中,又给谁刻上了蚀骨的伤?
  • 妖修的我在修仙界写小说

    妖修的我在修仙界写小说

    人死后,会有一次穿越——而有一部分男人死后,却没有了男性特征。为什么是女人啊,一生的妖修还要写小说!!
  • 圣道强者

    圣道强者

    带着一本奇门遁甲,在玄幻的世界,踩人,炼丹,泡妞。
  • 朝苍

    朝苍

    一座紫金王座,一面坑坑洼洼的石壁,一个出自猎人之后的九岁的小孩。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事物,机缘巧合之下却凑成了一堆。天才?我好像踩过。公主?我好像俘虏过。领地?你现在不是正站着吗?沈念阳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只是个普通人!”
  • 好一块仙骨头

    好一块仙骨头

    什么是仙骨头?无质无形,却能够呼风唤雨,翻天倒海,仙法骨、三生骨、长生骨、通灵骨、武装骨,怎么厉害怎么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有人一生不得,有人“出生即巅峰”,硬生生长出来一块,时也,运也。百里赞扬,出生便拥有最高级别的仙骨,却在六岁那年被人剔除,天才少年从此沦为笑柄废物。什么?废物?我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就算是当废物,也要当百年难得一遇的废物!且看失意少年如何在神秘少女的指引下,让风云变色,叫鬼神悲鸣。
  • 论宁少怎么坑到老婆的三十六计

    论宁少怎么坑到老婆的三十六计

    【震惊!当红歌手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叶姐,有人在诋毁你!”“没事,放晨狗”……“叶姐,大家都说你是靠身体上位的!”“没事,放证据”……“叶姐,不好啦,少爷来啦!”“没事,放……什么!告诉他我不在!”“叶姐……人已经来了……”“宝贝儿,你去哪啊……”
  •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

    这本短篇集,选录了精干、鲜明、饱满,具备戏剧冲突的、有情节转折的老舍作品,突出展现老舍的京味幽默,以及他作为人民艺术家对社会的思考。每篇作品都是寥寥几笔就让人过目不忘!每个短篇都能对应上一个当下热点问题,一个典型人物:开市大吉——开医院的江湖骗子;抱孙——不让剖腹产的医闹婆婆;辞工——上班摸鱼的员工;马裤先生——没素质的火车乘客;吃莲花的——煞风景的什么都吃;有声电影——电影院里的奇葩;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话剧剧场的奇葩;善人——自欺欺人的慈善家;毛毛虫——婚姻问题、邻里八卦;热包子—情感问题中所谓的“接盘侠”;狗之晨——精神胜利法;兔——演艺圈的黑暗;老字号——传统手艺人的困境;断魂枪——逝去的武林;铁牛和病鸭——官僚病;不成问题的问题——体制病;一封家信——知识分子的苦闷;小木头人——充满趣味的爱国童话。
  • 爱如漩涡

    爱如漩涡

    遇到那个人之前,从来都没有归属感。遇到那个人之后,他就成了她的信仰。霍君爱是萬岛富豪的私生女,作为霍家多出来的一个人,她常常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欺凌。18岁那一年,靠山父亲病倒,一切变得不可控制,她终于忍无可忍,逃了出去。结果遇到了那个改变她一生的男人陈启正。面对那个高高在上的神秘男人,开始了一段看似无望的暗恋。搞笑文案:说到底这就是个别扭腹黑男把矫情白富美养熟了之后,犹豫着要不要吃?什么时候吃的故事。
  • 浮生若梦:红颜为君逝

    浮生若梦:红颜为君逝

    在这世间,她的一生就是一场梦,她犯过傻,竟不知原来背后一直都有人为她善后。终于,还是决定再傻一次,不论结果,她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