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7300000002

第2章 朱皇帝的嫉恨

在历代开国帝王中,朱元璋出身要算是最为苦大仇深的了,堪称真正的红五类。从小当过放牛娃,家贫无以自给,入皇觉寺为僧。先做小和尚,后当行脚僧,元末天下大乱,像他这样一个流氓无产阶级,自然投奔农民起义军谋生。当时这些未成势的,到处流窜的反抗官府的义军,其实与贼无异,也打家劫舍,骚扰掳掠的。所以后来他当上皇帝以后,至尊无上,特别忌讳提及他贫寒微贱的过去,和他曾经为僧、为贼的历史。

在这方面,他表现得特别敏感,甚至有点病态的神经质。

《闲中今古录》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杭州教授徐一夔撰写了一份贺表,上呈朱元璋讨好。马屁拍得够响的,其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阿谀奉承语句。谁知朱元璋阅后大怒,他说:“‘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无发也,‘则’字音近贼也。”遂下令把教授斩了。这很有点像阿Q,因为头秃,连“光”、连“亮”都在忌讳之列。但阿Q顶多怒目而视,朱元璋却是皇帝,而且是一个暴虐成性,残忍乖戾的独夫,那自然是要杀人的了。

皇甫录的《皇明纪略》里也记载过,他曾经命令状元张信教他的儿子们写字,张信用杜甫诗“舍下笋穿壁”作为临摹字式。朱元璋一见这五个字,莫明其妙地大怒:“堂堂天朝,何讥诮如此?”说话间把这位状元推出去腰斩了。僧人来复上谢恩诗,其中有“金盘苏合来殊域”、“自惭无德颂陶唐”两句,朱元璋阅后发火了,头一句认为“殊”字是“歹”和“朱”二字合起来的,是在咒骂他;后一句认为是讽刺他无德,“虽欲以陶唐颂我而不能也,遂斩之”。这种毫无理性,动辄怪罪下来的文字禁忌,弄得他的臣属害怕得要死,早晨上朝,不知道晚间能不能回家,临离家门,全家泣送,如同死别,谁晓得一句什么话,一件什么事,惹怒这位皇帝而推出五朝门斩首。

这种莫明其妙的“忌讳”是和他本人的文化弱势联系着的,也是历代帝王仇视读书人的一个基本情结。加上朱元璋残暴阴刻,自负偏狭,猜忌疑心,自然对有思想有才能的知识分子,视作心腹之患。虽然他与元军,与其它起义军作战打天下的时候,很注意延揽士人,以为己用。譬如刘基,譬如宋濂,譬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高升,譬如“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于一”的唐仲实等等。但江山坐稳,这些读书人和那些恃功自傲的功臣宿将一样,很有碍于他的统治,登基没几年,他就开始收拾了。

虽然没有翔实的统计数字,但可以相信,朱元璋做皇帝后杀的人,绝不比他打江山时杀的人少。“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就各诛杀了几万口人,便可想而知。在中国历史上,当着皇帝的面拷打臣属,叫做“廷杖”,打死,打伤,打得终身残废者,以朱元璋一朝最厉害;案件株连人数之多,地域之广,造成村墟断炊烟,陇上无行人的杀戮,也以朱元璋一朝最恐怖;刑罚之残暴严酷,灭绝人性,例如“剥皮揎草”,也以朱元璋一朝最为骇人听闻;而宦官之多,特务之众,如东厂西厂,残害百姓,为祸之深,也以朱元璋一朝创最高纪录。

如果说引发朱元璋对开国元勋大开杀戒的藉口,是谋反叛乱,他对知识分子的镇压,就是不能容忍这些读书人对他的“讥讪”,尤其不要碰他的“忌讳”。

《闲中今古录》里还举了一个例子,洪武甲子,朱元璋开科取士,一些功勋大臣不服,认为他轻武重文,朱元璋讲:“世乱则用武,世治则用文。”勋臣们提醒他:“此固然,但此辈善讥讪。”并举了朱元璋的当年的死对头,另一位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例子告诫他。张原名九四,对儒士相当礼遇的,因嫌九四作名不雅,请教这些儒士,才改为张士诚这个名字的。朱元璋一听,说:“这名字不是很好吗?”哪知道这些勋臣说:“《孟子》里有一句‘士诚小人也’,这根本就是在变着法儿骂他,他不明白罢了!”这正好碰上朱元璋的弱势情结,从此对士人和他们的文字,挑剔找碴,没完没了。

于是,孟夫子在这位皇帝眼里,便掉价了。尤其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平民思想,更为不满。哈,老儿居然敢小看皇帝?而我就是皇帝,岂不等于小看朕乎!于是,火了,全祖望的《鲒埼亭集》记载过这段故事:“上(朱元璋)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正好赶上祭孔,杀气腾腾的他,下令将孟子牌位撤出文庙,认为他无资格配享。

在历代王朝的帝王眼里,孔孟一体,并不加以区别对待的。在儒学体系里,孔夫子是主帅的话,孟夫子则为副帅了。祭孔的时候,孟子的牌位,摆在孔子的旁边,同享三牲四果。虽然孟子老是要教训帝王,不能当昏君,语言有点刺耳,不过出发点还是为了巩固政权,哪怕最糟的昏君,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朱元璋这出身贫寒的皇帝例外。这位暴君,连“厩有肥肉,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些告诫君王的话也听不进去。所以,他只祭孔,不尊孟,还曾下过一条惟有他这个没文化的人,才能颁布的荒唐命令,撤销孟老夫子的配享资格,降低这位亚圣的待遇,差一点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

朱元璋反对孟子的原因,已湮没无考。不知是否当年他要饭时,做游方和尚时,参加打家劫舍的义军时,曾经流落到孟夫子的家乡,并且在此受到过什么屈辱?所以耿耿于怀,一辈子恨孟夫子不已,总是想法收拾才是。

幸而老天帮忙,“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明日,司天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复之。”否则,孟子在明代可是要走背字的了。全祖望《鲒埼亭集》所记,是当朝洪武二年的事实,倘不确切,谅也不敢造朱皇帝的谣。所以,读书人遇上这样一位怀有嫉恨情结的皇帝,那也就只好认倒霉了。农民皇帝就这么一个报复的死心眼,有什么办法?

宋濂,明初大文人,开国元勋,曾是他的左右手,是他儿子的老师,也说杀就杀,谁求情也不成。他儿子救不了老师,急了。“好,你杀我老师,我杀你儿子!”“砰”地一声,就在他面前跳水自杀。朱元璋急了,“我杀人,干你什么事?”然后迁怒那些官员,下令,穿着朝服跳下水救他儿子的,官升一级;脱了衣服再去救人者,砍头,于是,一批人头落地,他连眼都不眨一下。不过,宋濂算饶了一命,但发配途中,也还是死了。

其实,旧社会的农民对于教书先生,也还是懂得一份尊敬的。那时,家家都供着“天地君亲师”的五字牌位,老师是圣人子弟,是怠慢不得的。但朱元璋,既是农民,更是流氓。有农民的狭隘,无农民的敦厚,有流氓的混账,无流氓的敬畏,因为流氓很容易慑伏于比他力量强大者,但朱元璋已成一国之主,还有什么使他感到忌惮的呢?所以,他要拿孟子开刀。

从古至今,能称为圣人者,只有两位。一是至圣先师孔子,一是亚圣孟子。历代的皇帝都需要借助于孔孟之道,来统治老百姓,所以对这两位圣人恭敬得不得了,供在太庙里,四时八节奉祀。定期还要大规模的祭孔,那场面隆重浩大,庄严肃穆,皇帝都要朝他们两位磕头的,因此,孔子有“百代素王”之称。去过曲阜的游客,都知道孔庙、孔府的规格和北京的紫禁城差不太多的,可见圣人之显赫威风了。孔孟之道受历代统治者的礼遇,就因为儒教有益于他们的统治。与此相反,历来的起义领袖都不大买这孔孟的账,甚至恨得要死的。从新莽到黄巾,从黄巢到张献忠,从李自成到太平天国,都是要诋毁圣人,砸烂文庙,废除儒学,反对祭孔的。这其中,既有否定一切的造反精神,也有这些草莽英雄们个人文化弱势心理所形成的偏激,和痞子式的报复情结。

朱元璋,就是这个矛盾的复合体。他登基为帝,不能不尊儒,可改不掉要饭当和尚时流氓无产者的习性,对圣贤十分反感。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给圣人制造文字狱的皇帝,说实在的,在中国文化史上,与这位农民革命领袖所做的这件贻笑大方的糗事相媲美的,大概就是四人帮搞过的“批林批孔”了。

但是,农民皇帝的偏执,也着实让人惊怖,虽然洪武二年,他没把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庙,但他对这位亚圣,始终耿耿于怀,洪武二十二年,到底下令删改《孟子》一书,去掉三分之一他所不喜欢的内容。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诸如:“为民父母行政不免率兽而食人,恶其为民父母也”。在全国范围内取缔《孟子》原书,另出了一本《孟子节文》,颁行天下,成为有史以来的一则笑话奇谈。

这大概可算是没文化的人,办出来的最没文化的事了。真难为他想得出来,这位朱皇帝!

据说,现在全中国只剩下一部这样的奇文了,收藏在北京图书馆,轻易看不到的了。但孟子永远是孟子,光辉依旧;农民皇帝朱元璋所制造的这个荒唐故事,却成了千古笑柄。

但是没有文化的人,有了权势以后,干没文化的事情,难道会因此绝迹吗?那当然不会的,诸如此类的笑话,在历史上,会不断重复出现,而让人哭笑不得的。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任长霞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任长霞的故事

    任长霞,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警察界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学习。工作期间,被誉为“警界女神警”。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2004年在侦破"1.30"案件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0岁。2004年06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 清水·萧山

    清水·萧山

    本书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作协邀请全省诗人对萧山区的河流作的创作采风合集。诗人们徜徉于萧山的青山绿水中,见证了萧山区“五水共治”的显著成效,用诗情与才华抒发情感,表达了对萧山“五水共治”的尊敬,描摹了萧山河流的风韵。这部诗集汇集了名家作品,不仅记录了萧山的社会发展与变迁,也阐述了萧山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理论。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幸福智慧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幸福智慧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

    本书从人文和国际政治层面入手,剖析了奥运会从一个小型国际性的运动会,发展到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的历史。其突出之处在于,全书以“奥运精神”为中心,充分提示奥运会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同时,顾及到奥运中的商业化、政治化、向读者全方位地提供了一幅百年奥运的壮丽画面。书中拥有大量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别于以往国内出版的同类书籍,是所有关心奥运的读者的理想读物。
  • 掌镜十年

    掌镜十年

    他在广袤无垠的汉中平原欢快地奔跑,他在苍凉壮丽的戈壁荒滩绝望地呐喊,他坐在斜阳笼罩下的天安门广场抱头痛哭,年轻的高波就这样走了一条艰难曲折的为梦想跋涉之路……
热门推荐
  • 墓中代码

    墓中代码

    在学校被带走,教官居然带我去盗墓,古墓里面有什么,除了明器之外还有天机,灾难已经临近依,靠得到的天机能化险为夷吗。
  • 他的小青梅也太甜了叭

    他的小青梅也太甜了叭

    林夏刚出生的时候就被自己无良的老妈和干妈定了亲,从此踏上了一条被宠,宠,宠的路!沈墨一岁的时候去医院看了个小妹妹,就得知自己有了老婆,从此开始了宠,宠,宠夏夏的路!......沈墨:“夏夏你亲我一下,就把这颗糖给你吃。”林夏:“真的吗?”吧唧一口,某人的唇角开始上扬了。......林夏:“你不是去报道了吗,怎么在这里啊?”沈墨:“嗯......我说我想复读你信吗?”林夏:“墨墨哥哥你骗人,你不要为了我这样,你去吧,我没事的。”沈墨轻笑:“还说没事,那是谁哭成了小花猫啊!再说了,哥哥走了,夏夏想我了可怎么办啊!”某夏昧着良心:“不想你,我才不想你。”沈墨:“哦”,凑到林夏耳边:“可是哥哥会想夏的。”说着抱住了林夏,“夏夏,再好的地方,没有你,哥哥都不想去。”......婚后的沈墨:“夏夏乖,叫老公。”某夏:(无语子)......
  • 朱扒皮

    朱扒皮

    我姓朱,职业扒皮。具体来说,就是扒掉所有人虚伪的外表,校花的假清纯,班长的假正义,老师的假道德,校长的假公正,女上司的假正经,男职员的假奉承,隔壁老王的假热心,隔壁寡妇的黑丝,通通扒掉!咦,好像混进来一个奇怪的东西。
  • 丞相千金

    丞相千金

    谭芷柔是当朝宰相的女儿,美貌如花。却要被作为利益工具嫁给国舅邵恒。谭芷柔富有个性。有自己的想法,就在婚礼的前一天逃婚了,并遇到了刺杀邵恒不成反受重伤的侠客霍青桐,之后又遇到了浏阳县知县的儿子赵胤,到底谁是她的真爱,在这段三角恋里,她是会选择为了她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甚至付出生命的爱她的他,还是会选择虽然总是贫嘴但是总是在她身边时时刻刻照顾她的她爱着的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的楚霸王

    她的楚霸王

    简意初到这座陌生的城市,这里的与众不同的热情悄无声息,却霸道进入她的生活,如同那个人蛮不讲理。平静如湖面生活遇上那个霸王彻底被打破。他与这座城市一般热情,充满活力,霸道地挤进她的世界。爱上一个人,便爱上一座城。(脑洞,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八册,一位有品格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很有教育教学基本素养的,本书针对当前教师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或策略,找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指导,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参考。
  • 玦定苍茫

    玦定苍茫

    一场意外的外快任务,七枚牵扯极大的远古龙玉,是你运筹帷幄掌控大局,还是机关算尽终究盘桓在他人指掌之间,亦或是更为恐怖的布局者支配着一切?一块神秘未知的神圣玉玦,终助其破尽棋局。舍生取义救苍生,魂归异界亦逍遥。异魔万千皆可战,玦定苍茫我为天。
  • 大妖怪战记

    大妖怪战记

    昊天之上有真神,冥灵之外是众生,天灾祸患降人间,哀鸿遍野寻净土;拜天地众神,祈万物灵仙,愿诸世圣人……一个从天而降的少年,一份以大妖怪为名的契约!尘封的往事究竟隐藏了什么?(本文小清新,在嬉笑怒骂间,只为博您开怀一笑!)
  • 七月七日来御龙

    七月七日来御龙

    主要讲述一个架空世界里的权力争夺之下各色各样不同的人们之间的爱恨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