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7300000001

第1章 朱皇帝的残忍

在《且介亭杂文》一书中,鲁迅先生写过一篇《病后杂谈》,其中谈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古代酷刑:“剥皮揎草”。即是将一个活人的皮,生生地剥下来,然后塞上草。想象一下那行刑的场面,肯定是惨不忍睹。在历史上,大概只有一些极凶残的暴君、酷吏和杀人如麻的流寇、盗贼,才下得了这种毒手。然而,在明代,从朱元璋开始,有好几任皇帝,都曾正式地采用过这种野蛮刑法。堂堂大国的统治者,到了如此失却人性的地步,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少见。所以,鲁迅先生说:“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与曹聚仁先生的通信)

将这位小和尚出身的皇帝,称之为无赖,倒也恰如其分。老实说,政治家不无赖者也少,非无赖还不足以成大事咧!指望他们诚笃、敦厚、善良、纯朴,无异缘木求鱼。朱元璋登基以后据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引野史《草木子》载:“明祖严于吏治,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府州县卫之左,特立一庙,以祀土地,为剥皮之场,名曰皮场庙。官府公座旁,各悬一剥皮实草之袋,使之触目惊心。”把元代血淋淋活剥人皮的刑法继承下来,进行他的恐怖统治,其嗜杀成性的本质,就非一般的市井无赖的行为了。

所以,赵翼认为:“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这“盗贼之性”,才是击中了朱元璋的要害。盗贼,就是武装了的无赖,其特性就是无所不为地破坏,就是无时不刻地疑惧,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地要达到目的。朱元璋,自小出身流氓无产者,来自不务正业的社会底层,在压迫下生长,对社会充满了仇恨,这种毁灭破坏的欲望,格外过敏的敌意,狡诈多变的性格,不怕采用最卑劣手段的恶毒行为,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是历史上的朱元璋。

所以,凡周遭的一切,足以危及到他认为的安全底线时,他最主要、最常用、最先考虑、最干净利落、最省事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字,杀。说白了,朱皇帝的“盗贼之性”,也就是反文明的兽性。文明多一点,兽性少一点;而文明少一点,或者失掉了最起码的文明,社会便堕入黑暗与血腥之中,人命甚至比蝼蚁都不如。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揭竿而起的革命者,但也都是流氓无产者,大凡开国之君,要没有一点痞子风格,流氓精神,也难以立国。朱元璋落魄到庙里当小和尚,虽然不好好念经,偷鸡摸狗,明抢暗盗,但划一个赤贫阶级,当无疑问,不贫他会偷吗?刘邦不但不偷,还能在基层政权里当差,拿工资,而且他老爹在乡下有点田地,富农成份总是有的。这两人的受教育状况,史传无记。但刘邦能“试为吏,为泗水亭长”,经得起一试,说明他多少识得几个大字,有一定文化,要不然,不会在衣锦还乡时,对众乡亲吼起“大风起兮云飞扬”那样的顺口溜了。也怪,中国的皇帝都会写诗,连那位没当上正式皇帝的黄巢,也有一首“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花诗》。比之刘邦,或者黄巢,朱元璋不免惭愧。

虽然,刘邦和朱元璋都具有一种对识文断字的人那种偏执的拒绝心态。刘邦还曾拿儒生的帽子当尿壶使用,存心要恶心文人们一下,这是报他当年“廷中吏无所不狎侮”的一箭之仇,但是,尿撒了,气出了,也就拉倒了。朱元璋不,这就是三代贫农所表现出来的阶级感情了。既记仇,又记恨,睚眦必报,打江山时杀,坐江山时更杀,砍头太快,不过瘾,还要“剥皮揎草”,慢慢消遣。

鲁迅先生曰“明则无赖儿郎”,说得一点不错,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更为歹毒,不但夺了他侄子的江山,还将忠于他侄子的臣属如方孝孺,如铁弦,如景清,“剥皮揎草”。当事人弄死不算,家属也不放过,一并加以收拾。

所以,朱元璋,朱棣之流,“盗贼之性”不改,不过是做了皇帝的流寇而已。他们用挖空心思的酷刑,施之于他们所要镇压的臣民时,与流寇在一路屠杀的过程中罔顾一切地无恶不作,那心理状态应当没有什么不同。

于是,我想起《孟子》中,这位亚圣与弟子告子关于性本善的辩论。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又说:“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他的说法,我认为很有道理。因为,人处在一个大环境中,周围什么样,大致决定了这个人会是什么样。君子多则良性互动,善善相因;小人多则恶狗当道,恶性循环。历史证明,当人性恶膨胀泛滥到不可抑制的地步,全社会的恶行就汇聚成一股可怕的浊流,祸水所至,人心中的残忍,凶暴,恶毒,乖戾,变态,失常,狂悖,疯癫……诸端的恶,就会冲决而出。

从元人陶宗仪著的《南村辍耕录》中一则人食人记录,也可略知朱元璋残忍之端倪:“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于铁架上生炙。或缚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作事件以淹之。或男子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总名曰‘想肉’,以为食之而使人想之也。”

“天下兵甲方殷”,“淮右之军嗜食人”,这大环境,这大背景,使得本来具有无赖精神,盗贼之性的朱元璋,放开手来杀人。连人食人,都不以为奇,那么“剥皮揎草”,他压根儿不会觉得野蛮的。根据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知道“剥皮揎草”,有孙可望的官式与张献忠的流寇式之区别。张献忠式为,“从头至尻,一缕裂之,张于前,如鸟展翅,率逾日始绝,”而且,“有即毙者,行刑之人坐死”。孙可望式为“促令仆地,剖脊,及臀,断至手足,转前胸,至颈,随以灰渍之,纫以线,后乃入草”。

张献忠为流寇,杀人无算,由于他是农民起义,属于毛主席所说“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列,只要归入革命范畴,即使人性丧失,乱杀无辜,也就成了革命行径了。在这种缺乏最起码的实事求是精神,而形成的“一白遮百丑”的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下,通常都不谴责这些“动力”们,涂炭生灵,赤地千里,造成历史大倒退的那些罪行。与张献忠并列的李自成,竟然成为小说中精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挥员,大谈军民鱼水情深之道,这种很认真的滑稽,也就不以为奇了。

孙可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早先是土匪,后随张献忠为流寇,还是张的义子和部将,杀人无算,其残酷是可想而知。不过,他后来成了南明小朝廷的保护神,被永历帝封为秦王,但“盗贼之性”不改,“擅杀勋将,无人臣礼”,为御史李如月参奏弹劾。永历帝一看,哪还得了,为讨好这位军爷,先就打了李如月四十大板,孙还不依不饶,于是,“剥皮揎草”。

两者,都系活剥。但要使受刑者痛苦万分而不死,刽子手还真得有点精于解剖的专业经验不可。否则,皮未剥下,被刑者死在先,行刑者也就完蛋。鲁迅先生不禁感慨,中国古代,医生对于人体解剖学的“草率错误到见不得人”,但剥皮而不立毙,凌迟而不断气,磔刑而不露痕,宫闭而不送命,其“虐刑的方法,则往往好像古人早就懂得了现代的科学”。这句感慨的背后,不知有多少人惨死刀下,不知有多少次临场经验,才有了这种屠夫合乎现代科学的精到。这一切,只能说明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包括想成为统治者的流寇)之残忍,之凶恶,之杀人如麻,之把人不当人待罢了。

于是,鲁迅先生结论曰:“明初,永乐皇帝剥那忠于建文帝的景清的皮,也就是用(孙可望)这方法的”,“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其实,明代用此刑,非始于朱棣,据明史专家吴晗考证,要说“剥皮揎草”干得最起劲的,那个怀有无赖顽劣之心的小和尚,才是创朱明一代酷刑之先锋。

他的虐杀狂,登极以后,变本加厉,更是大开杀戒。历史上的开国之君,坐稳江山,如何处理与他在枪林弹雨中共同战斗,生死与共,称兄道弟,亲密无间,一齐革命的同党,是个很棘手的难题。宋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哥儿们从此就养尊处优,闭门谢客,别给我添麻烦,是上策。汉代的刘邦,留其愿留者,如萧何;去其愿去者,如张良;像韩信这样难剃的头,干脆送上断头台,是中策。而朱元璋不分青红皂白,不论亲疏远近,统统一网打尽,寸草不留,恐怕就是下策了。杀功臣之狠之毒之不留情之不念旧交者,莫过于朱元璋,当然,他不是最初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不过,像他这样,连儿女亲家、李善长、蓝玉都不放过,而且还“剥皮揎草”,其恶可知。

李善长跟他一起淮右举事,是他的大总管,定都南京后,叙功封王,他定下来,李的功劳最大,置于诸将之上。他说李是他的萧何,无李就不能有今天的大明王朝。但最后,告李与别人串通起来谋反他,于是,满门抄斩。别人无法理解这罪状能够成立,一位御史冒死上疏,说李已经位极人臣,应有尽有,无法再有,即使帮别人推翻了朱,他还能得到更多吗?朱元璋一贯对上书者不客气,稍忤天意,那下场就是人头落地。李善长被杀一年,就有人敢提出来平反的要求,人们都替这位御史捏把汗。朱元璋这一次一反常态,没有大发雷霆,但也不给落实政策。看来,凡具“盗贼之性”者,错了也不认错。

而蓝玉,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将元军主力,消灭殆尽,余部都驱逐到大漠以北,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元帅。但元帅又如何,也以图谋不轨定谳,下场比李更惨,给剥了皮,揎上草,传示全国。这很有一点类似文革期间,小将们把走资派押在大卡车上游街的做法。如果哪位红卫兵,通过时光隧道,回到洪武年间,把戴高帽,挂木牌,坐喷气式的比剥皮省事的高招,传授给朱皇帝,肯定会龙颜大悦的。据吴晗《明代特务统治》引欧阳直《蜀乱》:“初,献贼入蜀王府,见端礼门上奉一像,公侯品服,金装,人皮质,头与手足俱肉身。据内监云,明初凉国公蓝玉,蜀妃父也,为太祖疑忌,坐以谋反,剥其皮,传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之。”证明朱元璋对剥蓝玉的皮,是一点悔意也不存在的。

朱元璋的胡惟庸案,蓝玉案,李善长案等等,牵连之广,上至朝廷,下至农舍,总计约十万人之多掉了脑袋,真是杀得天昏地暗,神州变色。惟一例外的:前案,朱元璋怕他女儿当寡妇,赦了他女婿和外孙三人,不在满门抄斩之列;后案,看来嫁给他儿子的蓝玉的女儿,也幸而未被连坐,这总算让我们看到这位皇帝未泯的一点可怜人性。

商鞅论囚,渭水尽赤,这位残忍的惩罚狂,制造的恐怖场面,令人心惊。秦时的渭水,不像现在这样受到水土流失的威胁,弄得西安食水都困难。渭水流域,一直到唐代,从王维诗“渭城朝雨浥清尘”,还可证明那时的森林植被好,水源涵养好,一派江水,莽莽苍苍。试想,这位在批林批孔红过一阵的法家,得杀掉多少人,才能将滚滚的江水染红。但一念及朱皇帝动不动诛九族,常常是一村一乡,一姓一族地杀到鸡犬不留的地步,放眼望去,惟见十室九空,人烟断绝,白骨累累,鬼影幢幢,那场面之骇人,商鞅又瞠乎其后了。

所以,明代诸帝,无赖儿郎,也还懂得为尊者讳的道理,对开国老祖的残忍,往往避而不谈,若无其事似的;即使偶尔涉及到,也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最不知趣者,莫过于海瑞了。尽管他是位清官,尽管他一生操守正直,行节可嘉,尽管他死后了无分文,甚至葬资也赖他人支给,但同时代的文坛巨匠王世贞,评价海瑞,说他“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是其所长,不虚心,不晓事,不读书,是其所短”,倒也给这位迂执近腐的海刚峰先生,画了个像。

晚年,重新起用。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海刚峰起南总宪,到任后,忽设二大红板凳,云欲笞御史不法者,一时震骇,以为未有怪事。”这位相当于廉政公署的特派员,觉得按在板凳上打屁股,还不足阻吓犯罪行为,于是,竟然不识时务地给万历皇帝上疏,要求“复国初剥皮囊草之制”,也就是把朱洪武那一套酷刑再搬出来。

接张居正任宰辅的申时行,是个极世故的官僚,重新起用不为张居正喜欢的海瑞,不过是俯顺舆情而已。看到他的这份上疏时,肯定哭笑不得,“这个海刚峰啊!”可能劝过他,“老兄台,你已经是年过古稀的老爷子,你就省省吧!不要哪壶不开提那壶了!”他听不进去,正襟危坐,作大任在肩,刚正不阿状。

凡是性格残忍的人,多自以为是,好刚愎自用,这位惩罚主义者到底送呈大内。果然,时情大哗,御史立刻就劾海瑞“导上法外淫刑”。幸好,朱翊钧那天心情不错,只是怪罪“瑞偶失言”,未予处分,“仍留供职”。并且为他残忍的老祖宗开脱:“按太祖初制,亦偶一行耳。所谓古有之,而不可行于今者,此类是也。”(以上均见《万历野获编》)

不管后代皇帝怎样曲意回护,朱元璋的残忍,是无法抹煞的。从他生命不息,杀人不止的一生,可以判断,他是一个人格上有缺陷,心理上有毛病,智商上有思维障碍,心灵上受到过严重伤害的病人,否则,无以解释他无休止地将老百姓,也将官员,更将其旧臣死去活来地折腾的原因了。

一部二十四史,凡手握权力的中国人,把人不当人的残忍,比比皆是,多到连历史学者也索性懒得记载。秦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于长平,一句话,四十万人被残忍地活埋,楚项羽坑秦降卒二十万于咸阳,也是一句话,二十万人被残忍地砍掉脑袋。到了朱皇帝,杀人的单位仍以万计,但总量在减少。到了清代,鲁迅先生说:“清朝有灭族,有凌迟,却没有剥皮之刑,这是汉人应该惭愧的。”虽然文字狱,死了不少人,杀人的单位就以千计了。到了民国,就以《纪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例,统治者一次性的屠杀,就下降到以百位和十位计了。

这种量的减少趋势,不是表明统治者举起屠刀时手软了,而是人类的普遍觉醒的结果,也说明了历史必然在不断文明进步的总规律,时代愈远,黑暗愈重;时代渐近,光明渐多。

同类推荐
  • 说三道四

    说三道四

    本书为李国文先生的散文集。作家李国文先生的散文集《说三道四》中,有一篇《火的用途》,写董卓从洛阳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放火焚烧宫室时的惨状。
  •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

    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概括地总结了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以此追忆伟人的音容笑貌,铭记伟人的丰功伟绩。
  •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玄奘穿越西域前往天竺取经,欧洲中古学者为了意大利修道院的一卷珍本,要横穿英吉利海峡,翻越阿尔卑斯山。如今,网络提供了一种人类无法抗拒的便利,在弹指之间接近无穷的阅读可能。数码时代,以“书”为载体的人类文明将走向何方?我们找来了这个星球上或许最有资格谈论这一话题的两人:安贝托·艾柯,让-克洛德·卡里埃尔。一位是耀眼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享誉世界的意大利哲学家、符号学家、小说家,一位是电影泰斗、著名编剧、法国国家电影学院创始人。他们同是藏书家和珍本追踪者,对书籍有深刻的理解,对各种文化载体在技术革命中的变局有敏锐的洞察。
  • 看病,你懂的

    看病,你懂的

    《看病,你懂的》是我国第一部以杂文体形式记录当代中国医疗现状的文学作品。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叙事,以生动活泼的故事说理,形象阐述了医学的本质,深刻揭示了医学、医生、患者之间的关系,深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对医患关系的人文关怀,对读者认识中国医疗之现状、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指导群众理性就医具有重要的指导参考意义,达到了思想性、故事性、趣味性、艺术性的统一。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狄更斯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狄更斯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酒剑仙之主角的背后高手

    酒剑仙之主角的背后高手

    我不是世界第一,但我也绝不是第二。————————李小龙(BruceLee)
  • 双城博弈:职场情人

    双城博弈:职场情人

    穿灰色行政套装,用最先进的电子商务设备,漂淡淡的香水味,大多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身居管理层要职,是猎头公司热衷的逐鹿对象;挂着职业性的自信微笑,以“一切尽在掌握”的姿态流连于商务会所,穿梭于高级写字楼、星级宾馆,逗留于国际机场,飞行于城市上空。芳菲与蔚蓝两个年轻资浅的女孩,凭借各自的关系进入了一家久负盛名的五星级酒店。一个偶然的机会,芳菲发现蔚蓝竟是老板的情人,随之而来的滔天大浪,改变了两个女孩的命运,并最终使得芳菲远走澳洲。在国外混迹四年后,芳菲侥幸进入了一家知名企业,开始了自己的澳洲职场生涯。然而等待她的却是一场又一场风波,两种文化的撞击下,她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海贼王之死神阴差

    海贼王之死神阴差

    当来阴差来到海贼的世界,握紧手中的锁镰,他将如何选择?
  • 王者之现实人生

    王者之现实人生

    隔壁老王一觉睡醒,重新回到了少年时代,以为是天秀开局,谁成想听到街边八卦恭喜英雄李白归位?曹老板进野区乱杀?小鲁班为何一炮抢到小龙?why?我的时代有点不正常。
  • 萌萌哒王源重爱记

    萌萌哒王源重爱记

    在小时候,一位小女孩在学校的后山樱花树下哭泣着,一位小男孩与她邂逅在那,他们一见钟情;后来女孩不记得以前的约定了,男孩一直深深记着.....有一天女孩回国了,他们会相遇在路途吗..他们将如何继续走下去呢,欢迎阅读,啦啦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孪生血猎姐妹VS吸血殿下

    孪生血猎姐妹VS吸血殿下

    十年前吸血鬼血洗了她们的家乡,十年后她们成为了实力强劲的血猎手她们拥有着S级猎人甚至比这更强的实力,却以B级猎人的身份生活和工作她们与常人不同,背负着被诅咒的命运她,洛允依,冷酷理智,冷静严肃,左眼能看到眼前事物的未来情况。她,洛允欣,野蛮活泼,天真机灵,右眼能看透眼前所有不透明事物十年来,她们相依为命,形影不离,都下定决心为自己的家人和村民们报仇当她们邂逅了一群吸血鬼帅哥后,她们的命运究竟如何?
  • 如果可以从回那年

    如果可以从回那年

    一切都是误会,解开了不就好了,但是命运没有允许他们如此。爱,恨,情,仇,辗转出现。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得到了一份爱情。
  • 喜欢我的人是病娇

    喜欢我的人是病娇

    看到书名,你们一定会想到病娇,然而我是无辜的。【书友群:6214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