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65600000033

第33章

赞曰。此陈悲事。我虽已出诸子可悲。所烧门者一乘教行。多诸怨嫉诽谤不信。障难破坏烦恼所碍。名所烧门。故下经云此法华经多诸怨嫉。我昔因位依一乘教观二空理。修二利行证二真智。出分段生入不退地。名于所烧门安隐得出已乘宝乘至道场讫。而诸众生处处生着。着界着地着分着乘。由此贪着放纵嬉戏曾不思量。以比量智觉.现量智知。曾不惊嗟疑怪。亦不怖畏厌患生死因火烦恼害身。生死果苦现痛切已。殊无厌患生死之意。不求出世无证灭心。故前品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如此众生甚可悲愍。故华严云譬如有人唯有一子爱念极重。忽有人来割截其身支节手足。慈父见已悼恻悲念。诸佛菩萨若见众生造恶业缘。烦恼结故入三恶道受无量苦。见是事已即痛心悲念亦复如是。又无垢称言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今亦如是。嬉音许宜反美也游也。今从游义。亦云虚已反乐也。苍颉玉篇戏笑也。说文作僖乐也。切已者切迮也迫也亦割也。问此中经云我于此门安稳得出出在子前。何故下言我及诸子若不时出与子同时。答下文自言长者闻已惊入火宅。合中自言为利众生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涅槃经言譬如长者其家失火。长者见已从舍而出。诸子在后未脱火难。长者尔时定知火害。为诸子故。还旋赴救不顾其难。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虽知生死多诸过患。为众生故处之不厌。是故名为不可思议。故复示现与子同出。佛实前出

经。舍利弗(至)从舍出之

赞曰。第二示大不悕喻。有四。初思大乘果化。二复更思惟下念大乘因化。三作是念已下随示大乘行化。四父虽怜愍下无悕取大之化。此初也。诸佛智慧名大乘果。教所诠故佛果德故。裓音说文从衣.戒声。宗庙奏戒乐玉篇古来反戒也。今传释云孤得反衣襟也。不知所从。然今女人衣有前裓可当衣襟。天仙之衣应是彼类。季节音衣裓也。从衣.戒声。案即是几。身有力者谓二真智。佛以智为体故。手有力者谓六神通。外作用故。佛作是思惟。我悉具足此二胜德。二乘种姓众生虽无修行大乘求出宅意。当以智慧之用几案顿授中根众生圆觉。以神通之用衣裓顿拔下品众生众苦。抑逼众生从三界舍出而救度之耶。以上根菩萨者能行一乘因出于三界。如彼大子能自从门出。此中不说。今此但说化不定姓二乘者故。中根独觉不能行一乘因不假佛神力。但应藉佛智慧之用。如彼中子不能从门不假人手。但授几案令其自升从舍而出。下根声闻不能行大乘之因。亦不能用佛智慧力。应与之神通。如彼小子不能从门不能升案。但以衣襟裹之而出。故下合云如来亦复如是。乃至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故知神通者手力也外别用故。智慧者身力也内总用故。依身有手依智起通。故下文不次应依此配。下言方便即衣裓.几案二力作用。彼既不能修行大行。我用此二力顿授二乘。令得出苦成大觉耶。彼既不能修行大行。但欲此二方便顿拔济于彼耶。此前生事。亦即今生道成已后观树经行。于三七日思惟是事

经。复更思惟(至)而复狭小

赞曰。下第二念大乘因化。上思果化已不可得。应以因化。因化有三。一念初不能依大教行。二若起诽谤沈萦恶道。三念示众苦密说大乘。此初也。是二种死三界之舍唯有一介大乘正门。为出之处。菩萨大性能具行之。二乘之性现熟不能依大教出。设为彼说彼不能行。不容彼行名为狭小。不容独觉者行名狭。不容声闻者行名小。譬如大海虽宽无量不宿死尸亦名为窄。一乘因行虽广无边不容二行故名狭小

经。诸子幼稚(至)为火所烧

赞曰。若起诽谤沈萦恶道。众生虽有出世种子未起现行尚名幼小。稚者小也。未有所识者。未起现智达于大乘深妙佛法。恋着三界。若即为说大乘。由着三界返生诽谤更起惑业。或当随落。永沈难处。顺行得出诽谤永沈。以不定故名为或当。为烦恼损名为火烧。此意若即为说一乘耽生死故。破法不信却堕恶趣。此前生事。今生亦尔。故前品云若但赞佛乘乃至堕三恶道等

经。我当为说(至)之所烧害

赞曰。念示众苦密说大乘。为音荣危反敷也施也。又荣伪反助也因也。南人多平.敷陈害事。此人多去。先虽火害因彼助说。怖畏事者。虫鬼丛杂舍已烧等.密说大乘者念试速出。虽知彼类不能信学大乘理.行为今证因故思密说

经。作是念已(至)汝等速出

赞曰。第三随示大乘行化。即前所言世世已曾从佛受化。亦即是前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亦下所言十六王子初结因缘。今陈生死甚可怖畏大乘可乐。故名具告

经。父虽怜愍(至)不肯信受

赞曰。下第四无悕取大之化。有二。初不悕信后不惊厌。此初也。由耽生死不肯信学大乘理行。此说初闻大乘言教而不能依理.行修学。返退生死名不信受。受者领纳。信者证入。不能依行证入大理名不信受。非全愚法初顺习故

经。不惊不畏(至)视父而已

赞曰。此不惊厌。惊怪也。畏怖也。不惊舍坏五蕴危苦。不畏火焚烦恼烧煮。了无出苦悕作佛心。亦不识知烦恼为烧身之火。不知五蕴为生死之舍。不了众苦等逼迫永亏圣道为己身之失。失者烦恼所恼众苦所迫。亏于圣道之作用也。如为火烧。宅宇衰坏。失财产等所起损恼名为失。故东西驰走者东喻善趣西喻恶趣。胜.劣殊故名为东.西。轮回五趣耽湎四生。虽见佛闻法无求作佛之意。故言走戏视父而已

经。尔时长者(至)得免斯害

赞曰。自下第三思方拔济喻。我及诸子若不时出者。有解云以众生病故菩萨亦病。众生出故菩萨亦出。实久已出。非始今日与子俱出。正释此者释迦化身出家成道入于涅槃。今身方现出于火宅。诸声闻等今遇佛者。亦于今时在释迦世方出生死故言时出。佛实居先。是故前言我虽于此安稳得出

经。父知诸子(至)情必乐着

赞曰。下文第四正说三乘喻。有二。初知机后正说。此初也。知子先心各有好者。三乘种姓随机各别。所宜闻法即是各各为人悉檀。知先心者是根胜劣智力.及胜解智力之所知也。知各所好种种珍玩者。随其自果诸功德法。即遍趣行智力之所知也。珍宝。玩弄也好也戏弄也。有作玩习耽好之字皆非。超出有漏名奇异物。随得必宝故言乐着。问曰何故与城不言先好。今此与车乃言先好。答车是遍趣行机学可言好。城但是息苦非生不名好。车是修生。城是修显。故车说好城无好言。又影显彰俱好无失。知其欲退即好城也。问何故车言珍玩奇异。城不说耶。答有为德相可别知。车说奇玩之相。无为之德一相总故但说于化城。又二无异。城中说有门楼堂宇即珍玩故

经。而告之言(至)皆当与汝

赞曰。此正说。有三。初总告令取。次别示三车。后正劝出与。若不依言出取三果。后必永劫生死沉沦故言忧悔。此初文也。三车在门外可取以游戏。第二文也。由形貌有小大飱受有小多。渡水有浅深力用有强弱。如次喻显根性.禀教.证理.行能.有三辈故。行能即是断惑等用智力功能。又羊多附人.鹿多静处。牛能负运具有二能。各各随胜.以为喻也。此为第三依处有喧静。羊鹿二车有名施设。不见不登故。此乃以二乘小.中种智为体。若以涅槃为体应即化城。下言已入息除众苦。云何不见车后时从父索。若以二乘所得生空无漏智为车体。彼亦已登。云何言不得。故知虚指二乘所得有漏后得智世间三昧。名为种智称二车体。有名不见亦不登游。不能分别证诸法故。又显彼有假涅槃说云已入隐。彼有生空菩提智不能分别法。不与车号不与登名。惑苦已灭故智障未断故。彼所证得世间禅定。虚指为车名得出门。为渐入大乘因证大涅槃位。故本论云第一人者以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涅槃。故三乘之教合名为门。理出教外故名门外。又此门者三乘因行。果出因中故言门外。此中定取分别种智以为车体。故经数言究竟令得一切种智。亦乘亦大名大乘义。问何故方便品。权.实。理.智。因.果。双彰。下之二周。理.智。因.果各互偏说。答乘有权.实。实有因.果。果有智.理。三种别故。不知权.实取.舍之事不成。不识果.因能.所趣法不立。不闲理.智何有菩提.涅槃。智断不圆何成道满。所以初周化利双尽玄宗。中根一闻渐知权.实。取.舍虽辨未识取因。故说三车令识一乘之行。隐果中之觉寂说因内之智车。秘因位之理乘遣修生于种智。理渐解故智未闲故。下根虽再闻权实及与因智。果理犹迷。更彰理有假.真说本令其取舍隐果中之智品。藏因位之双严。应机不同三周少异。一乘因.果说偏.备故果中觉.寂示圆.缺故。大慧.法身说具阙。故地持论中说有四车。此三加象喻四涅槃。乘于大性名为大乘非喻三智。涅槃经中说有二车。譬如国王调御驾驷。欲令驴车而及之者无有是处。此以半.满相形非以三机运别。亦不相违。优婆塞经说三兽渡河。喻理同证异。智度论中说三兽被围。喻三乘众在生死围。用力出围有其大小。又说三人得道喻三乘证果有其阔狭。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汝等可速出随宜当与汝。第三文也。今此略作五番问答。一问智中有虚.实三种并名车。理中有假.真城名遍三种。何故大涅槃不名为城名宝所也。答息处.具德殊。真.灭名宝所。车本运至果能运并名车。又已息.当求别。当求不名城。运载总名车。近远皆车摄。二问二乘学智果分羊.鹿。二乘学灭果化二城。答息处说二实有二城。对实说假故合名一。涅槃经言声闻之人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以中涅槃而般涅槃。故知息处亦说二城。今以所断障同。生空理同.假择灭同。由此三义同故化城名一。若菩提车钝.利根性不同。依佛。自出不同。藉教.观理不同。观谛.缘起不同。四果.一果不同。练根.时节不同。说法.神通不同。由此七义别说羊.鹿。又无为无别故说一城。有为有别故说羊.鹿。但说无为唯言一城。以智显灭可说二城。不相违也。三问何故化城立于险道。乃至车引乃言门外。答息苦名为城半路尽城中设。无漏离系缚车体言门外。又分段死无。变易在化城。初尽中道设。理出于教果出因。二车故在于门外。又二死以对明。化城中路设。一死以对辨。二车在门外理实相似。四问何故与车而言游戏。及其与城乃言安坐。答涅槃可证城言安坐。菩提可生故言游戏。无为.有为二果别故。又城相必住故言安坐。车相运动故言游戏。五问何故化城劝其前入。今说车喻令速出来。此于第三文正劝与中为难。答化佛住生死是以劝前入。谈真佛在果故云速出来。又劝行因以证果故劝前入。先住果以招命故令出来。又劝子住城故言前入。令取父果故言出来。又劝证涅槃所以言入。令生觉智所以言出。如说如来及与善逝。住因.住果所望别故

经。尔时诸子(至)争出火宅

赞曰。自下第四依言免难喻。有二。初子免灾难后父遂心安。此初也。适者称悦称悦三乘所欣心。故名为适愿。心各勇锐心精进也。勇者进锐者利。善精进也。互相推排身精进。亦语精进也。排[怡-台+允]推也推亦让也。推音尺隹反无土雷反。身业递相力励及语业相劝励。名互推排。争修行业名竞驰走。齐希免苦名争出宅

经。是时长者(至)欢喜踊跃

赞曰。父遂心安也。离灾度难名安稳出。四衢道者四谛理也。三乘并观四谛理故。大般若中说四衢道为四谛故。离烦恼障出分段生。无拥名露。各有所依果满之位名地。以智安处证之名坐。分段生死当五蕴苦.惑.业皆尽或断或伏。离三障故名无障碍。适父本意故泰然见子超危故欢喜。二乘之人得阿罗汉断诸烦恼住有余依涅槃。大乘之人已入初地得无住涅槃。伏诸烦恼离分段死。名露地坐无复障碍

经。时诸(至)愿时赐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红楼喜迎春

    红楼喜迎春

    嫡母疼爱,哥哥关照做庶女一样可以混的风生水起穿越成迎春,在大宅门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软软入骨

    软软入骨

    初见时她温软一笑,再见时她低眉酌酒,下一次见时她竟成了他的女人。当百年名门望族司氏太子爷司辰遇上温软良善江南可人宋软时,冰山融化,冰冷的眸中只有她一人,宋软微微一笑,犹如春日初升的暖阳,不知不觉暖化了司辰,填满了他的心房。
  • 花开凤来僧笑

    花开凤来僧笑

    从前她从来不见得世间情爱是为种种。但自从遇见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以后……再多的磨难劫数,都不过是在为遮挡了我们之间的爱情的白雾吹散。使得你我之间,不再有杂物,只剩你我,两败俱伤。爱情里,爱而不得,最不得意的,才是第三者。也是个……可怜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最贱系统

    第一最贱系统

    穿越重生十八年之后好不容易氪金氪到一个系统!结果是泡面系统?连给的技能都不正经!人家可是正经人好不好!为了弥补遗憾,又多了一个系统!结果是吃货系统!我吃你妹啊!人家可是穷人,吃不起啊!好吧,那再来个放屁系统如何?告非!王宇发现自己得到系统之后的生活好像越来越混乱,怎么剧情一切都不按照套路来啊!我把你们当正常人,你们自己却要当傻子,是你们飘了还是我提不动刀了?
  • 综漫之夺命之镰

    综漫之夺命之镰

    一个普通的平凡人,一个寄宿在魔镰中的魔神,两个本应毫无关联的存在,因为意外成为了共生关系。未来将会如何呢……注1:主角设定我是参考LOL的凯隐进行设计的,但并非和LOL设定一模一样,镰刀里的也并非是拉亚斯特,属于半原创类型,请注意。注2:作者并非专职写小说的,只是业余爱好而已,所以如出现更新不稳定请谅解,我也有我自己的工作。注3:本书内容若是不合口味,请自行离去,不要无理取闹,有意见可以提,但无理取闹就没意思了
  • 腹黑月神修仙记

    腹黑月神修仙记

    纤阿本是个孤儿,自幼蒙地仙祖师菩提子收养在门下,本性纯良得如同琉璃水晶,凭借着天赋奇才和后天勤奋一步步从一介凡人年纪轻轻就晋升为地仙,并且成为晋升月神的人选,然而在瑶池赴宴中却遭到两个极品调戏,又莫名成为众神赌约的目标,被贬下凡重走修仙路。重新来过?你当修仙是家常便饭呐?她怒了,凭什么?发誓要跟始作俑者斗修行、斗绝情,斗心计。我就是要让你们知道,本大神不是好惹的!
  • 子衿淚

    子衿淚

    “我正式跟你下战书!”“哦,请问阿九姑娘要跟在下比什么呢?”邪魅的脸依旧淡定从容,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前面如炸了毛的猫的少女。“喝酒!”“······”“不入皇陵谷,不进宗庙,不设牌位,这些我都答应你。可是我呢,你没什么要跟我说的吗?”“阿九本名九娘,谐音酒娘。爹爹取此名只是希望我闲时酿酿酒做个平常的酒家女,安安稳稳过一世。奈何命运错,但我从未后悔遇见你···所以,对不起!”
  • 我的漂亮师姐

    我的漂亮师姐

    在这个充满传奇的世界,一代又一代……在这一代男主励志要在这个世界创造新的传奇……新书,新人请包含。
  • 断了余生的念想

    断了余生的念想

    “念念,我爱你。”“念念,别人要是觊觎你,那便杀了。”“念念,我还你自由了。”那是穆七爵放在心尖上宠着的女人,说放就放了。那天,乔念念亲眼见到穆七爵倒在了她的面前,怎么叫也叫不醒。“穆七爵,你回来啊……”乔念念泪流满面,才发现原来对穆七爵的感情,早已生根发芽,根深蒂固。他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