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2800000031

第31章

对作家而言,写作本身也是一种跨越,身边的诱惑、嫉妒、谗言、磨难、平庸、媚俗、矫情、虚伪,以及种种干扰和不公正,都是试图阻挡你超越自己的障碍。如果你不能做到像刘翔那样旋风般地将它们甩在身后,那你就用坚强和隐忍,把它们一一踩在脚下。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自律的人,因此我需要信仰的指引;我也不认为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感,就足以承担一方土地的厚重。我只能做到:当别人去追名逐利时,让自己的心像沉入湖底的石头;在别人畅游在物欲之河时,我转过身去,趟过脚下平庸的浊流。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十年来我做了一桩有意义的工作,把三本书奉献给我的读者,供奉给那片神奇的土地。不是我书写了这片大地,而是这片大地召唤了我。我服从了召唤,就像服从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把我从黑暗中唤醒。

原载2009年7月7日

从无我到有我

——我的文学经历

张守仁

我在从事近半个世纪的文学编辑工作之余,主要研究、写作、翻译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易写难工。在我看来,一篇优秀的散文,除了具备纯熟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深刻的思想、新颖的构思、奇特的角度外,首先要有个性、要有我。我是每篇散文的灵魂。无我即无个性、无独特性。散文就是要写自我。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我长期形成的九字散文观“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中,把“要有我”放在最前面。世上每一个自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天下没有第二个和我相同的我。每个人的出生、籍贯、教养、阅历、兴趣、爱好、职业、体验都不同,所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识见、情感写成的散文,就有独特性,就决不会与别人重复,就会散发出个性的光芒。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总结道:“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散文要“以自我为中心”、散文要“处处不忘自我”,是“五四”以来散文名家们的心得体会。古今中外许多散文佳作的篇名里,大都有一个“我”字,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朱自清的《我是扬州人》、吴伯箫的《我还没有见过长城》、丁玲的《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冰心老人九旬以后写的《我的家在哪儿》、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邱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川端康成的《我在美丽的日本》等等。这些中外散文史上的名篇,都突出一个“我”字。散文有了我,就有了真实的心灵,就有了丰满的血肉,就像汁液饱满的水果那样,具有了鲜艳的色彩、独特的芳香。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们怀着欢欣鼓舞的心情,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我难忘在故乡度过的第一个国庆之夜那欢歌笑舞、火把游行的热烈场景。建国之初,百废俱兴,干部廉洁、作风严谨,万象更新。五星红旗指引下的共和国,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之后,轰轰烈烈地投入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接着思想改造运动,在知识分子中大规模展开:要求大家检讨原来的思想,转变自己的立场。文艺批判,接二连三:批《关连长》、批《我们夫妇之间》、批《武训传》、批《清宫秘史》、批《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政治运动,绵延不断,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1955年又大张旗鼓地搞揭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接着又批判“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

1950年2月,我离开家乡崇明岛参军。在陈毅当校长的华东军政大学学习一年之后,即转入华东军区外语专科学校学俄语。两年后即1953年,我被分配至南京雷达学校做翻译。1955年,机关组织大家学习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揭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重要按语时,同事发现我读了胡风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文章之后,用笔画上了着重线。单位领导便要求我检查自己的思想,追查我和胡风的组织联系。我是一个文学青年,不认识胡风,只知道他写过歌颂新中国诞生的诗。我对他的文章,发生了兴趣,便画上了着重线。我的检查通不过,便组织人翻检我办公桌里的信件,要求我交出自己的全部日记供审查。我百口莫辩,难以说清。一直折腾了三个月之久,才勉强过关。从此我犹如惊弓之鸟,小心翼翼,惟恐坠入深渊。知识分子们舒展开的眉头,慢慢紧锁起来;敞开的胸怀情不自禁地掩盖起来,深恐自己的思想意识、自己的阶级立场不能适应新社会工农兵的需要。1957年整风反右,许多著名作家都因为自己的作品和言论,而被划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之后,谁还敢暴露自己真实的思想,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独特的体验。正如巴金在《说真话》(《随想录》第49)中所说的那样:“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每次运动过后我就发现人的心更往内缩,我越来越接触不到别人的心,越来越听不到真话。我自己也把心藏起来藏得很深,仿佛人已经走到深渊边缘,脚已经踏至薄冰上面,战战兢兢,只想怎样保全自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作家们怎敢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真实的心态,描绘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写作者大都放弃自我,泯灭自我,写些歌颂工农兵模范事迹的通讯、特写。艺术散文“通讯化”是当时的普通现象。作家就蜕变为“记者”,写我都转成记他,我被封闭、藏匿起来。所以文学性强的散文、美文,便显得少之又少。在极“左”文艺思想严密控制、横暴干涉下,秦牧就写些保险系数大的知识性小品;而那位把散文“当诗一样写”的杨朔,在他的名篇《荔枝蜜》《雪浪花》中也只能不自然地引出劳动人民“老梁”、“老泰山”来作为抵挡被批的保驾者。

至于后来摧毁、横扫一切的“文革”十年,更是匪夷所思之事。1957年反右之后,我离开军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1年毕业,分配至《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任编辑。当时“五色土”副刊正在连载北京市委文教书记邓拓写的专栏文章《燕山夜话》。《燕山夜话》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谈政策,谈时事,谈学习,谈思想,谈科学,谈史地,谈文艺。写法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深得全国读者喜爱。老舍先生称赞《燕山夜话》是“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上海的姚文元原来也极欣赏,他于1963年写信给我们说:“邓拓的《燕山夜话》是北方的思想之花,颇有现实意义、思想意义。我要向他学习。希望你们也给我开个专栏,文章发表之后,也由北京出版社给我出版合集……”但是,三年之后,他于1966年5月10日抛出大批判文章《评“三家村”》,突然变脸,说《燕山夜话》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我们获悉,这是一篇来头很大、矛头直指彭真、刘少奇的重“炮弹”。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的北京市委飘摇欲坠,有关人士深恐招来杀身之祸,毅然决定销毁姚文元的来信,以保全性命于乱世。运动中间,我作为“文艺黑线”上的小卒,被清理出《北京晚报》,带着城市户口去郊区门头沟深山劳动改造。我在那儿收过秋、垒过堰、养过猪、挖过煤、赶过牲口、烧过石灰。一个人住在山顶石屋里,为全国动乱的局面,忧心如焚,困惑莫解。

终于迎来了1976年10月6日囚禁“四人帮”的日子,终于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终于迎来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论,终于迎来了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77年和1978年之交,文坛先后出现了舒婷的《致橡树》、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刘心武的《班主任》等解冻、惊世之作。那时我已从山区回到北京,分配到北京出版社,乘思想解放之东风,和王世敏、章仲锷一起,于1978年8月筹组、创办了《十月》杂志,为新时期文学的繁荣、文艺的复兴,添砖加瓦、铺砌宽路。我们接连发表了黄宗英的《大雁情》、刘心武的《爱情的位置》、李凖的《黄河东流去》、蒋子龙的《开拓者》、宗璞的《三生石》、王蒙的《蝴蝶》《相见时难》、邓友梅的《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张贤亮的《绿化树》、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王安忆的《荒山之恋》、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张一弓的《张铁匠的罗曼史》、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黑骏马》、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陈建功的《鬈毛》、阎连科的《瑶沟人的梦》、周大新的《向上的台阶》,以及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靳凡的《公开的情书》、余易木的《初恋的回声》、刘克的《飞天》等一大批获奖之作以及全国读者喜爱的作品。我们创造性地由出版社创办一份文学刊物,为新时期作家们泉涌、井喷般的作品,提供一个开放的、宽松的、百花齐放的园地。《十月》1978年秋创刊,半年之后,《收获》复刊;一年之后,《当代》《花城》《小说家》随之创刊。文学期刊,星罗棋布,欣欣向荣。

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自由、残酷斗争的废弃,召唤自我回到散文中来。新时期开始,散文家们反思伤痕,痛定思痛,歌赞时代,具有真情实感的佳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新时期之前散文中长期被掩蔽、被摒弃、被束缚的我,鲜明地袒露了出来。这样,我们欣喜地读到了张洁的《拣麦穗》、冯骥才的《珍珠鸟》、周涛的《巩乃斯的马》、唐敏的《女孩子的花》、萧乾的《鼓声》、荒煤的《广玉兰赞》、王蒙的《苏州赋》、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富有个性、灵气、才情、哲思的妙文。

我随着这股散文热潮也文思汹涌,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迥异于他人的识见。1982年9月末,伊春林区的朋友约我到红松故乡小兴安岭参观。我在林海里徘徊,经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发现那些颜色斑斓的叶子,那些变橙、变黄甚至变红的叶子,大都长在劣质的杂木、灌木、草本植物身上。它们因为生命脆弱,强度不够,经不住霜冻、严寒,就过早地萎缩、变色,显示出行将凋落、早衰的病态。这样一想,那染醉秋山的红叶,何美之有?惟有青松,惟有那不畏严寒酷暑、敢于傲霜斗雪的青松,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气概、永葆生命之树常青的本色——它们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材。回京后,写了一篇《秋林随想》,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亮出了自己独有的发现,不跟随歌颂红叶的画家们、诗人们人云亦云的赞美。我认为,散文作品应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个性、自己独特的识见。我欣赏原始森林里万千物种多层次、高密度地共同生长、一起繁荣的宽厚与包容。所以我在1991年初写的、现已编入众多中学语文课本的《林中速写》中表达了我的见解:万千物种在森林里“物竞天择,各司其职。相克相生,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互相补充。如果上帝偏爱某一物种,要求纯粹、划一,这无异于毁灭某一物种自身。在这里,同一就是同灭,差异才能互补,共生方能共荣。如果它们分离,许多物种将因失去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生存条件而死亡。它们只有集结、混生在一起,才能生机蓬勃,旺盛葱茏,荒蛮野性……”

我们还是幸运的,遇到了以人为本、和谐安定、科学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的共和国正在阔步前进,迎接60周年的华诞。我谨祝我们的文学艺术,像原始森林那样,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百草咸长,百木共荣。

原载2009年7月18日

同类推荐
  • 荼蘼小札

    荼蘼小札

    书上说,荼蘼花的花语就是末路之美。最初,是被写诗束缚连累,最后又是写诗改变了命运;开始是一个人的苦旅,一个人写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有时候,人生就像一出戏,总在穷途末路时峰回路转,在柳暗过后便是一路花明。荼蘼,不光是末路之花,正如某某先生所说:是新生,是毁灭;是毁灭,是新生!也许,我已经来不及回到十八岁,捧着诗歌惊艳在你面前,但是,我希望到八十岁还能一往情深地写着小情歌去惊吓这个世界!
  • 走过世纪门:中外报告文学论略

    走过世纪门:中外报告文学论略

    跨过新世纪门槛的报告文学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得以成长和成熟,并且业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新型的独立文学门类。本书主要探讨了20世纪中外报告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因与演进路线,较为深入地考辨了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人文蕴涵、美学品格和文化身份,在比较文化视野中审视了以埃德加·斯诺和海伦·福斯特·斯诺为代表的国际报告文学创作,并就跨世纪全球化趋势中的纪实理念与发展前景做出宏观描绘和乐观展望。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为了让广大读者增进对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中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喜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救风尘》、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郑廷玉的《看钱奴》、施惠的《拜月记》、高濂的《玉簪记》、康海的《中山狼》、李渔的《风筝误》、吴炳的《绿牡丹》等以飨读者。
  • 约会后的一声叹息

    约会后的一声叹息

    《约会后的一声叹息》主要是王晓君的散文和随笔集,都是作者从她过去发表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零星的几篇小说也是为了要告诉读者她还会写小说。全书分为四辑:独自一人的夜晚;伤心也有假期;约会后的一声叹息;起风了。这是一本“70后”的怀旧文集。里面包括了情、友情、爱情,还有一些说不清的情。时间跨度大概有10年吧。从二十几岁一直到三十几岁,它就像一部写真集,只不过这些文字记录的是她的内心:忧伤,喜悦,寂寞,孤独。一位很有威望的长者曾经说,没有看到王晓君的书之前,只知道她是个美女,看过她写的文章之后,觉得她的文字比她的人更美。
热门推荐
  • 有种诗意叫生活

    有种诗意叫生活

    我把平时写的一些文章归在一起,算是生活随笔吧
  • 驻留人格

    驻留人格

    她睁开双眼,面对的是无尽的未知与恐惧。她的的心是含糊,她害怕过去。他仅仅只是迷途中的一位伴侣,却给了她生的希望,多么奇妙的感觉,就像梦一样。她想着,肖笙洛,何凌曦,生生息息,永不分离。也许,就真的会这样。(改编自同名游戏:驻留人格)
  • 不再纯洁

    不再纯洁

    谁拿流年乱了浮生,又借浮生乱了红尘?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徐国庆,一北方农村的穷小子被家里那位无良糟老头诱拐,只身一人攀爬在尔虞我诈,鱼龙混杂,暗涌四伏的都市大城市里。是浮沉?还是浮生?然而可笑的是,他只想能够安静得蹲着,同时抽着老烟枪,偷看女人的白嫩大腿,然后没心没肺没出息的憨憨一笑,只是,时间长了,他发现要做到这点,很难很难……
  • 我的创世纪世界

    我的创世纪世界

    宇宙洪荒,宇宙有太多秘密,让我们一起来看
  • 叛逆少女现场掉马

    叛逆少女现场掉马

    落霜,出身乡下,性格孤僻,19岁被母亲接到洛城借读。母亲对她说:“你不要给惹事,要多跟你妹妹学习。**风家少爷,随心所欲,遇到她后“落落,你冷吗?渴不渴我给你买水”落霜看他一眼,烦燥的开口“滚。”当叛逆少女遇到风家三少风叙……。【各种马甲,多种身份,甜甜恋爱+爽文】
  • 王爷每天都在吃醋

    王爷每天都在吃醋

    奉旨下嫁给百里纤煜,新婚之夜被赶出了主院不过她还有别的身份,是幽兰宫的少宫主。慢慢的他心动……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孤魔剑绝

    孤魔剑绝

    我本无愿,世人却咄咄相逼,不得入魔,纵横剑道,弑杀一切虚伪强者!且看我一路血腥,征服一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