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89700000018

第18章

伤寒三阴三阳脉证论

伤寒汗、下、温之法,最不可轻据脉以验证,问证而对脉。太阳者,阳证之表也。阳明者,阳证之里也。少阳者,二阳三阴之间。太阴、少阴、厥阴,又居于里,总谓之阴证也。发于外,则太阳为之首。发于内,则少阴为之先。太阳恶寒而少阴亦恶寒,但太阳之脉多浮,少阴之脉沉细,与其他证状亦自异也。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或自汗,或无汗,是为表证,可汗。不恶寒反恶热,口燥咽干,壮热腹满,小便如常而大便秘结,是为里证,可下。厥冷囊卷,自利烦躁而无身热头疼,是为阴证,可温。浮、洪、紧、数,此表病之脉。沉、实、滑、数,此里病之脉。微、细、缓、弱,此阴病之脉。在表者,邪传于荣卫之间。在里者,邪入于胃腑之内。

胃腑之下,少阳居焉。若传之阴,则为邪气入脏矣。荣与卫俱为表也,亦均可汗也。然有汗者,为伤风。风伤卫气,则以桂枝助阳而汗之轻。无汗者,为伤寒。寒伤荣气,则以麻黄汤助阳而汗之重。

荣卫固为表也,胃腑亦可以为表也。然以腑脏而分表里,则在腑为之表,在脏为之里。胃取诸腑,可以表言。若合荣卫腑脏而分之,则表者荣卫之所行,里者胃腑之所主,而脏,则又深于里者矣。

审脉问证,辩名定经。真知其为表邪,则汗之。真知其为里邪,则下之。真知其为阴证,则温之。

表有邪,则为阳虚。阴经受邪,则为脏病,而温里之药热。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温,桂枝、承气投之不差,姜附、理中发而必中。大抵治伤寒有法,投剂少差,死生立见。古人处方立论,曰可汗,曰可下,曰可温,曰和解,曰少与,曰急下,与夫先温其里,乃发其表;先解其表,乃攻其里,谓知奇者,若网在纲,有条不紊。论至于此,则知古人之立论甚严,而汗、下、温之法,亦不可轻也,信矣。经曰: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无表证,脉虽浮,亦有可下者。少阴病二三日,无里证,亦有可汗者。阴证四逆,法当用温,而四逆散性寒,岂可用哉!曰医在九流之中,非圆机之士,不足为语也。脉虽浮而亦可下者,无表证,谓六七日不大便。借使大便不难,其敢轻下之乎?少阴病亦有发汗者,少阴本无热,反发热而表犹未解,故用温药微取其汗也。借使身不发热,其敢轻汗之乎?四逆汤用姜、附,四逆散用枳、柴,一寒一热,病主四逆,固不侔矣。

然传经之邪,与阴经受邪,初病便厥者不同。四逆散用药寒,主先阳后阴也。四逆汤用药热,主阳不足而阴有余也。若张氏之论日数,多则曰日数虽多,但有表证而脉浮者,犹可发汗;日数虽少,若有里证而脉沉实者,即须下之。此日数之不可拘也。至如阳极发厥,阴极发躁,阴证似阳,阳证似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深思而熟虑也哉!

阴阳虚实用药寒温辩

《伤寒》一书,所谓阴阳虚盛,则精微之义,不无辩析于其间。四十八难曰:病之虚实,出者为虚,入者为实。盖表之真阳既虚,故阴邪以盛,出而乘阳,是以脉浮于外,其病在表,法当汗之。

当其阴邪出表,脉浮于外之时,不可自惑以为阳脉盛也。里之真阴既虚,故阳邪以盛,入而乘阴,是以脉入于内,其病在里,法当下之。当其阳邪入里,脉实于内之时,不可自惑以为阴脉盛也。是说非古人之立言也,盖使人知如此之为阴盛,则抑阴而助阳;如彼之为阳盛,则抑阳而助阴。阴盛,则邪出于外者,发表之药当性温,以助阳气,如桂枝汤之类是也。阳盛,则邪入于内者,攻里之药当性寒,以抑阳气,如承气汤之类是也。或曰:阴出而乘于外,是阳之不足也。阳病,则当有以发表而汗之,何哉?是大不然,阴邪传于外,不汗之,则邪何由而去?桂枝之性温,温之,乃所以助阳,阳有所助而长,则阴邪之所由以消,辛甘发散为阳者,此也。张氏所谓承气入胃,阴盛乃亡者,正恐阴盛出外,而误以承气下之,安得而不亡。

或者有阳入而乘于内,是阴之不足也。阴病,则当有以温养而下之,何哉?是又不然,阳邪入于内,不下之,则邪从何而出?承气之性寒,寒之,乃所以抑阳,阳受其抑则微,而真阴之所由以长,酸苦涌泄为阴者,此也。张氏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正恐阳盛入内,而误以桂枝汗之,又安得而不死。观古人发表之药多温,攻里之药多寒,则知阴阳虚实之意微,非只于汗下设矣,所以为用药寒温设也。

六经用药格法

太阳属膀胱寒水,非发汗不能愈,亦有桂枝、麻黄以助阳祛邪。此膀胱寒水之经,有标本之作。

风寒初客,仍在表,宜用辛温之剂以发散之。若无头痛恶寒,或非冬时,皆不可用。

阳明属胃,非通泄不能痊,必用大黄、芒硝以疏利阳热。此言表证已罢,头痛恶寒已除,则热归阳明之本矣,宜承气汤寒剂以泄热。若恶寒未除,则为表,寒邪尚在,不可下也。冬时亦宜用,不可拘忌。

少阳属胆,无出入之道,柴胡、半夏能利能汗,消解血热,黄芩佐之。

太阴脾土,惟恶寒湿,非干姜、白术不能燥湿也。

少阴肾水,惟恶寒燥,非附子不能温润。

厥阴肝木,藏血荣筋,非芍药、甘草不能滋养。此用药经常之道也。

阴阳虚盛用药寒温辩

夫伤寒发表攻里之药,寒热殊途,用之一差,死生反掌。所以越人、仲景深致意于其间也。《难经》云:伤寒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且寒邪之伤人也,有浅深焉。浅者,汗之;深者,下之。此古今不易之定法也。方其风寒初客皮毛之间,阴气乃盛,闭塞腠理,身中阳气已虚,不能御卫,遂有恶风恶寒之证见焉。当此之时,只宜桂枝汤辛甘温之药,助阳抑阴而发之。阴邪既散,表气冲和而愈。经云辛甘发散为阳者是也。不知用此而反以承气汤苦寒之药下之,表里俱伤,不亡何待?表邪既罢,寒作为热,阳陷入深而盛于里,则津液消耗,肠胃燥涩,而脏腑之真阴虚矣。阴气既虚,即谵妄狂躁,烦渴恶热之病而作也。当此之时,宜用承气汤苦寒之剂,扶阴抑阳而泄去热气,阳邪即退,胃中真阴来复,里气和平而愈。《内经》所谓酸苦涌泄为阴者是也。不知用此,乃以桂枝辛热之药助邪伐正,安有不毙者乎?所以仲景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良以此夫。呜呼,此论诚为伤寒汗下之枢机乎?俗医不能达此为妙,昧于阴阳虚盛之道,悖逆此理而不杀人也,几希。经云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岂虚语哉!

三阴三阳脉证

经云: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伤寒,则发热恶寒。伤风,则鼻塞恶风。然伤风有汗,伤寒无汗。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又曰不恶寒而作渴,皆为在经。不恶寒反恶热,自汗出,大便难。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而呕。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咽干,或腹痛手足温,自利不渴。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恶寒,口中和,默默欲寐,时时腹痛,又咽痛三证。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唇青舌卷,筋急,或渴,不欲食,即吐蛔。此三经皆受病也,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此皆自阳经传来者,故宜下而去之。非若阴经自中之寒,此则为真阴证矣,当用四逆汤辈温之。

汗下温正法

太阳伤风,自汗恶风,桂枝汤。伤寒,无汗恶寒,麻黄汤。

阳明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者,大便难,大柴胡汤、小承气汤。汗不止者,胃汁干,急下之,大承气汤。无汗恶寒,升麻葛根汤。有汗脉迟,微恶寒,为表未解,桂枝汤。无汗脉浮而喘,麻黄汤。

少阳证,病属小柴胡汤。

太阴自利不渴,为脏寒,理中汤、四逆汤。胸中胀满,枳实理中丸。胀满脉浮,桂枝汤。胀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痛甚,桂枝加大黄汤。

少阴脉沉,口不干,舌不燥,背恶寒,小便清白,四逆汤。始得病,脉沉,反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口燥咽干而渴,急下之,大承气汤。六经中,惟此一经难治,大要以口燥而渴,知其热,脉沉而迟,别其寒。

厥阴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小建中汤。脉浮缓,如疟状,桂枝麻黄各半汤。脉沉短者,囊必缩,为毒瓦斯入脏,承气汤下之;利不止者,四逆汤。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脉证

热盛而烦,手足自温,脉浮而紧.此伤风见寒脉也。不烦少热,四肢微厥,脉浮而缓,此伤寒见风脉也。二者为荣卫俱病,法用大青龙汤。然不可轻用,须风寒俱盛,又加烦躁,方可与之。一法以桂枝、麻黄汤尤稳,今改羌活汤。

三阳合病

本太阳病,若汗,若下,若利小便,无津液,胃中燥,转属阳明,是为脾约。

若恶寒,用升麻葛根。不恶寒反恶热,大便难,白虎汤。谵语者,调胃承气汤下之。喘而胸满者,不可下,麻黄汤。

太阳少阳,头项强急,胁下硬满,目眩,往来寒热,小柴胡汤。

少阳阳明,本少阳病,因为发汗,利小便后胃中燥,大便难,属调胃承气汤。

正阳阳明,乃本经风盛气实也,大柴胡汤、大小承气汤选用之。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谵语遗尿,口中不仁,属白虎汤。口干舌燥,不仁,背恶寒,同太阳阳明、少阳阳明、正阳阳明无表证者,俱可下。惟恶寒者,为太阳阳明合病,未过经,为属表,可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盖在经则汗,过经则下也。

太阳阳明并病

本太阳病,发汗,则汗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是并归阳明也。太阳证尚在,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证也。大小承气汤,阳明证也。

春温变热

温热病者,冬时感寒,偶不即发,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又甚于温也。温病,发于春三月夏至前是也。发热咳嗽,头疼身痛,口燥渴,脉浮弦。热甚者,小柴胡汤。热微者,升麻葛根汤、解肌汤。微热不渴,小柴胡加桂枝;渴者,加五味;渴者,去半夏,加栝蒌、人参。脉实烦渴者,大柴胡汤微利之,以其脉实,必大便难也。虚烦者,竹叶石膏汤,然用羌活汤解之为当;渴,加知母、石膏。

夏月热病,发热头疼,身体痛重,不恶寒而恶热,其脉洪,不可温,宜羌活汤;渴,加知母、石膏。三月至夏,谓之晚发,栀子升麻汤。有少阳证者,小柴胡汤。更于前方内选用。若春夏有恶风恶寒,类伤寒证者,盖当时暴中风寒之气新病,即非冬时受寒,通用羌活汤治之。

者,先太阳中风,重感寒湿所致。经曰: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 病也,桂枝加栝蒌汤主之。伤风头痛,常自汗出而呕者,若汗之,必发 。大发湿家汗,亦作 。新产血虚,汗出伤风,亦作 。若其脉沉弦而迟,或带紧,或散于指外,皆恶候也。

发热无汗,恶寒,为刚 ,葛根汤或麻黄葛根汤。发热有汗,不恶寒,为柔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栝蒌葛根汤。二 通用小续命汤,刚 为阳,去附子;柔 为阴,去麻黄。刚 ,胸满,口噤切牙,脚挛,卧不着席,大承气汤下之。柔 ,桂心白术汤、附子防风汤、白术散、桂枝煮散选用。

风温湿温

风温,尺寸俱浮,素伤于风,因而伤热,风与热搏,即为风温。其外证四肢不收,身热自汗,头疼喘息,发渴昏睡,或体重不仁。慎勿发汗,汗之,则谵语烦躁,目无精彩,病在少阴、厥阴二经,葳蕤汤、人参败毒散、葛根龙胆汤、小柴胡汤选用。未醒者,柴胡桂枝汤。

发汗已,身灼热,知母葛根汤;渴甚,栝蒌根汤。脉浮身重,汗出,汉防己汤。

误汗风温,防己黄 汤。

湿温,寸濡而弱,尺小而急,素伤于湿,因而中暑,湿与热搏,即为湿温。其状胸腹满,目痛,壮热妄言,自汗,两胫逆冷挛急,恶寒。若发其汗,使人不能言,耳聋,不知痛处,其身青而色变,医杀人耳。

湿温在太阴经,用白虎苍术汤加桂枝。湿胜,则一身尽痛,发热身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五苓散加茵陈。脏腑虚,自利甚,理中汤、术附汤。

风湿中湿

风湿,脉浮,先伤湿而后伤风也。其证肢体肿痛,不能转侧,额上微汗,恶寒不欲去衣,大便难,小便利,热至日晡西而剧,治法但微解肌。若正发汗,则风去湿在,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解肌用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白术防己黄 汤。不呕不渴,脉浮虚者,桂枝附子汤。湿多身痛,小便自利,甘草附子汤。烦渴,小便不利,五苓散。外不热,内不渴,小便自利,术附汤。缓弱昏迷,腹满身重,自汗失音,下利不禁,白通汤加白术,去甘草。身肿痛,微喘恶风,杏仁汤、人参败毒散通用。热而烦渴者,小柴胡加栝蒌。若误下之,小便必不利,可五苓散。

中湿,小便不利,大便自利,甘草附子汤、五苓散。大小便皆利,则与术附汤。身体痛,或鼻塞,小建中汤加黄 。

温毒中

温毒者,冬月感寒毒异气,至春始发也。表证未罢,毒瓦斯不散,故有发斑之证。心下烦闷,呕逆咳嗽,后必下利,寸脉洪数,尺脉实大,为病则重,以阳气盛故耳。治法通用玄参升麻汤、黑膏主之。详见发斑条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执宰太虚

    执宰太虚

    “出门在外,行走江湖,不是进这个门,便是入那个派。这样一来,无论是强抢民女,还是打家劫舍,你都有靠山了不是?”无影刀盟,少年古寒心,悍然走向烽火巾帼的刺客大陆。他不知武林,武林却风靡他的传说:雪中捍刀,绯月洗剑。他不入江湖,江湖却盛传他的美谈:书香恩仇,气贯百家。他通晓天地,武极阴阳,知‘大目’,掌‘大均’,通‘大方’,明‘大信’,恒‘大定’。挥洒五千言,山河惧寂,四海清平。伴曲逍遥游,群芳入袖,武动虚空。
  • 不曾拥有你

    不曾拥有你

    小小的年纪,寄人离下的生活,深受磨难,他是黑暗生活的一抹亮色。生活开始逐渐向着她希望的方向发展,但她不知更大的磨难还在靠近
  • 热血梦断何处

    热血梦断何处

    热血?兄弟?追梦?血泪?不眠之夜?哪跟哪啊?此书只是一些真实的故事,稍加润色。呈现出来,下本联系作皆为虚构
  • 名将谱

    名将谱

    古今名将,灿若星河。名将谱,一一历数。军戈铁马,冰河入梦;看不一样的古今风云,品非一般的名将传奇!
  • 神医废材:鬼王的独家娇宠

    神医废材:鬼王的独家娇宠

    她躺在他的怀里,看着这满天星河:“夫君,若是我有一天不漂亮了,变成黄脸婆了,你会不会休了我?”他低下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宠溺一笑:“我既然招惹了你这只小妖精,自然就要生生世世负责到底呀……”【1V1纯宠文】
  • 天佑残魂

    天佑残魂

    无尽大荒的绝世强者逆天未成,遭灭顶之灾。黑暗虚空中的呢喃,犹如天籁的呼唤,是无奈的抉择,还是宿命的审判。圣灵觉醒,看透天地万物;圣魂出世,独掌万世乾坤。当亲情友情爱惜相继背叛后,你是否会与世沉沦?当家人故人爱人不断别离后,你是否会背负绝望?且看徐若溟是如何破而后立,一步步艰难,走向颠峰.....
  • 又何必再过问

    又何必再过问

    这声音冰冰冷冷却带着自己的温度:“林雪,这里确实是我家没错,但是我却不属于它。我不希望每天回家,家却是冷冰冰的,我父母在市区住,我和他们的关系说不上差,但也绝对不好……我已经二十六了,或许在他们的观念里我是该娶妻生子了,我不喜欢她,其它的事情我可以假装,可感情我敷衍不了,”沈陌望着远处挺立的白色松林,天空飘着小雪:“我只是希望在以后,我每天回到家能看见自己喜欢的人……”雪静静地下,我却依稀在这满眼的雪海中看见了那束阳光透过树荫照射在厨房、客厅,每天回家后,有自己喜欢的人的家——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地方。
  • 每天都要闹和离

    每天都要闹和离

    她逼季青临娶她,只为能有一个容身之所,不动身,也不动心。和离书在三年前就写好了,只等时机成熟。“喏,毛笔都准备好了,画了押,我还你自由。”三年一到,她递上笔墨纸砚,赔上笑脸。这个黑面神拂袖快步离开。“喂,你别走啊,要走也画了押再走。”令她疑惑的是,季青临不肯和离了。
  • 闪电侠之继承神速

    闪电侠之继承神速

    他是一个学生时常被高年级的同学欺负直到一个神秘男子的到来改变了他的一生
  • 霸道千金玩学院

    霸道千金玩学院

    可怜的欧阳雪儿被自己的爹妈骗了,用她最爱的薰衣草庄园威胁她回国读书。妈咪爹地虽说是让她好好学习,其实是为自己未来女婿啊!而高冷校草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这个有些调皮,但又可爱的小雪儿~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