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98100000060

第60章

由汴京而金陵,从长江到黄河,兴也亡也,祸也福也,得也失也,千百年来多少往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啊!淹没着,宏扬着,每一个历史散落的碎片,只要你用心灵去撞击,都会发出岁月的回声。这是一个暮春的傍晚,我在秦淮河畔漫步,想起了文怀沙先生谈及李后主时的教诲:“时易世迁,政亡人息,大抵如是。可是,青山依旧,江河奔流,文化不泯。因此故,现实中人其实是历史中人,又总想挣脱历史而去,这是人的悲喜。金陵文事,当以李后主为最,却又不能不上溯至南朝沈休文,历来以声病说执论偏狭为人讥。其实大不然,沈休文善悟梵音,创浮声切韵之学,梵音之辩,厥功奇伟哉!”从先生这一振聋发聩的思索出发,便能想到唐诗之盛李唐诗星闪耀,莫不是“纷纷从律法中吟味自由”,“仿佛飞鸟入林,啁哳争鸣,咸以栖止于和谐世界为绝妙境界”,“于是遂有金相玉振尽得古今体势之杜律焉”文怀沙先生语杜甫、李白而降,词乃代兴,而使词与诗并列卓然成为大家气派的,先生认为“实肇自绝代才人南唐李钟隐”,即南唐后主李煜,字重光,号钟隐。

秦淮河两岸,灯火初上。

秦始皇凿秦淮河断金陵王气其实只是传说,秦淮河自古以来便是长江的一条天然支流。

江河水系仿佛是从中国西部极高处立足生根,然后绵延而下,纵横交错历时千百万年而生气犹在的参天神树的根系,再如织锦一般散布着,流动着,连天接地化生万物。

山有山的位置,水有水的流向。

文先生说:“大匠胸次,不废绳墨。”此非大山水乎?

黄河、长江,风情万种地显现着、流动着。

亲爱的读者,当我写到“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后主被一杯毒酒毒死于汴京时,实际上已经在回想宋朝了。这个因为处汉唐之后又分裂成北宋、南宋,而很有可能被忽略的朝代,其实是拥有最卓越之人物,在经济、科学与文化上气派恢宏趋于极盛的朝代。

这个最卓越之人物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

沈括,1033年生,1097年卒,字存中,北宋钱塘即今浙江杭州人,嘉祐进士。《宋史,沈括传》对沈括的评价是:“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能,皆有所论著。”《梦溪笔谈》共30卷,正编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在数学上,沈括首创隙积术和会圆术;物理学方面,沈括最早发现了磁针的“常微微偏东,不全南”的现象,是地磁偏角的最早发现者,较之西欧早出400年。沈括记载了延安百姓开采、使用石油的情况,首先提出了“石油”这一我们至今还在使用的科学命名,并极有远见地说:“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为什么?石油“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北宋之时,沈括已经预见到了木柴这一能源的被替代,是不可逆转的,当时沈括所见已经是林木凋敝了:“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梦溪笔谈》卷24、杂志一)同时,沈括也指出,“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为记烟墨,沈括有《延州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沈括不是一般的奇才奇人,而是大才全才之人,他对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都有兴趣,也各有建树。沈括之世,欧洲一片沉寂,而沈括之见在当时地球上,可说是炬火闪烁烛照长夜。

在天文学方面,沈括提举司天监时所作的《浑仪议》、《浮漏议》和《景历表》等,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由沈括首创的《十二气历》废除了阴阳合历中的置闰之法,与今日世界通用的阳历法不谋而合。他对黄道与白道交点后退的度数推算,与现代天文学研究成果极其相似。

沈括于地学的贡献在于,他对海陆变迁、流水侵蚀、古生物化石、矿物及地震等都有记载及前人所未发之见地。他是第一个对我国华北平原之形成,作明确无误的海陆更替的精彩论述者: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距东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流所湮耳。

太行山中的螺蚌壳证明了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沧桑之变,“今距东海已近千里”的东海是渤海,因渤海在东,古人亦称东海。

沈括游雁荡山,写有《雁荡山记》,抒情、写景、怀人,教人目不暇接,开头便是“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这是为什么呢?直到宋真宗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即便是号称山水诗圣手的谢灵运为永嘉太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雁荡风景是怎样退隐、藏匿、不显的呢?

沈括写道: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百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漱、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

沈括对雁荡山实地考察后,提出流水侵蚀作用是形成雁荡诸峰的原因。他还把各地沟壑中的“植土龛岩”“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的现象与雁荡山相比较,虽此土彼石,却都是“水凿”而成。从而对流水侵蚀地形,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沈括比美国人赫登于1788年在《地球理论》中提出的流水侵蚀学说,早了700年。沈括在描述雁荡诸峰时的“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在现代地貌学上称为“古夷平面”,标志着一个地区的地貌发育阶段。这一直到近代才出现于西方地学著作中的学说,沈括在11世纪时便已有了精细的考察与论断了。

竺可桢先生论及沈括有关雁荡山的发现时,感慨说:“在我国十一世纪时,而有此种见解,可称卓识。”(《梦溪笔谈》,巴蜀书社1996年第一版)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最卓越的人物”,而《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亲爱的读者,当11世纪时,沈括写雁荡山的文字中,已经说到了陕西黄土高原的成因:“水凿”而成,那水就是黄河及黄河流域诸水。由此还可以联想到沈括没有涉足的金沙江与横断山,远远望去,那大山奔突横断,山谷间的所有风景,包括激流冲刷的江水,似乎一切都是“无”,其实,那是“有”,“不以有为有”,“水凿”的奇观啊。风景之大者,只是在退隐中积聚、显现,谁能去追溯那“水凿”的洪荒亘古?

发现风景的人是伟大的。

占有风景的人是渺小的。

践踏风景的人是罪恶的。

沈括晚年隐居润州,把自己购置的田园经营为“梦溪园”,隐居八年后去世。在《梦溪笔谈》自序中,沈括写道:“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唯与笔砚谈,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与寂寞。

可是,没有孤独与寂寞又哪有纯粹、清静呢?

沈括的仕途屡有周折,最后贬官、归隐、笔谈。沈括做过什么官、做过多大的官,都无足轻重了,沈括只是以笔谈垒筑起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的丰碑,这丰碑的正面写着孤独,反面写着寂寞。

沈括的出现与成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与整个宋代科学思想的活跃,四大发明在长江流域最终完成密切相关。要而言之,宋时雕版印刷盛况空前;书院之多举不胜举;火药在南宋时已应用为长竹竿火枪,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原始管形火器,后发展为“突火枪”及5公斤重的铁壳炮,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还有指南针、造船技术及文化名人等等,不一而足。

宋朝是一个多彩多姿的朝代。

宋人有一批多才多艺的著作。

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叙花品、释花名、论风俗,是中国最早的牡丹专著,成书于1031年。《桐谱》为我国历史上仅剩的泡桐专著,1049年成书,作者为安徽桐陵人陈二类属、三种植、四所宜、五所出、六采斫、七翥。全书近8000字,分10目,一叙源、器用、八杂说、九记志、十诗赋。《桐谱》吐露的信息说明泡桐在历史上占有的重要位置,其中育苗造林法、材质利用、药用价值,以及当时已有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不知今已失传否?

福建仙游蔡襄著有《荔枝谱》,成书于1059年。

《芍药谱》由江西新余人刘放撰写,1073年成书,所记扬州芍药31个品种,评为7等,附有图谱。可见宋时扬州芍药之盛。

《菊谱》的成书时间为宋徽宗崇宁三年,即1104年,撰写者为江苏徐州人刘蒙。书中不讲“掇撷治疗之芳,栽培灌种之宜”,只是品花论花。录有名菊35种,形色之外兼载产地,尚有闻而未见之菊4种,野生菊2种。

苏州名士范成大退居家乡之后作《梅谱》以遣兴,所记者为范成大私园中所栽的梅花12品。

《菌谱》把我们的目光带向了可以食用的菌类,这是更为难能可贵的,台州人陈仁玉撰于南宋淳祐5年,即1245年。书中记录了台州地区可以成为美味的11种菌类,并对每一种菌的生长期、形状及颜色和味道,均有说明。

浙江天台人陈景沂的《全芳备祖》于南宋宝佑4年成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植物学辞典。300年后,1561年,欧洲第一部内容单薄的植物学专著、柯达士的《植物史》问世。《全芳备祖》分前后两集,前集27卷记花,后集31卷记果、卉、草、木、农桑、蔬及药草等。书中独于花果草木尤为齐备,所集共400门。对所刊各种植物的形态、分类、生态以及栽培,都有详尽的记载、描述,为当时当世植物学研究的登峰之作。

另外,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述的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100多种动植物。永嘉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所记为岭南地区动植物。安徽和县沈立的《海棠记》是中国古代写海棠的第一本专著,等等。

宋人对植物的观察、欣赏、栽培,以及著述,奠定了中国古代植物学极其雄厚的基础,并且以极详尽的史料告诉今人:我们的先人是如此爱花爱草。

南宋灭亡了。使大宋灰飞烟灭的元军来自草原,剽桿勇猛,一往无前,但倘论科学与文化,不要说元军了,就连整个世界也找不到和南宋相提并论的国度。火器救不了一个王朝,指南针救不了一个王朝,文章也救不了一个王朝。史家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是:南宋之亡亡于吏治腐败、官僚机构的叠床架屋,还是先进了反而不思进取、富裕了沉溺安乐,而勇往直前者却能制胜?但无论如何,宋朝是值得仰慕的。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严复说:“中国所以成就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九可断言也。”邓广铭认为:“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的高度,可说空前绝后。”长江载着兴衰而去,载着兴衰而去的长江啊一江春水向东流啊,水出江阴,海上的风涛之声已隐约可闻。我们要在太湖稍事停留,读万里长江串联湖泊、呑吐吸纳、交流互利的又一个细节,以及古延陵及季札挂剑的故事,然后看长江最后的支流黄浦江,以及它孕育的大上海。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南部,波连江苏、浙江两省,浪挟常州、苏州、无锡、湖州四城。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包孕吴越,岸线长400公里,面积2400平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太湖水”。西南纳梁溪、荆溪诸水,东由浏河、苏州河、黄埔江注人长江。湖中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半岛群山,人称“太湖七十二峰”。湖南之西,是峰峦起伏的天目山,北、东、南三面是太湖平原,自古以来的富足之地、鱼米之乡,而灌溉农田、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排涝抗旱,均依赖太湖。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太湖,哪有江南风光可言!太湖底层的黄土层中,曾发现古洼地与古河道,并发掘出距今约6000年的古文化遗址、道路及墓葬。关于太湖的形成,《长江大辞典》说:“湖西山区流水汇人荆溪,向北流人长江;南部山区流水经苕溪东流人海。后长江泥沙淤积形成南岸沙嘴,荆溪人江水道被堵,改道东流与苕溪汇聚,积水形成早期的太湖。”一般认为,太湖所在地原是一处离东海不远的陆地,在地质运动中形成原始湖盆,可能有过海水人侵,一度或几度成为海滩。由于南面的钱塘江和北面的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使这个海滩与大海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与长江沟通而人海,成为淡水湖。

太湖的过程,显示着历史时期陆、海、江、湖之间的微妙与密切的互动,其互为更替而最终走向和谐说明:大地之上曾经有过的自然调适及沧桑之变,其方向是让大地成为安居之地,让人类有鱼米之乡。

亲爱的读者,倘若在太湖边上闭目遥想,青藏高原上我们曾经浏览过的那些湖泊,你不觉得她们都是姊妹湖吗?你不觉得她们正在款款深情地相互对视吗?咸呀淡呀,深呀浅呀,清呀浊呀,那是湖的个性,却都在大山水的风景系列中,错落有致,高高低低地成为容纳与流出之地。

同类推荐
  •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本书为“生命感悟丛书”之一,本丛书的几位作者均为《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教师,都在多家媒体开有专栏,并有散文被选作全国高考和部分省市中考作文或现代文阅读材料。为了孩子,为了未来,让我们心手相连,筑起一道真爱长城,终有一天,天使的笑声,会扶五彩云霞里,声声传出。
  • 意大利的黄昏(译文随笔)

    意大利的黄昏(译文随笔)

    《意大利的黄昏》是D.H.劳伦斯青年时期的游记作品,《不列颠百科全书》评论说:劳伦斯“的游记在描写风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难忘。”本书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画的描绘、诗的抒情、哲理的沉思。”记录了劳伦斯1912-1916年间从奥地利、德国、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时的所见所闻。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九死一生:一位战地医生的前线回忆

    九死一生:一位战地医生的前线回忆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名战地医生从事无国界医生的志愿者经历,其中以三次叙利亚之行贯穿前后。书中对他和其他战地医生们救治和帮忙转移伤患的种种事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对战地医疗背景下的人性百态进行了深刻的刻画。书中控诉了战争的无情和对平民的巨大伤害,其中对各种残忍的袭击手段和拼命所受的各种伤害的描写令人震惊。文章的最后讲述了作者为帮助在叙利亚工作的医生同事们逃离战火,与各方协商沟通停火事宜,最后说服俄方达成停火协议,成功帮助人员撤离阿勒颇。作者从单纯对战区平民遭遇的同情和对战地医疗环境的渴望转变为对战争本身进行反思,并利用有限力量做出行动,反映了一名战地医生在经历了多次生死危机后的心路转变,表达出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当今世界人民对和平环境的诉求。
  • 河流

    河流

    本书基本反映了西安建大师生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学写作态势和水平。共收录了400篇作品,包括触摸词汇、往事如歌、生活彩照、儿女手记、师生之间、人生感悟、诗词广场及社团展示等。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上你以后

    tfboys之爱上你以后

    三只在高中时期遇到了三个女孩,并喜欢上了她们。。。可凯源爱上了同一个女孩。。。他(源)是一道光,她(瑶)只想在他后面默默地支持,本以为他永远都不会知道,但他最后还是知道了,两人恋爱了。。。可她(瑶)却失忆了与他开启了新的爱情之路。。。。一个最初的心动,一个深情的守护,她会如何选择呢?他(玺)喜欢她(微),可他知道她喜欢凯,他曾经对她说“只要你回头我永远都在!”但她从为回过头。。。(作者大大:额~本文有点偏凯源不过文中还是有千玺滴O(∩_∩)O~这是大大的处女作哦~希望大家支持~!)
  • 梦幻之忆

    梦幻之忆

    月光的照射,皎洁而无暇。也许有人和我一样的喜欢月光吗?我想,七位公主也会在月光下安然的成长一生吧。月光女王,这个毒辣的母亲,竟然在如此危急的时候听信一的大臣的话,弃七位公主于不顾。她们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希望大家多多建议,必定采纳。
  • 月下斩魂录

    月下斩魂录

    少年原本平静无趣的生活因偶遇校花被打破。之后更种离奇更要命的事件接踵而至。各路神魔鬼怪陆续登场,就在小小的大学校园里,上映一场精彩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是你的猫咪

    我不是你的猫咪

    顾氏家族唯一的继承人突然结婚了。对象还是名不见经传的私生女。M市的上流圈对此流言四起,谁也不知道这个神秘的女孩子是谁。
  • 妖仙尊

    妖仙尊

    道法自然,道法,宗教也;自然,万物也。万物皆始于自然,万物皆生于道。
  • 吃掉那个收容物

    吃掉那个收容物

    中二版:亵渎者的雕像,懦弱者的皇冠,野心者的利刃...他们终将跪倒在您的面前,诉说着您的伟大,歌颂着您的史诗...愚昧的人民啊,献上你们的灵魂,如果你渴求改变悲惨的命运。睿智的学者啊,请奉上毕生所学,假如你想名留千古。全知全能的牧羊人正注视着你们的灵魂,期待你们的选择。正常版:叫我尤格!叫我索托斯!我特么要吃爆!
  • 臆造

    臆造

    你给我的能力和让我干的事完全不搭怎么办!什么?你说能力是我自己决定的,不是你决定的?那好吧,你的问题不着急,等我慢慢升级,能力不对口没关系,我靠等级碾压过去。