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65600000034

第34章

赞曰。上喻昔权下喻今实。有二。初喻授实。后喻释疑。下问答是。初中有四。初诸子索三。二父但与一。三释成父志。四越子本心。此初也。玩者戏弄。好音呼到反爱也。或呼老反善也宜也美也。随三乘机皆于佛所。专意希求自乘妙智。义同于父各索其车。二乘之人离分段死已得解脱。证于四谛入于化城已名出宅。专于佛所闻思修习种智。了达求证诸法名索羊.鹿。菩萨之人依此本论初地已上虽离分段。未证解脱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余。不说菩萨入化城故。入无住涅槃亦息分段死。纵名入城未乖通理。若尔亦应许上羊.鹿。故知但如初解为善。已伏烦恼出分段死。亦证四谛。亦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于父索其牛车。问三子并出分段。二乘独称入城。大子亦言出苦应亦得称入城。答无倦不厌苦大子不入城。伏惑离分段亦得称出宅。若说入城便无是难。问若其大子不入城者。何故大子上车不入城。中.小二子入城不上车。答厌苦求息中.小入城。大不厌苦故不称入。息处故说二。明大不入城。问门外设于车车中许三种。中路设化城何因但说二。答二车对大因门外三车设。权城对实果中路化城施。理应相似。所对别故。施设不同。实应齐也。又种智彼无。劝学大。门外设三车。有余涅槃大不求中路二城设。设入无住不名为假。非化城故。问三车俱索。彰希学于智圆。二灭不希应不求于苦息。答得果自然证灭入城不说悕须。妙智必假更修出宅。故车须索。又居小得城故不须索。种智未得所以索车。若作此解二乘入化城未得车须索。菩萨不入城亦须索宝所。此义可然。大乘之往宝所理亦须索。对化城而不索。所以不论。以每专求即是索也。经文但说父劝令知为诸众生不请友故。古相传云。城为实化息苦所以不索。车是虚指所以索之。若作此解车离城而别有。索与不索义殊车体。古解即城化城类车须索。又有解云车发初机故虚指。城防中退故实化。此亦不然。何者初机索车之时已出宅故。又体不别虚.实何殊。应说车.城体是何法。又有解云城亦应索。化不一途所以不说。谓下经云尔时导师知此众人已得止息。无复疲倦堪能前进。即是索城。此乃索宝所非索城也。虽引此文义终难解。应细寻之。应云下文知其疲懈为化作城。即是索也。或解车喻无余涅槃。住果未得故须索。城喻有余涅槃。住果已得故不索。若尔菩萨今既索车。亦应已得有余未得无余。求无余故称索。二乘无余任运定得。何须修索。故但应如前义。所说涅槃二乘无差别。故羊.鹿应无

经。舍利弗(至)等一大车

赞曰。此文但与一。分四。一标与车。二明严饰。三显牛相。四彰傧从。此初也。佛果牛车以四智中一切种智为性。即后得智。因车以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二智中种智为体。虽五智慧皆是一乘。今此但取菩提相中种智为体。一切智者宽狭虽殊三乘共有。其种智者分别四谛各无量相。非二乘所知名不共德。故经数言究竟令得一切种智。无分别智导此种智车。义如前牛非正车体。如表.无表虽俱是戒。从僧受时及后持时唯说无表。表戒一念更不相续。作白四羯磨和合得故。从僧乞时已得表故。表虽是本唯取无表名持犯戒。此车亦尔。前一大事虽取理智本.智.后智总为一乘。今者唯取后智名车本智名牛。不说于理以为车体。后化城中以真对化乃说假择灭以为化城。说大涅槃真如妙理而为宝所。各据一义名为一乘。事乘.理乘.有为乘.无为乘别故。羊鹿车体已如前辨车体既尔。所余万德属庄挍故。若同涅槃及胜鬘说唯取真如以为车体。如何各赐诸子一车。又宁说有别德严相。如何牛驾其疾如风。如何可言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然小.中子亦出门已。虽未得牛车为说大教。或当定得名之为与。非时已得所诠智体。如与明珠未得体。故胜鬘经等三种意生身即三子也。此说初地名不退地。又顿悟者又大乘因行。从初发心虽亦是车。今取八地已去不退因行。七地已前犹有分段。故下经云声闻.缘觉.不退菩萨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方便品解入即不退转地故。今取前解。初地已上离分段死名不退地。名乘一乘。楞伽由此初地已上名三种意生身故

经。其车高广(至)四面悬铃

赞曰。下明严饰。有十。此中有四。一形量。二严饰。三摄御。四佩铎。高广者形量也。喻佛种智体高三界用广十方。照化俱能遍法界故。众宝庄挍者严饰也。方德所成智为本故。周匝栏楯者摄御也。御外不入摄内不出。即四总持。御诸恶而不生摄众善而不散。四面悬铃者[王*風]铎也。周遍四生说七辨以弘济

经。又于其上(至)而严饰之

赞曰。此有二严。五高覆。六众莹。张设幰盖者高覆也。以四无量广荫群生如幰盖故。杂严饰者众莹也。慈.悲.喜.舍各有有情.法.及无缘。种种众行。助严饰故

经。宝绳交络(至)安置舟杭

赞曰。此有四严。七交络。八垂璎。九敷设。十安枕。交络者四弘愿也。凡所修行皆发四大愿。一以此善根愿共众生。未离苦者愿令离苦。二未得乐者愿令得乐。三未发菩提心断恶修善者。愿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四未成佛者愿早成佛。愿如宝绳交络诸行令当得果。胜决定故邪见暴风不能倾损。又胜鬘言摄受正法摄一切愿。瑜伽等说总有二愿求菩提愿利乐他愿。垂诸华缨者垂缨也。即是四摄。垂摄四生。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华音有二花及华。饰缨以花饰。或华饰之缨也。重敷婉莚者敷陈设也。有作綩綖綩音字林一远反。玉篇綩纮也纮冠也。今应作婉婉美文章。綖者席褥应作莚字。切韵綖者冠上覆。玉篇冠前后而垂者名綖。今取文缛。华毡之类綩綖以为茵蓐。不知义何所从。故字应从婉莚。古有解言。静虑为綩綖心常安处故。四禅上下异故名为重敷。此理不然。无垢称云。四静虑为床净命为茵缛。身语意业皆无贪发心恒游处。常行净命离五邪命。三业俱尔名为重敷。安置丹枕者安枕也。古解涅槃能息生死。今释灭定能息攀缘。倚之疲解故名安枕。既安车上明非涅槃。但取灭定。枕有仙丹枕之增寿故名丹枕。无漏灭定亦复如是。增圣道故。此理不尔。西域无故。谓枕赤色。内贮绵叠外以赤皮故名丹枕。亦有解云。体即无漏信等五根。扶持圣者由如枕故

经。驾以白牛(至)其疾如风

赞曰。下显牛相有七。一白牛。体即根本无分别智导引种智车。如牛引车故。白者众色之本。如白莲华表经诸乘本故。万德主故。牛王有三德。一降怨德。能断二障故。二端严德众德庄严故。三运载德济度自他故。故喻于牛不说象马。马如大乘俊颖不比小乘驴车之钝。故涅槃经云以马驾车。其象以形德大故方牛.鹿.羊之形德小。无住涅槃最为胜故。由此善戒经以象驾车。今以牛有三德故。大乘车驾以白牛。二肤充。正智之中内德圆满故。三色洁。三障永尽戒德具故。四形体姝好。字林姝好貌也。方言赵.魏.燕代之间谓好为姝。诗云静女其姝。传及玉篇美色曰姝。有作侏字庄也好也。好音呼老反善宜美也。相好圆明人天敬爱故。五有大筋力。一遍驰无方。智力圆遍无理不殚。二涉险不疲。能化十方入生死险无诸劳倦。三逢怨必胜。破一切障降生死故。具此三义名大筋力。六行步平正。二理双证导生后智。怨.亲不二故。七其疾如风。正智体性一刹那中遍缘法界。大悲所系内圆众德外化群生。无迟滞故。初地以上能速进修观空观有。不稽留故。性虽捷利然事雍容。此上七德有非根本正智之用。由之而有故得彼名

经。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赞曰。下明傧从。以二智为先。万行.神通.六度.四摄.觉分.解脱.烦恼利生之法。皆随之起。名多仆从。又佛地经云。佛有无量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常所翼从。亦名仆从。有解车体唯大般涅槃。所余众饰或性功德。或相功德。其牛体者即是二智引于车故。前解为正如前已非

经。所以者何(至)悉皆充溢

赞曰。第三释成父志。有三。一标富有。二念均平。三释所以。此初也。充满溢盈也。种种诸藏有为无为体能含义。或二藏三藏教能含理。今取所藏以给诸子

经。而作是念(至)不宜差别

赞曰。此念均平。有二。初不应与小后皆应与大。今此幼童下是假想念也。无极者无穷极也。说二种智名下劣车。由有种姓先发大心名为幼童。堪当作佛故名吾子。悲心不二名爱无偏。七圣财饰名七宝车。各自修智圆。有为智非一。名其数无量。故应平等为心。随根而授名各与之。普授大乘不宜差别。童音徒红反。今谓童子。古谓之仆。古作僮字。今谓仆隶。玉篇幼童迷昏未冠之称

经。所以者何(至)何况诸子

赞曰。此释所以匮乏尽也。以此一乘假使遍授一佛国土五道众生有性.无性.定.不定姓。尚不匮乏。何况唯与有大乘性及不定种姓佛之真子。恐不足耶

经。是时诸子(至)非本所望

赞曰。第四越本子心。既言各乘。明知各各自得种智。不同化城众共同入

经。舍利弗(至)虚妄不

赞曰。上喻说实。下喻释疑。即是前卷云。汝等当信解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谓众疑云。佛初说三后但说一。前后既别云何佛不成妄语人耶。故此释之。文中有三。一问二答三印。此即初也

经。舍利弗(至)非为虚妄

赞曰。下答有二。初标后释。此标也。凡夫离欲伏诸烦恼名免火难。离三恶趣极苦逼迫名全躯命。未免人天当于火宅全躯命故。免音亡辨反黜也。玉篇赦也脱也解也去也。今依玉篇

经。何以故(至)而拔济之

赞曰。下释有二。一免难已非虚。二况与其大乘。此初也。但全身命出三恶道。生人天中已遇珍宝。何况免难拔出人天三界火宅

经。世尊(至)无虚妄也

赞曰。下况与其大乘。有二。初不得小非虚。不违先意故。后况得其大乘而成虚妄咎。此初也。初标后释。先心谓假设。许与其三车。今虽不得小不违先假意。心境不相乖故非成虚妄

经。何况长者(至)等与大车

赞曰。况得大乘。而成虚妄

经。佛告舍利弗(至)如汝所言

赞曰。印可也

经。舍利弗(至)世间之父

赞曰。下第二大段合说。有二。初合昔权后合今实。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下是。初文有四。一三界佛有合。二为度众生生老下五趣危亡合。三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下见设权方合。四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下。依言免难合。初喻有六。一处所。二家主。三老少。四资产。五宅相。六户牖。今合有五不合户牖。此文有二。初一切世间合处所。二父合家主。世间者即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无垢称云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故以此二种世间名佛国土。人为邦本。本固邦宁光宅天下故。父者生育之义令诸众生生长善根。绍佛父位故名为父

经。于诸怖畏(至)无量知见

赞曰。下第三合资产也。此合多田。怖畏等尽合断田。无量知见合智田。怖畏有五。一不活畏由分别我资生爱起。二恶名畏行不饶益有怖望起。三死畏由有我见失坏想起。四恶趣畏不遇诸佛恶业所起。五怯众畏见已证劣.他胜所起衰恼忧患谓破家灭亡种种众苦。已上合说生死苦果。无明闇蔽痴多增故惑业本故。此是苦因不了去来今。如次配无明.暗蔽。或迷三宝如次配之。由证理断惑永尽无余故诸无为断德圆满。成就知见智德满也

经。力无所畏(至)波罗蜜

赞曰。下合财富无量。内德智慧。及善巧方便。并已具足到彼岸故。已上总是合资产也。若依无垢称烦恼为僮仆。或依此文神通外化以为僮仆。智慧驱策故因说之

经。大慈大悲(至)恒求善事

赞曰。第四合其年衰迈。老人之相愍念逾深。故大慈大悲。所作无废故常无懈倦。凡作皆审思量观察。有始有终都无中废。故务规胜法恒求善事。此中即说恩断智德。如次配前三种长者。自他双益表久修因悲智满故

经。利益一切(至)朽故火宅

赞曰。第五合宅相。亦合多宅。遍三界故为利五趣示于中生。故前喻云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即为众生示居生死。示于今身方从宅出。此明入宅之所以也。亦有解云利益者即户牗。佛为利益故入宅。众生依利益而出宅。即一乘教行故

经。为度众生(至)三菩提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腹黑姐姐请放手

    腹黑姐姐请放手

    腹黑姐姐的护奶狗日常,怎知他确是狼狗。可是还是爱啊,不论你怎样,都是我的理想型
  • 他有一个梦想

    他有一个梦想

    梦想照进现实,超越现实,一个小小他,如何完成一个大大的梦
  • 曙光利刃

    曙光利刃

    丞相之子,天生武术废物,仍然是天之骄子,受到万人追捧。一日抄家,沦为乞丐,万人唾骂,感受到世态炎凉,为了血洗耻辱,为了咸鱼翻身,踏上艰难的征途之路…
  • 鬼灵小丫头:戏弄坏神仙

    鬼灵小丫头:戏弄坏神仙

    啊!你为什么又亲我?!神马?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你想再次亲吻的脸颊,是为了回到原来的时空去?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虽说你挺帅的,但是也不应该编出这种骗鬼的理由来吃我的豆腐吧!茉莉沉默着心里在不断盘算着怎么做才能惩罚这个死小子,却没想到,他竟然……又一次亲上了自己!
  • 彼岸花的情感

    彼岸花的情感

    喂喂!落心尘!你这是作死啊!喂!阿月!那个不能摔!我会被师父骂的!喂!小师妹!那个不可以吃!你会拉肚子的!这一个个的!怎么都这么不守规矩?
  • 爱你的他

    爱你的他

    现实总是残酷的,没有想象,没有让时光倒退的魔法,只能接受现实。
  • 帝都的人狼

    帝都的人狼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有记忆开始,便生活在儿童福利院,身边只有唯一的一个朋友。但是在他成年的前一天,却碰到一种神秘的生物。他最重要的朋友为了救他而失踪,而他的身后再次出现那只可怕的怪物,性格懦弱的他究竟该如何在这个“崩坏”的世界生存。
  • 词戾

    词戾

    《诗经》《离骚》隐世不出,青莲宗,香山府,江西派等诗宗百花争鸣,在这以诗证道的世界里,小小诗馀将揭起怎样的滔天巨浪…
  • 霸道公主重生恋爱手册

    霸道公主重生恋爱手册

    艾诗钰因为爱上了刑君晨,处处逼婚,结果刑君晨服毒自杀。崩溃间,爱神梦思因她痴情,送一法宝——重生机,重生机,重生机每使用一次,折岁三十!第一世:刑君晨还是没能爱上艾诗钰!第二世:艾诗钰要求爱神梦思消除记忆,但艾诗钰还是爱上了他,但他还是未能爱上她!第三世:消除记忆的艾诗钰,因宋羽君的关心帮助下,爱上了他,而刑君晨因此嫉妒,硬插一脚,艾诗钰最后到底选了谁?
  • 左璇为生为河图

    左璇为生为河图

    他是在暗网人称“暴君”的顶尖黑客,却活得像条咸鱼一样。她的家族是投资泰坦金融巨鳄,她自己却活得像个普通小老板。两个都没什么野心的人,从一起打架进局子开始,月老就来牵红线了。激狙侠说过:能力越大,破事越多。不过也没关系:明面上的事儿,她差不多都能搞定。阴影里的事儿,他基本上也都不怵。于是俩人就手拉手的到处撒狗粮、甜甜甜。就是这么简单又复杂的一片小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