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2800000048

第48章

第四辑(七)

我的师兄

龙一

杨志广是我的师兄。我是南开大学中文系八○级的学生,他是七七级,长我三届,但在学校未能相识。

我年近不惑才开始学习写小说,1978年,我在《中国作家》发表第一篇小说,终审是师兄,责编是张倩老师,但那时我们仍未相识。直到二十年后,肖克凡兄将我引荐给他,我们才算接续上这段同门师兄弟的关系。

那时我的小说写得不好,师兄只是看着我努力,并未表示过主动提携我的意思,这是南开大学的传统,我心中明白。2003年,我在《中国作家》发表第二篇小说,稿子是直接寄给师兄的,获得“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领奖那天,师兄过来陪我吃早餐,开会时将我介绍给各位文坛重要人物。这大约是我第三次与师兄相见。

第四次与师兄相见,应该是在2004年夏天,师兄携夫人和公子来天津旅游,约天津的几位作家一同住进一处尚未开张的“农家乐”。记得那天我与师兄在同一个池塘里钓鱼,我钓上来一条不足两斤重的草鱼。这是我钓鱼史上的最高纪录,克凡兄赞我该走运了;师嫂比我还开心,当晚便亲手用这条鱼烧了盆鱼汤,甚鲜美。回到天津的时候,我请师兄在我家里吃了顿便饭,最贵的菜是两只鸽子,菜市场买的,25元,却烧得很糟糕,咬不动。那天,师兄对我上初中的女儿说了许多勉励的话,有些话她考上多伦多大学之后仍然记得。师兄离开天津时,我原打算买两盒麻花给他带上,但同行作家已经有人送来,便省我破钞。师兄将带来却未用完的香烟留给我,我也老实收下了。

第五次见师兄,是2005年春天,我将第一部长篇小说亲自送给师兄,当年8月发表,用来纪念抗战胜利。我写小说十二年,将近一半的作品是在《中国作家》发表的,终审是我师兄,责编是张倩老师。后来我又见过师兄几次,都是在会上,交流不多。我成为他的师弟三十年,相识近十年,我们见面的次数大约也只有十次。

最后一次与师兄见面,是在医院里。克凡兄告诉我,志广病了,已经住院治疗。克凡兄那天家中有要事处理,我便不顾友情,撇下他独自去了北京。下火车之后,我给师兄打电话,师兄说医院里的饭不好,你吃过再来。午后我见到师兄,病房条件很糟糕,师兄却告诉我,能够住进来治疗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那天,我待的时间不太长,话说的也不多。我走的时候,师兄送我到楼梯口,身上穿着医院的服装,上衣没系扣,气色尚好。他没提再见面的事,只说挺远的,不方便,别再跑了,有什么事我给你打电话。此后,师兄便将我的事全部委托给张倩老师,我至今仍然在《中国作家》发表小说,几近每年一个。

接下来的几年,师兄没给我打过电话,我也只是在想起师兄的时候打个电话给他,话仍然不多,只是表达个惦念之意而已。师兄的病情我不敢问,多半都是克凡兄转述给我的,知道他找到了对症的药物,后来又知道他找到了购买较便宜药物的渠道等等。再后来,从报刊新闻或朋友那里开始听到,师兄偶尔回编辑部工作了,或是能参加一些文学活动了。有时,我也会在某些刊物上看到师兄的照片,因是合影,人像很小,看不清脸上的气色,但我仍然为他感到高兴。

几天前,克凡兄告诉我,他原想到北京去看望我师兄,但师兄已经搬到乡下去静养了。我们相约等师兄回京之后,带上好酒一同去看他,哪怕让他浅尝一口也好。今天早上,我起床后看到一条短信,是克凡兄发来的,时间是2009年11月3日9点35分,内容是“志广过去了,8:56整”。

我很难过,前所未有地难过,因为我失去的是一位花费了十年的时间牵引我前行的兄长,内中深意,只有我自己刻骨铭心。写完这篇短文,我要为师兄敬上三支香烟,奠一杯酒;到他“七七”的时候,我要再为师兄烧两只鸽子,与上次的烹调方法相同。

原载2009年11月10日

忆雷加

陈建功

我认识雷加于1974年,到他辞世,竟有三十五年之久了。其中从1982年到1995年十三年间,又同在北京作协一个党支部里做专业作家,经历了文场的多事之秋,对老人家的了解就越发多了些。1995年我调到中国作协工作后,遇到春节走访或生日庆贺,总是主动要求去拜望老人家。每年的春节联欢会上,也都见到雷加由家人陪伴,来和文场老友聚首的身影。每到这时,我总要趋前问安,又为自己平日里疏于问候而致由衷歉意。雷加总是挥手道:“你忙,你忙,我都理解!”今年的春节联欢会上,我又见到他,他已经不得不坐到轮椅上,想想他已届九十五岁高龄,应该是来北京饭店参加团拜的最高龄作家了,我记得当场还开了玩笑,说雷老你厉害啊,九五之尊啊。他朗声大笑,说只要走得动,是一定要来看看老朋友的,见一面少一面啦!他的坦率与自嘲,当场引发笑声。岂料他一语成谶,今年3月10日下午,午睡后突然撒手西去。几天后,到八宝山与他告别,我看着鲜花丛中的雷加,悲痛之余又想起了1974年与他相识、相处的几个月。人这一辈子,永远活得明明白白者不多,到了老年,不偏执、不挑剔,到死都明明白白的人更是少见。而我们的雷加,真是一辈子活得明白、活得潇洒的人物啊。

1974年我还是北京京西矿务局木城涧煤矿的工人,那时就认识雷加了。此前一年,1973年,那个时候“文化革命”也已经搞了七年了。“四人帮”大概觉得不搞点“文艺繁荣”,交代不过去,于是便有了组织工农兵“歌功颂德”的计划。当时在矿区当掘进工人的我,因为政治言论的“出轨”,正受着监控和打击,却又因有点舞文弄墨的才能,便被派出来承担“工农兵”写作的任务。那个时候,浩然正走红,我在花市东兴隆街的“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招待所里结识了他。其时他正在那里写《金光大道》。浩然热情、平易,对初学写作者尤其热心。应该说,今天看起来,尽管浩然当时的文艺思想颇受左的影响,但他毕竟是一个优秀的作家,认识浩然以后,我的创作水平有所提高,应该说从他那里得益不少。我同时结识的,还有诗人李学鳌,他在那里写长诗《向秀丽》,是他把我的处女作《欢送》拿到《北京文艺》推荐发表。同时我还在那里结识了后来在文场大显身手的理由、陈祖芬、张守仁、陈昌本、孟广臣等等,都成为了后来相互砥砺、一起迎接思想解放运动的朋友。我在另一篇回忆文章里已经讲过,那时的浩然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为自己庆幸,珍惜自己保有的写作权利,因此面对“四人帮”“封官”的诱惑,他不为所动,时而又不能不虚以委蛇。就我所知,他就谢绝了出访日本的安排,也谢绝了出任文化部官员的诱惑,但他也没能拒绝“代表江青”到西沙“劳军”之举,且有《西沙儿女》面世。结识浩然的同时,我又结识了草明。她似乎是刚刚摆脱厄运,一个人躲在东单史家胡同的家里。时任我的责任编辑的李炬同志带着我们一群工人作者,前往叩望。草明对于工人作家,从来是关爱有加的。“文革”前她就曾在鞍钢和北京一机床办过写作训练班,培养出了好几位工人作家。再后,到了1974年,我就认识雷加了。如果说结识浩然是纯系巧合,结识草明,是经人介绍,结识雷加,就是“组织安排”了。那时的雷加,好像刚刚被“解放”,大概也有那么一点考验他的味道,《北京文艺》组织了一个改稿班,大约目标也是“歌功颂德”吧,让我们写“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之类的文字。雷加、姚欣等人被派来做我们的“辅导老师”。算起来雷加那年应该是五十九岁,在二十五岁的我看来,已经是“老前辈”了。雷加个头高高的,身材健美,骑着一辆轻巧的自行车,是那种线闸的、车把很低、车座撅起的自行车,老爷子骑上去,用时下的话语,真是酷极了。此后的十几年,甚至到了二十几年,我时不时就看见雷加骑着自行车翩然来去,这就成为了我们一见面永久的话题——“喝,雷老,还骑哪,您七十几啦?”

“七十五!”

“骑着奔八十去啊?”

“你说少了,八十哪打得住!”

他的自行车骑到哪年打住的,我已经忘了。但我敢说,八十岁时的确没有打住。就是因为这心气这活力,他才永远在深入生活的道路上奔走着。听一位作家朋友说,雷加七十多岁时,还和大家一起去酒泉卫星基地,甚至还爬上了卫星发射塔。更令我吃惊的是,他还和年轻人一起,顶着飞沙走石,踏访了一番居延海、黑水城。

同类推荐
  • 茶余

    茶余

    《茶余》里的东西,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是单纯地来自身边的美好事物。书里的文大概分三种,故事、诗和随笔,可以说是对作者过去生活经历另一种方式的描述和总结,但也并不完全符合作者的经历,说是作者内心衍生出的文字才更贴切。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护航大海战

    护航大海战

    随着盟军护航舰只的减少,商船的损失在不断加大。当时有许多护卫舰被派往英国东岸和南岸海区去担任反德军登陆任务,直到东南沿岸的德军登陆威胁平息以后,许多护卫舰才回到大西洋继续护航。长期以来,德国海军潜艇舰长们对美国一直憋着股劲,如今,它们终于如愿以偿。5艘德国潜艇陆续离开德军基地,横越大西洋,前往美国海域。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圣域灭世魔劫

    圣域灭世魔劫

    古老的圣之大陆,仙神魔处于微妙平衡中,当灭世的劫难降临,是为一己之私不惜向昔日盟友出手还是团结起来共进退?多年前的王者之战究竟又为了什么?时间的长河到底埋没了?
  • 除妖师夜芒

    除妖师夜芒

    除妖师,却是身为妖怪的除妖师,一切,都是因人类而起
  • 电视剧原著小说:红高粱

    电视剧原著小说:红高粱

    腾讯文学重磅推荐,周迅、朱亚文主演电视剧《红高粱》原著小说!主人公余占鳌是个热血男儿,正义又野蛮。他杀死了一个与自己守寡多年的母亲发生关系的和尚,而后母亲也吊死了。他为了女人杀人放火,霸占了后来成了他妻子的戴凤莲。他为了报仇雪耻,苦练枪法,将曾非礼过他妻子的土匪花脖子一伙一网打尽。他为了还一个村姑的清白,不惜将酒后施奸的亲叔枪毙。为了小妾恋儿不惜和妻子闹翻并分居。他为了民族大义,毅然抗日但最终全军覆没......他为了爱情而拼搏,为了报仇而残忍,为了正义而果决,为了荣誉而战......
  • tfboys之今生今世都爱你

    tfboys之今生今世都爱你

    我也不知道怎么写啊!我就不会写大致的内容啊!你们以后慢慢看吧!
  • 厌男症之EXO

    厌男症之EXO

    逗比女主安然震撼全场,跟男主鹿晗擦出火花,青梅竹马的他们会怎么样呢?一起来看吧
  • 贵妃之吕氏娇娇

    贵妃之吕氏娇娇

    出嫁前是贵族女,出嫁后是贵妇,陪嫁有金玉珠宝不算什么,据说她还有好几座庄园。这辈子,不管怎么看,她都必须能过上混吃等死的贵族生活。这是一个没有秩序诸侯相互征伐兼并的时代;这更是一个有才能者便被无条件供养的时代;这是个乱世,更是一个英雄辈出,霸主横行,激荡着血与火的风流时代!
  • tfboys之初夏的愛恋

    tfboys之初夏的愛恋

    夏天,一个有着可怜身世的孩子,饱受残酷现实的折磨,心灵早已是伤痕累累,他的出现,就竟是安抚她心中的伤口,还是在此之上在捅一刀呢?没有人知道,因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过是转瞬即逝罢了。
  • 美利坚显赫名门

    美利坚显赫名门

    2020年,2月14日,华国,河西市。马路旁,吕昆茫然的向前走着,仍无法接受刚才所发生……
  • 如何当初莫相识

    如何当初莫相识

    第一世,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邪教女魔头,他是为民除害的大英雄,但爱情的种子依旧不顾身份,肆意生长,但终究还是错付一场。第二世,她是皇帝赐予的美妾,他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他爱她入骨,却依旧无法抗拒帝王的命令,灭了她的母国,国仇家恨让她对他和之入骨。。。。。。第三世,他是君王,拥有最强大的帝国,八方来朝,而她不过是一个七品官员的嫡女,选秀入宫,却只想躲过皇帝青睐,安然度过一生,不巧,一场偶遇开启了第三世的情缘。
  • 你是我的漫漫星河

    你是我的漫漫星河

    初次遇见时她双目失明,而他是她的主治医生,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一场意外的车祸相结识,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文甜宠、甜宠的,希望有喜欢宠文的宝宝入坑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